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第一权臣-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龚二钱是率先撑不住的。外面的流言传的沸沸扬扬,即使他心里怀疑,可鼠疫这么恐怖的东西当然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何况他是从邻县来的,赶着回家过年避灾呢,把粮食运回去,卖不掉不说,车马运费又是一笔开销。更何况其余手中还有粮食的商贾也是同样的担心,粮价瞬时大跌,竟比没闹灾的时候还要便宜几分!
  龚二钱思来想去,就只剩下最后三条路——第一条,把粮食贱价卖了,赶紧跑路;第二条,把粮食烧了,回家过年。这两条路都会让他亏得血本无归不说,因为他屯粮,名气也早就坏了,是民间百姓人人唾弃的奸商。就只剩下最后一条路——拿粮食换回个好名声。
  于是龚二钱又往太守府去了。
  刘汝康一见龚二钱,还不等龚二钱开口,潇洒地一挥手:“老子不收粮!”
  龚二钱面皮狠狠抽了抽,忍着心痛,硬是堆起一个笑容:“太守大人……”
  刘汝康道:“送客!”
  太守府的守卫们冲上来,就要把龚二钱往外赶,龚二钱忙叫道:“我送粮!送粮!”
  刘汝康一惊,挥了挥手,众人退了下去。
  嘉州府确实缺粮,连官吏的俸禄都放不出来了,刘汝康刚才也不过故意端架子,想先杀杀这奸商的威风,一会儿的价格也能压低点,没想到龚二钱竟然说送粮?!送粮?!一文不收?!
  龚二钱的心也在滴血。他原本确实打算贱价把粮食卖给官府,反正价格也贱了,卖给老百姓还不如卖给当官的,好歹作个人情,没想到话还没开口刘汝康就赶人,他是赶鸭子上架,无路可走了。
  龚二钱因为心痛,当真留下了不作伪的眼泪:“小人知道嘉州近年来蝗灾蔓延,百姓苦不堪言,小人也是老百姓,小时候是捱过穷苦日子的,知道食不果腹是什么滋味,因此民间的灾情小人是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小人多年以来一直承蒙太守大人和乡亲们的照顾,今日有幸积攒了几份薄财,一直有心报效朝廷,奈何报国无路。恰巧近年来百姓缺衣少食,小人便散尽家财,囤了些存粮,愿意拿出来接济父老乡亲们。”
  刘汝康在心里把他骂的狗血喷头,听了他这番虚伪的话,简直恨不得把他的脑袋当成桌子拍。不过人家是来送粮的,好赖给他个面子。因此他道:“你有多少粮食?”
  龚二钱道:“八千石。”
  刘汝康一惊,险些从椅子上摔下去。乖乖,他原本想着若是能低价买进几千石粮食就能解燃眉之急了,现在居然有人送来八千石粮食?他心里简直对高展明佩服的五体投地了!
  龚二钱一边抹眼泪一边颤声道:“小人也不求别的,毕竟半辈子的积蓄都赔上了,好歹让父老乡亲们道我一声好,求大人以小人的名义开仓放粮。”
  刘汝康心里想想,八千石粮食,换个好声名,这笔买卖嘉州府赚大了。再说那龚二钱,先前因为屯粮炒价的事情已经被人戳烂了脊梁骨,现在走投无路弃暗投明,老百姓未必念他的恩情,好赖就是不记他的仇。
  于是刘汝康道:“行,算你还有良心。”他吩咐家丞,“你去让人给他写张通行证,以后他三年之内行商不必缴税,家中免一个徭役的名额。”
  龚二钱讪笑着升出两个手掌讨价还价——十年!
  刘汝康用力拍桌:“五年!算是贴你点车马钱。再废话立刻给给老子滚!”
  龚二钱没办法,痛心疾首地走了。
  五千石粮食很快送进嘉州府,龚二钱立刻收拾细软,回家避难去了。
  这龚二钱一撤走,杨方那里立刻雪上加霜。行商的,讲究的就是投机取巧,当日高展明提醒过杨方,杨方没有听进耳中,可龚二钱却比他明白。他知道这次的生意已经失败了,于是他赶紧撤出,挽回多少是多少,好歹能得个免税的特权,也算挣回点损失。龚二钱的粮一放,嘉州府也就不缺粮了,再等几个月,怕是朝廷的赈灾粮款也到了,杨方的粮食屯在仓库里,就算不烂,也再不可能卖出什么好价钱了。更何况还有人心惶惶的鼠疫,怕是就算他肯到街上送粮,也没有人敢要了。
  杨方一怒之下,当天晚上就直接病倒了,直接生了场大病,因为心气郁结,差点一命呜呼,又花了好多银子请大夫用药,这才把他从鬼门关救了回来。
  杨方下床之后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命人烧粮。如今他囤积的粮食也卖不出去了,更何况又有感染鼠疫的风险,他虽说也怀疑所谓的鼠疫又是高展明弄出的一场好戏,可他敢把粮食卖给老百姓,却不敢自己吃。
  杨方一天烧了近百石的粮食,第二天,高展明就让人开仓放粮,他和太守刘汝康亲自放粮,一边煮一边自己吃,澄清所谓的鼠疫不过是民间谣传,并无此事。老百姓见太守大人和高判司都亲自出动了,对鼠疫的恐惧也打消了不少。
  过了几日,没有人出现感染鼠疫的症状,谣言也就渐渐平息了,老百姓们排着队到官府领粮食,对高展明夸赞有佳。
  杨方得知此事,气得吐血,又躺回床上病了好几日。他稍有些力气,奴才去给他送汤药,他却狠狠把药碗掷在地上,咬牙切齿道:“高展明,我与你不共戴天!”
  
   第五十九章 高判司是个断袖!
  
  高展明的计策不仅缓解了嘉州的蝗灾饥荒,而且嘉州府原本已经没有银两和稻米了,就连官吏的俸禄都发不出了,却因为他的计谋,朝廷不花银子就得了许多稻谷,而且因为粮价的降低,百姓们有一定的能力自行购买,官府也不必再放许多粮赈灾,剩下的粮食和银子就连发放的俸禄都有了。
  这天发完粮食,高展明带着引鹤进城视察民情。
  他刚出门,路过一户人家门口,正打算走过,屋里冲出来一个老妇人:“高大人,慢点,慢点走!”
  高展明疑惑地停下脚步。老妇人又回屋去了,不片刻再次出来,手里拿着一条腊猪腿往高展明手里塞:“高大人,快过年了,这个你拿去过年的时候吃!”
  高展明怔了怔,忙推拒道:“多谢,你自己留着吃吧。”
  “高大人你一定要收下!这是我家的最后一头猪了,本打算卖了,可媳妇儿怀了孩子就快生了,必须得吃东西,我们才把猪杀了。本以为今年肯定撑不过冬天了,要是媳妇儿不够奶,好容易盼来的孙子也养不活了。多亏了高大人,现在孩子也生了,媳妇儿奶水可足,我家全家上下都对高大人感恩戴德,是高大人救了我们全家的命!剩下这条猪腿,高大人说什么都得收下,是替我家小孙子积德啊!”
  原本当官吏的是不好收老百姓的东西的,不过这毕竟是那老妇人的一番心意,高展明不肯收,她就缠着不让高展明走,高展明无奈之下只好笑道:“好,那就多谢你。”便把猪腿交到引鹤手里。
  没走出两步,又一个老头冲了过来,抱着一坛酒往高展明手上递:“高大人,这是我媳妇酿的梅花酒,高大人带回去尝尝。”
  高展明也接了,迭声道谢。
  脚都没来得及抬,又冲上来好几个百姓,拿着鸡鸭鱼肉一股脑往高展明和引鹤身上塞:“高大人高大人,这是我的。”“高大人你一定要尝尝我家的鸡!”“高大人这条鱼是今早上才捞回来的……”“高大人……”
  高展明收了一户人家的东西,若是不收别的,又显得厚此薄彼。那些乡民极是热情,高展明不收就堵着他不让走,没多久,引鹤全身上下都挂满了老百姓送来的各种东西,两个肩膀各挂一条猪腿,脖子上吊了一只鸡,就连嘴里都衔着一袋茶叶。他说不出话来,只好可怜巴巴地看着高展明,结果又一个乡民冲上来往他怀里抱的东西上又堆了一袋辣子。这下可好,他的视线都让人给挡住了,高展明压根看不到他的眼神示意。
  高展明也是手里都提满了东西,他哪里还敢再往前走,赶紧推着引鹤杀出人群,冲回府里躲了起来。
  李景若正在院子里看书,见高展明和引鹤大包小包的回来,不由惊奇道:“你们不是才出去吗?”
  高展明把手里的东西交给下人,擦擦汗:“出不去了。”
  李景若哈哈大笑:“高青天,你可真是个父母官。”
  高展明走上前翻了翻李景若手里的书,竟是一本治军方略。他不由奇道:“你看这个做什么?”
  李景若笑而不语,拉过高展明在自己身边坐下。
  一个丫鬟从院子里路过,看见高展明和李景若并肩坐在一起的画面,不由停下多看了几眼。李景若和高展明都是难得一见的美男子,而且不同于嘉州男子的面白唇红,他们是从北方来的贵族子弟,有北方男子的颀长和英俊,且这两人又俊的不一样,高展明是一种内敛的俊美,而李景若则是狂放不羁的英挺,又都是少年得志,叫人如何不钦慕。
  她当初被高展明买进府里伺候,自从见过两位主子,也曾春心萌动。不管是哪一个都好,只要能收她做个通房,都是她毕生修来的福气。可惜……
  她瘪了瘪嘴,发出一声惋惜的喟叹,摇头走了。可惜,这俩家伙都是断袖,还断到一起去了!
  等下人都走了,高展明凑近了李景若,眯着眼睛打量他。
  李景若大方地任他打量:“好看么?”
  高展明道:“我在看都督大人脸上的字。”
  李景若摸了摸自己的脸,挑眉:“哦?什么字?”
  高展明指了指他的右边脸颊:“这里写了个野。”又指了指他左边的脸颊,“这里写了个心。”
  李景若哈哈大笑:“君亮果真有一颗剔透玲珑心呐。”
  高展明没想到他竟然就这么大大方方地承认了,到底还是有些诧异。李景若今年也二十三四了,才刚刚领了官职,这对于皇族子弟而言,已算晚的了。许多李姓子弟,十六七岁就封了爵位,领个位高的虚职,尽享荣华富贵。可是李景若年纪轻轻就把大江南北都走遍了,旁人都以为他喜爱游山玩水,可高展明和他相处久了,才发现李景若的心思根本不在山水上——他对全国的风土人情和地方民情都了若指掌,他先前拒了的那些官职也都是毫无实权的虚职,这不是朝廷一封他做都督,他立刻就走马上任来了么!只怕这家伙有鸿浩之志,厚积薄发,他如今显露出的也不过是山水的一角罢了。而他将来的打算,究竟是占地为王还是……
  李景若惬意地闭上眼。眼下是正午,嘉州的冬季不比北方寒冷,正午的时候太阳暖融融的,甚是悠闲。
  高展明打趣道:“不知都督大人下一步的野心是想做什么?”
  李景若闭着眼悠然道:“找一个人。”
  高展明吃惊道:“什么人?”
  “给我暖床。”李景若顿了顿,嘴角的笑意加深了几分,“或者我给他暖床。”
  高展明一怔,心跳不知怎么快了一拍,道:“哦?以都督大人的风流,难道还怕找不到吗?只怕全国的人都上赶着要把女儿嫁给都督大人吧。”
  李景若笑道:“不如高判司替我说一门亲事?”
  高展明道:“你喜欢什么样的?”
  李景若道:“高大人觉得呢?”
  高展明想了一会儿,犯了难。什么样的女子配得上李景若?家世、才学、相貌缺一不可,他把宫里的公主都想上了,还是想不出。
  李景若睁开眼,饶有兴致地打量着高展明沉思的侧脸:“高判司也觉得像我这般的谪仙人,没有哪家……配得上吗?”
  高展明嘴角抽了抽:“以都督大人的自恋,还真没人配得上。”
  李景若哈哈大笑:“高大人觉得你自己怎么样?”
  高展明淡定道:“都督大人的玩笑,也没人配得上。”
  李景若笑而不语。
  高展明起身道:“我去看看今天晚上吃什么。”
  李景若道:“去吧。”
  高展明一走,李景若又翻开兵书,若有所思道:“反客为主已经用了。上屋抽梯?暗度陈仓?欲擒故纵?哪一招比较好呢?”
  高展明因怕了乡民的热情,在家躲了两天不敢出门。两天之后的清晨,李景若找到他,道:“马上就要过年了,我们出去置办点年货吧。”
  高展明连连摆手道:“我可不敢去,一出去就让人给堵了,逃都逃不掉。”
  李景若道:“那岂不是正好?”
  高展明奇道:“正好什么?”
  李景若道:“我只说置办年货,有说要花银子买吗?”
  高展明失笑:“你不至于这般小器吧?”
  李景若笑道:“我小器?我这叫物尽其用。掷果盈车的典故听说过吗?我换身体面衣服出去,你在后面推辆车替我接着就是。若你能收些瓜果,也是被我的风采所荫庇的。”
  高展明拱手:“都督大人果然妙计,在下佩服。”
  两人正说笑,引鹤惊慌失措地跑了进来:“爷,不好了,不好了!”
  高展明奇道:“慌慌张张做什么?走水了?”
  引鹤连连摇头:“府外、府外全是人!府邸被包围了!”
  高展明蓦地站起来向外走:“怎么回事?”
  引鹤和李景若跟着他往外走。引鹤道:“奴才也不知道,外面跪满了人!”
  高展明一惊:“跪?出了什么大案子?”难道是出了冤案,老百姓跪求官恩?
  引鹤连连摇头。
  高展明带着人走到府门口,只见几个侍卫牢牢地把大门堵着,外面闹哄哄的,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高展明道:“把门打开。”
  侍卫们将大门让开,引鹤说的不错,外面果然黑压压地跪了一片百姓。
  一见高展明出来,众人大叫道:“高青天!”“高菩萨!”甚至还有夹杂着“高观音”和“高仙人”这些个荒谬的称呼。高展明哭笑不得:“怎么回事?”
  李景若从背后杵了杵他,指了指人群中一个白面大汉。高展明还没来得及定睛细看,就被涌上来的人群给围住了。
  老百姓们把手里的东西纷纷往高展明手里塞,有鸡鸭鱼肉有布匹衣服还有成套的马吊牌。
  “高大人,多亏了你,不然我们今年可就撑不下去了!”
  “高大人,要不是你,我家宝儿的命就没了!”
  “高大人……”
  “高大人……”
  还有那胆大的妇人扑上来抱住高展明用力亲了一口。
  李景若置身事外看着,正打算打趣高展明,突然一个老妪扑上来狠狠抱住李景若:“李大人!多亏你救了我家当家的,救命之恩永生难忘,民妇愿给大人做牛做马!”
  此老妪竟是当初偷鸡官司里偷了鸡的那一个,原本李景若两句话逼出了她的实话,她对李景若恨得咬牙切齿,可是回去之后才知道李景若竟然花钱请了大夫来给她家当家的治病,过了这两个月,她老当家的已经痊愈下地了!
  她抱着李景若不撒手,对着李景若狂亲:“李大人,你成家了没有,民妇家里有个小女儿,愿许给大人做妾!”
  高展明好容易从人群中脱身,就看见李景若狼狈不堪的模样,顿时哈哈大笑。
  李景若艰难地将那老妪从身上扒下来,对一名侍卫点了点人群里的一个人,道:“快,快把刘大人拉进来,关门。”
  刘大人?哪个刘大人?!高展明一惊,踮起脚来张望,果然看见人群中跪着一个面熟的。而他之所以没有一眼把人认出来,是因为……
  高展明忙高声向众人道:“多谢大家的好意!本官心领了!各位快回去吧,本官还有案子要办,你们堵在这里会影响公务的。”
  众人听了这话,赶紧把手里的东西往高展明家的仆从身上塞,有那站得较远的心急了,直接把东西往里丢,还好高展明避得快,险些被撒了一脸白面。
  府上的侍卫挤进人群,千辛万苦把被挤得晕头转向的刘汝康扒拉出来,提进府,关上了大门。
  外面的喧嚣声终于渐渐轻了,高展明松了口气,看着不停擦脸上沾上的口水的李景若哈哈大笑:“没想到李兄也有今天!瞧瞧,暖床的都送上门来了,李兄真是心想事成啊!”
  李景若凉飕飕地看了他一眼,突然一把搂过他,与他面贴面相蹭。高展明猝不及防,力气又不如李景若,竟然一时被他制住了动弹不得,李景若把脸上没擦干净的涎水都蹭到了高展明脸上。
  高展明推开李景若,笑不出来了,李景若却长出了一口气,脸上又堆起笑意:“那老妪年纪如此之大,她的小女儿恐怕都够做我姨娘了,我可消受不起,高大人若是看得上,那就让给高大人吧。”
  众人都假装没看见刚才的那一幕。瞧那耳鬓厮磨的劲!就算是面首,这光天化日之下,也不能如此嚣张吧!
  唯有刘汝康一人瞪着眼,发出了不满的啧啧声:“格老子滴,风化,风化!”以他方才所站的角度看,高展明和李景若已经亲上了。
  高展明原先差点把他给忘了,这才总算把注意力转到他身上,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太守大人这是……”
  刘汝康哼了一声:“老子是好汉,说话算话,说了要跪你赔罪,老子绝不赖你的!”
  高展明淡定道:“我知道。”
  李景若在一旁甚有默契地补充道:“他是问你为什么打扮成这幅模样。”
  那刘汝康本是个黑面大眼五短身材的汉子,今天也不知道中了什么邪,脸上居然涂了脂粉,一张大脸敷的白白的,眼睛周围画了一圈黑,还描了唇线,衣服穿的不是官服倒也罢了,居然穿了一身不合身的粗麻长袄子,衣摆长得拖到了地上,看起来说不出的古怪。
  刘汝康居然露出了点羞涩的表情,低下头哼哼道:“拙荆弄的,不是老子的主意!”
  刘汝康当日看不起高展明,跟他立下军令状,如果高展明不能有效缓解嘉州的灾情,就自捐两万两银子滚出嘉州;但如果高展明治灾有方,他不但要升高展明的官,还要给他跪上三日以赎当日怠慢之罪。
  刘汝康虽然脾气坏,但他是个言出必行的,就算面子上抹不开去,应了人的事情就一定会做到。可是以太守的身份跪一个判官,还要跪三日,不管怎么说,礼数上都过不去,而且失了太守的威严,以后难以挽回民心。因此太守夫人便想出了这招,用自己的脂粉将刘汝康抹得不人不鬼的才打发他出门。
  高展明问道:“刚才怎么会有那么多人?”
  刘汝康翻了个白眼:“我咋知道,我在门外刚跪了没片刻,就有人跟着我一起跪,越跪越多,都在外面喊你的名字。我还纳闷呢。”
  老百姓们没认出跪在门口的就是嘉州府的太守大人,还以为是个来向高展明谢恩的,喜悦感激之情无法宣泄,就都带着礼涌了过来,最后刘汝康这个“罪魁祸首”倒是被人群淹没的没影了。
  高展明好笑:“果然是太守大人招出来的好事。”
  李景若看了眼百姓送来的堆积成山的礼:“年货倒是齐了。”
  刘汝康梗着脖子道:“反正老子答应过你的事一定做到,不赖你的!”说着又在院子里给高展明跪下了。
  高展明这下也有点犯难了。他倒没真想要刘汝康跪他,虽说刘汝康的脾性不至于记仇,但毕竟他是个太守,还好他乔装了才来,又被热情的老百姓给搅了个乌龙,若不然当真被人注意了,就不仅仅是坏了礼制那么简单的了。
  高展明道:“太守大人快起来吧。”
  刘汝康倔强地跪着不肯起:“你别客气,老子就是这个脾气,今天就算不是你,老子也照样跪。”
  高展明摇了摇头,道:“太守大人,别的我也不说了,你就不替下官想想?”
  “啥?”刘汝康莫名其妙地看着他。
  高展明道:“你当众跪我,老百姓看见了,出去背后头怎么说你我就不说了,可他们会怎么说我?我当日跟你签下军令状,并不是为了逞一时意气,而是我身为判官,能行使的职权实在有限,我才对你用了激将法,跟你立下约定,要求你授权于我,让我好施展拳脚。当官的,为民着想,为民谋利,本就是分内之事,可你若把事情闹大了,不知情的人倒以为我高君亮是为了跟太守大人置气,我辛辛苦苦做的事情都成了一己私欲。若有小人以此做文章,到朝廷上参我一本,说我在嘉州以家世压人,强逼朝廷三品大员跪我,岂不成了我的罪过?还是太守大人乐见此事?”
  刘汝康怒道:“你别激我,你明知道老子不是这种人。”说着还是站了起来。
  高展明连忙哄道:“是是是,是下官说错了话。”
  刘汝康一脸别扭,挤眉弄眼的,脸上涂的脂粉扑扑往下掉:“可是我跟你签了军令状,我也不能赖你……”
  高展明叹了口气,道:“下官明白。太守大人是君子,君子一言快马一鞭。这样吧,我送太守大人回府,以后太守大人就在自己府上践行承诺,向我所在的方向便是向着我了。而且不必接连三日,坏了太守大人的身子还不要紧,拖延了嘉州府的公事,算谁的责任?一日一个时辰,一个月,太守大人也就实践了自己的诺言了。”
  刘汝康瞪眼:“你看不到,就不怕老子赖你的?”
  高展明道:“下官相信太守大人的为人,难道太守大人想赖?”
  刘汝康皱了下眉头又舒展开,道:“行,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