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到古代当捕快-第1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原来卢斯再大和尚又开口的时候,一脸兴味的绕着他转,可是突然之间卢斯一转身,把那个小和尚一把抱了起来。
  众和尚顿时都是一惊,尤其是那个小和尚,根本没反应过来,吓得呆愣愣的看着卢斯。
  “小和尚,别害怕。”卢斯笑眯眯的看着小和尚,还伸手摸了摸他的光头,这年代的和尚脑袋上是要烧戒疤的,小和尚虽然小,可是戒疤也一样有,他头皮的其它部分又是光溜溜的,摸起来手感还挺好的,“你也想帮你家大和尚吧?你看,大和尚说谎,那可不只是他死后要倒霉,毕竟他可是对我们官府做伪证呢,待会儿就要被我们带走,去受苦啦。”
  “吓唬孩子算什么好汉!”有十几岁的少年和尚大呼起来,可是被无常们拦住了。
  “我不是好汉啊,而且,我吓唬的也不是孩子,而是你们大和尚。”卢斯扭头看着主持,“大和尚,这寺庙里老的老,小的小,都靠你支撑吧?若是我把你带走了,或者是收了你的度牒,你、你们要怎么办?”
  明明就他们这点人,可是整座和尚庙彻底放荒的地方并不多,就无常们住的院落,表面看起来也还算干净,可以看出来,和尚们是如何艰难与努力的在维持这里。
  “你们无常司,不是好人吗?”有个和尚念着佛道。
  “我们是好人啊,所以我们也给了你们当好人的机会,大小和尚们,你们若是知道甜水村的事情,就说吧。”
  “不能说!”
  卢斯其实一开始就是随口一问,瘦谷县距离这里不算近,足不出户的和尚,不知道也并不是什么稀奇事,但是这些和尚偏偏知道什么,却隐而不说,那就让卢斯好奇心发作了。
  他们无常司也有路过勾魂的传言,若把和尚们朝好处想,他们是怕自己说了什么,害了甜水村中村人的性命?但若是恶事,和尚们应该也不会隐瞒。可若是好事,那又何必对他们无常司隐瞒呢?
  冯铮配合着卢斯扮成了红脸,温和道:“诸位大师,你们这样,才是害了甜水村的村人,我等前来,只是为了查清真相,可那甜水村的人又没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若他们是好的,我们差知了真相,那转身就走。可你们咬紧了牙关隐瞒,这却反而容易让我们误会了。”
  卢斯冷笑:“又或者,他们这就是故意让我们误会?”
  “阿弥陀佛……”主持叹一声,总算是说话,“两位还请与老衲道内室来。”
  这是终于肯说话了?
  主持的内室也是很简陋的地方,一张窄床,一个书架,几个草编的,明显用了许多年的破蒲团。卢斯和冯铮各自盘腿坐在一个蒲团上,老和尚给他们倒了茶,叹了一声道:“出家人是不打诳语,但偶尔听来的流言蛮语,却也不该当成真话,随便乱传。”
  老和尚这就是有些指责的意思了,卢斯笑眯眯当没听见,冯铮诚恳的与老和尚拱拱手:“大师,方才是我等唐突了,可是这真相,有时候就隐藏在小线索里,我等实在是不能放着线索当没看见。”
  老和尚一叹,这也确实不能怪旁人,但也不能怪他自己不会说谎,让人一眼就看出来,当和尚的怎么能说瞎话都不脸红呢?只能怪当初他怎么就那么凑巧的听到一耳朵了。
  “前些日子,曾经路过的盐商,在本寺借宿……”
  肃韦州虽然穷,但这里有一座很大的井盐盐矿,所以这里的盐倒是很便宜,而是也有得了盐引的盐商,到此地以粮换盐。这些粮食,才是肃韦州赋税的大头。同时,来往借宿的盐商,也是这座寺庙维持至今的根本原因。
  和尚们就是再无欲无求,盐商来了,他们也会显得热情一些。
  那一日,和尚们去给盐商们送粥,便听盐商们在议论甜水村的龙子,且这些人是亲身前往,见着了那位龙子的。
  卢斯和冯铮以为,老和尚的话里,会是那龙子与龙娘娘如何神异,他们都等好了听一出神话故事了。
  可谁知道,老和尚的讲述中,一群盐商却是在大声的嘲笑着村民迂腐。所谓龙子不过是个拉屎撒尿还控制不住自己的小屁孩,那龙娘娘也就是个姿色普通的乡野村妇而已!
  “所以,那什么龙子和龙娘娘就是骗子?”卢斯问,“大和尚,你因为知道他们是骗子,所以才闭口不言?”
  老和尚叹了一声:“为生计所迫,情有可原。”
  “……”从瘦谷县令送上来的奏折看,那女子也确实是无可奈何,本想要母子俩共赴黄泉的,谁知道机缘巧合,两个人都没死,却又因为愚民的胡思乱想,把他们给驾到了风口浪尖上。
  这事情确实是比较麻烦的,拆穿龙子和龙娘娘,那一旦卢斯和冯铮走了,这母子俩的下场绝对不会好。可是放着他们不管吧,要是事情越来越大了,甚至是被有心人利用,那事情就会更糟糕。
  “多谢大和尚,放心吧,这件事我们会处理好的。”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大和尚双手合十,他现在也只能相信这两人了。
  出了大和尚的房间,冯铮问:“将那母子带走?”
  “也只有这个法子了。”
  即便侯氏跟纪有水之前夫妻和谐,可是闹了这么一出之后,这两个人还能回到最初,安安生生的过日子?那就是骗鬼了。况且,就算侯氏不愿意走,到时候也得强迫她走了。
  两人相伴着朝回走,虽然就几步路,但卢斯还是忍不住朝旁边伸手,去抓冯铮的手指头,结果一抓就抓到了,原来是冯铮也也朝着他这边伸手呢。两个人手指勾着手指,一路走回到了他们今晚上住宿的院子。即便是看见无常们过来了,两个人也不松手,反而站得更近了些,肩膀挨着肩膀,挡住自己的双手。
  “将军,顾大人来了。”
  卢斯的表情,顿时变成了个大写的“烦”字!自己人过来无所谓,秀恩爱给他们,乃是卢斯之所愿也!可是那顾大人……
  手松开了,卢斯气得却有些脸大。
  两人进屋,没多久,顾大人来了,这会是他自己端着一个小锅:“家里自己熬的药茶,消暑解渴,两位将军尝尝?”
  “顾大人客气了,可是我们俩身上都有旧伤,虽然如今无需吃药,但大夫也叮嘱了,不能轻易的吃喝清热下火的东西,否则对身体有碍。”冯铮还在想怎么拒绝,卢斯这边已经张嘴就说出了一套合情合理的说辞。
  这顾大人一身的疑点,虽然不认为他有胆子把他们俩毒死,可这入口的东西,还是谨慎一些的好。
  “……”顾大人脸上的笑脸有些尴尬,额头上也开始冒出汗来,看他这个样子,卢斯和冯铮也不开口,片刻的沉默之后,顾大人一咬牙,“还请两位将军与下官单独说一说话。”
  “好。”
  卢斯站起来去转了一圈,让无常们都站得远一些,再回来,他对着顾大人一点头。
  顾大人苦笑:“两位将军,两位无常,下官也知道,下官这做出来的事,都太……怪异。两位干这个差事的,没觉得不对劲,那才是不对劲了。所以,下官觉得还是来老实交代吧。不过,两位将军,这事……还真是我家的家丑啊……”
  这还真是顾大人说来话长的一件事,最早得追溯到他还读书的时候去了。
  这年代的读书人有些是晚娶亲的,因为要安心读书。有些是很早就娶亲的,娶一个比自己年长的妻子,自己读书,妻子务农和照顾爹娘。顾大人属于后者,他十一岁中了童生,十三就娶了个十八岁的农家妻子,徐氏。
  可是,谁都没想到,顾大人这科考之路会这么顺遂。他十三中了秀才,次年中了举人,又过两年中了进士,虽然那进士是掉在尾巴尖上,可也是个进士啊。
  他最开始做的是县丞,且就任之处,离他家破远。顾大人是家中独子,他做官自然是全家高兴,可是要远走他乡,家中爹娘该怎么办?他当时少年意气,很干脆的就说把妻子留下照顾爹娘。可他爹娘又觉得儿子一个人孤单在外更需要照顾。最后的结果,是他们又给顾大人娶了个孙氏。徐氏留下照顾爹娘,孙氏跟着顾大人去外地上任。
  “当时……当时真是太过年轻,自以为是啊……”
  卢斯和冯铮也觉得这决定太过缺德,他们是从头到尾都没过问过徐氏的意见,彻彻底底把她当成了一个从属。
  跟着顾大人走的孙氏,是顾大人同乡的举人之女,比顾大人还小一岁。虽然顾大人没具体说,但想来也是青春靓丽,知书达理,跟农家女的徐氏完全不一样。
  看来这个带走孙氏,不只是因为妻子代替丈夫尽孝的这种法理上的说法,也是存着每个人的私心的。
  顾大人的官途极其的平顺,一路做到了燕平知州。也是他他就任燕平知州的时候,才将爹娘和徐氏从乡下接了来。
  “顾大人……这孙氏到底是什么身份?”冯铮打断了顾大人的话,一开始以为孙氏是妾,但听顾大人说话,越说越觉得不对。
  “是平妻……”
  “平妻?本朝可没有这种说法吧?您这是以妾为妻?”
  平妻这个东西,其实一直就是一种民间的称呼,官方是不承认所谓两头大的。所以经常又彪悍的大老婆去外宅捉奸,作为一家之主的男人也只能闷头认了。妻就是妻,妾就是妾,娶为妻子,敢让她下堂,法理上就是大罪过。聘为妾侍,敢让她登堂,没人知道那还罢了,有人知道那就是丧伦的大事。
  贫民老百姓关起门来过日子,没人知道那也就民不举官不究了。可是为官的,这就是动摇官帽子的大事。
  顾大人咧嘴,憋出了一个极其难看的笑容:“其实……下官和徐氏当年并没写下婚书,反而是和孙氏……”他抬起胳膊,用袖子遮着脸,“下官当年确实糊涂,做下了许多错事。”
  卢斯明白了,有些农村地方其实到了现代也还是不领结婚证的,摆了酒,同了房,那就是两口子了。可有的人出来打工,又碰见了人,也不管家里孩子都有了,就又跟人结婚领证了。
  不过,还是顾大人这种做法更缺德。他这是先骗婚,又重婚了。徐氏等于是给她做了十几年没有月前的老妈子,伺候他爹娘。
  冯铮叹一声,摆了摆手:“顾大人,您继续说吧。”
  现在这问题才刚说了一半,他既然有两个老婆,那怎么跟他一块的只有一位妻子?
  原来,顾大人已经和孙氏育有一子一女了,两位老人来了之后,享受着富贵却也不骄奢,依旧深居简出,还在官衙里开辟出了一小块菜地,也算是怡然自得。
  徐氏也依然是照顾着两位老人,跟他们住在一起,并不过多露面。
  就这么过了两年,老太太受了风寒,眼看着就要不行了。临死之前,老太太拉着顾大人的手,让他给徐氏一纸休书。而老太太已经在乡下预备好了几十亩地的地契,还有五百两银子,这些都是给徐氏的。
  那一年,顾大人三十二,徐氏已经三十四了。这是年纪很大的妇人了,可是到了乡下,她有大片的田产,也不是不能给自己招赘一个男人。她也还有机会生儿育女,享受她自己的幸福。这是老太太临死的时候,总算良心发现了。
  顾大人的父亲自然也是同意妻子的做法的,母亲的遗愿,父亲的命令,而且顾大人表示他当时也意识到了对徐氏的疏忽,自然是立刻写下了休书,交给了徐氏,并且安排了人,送徐氏回乡。
  休书写完,东西给完,老太太不但没死,还渐渐给养过来了。但徐氏还是表示要走,既然如此,老太太虽然有些不舍,但也没留她。
  原本这事情到这里就完了,可谁都没想到,徐氏拿着休书和状纸,告上了知府衙门!告的就是顾大人以妾为妻!贬妻为妾!
  顾大人说到这,卢斯忍不住说了一声:“干得漂亮!”
  冯铮斜了卢斯一眼,虽然这太不给顾大人面子,可其实他也想这么称赞徐氏。
  顾大人和徐氏是没有婚书,可在当地,他们就是夫妻。徐氏想走,是没法走的,有了休书他才有自由身。而顾大人当时给徐氏的休书上,写的可是休妻!毕竟,妾侍可没有休弃,和离一说,就算良妾、贵妾,那文书上写的也都是买或聘。
  休书、证明了在之前的十几年里只有她徐氏才是顾大人的妻,她可是先进门的,那后一个孙氏即便有文书在手,也就是个妾。可是这个妾一路县丞夫人、县令夫人,一直做到了身穿命妇衣衫的知州夫人!这可不只是以妾为妻,这还涉及到欺君了。
  “下官是亏待了她,可是……她当初明明好日子就在眼前,为什么不去过好日子,却要受那个罪呢?”顾大人忍不住感慨。
  “为什么?当然是为了公道啊。”卢斯挑眉,“她受了一辈子的苦,大人一家对她的‘处置’与其说是放了她自由,却不如说是再没有用得上她的地方了,所以给两根骨头让她滚蛋。”
  顾大人方才脱口而出是想要求一点同情的,谁知道人家是这种回答,他面色发青,也只能讷讷的应了,继续朝下说。
  徐氏去告状,可首先是女子告状,又是民告官,还是妻告夫(虽然是前任,但也是夫),她就挨一顿够够的杀威棒!
  结果案子刚开审,她就受不住重伤,去了。


第220章 
  “受不住重伤,去了?”冯铮多问了一句; 语气里满含着讽刺。
  他们可是捕快出身啊; 公堂上那点事; 能不懂吗?杀威棒一棒子打出去,量刑轻重都是掌握在捕快手里的。徐氏是得挨打; 可只要手下稍微轻一点,人就只是伤,这死在了公堂上,那含义就深了点。
  “两位将军不要误会,公堂上之上绝对没有什么苟且。徐氏……早年间身子就不好; 气血两虚,旁人受得住的杀威棒,她不见得能受住。”
  不过; 这也都是顾大人自己说的。
  徐氏身死; 顾大人当场表示愿意将徐氏收敛; 安葬于徐家祖坟,又说孙氏并无错处,当年她嫁的时候,就是按照正妻嫁过来的; 既然如此; 是否能让孙氏从原配变为继室?
  知府当时答应了下来,这案子就算是完结了。
  可是转过年来,也就是去年,顾大人就从燕平知州; 平调为了盐亭知州,算是被贬了。而原本这次任期满的时候,他是要回京任职的。
  一脚被踢到肃韦州,运气好的,这位顾大人这辈子也就在这地方上任到够年纪退休了。要是运气不好,出了个大灾大难,赈灾的时候再出点什么纰漏,那他丢了脑袋也不是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
  顾大人在那感慨,卢斯和冯铮却都觉得肃韦州的百姓倒霉,不过来的时候,听说当地知府很有能力……康淮州知府也算是包庇了顾大人了,这事情之后也是要跟太子说一说的。
  顾大人继续在那里讲,他家乡也是南方的鱼米之乡,这肃韦州确实边塞苦寒之地,老父老母怕是受不得辛苦,因此就让儿子带着二老回乡了。顺便他儿子日后考试,也在原籍了。所以,这次跟着出来的只有他的妻女。
  可是,屋漏偏逢连夜雨,谁能想到,他的女儿竟然跟护送的镖局护卫有染,而且两人还私奔了!?如此丑事,他只能在当地跟镖局分手,又担心仆人露馅,将仆人也全部发卖,且买了个女子,让他假做自己的女儿。
  后来路上那送粥的事情,却是那女子自己起了别样的心思,跑来勾引人。
  看顾大人是真的说完了,卢斯问:“顾大人,您这一口气说了这么多……其实都没必要,只要说最后,您女儿的那件事就行了。既然如此,何必呢?”
  “下官之前在康淮州的时候,虽然没跟你们无常司共过事,可你们几次办案子的地方,也离我们康淮州不远。你们的事情我都听说过,既然让你们起疑了,那总会是一查到底的。与其遮遮掩掩的,到时候弄得不好看,还不如现在,都明明白白的说了。”
  顾大人倒是坦然,就是说完这些,他就跟刚做了什么剧烈运动似的,整个人都疲乏的软了下来。
  “两位将军,下官这一辈子也算是勤勤恳恳办事,唯有在徐氏的事情上头,亏心了一把,无奈悔之晚矣……”顾大人抹了两把眼泪,一脸哀戚的告退了。
  他一走,卢斯就呸了一声:“亏心了一把?那是亏心了几十年吧?”
  “师弟,你信他说的吗?”
  “我信他说的,但我也信他还有没说的,解释不通的地方太多。他说买了个姑娘来当女儿……那以后这姑娘婚嫁怎么办?这不是明摆着骗婚吗?”
  “嗯……他将家仆都卖了个彻底,虽然说有遮丑的意思,但……正是都被卖了,他家的事情才反而更容易被传出去吧?而且,女儿跟人私奔已经是家丑,但以妾为妻,又以妻为妾,却已经足够丢官了。这些事他对你我说得毫不犹豫,他是为了什么,笃定你我会帮他隐瞒?”
  ——他们也确实不会隐瞒,而是转头就会告诉给太子。
  “还有那个被买来的做他女儿的姑娘,这位顾大人并不知道那姑娘在粥里放了苦芯菜吧?按照他说的,这姑娘被买来做小姐,那按理来说,是飞出苦海了,怎么反而弄了苦芯菜呢?”
  两个人都觉得不对劲,可是议论半天,终究是问题多,却线索太少,研究不出个所以然来。
  “等赵总旗他们从安林县回来吧。”冯铮道,一抬头却见卢斯一脸的若有所思,“你又想到什么了?”
  “你说,我们真把那姑娘要过来,如何?”
  “好。”
  “答得这么干脆啊?”
  “为何不干脆?你的提议没错啊。”
  卢斯小猪一样哼哼了两声,他家正气小哥哥竟然一点都不嫉妒,不高兴。
  冯铮让他这模样逗笑了,凑过去亲了他鼻子两下:“都知道你不会跟那姑娘有什么,只是为了线索而已,那我又有什么不干脆的呢?”
  这话卢斯又何尝不懂?可他还是嫉妒啊。
  他过去抱着冯铮的胳膊,脑袋在他肩膀上蹭来蹭去,就像是一只起了性子,在主人身上磨蹭的大猫——这人是他的,所以不想让他跟旁的人有一星半点的联系!
  卢斯嘴巴里又发出了要是门外有人听见,一定会误会的声音,同时两条胳膊把冯铮搂得更紧,又腻乎了一会之后,终于是把人放开了。
  “之前不要,现在在他‘自白’之后,却又要,那顾大人怕是不会答应。”
  他不正经半天之后却是这句话,冯铮一怔,却也得点头承认卢斯说得有道理,同时也让他想到了许多自己忽略的情况:“对,顾大人要是答应了……也太傻,要是不答应,我们又不能强抢。况且,即便顾大人是真的把姑娘给了你我,那在外人看来,就是我们两个人,强索堂堂知州的女儿为妾,这也是……”
  说顾大人是自愿的?但别看知州的官职低于他们,可顾大人这个年纪当上知州,在没人知道他在妻妾的事情上干出的蠢事的情况下,他其实算是个前途无量的人。这种人会把女儿给人为妾?这样的结果,是他自己的名声更不好听,自断前程,这是没人会干的蠢事啊。
  “这顾大人还真有点‘有意思啊’。”太子玩着个酒杯,笑嘻嘻道。
  这几日,他显得没那么深沉抑郁了,恢复了些曾经那纨绔的模样。他的改变带来的也是周安的改变的,跟着他一起,周安的眉间也舒展了许多。
  不过现在,听完两个人所言,周安的眉也挑起来了:“这位顾大人,我倒是听说过。”
  “哦?”三个人都看了过来。
  “科举之事,虽然能让布衣寒门的弟子一步登天,可书香门第,世家子弟,依旧是比寒门弟子更容易朝上走。顾大人是少有的几个彻彻底底的从最底层上来的官员之一,所以,旁人给他的关注也就更多些。”
  周安所言,并非是有什么暗箱操作在里头,而是一种必然。三岁就又名师启蒙的世家子弟,跟七八岁才能开始跟着老秀才识字的农家子,从小时候开始,所掌握的教育资源就是彻底不同的。世家也有败家子,农家也有金凤凰,但这也只是比例问题罢了。
  周安自己,都不算是底层,即便他们家让之前的王家欺负得惨兮兮的。可他价也算是书香门第,虽然到他才真正的金榜题名,但前面几代人,也有秀才、举人,这也是一般人没有的积累。
  顾大人则是真正的农家子,这就比较惹眼了。
  周安说这话,乍然一听好像跟他们现在的案子没问题,但几个人都知道周安不是无的放矢之人,所以还是安心听。
  “顾大人的为人,我过去在官场上听闻,是很会做官。”
  太子歪头:“会做官?不是会做好官?”
  周安给了他一个孺子可教的表情:“对,是做官,不是好官。下级与他贴心,平级的与他和睦,上级与他交好。”
  “是个油滑的人啊,那怪不得那位知府在徐氏突然报案时,却能干脆利落的站在姓顾的一边了。不过,他却没想到,自己让姓顾的转头就卖了吧?”周安一笑,太子挑眉,“怎么,我说的不对?”
  “这位顾大人,从县丞一路到了知州,可是不容易。那你们说,他甘心吗?”
  三个人彼此看看,冯铮摇头:“不甘心,绝对不可能甘心的。”别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