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一品贤妻-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直在想是否可以如此安排。
后来为父终于下定决心要将小公子送出宫,可就在这个节骨眼上,贵妃娘娘有了身孕,贵
妃娘娘有孕之后,她第一个要动的人不是皇后,而是兰妃娘娘,因为长公主的生母早已去世,
而小公主的生母却还在世,且这些年皇后娘娘对兰妃娘娘多有关照,虽然没办法让兰妃娘娘日
子过得舒心些,却也帮她挡了不少事情。
贵妃娘娘一方面是早就看兰妃娘娘不顺眼了,另一方面也是想要借着处置兰妃娘娘来给皇
后娘娘一个颜色看看,也算是杀鸡儆猴了,她怕是心里早有成算,这一胎无论如何只能是皇子
不能是公主,只要是皇子,立为太子之后,皇后这个位置不管是不是她坐着,都动摇不了她的
地位,更何况,皇上早就有废后的意思,只是碍于贵妃娘娘身份不够,一直没有动皇后的位置
罢了。
为父觉得等到这个孩子生下来之后,皇后之位必然保不住,太子之位也必然会定下来,就
是所有的大臣联名上奏怕也是无济于事的,而在此之后,包括为父在内的一批老臣都将成为贵
妃娘娘重点处置的对象。
别人为父不清楚,可是贵妃娘娘对为父是恨之入骨,恐怕为父是难逃一死了,对于这一点
,你并不需要太过于担心,人固有一死,为父并不会因为这一点而退缩,只要为父活着一日,
就不会眼睁睁看着大楚沦入此等毒妇手中。
静修,为父一生共得三子,你是为父的嫡长子,一直是为父重点培养的孩子,为父虽然不
忍心让你跟着为父一起死,却也没有办法将你提前送走,希望你不要因此而则怪为父。”
说到这里,周丞相的眼泪顺着脸颊落了下来,想他周正九岁参加乡试考中秀才,且中考中
解元,十二岁参加会试,考中举人且高居榜首成为会元,十三岁参加殿试,金榜题名,高中状
元,是大楚赫赫有名的神童。
而后他的仕途一路畅通,不过二十七岁便已身居巡抚一职,而立之年奉诏回京,官拜内阁
;加封太子少傅,可谓是风光一时,先帝驾崩后,皇帝年幼,政事几乎都是在征询过他的意见
之后才做的决定。
只可惜,皇帝十六岁大婚亲政之后,对他渐渐离了心,到了现在,他几乎是被架空了,他
也曾反思过,是不是自己在教导小皇帝的时候太过于严厉了,以致于皇帝对他心存怨恨,可再
想想皇帝现在的所作所为,周丞相又觉得自己当年对小皇帝的管教太过于松懈,以致于皇帝无
心政事只顾着厮混在后宫之中,他一直觉得自己有愧于先帝的信任,有愧于先帝的临终托孤,
他没有把小皇帝教好,没有让小皇帝成为一个好皇帝,也正因为如此,他才会如此重视兰妃娘
娘膝下的小公子,对于周正来说,小公子就是他最后的,也是最大的希望,更是大楚朝最后的
希望。
□作者闲话:
第一更奉上~~~

136、此生共白头

眼见父亲老泪纵横,周静修也忍不住湿了眼眶,他擦去眼角的泪水,对周丞相说道:“父
亲何来此言,孩儿自是知晓父亲心意的,只求父亲保重自己,若是父亲不在了,孩儿实在不知
道该如何是好。”
周丞相用袖子把脸上的眼泪擦干,长长的叹了一口气,“你母亲这些时日身子越发不好,
怕是没多少日子了,待你母亲走后,为父准备让你二弟辞官扶灵回乡,代替我们父子二人守孝
三年,你到时候把你几个孩子也都送回去,总要为咱们老周家留点骨血。”
周静修沉默了一会儿,说道:“父亲,如果咱们把人都送回去了,会不会引起朝廷的怀疑
?,,
“已经顾不上了,大乱将至,为父认为最多两年,咱们大楚就要乱了。”周丞相说道。
“最多两年?”周静修诧异的重复了一遍。
“今上身子骨不太好,怕也就这两年的事了。”周丞相轻轻说道。
“这,这怎么会,今上正值壮年,身子不大好,消息可属实? ”周静修吃了一惊,有些不
敢置信。
“三年前,贵妃娘娘引荐了一位道长给今上,说是已经有五百余岁了,是位活神仙,这个
所谓的活神仙给今上服用了一粒什么强身健体丸,据说今上当晚便觉得身体好了很多,之后又
给了他几样东西,今上对这位道长越发信任,刚开始为父还劝过今上不要相信这些东西,却被
今上斥责了一顿,后来为父又劝了几次,今上对为父越发厌恶,到了现在已经是连见都不想见
为父了。
而今上的身子骨也是从去年开始显现出不对劲的,今上自己不觉得,为父和先帝留下辅政
的这几位老臣却能看出来今上身体状况明显出现了异常,你没有面圣的机会,所以并不知道圣
上的情况。
且为父在太医院也有关系很好的医正,他告诉为父圣上的身体已经被掏空了,这些日子越
发依赖于道长的丹药,只要一日不服用便会脾气暴躁,动辄摔打东西,性情脾气同以往截然不
同,医正告诉为父要做好准备,恐怕今上日子不长了。”
周丞相说完,突然想起那个个头只到自己膝盖的小小的皇帝,拉着自己的袖子,仰着小脸
问自己叫什么名字,是干什么的,以后会不会经常陪自己玩,他当时怎么回答他的来着,好像
是蹲在小皇帝身前,对小皇帝说以后他都会陪着他,跟他一起读书识字,跟他一起玩耍,只要
他还需要自己,自己都会陪在他身边的,只可惜,自己还想陪他,他却再也不需要了。
“父亲,孩儿想问一句,父亲可是已经安排好了后事? ”周静修低声问道。
周丞相低头笑了一下,说道:“为父没什么事情好安排的,这一辈子为父没有拿过一两不
该拿的银子,没有做过一件对不起朝廷的事情,住的府邸是御赐的,除了例银和祖上留下的几
间铺子几个庄子为父没有其他私产,就是老家的祖宅也要重新修葺一下才能住人,你说,为父
还有什么事情需要安排。”
周静修忍不住说道:“既然如此,父亲为何会担心日后会性命不保?在孩儿看来,不管是
谁都找不到理由治您的罪。”
周丞相失笑摇头,说道:“你这孩子,也是老夫对你的教育太过于正直了,也把你保护的
太好,让你对这些东西一点意识都没有,想要给一个人治罪,何必需要什么理由,到了那个时
候不管你是什么人,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为父现在还真的就只想知道他
们会用什么样的罪名治为父的罪。”
说到这里,周丞相笑了一下,说道:“静修,为父会尽全力保全你们,可是你入朝堂太久
,根基也太深,想来他们是容不下你的,说来也是为父害了你,若不是为父当年执意让你进入
朝堂,你这个时候就不会遭这样的罪。”
周静修摇摇头,说道:“能够投生为父亲的儿子,孩儿此生不悔,若是能够有幸跟父亲一
同赴死,那就更好不过了,下辈子孩儿还想做父亲的儿子,听父亲的教诲,在父亲膝前尽孝。

周丞相看着自己的长子,当年那个只比自己两只手掌大不了多少的孩子一转眼已经长这么
大了,也开始长出白头发了,当年跟在自己身后父亲父亲喊着的孩子也已经为人父了,他教他
写字,教他读书,教他为人处世的道理,教他为官之道,而现在,要教他如何面对生死了。
“好,下辈子咱们还做父子,我还叫你认字念书,教你做人做事。”周丞相红了眼眶,伸
出手,就像周静修小的时候一样,摸了摸他的脑袋,只是当年他是弯着腰摸他的后脑勺,现在
却要垫着脚才能摸到他的脑袋了。
父子俩在书房谈完话,先后离开书房,两人都是收拾好情绪之后才出的书房,若无其事的
各自做各自的事情。
周丞相径直去了松寿园,那是他跟老妻居住的院子,老妻身子越发不好了,太医来了好几
趟,都跟自己交代让老妻吃点好的,喝点好的,估摸着也就这么些日子好过了,老妻想来也是
有了预感,这几日越发黏着自己,每日都会拉着自己说以前的事,说起幺儿的亲事,说等她走
了自己就再娶一个,这样他能够有人照顾,她在九泉之下也能够放心。
他每次都是笑着点头,陪着老妻一起回忆过去的事情,往往都是说着说着老妻就睡着了,
他就给老妻理理头发,静静的看她一会儿,再去忙自己的事情,他同老妻自幼定亲,少年夫妻
,风风雨雨走到现在,穷也好,富也罢,老妻从未离开过他,还给他生了三个如此优秀的儿子
,他这辈子得有如此女子相伴,哪怕是死了也是心甘情愿的。
老妻走在他前面也是好事,他以前曾想过,总有一天他们俩会有一个人先走,若是可以,
他希望老妻先走,这样自己可以在她床前侍候她,可以送走她,到了那个时候不管有多苦都不
会是让老妻来承担,逝者已逝,生者却要坚强的活着,先走这样就很好,老妻走之前看到的还
是那个意气风发身居高位的他,而不是沦为阶下囚的他。
周丞相唯一祈求的就是老妻在黄泉路上走的慢一点,等等他,他不会让老妻等太久,他会
追上去,拉着老妻的手,然后一起投胎,下辈子还做夫妻,若有来世,他一定不会再走科举一
途,就当个农夫,每天他下地耕种,老妻在家做做衣裳鞋子,带着孩子给他送送饭,他们就做
一对平平凡凡的,快快乐乐的老百姓。
周丞相进了屋,老妻还在睡,他刚刚在床边上坐下,老妻似是有感觉一般睁开了眼睛。
“夫君,你来了? ”老妻看着他,眼中有着深深的眷恋。
“嗯,吵醒你了?”周丞相伸出手给老妻整了整被子。
“没有,妾身有话要对夫君讲。”老妻笑着说道。
周丞相似乎是有了预感,便说道:“你说吧,咱们夫妻二人何必弄得这么客气。”
“夫君,妾身方才做了一个梦,梦到咱们成亲那日的晚上,你揭开我的红盖头,对我说以
后请让我来照顾你一辈子,我当时就在想,这一辈子我就跟着你,上刀山下火海我也要跟着你
;妾身多想再陪你几年,幺儿还没有成亲,我还没看到幺儿的孩子,妾身不甘心吶,待妾身走
了,若是幺儿娶亲了,夫君记得给妾身烧个消息,让妾身也高兴高兴。
别人都说妾身是个有福之人,妾身也这么觉得,若有来世,妾身还想跟你过一辈子,哪怕
咱们只能过穷苦日子妾身也甘之如殆,妾身对不住夫君,要先你一步离开,虽然夫君每次都说
会再找一个人陪你,可妾身却知道,夫君定然是不会再找了,留下你一个人孤零零的在这世上
苦熬,是妾身的不是。
妾身会在奈何桥边上等着夫君,夫君不来妾身不走,孟婆汤妾身也不会喝的,妾身不想忘
了夫君,一点也不想,妾身,妾身实在舍不得夫君。”不知何时,眼泪已经顺着她的脸颊落在
床榻上。
周丞相别过头,不想让老妻看到自己的眼泪,他擦干眼角,扭过头,笑着说道:“你又在
说什么傻话,你定能够活的长长久久的,你还要跟我一起给幺儿定一门好亲事,看着幺儿生儿
育女,咱们的嫡长孙也已经十岁了,再过两年也该定亲了,到时候还指望你这个祖母给他找个
好媳妇,那可是咱们周家的嫡长孙媳妇,一点也马虎不得,长孙娶了亲,咱们呐就能抱上曾孙
子了,你看,到那个时候就有个孩子跟在你身边曾祖母长,曾袓母短的,多好,还会给你端茶
,给你捶腿,陪你聊天,你啊,就安安心心的好好养病,把病养好了咱们俩一起抱曾孙子,好
不好?”
像是看到了周丞相的话中所描述的场景,周丞相的老妻闭着眼睛,扯出一抹笑来,可是很
快,她的笑容消失了,她睁开眼睛,说道:“夫君,妾身真的想看呐,想看看曾孙子的模样,
看看幺儿妻子的模样,只可惜,妾身等不到了。夫君,你把当年婚书上写的内容再念一遍给我
听,好不好?”
周丞相眼含泪水,说道:“好。”
说完,周丞相将老妻从床榻上抱起来,让她靠在自己怀中,慢慢说道:“两姓联姻,一堂
缔约,良缘永结,匹配同称,看此桃花灼灼,宜室宜家,卜他年瓜瓞绵绵,尔昌尔炽,谨以白
头之约,书向鸿笺,好将红叶之盟载明鸳谱,此证。”
周丞相还没念完,老妻便已在他怀中永远的闭上了眼睛,周丞相没有中止这段话,而是坚
持着一字一字的把当年他写给老妻的婚书念了一遍,最后一个证字轻的几乎听不到了,周丞相
低下头,看着像是睡着了一般的老妻,说道:“你等等我,我马上就去找你,你可一定要走慢
点,别喝孟婆汤,别国奈何桥。”
一日之后,丞相府挂起了白灯笼。
□作者闲话:

137、李氏族长李良

“开祠堂。”刘家沟李家的一位族老穿上了自己最好的一件衣裳,站在祠堂门口,表情严
肃的说道。
两位年轻人闻言立刻快步上前,将祠堂的大门推开,随着一阵吱呀吱呀的响声,沉重的漆
黑色的大门被推开了。
一股潮湿的味道扑面而来,成栋皱皱鼻子,有些受不了这种味道,李若松扫到成栋的表情
,便轻声问道:“身子不适?”
成栋小小声的回答道:“不是,味道不好闻。”
李若松压着声音说道:“祠堂都是这样的,你且忍忍。”
见小夫夫两个在说小话,李良握拳凑到嘴边,刻意的咳了两声,示意李若松和成栋见好就
收,不要再继续说小话,若是被族老听见了怕会不太好。
李若松和成栋连忙各回各位,俩人继续低眉顺眼的站在李良身后。
“列祖列宗在上,今日有李家子李齐、李良、李若松、李若杉回归宗祠,现将此四人记于
族谱之上,往列祖列宗在天之灵能够护佑子嗣,保子嗣一世平安。
记,李齐,妻李吴氏,子李良,妻李陈氏,长孙李若松,夫郎成氏,次孙李若杉,记成,
族谱归位。现在,一叩首。”
李齐一家七口闻言便一起跪在地上,以头磕地,恭恭敬敬的给李家列祖列宗们叩首。
“再叩首。”族老说道。
李齐一家人再叩首。
“三叩首。”族老继续说道。
三次叩首之后,族老说道:“礼成,即日起你们便正式回归我李家宗祠,日后务必牢记自
己的身份,切不可做有辱李家名声之事,否则国法可饶,族规难容,可记着了?”
“记下了。”李齐躬身答道。
“好,你们切记着今日的话。”族老说完,伸手扶起李齐。
村长见李家的事已经结束了,便走过来说道:“不知你们的族长可已经选定了?”
族老说道:“已经选定了,咱们这些人一致推举齐儿做咱们的族长,只是此事还未来得及
同齐儿商议,既然村长在这里,那我就直接说了,齐儿,你看这个事情你可同意?”
李齐沉吟了一下,说道:“不是老夫不愿意当族长,而是老夫着实是年纪大了,精力不够
,年轻的时候过了几年苦日子,身子骨越发不好了,怕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族老听到这里,一下子急了,“你哪里年纪大了,老朽都年逾古稀了,还不服老,你年纪
轻轻的怎么就精力不够了,不成,这个族长你是当也要当,不当也要当。要不然这样,你给我
们推荐一个人,若是咱们这些老东西都能够认可,那也行。”
族老说完,定定的看着李齐,就像是李齐要是不给他一个让他满意的答复,他今天就不放
过他了一般。
李齐低着头想了一会儿,说道:“若是几位族老不嫌弃,不妨让犬子担任族长一职。”
李良闻言吓了一跳,不由看向李齐,他不明白自己的父亲为何会提出让自己担任族长的事
情,要知道他还太年轻,这些族老们肯定不会让他做族长的,而且就算是他做了族长怕也很难
服众,李良想到这里正准备开口拒绝,就听族老说道:“成,你不愿意当族长让你儿子当族长
也是一样的,这事我看就这么定下了,村长,你记一下,以后咱们李家的族长就是李良了。”
李良的话被硬生生憋了回去,差点没给他噎到,他现在算是看明白了,这些李家族老们根
本不在乎当族长的人有没有资历,也不在乎究竟是他父亲还是他来当这个族长,只要是他们家
的人,哪怕是李若松,他们也会同意。
看来这些人是早就打算好了,要让他们一家人来挑担子,如果自己家承担了族长的位置,
那么以后李家族人来找他们办事情他们多多少少要给点关照,想通之后,李良的脸色有些不太
好看,这里的李家看来需要好好整顿整顿了。
在这之后,李良又有些担心,他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做好族长这个位置,只是李良现在学会
心里不管如何翻江倒海,面上也丝毫不漏的本事,所以在族老想他看过来的时候,李良扯出一
抹温文的笑,冲着族老点点头。
“老朽这就回去跟他们说这件事,以后咱们李家就靠你了。”族老说完也不管李良和村长
的意思,撒开腿往回跑,看着跟他的年纪一点也不相符。
李良楞了一下,很快回过神来,见李齐正冲他使眼色,便顺着李齐的指示看过去,一眼就
看到村长正在瞄着他,李良连忙冲村长拱拱手,说道:“以后还请村长多指教。”
村长连忙回礼,说道:“不敢,不敢,李族长近些日子事务繁忙,若是有用得着我的地方
,李族长直接吩咐便是。”
李良也不客套,笑着回道:“村长言重了,我毕竟年纪轻,很多事情都不知道该怎么处理
;若是村长不拉我一把,我怕是很快就要回家种地去了,若是我做的事情不合规矩,或者是没
做好,村长不需要顾虑我的面子,直接说便是。”
村长听着这番话,心里受用的很,看看,这读过书的就是不一样,说话都比别人说得好听
,同样是族长,老的族长恨不得把尾巴翘到天上去,现在的族长年纪是小了些,做人比之前那
个老东西好太多了。
“既然你这么说了,我也不客气,以后有什么事情我会直接跟你说,就是有个事情,学堂
的建成之后,收多大岁数的孩子? ”村长最关心的还是李齐承诺的学堂的事情。
“不管多大岁数的孩子都收,这也是父亲说的,只是咱们把丑话说在前头,若是谁家的孩
子不用功读书,整日里不是打闹嬉戏就是欺负别人家的孩子,那咱们学堂可是会直接把这孩子
赶出去的,不管是谁家的,咱们都一视同仁,真要是有这种事情,爹娘都不需要过来的,把孩
子领回去就行。”李良正色说道。
“那是,那是,这种孩子放在学堂里自己不好好学,还不让别的孩子学,那肯定是不行的
,真要有这种事情,都不需要你们出面的,我来找他的爹娘说。”村长拍胸脯跟李良保证道。
李良点点头,继续说道:“还有一件事,咱们村里的孩子有愿意读书的便去学堂读书,有
愿意习武的便跟着周护院习武,有对明算感兴趣的就跟着我儿夫郎学明算,咱们不能说孩子不
愿意读书还死压着孩子去读书,到时候读了好几年,把好好的孩子给耽误,村长,你说是不是
这个理?”
村长擦擦额头的汗水,连声说道:“李族长说的对,说的太对了。”
“哦,对了,最后一件事,到时候孩子愿意学什么或者适合学什么,都由我们学堂这边来
,嗯,调配,这个我希望村长跟村民们都要讲清楚,进了学堂,后面的事情就不要他们的爹娘
来指手画脚的了。”李良说到一半,差点忘了成栋之前说的那个词,调配,挺有意思的词。
村长这个时候哪里敢说不同意,只能连连答应,心里却想着回去之后要跟自己的儿子孙子
们讲清楚,除了读书哪里也不要去,甚至是想都不要想,这年头不读书还能干什么,只有读书
将来才能参加科举考试,才有机会当官,明算,习武,有什么用处,简直是可笑至极。
李良一眼就看出村长的不以为然,也没多说,只是笑着跟村长扯了几句闲话,等到村长跟
他告辞了,才回过身走到李齐跟前,说道:“父亲,您觉得孩儿方才做的是否怡当?”
李齐抚了抚胡须,说道:“做的还不错,你且记着,这世上诸人,从来都是只佩服强者,
想要掌握绝对的控制,必须要有绝对的优势,他们现在怕我们是因为我们有银子,与其说他们
怕的是我们这几个人,不如说他们怕的是我们手里拿着的那些白花花的银两。
为父为何会说要开设学堂,原因其实很简单,若是咱们不花点银子在他们身上,只是关起
门过自己的日子,那一日这些村民们联合起来冲进咱们的屋子杀人、防火、抢劫,咱们这几个
人老的老小的小人还少,那是一点办法都没有的。
所以有的时候你要学会花银子,当然,不是让你瞎花,而是要把银子花在该花的地方,要
让花出去的每一分银子都能够收回十分的银子,这才是会花银子,就像见学堂的事情,以后不
管咱们家是穷还是富,都不会在这村里失去威望。
若松,若杉,这个道理你们二人也要记在心里,自己富起来了只会招惹来其他人的嫉恨,
可若是你让其他人也都富起来了,不念恩情的人固然有,可是这世上念恩情的人更多,我们这
样做不是让其他人佩服你,而是保护你自己,让其他人不会因为嫉恨你而伤害你,你就是挣再
多的银子,人死了,要银子有什么用。与其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