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代嫁有风险,二次需谨慎-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墨衣男子道:“既然‘生性顽劣,视王室宫规于无物’,可见他城府极浅,不学无术,没有自保之法,亦无牵制他人之策。如此人物,在王宫能活与否都成问题,还用本侯操心么?”
“侯爷的意思是?”
墨衣男子停了喂鱼的动作,扫了眼宁静的水面,道:“如今天下虽表面太平,实则却暗潮汹涌。一如这青莲锦鲤池,粗略看去,只以为风平浪静。”
他起身,在池台旋动一个青石开关,池底的闸门随之打开,一群食肉鱼涌进水池,对原本池中的锦鲤大开杀戒。
墨衣男子丝毫没有怜惜前一刻还在喂食的宠物,淡然道:“却不知,池底已血肉成河。”
白衣男子思量片刻,明白了其中纠葛,遂淡淡点头。
侍卫不明,遂道:“属下愚钝。”
池里的锦鲤已经没有活口,墨衣男子将掌心的鱼食一股脑全洒进去,道:“欲想掌控天下,只用掌控能更改格局的角色,对于毫无还手之力一流,不必浪费时间。”
侍卫顿了顿,猜测道:“侯爷的意思是,安戈是翻不出风浪的锦鲤?”
白衣男子一点一点收了折扇,赞许道:“近朱者赤,仲远跟随侯爷久了,如今一点便通,比之前进步许多。”
那名为江仲远的侍卫颔首,抱剑谦虚道:“云舒君过奖,属下不过胡乱猜测。”
云舒君便是那一袭白衣的男子,亦是永定侯府年纪最轻的门客。
而那墨衣的雍容男子,便是容国唯一的异姓侯——方羿。
方羿出身原本不高,其父是民间书坊的一个普通伙计,大伯在镖局做镖师。方羿幼时便跟着大伯学武,闲暇之时,便一个人去书坊看书。
他的名字简单,是出生时隔壁的穷秀才给取的。单单提了一个“羿”,是祈盼他既有后羿之勇,亦有后羿之智。
方羿幼时总有个疑问——后羿的“勇”他知道,一柄弯弓射下九个太阳,自然是勇士。只是。。。。。。何为“智”?
他纠着这问题百思不得其解,直至穷秀捧着破了皮的书卷跟他说:“若十个金乌都落了地,你我如何见光,如何视物呢?”
他豁然大悟,觉得这穷秀才是有智慧之人,亦是他的恩人。乃至这秀才某年科举没考上,兀自烧了文章,自缢在房梁上,方羿还替他掘了坟墓,让他免去做孤魂野鬼的命。
然则,方羿的人生并不怎么顺遂。十四岁那年,方羿的家乡闹饥荒,除了他,家里没留下一个活口。他掘了七座坟墓,立了七座碑,对着那些坟站了一宿,随后谎报年纪,毅然参军。
他熟读兵法,骁勇善战,没两年便升了校尉。十六岁时,又在机缘巧合之下,在沙场搭救容王于危难之间。容王感念其救命之恩,又见其武艺超群,遂封为大将军,赐四十万兵权的虎符。
随后,内乱平息,边疆安稳,方羿班师回朝。容王亲自为其接风洗尘,席间,在讨论家国之事时,问道:
“爱卿认为,为将帅者,当如何才算称职?”
方羿垂眸,答道:“吾辈之能,足以配得上胸前鸿志之时。”
容王一听,大悦,亲自为方羿斟酒,道:“有爱卿相助,何愁天下不平!”
随后,便封方羿为“永定侯”,赐字“鸿之”。
彼时起,方羿在容国的地位便无人可动摇。
其年少成名,又深谋远虑,不过却与许多人一样,前半生都硬生生判断错了一个人——安戈。
此时此刻,邦外人眼中与世无争无关紧要的安戈,正大张旗鼓掀弄未王宫的天。
“快,快给本宫抓住他!”王后被一群宫人簇拥着搀扶,气急败坏指着房顶上的安戈。
安戈拎着袍子在屋顶跑得飞快,只时不时滑下两片瓦,瞧上去惊心动魄。
“你们这群太监,正经事不做,成天逮着小爷追!能不能有点儿出息!”
太监没了子孙根,体力远不及安戈,又不能违抗王后旨意,只能求饶:“哎哟!殿下,求求您别跑了!奴才们实在是追不上啊!”
“光吃饭不长力气的白耗子,追不上还瞎着眼睛跑,脑子被驴踢了吧!”安戈把碍事的靴子也一并脱去,看着谁上来一点儿就砸,一砸一个准。
“中!中!”
王后见他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脱鞋,气得浑身颤抖,“都给本宫上!如此藐视宫规,本宫非要把你抓起来,交给大王惩处!”
安戈哈哈一笑,“‘称猪’就‘称猪’!小爷又不是没称过!哪天还要称称你这个成天找事儿的母老虎,看看有几千几百斤!”
“你!反了,都反了!”王后出身高贵,何曾被这样辱骂过?气得直跺脚,“你现在不仅私逃出宫,竟还出口辱骂本宫!”
安戈不以为意,“骂你怎么了?小爷天底下每个人都骂过,不骂你你还不是人了呢!”
“放肆!放肆——”王后尖叫,发式也在怒火中被拨乱。
“本宫非要处置你!打你一百宫棍不可!就算大王和太后给你撑腰,你今天也逃不了——”
一群人闹得热火朝天,安如意进门就看到这般景象,忙拉住暴跳如雷的王后,劝道:
“母后息怒,安戈刚刚入宫,还不清楚宫里的规矩,您宅心仁厚,莫与他计较。”
王后面红耳赤,“不计较?太后宠着他,大王宠着他,本宫若还放纵他不管,日后他能气死我!”
安如意望了眼房顶上天不怕地不怕的安戈,问道:“安戈他,可是又溜出宫惹您生气了?”
“哼!这还用说吗?”
安如意佯装想起什么,道:“哦!我想起来了,一个月前我让他出宫帮我带一枚檀木簪,他断然是帮女儿买簪子去了!”
“买个簪子要出去一个月么?如意,连你也要帮着他气你母后!”
安如意是王后亲生的,因其芳名远播,让她面上增光不少,故而一直宠爱有加。
安如意也不着急,绕到王后身后,抬手帮她揉肩,徐徐道:“母后错怪孩儿了,安戈此回真的是帮孩儿出宫的。孩儿听闻檀木的香气有安神的作用,母后这些日子都没睡好,孩儿才让安戈特意给母后去求的。本想瞒着您,给您个惊喜,没料安戈他还没来得及解释,险些酿成祸端。孩儿们本是一番孝心,到最后竟弄巧成拙了。”
王后本就十分宠爱安如意,听了此言之后,竟颇为动容,“果真?”
安如意道:“当然,孩儿今日已经给您带来了。”她回身从婢女手上接过一根木簪,替王后戴上,“檀木簪虽没有玉簪金贵,但造工也不简易。孩儿中意的这位木匠就长居南方,安戈来去一个月,已经算快的了。”
王后抬眼,看了看正大喇喇坐在房顶上用袍子扇风的安戈,哼了哼,道:“算他有些孝心!”
安如意点头,笑道:“安戈虽是先后所生,不过也是母后您的孩子,对您尽些孝心是应该的。”上前一步,挽着王后的手臂,又道:
“母后,孩儿让小厨房熬了点雪梨银耳羹,这会儿应该入味了,母后可要去尝尝吗?”
王后被哄得开了心,笑道:“还是我的如意最乖巧,咱们这就去尝尝。至于那安戈,我今日姑且放过他,若哪日他还私自出宫,我定要上报你父王!”
安如意看出王后不想计较,心口一松,挽着她往外走,宽慰道:“母后今日提点了他,他自然省得,若日后再犯,别说母后,我就第一个不饶他。”
待一对母女有说有笑地走远,一个大眼睛宫女才忙上前,朝上头的安戈轻声一唤:“九公子,太后娘娘宣您现在过去。”
安戈本打算去后花园偷两个桃子,遂不是很乐意,“啊?现在啊?”
作者有话要说:
昨天520,成功地没有人跟老木表白。。。郁闷之余只有去喝冰阔落冷静一下
第8章 和亲书(一)
“安儿,快让哀家看看,王后的人伤着你没有啊!”太后冲安戈招手,十分担忧。
安戈对这个把他捧在心尖尖上的祖母没有敌意,于是大无畏地摆摆手,“没有没有,这天底下能伤我的人还没出世呢!”
太后让他坐在身旁,问道:“你果真出宫游荡了一个月?”
“对啊!”安戈十分坦荡,“这王宫的墙太高了,围得喘不过气,待上超过五天我就能憋死!”
太后叹道:“唉!看来让如意丫头去救你,哀家倒还没算错。”
安戈咬了口水桃,“嗯?刚才是你让安如意,不是,我是说如意妹妹,你让如意妹妹来救我的?”
太后盘算道:“王后最喜爱的便是如意丫头,若她帮你说情,王后断然不会再追究。”
虽说她和安胄都宠着安戈,但到底还是在王宫,脸面上的功夫不得不做。前朝后宫休戚相关,若不分红黑让安戈掀房揭瓦而不顾及王后,前朝大臣弹劾起来,安戈很难在王室立足。
故而即便费了她一支上好的檀木簪,能姑且稳住王后,倒也算值当。
“她干嘛给我说情?我一个人完全可以对付那母老——母后,嘿嘿,母后。”安戈城府浅,不懂其间利害,那些拗口的称谓迟迟不能习惯。
太后也不心急,循序渐进帮安戈梳理:“如意丫头心地善良,你本是大王骨血,往前又吃了那么多苦楚,初来王宫人地生疏,她身为长姐,理应帮你一帮。不看僧面看佛面,王后不待见你,却喜爱如意丫头,所以不会追究。”
安戈一门心思啃水桃,“那她很厉害啊,三言两语就把母后哄好了。”
太后对安如意一直很满意,“如意丫头饱读诗书,又重情重义,六国之内,仰慕她的人能从未国排到终南海。”
安戈虽不知终南海在哪里,但隐约觉得很远,“那怪不得王后喜欢她不喜欢我了。”
太后的脸色冷了冷,如被刮了逆鳞般,微怒道:“王后不喜欢的人多了去,凡是与他儿子竞争王位的公子,她通通视为眼中钉,你并非第一个,也并非唯一一个。现如今,大王宠你,她虽气不过,倒也不能真把你怎样。不过,你自己也需多加小心。”
安戈把水桃啃完,又去拿梨,“哎呀没事没事,反正每次都是她气得发病,我啥事儿没有。”
太后语重心长地拉过安戈的手,终于说到了正题:“话虽这么说,但过节多了对你仍是不好。她好歹是一国之母,后家在朝廷的势力又大,你是大王册封的九公子,日后难免要与他们打交道。故而你以后也得注意言行,不要动不动就溜出宫,多在宫里陪陪哀家。”
安戈听着这些利害交替就头大,很是不愿,“不出宫我真的会憋死!”
太后思忖片刻,打算用个小计谋,若有所指道:“哀家听闻,你喜欢收藏古玩?”
安戈啃梨的动作一顿,“你怎么知道的?”
他是喜欢收集古玩没错,不过是打算以后逃出宫,卖来做盘缠的。现下才刚进宫,几百双眼睛盯着,想跑也跑不了。他之前虽时不时溜出宫,但后面有什么人跟着,几个人跟着,安戈都十分清楚。
故而,得先用障眼法镇住宫里的人,再趁其不注意,溜之大吉!
只是,他以为收集古玩就他自个儿知道,没想消息居然都传到太后那儿去了。咦,安戈的心尖发颤,看来,王宫的人真是有点可怕。
太后以为他只是没见过那些玩意儿,觉着新鲜,便摘下头上的金钗,道:“若你答应哀家一个月不出宫,哀家就把这金钗赐给你。”
对于金疙瘩,安戈向来没有抵抗力,眼睛金光忽闪忽闪,一口气答应:“没问题!”
只是太后发了愁——刚送出去支檀木簪,又要送出去支金钗,长此以往,棺材本都要赔进去了。
容国,都城“华泱”外下着瓢泼大雨,钢珠大的雨点砸到地上,溅起一片水花,模糊了本就暗沉的视野。远远看去,倒像罩了一层薄幕。
一辆车轼嵌着金镶玉的精贵马车蓦然在路边停下,马儿似是不满这暴雨,甩头打了两声响鼻。车厢内的主人掀开车帘,看了眼车外冒雨前行的蓝衣男子,遥声问道:
“可是国师封若书?”
那男子闻声抬头,待在朦胧的雨雾中看清来人,欣喜道:“方侯爷!”
方羿让浑身湿透的封若书上了车,取出暗格里的干毛巾递过去。
封若书浑身湿透,水蓝色的衣裳紧紧贴着身子,用发冠束好的青丝也垂落而下,遮住了那双温和的眼眸。这狼狈模样,与平日吟诗作赋的封若书截然不同。
他朝方羿行了礼,局促地接过毛巾,垂眼看了看自家糊满泥水的靴子和洁净的车毯,神情微赧,道:“下官周身泥泞,恐脏了侯爷的车辇。不如侯爷借下官一把伞,下官自行回府,隔日再将伞亲自送与侯爷府上。”
方羿盯着贴在封若书脸颊上的一缕濡发,道:“不妨事,这毯子早想换了,今日恰好借了国师名义,置一条更好的。”
封若书不喜占人便宜,他垂首,思忖了个法子补偿,道:“既如此,下官刚得了一条玳域的软羊毛毯,不日定亲自送到侯爷府上,权当今日解困的谢礼。”
方羿没打算推拒,因为送东西便意味着可以再见一面,这正中他下怀,于是欣然接受,“那便有劳你跑一趟。”
封若书又想起什么,脸上添了赧色,道:“还有。。。。。。上次醉酒失态,弄脏的侯爷的衣物,下官也洗好了,彼时一并送去。”
方羿想起那日情景,嘴角久违地扬了扬,道:“本侯直以为国师是陌上的如玉公子,不料酒醉之后,竟还有些小孩子脾气。”
封若书眸中羞愧,“委实让侯爷见笑了。”
季节刚入秋,温度渐凉,他的衣裳被雨水湿透,虽极力抑制,但也时不时蹦出一个寒颤。
方羿将披风解了披在他身上,调笑道:“倒没什么大碍,无非是对本侯说一些儿女情长的话罢了。花容月下,海誓山盟,国师腹中的诗词,自然是比戏文里的多得多。不过么。。。。。”
他话锋一转,又道,“往日行事万分谨慎的国师,陡然间那样直白,可是有中意之人了?”
正在赶车的江仲远听到这句别有用心的问话,装作什么都不知情,继续赶车。
封若书也不打算隐瞒,嘴角微甜,道:“不瞒侯爷,下官已然与未国的长公主安如意,互定了终身。”
方羿的眉峰一冷,“安如意?”
封若书没有发现对方脸上的异样,拢紧了披风,道:“正是。”
“安如意倒算是倾国倾城,不过传言与她有情的那些人中,好像并没有国师。”
“三夫成市虎,传言本就只是传言,不可轻信。此前下官去过未国,将传家宝玉送与如意,她已然接受了。”
方羿沉下了脸色,冷冷道:“国师重情义,但也需保存理智才是。如今容国与未国的关系,还没好到可以联姻的地步。”
封若书想着安如意心里就泛甜,笑道:“侯爷言重了,正是因为还未联姻,此事才有推进的可能。下官已经与大王商议,大王也答应了,婚书不日便送到未王宫。”
“是么?”方羿的拳头在袖子里越来越紧。
“千真万确。侯爷对下官仁厚,届时一定请侯爷共饮喜酒。”
方羿顿了顿,陡然用力掰过他的肩膀。
封若书被这举动吓了一跳,“侯,侯爷?”
方羿眼神真挚,道:“若本侯说,对国师倾心已久,国师会考虑退婚么?”
封若书以为自己听错了,“什么?”
方羿又道:“本侯对国师的心意,一如你对未国公主,国师会考虑退婚么?”
封若书怔了许久才回过神,仓皇道:“侯爷大抵是在说笑。”
方羿抓着他不放,“本侯对你的每一个字,都不曾说笑。”
封若书垂眸,一股气在胸口缠绕了许久才舒开,对车外的江仲远道:“停车。”
江仲远也未多问,他内力好,方才两人的对话一字不落得都进了耳朵。于是缓缓收紧缰绳,停下马车。
封若书将凉透了的披风解下,叠好之后还给方羿,“下官待如意之心,便如同十五明月,不容半分杂质。侯爷方才的话,下官只当刮了阵风,还望侯爷日后莫要再提无妄之言。同朝为官时,你我还是幕僚,也只是幕僚。谢过侯爷今日收留之好意,下官还有要事,先行一步。”
语罢,也不管暴雨如珠,推开车门便走。头也不回,蓝色的纤瘦身影很快便消失在雨帘之间。
右半边车门被风刮得开了又合,合了又开,“吱呀吱呀”十分刺耳。
方羿维持跪坐的姿势一动不动,那披风上的绒毛仿佛要被他盯穿一个孔。猛然一阵风刮过,将雨水吹进车门,啪嗒濡湿了那块布料。
江仲远见迟迟没有动静,便问道:“侯爷,可要打道回府?”
方羿从沉思中抽身而出,眼神倏地坚定,道:
“仲远,本侯要当一回夺人所好的小人了。”
骤雨连连,门前的石阶被冲刷得干净,露出原本的淡青纹路,瞧着有些苦涩。
五日之后,容国永定侯要与未国长公主和亲的消息传遍了天下,掀起不少风雨。
“啥?安如意自尽了!”安戈左右手各一只鸭腿,惊吓地从饭桌上跳起来。
报信的太监急得跺脚,道:“千真万确,就在长公主的寝宫。现下大王,太后娘娘和王后娘娘通通都赶过去了!”
“那大夫呢?不是我是说太医,有没有叫太医!”
“整个太医院都去了,奴才刚过来的时候,说是性命抢救回来了,但是长公主还未苏醒。”
安戈把鸭腿啪嗒扔进盘子,在衣袍上胡乱擦了擦手,“咱们去看看!”
安戈随小太监赶到的时候,王后正对着安如意的床铺抹眼泪,太后和安胄在外室谈话,语气并不怎么好。安戈这人最爱八卦,于是撅着屁股趴在墙角偷听。
屋内,太后把手肘搁在矮桌上,脸色阴沉,“虽说婚约向来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大王应该有个分寸,如意丫头怎么说也是未国的长公主,走和亲之路,实在有失身份。”
安胄的眉毛拧成一团,“容国这次来势汹涌,用两国贸易威胁,未国的盐和丝绸常年都向容国进买,若断此路,未国百姓无以生计。孤推脱不了。”
太后脸上的皱纹深了几分,“国家大事,利弊赢害的确事关重大,但和亲不成断然有其他方法补救,再不济,未国公主也并非只有如意一个。”
安胄揉了揉酸疼的眉心,“母后说的这些,孤已然与容国使节谈过。但对方不肯退让,何况,两国联姻史无前例,如意此行定然名留青史,并非恶事。”
太后见此事没有转圜的余地,啪的一拍桌,“那丫头重情义,怎可能嫁给一个未曾谋面的陌生人?这回是菩萨保佑,救回一条命,下次,大王还能保证她的性命吗!”
安胄看了眼那只青筋突兀的苍老的手背,望向太后,话里多了几分讽刺:“在家国大业面前,儿女情长不值一提。这也是当初母后逼孤立新王后时说的话,孤认为,现在同样适用。”
太后一时语凝,安胄对先王后痴心一片,但新王后的娘家手握重权,迫不得已得用亲事拉拢,勉强算个一家人。
安胄当时千般不愿,也是太后亲口劝说的,这件事,算是她对不起安胄,不过也委实出于无奈。放到今时今日,没想到反而搬石头砸了自己的脚。沉默好半晌挤出一句:
“男子跟女子怎能相比?”
安胄悠悠起身,没了耐性,道:“一样也好,不同也罢。这件事母后不必操心,那永定侯年轻有为,也尚未娶妻,身份不比如意低。这场联姻谁是获益方,不到最后也不可知。”
偷偷扒在窗口窃听的安戈一头雾水,戳了戳旁边的小太监,“安如意为什么要嫁给一个猴子?”
小太监苦笑,轻声道:“不是猴子,是永定侯。‘侯’就是一个很高的身份,比朝里的大臣高,但是比君王低。咱们未国小,没有侯,容国可是有四个侯呢!”
安戈更不明白,“那这不是大好事吗?干嘛一个个都跟被抢了一样?”
“奴才听说,长公主好像跟咱们未国的士大夫情投意合,还立了山盟海誓,说如果不能与对方厮守,宁可惨死。”
“咦!”安戈似懂非懂地点头,“要‘撕手’的话,确实很吓人。”
小太监一懵,“。。。。。。啊?”
作者有话要说:
——为啥安戈比如意大,为啥他是九公子,安如意却是长公主?
——因为公子和公主的位分是分开来排的呀!
第9章 和亲书(二)
安如意自苏醒之后,成日以泪洗面。她与那士大夫委实情投意合,虽不经常见面,但二人都是月老树上的痴情种。发誓即便不能为情而生,也要为情而死。
至于封若书和其他传言中的“情郎”,她还没来得及拒绝。或者说,对于送上门的桃花,她向来不会说拒绝的明话,只隐晦表达出虽与君有厮守之可能,但隔了千万里遥远,前路未知。随后接着与她的情郎,你侬我侬。
一切渊源本都是说者无心,奈何听者有意。
封若书无疑是做了冤大头,错以为安如意与他心意相通。当日安如意收了他的传家宝玉,他便背负一身使命返回容国,凭着周身本事说服容王,却不料险些害死红颜。
这一层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