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代嫁有风险,二次需谨慎-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作者有话要说:
  如意如意,按我心意,快快显灵!


第3章 第一桶金
  “如意?”
  那男子身穿一袭水蓝色衣袍,腰带亦是云淡风轻的月白色。他微微偏着脑袋,眉目纤和,声音温润,不可置信地拉住小安。
  小安没当掉嫁衣前可不敢随便跟人耽误时间,于是唰地挣开那人,眉毛一竖,急匆匆道:“什么如意?你认错人了!”
  他得赶紧,这身通红的嫁衣在手上始终是个祸患。于是没有理睬那男子,折身便走。走出去没几步,脑海中闪过方才那男子头上的白玉簪,想来该是价格不菲。于是眼珠子滴溜溜地转了两下,嗖地跑回去。
  “瞧你是个富贵人家的公子,便跟你做一桩买卖。”
  那男子一顿,勾了唇角,清雅如幽谷明月,“愿闻其详。”
  小安抖了抖手上的衣裳,得意道:“我这身嫁衣是城里最有名的裁缝铺做的,花了十两银子,今日瞧着与你有缘,就贱卖给你了。一口价,五两!”
  男子想了想,问道:“为何要给我?”
  小安伸出食指摇晃,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不是给,是卖。你买不买?不买我找下家了,上杆子找我的人多了去,不愁少了你这一个。”
  “买。”男子十分果断,掏出绣了几片纤长竹叶的钱袋,“不过我最小的碎银也是十两,既然你说与我有缘,那我便拿五两买这嫁衣,另外五两,买我们的缘分。”
  小安一听,乐得险些跳起来,“成交!”
  心里道:真不愧是有钱人家的傻儿子,好诓又钱多!
  避免对方反悔,他拿到钱就一溜烟跑了,待他欢脱着鬼鬼祟祟跑远,男子对着手中的嫁衣发怔,许久之后,道:
  “如意,总有一日,我会亲手为你披上它。”
  树梢的喜鹊欢快地唱着曲儿,不知报着哪家的欢喜事。
  干了一票大买卖,虽然风险高,但好歹挣得多。小安决定以后要多找一些这样代嫁的好差事。
  他美滋滋地拿着巨款,从街头走到街尾,置办了好些吃用,用一个扎实的大背篓装着,乐颠颠朝城外走。半途,蓦然想起什么,从一家人的露天灶里偷了些柴灰,胡乱抹在脸上。
  今日回去有些孤独,往日老是在他身旁转悠的秀儿也没了身影——在今早花轿上门之时,他替了秀儿,那对母女也得了机会,收拾包袱从后门跑了。
  毕竟县太爷位高权重,在远离国国都的县城和城周边的村落,就是变相的皇帝老爷。所以,躲得越远越安全。
  他的家在城外的一处半山腰,那儿有一颗几百年的歪歪扭扭的老松树,和一座破庙。他就住在那破庙里,家人。。。。。。很多。
  “佛祖啊,看来弟子每日早拜晚拜,一年到头从没落下过一天,终于把您老人家给打动了!”
  小安举着三根香,闭着眼睛念叨:“不过呢,坏事怕早,好事怕少,要这种好事多来几回,您折我寿都行!”
  破庙里,小安无比虔诚地对着一尊眉眼都被风雨残食了的佛像磕头,突然被一声叫唤打断。
  “小安哥哥,你看我今天去学堂偷学的字,写得好不好看?”一旁五岁的幼童拿着碳块,趴在地上有模有样地划。
  小安插上香,又觉得不够,又磕了好几个头。才走过去,对着那些歪歪倒倒的符号,“额,好看!五丫头越来越厉害了。”
  五丫头受到肯定,开心地咧嘴一笑,“那小安哥哥知道,这两个字怎么念吗?”
  小安汗颜,装模作样地咳了咳,沉下脸,端出一家之主的架势教导:“那个,以后要练字去庙后面的大坝,在庙门口写万一把路过的有钱人吓跑了怎么办?万一人家想进门捐几个香油钱怎么办?万一那就是咱们发达的机会怎么办?你赔得起么你!”
  五丫头一听,觉得倍加有理,赶紧抓了干草把字擦了,一溜烟跑去后坝。
  “哼,小屁孩儿,不让我省心!”小安低骂了一句,拍了拍手上的灰尘,得意洋洋地跨进门槛。
  破庙里的孩子有八个,都是无家可归的孤儿。他见不得孩子没爹没娘,便把孩子们拢一拢,互相成了家人。按照年龄,从大到小排了序,女孩儿就在数字后面加一个“丫头”,男孩儿就在数字前面加一个“小”。先前写字的女孩儿排行老五,小安便叫她“五丫头”。
  一个九岁的女孩上前,她是众多孩子里最大的,平日小安不在家,孩子们也都是她在照看,“小安哥哥,没米了。”
  “什么?又没了?”尽管平时的粥稀跟米汤无异。
  女孩点头,眼眶泛红,“嗯,红薯根也没了。”
  小安揉了揉她的头,抡起自家的大背篓,“嘿嘿,没事儿,大丫头,我今天买了肉回来!”
  女孩眼睛一亮,“真的?”
  “当然!还买了棉被,给你们每个人都买了鞋。”
  “哇!小安哥哥,你从哪里来这么多钱?”
  小安咧嘴一笑,露出两颗虎牙,“今天碰到个呆子,看他有钱好欺负,我就狠狠敲了他一笔!足足有十两呐!这下咱们一个月都吃喝不愁了。。。。。。”小安一边往庙里走,一边吹嘘他今日的辉煌事迹。
  “他还说买什么缘分,那东西又不能当饭吃,真是被钱堵了脑子。下次要再给我碰上,定要再敲他一笔。。。。。。”
  而此刻的县府,宾客看了一出热闹之后纷纷退了门,留徐重德对着跪了满地的家丁发火。
  “废物!一群废物!给本官找!就算把地皮掀翻,也要给本官找出来!”
  “可是,小的们只记得她比寻常女子高,其他特征,都没记住。。。。。。”
  徐重德喘了几口粗气,想了又想,道:“她的手臂上有守宫砂,凡是未出阁能点得起守宫砂的小姐,都脱不了干系!”
  “可是。。。。。。哪家未出阁的小姐脚力那么好?小的们追都追不上。。。。。。”那家丁委屈极了。
  徐重德猛拍了一记桌案,“废什么话!本官让你们去找你们就去找!要找不到,本官就赏你们一百大板!”
  他们不知道,要是只找女人,永远找不到小安头上。
  “是是是。。。。。。”
  还没待一群五大三粗的家丁退下,师爷就急忙忙跨进院子。
  “大人——大人——”
  徐重德没耐心地问:“何事慌张?”
  师爷指了指门外,“大王派了钦差大臣突访,现下已经到城门口了!”
  “什么!”徐重德嗖地站起身,“可有说是谁?为什么前来?”
  师爷喘着气摇头,“未曾听说。小人花了大价钱,也只探听到他是奉了大王的诏令,至于那诏令是什么,这钦差大臣要来做什么,都不清楚!”
  “糟了糟了。。。。。。断然是来探访民情的!”徐重德兜着袖子来回走动,突然想起什么,吩咐道,“去,把找人的家丁全都叫回来。还有,把后院的夫人们都遣送去别院,这几日没有本官的命令不得出门。还有,把府上值钱的珠宝装两箱,待会儿送与那位大人。其他的,都搬到密室藏好!”
  师爷连连点头,“是,小人这就去办。”
  徐重德又叫住他,叮嘱道:“记住,不可走漏风声。”
  “大人放心!”
  日月交替了两个轮回,搜查的捕头和家丁仍旧没有寻到破庙。若说小安之前还胆战心惊,生恐徐重德带人找到他。但两日过后仍旧没有风声,一颗悬乎乎的心也终于落了地。
  然则,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外头风雨虽停,家中却生了事端。
  破庙里,药材的苦味萦绕在空气中,逼得人快窒息。小安捧着药碗,轻轻吹了吹,对病床上的人唤了一声:
  “小八,来,起来吃药了。”
  说是床,其实就是垫了稻草的木板。前两日,小安才刚用他的“第一桶金”,把稻草换成了褥子。结果这两日要买药,又将褥子卖了出去。
  病床上的孩子只有四岁,听到有人叫唤,掀开沉重的眼皮,持续了两日的高热将平日水灵灵的眼睛被烧得通红。
  他看着乌黑的药水,摇头,“小八不喝。”
  小安着了急,“怎么能不喝?你病了,病了就得吃药。”
  一群孩子也都围过来,轻声细语地劝,大丫头把贴在小八额头上的湿毛巾又换了一张。
  小八是所有孩子里最小的,本来前两日小安买肉回来,大家都吃得很开心,如同过年一般喜庆。结果小八却早早睡了,一个人蜷在角落浑身发抖。小安见不对劲,伸手探了他的额头,才知道染了风寒。
  还好置办了一圈吃用之后,还剩一两多。小安随即就找了山脚的村郎中,那郎中医术三流,又见小安求医心切,于是装模作样写了张药方子,收了比寻常大夫多三倍的诊金,甩甩袖子走了。
  小安按方子抓了药,急忙哄小八喝下,不仅不见好,竟还开始咳嗽。小安一气之下砸了那郎中的摊子,背着孩子去看县城里的大夫。
  城里的大夫医术是好,但要价也高。待抓完药,钱袋子已经空了。
  不过那药委实管用,小八吃了两回便不咳了,只是高热还没退下去。
  “苦。”小八委屈巴巴地瞧着小安。
  小安柔声劝他,“乖,药越苦越能治病。等你好了,哥给你买糖葫芦!”
  身旁的一圈孩子“哇”得出声,十分羡慕,但又瞧着小八病重的模样,纷纷乖巧地住了嘴。
  “小八看病,花了好多钱,把吃肉的钱都看没了。”明明只有四岁,却想得尤其多。
  小安眉毛一竖,“你听谁瞎说的?我那是故意不买肉,你看小六胖的,再胖下去,以后长大了都讨不着媳妇儿!”
  一旁的小六忧愁地揉了揉自己的小肚子,委屈极了。
  “乖,你跟小六不一样,你眼睛大,长得俊,以后肯定有很多姑娘想嫁给你!要是你现在想讨媳妇儿,哥改日就给你说一桩娃娃亲。等你病好了,想干什么都行!”
  好说歹说,终于哄着孩子喝了药,五丫头偷偷凑到小安耳边,“小安哥哥,小八得的会不会是瘟疫啊?”
  小安眉毛一竖,“呸,你听谁说的!”
  五丫头嘟囔道:“我,我今天去学堂听到的,说得了瘟疫的人就是高热不退,最后是被自己烧死的。”
  “去去去!滚一边儿去!”小安把她往外面推,气道,“再乱说,当心我撕烂你的嘴!”
  五丫头哼了哼,偏着头道:“小安哥哥每次都这么说,最后都不会撕的!”
  小安见她浑然不怕,更是来气,“蹬鼻子上脸了是不是?撕坏了不得上药啊?小屁孩儿滚滚滚!再睁眼说瞎话,等着下辈子投胎做哑巴你!”
  其余的孩子见小安真动了气,便也灰溜溜跟着出去,角落里只剩一大一小,尤其寂静。
  本该睡着的小八缓缓睁开眼睛,无比虚弱,定定地看着床前的人,问道:
  “小安哥哥,小八会死吗?”
  小安被这个问题吓了一跳。
  “呸呸呸,不准胡说!”他看着那双泪汪汪的眼睛,心里揪着疼。
  “你听那五丫头瞎说呢!瘟疫是会传染的,你要是得了,我们几个不早就跟你一样了吗?你听话,明儿城门一开哥就背你去看大夫,城里的大夫都是神医,什么都能治好。之前的大夫治咳嗽,咱们另找一个可以退热的!”
  小八吃力地点头,“嗯。”
  次日,天还没亮,小安就带着人出发了,等到城门一开,就火急火燎冲进去。
  只是没料,求医之路并不顺利。


第4章 揭王诏(一)
  “推什么推!小爷自己会走!”
  小安被医馆的人直接摔出了门,他气急败坏地指着医馆的牌匾,破口大骂。
  “吃人不吐骨头的黑心子庸医,等小爷发达了,就叫人把你这破医馆拆成渣子!”
  那大夫一左一右站了两个药童,冷哼道:“看病付钱天经地义,你这小夜叉又不是玉皇大帝,老夫凭什么做赔本买卖?”
  “我呸!都说郎中大夫一个个的是菩萨心肠,我看倒是上辈子穷死的要饭的!随便搭个脉就要一百文,你当自个儿是卖手的窑姐呢!”
  “你!口出狂言!”
  那大夫气得发抖,“你这小夜叉才是要饭的!老夫行医这么多年还没碰到过你这样的人,一百文诊金对谁都一样,为何其他人不像你这般蛮横不讲道理?分明自己口袋里没钱,才到老夫的医馆撒泼!”
  “没钱个屁!小爷今儿出门太急忘了带,赊个账明儿补给你就是。账都不让赊,没这一百文你就开不下去是不是?这劳什子破医馆趁早关门算了!臭庸医!”
  “你。。。。。。老夫不与你做口舌之争!”他让两个药童关了门,“今日老夫就是不看病,也不让这小夜叉进门一步!”
  “庸医!有本事别关门啊!跟小爷对战对战,看看是你有理还是小爷有理!”小安狠拍了几下木门,火气越烧越旺。
  “小安哥哥。”大丫头抱着小八,走到小安身旁,“咱们换一家吧,总会有好心大夫的。”
  小八整个人已经没了活力,像失了水的花枝,蔫蔫的,抬起小手,吃力地扯了扯小安的袖子,“小安哥哥。。。。。。不要生气。。。。。。”
  小安伸手把他抱过来,轻声哄道:“来,哥抱。哥不气,刚刚那些话全都是气那庸医的。乖,咱们再找一家医馆。”
  小八缩在他怀里,“嗯。”过了一会儿,又迷迷糊糊问道:“小安哥哥,你为什么要画脸啊。。。。。。”
  小安皱了皱鼻子,脸上的柴灰掉了一点,“怎么啦?”
  “每次都画得黑黑的。。。。。。小八害怕。”
  “害怕就对了!这样吵架的时候吓死别人,多有气势啊!”他顿了顿,“你害怕的话,下次在庙里我就洗了,好不好?”
  “好。。。。。。”
  “小八,喜不喜欢孙悟空?”
  “喜欢。。。。。。”
  “那等你病好了,哥给你做一个孙悟空的大风筝怎么样?”
  “好。。。。。。”
  “咱们去山头上放风筝,所有人都去怎么样?”
  病恹恹的眼睛明亮了一瞬,“好啊。。。。。。”
  大丫头默不作声地跟着,听小安用各种方法跟小八说话,不让他睡过去。但这法子并不好用,聊天并不能治病,在县城里,只要没钱,那真的是寸步难行。
  医者父母心,但事实看来,银子才是最大的父母。
  “前面围那么多人干什么?有人发钱啊?”
  小安急忙挤过去,但是围的人太多,他跳了好几回都没看到前面是什么名堂。
  眼珠子一转,高声道:“诶?谁的银子掉了!”
  一群人唰地低身去找,小安便拉着大丫头,嗖的挤到了最前排。然后,对着密密麻麻的告示,呆若木鸡。
  小安怔了怔,拿手肘碰了碰大丫头,“你识字吗?”
  大丫头盯着那张羊皮卷看了半晌,尴尬地垂下脑袋,脸红着摇头。
  “唉,早知道让五丫头也跟着来了!”小安懊恼。
  不过幸好人群中也有识字的,便逐字逐句地念出来,碰到些生僻的说法,还贴心地解释清楚。
  “所以,真的来了位钦差大人啊?”小安凑过去,问那识字的老叟。
  “是也是也。而且,这位大人奉大王的诏令前来寻人,王诏还是大王亲自撰写的,让钦差大人千里迢迢带来。看样子,他应该是大王跟前的红人,且地位不低。”那老叟侃侃而谈。
  “这王诏也很有讲究,一般人都不能动,除非有大王的特许。还有,就算贴出来示众了,咱们也只能看不能碰,不然,揭了就得完成上面的事情。”
  “这什么瞎讲究?”小安低声埋怨,复又问道,“那他要寻什么人啊?”
  “方才不是说了吗?左手小臂上有一处红色胎记,年纪十七左右的男子。若寻到了,便赏白银五百两。这五百两要是到手了,那可是一辈子吃穿不愁啊!唉!也不知道这人是谁,出来让大家伙发发财不也挺好的吗?哟,该不会是什么江洋大盗吧?还是得罪了王室?哎?小伙子,你作何揭王诏啊?哎?你快下来啊!哎?你怎么还把王诏揣怀里啊?哎?哎!哎——”
  只见小安抱一个带一个,转眼就消失在人声鼎沸处。
  县府中,一双鸟儿在假山上驻足,停歇了片刻,又扑腾着翅羽飞走。
  徐重德将一壶上好的贡茶,双手奉给钦差大臣魏书黎,“魏大人,这是下官初右迁时,大王御赐的贡茶,下官一直舍不得喝,今日恰好孝敬大人。”
  魏书黎接过,先浅饮一口试温,接着再品了一口,赞许道:“嗯,色泽墨绿,香郁味甘,山阴族进贡的‘孔雀子’,确实好茶。”
  徐重德笑得狡黠,“原以为魏大人年轻有为,没想到,连品茶也是人中翘楚。”
  魏书黎不吃这拍马屁的一套,只抬了抬眼皮,道:“本官怎比得上徐大人?我朝去年的进贡单子里就没有孔雀子了,徐大人竟还有存余,可见徐大人深受大王宠信,常人不可比拟。”
  徐重德一凛,听出话里的意思,随即谄媚道:“常大人折煞下官了!您是大王跟前的大红人,大王什么要事都交给您来办,最信任的就是大人您。下官这几两茶叶与您的比起来,只是九牛一毛。若大人喜欢,这茶叶便都送与大人了!”
  魏书黎放下茶杯,缓缓道:“徐大人不必紧张,本官随口一说罢了。君子不夺人所好,贡茶还是徐大人自己留着吧。只是。。。。。。”
  “只是什么?”徐重德心口吊了桶水。
  魏书黎的眼神倏地凌厉,道:“只是,徐大人的永安县离国都尚远,消息倒灵通,本官上任不到一年,你竟知道大王信任本官?”
  话中有话,徐重德侧额滴下冷汗,“这,下官只是猜测,猜测罢了。大王劳师动众要寻人,他交给您来着办此事,断然是十分信得过您的!”
  魏书黎不动神色,“哦,看来徐大人年岁虽高,倒还有一颗七巧玲珑之心。”
  “大人。。。。。。谬赞了。”
  魏书黎悠悠然起身,道:“寻人一事的确刻不容缓,但这两日王诏贴出去没有响动,本官闲得慌,便找了其他事情做。”
  徐重德流着汗拱手,“不知,下官可有此殊荣,了解一二?”
  魏书黎负手而立,“徐大人客气。你前日送本官的那两箱珠宝,本官觉得搬回国都劳民伤财,便都分给百姓了。”
  “这!”徐重德气得脸绿,“您——”
  魏书黎斜了他一眼,“徐大人觉得不妥?”
  徐重德无奈,将怒火又强行压下去,“妥。。。。。。妥得很。。。。。。”
  “这便好。嗯,还有一事,本官也觉得颇为古怪。”
  徐重德咬牙,问道:“不知大人忧虑何事?”
  “本官的侍卫昨夜不听话,跑错了府苑。竟发现城东有一处院子,里面住着十几个女眷,问其是谁,都说是徐大人,您的妾室。”魏书黎直勾勾盯着对方,“不过本官听闻徐大人您治理永安县,向来为人清廉,淡薄名欲,怎可能有十几位侍妾呢?”
  徐重德眼珠子直转,冷汗如雨,赔笑道:“这。。。。。。大人多虑了。。。。。。这,她们不是下官的侍妾。是,是前些日子进城逃难的难民,来投靠下官,下官将她们收养,一直养在别院,跟下官,半点关系都没有啊!”
  魏书黎若有其事地点头,“嗯,本官也认为徐大人断不会做出这种违背德义之事。”
  徐重德拭去冷汗,硬着头皮道:“说的是,说的是!多谢大人体谅!”
  魏书黎拿食指摩擦下巴,思忖道:“所以,本官让侍卫将她们都遣送回家,徐大人不会有异议吧?”
  “什么!”徐重德脸上的狞笑一僵。
  魏书黎仍是斜斜看他,“嗯?徐大人觉得不妥?”
  徐重德喘气只出不进,“妥。。。。。。妥得很。。。。。。妥得很啊。。。。。。”
  语罢,两眼一翻,晕了过去。
  魏书黎仍旧波澜不惊,淡然一笑,唤来侍卫。
  “大人有何吩咐?”侍卫抱着一把刀,半跪着待命。
  魏书黎瞥了一眼那晕倒在地的徐重德,冷冷道:“近来暑气太盛,徐大人身体不适,热晕了过去。叫管家去请大夫,让徐大人好生在府中休养,没什么要事,不必出门了。”
  侍卫一一记下,“是。”
  那侍卫眨眼的功夫便没了身影,门外,一随从匆忙跑进,“启禀大人,王诏被人揭了。”
  魏书黎上前一步,表情陡然认真,与之前迥然不同,“人在何处?”
  那随从向门外一指,“就在门口,不过他说,要和大人交换条件。”
  魏书黎眉梢一挑,“哦?”
  往日来找他的都是上杆子想发横财,唯恐他不相信。今日这人,竟有胆子还与他谈条件?
  作者有话要说:
  小安骂人不带重样的,泼辣张扬
  但是……老木是很温油滴呀嘿嘿


第5章 揭王诏(二)
  魏书黎出来之时,小安正与守门的衙役大闹,大丫头抱着小八心急如焚地站在一旁。
  “我生来就这样子,老爹都不嫌弃我,你算哪根葱?敢对小爷指手画脚!”
  那衙役也是初来乍到,年纪小,人呆,气势全然被小安压制,只委屈巴巴地据理力争,“面见大人,需面容整洁,你,你把脸画成这样,大人见了被你吓到怎么办?”
  小安端着他那张被柴灰糊了个遍的脸,理直气壮道:“吓你个头!别以为我生在山疙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