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综]皇太子的逆袭-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殿下可有怀疑的人?”
    “……并无,此人心思颇深,行踪隐秘,孤一时半会……”
    司马奕很想说武氏,但是只怕这话一出口,这不孝的罪名只怕就立马担在了身上,他完全没有证据证明是武氏下的手。
    “殿下是东宫之主,数百的军械也不是小数目,难道殿下就没有丝毫的察觉?”
    宰相裴炎一开口,所有人的注意力又重新回到了司马奕的身上,眼神开始有了些怀疑。不错,这数百的军备被暗中送到东宫里,太子对东宫掌控严密,怎么会没有丝毫察觉,难道真的是太子……
    司马奕深深看了一眼裴炎,而后淡定解释道。
    “说来惭愧,这确实是孤的失误,想来这幕后的主使者定然买通了孤信任的人,这才在孤的眼皮下出了这么大的疏漏,三位大人不妨从孤身边的人开始查起,孤行的端坐的正,三位大人定能还孤一个真相”
    三位大人面露为难之色,要知道查案最怕碰上这皇家之人,打不的骂不得,更别说私刑逼供了,何况现在站在面前的还是太子,所以司马奕紧咬口风,他们这些做大臣的也没有办法,一时间形势胶着起来,他们都考虑着是否就先这样禀报帝后,等待那两位的决定。
    这时候,宰相裴炎的下人突然走了进来,附在他的耳边悄悄说了几句话,裴炎的嘴角勾起一丝笑意,他的目光突然看向司马奕,司马奕当下心中觉得情况可能有些不妙了。
    “殿下,有个人想见你,或许您见到他会改变您的想法也说不定”
    裴炎语气里莫名的自信。
    “听裴大人这般说,孤到真想见见了”
    没有看到司马奕的惊慌失措,裴炎心里原本因为找到人的欣喜淡了一些,不过却一点也没有表现出来,他吩咐下人将人带了上来。
    人一出现在司马奕的面前,司马奕的脸色当即就沉下来了。
    还真是一个万万没想到的人!
    “殿下——”
    人一进来,目光第一时间就落到了司马奕的脸上,看到了司马奕脸上压抑的怒气,脸色不由苍白,声音也露出了怯意,但是人还是鼓起勇气走了进来,跪在了冰冷的地板上,再也不敢直视司马奕的目光。
    作者有话要说:  对于评论区有人说司马奕蠢萌的话,解释如下:
    请不要小看古代人的智商,现代人想到的他们自然也能想到,为什么不造反,肯定是条件不允许,京畿的兵权掌握在谁手上也不会是皇子的手上,造反不是件简单的事,何况这件事发生太突然,司马奕在准备动手之前,武氏已经收到消息先发制人了,所以请考虑这一点。

  ☆、第60章 章 怀太子李贤

裴炎对赵道生使了一个眼色,才让他从惊慌的情绪里挣脱出来。
    司马奕冷冷一笑,到现在他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武氏真是好手段,一环接一环,让他百口莫辩,这一次他真是大意了,没想到竟然栽在这样的人手里。还有这位新上任的宰相,只怕也是武氏的人,司马奕开始对这场审判不报希望了。
    “殿下,堂下所跪之人您应当不陌生吧?”
    裴炎露出一个自信的笑容,其实他也很欣赏这位太子殿下,只不过道不同不相与谋,他既然选择了天后娘娘,那么其他的拦路石他就只能毫不留情的踢走了。
    司马奕看了赵道生一眼,赵道生受惊似地将头赶紧低了回去。
    “不过是东宫一卑贱的下人罢了”
    司马奕的语气淡淡的,听不出喜怒,反倒是裴炎笑了起来。
    “真是如此?只怕此人的身份并不如殿下所言那般简单吧,听说这位可是殿下跟前最得宠的人啊!”
    裴炎的语气里充满着暧昧的语调,惹得另外两名大臣看着赵道生的眼色也慢慢产生了变化,目光在赵道生身上打量。
    要说这养男宠也不是件大事,不过被枕边的人反咬一口的滋味可就不太好受了,司马奕在一种怜悯的目光里也显得镇定。
    “不过是一只吃里扒外的狗罢了!”
    赵道生脸上青白交错,眼底愤怒和羞愧的情绪交织着,但是他不敢反抗,默默的承受下来,从他决定背叛殿下开始,他就注定再也不会从殿下的眼里得到一丝的关注了,只是当事实摆在面前的时候,他还是觉得难受了。可是他有什么错,他也只是想好好活下去,倘若……倘若殿下不曾疏远过他,或许他也不会背叛殿下了,所以……
    赵道生挺直了脊背,他好像找到了支撑自己的理由,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识时务者为俊杰,殿下既然放弃了他,那他为自己寻找出路也是无可厚非的。
    裴炎心中深以为然,对于这种背叛旧主的人他也是鄙夷的,不过他却丝毫不曾表露出来。
    “赵道生,既然你深受殿下宠爱,那么殿下的事你知道多少?”
    “小人略知一二”
    司马奕听言一声嗤笑,满含嘲讽和鄙夷,惹得堂内数人侧目而视,而跪在地上的赵道生白皙的脸上一片霞色,神情羞臊。
    不过是一个男宠,说到底还是一个下人,司马奕怎么也不会让他知道太过重要的事,更不会让他接触政务,现在竟然还敢说对他的事略知一二,可见其狼子野心。司马奕眼神微冷,纵然道理如此,但是只怕别人会借题发挥。
    “哦?是吗?那你就同诸位大人说说你知道什么,就比如说东宫里搜出来的那些军械,你又知道什么?”
    裴炎意有所指的问道,目光隐含深意。
    赵道生心里一紧,知道今天的重头戏来了,他以后如何就看今日的表现了。
    “这……”
    赵道生怯怯的看了司马奕一眼,神情里透出几分害怕。
    “无妨,诸位大人再次,你但说无妨”
    赵道生深吸了一口气,慢慢开始回忆。
    “那些军械小人不清楚,只是有天小人起夜的时候,无意见看到殿下他……殿下他指挥着一些侍卫往东宫里送一些东西,但是小人真的不清楚那些东西是什么!!!”
    赵道生不断摇头,神情痛苦挣扎,说是不清楚又好像明白点什么。话语里含糊不清,描述的场景扑朔迷离,隐约间揭露出来的东西却又令人深思。这下所有人看着司马奕的眼神里都带了几分怀疑,原本笃定的人心里产生了动摇,难道真如此人所言……
    司马奕心中暗叹这背后之人算计人心之准,话说的太清楚明白反倒让人怀疑,如赵道生这般言语含糊,似是而非反倒让人多生揣测。
    “对于此人所言,殿下可有何解释?”
    裴炎满意的看了一眼赵道生,随即看向司马奕。
    “孤只能说此人一派胡言,说不定便是此人借着孤的宠爱联合外人想要陷害孤”
    司马奕一脸怒气,吓得赵道生下意识僵住了身子。
    “难道诸位大人宁愿相信这微贱之人一面之词,反而来质疑孤的话吗?”
    司马奕严厉的质问起主审的三人。
    “这……”
    三人面露为难之色,其实人证物证已经摆在了眼前,若是换成了一般人,早早就定下罪来,只是虽说这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那不过是一句口号而已。所以司马奕坚持不肯认罪,他们这些为人臣子的也是毫无办法。
    “既然是这样,我们只能将此事禀报给陛下娘娘,恭候二位圣人的裁决,殿下您看如何?”
    事已至此,三人又将决定的权利推了回去这般不讨好的事也是难做。
    司马奕点点头,他只能期待李治能在中间多给他留些转机。
    “三位大人且慢,小人还有话说!”
    这时候,原本低头沉默的赵道生突然开口,裴炎脸上一闪即逝的喜色隐去。
    司马奕暗道糟糕,只怕此人又要给他出幺蛾子了。
    “明崇俨大人之死是殿下下的手,这是小人亲耳听见的!”
    当下众人皆惊,司马奕脸色铁青的看着赵道生,杀意隐现。
    #*************
    公元680年,李治无奈下令三司会审太子谋逆案,然太子最终未能洗脱罪名,被废为庶人,在长安拘禁一年多后被流放到偏僻的巴州。
    冬月十一,长安城里大雪飞扬,银装素裹,白雪皑皑,整个长安城白茫茫的一片,皇城也被覆盖在这漫天雪色里。
    甘露殿里烧起了炭火和地暖,整个宫殿里都是暖意融融的,案几上的花瓶里还插着刚刚从梅园里采撷来的白梅,花瓣上还带着可人的露珠儿。
    急促却压抑的咳嗽声从厚厚的帷幕里传出来,伺候的宫人脸上都隐隐带着忧色,这个冬天陛下的身体更差了,他们也为自己将来的前途感到担忧。
    “咳咳咳……”
    中年男人一身明黄,越发衬得脸色不正常的苍白,双眼无神,眼白的部分还带着血丝,袖子里空荡荡的,消瘦的不似常人。李治靠坐在床榻上,手上还拿着今天刚刚送上来的奏折,尽管他现在已经感到很疲倦了,但是他还是强打精神批阅奏折。
    太子被废,政务又重新积压到他手里,为了不让武氏再有插手朝政的机会,他只能事必躬亲,整个人消瘦的愈发厉害,便是这样,他也感觉到了朝堂上的力不从心,一日胜似一日糟糕,可是他的身体……李治隐隐感觉到自己恐怕大限将至。
    “陛下,娘娘和英王殿下来看您了”
    陈公公从门外走进来,走到李治身边道。
    “不见,不见,让他们都会去”
    李治一脸不耐烦,他知道武氏的目的,无非是想让显儿继承皇位,只是凭旦儿的性情根本就不适合这个位置,但是武氏根本不会让别的妃子的孩子继承这个位置,李治越想越是忧虑,如若贤儿还在便好了。
    “诺”
    陈公公见李治发怒,也赶紧退了出来。
    把人赶走了,只是李治的心情一点也没有好,他烦躁的放下了手里的奏折,心里挣扎不断。
    半晌过后,他突然掀开被子来到书桌前,挥笔迅速写下了一道圣旨,脸色凝重的盖上了印玺,秘密将人喊到了面前。
    “记住,一定要把圣旨送到贤儿手里,不计一切代价”
    李治脸上露出决然地表情,他已经没有太多时间了,现在只能看天意如何了。
    “娘娘,陛下他……”
    陈公公走出殿门,一脸为难的看着武媚娘。
    殿外雪花飞扬,武媚娘和英王李旦静静地等在殿门外,等候着李治的召见。
    “那算了,显儿,走吧!”
    武媚娘瞬间明白了,知道李治还在为太子一事恼怒她,但是她也有不得已为之的理由,心里叹了一口气,目光平静。
    “可是……”
    李显望着寝殿的大门,眼神里透着焦急和恳求。他还没有见到父皇,他还有好多话想和父皇说,可是父皇为什么不肯见他呢?
    “母后的话你也不听了吗?”
    “不是!”
    李显反应过来,连连摆头,看见武媚娘脸上的薄怒,吓得脸色一白。
    见李显肯听话,武媚娘露出满意的笑容,比起受她看重的长子,性情似她的次子,对于这个三子她却忽视太多,不过虽然她向来都不喜欢这个太过怯懦的儿子,但在如今看来,却是最好的选择了。
    “你放心,母后一定会让你坐上那个位置的,只好你好好听母后的话,不要惹母后生气”
    “儿臣明白,儿臣一切听母后的吩咐”
    李显怯怯的看了看武媚娘,见她脸上没有不悦之色,当下顿时松了好大一口气,前面两个哥哥的下场他可是都看到了,所以他决不能再走上他们的老路。

  ☆、第61章 章 怀太子李贤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巴蜀之地,地形险要,与世隔绝,穷山恶水不外如是。祖祖辈辈被困守在此地,少于外人接触,乡人多以打猎为生,民风质朴悍然。
    司马奕在□□的庄园里开辟了一小块菜地,每日里浇浇水施施肥,日子过得到还算惬意,比起在长安时,这里监视他的人也少了许多,他也能腾出手,暗暗中招揽了些巴地的勇士。银钱都是他早早准备好的,为的就是担心这一天,倒是没想到还真的派上了用场。
    平静的巴蜀这几日热闹了起来,远道而来的贵宾打破了此间的安宁,对于这些从长安城里出来的贵人,当地百姓眼神里不免多了几分异色。
    穆泽脸色肃穆,脸上掩饰不住的疲倦之色,身后将近数百人,都是一身的风尘。从长安到巴蜀,快马加鞭也走了一个多月,何况越是接近蜀地,这地形也越是复杂,有时甚至不得不弃马步行赶路。
    每到一个驿站,他们只能稍稍停下来歇歇脚,然后就得马不停蹄地赶路,直到进入到蜀中他们才稍稍松了口气。
    司马奕今早一起就觉得左眼皮跳动的厉害,等到了中午时分,门外突然传来了敲门声,急促而有规律。
    司马奕意外的看着站在面前的人,手里还拿着李治的印信和圣旨。他心里隐隐激动,只是眼中怀疑之色未曾淡去。这是他期待已久的结果,但是发生在他眼前却让他有些难以相信。
    司马奕伸手接过,将书信和圣旨摊了开来,脸色由最初的凝重转为了伤感。笔迹都是李治亲手写下的,略带仓促的笔划无不透露出当时李治心中的焦急。自他被废以后,尽管李治强撑局面,但是已经失去了力挽狂澜的机会,这次李治急召他会长安,只怕也是想压上筹码赌上这最后一局,甚至敢冒大不违重新捧他这个担上谋逆之名的废太子,只怕这前朝后宫已是武氏的天下了,但即便情况如此糟糕,司马奕还是准备争取这最后一把。
    “殿下,臣等这一路上已经耗费了许多时间,还请您尽快动身,同我们前去长安”
    尽管司马奕如今已不再是太子身份,更被贬为庶人流放巴蜀,但是皇家血液不断绝,他缺少的就只是一个封号而已,所以殿下的称呼未尝不可。
    “好,我们立即动身!”
    司马奕看了一眼明黄的圣旨,知道越晚到长安越容易出现变故,所以立刻答应了下来,只是吩咐下人好好照料好府里的家眷,另外带着贴身的侍从就赶紧出发了。
    一路上风餐露宿,司马奕也咬着牙挺了过来,连日的赶路也让他的脸上布满了疲惫之色,越接近长安,司马奕的心情也开始慢慢紧张起来,近乡情怯便是如此的心情了,何况这一路上太平的超乎他的想象。
    “殿下,这夜色渐深,赶路只怕有些危险,不过这方圆五里之内也找不到客栈驿馆,今晚怕是要委屈您在这林子里歇一晚了”
    处于躲避武氏耳目的原因,这一路上为了赶时间都是走的小道,很少出现在平坦的官道上。司马奕点点头,望着夕阳渐落,林间已经带着几分昏暗阴沉的森冷,四面都是看不到边的树木,交错掩映。
    见司马奕面无异色,穆泽松了一口气,立刻吩咐人将位置清理出来,燃起了篝火,淡淡的烤肉香弥漫开来。
    林子里一片寂静漆黑,火光闪烁,熏染的每个人脸色都带着潮红,眼神里跃动着火光,夜色越是深沉林子里的温度也渐渐低了下来,司马奕的位置最是靠近火堆的地方,他闭着眼,呼吸均匀,神态平和。守夜的侍卫不断添柴加火,其他人靠坐在相近的树干上眯着眼,似睡非醒。
    火花噼里啪啦迸溅,穆泽第一个睁开了眼,眼神凝重,很快其他人也迅速醒过来,目光四处打量,眼神里透着戒备。穆泽使了一个眼色,众人纷纷站起来,围在司马奕的周围。响动声也惊醒了浅眠的司马奕,看着众人严阵以待的阵容,司马奕迅速清醒了过来。
    “发生什么事了?”
    司马奕的声音还带着刚醒过来的沙哑。
    “有不少人在往我们这边靠近”
    司马奕脸色一变,握紧了藏在袖子里的匕首。
    一声清啸过后,夜色里窜出了不少黑影,朝着他们攻击过来,锋锐的匕首在火光照耀下透着幽幽的白光,一身黑袍很好的隐藏了他们的身影,让人防不胜防,众人的脸色凝重,对方人不少而且还是有备而来。幽幽的冷箭从林子里射出来,密密麻麻让人难以招架,司马奕被众人护在身后,不断后退。
    对方步步紧逼着,他们已经难以招架,司马奕看到己方的伤亡越来越多。
    “殿下快走,臣等拦住这些贼人”
    穆泽脸上还沾着血迹,手臂上的刀伤还在流血,他挡在司马奕的身前,对着身后的同袍吩咐道,每个人的眼眶透着湿润酸涩,但是没有一个人开口阻止,而是不断护着司马奕退后,看着穆泽的身影渐渐消失在他们眼前。司马奕心里也有些酸涩,但是他能做的只有让穆泽还有这些侍卫的牺牲变得值得。
    司马奕借着夜色不断在林子里逃窜躲避,现在守卫着他的侍卫已经寥寥无几了,他手握着匕首,眼神狠戾,杀意无限。慢慢地他放慢了脚步,喘息声平复了下去,似乎已经没有人再跟上来了,司马奕的眼神里闪过一道喜色。
    马上天就要亮了,这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他将要安全不少,这群穿着黑衣人怕是不敢跟他冲到官道上,司马奕决定冒险借官道回长安了。
    “还有人吗?”
    司马奕问着还紧跟在他身后的侍卫们。
    “殿下,已经没有了”
    他们的脸上都带着劫后余生的喜意和轻松。
    “殿下,喝点水吧……”
    听人这么一说,司马奕觉得自己是有些口渴,他找了块干净的地方坐下来,就等着从侍卫手里接过水壶。
    异变突生,司马奕心中顿时警觉,只是他反应过来的时候,胸口正插着一柄锋利的匕首,而他自己的匕首还紧紧地握在手里,众人脸色大变。
    #************
    长安
    英王李显焦急地在殿中踱步,神色里透着隐隐的不安和焦躁。
    一个小太监突然冲进来,交给他一封急信,然后紧跟着退了出去。
    李显手里紧紧捏着这封信,表情挣扎,手心里渗出汗水,拆开信封的手微微的颤抖着,他小心的掀开信纸,一字一句地看的极为清楚,表情由最初的狂喜震□□到怅然若失,最后再是迷茫。
    他砰的一声坐到了冰冷的地板上,呼吸急促,目光隐隐透着呆滞。
    “殿下?”
    一个秀丽的身影不知不觉站在了他的身后,语气里满含担忧。
    “婉儿,你来了”
    李显反应过来,仿佛抓住了一颗救命稻草,脸上露出惊喜的表情。
    “二哥、二哥他死了……”
    李显语气有着明显的不相信还有害怕,最后是深深的迷茫。
    上官婉儿身子一僵,随机恢复了平静。
    “是我害死二哥的!”
    他的语气开始变得激动起来,上官婉儿皱了皱眉,握紧了李显的手。
    “殿下,成大事者必然有所牺牲,这一切都是值得的,您以后一定会是一个好皇帝的”
    上官婉儿温柔的安抚让李显平静了下来。
    “你说的对,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李显呆呆地看着上官婉儿,嘴里反复呢喃,仿佛是在说服着自己,最后他的脸上露出了释怀的笑意。
    “谢谢你,婉儿,多亏你本王才能下定决心,你放心,本王以后一定会对你好的”
    李贤神情款款的握着上官婉儿的手,将这个美丽的人儿拥在了怀里,脸上露出满足的笑意。
    上官婉儿一脸顺从,靠在李显怀里的脸上勾起嘲讽的冷笑,眼底尽是疯狂。
    另外一边,收到消息的武媚娘大发雷霆。
    “你们是怎么做事的,本宫只是让你们安全带回贤儿,为什么会出这样的意外,废物!废物!”
    武媚娘凤目含泪,眼底滔天怒火,底下人纷纷噤言,面色惨白。
    “母后?!”
    门外突然闯进了一个豆蔻年华的少女,五官清丽无双,相貌上隐隐和武媚娘十分想象,此刻她一脸紧张的看着武媚娘。
    看着少女怯怯的样子,武媚娘眼里的杀意微敛,愤怒的心境稍稍平和下来。
    “都给本宫滚!”
    众人心中一喜,忙不迭地逃了出来。
    “你怎么来了?!”
    武媚娘的语气仍带着几分冷意,可是表情却缓和了下来。
    “我听见母后很生气,所以很担心过来看看,是发生什么事了吗?”
    太平目光隐隐透着担忧,一脸紧张的看着武媚娘,让武媚娘冰冷的心境稍稍感觉到了温暖。
    “……不是什么大事,太平,到母后这里来”
    武媚娘犹豫了数刻,将太子的死讯隐瞒了下来,招手让太平做到她身边,太平很听话的坐了过去,一脸好奇的看着她。
    “你啊,要乖乖地,不要向你几个皇兄一样,伤母后的心知道吗?”
    “好,太平不学皇兄们,一定会好好孝敬母后的,母后不要伤心了”
    “好……母后的好太平”
    武媚娘眼眶湿润,摸着太平的鬓角,语气里透着从未有过的疲倦和伤怀。
    数日之后,当司马奕的死讯送到李治面前的时候,李治满目含泪,双手颤抖,吐血昏迷了数日。
    公元684年,高宗驾崩,中宗继位不久即被武后废黜改立幼子睿宗,睿宗柔弱形同傀儡,武后自此完全把持皇唐朝政。

  ☆、第62章 隋太子杨勇

杨勇,字睍地伐,隋文帝杨坚长子,隋炀帝杨广的同母兄,母文献皇后独孤伽罗。原本是隋文帝的太子,后来被废为庶人。杨广即位后,立即假拟隋文帝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