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昏君培养系统-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顾枫虽然年纪小,但商人的这些手段都还是清楚的,对程敏振上书此举会激怒那些海商,也觉得正常,这件事便被他按在了海商那群人头上。
苏长风摆摆手道:“海商的人可能插了一手,但是这件事,绝对不是海商弄出来的,他们没这个胆子,也没这个势力。不过是有人借着海商混淆视听罢了。”
想起宋丞相一事,苏长风眉头一皱。
顾枫却没在意苏长风如今面上是什么表情,思索了一阵问:“那可是崔尚书?陛下属意程公任工部尚书,若是没了程公,那工部侍郎郭攸之便是最好的人选了,会不会是崔尚书为了郭攸之谋求的尚书之位,从而……”
苏长风摆了摆手道:“崔万之此人,我与他同朝为官这么多年,虽然谈不上什么了解,但也深知他的秉性。”
苏长风伸出自己的食指在顾枫面前摇了摇道:“其一,此人极其爱权,他是不会允许自己的手下人会和自己平起平坐的,工部尚书哪怕是六部中权势不显的,也是个尚书,和崔万之平起平坐。其次崔万之之前忌惮着我的反击,应该不会给自己惹事上身。”
苏长风将手中的茶杯放下,“应该是暗处的势力,朝廷中还有一股,别人没有察觉的势力。”
说道这里,苏长风眸光一闪,应该跟海商还有些联系,说不定还和宋丞相那案子有点关系。
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自从魏晋之后上巳节改成了三月三,后来便成了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今日便是三月三,又恰好是休沐。
相比较前几天寒风凌冽的模样,今日的京城倒是温暖不少,毕竟是阳春三月,草长莺飞,虽然会有一时的寒冷,但是这冷意终究不会太长。
趁着这好春光,苏长风带着一个小厮,便去城外踏青了。
与此同时,林墨也带着好公公魏峰,也除了宫城,直奔城外而去。
苏长风偏头一笑,心中却想着要是告诉你,在想陛下对自己的感情问题,也不知道自家这个一向沉稳的小师弟会惊讶成什么模样。
最近陛下对自己越来越依赖了,这样不好……
虽然苏长风想着小师弟的惊讶的模样应当会很有趣,但是避了去,提了另一件事情:“在想程公这件案子,背后究竟是谁的手笔,又有什么目的?”
听到这话,顾枫也有了兴趣,“此次事情,之前不是因为程公提了开海禁吗?东南那些走私商的勾当,我也曾听说过,要是开了海禁,那些人还不得哭死,倒是有七分可能是他们干的!”
夏朝自成祖之后开始海禁,虽然对国内没什么影响,但是对那些番邦之国来说,确是影响深远。夏朝的瓷器和茶叶在外邦之国,便是一件上好的,算不得绝等的瓷器,外邦的小国便是倾尽一国之力也买不起。
这是何等的利润?加上夏朝施行海禁,那些被走私海商偷运出的东西,更是被炒的价值千金。这当中的利润,更是惹的人心动。
西方的名人曾说过,一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会非常胆壮起来。只要有百分之十的利润,它就会到处被人使用;有百分之二十,就会活泼起来;有百分之五十,就会引起积极的冒险;有百分之百,就会使人不顾一切法律;有百分之三百,就会使人不怕犯罪,甚至不怕丢掉生命的危险。
虽然西方的环境和大夏朝的并不一样,但是财帛动人心,无论放在什么地方都是一样的。
大夏朝每年都会产大量的瓷器,丝绸,茶叶。这些子东西放到大夏,一件虽然贵,但也算不得顶顶稀罕的东西,加上又是新物,物事又多,便是极好的也不过百八十两银子,大概普通的乡绅基本都能用的上。
但若是把这些放到那些外邦,恐怕能拥有的也只是那些国王和大贵族才能用的起,才能出的起这个价钱。
如何不让人心动?苏长风以往不曾将这些人放在眼里,毕竟是商人,商人世代不准科举,成了商户便绝了科举之心。但是架不住商人钱多,也架不住商人钻空子。
若是商户将自家孩童过继给族中不是商户的子弟,这家商户的孩童便不再是商户,可以科举了,当然用这样子法子的商人家毕竟少的很,大部分都是拼命的置地!置地!这样过了一两代,便也能成了良民,可以说自己是耕读之家了。
顾枫虽然年纪小,但商人的这些手段都还是清楚的,对程敏振上书此举会激怒那些海商,也觉得正常,这件事便被他按在了海商那群人头上。
苏长风摆摆手道:“海商的人可能插了一手,但是这件事,绝对不是海商弄出来的,他们没这个胆子,也没这个势力。不过是有人借着海商混淆视听罢了。”
想起宋丞相一事,苏长风眉头一皱。
顾枫却没在意苏长风如今面上是什么表情,思索了一阵问:“那可是崔尚书?陛下属意程公任工部尚书,若是没了程公,那工部侍郎郭攸之便是最好的人选了,会不会是崔尚书为了郭攸之谋求的尚书之位,从而……”
苏长风摆了摆手道:“崔万之此人,我与他同朝为官这么多年,虽然谈不上什么了解,但也深知他的秉性。”
苏长风伸出自己的食指在顾枫面前摇了摇道:“其一,此人极其爱权,他是不会允许自己的手下人会和自己平起平坐的,工部尚书哪怕是六部中权势不显的,也是个尚书,和崔万之平起平坐。其次崔万之之前忌惮着我的反击,应该不会给自己惹事上身。”
苏长风将手中的茶杯放下,“应该是暗处的势力,朝廷中还有一股,别人没有察觉的势力。”
说道这里,苏长风眸光一闪,应该跟海商还有些联系,说不定还和宋丞相那案子有点关系。
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自从魏晋之后上巳节改成了三月三,后来便成了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今日便是三月三,又恰好是休沐。
相比较前几天寒风凌冽的模样,今日的京城倒是温暖不少,毕竟是阳春三月,草长莺飞,虽然会有一时的寒冷,但是这冷意终究不会太长。
趁着这好春光,苏长风带着一个小厮,便去城外踏青了。
与此同时,林墨也带着好公公魏峰,也除了宫城,直奔城外而去。
第二十三章 曲水流觞
王羲之的《兰亭序》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对《兰亭序》中所描绘的水边宴会,自然更是知之甚详。
又恰逢三月初三,一群文士便依着前贤,也在水边弄了个曲水流觞,将装满酒的特制酒杯放到水中,酒杯不沉,顺着流动的河流,蜿蜒而去。以击鼓为号,鼓声停了,酒杯到了何处,坐在那处的人便要端起酒杯,饮净杯中之酒。
一般来说,主人还会出题,或是对联,或是诗词,以来博一个雅名。
林墨便在城外碰到了在河边举行的宴会。
林墨本以为是只是一群人围绕在河边喝酒罢了,本着见识下民俗的想法,倒是有点想去见识见识。
只是还没等他见到呢,便被周围守着的人给拦下了。
“公子麻烦您,给我看下请帖?”
今天林墨是做书生打扮,魏公公干脆就扮了个老仆,而那些侍卫便成了跑腿的了。虽然林墨容貌俊美,身上衣着华丽,通身气派也足的很。
那守门的小厮虽在想着自家主子什么时候有了这样子的朋友,但是仍然讨要着请帖。
这时节,出门拜访人要带拜帖,参加宴会之类的,自然也有请帖,不请自来可不是什么有礼的举动。
林墨身上自然没有什么请帖,也没有遇到什么恰好路过的王公子弟,然后把林墨也带进去。因而,也只能对那宴会敬而远之了。
见林墨一行人走远了,那小厮暗自嘀咕:“看着倒是一个有气势的,没想到竟是个装模作样的,白瞎了那张好脸啊!”
这次是王举人办的宴会,他虽然是个举人,并未有什么官职,但是诗词颇有名气,加上爱提拔后进之人,倒是有不少书生前来参加他所办的宴会。若是能在宴席上博一个名声,也算的上是才名远播了。
也是因为这,不少寒门子弟也想着能蹭进来,小厮不知道挡过多少这样子的人物,后来这事情报上去了,弄的王举人也厌烦了起来,每次举办宴会,都会给人发帖子,不拘富贵,只要有才之人便会请他过来参加。也因此,得了王举人的帖子,对那些书生来说算的上是一种荣耀了。
林墨自然没有王举人的帖子,本来也是想着凑热闹的心思,不过既然不让凑了,林墨也无所谓。
只是顺着河流往下游走去。
这河虽然不宽,但是却足够长,林墨带着魏公公走了一段时间,才走出了王举人举办宴会的河段。
杨柳依依,清风徐徐,林墨看着围在河岸旁边的布帐,清凌凌的河水缓缓流过,倒是有那么一番魏晋风流的姿态。
林墨沿着河岸慢慢走下去,边走边和魏公公说道:“这种水边宴会,倒是着实有趣。”魏公公拿出帕子伸手擦掉林墨额头冒出的细汗道:“公子当时怎么不让老奴拿出其他人的帖子?那样子话,也能去看看了?”
在外面魏峰都是以公子称呼林墨,免得惹人怀疑。
林墨直接将魏峰手上的帕子拿过来,自己胡乱在脸上一抹道:“你的帖子,最少也是个五品官,进去惹人怀疑吗?我可不想被一群人围观,难得的好时光,自然要放松下。”
听到林墨这话,魏公公有些讪讪道:“公子开心就好。”
后世的天空自然没有这里的洁净自然,林墨看着河边随着微风吹动的垂柳,不得自主的折了一枝柳条。鹅黄的柳芽显得非常可爱,林墨忍不住伸手捏了捏。
看着自家皇帝陛下简直能称之为蠢萌的动作,众侍卫个个眼观鼻鼻观心,倒是魏公公有些怜惜林墨整日整日的拘在皇城里,连这柳芽都好奇。
现在儒生都要求圣明天子,垂拱而天下治,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皇帝只要好好呆在宫中便好了,若是经常出宫反而会滋生事端。至于天下的事务,自然有各部官员将事情禀报给皇帝,然后交由皇帝定夺。
皇帝身在皇宫之中,所用耳目基本上都是来自文官,宦官,武官。只是若是天下出了什么事情,第一个骂的便是皇帝,有贪官便是皇帝昏庸,太平之世,便将功劳放在自己手上,若是一旦起了什么灾祸,比如地震,洪水之类,身为皇帝还要下罪己诏。
这些有些是人祸,有些确是天灾,但是罪过却都放在皇帝头上了。
魏公公也说不出什么大道理,除了休沐时候带皇帝去京城转转,让林墨开心下,也做不了什么了。自己毕竟是内侍,若是和引着陛下开什么宴会,哪怕是自己出银子,也会有人上奏说陛下不思国事,亲近宦官。
为了不损陛下的名声,魏公公平素也注意自己的言行,至少不会让污水帽子扣在头上,免得连累了陛下的名声,魏公公作为内侍中的第一人,他的作为,连带着整个宦官的风气都为止一清,虽然依旧会有腐儒骂,但是大部分明事理的都对魏公公颇有好感,连带着林墨的名声也更上一层楼。
也不知道林墨知道这些之后会做何感想╮(╯_╰)╭?
此时的林墨自然不清楚魏峰这些七拐八拐的想法,而是继续兴致勃勃的朝着下游走去,越往下走,河面也就越宽。
直到看见了一个水潭,林墨站在水潭边上朝下看了看,知道这便是尽头了,见魏峰气喘吁吁的,便对他们吩咐,在这里歇息一会儿。
水潭边有很多白色的大石,水潭里偶尔也有白色的石头露出水面,水潭并不深,清凌凌的便能见到河底,林墨坐到一颗大石头上,伸手拘起一捧水,凑近了鼻尖。
魏峰只是安排侍卫在四处看看,一个没注意便见到林墨弄起水潭里的生水,打算要喝的样子,一急之下连尊卑都忘了,忙道:“那是生水,喝不得!喝不得!”
林墨幼时并没有在皇宫中得到多少照顾,身体虚得很,最近一两年调养,才渐渐好了。这生水自然是喝不得,更别说三月的天,户外的水更是凉的怕人。
听到魏峰的声音,林墨将手中捧着的水,放回到水潭里道:“我这不是喝水,只是嗅到这水有股酒气,心里奇怪的很。”
见林墨没喝,魏公公放下心来,又担心自己刚才那话冲撞了陛下,见林墨没什么怪罪的样子,才小心翼翼的问道:“这潭水有酒气??”
林墨朝魏公公招招手,魏公公也到了白石之上,鞠一口水,凑近闻了闻道:“确实有酒气,这酒气倒是有点像京城里的杏花酿。”
京城里的杏花酿虽然并不是什么名贵的酒,但是也不便宜,能让河流尽头的水源都能闻见酒气,这又是倒了多少酒在这河里。
想起河流上游的,百步帷幕,林墨初时还觉得风雅,没到却是如此奢靡。
魏公公见林墨脸色不好,也不好直接问林墨,见林墨说这河里的酒气,便道:“秦淮河畔据说连河里都飘着脂粉气儿,扬州盐商斗富,用金子做的金箔去打水漂,就是为了听个响儿。公子爷,天下这样子的事情……”多的是,甚至上游的王举人所做的,还没那些人过分,不过魏公公没有把后面的话说出来。
林墨只觉得有什么的东西直直的拽着自己心,莫名的不舒服,想到自己只是在一本书里,也无权干涉这个世界的发展,不能做出超出剧情外的事情。
想到这里,林墨觉得自己身上担子一轻,却又觉得心中一沉,轻的是自己不必背负那些人的命运,沉的是自己无能为力,或者说自己不得不无能为力。
林墨看着碧波荡漾的水面,突然有点迷茫了……
“什么人!”一个侍卫大声喝道,像是被侍卫吓到一般,枯黄的草丛里跌出个面黄肌瘦,身着破衣的孩子,那衣服实在是太破了,连棉絮和破布之类的东西都露在外面,只能看到发黑的棉絮在他身上东露一块,西露一块。
他手上还紧紧抱着一个瓦罐,像是抱着什么珍惜的东西一样,紧紧抱着。
见是一个如同乞丐一般的小儿,原本被开头出声的侍卫,吓了一跳的其他人都回过神来。魏公公倒是担心他过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给林墨,刚想吩咐下面人,让这个小孩离开,便看见,林墨跳下了石头,直接朝那小乞丐走去。
见那林墨衣着华丽,身边又有侍卫,那小乞儿被脏污覆盖的脸,露出了一丝惧怕,见林墨走的越来越近,便抖得越来越厉害了。
见那小乞儿着实害怕的紧,林墨便停下脚步,朝侍卫道:“有吃的吗?给他一点干粮。”
侍卫们互相看了一眼,一个侍卫掏出一包点心,递给了那个小乞儿,见小乞儿颤颤的接过,才退了下去。
见小乞儿接过东西,林墨扬起一个笑脸,努力让自己温和一点,再温和一点,然后用温和的语气问道:“你家在附近?到这水边来,可是为了汲水?”
第二十四章 太平盛世
林墨给小乞儿吃的,是因为林墨知道,一是在这些人眼中,大概只有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二是为了表达自己并没有恶意。见小乞儿接了吃的,对自己的惧怕之情也轻了点,便重复了自己的刚才的话。
小乞儿不抖了,将那包点心打开,拿一个吃了,他的手也脏的很,在雪白的点心上留下一个指印,但是小乞儿却没有在意那些东西,使劲嚼了嚼,又好像舍不得吞下去。
吃了一口后,小乞丐先是看了周围的人一眼,然后便将点心重新包了起来,紧紧的抱在怀里,然后看着林墨说道:“回大老爷,我叫小石头,到这边来汲水。”
林墨皱眉道:“我从上游过来,附近并无人家,便是汲水也不用跑这么远啊!”
那小乞儿像是被林墨皱起的眉头吓到了,声音也有点颤颤的道:“回大老爷的话,王老爷在在上面吃酒席呢!小人不敢……不敢去上面打水”见林墨没有生气的样子便接着说道:“这边虽然离得远些,不过多走几步路,也没啥。”
说道这里,那小乞儿一笑,露出有点发黄的牙齿。
林墨清楚,那些人为了不让人扰乱游玩宴会的兴头,将这些人赶走也是人之常情,但是心中依旧觉得过了。
林墨扶起小乞儿问道:“你家大人呢?怎么让你一个人出来?”
魏公公见林墨躬身去扶那个乞儿,连忙上前,想抢在林墨之前将他扶起来,林墨摆摆手,直接将小乞儿扶起来了。
林墨说道这里,就像戳破了小乞儿的泪包一样。
“我爹生病了,不能动,家里又没有钱,买不起药,我今天捡了块骨头,想给我爹熬汤。”
小乞丐抽抽噎噎的说着,泪水在脸上划过一道痕迹,露出底下发黄的肌肤。
林墨看着站在自己身边的小乞丐,伸手轻轻的拍了拍他的头道:“带我去看你爹好吗?我给你爹找大夫!”
到了小乞丐的家,才知道什么叫真正的家徒四壁,或者说连四壁都算不上,墙塌了一半,呼呼地冷风分外的阴寒。地上全都是稻草,一个同样瘦的几乎脱了形的人正躺在稻草堆上,身上还盖着一床已经破到露出发黑的棉絮的被子。
那人脸色泛黄,颧骨高高凸起,那双眼睛便显得分外的大,大的让人有些可怕,但是那双显得大的过分的眼睛里却并没有什么神采。
后来见林墨一行人才略微有些生气,见林墨一行人进来,那干瘦的不成形的人,连忙想撑起身子,只是他根本没有起来的力气了。
见自己的爹要动弹,小石头直接跪在稻草上,然后将自己的爹,半扶起来,让他的上半身坐起来,只是他的力气小,有些撑不住,他爹的重量,林墨的侍卫也有个伶俐人儿,帮着小石头将他爹扶起来了。
见自家爹,小石头一显原先的拘束,变得多话起来,“爹,爹,你看,老爷给我们的吃的!”说着便把怀中略微有些压扁的点心拿了出来。
见到这些点心,小石头的爹略微放松下来,至少来人不是恶意,自家这两人,老的老,小的小,也没什么值得这些公子哥儿算计的,那公子哥身上的一件衣服,只怕自己做几辈子的工也还不起。
想到这里,小石头他爹便朝林墨行礼道:“谢谢老爷赏赐!石头,快谢谢老爷!”
小石头有些迷迷瞪瞪的,但还是跟着自己爹道:“谢谢老爷赏赐!”说罢也要行礼,只是被侍卫拦下了他们父子两。
林墨扫视了下四周问道:“不过小小心意罢了,可否问下老翁来历,为何清贫到这样子的地步??”
见被林墨的手下挡住,小石头他爹,也就没坚持着行礼了,听到林墨这话,便道:“我本来是山东人,后来逃荒到此地,本来是想投靠京城的亲戚的,却没想到亲戚许久之前便搬到江南去了,身上的积蓄银两全都用完了,我那婆娘染了疾,也早早的去了。”
山东?林墨还以为他是京中的乞丐,没想到居然是从外地逃荒到这里的,心中有些惊讶,问道:“那老翁为何背井离乡?若是在家中的话,也落不到这样子的境地吧!”通常老家地方多族人,虽然不会照应太多,但是多多少少有个依靠。背井离乡,自然是险中求生了。
小石头的爹苦笑道:“若是能不离开家乡,我也不愿意,只是家中已然糟了虫灾,地里一点粮食都被吃的干干净净,若是留在家乡,也没什么活路!”
“什么!”魏公公发出一声惊呼,见林墨的脸色也是漆黑,便住了嘴。
只是老翁的话,却在众人心中掀起滔天大浪。
最近的根本没见过有人上奏关于山东虫灾的事情,莫说是林墨,便是连掌握东厂的魏公公也不清楚,山东居然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
见魏公公已经把大夫找来,林墨便直接将魏公公叫了出去。
“东厂可有传来虫灾的事情?”林墨压着声音问,不过即便压得再低,那股子怒火也将魏公公烧的有些发晕,魏公公还从未见过自家陛下如此的气急的模样。
魏公公心中知道,山东可能真的出了事情,却还是摇摇头道:“并没有传来关于虫灾的事情。”
林墨在屋外走了几圈,是在有些忍不住了,便又转到小石头爹面前道:“关于虫灾,你知道多少?”
小石头爹还没来得及感谢林墨给他们吃的,便又被林墨请来了大夫,说医治他身上的疾病,此时只把他当恩人,自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那虫灾啊简直遮天蔽日,远远望去地里天上全都是黑压压的一片,简直像乌云笼罩了一番。我走的时候,那虫已经祸祸了三个县了,到现在已经二三个月了,也不知道如今的情况如何了。”
“那三个县是哪三个县?”魏公公有些尖利的声音问道。
“大概是郓城,益都,莘县这几个地方……”
“那些官员难道不管吗?”林墨问道,听到这话,小石头的爹便气愤起来:“管,怎么不管,天天敲锣打鼓拜各位菩萨,偏偏菩萨不保佑,老天爷不开眼,天一天比一天的旱,虫子也一天比一天的多。”
“除了求神拜佛,那些县令就没干什么吗?就只是求生拜佛??”魏公公也十分诧异。
小石头爹冷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