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古代之我娶了个丑哥儿-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中途他实在饿的发慌,就在他们露营的时候偷偷溜下马车找吃的,可他走着走着又迷了路。
  好不容易找了回去,哪里还有马车的影子,他只好沿着马车的车辙子一路走到了县城,
  到了县城后就彻底失去了方向,这才遇到了吴凡,那个时候的他已经饿了两天了。
  他至今还记得这么个小人儿,软糯糯的对他说,“小哥哥,你怎么一个人蹲在这,是找不到家了吗,小哥哥你饿不饿,跟我回家吧。”
  他永远也忘不了,在自己无依无靠饥寒交迫的时候,是吴凡救了他,那个小小的只有6岁的小孩儿,一双大大的眼睛是那么干净,而他……
  他承认自己是喜欢吴凡的,但他们注定没有结果。
  阿木郎松开了手,兀自的走在前面。
  吴凡并没有发现阿木郎的异样,他把自己被放开的那只手握成拳,上面还残留着对方的体温,害羞的用另一只手碰了碰,然后也不抬头,沿着对方的足迹,两人一前后的往家走。
  也许有什么已经悄然改变了,又或许什么都没有改变,他们就这样无声的仿佛已经为自己找到了适合的答案。
  阿木郎是在被吴凡带走的第二年的冬天,与部落里的人联系上的,就在车辙子消失的地方。
  因为每年,胡蛮部落都是那个时间,那个路线来大晋朝纳贡,所以阿木郎就早早的等在了那里。
  与塔帕尔相见之后,塔帕尔便要带着他离开,但他已经决定要在吴凡家住一年,帮他们家种一年的地,好报答他们一家的收留之恩。
  塔帕尔苦劝不得,最后只好妥协了。
  第二年,阿木郎果然离开了,他走的时候谁也没告诉,突然就这么消失了。
  吴凡第二天发现阿木郎不见了,顿时急了,他四处寻找,每天都要走好远的路去找阿木郎。
  后来是吴老爹看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劝他道:“阿木郎肯定是想家了,一定是寻找自己的亲人了。”
  吴凡虽然希望阿木郎能够找到自己的家人,但也为此伤心了很久。
  村子里的人都议论说阿木郎就是个白眼狼,养了他一年说走就走,这其中就包括村长家的二丫头说的最邪乎。
  吴凡听了之后气愤不已,把说阿木郎坏话的二丫头狠狠的教训了一顿。
  村里人没想到,这个平时默不吭声的小哥儿竟然为了一个养不熟的狼崽子发疯,把村长家的二丫头打的鼻青脸肿,真是不知好歹。
  村长虽然表面上没说什么,但是他却至此再也没有待见过吴凡一家,这使得全村的人也见风使舵般的,将吴凡一家给孤立了起来。
  阿木郎就这样消失了,消失了五年,谁都没有想到,他竟然会在五年后的某一天重新回来。
  吴凡看到阿木郎的那一刻眼泪就掉了下来
  他哽咽着问:“这几年你去哪了?”
  “我回家了。“阿木郎是这样答的。
  吴凡一听,果然跟老爹说的一样,便没在追问,他虽然没离开过家,但他知道,失去家人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就像他没有母父一样。
  没找到吗?”吴凡以为他回来是因为没有找到回家的路。
  “找到了。”
  “那怎么又回来了?”
  阿木郎沉默了。
  他也很想问自己,为什么要回来,他那时答不上来,他只知道离开后的每一天,他都想着吴凡,想念他只生活了一年的地方
  “还会走吗?“吴凡见阿木郎没回答又问道。
  阿木郎摇了摇头。
  吴凡以为他的意思是不会走。
  而阿木郎却在心里说着,不知道。
  这次回来,阿木郎带来了他们部落的西瓜种子和胡麻种子。
  然后就是遇到了沈长君,也就有了他们认识之后的事。
  两人回到家,吃过晚饭,阿木郎将吴凡叫到了外面,有事情找他说。
  吴凡一脸莫名的跟着阿木郎到了外面,一阵冷风吹过,好冷啊,吴凡在原地跺了跺脚。
  “郎哥,怎么了,什么事儿啊?“吴凡好奇的问道。
  阿木郎沉默了一会儿,终究还是说出了口:“我,我要离开一段时间。”
  吴凡听后,小脸一瞬间煞白,脑子里什么都不剩了,眼圈无法克制的红了起来。
  “为,为什么啊,是不是,是不是我惹你生气了?”
  “不是。”阿木郎揉了揉他的头,“我要回家了。”
  “你不是,,”不是什么,当初阿木郎就说找到家了,也就是说阿木郎有自己的家,回家也是理所当然的。
  “那,那你还回来吗?”吴凡已经带出了哭音儿,他不想让阿木郎走。
  “不知道。”这次阿木郎说出了口。
  吴凡的眼泪一下子流了出来,他抽泣的说:“非走不可吗?””
  阿木郎也很不舍,他的眼眶也有些模糊,他转过身去道“是的。”
  吴凡沉默了一会儿又问道:“什么时候走?”
  “现在。”
  吴凡终于克制不住的呜呜哭了起来
  “我不想你走,呜呜,我,我不想你走。”
  “郎哥,别走,不要走,呜呜。”
  阿木郎又将身体转了过来,他为吴凡擦了两把怎么擦都擦不干的眼 。
  他终究还是不忍心道:“也许会回来。”
  吴凡听后抬起头,抽噎的问道:“真的吗?”
  阿木郎点点头,又揉了揉他的脑袋,道:“照顾好自己,替我跟吴大叔说一声,等我回来。”
  “郎哥,我会等的,郎哥,你一定要回来。”
  阿木郎这次是真的转过了身,迈着大步走了。
  如他来时一样,两手空空的来,两手空空的去。
  吴凡不自觉的向前走了两步,当看见阿木郎的背影消失的时候放声大哭。
  吴老爹坐在屋内的窗檐下深深的叹了口气。
  这个新年,吴凡是跟吴老爹两个人过的,他想郎哥了,他想,为什么不能等到过完年再走呢,可转念又一想,可能郎哥是想陪着家人过年吧。
  这样胡思乱想着,眼里又泛起了泪花。
  阿木郎走了,羊还是要继续养的,好在前段时间,已经雇了几个人,倒也应付的来。
  吴凡现在很少笑了,就算看见白花花的银子也无甚喜悦。
  每天早起去店铺,傍晚就回家,偶尔会不自觉的喊声“郎哥”,却再也没人回应他。
  每到这时,他就感觉心被什么东西绞着特别难受。
  

第106章 书店
  沈家今年也没有一家团聚,一部分人在沈家村,一部分人则留在了京城,两边分着过的年。
  他们没有回去,主要是因为孩子太小,实在不宜在寒冬数九的日子里奔波,所以今年就将就一下,明年再说。
  沈长君中了举之后,独家食肆就彻底不去了,一切事宜全权交给沈东负责。
  沈东做的也很不错。
  宝宝们过了年就两周岁了,沈长君开始教给他们一些简单的小知识。
  小宝宝们学的很认真。
  沈父跟何氏现在每天做的事情,就是变着法的给宝宝们寻么好吃的,好玩的。
  每天早早的都去街市上遛弯,看见好的,稀奇的就买。
  现在不差钱了,为了自己的小孙孙们,连从前的节俭劲儿都没有了。
  沈长君还为宝宝们准备了许多益智类的玩具,比如拼图,积木,还特意去找木匠做了两个摇摇木马。
  两个宝宝看到木马时的反应不一。
  沈丰梧看到木马时,先是开心的跑过去,好奇的看看,摸摸,然后回头高兴的喊道:“父亲,小马。”
  沈韵就不同了,他看见木马后,高兴的喊着“马,马”,边喊边冲过去,然后就着急的想要爬到马背上,江柳害怕的连忙扶着他上了马背,他坐在马背上以后哈哈大笑,小嘴里还学着马夫的样子喊道:“驾,驾!”
  相反于老大的沉稳,这个小儿子反倒更淘气一些。
  沈长君无奈的摇了摇头。
  这天,朱玄耀来找沈长君去戏园子听戏。
  除了朱玄耀还有何靖远,卢志鹏二人。
  沈长君也不好推拒,只好答应了。
  京城的戏园子并不多,朱玄耀带着沈长君来的这处戏园子比沈长君买下的那处大了不少,而且看起来应该是重新粉刷过不久。
  四个人除了沈长君那都是有身份有地位的,自然是被安排了位置最好的地方。
  戏还没开始,小二把他们点的茶水,点心,花生给上了来,几人边吃边等边聊。
  “沈兄,你最近都在干嘛,总不能夭夭在家带娃娃吧,也得岀来跟我们聚聚不是。”朱玄耀率先说道。
  沈长君笑着道:“我那两个儿子已经两岁了,我每天都给他们早教呢,你们不知道,早教对孩子可重要了。”
  他一本正经的说完,那几位大少爷都懵住了。
  早教?什么东西
  卢志鹏最先反应过来道:“沈兄,何为早教?”
  沈长君耐心的解释道:“所谓早教,就是早期教育,针对6岁以下的孩子的一种有针对性的兴趣开发为主的教育。”
  三个人听了之后都来了兴致,何靖远道:“都教什么?”
  “这个没有固定的,主要是以孩子的兴趣为主,通过游戏和体验,让他们从中学到一些知识,获得一些体悟。”
  三个人听后都若有所思起来。
  这时,戏台子上传来了咿咿呀呀的声音,戏开场了,他们都没有时间再继续想下去。
  这部戏唱的是《白蛇传》,看来不管是在哪里,人们都喜欢听一些鬼怪神话之类的故事。
  沈长君突然想到,自己如今得了个举人的身份,虽不会去做官,可是空有个举人名头也甚是可惜。
  不如做一些与身份相关的事业?
  他看了看眼前的三人,朱玄耀不用说,身为皇子,而且皇上龙体康泰,想必只要自己安安分分的,就可以高枕无忧的潇洒度日。
  但是有一点,太子之位一直悬空,这就相当于每个人的头上都悬着一把刀,若这太子之位落给明君还好,若是那糊涂的,他们剩下的兄弟会有好果子吃?
  何靖远,礼部侍郎的最小的嫡子,整日游手好闲,靠着父亲跟大哥的庇佑,招猫逗狗跟个没长大的孩子似的,四六不愁。
  卢志鹏,兵部尚书第四子,但不善骑射,整日舞文弄墨,同何靖远一样,整日里也是游手好闲,混沌度日。
  沈长君想,也许他们几人可以一起做些什么。
  一场戏,沈长君听的心不在焉,其他三个倒是听得津津有味,完全没有发觉沈长君的异样。
  听完了戏,那三个人又开始琢磨起了其他的乐子了。
  不过在那之前得先把肚子填饱。
  去哪吃?沈长君一翻白眼,还用说吗,他就是开饭馆的。
  于是一行四人朝着独家食肆走去。
  几人寻了个包间,各自点了自己爱吃的,就等着上菜了。
  “沈兄,你家的火锅真是绝了,我都吃上瘾了,隔几夭不吃就想的慌。”何靖远嘴馋的道。
  沈长君在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就给他们每人一张贵宾卡,凡来消费者凭卡就会享有八折优惠。
  “辣的还是少吃,吃多了上火”沈长君道
  他拿起茶壶又为几人续了杯。
  不大一会儿,锅底,肉菜就上齐了。
  四人便开始吃了起来,一小壶酒,四个人分,倒是不多,喝过以后还都清醒的很。
  四个人吃的一个个摸着肚子,吃撑的瘫在座椅上,太饱了,可见他们对火锅的热爱并不是说说而已的
  沈长君让伙计将桌子上的残羹冷炙撤下,重新上一壶茶水送过来。
  既然吃饱喝足了,那也该谈谈正事了。
  沈长君开口道:“玄燿,靖远,志鹏,你们有没有想过以后?”
  三个被点了名字的人都一脸蒙圈,以后?以后怎么了?
  沈长君摇了摇头,叹气道:“有没有想过以后会做些什么?你们现在年纪小可以整日吃喝玩乐,可是以后呢?继续让家里养着?等自己娶了妻子,有了儿子,还像现在这样懒散度日?然后你们的儿子也学着你们,过着你们现在过着的日子?”
  三个人都沉默了,他们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也没人问过他们以后要做什么,他们觉得像现在这样过日子是理所当然的。
  可是今天听到沈长君说的话,他们内心不平静了,紧迫了,对啊,等他们有了儿子呢?和他们一样,整天招猫逗狗?
  他们脑海里不约而同的出现一个画面,那就是无论自己做什么后面都跟着一群小萝卜头就不由得浑身一激灵。
  “沈兄,那你说说,我们应该干什么?“卢志鹏向沈长君问道。
  沈长君并未急着回答,他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然后慢悠悠的开口,道:“我这到有一些想法。”
  说完之后拿眼睛扫着他们的反应。
  只见他们都一脸急切的看着他。
  何靖远最是沉不住气,他急道:“沈兄,你就别卖关子了,快说说,你想让我们做什么?”
  沈长君笑了笑,道:“当然是既符合咱们的身份,又有好处的事喽。”
  他看着那三人用亮晶晶的眼睛看着他,也不卖关子了,道:“开家书店。”
  “书店?”三人异口同声道
  “是的”
  三个人面面相觑。
  沈长君为他们细细的说来。
  “皇上每年都开设恩科来教化百姓,但并不是人人都能进私塾,考功名,有的家境贫寒的甚至连书都买不起,所以作为皇子,身为官宦子弟,还有像我这样有幸能参加科举之人,感怀圣恩,愿意略尽绵薄之力,开一家书店免费供学子或百姓借阅,希望能有更多的学子或百姓看的起书,早日成为一个对国家对人民有用的人。但是要开一家书店也并非易事,比如书的来源,可以在百姓或者官员家中收集一些,有那愿意捐赠的,咱们将来就做一个功徳榜,悬挂在书店,也好让后人知晓他们的善举。”
  还可以利用各自的关系,把往年科考的题目拿出来供学子们参考,还有历届考的好的答卷也可拿出来供后人学习借鉴
  “当然啦,这些只是其中的一部分,除了公义的,我们也得赚钱养家不是,所以这家书店不只有这些科举方面的东西,还得有别的其他种类的书籍,而且还可以让那些因为家里贫寒才上不起学的百姓能够在咱们的书店不仅可以学到知识,还能赚些银钱。这家书店除了对百姓有好处,对一些官员也有好处,比如,某位官员的自传,或者某人的游记,某人的画作,更或者,画本之类的,都可以摆到这里,让更多的人认识他,一夜成名,谁人不想?当然这些只是粗浅的计划,至于具体的还得再研究研究。”
  沈长君自顾自的说完,就看见那三人全都目瞪口呆的望着他。
  沈长君不自觉的摸了摸鼻子,心里嘀咕道:怎么都这副表情的。
  于是他轻咳了一声,道:“你们觉得怎么样?”
  这时三人才如梦初醒,反应过来。
  “沈兄,你真是我的沈兄。”朱玄耀抱着沈长君的肩膀激动的道。
  “沈兄,妙极。”卢志鹏这是不知道说什么好了,于是就只剩这两个字了。
  “沈兄,这个好,这个极好。”何靖远也一脸兴奋的夸道。
  他们三个都激动的不行,他们从来不知道,自己还可以做这么有意义的事情。
  比起以前得过且过的日子,这种有目标去奋斗的日子才特么是人过的日子。
  沈长君笑着看这三个活宝,道:”这只是初步的想法,具体实施起来还得再细细琢磨。”
  沈长君又道:“你们先别急着高兴,你们若是真的相干,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准备,比如选址,投资,装修,还有集书,这些都是要的。”
  沈长君话音刚落,何靖远就率先开口道:“选址交给我,我来找。”
  他们都是土生土长的京城人,这个还能难得倒他们
  沈长君看他这么积极,满意的点点头道:“可以,不过我得提两点要求,首先不能选在闹市区,其次面积一定要大,可以吗?”
  “没问题,交给我。”
  “接下来就是投入的费用了,首先买店铺,这个是大头,还有装修,书本,笔墨纸砚等,不过也不用着急,你们先回去好好考虑考虑,三天后我们再决定。”
  

第107章 分工
  一晃就是三日后。
  这一天,朱玄耀,何靖远,卢志鹏又来到了沈长君的住处。
  他们一个个的满面红光,嘴角挂笑,拉着沈长君就出去了。
  来到一家茶楼,几人选了个安静的角落坐了下来。
  沈长君看他们一个个的兴奋劲,就知道,他们一定是做好了决定。
  茶水点心上齐,何靖远率先道:“沈兄,地方找到了,二层楼,可大了,旁边不远就是咱门何家的族学,那处地方以前是个茶庄,后来不知道是得罪了谁就被封了,一般人可没人敢买,不过,这一般人可不包括咱们,嘿嘿。”
  沈长君点点头,“那不知那处要价几何?
  何靖远道:“那人没敢要高价,15万两就卖。”
  沈长君又点了点头
  卢志鹏接着道:“沈兄,这事我不想靠家里,我只有2万两,不知道行不行。”
  何靖远也马上道:“沈兄我也只能拿出2万两
  倒是朱玄耀道:“我四哥已经知道了,我的钱都是四哥给的,他说拿20万两,让我好好跟着你干。”
  沈长君点了点头道:“那我出5万两,咱们以后,玄耀你就是大股东了,到时候咱们按照投资的比例分红,如何?”
  其他三人纷纷点头,表示都听沈兄的。
  三个人谈妥之后便去看铺子去了。
  这家店铺的确如何靖远所说的,很大,上下二层差不多每层都能有800平。
  而且位置也很好,周围并不喧闹。
  几人决定就是这处了。
  既然房子都找好了,接下来就是分工了。
  朱玄耀负责去找皇上,咱们既然是感怀圣恩,怎么能不让皇上知道呢,而且若是没有皇上的支持,他们接下来所做的事将会困难很多。
  何靖远和卢志鹏两人则去发动亲戚朋友,征集些书籍什么的,充充门面。
  至于自己,当然是回家画店面装修的设计图纸啦,早日画好后,大家在一起参详参详。
  几人听到安排,就立刻分头行动去了。
  朱玄耀来到皇宫,皇上正在御书房批阅奏章,听到宫人说,老七要见他,还纳闷,这臭小子可是有日子没见着影子了,是不是又惹事了?
  让宫人宣他觐见
  朱玄耀进了御书房见到皇上后就一本正经的的跪拜行礼道:“儿臣参见父皇。”
  皇子看他这样就乐了,这皮小子平时什么样他能不知道,装成一本正经的样子倒是像模像样的。
  “找朕什么事?”
  朱玄耀看他父皇今天心情不错,也不装了,他笑嘻嘻的对着皇上道:“父皇,是有这么件事。”
  如此这般的将沈长君的话重复了一遍,其中又加了许多马屁,把他们准备开书店的事情都说了。
  皇上没想到他这个儿子也有能说出这一番话来的一天。
  皇帝赞许的点点头,道:“这是件好事,你来找我是想让我帮着做什么?”
  ”父皇英明,其实也不需要父皇您做什么,您只要应允就行了。”
  皇上轻笑一声,“行,这事情我答应了。”
  “多谢父皇恩准。”
  朱玄耀将事情办妥了就急着想岀宫,皇上见他一副火烧屁股的样子也没留他。
  恐怕皇帝做梦都想不到,他的老七开的这家书店会在将来的史册上记下怎样浓厚的一笔,他现在只以为是他这个整日里招猫逗狗的皮小子又玩出新花样了,只不过这次的花样比以往有意义罢了。
  沈长君画的设计图模仿现代的图书馆而成,楼上是专门为科举的学子准备的,一半摆放书架,一半摆放桌椅。
  书架的位置错落有致,桌椅也并不是挤在一处,让人看了不会因为太显沉闷而使得人们倍感压力。
  房间的内部都是以木头的原色为主,整体眀亮轻松,用琉璃制成的花瓶,瓶内插几朵野花使人心旷神怡,就连记忆力也增强了不少。
  楼下也是如此,除了书籍的种类不同,桌椅摆放的位置不同,其余并无任何区别。
  沈长君本想找以前给他们家做装修的那队人马来为他们的图书馆做工,奈何路途遥远就作罢了,却没想到这些人如今的业务已经拓展到京城啦,当看到方师傅的一刹那,着实吓了一跳,不过却是再好不过了
  何靖远,卢志鹏他们两人最近征集了许多书籍,别看他们整日里游手好闲,但是家里的书都不少,亲戚里道的一听是为皇家办的书店,而且捐书还能上榜,大都是愿意捐的。
  不说十本八本的,一本二本是个意思就行,积少成多,每人一两本,十个人就是十本二十本。这几天下来,他们已经征集了好几箱子的书籍。
  朱玄耀最近在忙着派人抄录各地各届的科考试卷,忙的不可开交。
  沈长君认为虽然将这些考的优秀的试卷抄录了下来,但是最终还是要征求这些当事人的意愿,愿意贡献出来的,他们才展示,不愿意的他们也不强求。
  他自己也没闲着,一边负责装修,一边在民间征集一些书籍,不过民间征书效果甚微。
  在开业的前几天,他们开始商量制定每本书的价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