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到古代当捕快-第1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五十多个人,只靠加了麻药的两根香就全完了,这还是太子身边的近卫呢,多能耐啊。
“这态度可不能带出出来,京里你们卢将军怎么安排的?”
“将军,这不是对着将军您,属下才敢露出点态度来吗?”无常摸着自己的后脑勺,笑得憨厚,“实在是禁军太没用,一帮子血都没见过的膏粱子弟。当然护卫这事咱们无常干不了,但那不是还有御林军吗?”
看他这么活,就知道开阳府里头,无常们过得还不错,太子遇刺这事,并没影响到无常。
“瞧属下这嘴多的!”无常叨叨半天,赶紧道,“卢将军把咱们九成九的人手都撤到庄子上,军训去了,衙门里就留下了当值的人。”
“嗯,那就好。”冯铮点点头,忽然问,“他的伤没大事吧?”
“应该是没……”无常一脸完了的表情,对着冯铮的眼睛,他笑得扭曲又尴尬,“卢、卢将军就受了点小伤,皮肉伤,真的!”
冯铮长叹一声:“知道他没性命之忧,脑子还清醒,能照常下命令,那我就放心了。你回去告诉他,我会在这里呆着,直到开阳的风波淡下去的。”
无常硬着头皮道:“是!”
“别这么紧张,他应该也猜到我能发现的。”看那无常傻笑两声,冯铮又道,“下去休息一天再走吧。”
“是!”
等那无常一走,冯铮依旧站在这个小山头上没动,从山头上头朝下看,如今冬日百草衰朽,看得他心里也越发的憋闷。
想回去,就算知道他应该无妨,可还是想去见他,亲眼看一看,他是不是真的无妨。要不然……偷偷回开阳一趟?
那想法冒出来就让他的心里跟长了草似的,但随即这些草就让他自己狠狠的拔掉了。不能这么干,开阳刚出了这种大事,必然出入森严,他这时候偷着跑回去,万一被套了什么帽子呢?
就是……这拔草拔得太狠,心口不闷了,只是一阵又一阵的抽疼。
冯铮越发将精力放在了追查蓼仲谨上,这人绝对还在顾县附近没有离开。卢斯其实也给他带来了一个线索——当年出温泉买地,这事情虽然在开阳没有了底档,可是在这里不见得就没人记得了,毕竟这对顾县来说是一件大事。
散了人出去询问,果然,这事不少人记忆犹新,毕竟这在当年的顾县可是一件大事。
顾县距离开阳不远,但也只有这个距离不远的好处了,它的周围环境非常不好,有山没水,也没什么特产,没出过什么大人物,大商队都不朝这里来,官员来往也都有更便捷的地方走。所以这么多年,它也只是个小县。
当年一听说这里挖出了温泉,那可是下到乞丐上到县令,全都欢欣鼓舞,甚至还传出来了皇帝要在这里盖行宫的传言。那段时间,许多开阳的权贵都派了管事的前来,跟当地的人商谈买地之事。
所有人都以为这就能过上好日子了,可是,谁知道这消息来得猛,去得更猛,没多久就听说那温泉的泉眼极小,出水也不多,莫说建成大温泉池子,就算是要灌满个小澡盆也有些困难。
顿时那些人五人六,衣冠楚楚的管事们大多消失不见了。极少留下的那几个,还是因为之前出手快了,要跟当地人打官司的。
冯铮没去县衙里找底档,开阳的案卷都没了,顾县的能还留着?也不难为当地的县令和一干小吏了。直接就找当年的老百姓,放出悬赏来,总会有人说。即便没有,可若那人躲藏的地方真的跟温泉庄子有些关联,那也算是打了草能把蛇惊出来了!
悬赏放出去,前两天来的,却都是胡言乱语骗赏的,让一群老江湖的无常们三言两语套出究竟,全都打了板子,本来还是要上枷竖在外头示众的,可是为了不吓着真的人证,就都枷在大牢里了。只是原来的一天也改成了两天,也不知道这些人的运气算是好还是坏了。
等到第三天上,终于来了个老人,负责的无常询问了一番,觉得终于是找着一个真的人证了。不多时,这个人证就被送到了冯铮面前。
这是个腰背已经彻底驼下来的老人,他整个背脊都弯曲了下来,他的腰腿大概也有问题,拄着一根粗糙的木拐杖,无常搀扶着他,缓慢的走来。
“小老儿木憨柱,见过大人。”还没到门槛,老人就膝盖一软,跪在外头了。他皱纹层叠的愁苦面容一阵扭曲。
“老人家快请起,外头冷。”冯铮和搀扶老人的无常将木憨柱扶了起来,一路扶进了房里,让他坐下。
木憨柱有些惶恐,不敢反抗,但是又觉得这情况不对,最后还是不敢反抗占了上风,木愣愣的坐在那里不知道该怎么办。冯铮叫人给老人上了一碗姜枣茶,老人咕嘟嘟都灌了下去,还下意识的舔了舔碗,之后才猛地意识到情况不对。老脸一红,把碗放下。
冯铮貌似没看见,坐在主位上,温声问:“老人家知道十几年前陶国公买温泉庄子的事情?”
“是!就是陶、陶国公!”木憨柱点点头,他两只粗糙的大手来回搓着,显然极其的紧张,“小老人是老实人,不该背后说人是非!但……实在是家里缺米,且小老儿知道,这要打听当年事的是无常,无常乃是抓妖魔鬼怪的,想来,那陶国公要么是家来遭了难得知道这事,要么就不是好人!”
木憨柱一脸期待的看着冯铮,冯铮心说,这老人家是人如其名,确实够憨的。即便他真是个坏蛋,再也不会跟人家说自己是要做坏事的啊。
“真是,那陶国公一家子都不是好人,养了盗匪,杀人如麻,祸害好人家的闺女小子,恶事做尽。”
“那可真是该死了!”可冯铮这一句话就安了木憨柱的心,他坐在那点点头,便开始讲起了当年,“小老儿原先是阳山庄的庄户……”
山南水北为阳,阳山庄就是个山南边的庄子,日照好,水源还算丰足,这庄子的作物长得也就不错,算是个好庄子。他们这庄子原先的主人家是个商户人家,主人还有庄头也都比较宽厚,所以庄子里的佃户日子也都过得好。
可没多久,他们那临庄突然传出有温泉的消息了,紧跟着就听说附近的庄子都要改成温泉庄子。
改温泉庄子,这对县里的人来说是个好消息,可是对庄子里的佃户来说,却并不那么好了。
原来阳山庄就是个普通的作物庄子,每年交税,给主人家交粮、水果、野物,这就行了。可是温泉庄子,那就得在庄子上头建宅院,宅院得占地。更要命的是,有了宅院就得有杂役和仆人。他们这些佃户其实有不少也都是主人家的家奴,卖身契都是签了全家的。那是不是自家的儿女就得被送进去为奴做婢?
有人高兴,想着说不准能鸡窝里飞出个金凤凰来,更多的人,尤其是家里有女儿的人则是愁。那奴婢是好当的吗?
所以短短三四天内,就有许多人家赶着趟的嫁女。他们家也赶趟,不过不是嫁女,是把他给出继出去。
他们家四个儿子,他是最小的一个,当年才十二。他家有个七拐八绕的伯伯,家里一个孩子都没有,年岁大了就想要个孩子继承香火。本来他爹妈是不愿意的,毕竟那伯伯的家境也不是多好,可是出了这么一码子事,就不知道他们家日后要如何了。
这事情跟庄头一说,庄头也没拦着,干脆的上报了主家,主家也点了头。当天就去县衙里换了户籍。
按理说他家算是卖身的奴籍,他伯伯虽然穷苦可却是民籍,这是不能够这么容易转的。不过,他们都是在底层不过的寻常百姓,没有什么权力交涉,当时县里又忙着温泉的事情,这事情也没谁愿意多插手——都是穷成干的农家,刮不出油水来。
他刚成了人家的儿子,他们这庄子就给卖出去了,新庄头也来了。当时所有人都心中忐忑,可是没想到过了不久,临庄又传来了消息,说是温泉不成了。
木憨柱到现在其实都不知道温泉是个啥东西,不过,他记着当初知道这糟心东西不成了的时候,自己有多高兴。因为这样,他亲爹妈就还能普普通通的过日子了。他还想着偷偷的回去看爹妈。
可新爹妈管得严,夜里都让他睡在炕里头,还给他腰上捆了绳子,捆的是死扣。夜里他跑不得,白日里还得跟着新爹一块的下地,他新爹一抬头就看见他,莫说是偷跑,就是直一直腰,也被挨上一顿打。
关于阳山庄的事情,他还是每日停下来吃饭时,听这庄子里的妇人闲聊,才知道的。
就这么着,一直到了冬日,农闲的时候,他又想去家里看看。总算是寻着了机会跑出来,可却被新爹抓了回去。被打了一顿之后,他新爹骂他:“你这不晓事的东西!你道是老子愿意管你?!你却不知那阳山庄让大人物买了,你那老子娘与兄弟都让人捆了绳子发卖了!”
木憨柱说着说着留下泪来,按照他的讲述来说,其实他的年岁顶多三四十,但却已经苍老成了这个样子。固然是生活穷困,家人的事情怕也是压在他肩头上的重负。
冯铮又命人端了一碗姜枣茶来,让木憨柱喝下,看他缓了缓,泪水不再留了,方才问道:“老人家,那你是如何知道,你家那阳山庄便是陶国公的庄子呢?”
周围的庄子他都打听过了,因为阳山庄距离当初出了温泉的庄子很近,所以他知道很清楚。根据查来的线索,那庄子卖先是给了一户王姓商人,后来又几经转手,现在是在一户姓崔的商户名下。
“小老人十七八的时候,跟着爹进城卖瓜,回来的时候热得慌,便坐在个茶棚子外边缓缓。恰好就遇见了两个捕快,拉着一串子要发配的罪人,其中一人的小腿上有一块胎记,与小老儿的三哥是一模一样啊!”
既然是罪人那衣裳自然也别想多好了,尤其是这一群罪人一个个瘦削枯干,衣裳破破烂烂且还不合体,穿在身上,只能说是不露腚而已。
木憨柱坐在地上,他们是大早晨去卖瓜,如今卖完了回来。茶棚子里的茶水是一个大子儿一碗,还能蓄水的,可他爹就给自己买了一碗,坐在茶棚里头喝,管都不管他。他只能一个人在茶棚子门口找了有树荫的地方,坐下咽唾沫。
捕快带着罪人来了,自然是捕快们进去歇脚,最人们都给拴在路边上,一个一个蹲着。
看这架势,茶棚子里的人大多都走了,就他爹还在那坐着——茶棚小,许多人便都要拼桌,跟他爹拼桌的是两个书生,人家该是有钱的,要了煮花生跟卤肉。捕快进来,书生们将卤肉吃了,煮花生还剩了大半。
他爹赶紧把卤肉碗里的卤汁倒在花生上,又将花生都从碗里抓了起来,放在自己跟前。
小二看他这样没管,他也顾不上管,只是把碟子和碗端走了。他爹舍不得那花生,又不想放怀里带走,大概是他自己衣裳破没地方放。就坐在那吃沾了卤汁的花生,一口一口的连花生壳都要嚼碎了吞下去。
这情景,十几年了,木憨柱都记得清清楚楚的,一个没读过书的,没见过多少市面的弄人,讲起来也的绘声绘色。冯铮听得哭笑不得,却又对木憨柱有些怜悯,有个这样的爹,难怪他不大的年纪,却已经让冯铮觉得只有“老人家”这个称呼合适了。也因为外表太过苍老,他自己也下意识的自称自己为小老儿。
木憨柱眼馋,越看越馋,越看越是又渴又饿,只能把眼睛挪开,去看旁的事情。比如那些罪人,他对这些人是畏惧的,一开始看的时候也尽量小心翼翼的用余光,可后来他发现那些人一个个的都木呆呆的,也就胆子越来越大,一个个的从头到脚的打量他们。于是,他发现了其中一个人腿上的胎记。
一开始他只是觉得眼熟,可没过多久他就反应过来了自己为什么眼熟,他兴奋、激动,可又惶恐,那真是他三哥吗?若是巧合呢?若这人小腿上的东西只是个伤疤之类的,跟他三哥的胎记很像的东西呢?
木憨柱不敢相信,可是,他太想他过去的亲家人了。而这个时候,他爹在里头吃花生吃得那么用心,那两个捕快喝酒喝得也正畅快,那个罪人则一个人靠着一块大石头,石头的后边就是一大捧灌木,他偷偷过去,没人能发现。
木憨柱于是就过去了,他问:“你、你是木憨头?”
一声问过没有回应:“你是……”第二次问,木憨柱只说了开头就自己给咽回去了,他觉着这是不是问一次应该就够了,这人既然没反应,那就不是吧?
可他转了身刚想继续回去猫着去,就听一个细细弱弱的嘶哑声音:“……小弟?”
开口就是小弟,而不是问他是谁,这是他三哥没错了。木憨柱眼泪顿时就下来了:“哥啊,你、你这是怎么了啊你?你犯了什么事啊?”他虽然哭了,可是声音也没大,身子也依旧隐在灌木后头。
他三哥看着木憨柱,眼泪也下来了:“小弟啊,现如今咱们家遭了难了啊。你三哥我乃是清清白白的,那两个人也不是真捕快……别喊,也别闹。闹起来了,怕是你也得跟着遭难。你记着,咱们这一家,咱们那一庄子的人,都是让陶国公给害了的性命的。若是日后你见着了真正的青天大老爷,你就去告状,给爹娘兄长报仇。可若是没遇到,你就脚踩着地的过日子,忘了这冤枉。”
“……然后三哥就让小老儿赶紧回去了,没多久,那两个捕快起来,拉着罪人们就走了。爹也来,把小老儿带走了。小老儿也曾偷偷回了阳山庄,但是,那庄子里已经是一个认识的人都没有了。新来佃户道,过去的人都是一棒子懒汉,所以才让主家都给卖了。可是小老儿的爹娘哥哥,那可是一个比一个的老实人啊。”
“木老汉,那你这么多年,为何就从来都没想过去告状呢?”
木憨柱哭得越发厉害:“小老儿也知道不对,可怜我那爹娘和哥哥们,如今怕是都已经遭了毒手,可是小老儿最远这就去道县里,还在县衙里头看见过那两个捕快进出。如何敢去告啊?若说去开阳,那爹……爹也不放啊!”
冯铮点点头:“在县衙里见过那两个捕快?那你之后还见过他们押送犯人来去吗?”
木憨柱忙点头:“见过!小老儿也打听过,那两人一年少说得出去两趟,每次还都带了忒多的人!”
冯铮眉头皱紧了,这木憨柱的话还是有许多怪异之处的,尤其他那记忆中的三哥,那什么脚踩着地,其实是脚踏实地吧?还有这人的很多用词听着就跟戏里的唱白似的。这要么是年代久远,木憨柱自己不知不觉给填上去的。要么就是旁人给她说了个大概,他复述不出全部,靠着自己的想法填了词。
第253章
木憨柱前头他那三哥说那两人是假捕快; 后头他自己又说在衙门见着了那捕快,这个倒是可以解释得通; 但是……
“一年出去两趟?人带的还多?那些罪人你们都认识吗?”
昱朝对罪人的惩罚; 有口头训斥、罚银、打板子、示众、劳役、苦役、罚为奴籍、流放、司刑等等很多种。其实流放和司刑是最少的,基本上都是在本地该怎么罚就怎么罚。顾县就是个中县,哪会有一年出去两趟流放的人犯?
“本地的人; 多是外地来的。听人说是开阳那边的捕快不愿意自己办辛苦差事,就把人送到了顾县来,让顾县的捕快们去送!”
冯铮刚想继续问,突然脑海中灵光一闪——他想起来尹带娣的事情了,尹带娣当年是在开阳府犯了官司之后逃出去的; 他们就忽略掉了这个尹带娣是怎么逃的。因为当时想的,不外乎就是道上的几个法子; 可若是他背掺在流放的罪人里头呢?本来就是罪人了; 谁会特意去看。若押送的是自己人,到了半路上把人一放,可不就是什么都有了吗。
但也可能不是,而是里头还有什么更深的事情。不过; 此时冯铮也只能把阳山庄围起来,把县衙里的捕快请来,慢慢细查了,另外; 还得去信尹带娣当年到底是怎么逃的。
卢斯收到了冯铮的信,忍不住拍了一下自己的脑袋。他们还真是把尹带娣给忽略了; 毕竟后头案子越差越大,尹带娣的那点事就当“小事”了。这是他的不是,毕竟案件应该无大小。之前就是因为小案子牵扯出了这个惊天的大案子,谁能说这小案子就真的没有什么可挖的东西了呢?
卢斯立刻命人继续去审问尹带娣,与其余被捉的盗匪,当然,廖老虎那边也不能放手。可谁想到,冯铮的猜测竟然错了,尹带娣并不是被捕快带出去逃的。
尹带娣那时候,廖老虎还牢牢把握着陶国公府黑道上的权力,他当初为什么救尹带娣这么一个混账呢?原来当时救的乃是尹带娣的老大,那人乃是陶国公府一位老仆的儿子,本来是只要救他一个人走的,可是这人竟然还挺讲义气,说是兄弟们不走,他也不走,结果就带了一帮子人出去。
当初廖老虎先是买了乞丐给这些人顶罪,又暗地里联系那小买卖人的家人,要用银子堵他们的嘴。
那小买卖人当初死活不交保护费,就是因为他家里老娘病了,急需要钱治病。
果然小买卖人家里有那么四五天,就没了响动。廖老虎趁着这个机会,把那群人夹杂在商队里,送出去了——当时廖家两个公子的矛盾还没彻底放在台面上,这商队借的就是蓼仲谨商号的商队。
至于那外头山上的强盗,廖老虎就表示不知道了,他本来安排的是这群人进一间廖家的镖局。可是他们跟着商队走了,就没了消息了。
尹带娣的口供则表示,他们最开始离开的时候,确实说的是去镖局子里头当趟子手,可是后来半路上就有商队的人来劝。说你们是去当趟子手的,又不是去当镖师,那趟子手就跟个苦力差不多,不但是要搬货卸货的,而且真碰上了盗匪,也是趟子手先上,死的也都是他们,受累又丢命,何必呢?
他们就不愿意去了,那商队的管事的就说,他认识个大王,正好就在前边山头上。
他们一想,确实比起当被抢的人,他们更愿意当抢人的人。于是就上了山了,那山的名字也有意思,就叫响马山。
响马山的事情,卢斯倒是知道,因为之前尹带娣就已经招供过一次了,现在当地驻军怕是已经得到消息,派兵去征缴了。但是这响马山的盗匪能在那地方屹立多年,听尹带娣的意思,这伙盗匪还很是猖狂,说当地跟他们没什么首尾,谁信?不过这事就不归他们无常司管了。其它的,可真是第一次听说。
这商队首领显然不会自己多管闲事,他们这种老行商,那都是能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这得是上头的吩咐。
卢斯只能又让人去问廖老虎,他们过去送出去的人,有没有其他失踪的。还有他知道不知道这个响马山的事情?
他没等来廖老虎的回话,而是这人直接就来了。
卢斯是真佩服他的好身板,上回看见他还病得要死呢,现在再见他就重新又是一副看谁咬死谁的凶悍模样了。
“你这样真不怕在开阳大街上被打吗?”早些年还是小捕快的时候,卢斯就想问了。可是当初人家是大佬,他要是这么问了,那是嘴给身子惹事。后来他身份上去了,也一直没机会见面,等到再见又是那样一副样子,说这话不恰当。如今,廖老虎他们家那口子没跟来,卢斯也就忍不住问了。
“小人是戴着纱帽来的,不给公子惹事。”廖老虎规规矩矩的回答。
“……”总觉得他这话的意思是他真的让人打过,“方才失礼,多谢廖老大来这一趟,咱们闲话也不多说,还请问,廖老大可知道那响马山的究竟?你送出去的人还有没有其他失踪的?”
廖老虎摇了摇头:“当不得一句老大,响马山小人是头一回听说,小人这辈子就从来还没出过开阳。至于送走的人……小人没干什么脏活,送出去的也就只有那么四五批人,尹爱娣他们是最后一批,前头的人如今都在老老实实的过日子,没有谁半路上去做了盗匪。”
卢斯点点头,他暂时选择相信廖老虎,因为现阶段看来,他跟玄凌也是属于那种想要好好过日子的。他们想好好过日子,那这事情就得快点平息,还得尽快把蓼仲谨抓到,否则就蓼仲谨那个疯子……
卢斯突然一怔,抬头道:“你们知道蓼仲谨把廖伯毅杀了吗?”
他紧盯着廖老虎的表情,这人的那双凶光闪烁的眼睛闪烁了一下,嘴角同时上翘了一点,这不是惊讶,他这是高兴。
廖老虎摇头:“如今方才得知。”
“现在我们找不着蓼仲谨,而冯铮也在外头呆了不短的时间了,顶多再半个月,他就不得不回来了。蓼仲谨这事就得算是悬案了。”
“……大人曾经问过公子在顾县有没有一个温泉庄子。”
“你知道?”
“我不知道温泉庄子,但我知道廖家在那有个石矿。”
“石矿?”这就没听说过了,因为就算顾县多山,那也是相对于整个开阳范围内来说的,实际上那些山都没多大的,有石矿,至少也得要高大的石山吧?
“对,不过还是小人八九岁时候的事情了,那时候听说那石矿的出产就不大好,所以国公老爷说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