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亦醉亦歌亦山河-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常歌本想甩脸子冷语几句,一眼却看到祝政左边心口的血痕,闭口不语。
祝政快速站了起来,顾不上整理乱了的衣衫和方才跌坐沾上的灰尘。他一手扶着后帐,朝外喊道:“如歌,快端些饭食,将军醒了。”
“将军醒了!”
如歌的声音满是喜乐,听着是撒开步子就跑远去了。
祝政回到榻边,下意识地牵了常歌的手,想探探温度,接着帮他暖暖。
常歌只以为这是新一回合的轻浮之举,一把将他甩开,冷声说道:
“先生这毒,原是为了此等轻浮之举么。”
祝政低着头,为这句冷语神伤。深冬的暮色晦暗地掩了他的神情,他轻声说:“将军要如何才能信我。”
“信不了了。”
祝政陡然从床角摸出一把短刀,这举动将常歌吓得一惊。祝政侧着脸,常歌只觉得,暮光照出了短刀寒厉的芒,却照不出祝政的真心。
“将军不信,我可剖心为证。”
祝政终于转过了脸,眼神中尽是决意坚定。他右手捏着短刀,轻轻抵上胸口。
☆、囚徒
眼见祝政手腕微动,常歌不管不顾地扑来,双手狠狠地掰离那柄短刀。二人僵持片刻,直到常歌意图以手夺刃,祝政这才放弃,将刀让给了常歌。
祝政陡然放手,常歌身形一歪获了短刀。他顾不上坐正,一手便将这短刀仍出老远。
他闷着气了片刻,说:“先生哪里学的习惯,好话非要带着刀说。”
“即是如此,将军仍不信我。”
常歌望了他一眼,淡然说:“我信不信你,很重要么?”
“重要。”祝政毫不犹豫答道。
常歌低着头,沉默了一会儿。再开口时,带着沉重的疲惫:“你走吧。”
祝政愕然,头一次觉得拿捏不准眼前的常歌。
“滇南我救了你一次,昨日你也算救了我一次,两相扯清。你我之间,君臣之恩已尽。以后再见,便是互不相干了。”
祝政被他这句话说得字字惊心。
他以为昨日的暖能化了常歌的身,却没想到化不了常歌的心。一夜未眠,精心照看,换来的却是一句两不相欠。
想到自己殚精竭虑、筹谋三年,大计未施,却要被义断恩绝。他惨然一笑,问:“走?你要我走去哪里?”
荆州已然变天。常歌知晓。醒来时只以为他又轻浮折辱,这才剧烈抗争。常歌的防备心思被祝政这句话消了大半,他心中除开不安、不解,竟也隐隐地不舍起来。
他的态度软了下来,低头低声说:“我只是……不想别人觉得我俩不清不楚。”
“倘若我想呢?”
祝政望着常歌,目光坦诚而坚定。常歌却不敢触他的视线,仿佛能烫了自己的心。
二人沉默了一阵,常歌感到身上确实暖了些,强挣着要起身下床。他已躺了许久,又什么都未食,只是挪到床边都显得颇为费力。
祝政下意识想扶他,二人相触时,祝政的灼热体温却惊着了常歌。
这温度,是燧焰蛊毒。
这毒仍在他体内肆虐,虽然面上全然看不出。
常歌只轻轻地推开了他犹豫的手,低声说:“我自己能起。”
“你起了去哪儿?”祝政问道。
“去哪儿都行,就是不同你在一处。”常歌简短说道,趿上了鞋子便要往外走,没留意腿上无力,身下一歪。
祝政立即顺势扶了他,带着他坐在了榻上。他起身:“将军不愿见我,我出去便是。”
常歌正要开口,却听如歌欢快的声音飘了进来:“将军!饭食来咯!”
祝如歌端着一份粥饭便走了进来,眼角眉梢洋溢的全是笑意,他几步走至榻前,弯腰将粥饭呈上。
常歌抬眼望了一眼,颇有些失望:“如歌,这素素的白粥,口里又没有味道,怎么吃得下去。”
祝如歌悄悄瞟了一眼祝政的脸色,只说:“军医说将军才好,先着些清淡的开开食,之后再换些爱吃的。”
常歌仍闷闷地不愿吃。祝政接了粥饭,好让如歌直起身站着。他端着粥饭,舀了一勺,悉心地吹了,朝着常歌那边凑了凑,平静说:“些许吃些。”
“我自己来。”常歌接了粥饭,自顾自地吃起来。
未食几口,他问道:“怎么只有一份?先生吃了么?”
如歌方才想答,祝政抢先说道:“先生吃过了。”
祝如歌瞟了一眼镇定自若的祝政,常歌立即察觉,停了手上的动作问道:“先生到底吃过没有?”
祝如歌摇了摇头。
“先生没吃,只送一份,是什么意思。”
祝如歌颇有些委屈地说:“将军的命令,营里向来不做多的饭,以免浪费,这个您是知道的。您刚醒,我着急找饭食,就热了现成的。您手里这份,是先生……”
“的”字还未说出口,便被祝政的眼神吓了回去。
“再去吩咐了做。”
常歌话未落音,祝如歌麻溜接了命令,风风火火出去了。
常歌将碗向右一递:“你吃。”
祝政将碗轻轻一推:“你吃。”
常歌将眉一皱:“勿要推来推去,小家子气。”
“那一人一半?”
常歌接受了这个提议,二人轮换着闷闷地喝粥。一人一半,只吃了个将饱未饱,祝政递了帕子,常歌顺手接了擦了嘴。
“天冷了。最近能安生一阵子了。”
常歌突然没头没脑地冒出来了一句,祝政不大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他接着说道:“先生没在营里过过冬吧。冬天,一般是休戈的,若要强行出兵,也很难有士气。将士们也是人,也会冻得慌。”
祝政默然,点头认同。
“所以,近期也不会有人来救你的。你就好好待在这里,做我益州的阶下囚吧。”
常歌甩下这么一句话,抬脚便出门去了,留着祝政捧着碗,仍在出神。
他正要出门时,遇上了气喘吁吁跑回来的如歌。
“将军,你要去哪里?外面在化雪,冷得很。”
常歌头也未回,大阔步迈了出去:“找知隐。”
祝如歌讪讪回头,眼前正是拿着皮毛大氅的祝政。他将大氅递给如歌,轻声说:“化雪凉,送去给你们将军披上。”
祝如歌不敢怠慢,接了大氅便跑了出去。
******
荆州刘主公揪着世子刘图南进了一座庑殿顶大殿。殿内除了火油枝灯,便尽是刘氏先祖灵位。
“跪下!”
许久未见善德主公发这么大的火,殿内候着的一应侍官极使眼色,低着头,排着一溜便出了殿。
刘主公不知从哪里捞来了一件服饰,劈头盖脸便丢在了刘图南头上。
刘图南摘了这件衣,低头望了望。玄衣纁裳,九章冕服,是诸侯之征。
他不解,望向刘善德,问:“公父这是何意?”
刘善德艴然不悦:“你擅自调兵,大动干戈,又是何意?这位置你想坐,你今日便坐上去。我倒要看看,益州要被你几日败光。”
刘图南慌忙伏地:“公父误会,图南并无不臣之心。”
“图南图南。”
刘善德听着烦躁,捡起地上的革带劈头又丢了他一脸。
“你可曾经历过乱世?可曾过过大争之世?
你自小长在这锦官城,只以为这世上均是平安和乐、府库充足,由着你四处杀伐征战。你可曾想过,现如今你挥霍的每一枚五铢、踏着的每一片土地、差遣着的每一个人,哪个不是刘家列祖列宗浴血奋战得来的?
更何况巴西郡穷苦、武都郡战乱、阴平郡深受凉州侵扰,汉嘉郡水涝,汶山郡国难……这桩桩件件哪个不值得你劳心劳力,不值得你一展雄图?
益州比不得吴国荆州、鱼米之乡。本就内患无穷。我和杜相日日只盼着益州享一方安宁,你倒好,巴不得以战养战。本和荆州早已罢战息兵许久,你听人一时撺掇,非要寻衅滋事。现下荆州大乱,连主公都没了,这回同荆州结下了世仇,你可满意了?
四清自你少时便一手教辅,无论国事再忙,对你的课业也总是亲自过问,可谓呕心沥血。身为人臣,四清与我共定益州,年少出使雄辩、屡入险境;而今四清虽大权总揽却毫无不臣之心,依旧兢兢业业。可你倒好,一句‘司文司武互不相干’将你的老师、将我定国重臣、将我引颈之交气得栽倒在路上。
刘致啊刘致。你在殿上数次无礼,顶撞于我和四清,空谈太仁。四清均劝我‘少主年轻气盛,过些时日必成大器’。今日你铸成大错,我扪心自问一番,我是太过于仁厚,当你第一次现出狂浪姿态之时,我便应当狠做敲打,若当初如此,兴许还能力挽狂澜……”
刘项有些发愣地望着地上跪着的刘致,心中不解究竟是何处出了差错,怎么他的儿子陡然长成了这幅模样,陌生的,他像是从来不识。刘主公深叹口气,说:“你现在,对着先祖灵位反躬自省,仔细思量你的错处。”
殿内的长明灯烛将刘图南镀上了一层暖金,他身上凌乱地挂着主公冕服,额上还留着方才束带滚边留下的擦痕。
他深伏一礼,望着列祖列宗灵位,开口说:“四清老师之事,原是我不对。此事过后,我自会去老师府上负荆请罪。
至于战乱之苦,眼下只是空有一统,现在同公父所经历过的大争之世有何区别?吴国吞豫,冀州伐戎,凉州骚乱纷纷,就连荆州也不住躁动。这世道早就乱了,只是公父不肯睁开眼看看罢了。”
刘善德绕到刘图南正面,仔仔细细打量了他一番,好似全然不识这是自己的儿子。
刘图南接着说:“此番蜀商渗透口岸,挟持荆州辎重;常歌诈使夷陵分兵攻九畹溪、趁机夺了夷陵;建平内外夹攻,太守都尉一举歼灭;荆州北部着实给我们吃了大半。如此大功,公父要视而不见么?”
刘善德眼中一向沉着的眸中也燃起了炽热的火,他一脚踹上刘图南的心口。世子歪倒,撞翻了旁边供案上的灯烛。
刘图南摔在案上,望着斜倒的灯烛中的油垂落下来,连成一条细密的线,又转成一滴滴的珠。他不懂,不懂为何如此简单的道理,公父和杜相却如此缩手缩脚。
“自古以来,邦国建交素来是以众暴寡、倚强凌弱。弱国,无邦交。”
刘善德眼中的火熄了,变成了死一般的静。他语调恢复了正常,说:“太平方出盛世,战乱只增徒劳。
刘致,你愧对先祖、目无尊长、桀骜不驯,毫无公器之心。我看这世子,自今日起,不做也罢。”
刘主公将袖一拂,恨然离去,只留下刘图南痴痴地跌坐着,望着满堂跃动的长命烛、和一地凌乱的供香。
次日正式文书下来的时候,比刘致想象中更糟糕。
“……世子刘致,背德败行,目无尊上,不尊师训,不从上命……巴蜀刘氏,世代以仁爱王道达济益州,世子不为邦国兴宁之思,不做励精图治之想,益州断不可付与此人。即日起,褫夺虎符,夺‘云临君’封号,废为庶人……”
☆、忠心
新城。
新野太守府。
卜醒捧着面碗,将鞋履架在书案一角,一品着新野宽面的美味。他吃得喷香,乐得履尖翘头不住颤动。
他听到门外有响动,陡然收了放肆的鞋履,端正坐好,等着刘图南推门而入,朗声大笑夸赞他。
襄阳围困战过去了几日,按照以往的惯例,刘图南应该来探他了。陡然隔了这么久没见人,甚至连个信儿都没有,反而让卜醒心中有些挂念起来。
来人的步子不如图南世子般铿锵,反而带着些沉静的款款。
门吱呀拉开,来人宽袍深衣,三采黑绶,温润谦和。他见着醉灵捧着面碗,浅浅一乐,笑道:“醉灵都要官拜大将军了,还是如此放浪不羁。”
卜醒从木椅上缓缓站起,惊地面碗都忘了放下,他问:“仲廉莫要玩笑,益州素来丞相开府,不设大将军。那都是吴国才有的官制。”
尚书令'1'吴仲廉几步入了厅堂,笑道:“为你独独头一例,那不是更加殊荣。”
他身后跟着以为低着头的小属官,恭恭敬敬地弯腰托着新制的紫绶金印。
“紫绶金印同主公手书一并带来,益州虎符还需醉灵亲自跑一趟益州,当面去领。”
吴仲廉说完,清了清嗓,醉灵放下面碗急忙上前跪着听令。吴仲廉音色颇为好听,一如朗朗清风。
手书念毕,卜醒按着礼数恭敬行礼,这才接了绶带印鉴。
吴仲廉合手行礼:“恭喜恭喜,卜大将军。”
卜醒打哈哈道:“同喜同喜,仲廉尚书。”
他手中掂着沉沉的印鉴,给吴仲廉使了个眼色。吴仲廉当下会意,将随行来的小属官遣退了。
卜醒这才像解放了一般,捏捏方才紧绷的腰背,问道:“这好好的,设大将军、领受虎符做什么?虎符不一直都是图南世子管着的么?”
吴仲廉立即神色紧张,做出嘘声手势,他四周探查一番,这才凑近卜醒:“世子给夺了封号夺了虎符,就连表字都不许再叫,只许唤做庶人刘致。”
卜醒一惊。
“那世子现在如何?”
吴仲廉摇了摇头:“你同他过命深交,我与世子点头之交,如何得知。”
卜醒霎时心急火燎,说:“图南世子心比天高,如此贬黜,定是万分屈辱,这可如何是好!”
“杜相也觉罢黜太过,已在呈表进谏了。然而据说世子一再顶撞,主公便心灰意冷了起来。”
“不行。”
卜醒将金印慌忙塞进鞶囊'2',直装的鼓鼓囊囊,当下便要动身。
吴仲廉问道:“一会儿新城郡新太守还要来,不交接啦?”
卜醒闻言止了脚步,颇为泄气地回身,说:“把这茬给忘了!”
他满心惴惴,只记挂着图南世子如何。原来襄阳一役之后,久未见世子原因竟在此。难怪他几次修书都了无回音,即使一次比一次夸大伤情都不行。
卜醒仍坐在新城郡太守府中,他的心却随着思绪,直飘到了西南的锦官城。
******
荆州。
建平主营。
那日之后,常歌有事儿没事儿就往知隐帐中坐,到后来,连军报都直接往知隐将军帐中送去了。
虽然张知隐明里暗里提醒过几次他这里狭小,常歌有如没听明白一般。
好在他休息还是会回自己帐休息的。
起草文书的时候,张知隐犹豫蜀商渗透一事该如何撰写。常歌思索片刻:“跳过这部分。我觉得蜀商一事太过蹊跷,好像明里暗里有人相助一般。看世子自己怎么汇报罢。”
军报启程,如歌端了极为丰盛的几样饭食进帐。常歌大眼一扫,颇觉惊异:
“换炊官了?”
祝如歌摇了摇头,老实回答:“先生递了字条教他们做的,还怕连累将军,特意冒了我的名。”
他低着头,沉着音调说:“我同兵士们吃一样的即可,以后不要让炊官另做了。”
“先生交待过了,兵士们也吃的是这些。”
常歌不语,心中极有些怏怏不乐。此处明明是自己管辖的军营,祝政不过是一介阶下囚,居然指手画脚起日常事务起来。看来平日里当真是太亲待于祝政了。
张知隐低着头,佯装不知现下发生之事。常歌瞥了他一眼,却陡然发现向来由他保管、挂在腰间的燧焰蛊毒小瓶没了踪影。
原本在滇南遇到张知隐,他献上燧焰蛊毒一事,常歌感激他救命之恩,并未多想,只以为是巧合。前几日看祝政的反应,他不仅知晓燧焰蛊毒一事,甚至连何时服用都了如指掌。
况且,滇颖王亲下蛊毒,当真是滇南随意一位茶农即可寻出克制解药的么?
常歌试探道:“燧焰蛊毒,此事你有告知过他人么?”
张知隐未抬头,镇定答道:“前几日将军毒发,许是有嘴碎的副将在营里讨论。”
常歌颇为怀疑地看了他一眼:“为何此番将祝政擒来?”
张知隐道:“此前巴东辎重一役,深知此人运筹帷幄,实有领兵将才。此番建平陷落,我见他一人在城门楼上,顺而擒之,以免放虎归山,再成大患。”
他答得滴水不漏。常歌寻不出错处,只得闷着头用膳。席上尽是他爱吃的样式,却越吃越烦。
他将碗一推,拔腿便出了知隐的将军帐。
******
常歌进来的时候,祝政靠着兵器架睡着,听到脚步声,方才迷迷糊糊转醒。
他本带着一腔怒火,来势汹汹,将帘一撩,却看到祝政冬日里也是白袍轻衫,靠在兵器架上凑合着睡,乱了的青丝好似他的思绪一般绵愁。
他一身冷袍素衣,苦楚的梦境摇动了他的睫。他已全然没了那个一身玄衣冕服的周天子的影子,只像是哪家风流韵致初长成的祝郎。
常歌看惯了锦衣华服捉摸不定的王,却甚少看到如此的祝政。方才的一腔怒火,被他的淡漠愁绪浇灭了大半。
祝政悠悠然转醒,眼神不避不躲直望着常歌,还未等常歌开口,他便先行说道:
“我未有他想,将军大可不必躲我了。”
常歌只感觉方才灭了下去,只留着温温的灰烟的怒火蹭地一下又被点燃。他回敬道:
“这是我的军营,我想去哪里便去哪里,何来躲避一说。”
“那将军便是怕我在此处,窃得益州军机密了。”
常歌颇觉可笑:“窃得又如何,你现在也不过是我益州阶下囚而已。”
祝政轻轻地眨了眨眼睛:“常歌,见好就收,不如就此退兵。”
“先生睡昏了吧。现在是我益州攻你荆州、掠你城池,你可听过胜者退兵的道理?”
“掠夺过猛激敌军士气,孤军深入如断线风筝。而荆州此次死而后生,恐凝大国之力。经此国丧、军民同心,现不退兵,恐有反复。”
常歌隐隐地想起了在锦官城花重楼,他耐心劝解图南世子的一番话,与祝政所述如出一辙。
他冷漠道:“我自然知晓,无需将军提醒。”
“开春,荆州军势必反攻。”
常歌冷而缓地扫了他一眼:“先生是在下战书么?”
祝政毫不避讳:“是。”
“荆州是否反攻,你如何得知?你仍在同荆州军联络?”常歌问道,“近日里营里这些白鸽,是不是来找你的?”
“是。”
他坦然承认,好似在说什么毫不关己之事。
这幅理所应当的态度惹怒了常歌。
“先生的阶下囚做的真好。入将军主帐如入无人之境,指手画脚插手他军内务,吃着益州的饭还是一颗荆州的心。”
祝政不语。
“你要做我益州的囚徒,便轰了这些鸽子,安分守己做个囚徒的样子。你若是想为荆州图谋规划,我早已不拦先生,你直接走便是,何须如此!”
祝政忽然抬首望了他一眼,常歌理解不出那眼神中复杂的情绪,像是有从前的决绝、又有滇南的碎星。
“我何须如此?你不知道么?”
常歌忽然想起了他一直忘记问出口的那件事: “那我问你,燧焰蛊毒,你是如何知晓的?”
祝政面色不改:“来了此处之后,听兵士们讨论的。”
“建平陷落,你被生擒,是不是故意的?”
祝政依旧一脸泰然:“不是。”
常歌愈发上前一步:“你滇南病危之时,送信的白鸽,是不是你放的?”
冬日里微弱的光只照亮了祝政半面,看不清楚他的神色。祝政答:“不是。”
他在撒谎。
常歌毫无证据,但直觉就是祝政在连续地撒谎。他上前一步,继续逼问:“你病危,为何通知曾背叛你的游心?”
常歌还想问:为何告知游心,都不告知我。
这句话在常歌心中翻腾着,他总摸着这句话的语气含义有些难以描述的暧昧,还是按下不表了。
“游心待我披肝沥胆,亦不会对我的真心视而不见。”
“你说什么?”
常歌好似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他常家代代忠勇、个个良将,然而不知是天妒英才或是皆有他因,常歌家中的人逝去的速度似乎总是那么的快。有些叔叔伯伯,这次还在抱着常歌喊着“常歌长大咯”,下次再见的时候,却空留一块小小的灵位。
包括他的父亲。
父亲甚至,都没来得及参加他的冠礼,就急急地撒手去了。好像有什么非走不可的原因一般。
很久以前,他妒恨过游心,也妒恨过司徒家。为什么都是大周朝的定国|安|邦氏族,常家需要四处征战戎马,个个落得凄凉下场;而司徒家则安于庙堂之上,个个锦衣玉食、高枕无忧。更无须说,司徒空年纪轻轻便封了卫将军,日日伴于君侧。司徒玄更是逍遥公子,醉心琴棋书画,两耳不闻窗外事。
广陵大战他初尝挫败之时、郁林一战身中蛊毒之时、南阳战役身中数剑之时……苦楚漫上心头,他都有闪念纵过——
祝政现下在做什么?是不是庙堂高歌?是不是安康喜乐?是不是……身边依旧跟着游心。
这一切的不满和失衡在大周宫城兵变之后愈加爆发。
卫将军只需要做这么一件事情,游心却还办不好。
更不用说,代代忠良的常家,从未听过一句“披肝沥胆”。
这句忠心之词,居然被祝政用在谋逆族人身上,这在常歌听来,尤其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