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之一品贤妻-第1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大楚志中,忠王爷是唯一一个被称为贤王的王爷,也是唯一一个谥号为“忠”的王爷,
在大楚的历史上,这位王爷的功绩被广为宣传,即便是千年之后,也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作者闲话:
300、不容于世
忠王爷薨逝的消息传到精海卫之后,李若松沉默了很久,随即下令降半旗三日,半年内不
举办婚丧嫁娶之事,所有人戒荤食素,这道政令下达之后无人不支持,成栋给李若杉和李若枫
穿上孝服,在驻地公墓最好的位置为忠王爷修了一座衣冠冢,里面只放了一块忠王爷赏给李若
松的一块贴身玉佩,其他东西他们竟是一点都找不出来,就连这块玉佩都还是忠王爷两年前托
人给他们带过来的,说是自幼戴在身上的,赐给李若松,想来,那个时候忠王爷就已经打定了
殉国的主意,这才送来这块玉佩。
楚京城的沦陷并没有让大赫获得重大胜利,反而让大赫陷入内斗,大元丰死的太过于突然
,短短半年时间之内,大元忠和大元丰先后丧命,大元丰视为继位者的长子也死了,大元厉倒
是想要即位,但大元忠并不是只有大元丰和大元忠这两个儿子,大元忠一共有十一个儿子,死
了一个,还剩下十个,且大元厉不过是幼子,他上面那九个哥哥从来都不是好对付的,位置只
有那一个,谁会不想要,为了大赫皇帝的位置,这十个人之间展开了一场极为血腥的厮杀,大
赫本就是谁强谁上的种族,在这种情况下,大元这一家子自然是内斗的厉害。
除了大元一族,其他几个将领也有些蠢蠢欲动,原本这些人并没有要谋反的心思,但是大
元厉干了一件蠢事,在大元丰死后,大元厉站在楚京皇城的大殿之上,对跟着进来的这些将领
们下达了一律格杀的命令。
丰国和大楚的叛将大元厉是杀的毫不手软,不论这些人到底是抱着什么样的心思,反正在
大元厉看来这些人都是不安好心的,都是其他国家派来的奸细,都是意图颠覆大赫政权的人,
只有全部杀掉才能够让自己安心,也才能够让大赫的江山稳固,至于大赫的那些将领,属于大
元丰心腹的几个将领都被忠王爷那一手给弄死了,留下的这几个大赫将领中,属于他的两个将
领他是没动,可其他不属于他的将领他也杀的很干脆,大元厉不管这些将领背后的主子是他哪
个哥哥,反正这些将领多死一个日后他即位的难度就会小一分,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大元
丰以及他长子的死讯不能这么快就传回大赫的都城,一旦这两个人的死讯被他那几个哥哥知晓
了,用脚趾头想都知道他们会干出什么事情来,所以,大元厉如此快手快脚的将在场这些人给
杀掉,也是为了灭口,只可惜,在场的人实在太多,且不乏有很机灵的人,没等大元厉动手,
大元丰及其长子身亡的消息就已经被人快马加鞭的送回赫都了。
大元厉第一时间清除异己封锁消息以谋皇位,他那几哥哥得到消息之后也是做了同样的选
择,若不是大元丰夫子二人去世的消息实在瞒不住,他们没人愿意这个事情泄露出去,这些人
也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大肆清理各自的势力,在各自负责的队伍里都只留下自己的人,不属于自
己的人都找了借口给灭了,甚至包括彼此的家眷,也都被杀了个七七八八,大元忠在世的时候
,他们还顾着伦常,彼此之间还顾念着兄弟情义,可等到皇帝那个位置的诱惑冒了出来,什么
哥哥弟弟,什么侄子侄女,凡是挡路的全部都该死。
当大元厉带着人紧赶慢赶回到大赫的都城时,他发现大赫的都城已经闭门很久了,空气中
飘荡着极为浓烈的血腥味,大元厉立马反应过来消息泄露了,而且他那几个哥哥已经动手了,
大元厉没有选择入城,而是调转马头,在距离赫都不远的地方驻扎下来,他在等,等着城里面
的厮杀结束了再进去,这样,不需要他花费太大的力气就能够拿下皇位,至于城中的妻儿,大
元厉根本无所谓,女人,他不缺,孩子,他更不缺,死了就死了,女人死了他在找,孩子死了
他再生,在大元厉的眼里,现在什么都没有皇位对他的吸引力巨大。
大赫内部为了争夺皇位乱成一团,自然没有余力继续南侵,大楚现在也没有什么余力反击
,局面诡异的稳定了下来。
现在的情况是大赫掌握了楚江以北,大楚缩在楚江以南,席忠占据的西边在席忠死后也四
分五裂了,虽然没回归大楚,但也不再是之前的铁板一块,按照西边现在的情形,被重新收回
来不过是时间的问题,只不过现阶段不管是大楚也好,大赫也罢,都没精力去收拾西边那几个
府城,大赫忙着内斗,李若松他们则在考虑是不是该让李若杉即位称帝。
这个事情已经讨论了好几日,李若松和成栋并不愿意让李若杉现在就当上皇帝,李若杉自
己也不愿意,皇帝这个位置对现在的大楚来说不过是个形式上面的东西,可周将军他们却坚持
要让李若杉即位,因为即便只不过是形式上的头衔,只要南边有个皇帝,大楚就没有灭亡,而
且,最重要的是他们需要一个皇帝来号召大楚人积极反抗大赫的统治。
李若杉今年十五岁,半大小子已经很有主见,他觉得皇位对他来说有害无利,且这几年跟
在李若松他们身边,见识到了很多以前没有见到过的东西,接触了很多以前想都没想到的东西
,他很明白,一旦自己走到了那个位置,以后估计不能跟现在这样与李若松他们亲密无间像是
亲兄弟一般,即便自己不介意,他那兄长和哥夫绝对会避嫌,就是他们也不介意,周围的人总
会说出各种各样的话来,反正是不会让自己好过。
可李若杉也明白,这个位置自己必须做,因为按照年龄和资格,只有他最符合那个要求,
但对于李若杉来说他是一丁点也不想碰那个位置,抛开那些大道理,他自己是有自己的小算盘
,他喜欢周瑾言,一年多年发现了自己的心思,当时他吓的不行,理智告诉他,他和周瑾言是
不可能的,因为他们两个人都是男子,当时他别说有多烦躁,如果他或者周瑾言两个人里有一
个人是个双儿,他就不会纠结成这样。
但是感情这个东西从来都是自己没办法控制的,他越是让自己不要去关注周瑾言,越是劝
说自己放弃周瑾言,就越是没办法挪开自己的眼光,他甚至不知道该跟谁去说这些事情,那段
日子他是不思饮食无心睡眠,满脑子都是些悲观的想法。
还是成栋发现了李若杉的不对劲,私底下跟李若杉聊了很久,刚开始李若杉不愿意说,他
怕自己一旦说出来了,就连一丁点的希望都没有了,毕竟他对周瑾言的这种不可说的念头是不
应该存在的,他根本就不应该有这种想法,但是在成栋一口道破李若杉的心思之后,李若杉想
着反正早晚都是要死的,眼一闭,心一狠,干脆就说了。
成栋听完,沉吟了一下,就在李若杉小脸发白眼泪都要掉出来的时候,成栋对李若杉交代
让他不要被其他人知道自己的想法,他会想办法先摸摸周瑾言的意思,如果周瑾言也有这种想
法,他会想办法让他们俩在一起,但是,不管能不能成,现阶段李若杉不能够让其他人察觉到
他的想法,因为成栋也明白李若杉和周瑾言的路比他难走太多了,不管怎么说他是个双儿,在
这里是允许嫁人的,可那两个小家伙都是汉子,他们这种感情是不容于世的,更不要说他俩的
身份,一个是将来很有可能会当皇帝的,到时候三宫六院是避免不了的,或者说这会儿还没办
法避免,另一个是周家未来的希望,成栋看得出来,周将军的希望全部都在周瑾言身上,他对
周瑾言寄托了太多,多到成栋不认为周将军会同意。
当然,最要紧的还是先听听周瑾言的想法,自认是知心大哥的成栋安抚好李若杉,将李若
杉先送回去,随后叫来周瑾言,周瑾言比李若杉小一岁,当时十三岁的周瑾言根本就没有开窍
;成栋很是费了一番功夫才打听出来,周瑾言一直以为自己对李若杉的感情不过是兄弟之间的
感情,那种可以生死相托的,但是当成栋说他准备给李若杉相看人家,准备给李若杉娶一房媳
妇的时候,周瑾言心跳停了一下,有些慌乱,有些愤怒,有些失落,他的表情自然不会瞒过成
栋的眼睛,虽然成栋并不是什么恋爱专家,但好歹也是两个孩子的爹了,这种事情他还是能够
看出来的。
成栋跟周瑾言聊了一些话,让周瑾言弄明白了自己的想法,小家伙当时也是脸都白了,这
种感情根本不用成栋说他都知道,是没有任何希望的,是违背人伦的,成栋安慰了很长时间,
又把李若杉喊过来,让两个小家伙先开诚布公的谈一谈,然后跟他们俩保证,自己会想办法成
全他们俩,可他俩现在太小,感情这种事情,一定要经过时间的沉淀和考验,如果他俩能够抵
挡住外界的诱惑,等到国仇得报,成栋会说服其他人同意。
□作者闲话:
301、婚事自主
基于自己的小心思,面对周将军等人提出的让他即位称帝的提议,李若杉是死活都不同意
,他不同意,周将军等人也没办法,虽然他们不明白李若杉为什么这么反感那个皇位,但是现
如今大楚必须有新帝,事情就这么僵持住了。
李若松也不明白自己的弟弟怎么就这么不愿意当皇帝,在一般人眼里,当皇帝多好,全天
下都是他的,想让谁活着,谁就活着,想让谁去死,谁就必须去死,想要多少女子就有多少女
子,那个位置,对大部分人来说都是好事情。
百思不得其解的李若松跟李若杉聊了一次,面对李若松的问题,李若杉就问了一句话,要
是让你当皇帝,你愿不愿意,李若松愣了一下,没多想就说绝对不乐意,李若杉翻了个白眼,
扔了一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之后,施施然的走了。
李若松一下明白了李若杉的小心思,这小子,怕是有心上人了,毕竟是自己的弟弟,这么
多年下来,两兄弟还是培养出不少默契了的,就像这次,李若松不愿意的理由就是不乐意成栋
受那些委屈,别的不说,新帝即位,是不是要广开后宫,是不是要选秀女,是不是要封皇后,
这样一来,成栋该怎么办,假如自己在那个位置,恐怕是护不住成栋他们几个的,那些文人嘴
皮子有多厉害,有多能给人戴高帽子,有多颠倒黑白,他可是清楚的很,几顶帽子扣下来,你
能跪地上求他们闭嘴,再不行就是撞柱子死谏,打他们,他们搞不好反以为荣,觉得自己才是
真正的栋梁之臣,毕竟忠言逆耳利于行,他们这种人就是打不服说不过的,一个二个的难搞得
很。
自己是不乐意成栋他们受委屈,李若杉估计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李若松先是笑了,觉得这
个弟弟很有他们李家人的风范,后来又皱起眉头来,李若杉的心上人究竟是谁,他怎么一点风
声都没听到,想来想去没想出什么头绪的李若松跟成栋说了自己的想法,成栋笑的腰都直不起
来,就这他还自诩是聪明人,两个小东西表现得不要太明显了,李若松竟是一点都没反应过来
,也是有意思得紧。
成栋没说两个小家伙的事情,而是提出另外一个解决办法,他们这些人全部都把眼光盯在
李若杉身上,倒是忘了更小的那个家伙,今年快要七岁的李若枫,这孩子被送到驻地的时候只
有三岁,还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奶娃娃,刚开始李若杉并不待见这个同父异母的弟弟,可李若枫
不知道怎么回事,特别喜欢黏着李若杉,每天一睁眼就闹着要去找哥哥,不管别人怎么哄都不
行,人心都是肉长的,不管李若杉有多么的痛恨他的母亲,他母亲也已经死了,若是李若枫做
过伤害他们的事情也还好说,最起码厌恶的理直气壮,可偏偏这是个不知事的孩子,且忠王爷
把人送过来的时候也说的很清楚,这孩子是个可怜的,万贵妃那个人,眼里只有皇帝,这个孩
子也不过是她用来笼络楚成帝心的工具,楚成帝来看孩子的时候她自然是吩咐人把孩子照顾得
很好,不来的时候,这孩子就是随手放在一边的东西,照顾的人自然不会特别在意,为此,这
孩子打小没少受罪,有一次差点人都没了,说是奶嬷嬷半夜睡着了,窗户都没关不说,还没给
李若枫盖被子,结果李若枫发了高烧,要不是后来有个小宫女发现了,估计李若枫那时候就已
经没命了。
想到这孩子的身世,李若松和成栋并没有什么太抵触的情绪,也许是做了爹娘的缘故,看
到孩子他们总会不自觉的心软,李良和李陈氏的态度跟李若松夫夫俩差不多,不管孩子的娘做
了什么事情,孩子是无辜的,李齐和李黄氏却态度很冷淡,毕竟,他们的女儿的死是这孩子的
娘一手造成的,不管在心底说多少遍不关孩子的事,可每次看到这孩子,他们总会忍不住怨恨
,自然不会对这孩子太亲近。
好在他俩也不是那种恶毒之人,李若枫过来的这几年对家里的长辈们也很恭敬,对李若杉
很是亲近,加上小小年纪就知道上进,几年下来,家里人对这孩子也有了几分真心,要说他们
想不起李若枫倒也是正常的,毕竟在他们看来只有李若杉具备这个资格,李若枫是绝对没有这
个资格的。
可经过成栋这么提了一句,李若松也有些动摇了,他很了解自己的弟弟,一旦是弟弟下了
决心的事情,那是十头牛都拉不回来,就算是他们强行让李若杉即位了,这孩子立马就能用手
里的权利让出皇位,这还是最好的结果,若是这孩子为了出口气,搞出点什么事情来,简直叫
得不偿失,李若枫年纪小,可塑性很强,且是个聪慧的孩子,好好培养一下,将来搞不好会成
为一代明君。
李若松能想开,不代表其他人也能想开,最起码,李齐和李黄氏就反对的很厉害,周将军
也是一万个不同意,李良和李陈氏夹在爹娘和儿子儿夫郎中间没少受冤枉气,一边是爹娘念叨
着两个孩子年纪大了主意大了可以不考虑他们这些老东西的想法了,一边是儿子儿夫郎诉苦说
是弟弟长大了他不同意的事情他们这些做哥哥哥夫的也没办法压着做,毕竟强扭的瓜不甜,于
是,倒霉的李良和李陈氏只好两头哄,短短几天,就瘦了下去。
见儿子和儿媳妇这可怜样,李齐和李黄氏先低头了,不过他俩也没轻易松口,而是把李若
杉和李若楓分别叫了去,跟俩人谈了很久,最终才给了一个说法,在李若枫能够接手皇位之前
,由李若杉先当皇帝,立李若枫为皇太帝,李若杉的亲事不允许任何臣子过问以及插手,娶谁
、封谁都由他自己来决定。
这当然不是李齐和李黄氏的意思,而是他们俩被李若杉给忽悠了,李若杉先是声泪俱下的
说了自己不愿意当皇帝的原因,然后有表达了一番自己对家中几位长辈那种一生一世一双人的
羡慕,再痛斥了一番当皇帝身不由己的无奈,最后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他知道现在只有自己适
合当皇帝,但是李若枫毕竟是太子,不管怎么说他们都要给大楚的老百姓一个交代,他自己本
来就有些名不正言不顺的,他的身世很难说清楚,即便是说清楚了以后也会为人所诟病,他不
想辛辛苦苦为老百姓做事情,到了死后还要被人给骂死,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他不干,而且他娘
之所以把他送出来而不是公开他的身份,也是不想他坐那个位置,他娘在世的时候经常说希望
他只是个平凡人,不用被那九重宫阙给困住。
前面说的都是次要的,最主要的是后面这些话,李齐和李黄氏别的都无所谓,可唯一的女
儿留下的希望却是他们老两口不能不考虑的,被李若杉这么一说,老两口也觉得却是是这么个
问题,若是自己的女儿有那个心思,当时也不会宣称自己生的是个公主,就算是楚成帝再怎么
喜爱万贵妃,面对唯一的皇子,怎么可能不顾念一二,想来自己的女儿当时真的就是这么个想
法,希望自己的儿子当个老百姓,平平安安的长大就好。
其实,这完全是偷换概念,若是当年宫里的情况能够容下李若杉的存在,李尤兰绝对不会
做出以女儿冒充儿子的事情来,李尤兰是个极为聪明的女子,她很清楚,就算有楚成帝的怜惜
,也不过是短时间的事情,时间长了,这个儿子她根本就保不住,可李尤兰已经去世很多年了
,李若杉说的是真是假李齐和李黄氏也没办法去证明,加上看孙子哭的都要背过气去还一遍遍
的说着如果他们不答应自己提出的那些要求他就是死都不会当皇帝,疼爱孙子的李齐和李黄氏
也只能妥协了,别的他们不怕,万一李若杉真的跑去死了他们要怎么办,不管怎么说,这都是
女儿留下的唯一的骨血。
从李齐和李黄氏那里出来之后,李若杉偷偷丟掉了藏在袖子里的帕子,那是成栋之前给他
准备的,上面摸了一种刺激眼睛的药水,没什么味道,但是跟眼睛接触之后,眼泪会止不住的
往下掉,当然,他今天说的一番话也是成栋指点过得,成栋自己是两个孩子的爹爹,自然明白
怎么说才能够戳中老人家的心窝子,果不其然,李若杉一击即中,顺利的从李齐和李黄氏那里
拿到了保证。
李齐和李黄氏会同意李若杉的婚事自己做主,是因为李若杉告诉他们,他爹楚成帝,已经
是皇帝了,可想要立谁当皇后,不想选秀女,是一丁点都不由己的,那些朝臣们硬是逼着楚成
帝只能将自己最爱的女人封了贵妃,还搞了这么多的事情出来,若不是那些打着爱国的名义逼
迫皇帝满足自己私心的大臣,他娘和他根本就不会遭遇这么多的事情,甚至他娘都不会被李家
那些不要脸的人给送进宫里去。
疼爱李若杉的老两口当然不愿意自己孙子跟他爹一样被人逼到那种境地,所以很干脆的同
意了孙子的说法,还直接跟周将军他们提了出来。
□作者闲话:
302、南江六屠
周将军他们商议了很久,各有各的想法,到了最后,意见还是不能达成统一,驻地的人越
来越多,事务也越来越繁忙,加上汽车发动机的研究又卡住了,成栋本来就不是什么很有耐性
的人,索性就让李若松召集了高层会议,投票表决。
最后的结果当然是李若杉得偿所愿,驻地高层一共也就十个人,李家人就占了七个,不管
怎么算都是周将军他们吃亏,对投票结果再不满也没办法说出什么来,毕竟,人家提议投票表
决的时候他们都是同意了的,面对这样的结局,他们也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
在李若松商议谁来即位比较合适的时候,南江府接到了大楚国都楚京覆灭的消息,南江府
一片欢腾,大楚终于亡国了,他们再也不用担心会被人清算了,忠王爷死的好,死的太及时了
,不枉费他们这么多年给大赫送去的银两和粮食,就算以后小太子即位了,那还不就是个奶娃
娃,他们想怎么摆布就怎么摆布,如果不想南江府的士族全部投敌,小皇帝就只能被他们给控
制着,只要一想到日后大楚的天下就是他们南江府士族的天下,南江府那些大大小小的举人进
士们就浑身热血沸腾,恨不能现在已经把小皇帝给把握在手里了。
要不怎么说百年的王朝千年的世家,这些望族,别的本事没有,眼色倒是厉害,之前是看
着大楚气数要尽了,就开始资助大赫钱粮,以求能够得到个从龙之功,等到眼看着楚京没了刚
刚开始欢呼,大赫自己内乱了,一时半会儿的估计打不过来,可南边还有个小太子,他们不管
怎么说都还属于大楚,这些年总还是要在小皇帝手底下讨饭吃,就又开始打小皇帝的主意,力
求能够两边都讨好,不得罪任何一方,只他们将自己聪明人,别人都是蠢的,南江府中的世家
大族稍稍透漏出了一点扶持大楚在南边建立南楚的意思,就被府城里大赫的奸细将消息给送了
回去。
大赫自己内部是乱成一团,可不管自己内部再怎么乱,再怎么闹,对外还是一致的,得到
消息,他们是又气又恨,当下就派了两千骑兵南下直奔南江府,贼船上了就不是那么好下的,
你想要两边都不得罪也要看人家接不接受,李若松他们对于这种沽名钓誉的世家是一点都看不
上的,治国是需要有文化的人,但更需要对国家忠心的文化人,因为不满意朝廷就勾结外邦,
给人送粮送钱,见形势不对立马换了态度扒了上来,这种文人不要也罢,相较于李若松他们这
种不搭理你的态度,大赫可就不是那么客气好说话的了。
这两千骑兵不是普通的士兵,而是臭名昭著的被称为豺狗的队伍,大元泽死后,大元厉接
手了这是骑兵,如果说大元泽是有理智的野蛮,大元厉就是嗜血的残暴,这支骑兵在大元厉的
手上更是暴虐了不少,以前还碍着军令不敢弄得太过分,怕被大元泽惩罚,现在却如同脱缰的
野马完全不受控制了。
两千骑兵,从赫都一路南下,走到哪里杀到哪里,等到了南江府外,他们才不管你什么七
的八的有的没的,二话不说,趁着早上城门大开的时候纵马冲进了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