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第一权臣-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世嘉显然对这样的答案不满意,急躁地搓了搓棋子,声音压得更低:“我,我不信你。”
  前不久高展明把消息带给他,说要伺机助他出京,但要他配合。刘世嘉做梦都想赶紧离开京城这个鬼地方,然而得了这样的消息,却是惊大于喜,只因给他传话的人是高展明。
  “我怎么也想不明白,你这么做的理由是什么?”刘世嘉道。
  高展明眼皮也不抬:“该你落子了。”
  刘世嘉恼怒地瞪了他一眼,在棋盘上又拍下一子,震得一旁的棋子都偏离了位置。
  “我是怎么想的。”高展明轻声道,“你不必管。你若不信我,我便什么也做不了,自然更无法害你。这棋,在你自己的手上。”
  刘世嘉恨极了他这般态度,却又无可奈何。没多久,他也不知是否气得,竟然笑了起来,指着高展明道:“你这家伙,若你不是高家子嗣,我倒真想同你做朋友。”
  没多久,高柔裳洗手作羹回来了。也不知是否因她手艺高超,刘世嘉吃了她作的汤羹,竟对她和颜悦色了不少。
  再过几日,高嫱再把高展明召进宫中,问他刘世嘉的近况,高展明道:“姑妈,既要攻心,那便该做足全套。刘世嘉此人并不傻,我们的心思,赵家的心思,他又如何不明白?姑妈虽封了他一个折冲府校尉,可实则软禁,他心里怎会没有芥蒂?便是他顺从了我们,娶了堂妹,难道姑妈便敢信他?他也不过虚与委蛇罢了。”
  高嫱蹙眉:“那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高展明道:“攻心之术,并非一日两日,而是要滴水穿石。以我跟他的接触看来,他虽不笨,却是个无甚城府之人,咱们七分假三分真的蒙他,他未必不进套。”
  高嫱奇道:“你这是已经下好套了?说来听听。”
  高展明笑了笑,道:“我的确有条计策。据我所知,这京城里亦有些反对我们高家的,想要把他送出京城去,也不知那些人有没有跟他接上头,若是接上了,倒是个隐患。我们得想法子把这些人除掉,可要引出这些人,也是不易。其实刘世嘉如今对我的的态度虽有所软化,可我看出他心中一直还是想离开京城的,他心里也更信任赵家的那些小人。倒不如,我假意赏识他的为人,想要偷偷送他出京,以此骗取他的信任。然后放出消息,以他与我关系亲近为由做文章,再派人去行刺他,让他以为是赵家怕他与我们高家联姻所以欲将他处之而后快。如此一来,一来或可引出他身边那些怀有谋逆之心的人,二来亦可离间他与赵家的关系。”
  高嫱听了他的计策,沉吟不语。
  高展明便知她没有那么快答应,道:“此事亦可让堂妹参与,堂妹假意爱慕他,替他做事,兴许事成之后,他与堂妹假情真做,心甘情愿与我高家联姻,为我高家办事,那便是皆大欢喜之事。”
  高嫱听罢,沉思片刻,笑道:“计是好计,只是真办起来,就不知是否能够顺利了。你这孩子,如此聪慧,真是从未让姑妈失望啊。”
  
   第九十八章 李景若来了
  
  半个月后出了件京师上下震动的大事——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京城南门一户老宅走水,守城的官兵分了一波去救火,城门口一片混乱。火熄灭之后,众人回去休息,然而第二天一大早,众人发现刘世嘉不见了!被高家软禁了数月的平卢镇节度使之子刘世嘉,仿佛长了翅膀一般,一夜间凭空消失了!
  这件事对于老百姓而言,只不过是茶余饭后添了桩磕牙逗趣的话题。有人说刘世嘉是被高家派人暗杀了,也有人说刘世嘉是被皇帝偷偷放走了,传的玄乎的甚至有人说刘世嘉花了数月的时间挖穿了一条从府邸通到城外的迷道,这次他不光自己逃走了,还打算带兵偷偷从迷道打回来。
  这些市井传言里,倒还真有些接近事实的真相。
  刘世嘉的确是逃走了。
  高家的人不想让他走,除了高家的人都想让他走,包括皇帝。高展明通过苏瑅得知,皇帝一直在暗中策划想要把刘世嘉放走。救走刘世嘉,对于高展明而言是件很难的事,他又要把人放走,又不能暴露了自己,而有了皇帝的参与,这件事就容易多了。
  高展明负责糊弄高家,苏瑅负责糊弄皇帝,两边套取消息,再安排自己的人行事。南城门口的火是皇帝派人放的,高家得了消息说刘世嘉会趁乱逃走,立刻派人去追,结果刘世嘉偷了官府和令牌混在追人的队伍里出去了,直到天亮,追赶的官兵追到了“出逃”的人,竟只是一个普通的囚犯,方知上当,稀里糊涂地回去一看,都不知道刘世嘉究竟是什么时候跑的。
  其实按照皇帝原来的计划,他确实是打算在城门走火时让刘世嘉趁乱逃走的,至于消息怎么会走漏到高家人耳朵里,这就要问高展明了。高展明“碰巧”从刘世嘉那里发现了蛛丝马迹,通知高嫱注意皇上,因此城门一走火高家人立刻有所行动,皇帝生生捏了把冷汗,还以为刘世嘉走不成了,哪晓得刘世嘉依旧走了,他怎么走的,连皇帝都不晓得,不过他也以为是自己的计划成功了。——实则是高展明和苏瑅等人将皇帝的计就计,改善了整个出逃的计划,令刘世嘉逃走得更顺利不说,也成功摆脱了嫌疑,在高嫱的心目中,高展明是个通风报信的功臣,虽然最终没能成功截获刘世嘉,可高展明依旧是有功的。
  刘世嘉这一走,李长治和高嫱母子也就翻脸了。
  李长治对母族之人擅权一直不满,原本他做了皇帝,照拂母家势力也是理所当然,然而如今他已成年数载,高家的人始终只拿他当做一个傀儡,他没有皇帝的权势,也没有半点皇帝的尊严,一个血气方刚的男子,有如何受得了这样的屈辱?加之赵贵妃煽风点火,更让他不愿再顾忌亲情。
  因此李长治借着这股东风,旗帜鲜明地站到了赵家的这边,鼓动群臣上书反对高嫱垂帘听政、弹劾安国公数项罪状。有了平卢镇节度使这个助力,赵家也日益嚣张起来,要跟高家分庭抗礼,甚至取而代之。
  比起赵家的气焰嚣张,高嫱和高元照等人着实安生了一阵,竟有退让的意思。然而这只是暴风雨前的宁静罢了。
  高嫱召高展明入宫,高展明到达寝宫的时候,意外的高元照亦在高嫱的宫内。总管太监郭玉莲将高展明引入大殿,行了礼便告退了,高展明这才发现宫室里连一个伺候的宫人也没有,显然高嫱正与高元照谈论机密要事。
  见高展明来了,高嫱也不拿他当外人,示意他坐下,转头又与高元照接着方才的话题,毫不避讳让高展明听去。
  高嫱道:“那赵安思可真不是一般的蠢。怎么,他们赵家以为放走了一个刘世嘉,他们赵家便可翻覆云雨了不成?”
  高元照冷笑:“正是。刘家是否与赵家结亲,还是未定之事,便真结了儿女亲家又如何,刘强难道没有私心么?赵安思最近这动作,怕是已将平卢镇的数万兵马当做自己的棋子了。”
  高嫱原本并不是全然信任高展明的,然而刘世嘉出逃一事,高展明为高嫱“通风报信”,让高嫱真以为刘世嘉的离京是皇帝一手促成,高展明这个“幕后黑手”反倒成了功臣,加上唐云这眼线里外配合,使她对这侄儿愈发信任了。因此这般对话也不避着他。高展明使的这一手离间计,连苏瑅都为他叫好。
  高展明只在一旁听着,却不插话。高嫱与高元照的这番对话,虽有自我安慰的嫌疑,但大体来说是不错的。刘家是有与赵家结亲的意向,高嫱听说了这个消息立刻把刘世嘉扣下,是为了阻止这场联姻,但她不扣人,也不见得亲事就一定能成。何况刘强也不是傻子,他便是想借着与赵家的姻亲得到更多权势,但也未必自愿给赵家当棋子。赵家如今的嚣张,的确过了。要知道高家掌权数年,在朝中势力盘根错节,赵家有了刘家协助,能牵制高家是真,可若想就此取代高家,只会落得两败俱伤的地步。
  高嫱长叹道:“最蠢的还是我那不争气的儿子!他也不相信,我们高家人好歹是他的亲娘、亲舅舅,赵家算什么?一个女人,就把他迷得晕头转向!且不论这等亲缘关系,我们高家得势,无论如何,我总是要稳住他的皇位,他却养藩自重,一旦赵家反了他,他连那皇帝的位置也做不成了!这皇朝是真正要改姓了!”
  高展明亦情不自禁微微点头。皇帝最该做的,是平衡强权,巩固皇权,而高展明协助刘世嘉出逃,亦是这个目的。然而李长治如今的作为,却全然偏向了赵家,养虎为患不说,在他的助力之下赵家若真与高价大动干戈,天下百姓就再无宁日了!
  高嫱转向高展明,道:“好孩子,你怎么看?”
  高展明迟疑片刻,问出了心中的疑惑:“姑妈、伯父缘何近来对他们连番退让?”
  这些时日赵家党羽动作频频,一会儿上折子弹劾高家的党羽,削他们的职位,一会儿又提出改革,实际上改革也是针对削弱高党羽翼。按理说,高嫱等人不该就这么怕了,他们能有许多法子应对,然而让高展明觉得奇怪的事,高党毫无动作,有听人宰割之意。这实属不该。
  高嫱微微一笑,不急不缓地端起手边的茶盏抿了一口:“且让他们嚣张几日吧,待他们麻痹大意,便是自掘坟墓之时。”
  高展明暗暗吸了口冷气。听高嫱这话的意思,看来是已经留了后手,而且这后手还不小,只怕是能让赵家狠狠跌一个大跟头的。
  高展明旁敲侧击,想问出高嫱究竟留了什么后手,然而这话高嫱却又不肯告诉高展明了,与他讨论了一会儿朝政,便让他回去了。
  高展明回府之后,心中总觉得不安,回到书房呆坐了一会儿,便展开信纸写信。
  他准备给李景若写一封信,告诉他京中的局势,并问他的看法。先前放走刘世嘉一事,是李景若起得头,高展明虽全力配合了,但心里总是有些不大舒服,李景若人在千里之外,几封信便把他支使得团团转,凭什么呢?
  然而才刚写了一行抬头,外头响起了敲门声:“爷,苏大人派人来传信。”
  高展明连忙将信纸收了,道:“让信使进来吧。”
  不片刻,房门推开,一名戴着帽子的男人走了进来。天色已经晚了,屋子里点着烛火,然那人进了屋也不将草帽拖去,帽檐压得低低的,令人看不清他的相貌。
  高展明不由得皱眉,心道此人遮遮掩掩难道不可见人?既然是拿着苏瑅的令牌进来的,他倒不担心此人打坏主意,只是如此这般对自己实在不够尊重。他道:“天气炎热,兄台何不将帽子摘下?”
  只听那人轻笑一声,缓缓摘掉了头上的草帽:“君亮,好久不见。”
  随着帽檐的抬起,接着明亮的烛火,李景若的俊脸缓缓出现在高展明的眼前。高展明蓦地从椅子上站起来,竟是惊讶地说不出话来。
  
   第九十九章 谋反
  
  高展明回到京城的几个月里,多少个晚上梦见过李景若,多少话想当面同他问清楚,可是此时此刻,李景若就这样负着手站在烛火边,真的站在他的面前了,他却如同依旧处在梦境之中,怔怔地望着自己的恋人,竟是失了言语的能力。
  李景若向他伸出手,窗外月色星光洒在他的斗篷上,让他仿佛乘风而来,又随时可能乘风而去。他轻声道:“君亮,你怎么了?”
  烛火被微风吹动,光忽明忽灭,高展明终于回过神来:“李……”
  李景若笑了,向他张开双臂,是个讨要拥抱的姿势。高展明竟就真的走过去,被他的怀抱吸引着,直到直到李景若只要合上双臂就能将爱人抱个满怀的时候,高展明如梦初醒,拳头发痒,恨不得朝着他这张可爱又可恨的笑脸捣上一拳,到底还是舍不得,只是恶狠狠地踩了他一脚。
  如果不注意李景若那微不可见的皱眉,高展明几乎就要以为他的脚是铁做的,用力踏下去竟然一点反应也没有,李景若反而用力将高展明搂到自己怀里,亲吻着他的侧颈:“我真想你。”
  “你想我?我看你只是想着怕我不听你差遣,不帮你做事吧?”高展明嘴上说着狠话,却还是搂住了李景若的腰。很久没闻到他身上熟悉好闻的气味了,鼻子痒痒的,牵连着心尖也有些发痒,心里的那股怨气就化去了不少。
  两人耳鬓厮磨缱绻缠绵了良久,且解了相思之苦,高展明这才切入了正题。
  “你怎么来了?”
  “我想你了。”
  “少来,我跟你说正经的。”
  李景若一脸无辜地看着他:“我真是想你了。”
  高展明还是不信:“你这人……我就不信你没点别的目的!”
  李景若叹气:“想你就是正事,其余的不过顺带见些故人,处理些琐事罢了。”
  高展明用果然如此的眼神看着他。
  李景若还真是无辜:“若不是为了这件正事,旁的杂事,就是丢给别人来做,也不是不行的。你究竟是不信我,还是不信你自己?”
  高展明见他竟有了几分幽怨,只得道:“好好,我信你。那你说的那些杂事,又是什么呢?”
  “主要的……”李景若顿了顿,道,“还是想来确认一下京中的形势罢了。”
  “京中的形式?”高展明皱眉。打他顺着李景若的意思把刘世嘉放出京城之后,京中就可谓暗潮涌动,高展明有一种预感,多年来的平衡即将被打破,京中、甚至这个天下很快就要有大事发生了,可究竟这件大事是什么、会在何时爆发、影响如何,高展明却又有些糊涂。尚未发生的事情,又有谁能料准呢?
  李景若道:“高家只怕很快要做大事了。”
  “大事?”高展明忙问道,“什么大事?”
  李景若的表情突然变得严肃起来,然而在摇晃的烛火的映衬下,他的表情依旧很柔和。他缓缓道:“我听说,皇上已经近十天没上朝了?”
  高展明一愣。入了秋,天气渐渐凉了,皇上偶感风寒,确实已经十天没有上朝了。高展明还进宫去看过,皇上确实咳嗽不止,看着倒也不是十分严重,原本以为两三天就能好了,可拖了十天也没好全。太医说好生休息,注意调理就能痊愈,因此他也没太放在心上。被李景若这么一说,他心里一紧,立刻就明白了:“你是说……怎么可能!”
  前头说了高家要做大事,现在又说到了皇上生病的事,高展明多少机灵的人,当然能够听出李景若的言外之意。皇上的病,与高家有关?说得再直白一点,李景若觉得皇上是被太后下毒才会致病?!
  高展明想再否认,可是张了张嘴,竟说不出话来。为什么不可能呢?高家人擅权,这天下人谁不知道。现在皇上开始争权了,处处与高家争锋相对,就算是自己的亲生儿子,高嫱也不愿把手里的权力分出去。比起自己那位皇帝丈夫的李家,高嫱心里分明是更偏向自己的娘家高家的。更何况,皇帝现在被赵玉莺迷得昏头转向,这场争斗并不是皇帝与高家的,而是赵家与高家的,皇帝既然站在了赵家的这一边,高嫱下手控制他也不出奇了。
  高展明道:“这只是你的猜测吧?”
  李景若道:“算是吧。我亦希望,只是我多想了。毕竟……虎毒尚且不食子。”
  高展明又是一愣。即便高嫱和高元照当真想揽权,在皇帝的饮食汤药里动点手脚,也就是让他“偶感风寒”罢了,用“虎毒不食子”这词未免分量太重了些,他们总不至于想害了皇帝的性命罢。
  李景若突然话锋一转,凑到高展明身边坐下,握着他的手,注视着他的眼睛:“君亮……”
  他这般郑重,倒叫高展明不适应了:“怎么了?”
  “这朝中局势如此复杂,你又是怎么想的?”
  “我?”高展明有些茫然,但还是分析起朝中大局来,“高家和赵家两虎相争,如今……”
  李景若却竖起手指搭在他唇上,打住了他的话。他道:“我不必听这些。我想听的,是你的打算。”
  “我的打算……”高展明默默重复。他到底不是真正的高家人,因此并不想蹚进这一趟浑水里。可是他也早就发现了,身在权利中心,就是身不由己,他又如何能真的两不相帮呢?即便高家许多行径他不能认同,但他到底也是不能去帮赵家的。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当真能让他自己选的话吧……
  高展明苦笑:“若能选,我倒宁愿还是做个外放之臣。”这些年下来,他最开心的日子就是同李景若一起在嘉州做官的日子。天高皇帝远,无忧无虑,他能够坚持自己的处事原则,那时候当真开心极了。
  李景若觑着他的双眼,轻声道:“你想要自由。”
  “若是可以的话。”
  “即使为此你必须脱离你的家族?”
  “你若要我说我想我愿,是,我想我愿。可有些事,如何又是我想我愿便能成的呢?”
  李景若沉默了好一会儿,终于道:“有些话我本不该这么早告诉你,可是我亦不想瞒着你。你知道了,如何做,如何选,日后总不会怨我。你可知道景王?”
  高展明茫然地点头。景王是先帝最小的兄弟,比当今皇上年长不了几岁。他娶了高家的一位嫡女,长子年纪也不比当今太子大多少,尚未年满十岁。
  “据我所知,太后的亲信近年来一直接触景王,还有他的王子。”
  “这有什么问题?”景王的孩子,也该叫高嫱一声姨母。
  “刘世嘉离京之后,他们的接触愈发频繁。我还从景王那里得到了消息,高家人让他们准备着,这孩子快的话年底就要进京了。”
  “景王的孩子……进京?”高展明一时有些糊涂了。“把他送到京城来做什么?”
  李景若高深莫测地笑了笑:“把这个孩子,交到太后膝下。”
  “什么?!就算太后是姨母,父母俱在,也不能由姨母养着吧,这也太奇怪了!”高展明思绪一团乱麻,努力梳理着。
  皇上有两个皇子,一个是许皇后所处的太子,今年七岁多了,但是太子身体一直不好,册立太子大典之后就突然发了一场高烧,然后就落下了病根子,动不动就生病,年初竟然又染上了肺痨。宫里有风声,说是赵贵妃给小太子下了降头,又或是买通御膳房在太子的饮食里动了什么手脚,总而言之,如今的太子是不大好了,高展明有一次听宫人议论,说小太子怕活得过今年也活不过明年了。
  另一个皇子,就是赵玉莺生的了。产下皇子后,赵玉莺愈发得宠,虽然在高家的强力阻挠下,她的孩子没能被立为太子,可太子现在这副模样,她的孩子日后势必不可限量。如果将来皇位落到了赵家女子所出的血脉身上,高家焉能有立足之地?为此高嫱和高元照别提多发愁,在后宫下了不少功夫,偏生皇帝就宠赵玉莺,别的嫔妃肚子里一点动静都没有。
  前头李景若说起皇帝的病来得蹊跷,假设害他的人一时没有把握好尺度,令皇上……剩下两个年幼的皇子,高嫱一定力保小太子上位,只要高家人一日在京中,赵玉莺的儿子就一日不可能得登大位。可是小太子未必能撑多久,万一……有个万一,太子不行了,赵贵妃的儿子也不行,皇位应该由谁来继承?
  高展明若是高嫱,首先成年的皇子王爷他一定不会考虑,这些人羽翼已丰,请进宫城来就是给自己请了个大麻烦。剩下的就是未成年的皇子,越小越好,越小越容易掌控;和高家有血脉之亲的更好,那就更会乖乖听话了。符合这几个条件的最合适的继位人选,高展明在脑海里默默过了一遍,也就是景王之子了。
  想到这里,高展明忽觉手脚冰凉。李景若这意思,该不会是说,高家人准备除掉皇帝吧?!再怎么说,高嫱也是李长治的亲生母亲啊!更何况,即便他们真的弄死了李长治,即便太子薨了,他们真的能让赵贵妃的皇子无法继位,可先皇有不少兄弟,那些年长的兄弟也不都是好糊弄的,凭什么让一个乳臭未干的黄毛小儿继承皇位呢?就算高家权势滔天,能把那些亲王都摆平,如何堵天下人的悠悠之口?扶植一个幼子,这垂帘听政的司马昭之心简直路人皆知啊!
  李景若仿佛看穿了高展明的心思,朱唇轻启,吐出两个字:“吉兆。”
  “什么?”
  “两个月前景王王府的那口井里埋下去一块石碑,什么时候用得上了,那块石碑就该出土了。”
  高展明一屁股跌坐到椅子上,颤声道:“这是……真的?”
  “绝无半句欺瞒。”
  高展明胸腔里的东西仿佛乘着一叶小舟,在大海中沉沉浮浮地被风浪拍打着。他知道自己那位便宜姑母和便宜伯父目无法纪,却从没想过他们竟敢做到这个份上。大逆不道——这是大逆不道啊!即便陈胜说过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天下也并不是非得姓李才行,可若当真让高嫱、高元照那样的人当了皇帝……这天下,只怕要暗无天日了。
  李景若见高展明丢了魂魄一般,揽着他安慰:“也未必就到了那一步,他们生出了那样的心思,因此先做起完全的准备,可究竟是否实施,却也说不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