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之一品贤妻-第1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周谨言小脸泛白,他是第一次听到自己的小叔叔如此严肃的批评自己,看起来沉默寡言的
小叔叔原来是如此厉害的人,一语道破了自己最真实的想法,没错,他就是胆小怕事,他不愿
意说话就是因为他觉得说的多错的多,不说不错,他们周家可不就是说得太多了,惹了皇帝的
厌恶,从而落了这么个下场,潜意识中,周谨言甚至不想为官,不想从政,他就想等到熊若杉
将皇位交出去了,和他的事情得到两家人的认可之后,他们能够过上比较悠闲的生活,一起出
海也行,一起周游也行,一起领兵打仗他也愿意,他就想当个普通人,过着平凡的日子,然后
能够得到善终,而不是因言获罪,累及家族。
可他的小叔叔说的也很对,他是周家最有前途的孙子,他的祖父,他的父亲,包括他的小
叔叔在他的身上都投注了太多的精力,寄予了极高的期望,他没道理让他们失望,也没资格推
卸自己的责任,不管将来他和熊若杉能够走到哪一步,他都应该为了周这个姓氏去拼一把,他
相信熊若杉,相信这么多年下来他们俩之间的情谊,也许,他不会重蹈祖辈们的覆辙,也许,
周家在他的手上能够恢复往日的荣光,不,更甚于往日的荣光。
他还是太懦弱了,把周家所有的责任都推在了小叔叔的身上,自己只想着躲在小叔叔身后
,安心的享受本不该由自己来享受的生活,是时候担起属于自己的责任了,婚事上面他已然没
办法让家中长辈满意,那么,在仕途上,在家族荣誉上,他总归要做出些事情来,也不枉费自
己来这人世间走了一遭。
□作者闲话:
315、散养的兄弟俩
在周将军说熊若杉和周谨言的时候,李成和成李就很自觉的低下脑袋准备听训,周将军见
这兄弟俩的表现,又好气又好笑,别人不知道这两个小鬼的脾性,他却非常清楚,标准的蹬鼻
子上脸的人,这兄弟俩一向是快速认错坚决不改,你要是给他们好脸,他们能顺杆子往上爬,
缠的你不跟他们计较为止。
要让周将军来评价这几个孩子的话,熊若杉是聪明有余魄力不足,周谨言是太过谨慎勇气
欠缺,熊若枫是被保护的太好,过于天真,周谨思是单纯的有些憨了,李成和成李这兄弟俩脑
子转的很快,够聪明,也很通透,不管是什么事情,稍微点一下他俩就能反应过来,举一反三
的本事修炼的很是到位,但是这兄弟俩心思全不在正途上,一天到晚的总想着怎么溜出去玩,
跟他们是斗智斗勇,只为了多玩一会儿,玩心实在是重的很。
若真是他自己的儿子,早就上手打了,偏偏这么好的苗子不是他自己的儿子,是李若松和
成栋的儿子,真要说,他其实更应该把李若松和成栋拎过来收拾一通的,可成栋这些年是越发
的忙碌,也不知道成栋的脑子里都装了些什么东西,他带着人折腾出来的那些玩意,刚刚听说
的时候只觉得是奇思妙想,可等到弄出来了才会发现实在很好用,因为这个,他自然不会说成
栋,李若松也是忙得厉害,南楚的形势越发严峻,文臣武将没几个能用的,李若松是又当爹又
当妈,里外一把抓,不过二十多岁的人,看起来跟自己的年纪差不多。
他俩忙的不行,李齐夫妇和李良夫妇也是忙的无暇分身,李齐是教育大臣,相当于以前的
国子监祭酒,统管南楚的各类学校,南楚建国之后,教育制度也从精海卫逐步扩散到其他府城
,经过半年多的建设,南楚所有的府城都建有国立幼小、国立小学、国立中学、国立高中、国
立专科学校、国立大学以及国立军校和国立女校,这些学校全部都是免费就读的,只要到了年
龄就可以入读,确切的说,是到了年龄就必须入读,有不入校就读的,纠察队立刻会上门,孩
子当然是送到学校去,至于爹娘,那就要去市政府走一趟了,最轻的处罚是批评教育,如果批
评教育效果不好,就是服轻度劳逸,比如扫街什么的,再不行,那就要服重度劳逸,去矿场或
者去铺路开荒什么,若是连这个都镇不住,那就只能关进大牢里面了。
李齐统管教育方面的事务工作,从学生入学到考试,再到教师的培养和考核,包括学校的
选址以及招生,大大小小的事情他都要操心,幸好南楚的府城不多,相互之间的距离也近,加
上随着公路的建设和大量城际公交的投入使用,府城之间的往返变得容易很多,各个府城的学
校管理起来并不是那么困难,否则以李齐的岁数想要将这一块的事情做好难度还是很大的。
尽管如此,李齐也总是忙的前脚掌打后脚跟的,不过,也许是忙的都是自己喜爱的教书育
人的事情,李齐忙归忙,精神却极好,人看起来年轻的紧,现在的李齐比前些年瘦了不少,但
是眼神明亮,精神矍铄,根本不像是六十多岁的人,出去了说四十岁都有人相信,甚至还有不
少小姑娘对李齐投怀送抱,当然,李齐说起这种事情的时候,脸是黑的,他为人正派,瞧不上
这种姑娘的做派,也不乐意给自家老妻添个姐妹,所以往往都是严厉拒绝外加叫来姑娘的家人
厉声批评,直到对方灰溜溜的认错为止。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李齐非常明白教育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在教师的管理方面李齐是极
为严格的,颁布了一系列针对教师的管理条例,尤其注重师德人品,凡是被发现师德不好或者
人品有问题的,都是直接辞退永不录用。
一般来说,南楚各个学校里面的老师是不愿意被辞退的,南楚给教师开出的俸禄很高,地
位也相对来说比较高,逢年过节的还会发放各种福利,每所学校都建设有教师住宅区,全部都
是免费提供给教师居住的,只要一日在职,就能在这里住着,另外还有每年的优秀教师评选,
被评选上的人是要受到皇帝接见的,名字也会被刻录在荣誉榜上,那可是永久荣誉。
但是,一旦被辞退了,那真的就是什么都没有了,就是自己再去开私塾,收入不比在国立
学校里面拿得多不说,生源也没什么保证,福利就更不用说了,还有住的地方,买房子太贵,
租房子太费,可能教书一年还不够支付一个月的房租,毕竟现在有国立的免费学校,谁还会傻
乎乎的自己掏钱请个先生。
如果南江府的那些世家大族没有被屠尽,没准还能去当个西席,毕竟那些自诩世家的人尤
为看中规矩,让自家孩子跟着平民百姓的孩子一起读书,他们会觉得辱没了自家人的身份,他
们是宁愿多花银子,也不愿意让自家孩子去国立学校念书的,可惜,那些世家大族被杀的差不
多了,剩下的不是太年轻挑不起担子,就是根本无力反抗朝廷的旨意。
南楚的各项政令和改革措施能够这么快的落实到各个府城去,跟南江府的覆灭也有很大关
系,可以说,如果没有南江府被屠尽的事情,南楚也没法做到这么顺利的完成大部分府城的各
项改革,对新生的南楚来说,最大的阻碍从来不是外部的敌人,而是内部的士族。
并不是没有人反抗,可反抗的那些士族还没来得及有什么动作,就已经被老百姓给折腾的
散了,大部分士族是经商的,老百姓一听你不让朝廷见国立学校,不愿意让老百姓的孩子们免
费入学读书,这还得了,你家孩子是人,我家孩子就不是人了不成,根本不用朝廷说什么,老
百姓们自发开始抵制这一家人,不买你家东西,也不卖你家东西,你再有银子,菜不卖你家,
柴不卖你家,衣裳不卖你家,你爱咋咋地,基本上,不用多长时间,这些士族自己就服软了。
这正是成栋想要让熊若杉看到并且明白的道理,一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其颁布的政令一
定是要对老百姓有利的,士族是很重要,但是老百姓更加重要,不管大楚将来会变成什么样子
,内阁制也好,君主制也罢,身为皇帝必须坚定的站在老百姓一边,这样,想要推翻皇权的人
就不会有任何的群众基础,没有人支持的造反从来都是没有办法成功的,不要小瞧这些无权无
势的老百姓,当这些老百姓被逼得走投无路时,倒霉的从来不会是这些一穷二白手无寸铁的百
姓,而是平日里锦衣玉食的士族、富商以及看似至高无上的皇族。
熊若杉是个聪明人,对于成栋想要让他明白的道理他很快就能领悟,并且还能将其发扬光
大,李齐所负责的教育改革只不过是熊若杉走出的第一步,因为读书对老百姓的吸引力极强,
所以这件事情毫无疑问的被很快落实到位,不少府城的百姓为了能够加强同南江府的联系,甚
至自动自发的跑来帮忙修路筑桥,这倒是让朝廷省下了不少开销。
李齐忙,李黄氏也忙,南楚一共有十二家纺织厂,这些纺织厂全部都是由李黄氏来负责管
理,从衣裳到被服,李黄氏也是忙的不行,同时还要接手纺织机改进的研究工作,平日里也是
忙的见首不见尾的,老夫妻俩都忙起来的时候,个把月见不到面都是常有的事情。
李良负责商务部,南楚在各府城建立了大型的交易市场,所有的货物都是统一由商务部提
供的,从生活用品到粮食铁器,全部都由商务部从各个生产厂购进,再运送到各府城进行销售
,另外还有海外带回来的新奇玩意,这些都是在配给制之外的,家中有余钱的基本都会到交易
市场来买东西。
商务部原本是归户部管辖的,后来专门独立出来,设置商务大臣的职务,统管南楚内外商
务贸易方面的事情,包括南楚的海关,也归商务部来管理,随着出海的船只和人员越来越多,
生产出来的商品越来越丰富,交易市场赚取的利润越来越大,李良也是整日扎根在办公室里面
,有时候连睡觉都顾不上。
李陈氏负责医院、慈善堂和惠民药局的事情,这本该是张管家的工作,可张管家自从接手
情报科之后,是一门心思的放在情报科上,医院就只能移交出去,幸好制药厂早就上了正轨,
无非是大夫和护士的管理,这些事情只需要李陈氏按部就班的处理就行。
慈善堂分为老人和儿童两部分,鳏寡孤独的老人和孤儿都是要被送到慈善堂的,各府城也
都设置有慈善堂,相较于医院,慈善堂才是李陈氏最不放心的地方,毕竟,这里面有太多的地
方可以动手脚。
□作者闲话:
316、应有的觉悟
李陈氏本来就是非常细心的人,她是个很喜爱孩子的人,对老人也是打从心底里尊重的,
当成栋提出在南楚各大府城修建慈善堂,以收容鳏寡孤独的老人和无父无母的孤儿时,李陈氏
是第一个同意的,管了这么多年的纺织厂,李陈氏早已不是当年话都不敢多说的妇人,在讨论
事务的场合,她也能说不少有建设性的话来。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李陈氏让人刻在所有慈善堂影壁上的一句话
,南江府中凡是进入慈善堂工作的人都是李陈氏亲自面试过的,甚至连负责卫生打扫的阿姨也
都是李陈氏问过话后招进慈善堂的。
李陈氏最担心的就是工作人员对这些老人和孩子照顾的不够尽心,从情感上来说,这些人
身世处境已经够可怜了,李陈氏不希望他们再次遭受伤害,从律法上来说,朝廷把他们招进来
是希望他们能够好好把工作做好的,他们的工作就是照顾这些老人和孩子,一旦做不好,说严
重点就是渎职,而且这种老人和孩子自我保护的能力很弱,一旦被人薄待了,也很难说出来,
所以,工作人员的品德就显得分外重要。
以前驻地并没有太多的孤儿,不是被人领养了,就是进入学校提前独立了,老人也不多,
确切的说是没什么闲人,驻地里面需要人的地方太多,以食堂来说,洗碗刷盘子拖地擦桌子,
都是需要人来做的,但是并不需要青壮年来做,年纪大的人就可以胜任,驻地里的人不论多大
年纪都不愿意让自己成为别人眼中吃闲饭的人,所以驻地并不需要设置慈善堂。
可南江府不一样,重建之后的南江府涌入大批的流民,有从北边逃过来的,有从西边逃过
来的,也有从南边赶过来的,人数极多不说,南江府的建设相对来说比较滞后,不像驻地那边
有各种各样的工厂,南江府建设的时间还是太短了,对这些涌入的人群根本没有多少可以安置
的途径。
修路建房什么的也没办法用上老年人和孩子们,在这种情况下,慈善堂的建设势在必行,
加上成栋考虑的更加长远,南江府日后必然会成为整个南楚建设的样板城市,可不管是哪个人
,他们都没有建设一个国家的经验,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慢慢积累经验,而在这个过程中,
社会福利保障体系的建设是非常重要的,从后世来的成栋很明白,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社会福
利保障体系对于老百姓来说是多么重要的东西,尤其是那些弱势群体,他们能否过得舒心在很
大程度上关系到国家的稳定。
衣食住行是基本保障,看病吃药则是生命保障,所以慈善堂和惠民药局是必须存在的,也
是必须在整个南楚范围内推广开来的,想要推广到其他府城,首先在南江府就要做出成熟的体
系来,这项事务也只能交给李陈氏负责成栋才放心。
李陈氏也很明白这项工作的重要性,所以她也是忙的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李家四位长辈都
已经忙成这样了,就更不用说李若松和成栋了,李成和成李兄弟俩基本上就处于放羊吃草的状
态,幸好两个孩子平日里除了读书就是被李若松带在身边,这才没长的太歪,可随着年纪渐渐
大了,两个孩子也开始有了自己的小心思,许是因为大人们都太忙,对他们的关心少了些许,
两兄弟多少还是有些小动作的。
其实就是叛逆期,兄弟俩都是很聪明的人,可正因为太聪明了,才更加难以管教,说道理
,他们俩什么都明白,搞不好比他们这些大人还能说,惹起事来也是毫不含糊,让成栋和李若
松很是烦恼。
李若松看周将军有说这兄弟俩的意思,心里微微一动,没多说话,等着听周将军怎么说他
这两个儿子。
周将军对李成和成李很是严厉,他本就是不苟言笑的人,李成和成李多少有些怕他,微凉
的眼风扫过去,小兄弟俩立马装出一副乖乖听话的样子,周将军根本不吃他们这套,冷笑一声
,说道:“你们两个确实聪明,但都是小聪明,你们以为你们这种小聪明能够让你们得意多久
?作为李若松和成栋的儿子,光是有这种小聪明根本不够,说白点,你们俩那点本事和小心思
根本不够看。
不要不服气,你们俩的起点比别人高很多,说白了就是命好,你们的爹和爹爹都是有本事
的人,不出意外,你们长大了即便不能子承父业,也能衣食无忧,但是,这一切都是建立在你
们有出息的前提下。
慈善堂你们跟着去过,那些跟你们同龄的孩子过着什么样的生活你们也都看到了,他们不
比你们聪明吗?还是他们不比你们努力?都不是,他们只是身份没你们高而已,南楚的将来是
不可预测的,现在的南楚实行的是一种全新的体制,有太多的东西是之前没有的,就像你们爹
爹说的,咱们现在就是摸着石头过河,一边走一边想该怎么走。
在这个过程中,有不少人脱颖而出,你们仔细想想,现在南楚这么多的官员中,有多少是
世家大族出来的,又有多少是平民百姓出身的,我做过统计,平民出身的官员占了八成,余下
的两成其实并不成气候,哪怕是你们爹和爹爹,那也都是平民出身的人物。
这种情况估计会持续很多年,各行各业需要的人才只多不少,不知道会有多少你们现在觉
得可怜的平民将来会走到你们企及不到的位置,到了那个时候,你们若是有所建树还好,若是
一事无成,你们认为你们有什么脸面来面对你们的家人。
我们是会老的,你们的那些长辈同样也是会老的,不出意外,他们会死在你们前面,将来
的李家和成家是要交到你们手上的,你们现在仗着出身,表面上乖巧,私底下搞着另外一套,
你们以为是骗过了我们,但其实你们谁都没骗过,只是骗了自己。
我们能做的只有尽量让你们掌握生存的能力,至于将来你们能够走到哪一步,还是要看你
们自己,你们不要忘了,你们的爹和你们的爹爹这辈子只有你们两个孩子,等到他们老了,谁
来赡养他们,只能是你们,可你们真的有这种能力吗?我很怀疑。
连现在有人教你们,有人带着你们往前走,你们都能玩阴奉阳违这一套,等到你们长大了
,岂不是更加嚣张,会不会当着我们的面是人,背着我们是鬼,看起来都是乖巧听话的孩子,
可实际上却做些违法的事情,这谁都说不准。
你们不愿意学本事,无非是觉得反正自己有个厉害的老爹和爹爹,光是他们留下的钱财就
够你们过一辈子,你们觉得自己高人一等,只想着坐享其成,可有句话你们知不知道,好男不
喫婚时饭,好女不穿嫁时衣,意思是不靠祖先馀荫,靠自己的能力生活,现在离开你们老爹和
爹爹,你们会做什么?我看,你们连活下去都很难。
慈善堂中那些六七岁的孩子,自己会做饭,自己会洗衣裳,还会种地,同时人家在拼命努
力的读书,你们呢,每日里是去了学堂,可你们真的有在用心学习?平日也都跟在你们爹身边
,问题是对于我们讨论的东西,你们又听进去了多少,用心思考过没有?
不要急着说话,在我说话的时候你们只需要听着就是,不要以为我们什么都不知道,光是
你们的考试成绩就能说明一切,你们的卷子我都看过,你们应该庆幸你们聪慧,否则按照你们
俩这种惰性,想要考及格都很难,犯的错误都是低级错误,不是因为粗心大意失分,就是因为
没有认真听讲失分,你们以为成绩中上游就可以交差了?错了,按照你们的情况,考不到前十
名就说明你们俩根本没用心。
李成,成李,你们需要的从来都不是小聪明,而是大智慧,正因为你们的起点比别人高,
你们才更应该努力,只有更努力,更上进,更好学,更刻苦,更优秀,将来才不会愧对你们的
亲长和你们的身份。
历朝历代,一个家族的覆灭从来不是因为外在的力量,而是因为内在的问题,你们一家人
走到今天很不容易,你们俩被家中长辈保护的太过了,所以你们没有什么觉悟,那种要成为人
上人,能够接过祖辈的担子,将一个家族承担起来的觉悟,身为嫡长子嫡长孙,却不能够延续
家族的荣耀,两世而亡绝对不是危言耸听。
今日我说的话也不知道你们两人听进去了多少,不管你们心里是怎么想我的,我只希望你
们将来不会为了今日的所作所为而后悔,不会等到老了才开始反思自己,不要忘了,我们都是
比你们先死的,我们活着的时候,你们还有人依靠,等到我们死了,你们靠谁?靠你们那些小
聪明吗?去学着坑蒙拐骗来过上锦衣玉食的日子吗?”
周将军的话说的非常狠,以至于小兄弟俩同时红了眼眶。
□作者闲话:
317、周将军的担忧
李若松起身,双手抱拳,深深的朝周将军行了个礼,周将军不避不闪,站着受了李若松的
全礼,他当得起这个大礼。
李成和成李到底还是小孩子,平日里也是被家中长辈捧在手心里疼爱的,李若松和成栋也
极少如此严厉的呵斥他们,被人这样教训一通心里总归是有些委屈的,小兄弟俩红着眼眶眼泪
汪汪的看着李若松,结果,就看到他们老爹长身玉立的给周将军弯腰行礼,摆明了是感谢周将
军的意思,小兄弟俩那种迫切的想要诉说委屈的想法一下被打了下去。
好在他们的小叔叔方才也被周将军说了一通,现在也是满脸通红垂着脑袋不吭气,小兄弟
俩对自家小叔叔生出一种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觉来,反正自家爹爹是不会给他们出头了,小兄
弟俩擦擦眼泪,跑到熊若杉身边,仰着小脑袋说道:“小叔叔,别难过,爹爹说知错能改善莫
大焉,以后我们不再犯错就没事了。”
熊若杉摸摸两个小家伙的脑袋,笑着说道:“嗯,以后不要再犯错误就好,你们两个要好
好学习,多学些本事,将来小叔叔也要靠你们两个养的。”
李成皱皱鼻子,说道:“小叔叔不是会娶小婶婶吗?等到娶了小婶婶,就会有自己的孩子
,唔,不过,就算小叔叔有了自己的孩子,我和弟弟也会养小叔叔的。”
成李跟着点脑袋,接嘴道:“就是,就是,小叔叔对我们那么好,等到小叔叔老了,我们
也会对小叔叔好的,嗯,我们也会给小叔叔换尿布、穿衣裳,还有周小叔叔也是,我们也会好
好对他的。”
李成和成李算得上是熊若杉和周谨言一手带大的,小兄弟俩小时候吃饭穿衣什么的都是熊
若杉一手包办,换尿布洗尿布这种事情熊若杉和周谨言还真没少做,家中长辈时常拿这些事情
告诫小兄弟俩将来长大了不能忘了两个小叔叔对他们的好,听得多了,自然就放在心上,在李
成和成李的心里,别人怎么对他们,他们就要怎么对别人,所以他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