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之一品贤妻-第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城门,决计不会在短短的半年里被打下。
胡丞相,北府和中府有奸细,咱们楚京未必没有,你尽快安排吧,这些人都是各家选出来
的好苗子,是咱们大楚日后的希望,送去南边,送去精海卫,送去若杉跟前,这些火种不能折
在这里,快些去安排吧,再不走他们可就走不了了。”
忠王爷说到这里,顿了一下,继续说道:“你们也走,他们那边老臣不多,光是些年轻人
,将来怕是撑不起一个朝廷,你们这些老臣对大楚一片忠心,又有丰富的经验,日后还要靠你
们才行,你跟我已经有几十年了,以后,大楚就交给你了。”
□作者闲话:
288、开战
被后世称为楚京保卫战的战役极为惨烈,楚京当时总兵力不过八万,围城的大赫士兵多达
十八万,而一个月后,增援就会抵达楚京城下,大赫兵临城下的时候是在北门,城中的百姓都
是顺着南门往外撤离,可除了被忠王爷强制撤离的那几个官员和部分百姓以外,再也没有人从
南门撤离楚京。
忠王爷知道,那些撤出去的老百姓以孩子为主,十五岁以下的孩子不论男女全部都被送出
城去,沿着官道直奔精海卫,为了保护这些孩子们,忠王爷派了五千人护卫,这是大楚能够调
动的最后一支力量,此前前景不明,只希望这些人能够在这乱世中活下来。
其他人没有走,不管忠王爷派了多少人去劝,他们都不肯走,不止不肯走,还请求忠王爷
给他们发放武器,他们要协助京畿卫共同守卫楚京,不是为了活命,而是为了给逃出去的那两
万多人争取逃生的时间,楚京里的老百姓非常明白,他们能够多坚持一日,他们的孩子就多一
日逃命的时间,他们能够坚持十日,也许,这些孩子们都能够顺利逃出去。
对于楚京的老百姓们来说,他们已经没有任何退路了,他们这些人,世代居住在这里,他
们的祖宗们就埋在家楚京郊外的祖坟之中,他们的根在这里,他们的过去在这里,楚京,不仅
仅是他们居住的地方,更是给了他们诸多庇佑的地方,之前的上百年,是楚京在保护他们,而
今,轮到他们来捍卫楚京了,他们不能撤退,他们,也不会撤退。
楚京城外,大军压境,战争,一触即发。
忠王爷站在台子上,做最后的动员令,他看着站在前方列队整齐的军队,以及站在后面表
情严肃的百姓,虽然他的身体已经不足以支撑自己站起来,但是他仍然咬着牙,挥开李公公的
手,自己站了起来。
“国难当头,我等深受国家恩遇,今文武大小之臣,男女老少之人,戮力一心,捐躯报国
,共雪侵凌之耻,各肩恢复之图,国仇家恨,我等当以死报国,以壮国威,我等在,城必在,
城若亡,我等亦亡! ”忠王爷说完,举起右手,从后往前一挥而下,沉声说道:“奋勇杀敌!
以死报国!杀!杀!杀!”
先是忠王爷身边的人喊道:“奋勇杀敌!以死报国!杀!杀!杀! ”,紧接着,跟着喊的
人越来越多,到最后,几十万人同声喊道:“杀!杀!杀!”
城外大赫的战马被这杀气腾腾的喊声惊吓到,不安的动起来,在大赫的将士们忙着安抚战
马之时,城墙上的红衣大炮响了。
大赫的军队在攻打北府的时候就已经领教过红衣大炮的威力,北府破城之后,可恨那些大
楚人竟是在死前将那些大炮给炸了,什么都没给他们留下,只不过,他们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
,虽然他们的大炮比不上大楚的,却称得上是攻城利器。
本来是准备将自己的大炮送到前面来的,没想到大楚的守军会这么无耻,居然不告而战,
大赫的红衣大炮是经过成栋改良的,无论是射程还是准头,都比大赫军队用的好了太多,所以
,没等大赫的军队做好排兵布阵,大楚就已经开火了。
这是之前大赫从来没有经历过的,他们已经习惯了大楚军队的彬彬有礼,先是双方将领排
兵布阵,在之后是喊话,最后才是响鼓开战,许是这一路下来大的太过于顺利了,大楚的不告
而战让大赫在战争刚开始的时候吃了大亏。
大元丰到底不是庸才,他立刻命令大赫的军队原地散开,并往后撤退,结果,往旁边撤退
的大赫士兵闯进了地雷区,纵使大赫的士兵以骑兵居多,耐不住大楚的地雷更多,结果,被地
雷惊扰的战马开始在自己的阵地中横冲直撞起来,若不是大元丰被人保护的比较好,估计大元
丰也难逃被踩踏的命运。
出其不意的进攻方式让大赫在交锋的短短一个时辰之内,死了三万多人,其中两万人死于
踩踏而非炮火,这也算是意外之喜。
忠王爷接到战报,微微翘了翘嘴角,他知道楚京必然是保不住的,跟大赫比骑兵更是找死
的行为,既然他们那么笃定大楚的战术不会改变,那就打他一个出其不意,让他们知道,大楚
从来不是待宰的猪羊,你既然来侵略我,就要做好被打回去的准备。
只是,这种方法也只能用这一次,大元丰不蠢,他不会给大楚第二次这样的机会,也幸好
大元丰刚开始轻敌了,就那么大剌剌的将自己这边的火炮往前运,大楚这边的几轮炮火虽然没
能把大赫所有的火炮都给毁掉,却也毁了三分之二,余下的三分之一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大
元丰估计是不会再拿出来用的,换了他,也不会拿出来,毕竟,大赫的目标从来不止一个小小
的楚京,他们要的是整个大楚,楚江以北他们不想费力气,因为大楚最难啃的骨头从来不是楚
江以北的这些城池,而是楚江以南的那些府城。
忠王爷收敛笑意,大赫刚刚立国,在攻打丰国的时候已经死了三万多莫赫战士,打下丰国
之后,虽然大赫有扩兵,可丰国的那些士兵素质是远远比不上莫赫士兵的,大赫现在号称有兵
力八十万,其实真正属于大赫的不过十五万,经过丰国、北府和中府这几场战役,莫赫士兵死
的仅剩八万,余下的六十多万全部都是丰国士兵,而丰国士兵跟大楚的士兵不相上下,真要比
起来,大楚反而比丰国的士兵更强一些,毕竟有新式武器的加入,他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尽可能
多的消耗掉大赫的士兵,不管是莫赫族的,还是丰国的,多死一个,日后李若松他们的阻力就
会小一分。
大元丰吃了大亏,就地修养的同时,将兵力分散到楚京四周,牢牢的将楚京围了起来,楚
京不产粮食,就算忠王爷之前屯了不少,可终究有吃完的一天,大元丰觉得自己有耗下去的本
钱,将楚京围起来,弹药总有用完的一天,粮食总有吃完的一日,等到弹尽粮绝了,楚京的城
门自然是会打开的。
这样的自大让大元丰在后面的战斗中吃够了苦头,在他看来贪生怕死,身体孱弱的大楚人
竟是没有没有像以前一样,听到莫赫两个字就反身逃跑,他们竟是抱着必死的决心站在城墙上
;守在楚京里。
大元丰围而不打,忠王爷也不急,却也缩减了城中的粮食配给,几十万人无一人反对,他
们有条不紊的操练、换防、挖陷阱、建防线,所有人都知道,楚京的城墙总有一天会破,他们
在为巷战做准备,所有楚京里面的人都做好了让大赫每进一米留下一命的准备。
年纪大的帮忙做饭送饭,女子帮忙搬物资运东西,哪怕是已经重病卧床之人都在坚持做些
力所能及的事情,以往那些世家贵族放下了架子,那些平民百姓也抛开了怯懦,战争,从来不
论贫富贵贱。
一个月后,大赫的十五万援军抵达楚京城外,大元丰得意的笑了几声,命人敲响了战鼓,
大赫的士兵从四个方向同时发起进攻。
静默了一个月的红衣大炮再次响了起来,与此同时,大赫的骑兵们在距离几个城门十公里
的地方再次踏入地雷区,城墙上戍守的大楚士兵熟练的操作着各种迫击炮,最大限度的给大赫
士兵造成伤亡。
大赫的火炮由于射程不如大楚,竟是被大楚的各种火炮牢牢压制住,只要大赫的火炮响一
次,大楚的炮弹随后就会降落在那架火炮上,大元丰气的咬牙切齿,直接下达屠城令,楚京破
城之后,无论男女老少一律杀之。
可不管大元丰如何愤怒,装备上面的差异在这一刻显现了出来,攻城战持续了两昼夜,大
楚守军伤亡不过百人,大赫军队的伤亡达到了四万多人,大元丰无奈之下,命令军队撤回,原
地休息。
战场再次平静下来,忠王爷知道,这不过是暂时的平静,大赫的伤亡实在太大,他们这会
儿不攻打大楚,估计是有了其他的打法,按照大赫以往的攻城习惯,估计楚京周边的百姓以及
中府被俘虏的将士会被驱赶过来给他们开路。
忠王爷冷着脸,沉默的坐在兵部大堂,他已经做好了遗臭万年的准备,不管这次大赫驱赶
多少老百姓和士兵过来,城门决不能开,十公里的安全线也绝对不容许一个人踏入,哪怕对方
是大楚人。
半个月之后,大元丰果然驱赶了一万多俘虏和百姓开路,城墙上的士兵们看着城下被大赫
士兵逼着往前走的同胞们,紧紧咬牙,他们何尝不知道那是跟他们一样的大楚人,可就算是知
道,他们也不可能开城门,大赫的士兵连喊了多次再不开城门便当着他们的面开始屠杀,城墙
上的士兵却始终沉默,无人应答。
大赫的士兵没了耐性,向那些俘虏和百姓举起了屠刀,一批批的人倒了下去,哭喊声、求
救声在楚京的城门前响起,大楚人的鲜血顷刻间染红了大楚的土地。
□作者闲话:
289、太晚了
齐将军恨恨的在墙垛上捶了一下,身边的副将不停的问将军怎么办,齐将军握紧拳头,一
个字一个字的咬牙说道:“都不许动。”
副将红着眼睛,指着城墙下面那些痛哭的、哀嚎的人说道:“将军,咱们就这么看着?看
着他们被杀?看着他们死?将军,让我带兵杀出去吧,将军!”
齐将军一言不发,眼中全是血丝,副将再三请战,齐将军坚持不开城门,城外的百姓可怜
,但是城门一旦开了,城里几十万百姓会更可怜,不管城外是什么情况,齐将军的任务只有一
个,守住城门,没有上面的命令,他绝对不能开门。
城墙上一片静默,城墙下老百姓的惨叫声和大赫士兵的叫嚣声混杂在一起,没人开枪,没
人放箭,他们不能杀出城去,却也不会朝着自己的百姓们开枪,可眼看着被当成人盾的老百姓
进入十公里的攻击范围之中,在他们前面两公里的地方就是防守雷区,而大赫的士兵跟在大楚
百姓身后也逐步朝着城门方向推进,城墙上的官兵又恨又急。如果这么下去,大楚的百姓会为
大赫的士兵们趟雷,用大楚军民的血肉来给大赫的士兵开路。
副将拉着齐将军的胳膊,说道:“将军,就准许末将带兵杀出去吧,咱们不能再等了!在
这么下去,他们就要冲进来了!将军!”
齐将军挥开副将的手,说道:“等待命令!谁都不许动!违令者,杀,无赦!”
副将再也忍不住流着眼泪低声吼道:“将军!就让末将带兵出去吧!在这么下去,城门要
破了!将军!”
就在副将回身准备往城墙下面跑的时候,被驱赶着往前走的人群中突然有个声音喊道:“
早死晚死都是死,跟他们拼了,杀啊!”
喊声刚落下,方才被赶着往前挪的百姓和俘虏们回过身,没有武器,他们就用自己的手、
脚、牙齿跟大赫的士兵们拼杀在一起,他们往往是几个人跟一个大赫的士兵厮杀在一起,有六
十多岁的老人家紧紧抱住大赫士兵的胳膊,任由对方一刀一刀的砍在自己身上,却死都不松手
,也有二十多岁女子,见自己困不住大赫的士兵,张开嘴,不管是那里,狠狠一口晈下去,还
有几岁的孩子,即便是死也紧紧巴在对方的身上,这样的场景随处可见。
副将忍无可忍的喊道:“将军!”
齐将军太过用力,手心都被自己攥出血来,不止是副将的声音带着哭腔,齐将军的声音也
带着哭腔,“都给我睁眼看着!所有人!都给我睁眼看着!看看这些老百姓是怎么跟他们拼杀
的!看看他们是怎么死的!他们是为了这道城门不失,是为了城中这几十万军民,是为了咱们
大楚不亡!都看清楚,用眼睛看,用心看!这一笔笔的血债,咱们要一笔笔的挣回来!城在我
在,城失我亡!”
大赫再次低估了大楚老百姓的决心,他们是想要让这些人给他们开道,却忘了,没有人愿
意做亡国奴,即便是这些让他们瞧不上的懦弱的老百姓,一旦被逼急了,他们也会选择同归于
尽,而不是投降投敌。
这一日,大赫的伤亡达到了四千多人,城墙上的大楚士兵未开一枪,未放一箭,所有死掉
的这些士兵都是被他们视为猪狗的大楚百姓杀伤的,大赫的士兵第一次认识到,之前那些见到
他们就跑的老百姓,那些只会求饶的老百姓,那些手无寸铁任他们砍杀的老百姓,其实,并没
有那么软弱可欺。
这样的场景,在楚京东南西北四个城门外都在发生,城墙上的士兵们看着,城中的百姓们
也在看着,高坐在台子上的忠王爷同样在看着。
由于这些老百姓的表现,大赫的士兵再也没敢去周围驱赶老百姓过来给他们开路,而城中
的军民在跟大赫的士兵厮杀时更加拼命,大赫的士兵被大楚军民悍不畏死的表现给吓到了,气
势这种东西,一旦有衰退的趋势,就没办法挽回了,大赫的士兵有些缩手缩脚,大楚的士兵却
气势如虹战意昂然,战争局面开始发生改变。
大元丰敏锐的意识到情况开始对自己这边不利,久攻不下,军心不稳,再这么下去,可能
还等不到第二批援兵赶过来,他们就已经被灭光了。鸣金收兵,大元丰只剩下这一个选择,但
是,大元丰也没有撤兵,他再次选择围而不打,同时截断了通往楚京城的水源,打定决心要让
里面的人渴死、饿死,如此,又是一个多月过去了,等到大赫第二批援兵抵达之后,大元丰再
次发起进攻,此时,楚京内士兵五万人,而城外大赫士兵达到三十万人。
胡丞相站在忠王爷身前,说道:“王爷,咱们的炮弹已经用完了,手榴弹只剩下三箱,地
雷除了城中布置的以外也全部用完了,箭矢也不够了,现在城中凡是能够上城墙的人都已经过
去了,王爷,楚京恐怕保不住了。”
忠王爷靠在床榻上,低声问道:“粮食还剩多少?”
胡丞相摇摇头,说道:“快没有了,按照现在每人每天一个馒头一碗稀饭来发放,也只能
维持十日。”
“十日。”忠王爷念了一遍,说道:“他们都到了没有?”
“都已经到了,剩下两万三千人。”胡丞相回道。
“还算不错,你不走,现在后不后悔? ”忠王爷突然换了问题。
“王爷,您不走,后不后悔? ”胡丞相没有回答,而是反问道。
忠王爷笑了笑,说道:“你这老东西,从围城那天开始到现在有多久了?”
“六个月零七日。”胡丞相回道。
忠王爷想了一会儿,叹了一口气,声音很有些沉重,说道:“咱们也算是尽力了,咱们城
里的军民们也都算是尽力了,他们对得起大楚,只是咱们熊家对不起他们,没能让他们过上安
稳的日子。”
胡丞相摸摸下巴上的胡子,说道:“王爷也不必如此,大楚立国一百多年,不管是人口数
量还是国土面积,都是增加了数倍的,老百姓们不管是经商务农还是读书入仕,都能够养家糊
口甚至光宗耀祖,别的不说,就是为了这一百多年的庇佑,咱们也该报效朝廷。”
忠王爷摆摆手,说道:“丞相不必安慰本王,熊家走到今天这一步,还是因为自家人不争
气,若是熊家人能够一心为公,执政为民,也不会变成现在这样,民心呐,丞相大人,民心是
立国之根本,老百姓们喜欢你,你就能坐在那个位置上,老百姓们厌恶你,不管你坐的地方多
高,总有下来的一天,多少圣贤告诫执政者,民心若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可又有多少人真
的记着这一点,丞相,我现在已经不乞求百姓能够宽恕熊家人的罪过,我只希望,日后不管是
谁执政,都能够牢牢记住今日的教训,能够真正的为老百姓们做事情,让老百姓们能够安居乐
业。”
胡丞相仰天长叹,说道:“老臣只能说,大楚气运不济,若当年是王爷登基为帝,大楚恐
怕不会变成现在这样,大楚的百姓没准真的能过上安居乐业的日子,只可惜,过去的事情已经
没办法改变了,先帝有罪,咱们这些老臣也不是无辜的,若是咱们这些臣子能够谨守为臣的本
分,能够坚持为官的底线,也不至于走到这一步。
平心而论,先帝在位之时不理朝政已有几十年,政务都是内阁在打理,一直没有出现过大
问题,若不是后来内阁先崩盘了,大楚也不会变成这样,老臣现在都不敢说自己是清流,什么
清流,何来清流,不过是一帮子沽名钓誉之徒,打着清流的名号,做着贪官的事情,不过一个
提高商税,就让朝堂上大半清流抵制政令,每每想到,老臣都觉得愧对周丞相。
周丞相在世之时,经常同老臣说切不可重用南方士族,他们手中有银两有粮食,一旦被他
们掌握朝廷的话语权,就是大楚亡国之时,当时老臣不以为然,觉得南方士族都是清流,他们
家境富庶,上任后就不会贪图银两,就不会压榨百姓,可老臣没有想到,没有人会嫌弃银子多
,有一万两就会想要十万两,有十万两就会想要百万两,他们是不缺银子,可也没人能够从他
们手中要来银子,他们制定的所有政令都是为了维护住他们的既得利益。
大楚开国之初,商业不兴,重农税是无可奈何,可一百多年之后,农业不兴,农税收不上
来,商税也不让加收,没有税钱,国库只能一直空虚,可恨那些自诩清流之人,不仅不为国考
量,反倒是逼着朝廷进一步加征农税,官逼民反啊,老百姓没了土地,没了粮食,能不反吗?
老臣真是后悔,当年周丞相提出增加商业税的时候,老臣也在反对的行列,只要想起那日
老臣说的那些冠冕堂皇的话,老臣就恨不能杀了自己,王爷,大楚走到今日并不是您熊家人的
过错,所有人都有错。”
忠王爷闻言,微微笑了一下,说道:“咱们现在是看透了,只可惜,太晚了。”
□作者闲话:
290、安置灾民
一个月前,精海卫陷入一片忙乱,从楚京逃出来的两万多人历经两个多月的昼夜奔波,终
于抵达精海卫的府城,精海卫早先接到过消息,说是会安排一部分过来,可李若松没想到安排
来的人会是这样的组成,五千士兵,两万多十五岁以下的孩子,几十个官员及家眷,衣衫褴褛
、面容樵悴、神情惊惶。
从大赫入侵大楚开始,精海卫这边的人数就在不断而快速的增长,之前连士兵和居民在内
不过九万人,短短半年时间,人数达到了三十万人,住房、粮食、衣裳什么都不够,加上这些
逃难来的百姓基本上都是拖家带口的,安置起来尤为麻烦。
好不容易才把之前的百姓们给安置好了,京里来的这两万多人又到了,还大多数都是孩子
,如何安置又成了大问题,孩子们年龄普遍偏小,十岁以上的也不过一万多人,另外还有三千
多三岁以下的奶娃娃,有的是被自家兄长带着的,有的干脆就是孤儿。
李若松组织精海卫的管理人员开了几次会议,最终决定由驻地中的军民领养这些孩子,最
早一批进入驻地的人中,有不少是不愿意再成亲但是又想有个孩子的人,女子相对多一些,这
些女子现在收入也比较稳定,随着驻地的扩张,第一批进入各个工厂工作的人也基本上走到了
管理岗位,就是没走到管理岗位的,也都成了技术骨干,尤其是纺织厂、被服厂的女工,很多
担任技术指导的组长都是在工厂成立之初就已经入厂工作的人,这一批人里面,原先就属于宁
海府的人中有不少都是被海盗们祸害过的,也有被当地官员折磨过的,她们不愿意成亲,甚至
是厌恶男子,平日不是去厂里,就是在家中休息,这些女子和双儿认养孩子的愿望比较强烈,
尤其是孤儿中的女孩子和双儿,如果不是驻地的高层还在开会商讨,她们都想用抢的。
当然,这些女子和双儿也不是一直等着上面下决定的,她们以前下班了都是直接回家,现
在是下班了就到安置房去哄孩子,都是挑的合自己眼缘的孩子,给送点吃的、喝的、玩的,还
会做些小衣裳小玩具什么的拿来送给自己看重的孩子,就等着上面松口允许领养之后把孩子们
接回去。
结果,驻地里面还没开始张榜公布可以收养孤儿,已经有不少小孩子开始喊那些女工为娘
了,弄得李若松是又好气又好笑,在驻地允许收养三岁以下孩童的告示张贴公布之后,女娃和
双儿是一扫而空,留下的都是男娃,不过,在半个月之后,男娃也都被认养的差不多了,大多
是驻地里面成亲的同性家庭,他们没办法生,也不愿意找人生,认养一个孩子倒是挺好的。
年纪稍大一点的就送去各个学校中就读,由驻地统一安排,几个厂子是加班加点的工作才
把这两万多人的衣裳被服赶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