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名士_雾十-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老祖宗已经开始用玻璃骗人了。
    骗子和妓女,一定是这个世界上最古老的工种,并且寿命悠长。
    【事实上,在《北史》里就有“自此,国中琉璃遂贱,人不复珍之。”的说法。这些都是西方的舶来品,甚至包括制造技术。北史讲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北朝的历史,鉴于很多小说集中穿越的时代都已经在隋唐以后了,祝他们的主角好运。】玻璃在古代的真正难点,不是如何制造,而是如何让它足够坚硬的形成一大块,而这些是在小农经济的技术下,所根本没有办法实现的东西。
    同类的还有香皂,鉴于古代闭塞的销售渠道,香皂这种在现代以薄利多销为卖点的东西,在古代根本带动不起来。有些小说里爱卖手工香皂,但……怎么说才会显得委婉点呢,手工香皂这种东西,穷人买不起,富人有更好的替代品。
    卫玠人在西晋,倒是还有些空间,可以利用玻璃大赚一笔,但是……
    【你知道怎么让玻璃形成很大块,又或者是透明的吗?玻璃屏风确实还有市场,在这个时代卖,估计能卖出天价。】“……你也不知道吗?”卫玠充满期翼的看着拓跋六修。
    【我不是万能的,我只是个灵魂,我为什么要知道玻璃是怎么制作的?】“但你知道很多有的没的。”好比欧阳建是谁。
    【因为这些历史我大部分都经历过,但是对不起,我没在玻璃厂蹲守过。】这是发生在去年的对话,然后在最近的一年里,由对制造玻璃屏风好赚大钱的渴望驱动,卫玠在家里养了一群道士,以“炼丹”的名义,希望他们也能误打误撞的捣鼓出玻璃或者火药。顺便的,卫玠还花钱使了一些走南闯北的商人,去找从西天竺国来的扶南船舶。
    一年过去了,卫玠除了源源不断的投入金钱以外,什么都没得到。
    说回唯物辩证脑洞大的欧阳建,作为艰难的在一堆信奉玄学搞唯心主义名士中寻找生存空间的“清流”,欧阳建神奇的真的占有了一席之地,因为他总是在清谈中唱反调的那一个。
    如今大部分的名士都在主张“言不尽意”(语言不能表达事物),欧阳建偏偏写了个短短的只有二百六十八个字的《言尽意论》,表达了“客观世界是离开人的概念和语言而独立存在的,但语言概念又是人们用以说明客观世界的工具语言”(引自度娘)。
    在很多名士都逃避似的向往出世时,欧阳建却和阮籍一样,在意的是入世。
    卫玠一开始很奇怪,这样的欧阳建为什么还没被其他名士打死,后来才发现欧阳建有自己的生存之道,他虽然不在乎所谓的玄学,但他可以游刃有余的依附玄学而生。
    这……正是卫玠所需要的人才啊!
    卫玠觉得玄学很好,但他也必须说玄学不实用。如果西晋所有的官员都像他二舅那样,整天都在想着归隐山林、打死不工作,那西晋迟早药丸。事实上,历史上的西晋也确实完了。在寄情于山水,也要有人干活儿啊。
    也就是实干派。
    实干派哪里来?卫玠想了很多点子,其中之一就是让欧阳建慢慢渗透那些洛阳太学的学子的想法,为后世留下唯物论的思想火苗,真正繁盛的朝代的思想学说,永远是百花齐放的,而不是统一的,压抑的。
    当世界只剩下一个声音的时候,往往才是最可怕的。
    套用卫瓘老爷子的想法来说就是,真正厉害、站得住脚的学说,是不会惧怕任何反对派的,你觉得我们的学说有问题,那好啊,欢迎来辩。他们有理,他们又怕什么呢?真理越辩越明。真正会害怕的,永远只会是那些一辩论就原形毕露的东西。好比封建礼教,很多都是自相矛盾,又毫无道理的。
    欧阳建如今还只是个小小尚书郎,一心想要谋求更大的发展,却不得入门。
    还有什么会比欧阳建更适合卫玠的人呢?
    【裴頠(wei,三声),裴秀的儿子,裴秀是你打姨夫裴楷的从兄,也就是说,裴頠是你姨夫的从兄子(侄子),他反对何晏的贵无论,提倡崇有论,注重现实,不喜欢现在放达的风气,是崇有派的领军人物。裴頠如今任右军将军兼职国子祭酒,就是国子学的校长,你可以想办法把他从国子学挖角到太学。】祭酒也分很多种,好比国子祭酒和博士祭酒(这是一个词),前缀不一样,指责就不太一样,前者比较类似于校长,后者就是年级主任,或者不同院系的院长。
    裴頠是另外一个“在唯心主义中,坚定的走唯物主义的”的小清新。
    当然,裴頠的思想也不是没有弊端,好比他一直在试图论证封建等级制度的合理性。
    但是,是人就有好有坏,用好裴頠,他就是比杀人刀还要快的文人笔。裴頠和欧阳建同样都对中国古代哲学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要是他们能搭配工作搭配好了,说不定可以擦出不一样的火花。
    不过,想这么多也没用,因为卫玠很难把裴頠从国子学挖到太学。但是,谁说一定要裴頠在太学,对卫玠才有用呢?卫玠会慢慢合计一下裴頠的正确用途的。
    在卫玠日常和欧阳建聊了几句近日的心得体会,潜移默化的让他朝着唯物辩证论的大道撒丫子狂奔之后没多久,其他的人就也陆陆续续到了。
    没人敢让卫玠久等的。
    呃,除了卫璪。
    卫玠请了陆氏兄弟,自然需要卫璪这个中间人作陪。他还是老规矩,先去找了陆氏兄弟汇合,然后再三人一起前往鸿鹄楼。时间上比卫玠给的请帖上晚了不是一点半点。
    连爱笑的陆云都笑不出来了。
    陆机在想着,真棒啊,前几日他们差点得罪了张华,今天又要得罪卫玠了。——他们的洛京之行什么时候调成了地狱模式?!
    “安心啦,我阿弟脾气很好的,只是晚一点而已,他不会记仇的。”卫璪倒是心很大,他觉得卫玠应该早就料到他会迟到了,毕竟卫玠走的时候,他还在家里午睡,好吧,是下午睡,管他呢。
    “还、还有可能记仇?”娇小的陆云一脸惊悚。
    “怎么可能。”
    卫璪刚说完,就听到鸿鹄楼后院的腾云驾鹤苑里,传来冷冷的一声:“记住了,今日赶你出去的是我,卫玠,卫家三郎,王武子是我的舅舅,和长舆(和峤)是我的姨丈,我看见你一次打你一次,我就是这么记仇,不信你可以试试我说的是不是真的。”
    “!!!”
    陆氏兄弟一起看向卫璪,说好的不记仇呢?总不能是他们听错了吧?那个哪怕生起气也十分好听的声音,确实是属于卫玠的啊,他自己也报了他的大名。
    卫璪则回了陆氏兄弟一个不明所以的表情,他也不知道阿弟什么时候这么霸气侧漏了。
    等看到被赶出来的人是谁时,卫璪顿悟了,和济,和峤弟弟和郁的儿子,就是那对脸大如盆想要继承和家财产没成功,后来又拼命打压和清的人父子。
    卫璪笑着对陆氏兄弟说:“别担心,别担心,一场误会,这个应该算是我们的家事。”
    陆氏兄弟更担心了,连家人都不放过?!
    
    第72章 古代七十二点都不友好:
    
    鸿鹄楼后庭十几个独立的小院中,有两个布置最为昂贵的院子,酒器悉用金银,以竞华侈。院子比邻,地处幽深。是专供真正的达官贵人、世家名士所用的院子,有时候宁可空着,也会以“已无空位”为由,拒绝开放给没有身份、空有钱财的庶族。
    这样有点阶级歧视,但自这个潜规则在世家圈不胫而走之后,世家公子反而对鸿鹄楼趋之若鹜,有时哪怕只宴请一两个客人,也非要订偌大一个院子,只为体现他们的身份。
    俗称有钱没处花。
    是王济二舅那类型的“熊大人”,最喜欢干的事情之一,他们有钱,又有权,人生好像已经没有什么追求了,于是就开始了越走越偏的人生轨迹。
    鸿鹄楼正是迎合了他们的这种心态,把这当做了卖点,而赚了个盆满钵满。
    如今连王戎那一级别的大佬都开始吃这一套了。这让他们的会客宴友,要么在家里,要么就在鸿鹄楼,不会有第三个选择。
    鸿鹄楼奢侈的两个院子,一个叫腾云驾鹤,一个叫坐忘心斋。
    卫玠永远会选择坐忘心斋,因为腾云驾鹤总让他联想到驾鹤西去。西晋的时候还没有这种对于死者的委婉说法,所以大部分人都把卫玠对坐忘心斋的选择,归类为了一种个人癖好,奇怪的个人癖好。不过,美人做什么都是对的!
    如今知道卫玠这个癖好的人不在少数——迷弟、迷妹这种生物的狂热是不分现代还是古代的——造成的结果一般分为三种。
    有因为卫玠的喜好,好奇坐忘心斋好在哪里,而特意选择在坐忘心斋空置的日子呼朋唤友前去感受一下的;也有在得知卫玠今日来吃饭,特意把订到的坐忘心斋主动让给卫玠的,不为什么,哪怕只在想象中能得美人一笑,都能开心三天;还有一种最蛇精,也很少见,就是在得知卫玠要在坐忘心斋设宴后,而故意抢在卫玠之前把坐忘心斋订的,又或者是在卫玠已经订了的情况下,以势压人抢过坐忘心斋的。
    卫玠今天遇到的就是第三种情况里的后者,这也是他第一次遇到。
    卫玠本已经订了坐忘心斋,却因为后来者要宴请某位王爷的世子,而不得不让了出来。说对方不是故意的,但凡有点智商的都不可能相信。
    石崇早到鸿鹄楼,也有要解决这件事的原因在里面。
    不过不等石崇搞定,卫玠就到了,听后也只是付诸一笑:“打开门做生意,既然对方宁愿多给钱,也要在坐忘心斋摆宴,那就……满足一下他们想被狠宰的朴实愿望吧。”
    卫玠之前好像忘记介绍了,鸿鹄楼是石崇爱妾绿珠的兄弟的产业。其实就是石崇的产业,只不过石崇没有以自己的名义开而已。古代对商人的态度真的很不友好,哪怕是世家爱钱,也还是照样轻视从事商贾之人。石崇倒是不歧视,但是他怕他被歧视,所以就多绕了几个弯,还拉了一些世家子弟下水。
    好比卫玠。
    卫玠每年有鸿鹄楼十分之一的分红。
    卫玠其实一开始拒绝的,但全家的态度都是,为什么要拒绝?连卫老爷子都表示了奇怪。这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卫玠手上其实有很多产业,不仅鸿鹄楼,还有一些杂七杂八的铺子、庄园。都是不需要他费心,自有专人专项打理的那种。名义上也不是卫玠开的,而是卫家的世仆,不显山不露水的就赚够了卫玠的平日奇奇怪怪的花销,还有不少剩余可以攒起来。
    奇奇怪怪的花销,具体指代的就是养道士、寻找天竺的外国商船什么的。
    这些还不是卫玠提出来的,而是在枣哥开始准备议亲,也就是卫玠十岁生辰那天,王氏私下里主动给卫玠的。虽然说在世家制度下,一应吃穿用度都走公帐,个人基本不留私产。但……谁背后没有个一二小金库呢,连卫恒都有。
    卫大书法家爱书画成痴,非免和管家娘子发生不必要的冲突,过于昂贵的书画,卫恒会选择忽悠他爹买,实在是忽悠不了了,就动用自己的小金库。
    咳,王氏生怕自己的宝贝幺子,日后也要过上他丈夫这种看人脸色(未来掌家的肯定是卫璪的妻子庾氏)的凄惨日子,早早的就开始为自己一双没有办法继承家业的儿女筹划了起来。准备了很多有的没的,特别是卫玠,卫玠身体不好,只昂贵的药材花销,就让王氏觉得很有必要给卫玠攒些家底。
    毕竟害人之心不可有,放人之心也不可无嘛。
    咳,说回今日宴请,卫玠想的很开,既然有冤大头要掏钱订坐忘心斋,他自然也没有把钱往外推的道理。于是,在吩咐掌柜狠宰了对方一把之后,他就欢欢喜喜去了腾云驾鹤苑,并安排了店内的人在门口迎他的朋友,告诉他们计划有变,宴会从坐忘心斋换成了腾云驾鹤。
    有单纯奇怪卫玠今日怎么改了习惯的,自然也有消息灵通的知道了院子之争的。
    写《三都赋》、造成洛阳纸贵的左思便是后者,他替卫玠有些义愤填膺。虽然他与卫玠交好,也是为了通过卫家谋求更大的发展,但感情是相处出来的,由浅至深,也许一开始左思不管卫玠什么样都会捧着他,但是在相处久了之后,左思也是真的拿卫玠当朋友了。
    虽然两人年岁、家世都相差很大,但在与卫玠平日的相处时,是很难感受到这种区别的。卫玠见解独到,思想成熟,最重要的是他不会因为别人出身微寒就轻视之。
    小小年纪,便已经气度不凡,一如他那个曾名门京城的姨丈和峤。
    在左思看来,这才是真正的世家子弟该有的样子,他们骄傲,因为他们有骄傲的资本,而不是因为他们身上流着谁的血。
    但偏偏这样的卫玠被另外一个比他地位更高的人欺负了,卫玠对此一笑置之,不甚在意,可左思想要替他打抱不平。
    恰在此时,出门去看卫璪怎么还没来的和清,狭路相逢的遇到了和济。和清是卫玠的客人,和济则是沾了隔壁院子的光才进了鸿鹄楼的大门。和济已经提前得到了消息,知道和清即将出任中书郎,心中愤恨,一时没忍准,又或者是根本没准备忍的,不仅骂了和清无能谄媚,连带着把卫玠也映射了进去。
    兄弟俩骂的起劲儿,时间一久,两个院子自然均有听到动静赶来的人。
    和济骂的实在是太难听,把聚在卫玠身边的人都骂了,本来是来劝架的和清的朋友,一时气不过,就高声说了句:“相鼠有皮。”
    这是诗经中的一首讽刺诗,全句是“相鼠有皮,人而无仪”。意思就是说,连老鼠都有脸皮,做人怎么能不讲礼仪?和清的朋友是知道和清与和济之间的恩怨的,如今见和济仍然咄咄逼人,便以此为切入点,骂了和济。
    和济被骂连老鼠都不如,勃然大怒。表示,既然和清的朋友指桑骂槐的说他连老鼠都不如,那他就继续回敬对方的痛脚——一脸小人相,没有真才实学,只会谄媚黄口小儿。
    两方人都在搞小团体,和济却偏偏能理直气壮的鄙视卫玠和卫玠身边的人。
    卫玠听到拓跋六修的现场直播时,其实是不想管的,被人说几句无关痛痒的牢骚话,又不会伤害到他什么,他何必把自己降低至对方的level。不够丢人的。
    更不用说左思那边已经作诗讽刺了回去。左思之前在听说了院子之争后,就已经在酝酿了,再赶上这样的事情,挥毫泼墨一番,他人生中的成名诗《咏史》就诞生了。左思面丑木讷,虽然能作得锦绣文章,却不善言辞。
    最后便由口才好的欧阳建替他念了出来。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
    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就是,世家子弟能登上高位,获得权势;有才能的人,却埋没在低级职位中,这种情况由来已久。可以理解为在讽刺妄图占据和家财产的和济,也可以说是左思夹带私货,在发泄他郁郁不得志的对社会不公的满腔愤恨。
    但不管怎么说吧,因为左思这首略带地图炮的诗,骂战升级了。
    和济更加激动了,觉得他被污蔑了,他才是正义的伙伴,骂卫玠已经显不出来他了,他开始挑战高难度——骂王济,说王济当年仗势欺人,指鹿为马。
    卫玠这边的人一脸看疯子一样的眼神看着和济,他真的骂了王济?!
    和济见对面那人的表情奇怪,哼了一声,王济怎么了?他怎么不能骂了?就因为王济是名士,所以就不能骂了?他一时口快,就说了句:“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
    这话其实阮籍最先说出来的,感慨的到底是当时社会的黑暗,还是楚汉之争,后世一直都有争议。可这话阮籍说的,和济就……
    阮籍是竹林七贤,在文坛称一声他是当世第二,还真没人敢说自己第一。和济又算什么呢?这么霸气的话,也不看看他自己能不能撑得起来。
    卫玠终于忍不了了。
    卫玠身边的“朋友”们表示,这才是他们觉得和济疯了的点,不知道卫玠护短是出了名的吗?本来卫玠是懒得搭理和济的,如今和济这样的口不择言,卫玠是绝对不会让和济好过了。
    卫玠的态度一直如此,你骂我可以,我不是五铢钱,没道理要求谁都喜欢我,但不能骂我的家人!
    文人掐架,一般都爱引经据典,偶尔还要赋诗一首。卫玠这方面实在是不太行,但他有拓跋六修,拓跋六修教了卫玠一句还算应景的回应句:“毕竟‘英雄’谁得似,脐脂自照不须灯。”
    脐脂自照说的是东汉末年董卓死后,兵士们对董卓恨之入骨,因为他尸体肥胖,便在他的肚脐插上灯芯,作为蜡烛点了起来。据说足足烧了两天两夜。
    后世便把脐脂自照作为了自作自受的意思。
    也就是说,卫玠在骂和家当年的事情是和济父子自作自受,若不是和济的父亲和郁把和峤的照顾当做理所当然,兄弟关系又怎么会闹僵?若关系和睦,又哪里来的后面这些破事?如今的这一切,纯粹是和济父子活该。
    臊的和济半天说不出来话。
    和济说不出来,卫玠却还有话说,卫璪与陆氏兄弟听到的,就是卫玠最后的总结,他不仅会骂人,还会指使人打人,和济要是不信,大可以试试。
    回敬完了,卫玠便拍手,直接让人把和济拖出去了,自此,鸿鹄楼将把和济当做拒绝来往户。
    至于和济是什么王爷世子的客人,卫玠唯有呵呵以对:“世子与这等小人为友,也不怕坏了他的名声。我这是帮他,他若是有什么不满,欢迎随时来我谈,我等着他!”
    
    第73章 古代七十三点都不友好:
    
    最终,卫玠仍未知道那天所遇到的世子的名字。
    因为对方并没有因为和济来找卫玠的麻烦,又或者说他根本没有现身鸿鹄楼。
    据说和济的事情发生时,世子还在路上,就他留给卫玠的口信来看,他对卫玠之前已经订了的事情毫不知情,为了表达有人打着世子的名字强抢了卫玠已经订好的院子的歉意,世子为卫玠连包了坐忘心斋一个月,一应花销全部会记在世子的账上。
    对方做到了这一步,卫玠自然也不好再咄咄逼人,他只是遵守了那晚对和济的“承诺”,见他一次打他一次。
    为此,卫玠甚至特意去和济每日上班必经的路上,堵了和济好几次。
    “……”卫璪第一次知道撂狠话这种事还可以这么操作的。
    安静的时候永远像是一只温顺可爱的小白兔的卫玠,冲枣哥笑了笑:“你有什么问题吗?”他确实是见和济打和济一次啊,和济骂了他二舅多少句,他都“见”他多少回。
    “没有没有没有!”卫璪一连串的没有里,还伴随着惊悚的摇头。
    天呢噜,曾经的小白兔真的进化成大怪兽了。
    最可怕的是,当卫璪这么和旁人抱怨,不管是嘴封严实的好友,还是家人,都会一脸莫名其妙的看着他,表示他们认识的卫玠绝对不是一个卫玠。
    卫玠是需要细心呵护的名贵花朵,能防住他不被暴风雨摧残就已经很不错了,他怎么可能主动去伤人。
    再说了,卫玠那么漂亮的人,怎么会那么无聊。
    卫璪:这话里的逻辑在哪里?!
    但很快的卫璪就发现,全世界好像就剩下他一个正常人了,因为其他人都觉得这个逻辑很对,卫玠那么漂亮,肯定不会那么无聊的主动惹事。
    洛京无论世庶在茶余饭后谈及和济总是被打的事情时,大多的感想都是闹不明白和济为什么如此善于做死,在明知道卫玠已经放出了话要打他的情况,他还非要一次次、贱嗖嗖的上赶着到卫玠眼跟前找揍。
    他图什么呢?验证卫玠会不会说到做到?
    不知道好事者王济在听说了当日的院子之争后,就特意给卫玠派了一小队士兵,点名希望能让卫玠一次性揍个痛快吗?
    还是说和济根本就是在故意吸引卫玠的注意?
    这个心机女表!简直不能忍!
    和济对于这种甚嚣尘上的说法到底是个什么想法,已经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楚王世子司马范也是这么觉得的。他发自真心的认为,和济其实就是想吸引卫玠的注意力才弄了这么一处,简直不能忍!
    司马范就是那日无意中占了坐忘心斋的倒霉世子。
    他是晋武帝的孙子,他爹是晋武帝的第五子,最近刚被晋武帝改封为楚王,持皇帝符节前往了封地,担任都督,统领荆州一切军务。封地毕竟不比京中,所以晋武帝和楚王便一致决定,让年纪还小的世子司马范留在洛京。
    独住王府,有钱有势,又没了父母管束的司马范,就像是逃出牢笼的小鸟,势要当京中第一阔绰。
    不过,首先他得需要找个人来,教他如何当个合格的阔绰。
    ——之前被出身世家的母妃管的太严,连怎么当阔绰都不知道的某世子,也是蛮悲催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