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太监为官记-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改个屁!”黎烨想都没想,直接道:“上朝之时你们自然需要规矩,但现在是私底下,你们无需在意繁文缛节,随性就好。来来来,坐下,喝酒!”
  群臣仍是不动,黎烨知道他们的心思,于是道:“本王也知道龙臻是个死脑筋,又不合群,所以本王今日并未把龙臻叫来,你们尽管放心,无人会指责你们的。”
  秦尚书稍稍犹豫,方才慢悠悠坐下,官帽也取下放在桌上。其他官员见状,也模仿着秦尚书的模样,接连入座。黎烨看在眼里,但一句话没说,只是微微一笑,而后将酒提上桌,又让太监喊来舞女助兴。
  乐声起,舞女曼舞,众大臣把酒言欢,一时间,朝阳殿不甚热闹。黎烨借酒兴上头,忽然一脚踩在桌上,他手持四脚酒杯,朝四面八方敬了一圈,而后高声道:“多谢各位爱卿赏脸,肯陪本王消磨无聊的时光,如此情谊,本王今生难忘啊!”
  秦尚书喝多了酒,头脑发晕,也没了往日的礼节,他摆摆手道:“陛下言重了。您在宫里待着无聊,臣在家里也闷得慌,正好借此机会,可以和其他大臣聊聊,分享点趣事,结交点朋友,是好事啊!还有啊陛下,往后您要找人喝酒解闷,可千万别带上龙丞相,他做官做得好,可做人实在太差。说起来,他的为人和过世的季将军有得一拼啊!”
  秦尚书话中有话,黎烨自然听得出来,只是这样直接地针对龙臻,果然是酒喝多了,才会有如此胆量。黎烨又给秦尚书加了酒,他转了话头,说道:“说起季将军,他可算是黎国的大功臣啊,若不是他几次奔赴沙场,黎国恐怕也没有今天的版图。怎么?他与诸位大臣的相处并不愉快?”
  黎烨原是太子,早与朝中大臣有所来往,所以彼此间或多或少都有些了解,但对这名季将军,除了他的丰功伟绩,黎烨再不知道关于他的任何事,就连碰面,大概也不超过五次。或许因为对方常年驻守边疆,也或许这人没有要巴结下一任君王的意思,所以并未积极在自己眼前露面。反正忽然听闻秦尚书提起,黎烨心中好奇,就多问了几句。
  秦尚书抓起眼前的花生米塞进嘴里,嗑哧嗑哧嚼得生响,他一边嚼一边说道:“这季将军空有一身好本事,但没半点交际头脑,若不是先王看中他的能力,并一直护着他,他恐怕一辈子都是一个盾牌兵,且战死沙场都没人愿意替他收尸。”
  黎烨诧异,他瞪圆了眼珠,“这么惨?”
  秦尚书:“是啊!陛下,让臣和您说一说他都做了些什么事儿!有一次我与诸位老臣去花街柳巷物色个女子回家当婢女,不巧正遇到季将军巡街。于是,他立刻状告先王臣等流连花街,有失官风,你说,这不是诚心和臣等做对吗?”
  黎烨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可能是他想借此机会铲除你,意图不轨,需多加防范。”
  秦尚书咽下花生米,又喝一口烈酒,摆摆手道:“不,他没那么聪明。还有一次,士兵在巡逻期间打了个盹儿,他硬是扣了那士兵半月俸禄。若是针对臣等,他没必要在一个无足轻重的士兵身上下功夫。只能说,他就是那么个人,没头脑,一切理所当然按照自己的想法来。”
  黎烨道:“可他也并非全错了,毕竟有错在先的是你们,按照理法来说,你们确实应该承担相应责任。他这样对你们,无非是想让你们长教训,以免将来再犯同样的错误,他的本心并不坏啊,可你们为何要讨厌他?难道不应该先反省一下自己的过失吗?”
  秦尚书道:“人活在世上,孰能无错?这季将军给过我们机会吗?反正他干的事儿还不止这些,和他相处久了,这人绝对会被他逼疯的。他根本不懂半点儿人情世故。”
  黎烨想了想,不知为何,脑子里忽然浮现出韩凌的模样,他登时深有感触,认同地点点头,“确实,和这样的人相处久了,是会变疯的。”
  “哈哈,陛下和臣果然是一样的人。”这样说着,秦尚书也不顾及任何礼节,摇摇晃晃站起身,醉醺醺走到黎烨面前,用油乎乎的手拍了拍黎烨的肩,高兴道:“难怪陛下与臣合得来,喝酒也找臣,不找那龙丞相,若是有机会,还请陛下提拔啊,哈哈哈哈。”这样说着,他眼睛一瞟,瞄到了旁边漂亮的宫女,于是手一勾,就挽着人家的腰肢回到了座位上,死皮赖脸要人家嘴对嘴给自已喂酒,一脸的色咪咪。
  黎烨也喝了很多,但他依旧头脑清醒。秦尚书刚才说的话或许是无心之言,但平日他定是惦记丞相这个位置许久,且他很不服龙臻的管理,他那番话,无非是希望自己能免了龙臻的职务,转而将他提上丞相的位子。至于那些附和他的官员,想必是因为平时收了他不少好处,所以现在唯他马首是瞻。黎烨随便扫了一眼,在场的三十余人,至少有十五人是被秦尚书收买的。他不禁暗叹,这朝廷当真是乱,自己想安安心心过逍遥快活的日子简直难于登天。
  酒过三巡,很多人已人仰马翻。黎烨招呼太监将各位重臣送回自己府邸,而后提笔拟了一道圣旨,大概内容就是某某大人平日兢兢业业,特升迁至某某地方任提督,官至正三品;某某大人因赈灾有功,特升迁至某某地方任巡抚,官至从二品;某某大人因编撰文书有功,特升为礼部尚书,与秦尚书同职。

  ☆、16。诡辩

  第二日,圣旨一出,所有朝臣均目瞪口呆,那些被升职的官员更是欲哭无泪。不无意外的,所有被升迁的官员均是秦尚书的心腹,黎烨假借升迁之名,将他们安置在国家偏远地区为官,实质是为打散秦尚书一手组建的小团伙,以维持朝纲稳定。因为是以升迁之名,所以百官无理由申诉,只能吃下这哑巴亏。
  秦尚书这才恍然大悟,那日黎烨请众臣喝酒,其实就是在设一场鸿门宴!而自己因为仗着年纪大,经验丰富,而小看了黎烨,轻了敌,就胡言乱语地把自己的小心思和盘托出,这当真是个大失误啊!秦尚书悔恨不已,一想到自己将和曾经的部下共事,并称对方为瞿尚书,他就浑身难受。
  同一时间,黎烨躺在清和殿的大床上,喜滋滋地和韩凌唠叨:“韩公公,你说本王这招是不是太妙?一招断了秦尚书的后路!还有啊,你猜他们会不会来和本王理论?本王都已备好台词,迫不及待希望他们来和本王吵一架了!哈哈哈哈!”
  韩凌此时正聚精会神地擦着自己的宝剑,听黎烨如是说,他方才放下宝剑,一板一眼说道:“秦尚书的问题早在先王在世之时就已暴露,先王一直不敢动他们,因为秦尚书的势力在朝廷内盘根错节,根深蒂固,若不能一举铲除,定会打草惊蛇。陛下您如此做,就不怕招来后患?”
  黎烨摆摆手,道:“不会不会。知道本王为何会升瞿大人为礼部尚书吗?因为据本王观察,瞿大人表面对秦尚书唯命是从,实则早已觊觎尚书一职许久。他野心勃勃,定不会甘于屈于秦尚书之下。若本王没猜错,瞿大人在不久后定会做和秦尚书一样的事情,拉拢朝廷命官,逼他们站队,从此形成两个势均力敌的阵营,相互制约,本王就可安心享福了。还有,往日你们听传言说秦尚书势力大,实则不然。那日本王召秦尚书的小情人侍寝,那小情人什么都和本王说了。所谓秦尚书的势力,不过是家中世代为官,贡有开国君王所赐的尚方宝剑。至于秦尚书自己的交际,也就是朝廷里的几位大臣,宫中几个太监宫女作为耳目,还有荆州第一布商与他交好。其他的,他还真什么也没有。”
  韩凌略带迟疑,“若真是如此,那些传言是从何而来?还让先王蒙蔽了双眼。”
  黎烨道:“秦尚书收买宫女太监,帮他造势,而很多后宫嫔妃均听信宫女太监的小道消息,后嫔妃又在父王面前吹枕边风,自然会让人产生错觉。况且父王痴迷于扩大疆土,就没有对此事进行彻查。不得不说,秦尚书这招实在高明。其实,秦尚书真正忌惮之人只有龙臻,那人才是真的深藏不露。本王四处打听,也没人知道龙臻有何背景,后来本王去惠方阁翻阅卷宗,方才弄明白,龙臻育有三子一女,女儿嫁给不丹国王子,其余三个儿子均是商界人才,黎国有五分之一的支柱产业是由他的三个儿子掌控。至于龙臻的交际网,更是遍布全国乃至不丹,且个个都是响当当的人物。倘若有一天龙臻要造反,黎国恐怕就要改朝换代了。”
  韩凌一惊,忙道:“那岂不是得赶快将龙丞相押入天牢,以防养虎为患。”
  黎烨不禁笑了笑,不以为然道:“若龙臻要谋反,他早就这么做了。龙臻与父王交情匪浅,且龙臻甚爱黎国,他的忠心不允许他做如此大逆不道之事。况且,倘若真让龙臻当上了君王,本王相信,他会是一名明君,至少比本王厉害。”
  韩凌不得不佩服黎烨的心态,在面对如此岌岌可危的形势,他居然还能泰然处之,这实在了得。不过韩凌可不愿让黎烨身处危难之中,他毅然道:“无论如何,龙丞相不可留。”
  黎烨若有所思恩了一声,然后问道:“韩公公,本王问你几个问题,至今为止,龙臻是否做过为害黎国,为害先王之事?”
  韩凌想了想,答道:“没有。”
  “那他是否结党营私,扰乱朝纲?”
  “没有。”
  “他是否妻妾成群,醉于美色,不理政务?”
  “没有。”
  “他是否挥霍无度,亏空国库?”
  “没有。”
  黎烨又道:“既然他没有任何罪责,你凭什么将他打入天牢?”
  韩凌一时哑口无言。他生前曾与龙臻共事过一段时间,确实,龙臻忠于朝廷,忠于先王的心真是日月可鉴。且他见多识广,懂道理,明是非,他提出的很多法令开创了黎国与外国通商贸易的先河,是难能可贵的贤才。若因自己的臆想而埋没了人才,那实在是大不该。韩凌暗自反省。
  两人正说着,就见刘公公一路小跑进清和殿,他一个滑步,同时膝盖弯曲,顺势跪下,大声道:“参见陛下!启禀陛下,秦尚书等多位大臣求见!”
  闻言,黎烨唇角一弯,表情舒展开来,他道:“让他们在龙翊殿候着,本王一会儿就过去。”
  “遵命!”说罢,刘公公站起身,一溜烟就跑了。
  黎烨幸灾乐祸地扬眉看了一看韩凌,道:“韩公公,要不要随本王一同去看热闹呀?”
  龙翊殿内,以秦尚书为首的几名大臣正聚于殿堂中央位置,他们窃窃私语,表情凝重,忽听见太监通报,便连忙散开,各居一处。黎烨眉开眼笑地大步跨进龙翊殿,他朝众位大臣点了点头,而后装作没事人儿一样笑道:“各位爱卿,怎么有空来本王这儿了?莫非是因为今日升了官,特意来感谢本王的赏识?哎呀,你们真是太客气了,本王怪不好意思的。不过啊,本王听说城里新开了一家烤鸭店,味道甚好,不如今日我们一起去尝尝味道?”
  秦尚书沉着脸,他是在场的唯一一个没有得到升迁的大臣。黎烨如此说,无异于给了他一记响亮的耳光。黎烨望着秦尚书的脸,心里乐了,他仔细看了一圈都来了些什么人,不禁更乐了,如他所料,瞿大人并未前来。果然瞿大人对自己的做法无任何异议啊,真是明事理,明事理啊。
  几位大臣见秦尚书半晌没有回话,方才后知后觉原来黎烨问话的对象是他们。一名大臣忙擦了把冷汗,偷瞄了一眼秦尚书,心中叫苦不迭,这人实在太难做了。见几人均未有所动静,无法,这名大臣只能走上前,恭恭敬敬对黎烨道:“启禀陛下,您身为九五之尊,随意出入皇宫恐怕不妥,且与一群平民共食,实在有失身份。若是想吃,臣可让家奴买了献给陛下。”
  黎烨摇摇头任性道:“不要,烤鸭要趁热吃才好吃,凉了就不好吃了。”
  这名大臣没料到黎烨竟会和自己纠结一只烤鸭之事,他紧张得头冒冷汗,最后心一横,斗胆主动岔开了话题,他说:“陛下,鸭子一事可稍后讨论。实不相瞒,今日臣前来觐见,实在是有要事相商。”
  黎烨笑得如同弥勒佛一样和蔼可亲,他轻轻道:“什么事?”
  大臣心里不禁抖了抖,他道:“启禀陛下,今晨臣收到圣旨,曰将臣提拔为北郝县提督,对此,臣真是诚惶诚恐。臣万分感激陛下的赏识与器重,只是臣家中尚有老母,年迈体衰,行动困难。而北郝又是贫瘠之地,长年干旱,生活困苦。若把家母接去,她恐怕活不过半月,但若将她留于都城,她一人孤苦伶仃,臣实在放心不下。所以还请陛下收回成命,让臣待在陛下身边,永远效忠陛下。”
  黎烨假意听得身临其境,而后他万分同情道:“爱卿的孝心本王知道了,实在是感天动地,为保母亲安康,不惜牺牲自己的仕途,如此孝子,实在难得,本王岂有刁难之理?”闻言,这名大臣脸上不禁滑过一丝笑意,然仅是半秒,他的笑容就僵了,只听黎烨又说了一句,“秋大人您也年事已高,本王感激您对黎国奉献的一切,既然您家中有母,不便远赴北郝任官,不如就此告老还乡,安心陪伴母亲度过晚年,也好尽了孝道。”
  秋大人登时面色铁青,老泪纵横,他知道,他的仕途算是走到了尽头。黎烨尽显体贴之意,然却步步为营,将自己逼走而不能有半句反驳,因为这都被冠以了孝之名。秋大人自嘲地笑了笑,当初就不该站队秦尚书阵营,明哲保身或许还能多在朝廷待几年。没法,秋大人只能跪下,沉重地磕了一个头,悲伤至极,“谢主隆恩。”官帽落下,一头花白头发散落垂于地面,顿了半晌,他才颤颤巍巍起身,先行告退了。
  黎烨满意地看着秋大人走出殿堂,而后故作惋惜道:“秋大人是一名良才,可惜了,若能赴北郝任官,其仕途定会更上一层楼,哎。对了,请问几位爱卿还有什么事情吗?”
  其余大臣一时哑口无言,他们本来想好无数借口来推脱赴边远地区上任。然而,当他们看见黎烨毫不挽留的态度时,心都凉了。他们明白,若他们再敢有意见,黎烨定会干干脆脆将他们罢免。于是,这几位大臣只能尴尬地赔着笑脸,然后一直说“没事儿没事儿,我们就是陪秋大人过来看看。”
  黎烨粲然一笑,“你们几位大人交情可不浅啊,过几日就要各奔东西了,快抓紧时间聚一聚,往日要再想见面,恐怕就难咯。”
  大人们忙不迭道:“那是那是。陛下,臣等看秋大人离去时的脸色不大好,臣等担心他的身体,不如我们先行告退,去陪陪秋大人?”
  黎烨很是贴心道:“甚好,那就劳烦几位大人了。”
  “臣等告退!”

  ☆、17。过渡

  见几位大人走出殿门外,黎烨登时捧腹大笑,他拉着韩凌一个劲儿问,“哈哈哈哈,感觉怎么样?最后那几个老头的样子实在太好笑!想说又不敢说,只能憋着,就像屎堵在肠道里出不来一样!哈哈哈,这回总算是挫了挫他们的锐气,看他们以后还敢不敢有猫腻!”
  韩凌并不觉得好笑,不过他看黎烨笑得那么愉快,心情自然很好,他模仿着黎烨头同情的模样,说道:“真是可怜了秋大人,当了炮灰。”
  黎烨:“那是他们自找的,怪不得别人。韩公公,你猜他们回去以后会说什么?本王猜啊,他们定会把本王的祖宗十八代骂个遍!哈哈哈,实在太有意思了!”
  韩凌不想再在这几名大臣身上纠结,毕竟官场沉浮,这些事情再正常不过,今日他们被挫锐气,指不定不久后就能扬眉吐气,这些都说不准。于是,韩凌转而道:“陛下当真想吃烤鸭吗?”
  黎烨一愣,而后笑道:“当然想吃,莫非你又打算把卖烤鸭的人请来宫里吗?”
  韩凌一本正经道:“陛下,是否想坐在店里吃?”
  黎烨登时眼睛一亮,不可置信地看着韩凌,“本王可以出去?你不会再做阻拦?往日本王想出宫,你可是百般阻挠啊!”
  韩凌也觉得不可思议,依自己的性子,他绝不允许有违规定的事情发生。王室禁止私自出宫,这是自黎国开国就一直沿用的规定,为何今日自己却会主动提出破坏规矩呢?他想了想,答道:“启禀陛下,与陛下相处许久,奴才听了陛下的许多见解,认识到自己曾经确实太过一意孤行,且死板苛刻。规矩是死的,而人是活的,有些东西确实可以灵活变通。既然陛下想吃烤鸭,那何必要压制欲望?且有奴才陪同,定不会有危险。”
  黎烨笑:“你对自己就那么有信心?”
  韩凌答:“启禀陛下,奴才已将《十方剑法》、《擎天掌》《幻砂腿》《七星混月刀法》《九九骑射》练至顶重,《霹雳螺旋腿》练至第七重,《刀剑笑》练至第五重,《孙子兵法》精读十余遍,同时恢复矛和盾的训练,身体素质过硬,保陛下安全,绝无问题。”
  黎烨不禁嘴角抽搐,他道:“若本王没有记错,你是从两月前才开始练功,为何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就把如此多的武学修至顶重?”
  韩凌理所当然想都不想道:“奴才早就会了,只是温习一遍,让这身体适应,虽然威力大不如从前。”
  黎烨好奇,“这身体?”
  韩凌意识到说错话,忙岔开话题,“陛下,你可要去吃烤鸭?”
  “甚好!”黎烨笑道:“走,本王请你这开窍的木头吃鸭子去!”
  于是,韩凌为黎烨找来了一身太监服,又将日常百姓的衣服装进包里。他们小心谨慎地混过守卫,出了皇宫,然后立马换了衣服,便一头直冲烤鸭店。期间多少胆战心惊不言多说,黎烨坐在店里是满头大汗但又笑意盈盈,韩凌耳听八方,警惕万分,生怕黎烨有所闪失。于是就形成了这样一幅画面,黎烨大快朵颐,手上嘴上吃得油腻腻的,而韩凌则未动筷,时时堤防稍有靠近的人或物。黎烨劝韩凌别太神经兮兮,韩凌则说他若出了意外,自己必会切腹谢罪。黎烨没再理韩凌,自己一人吃得喜滋滋的。
  吃完后,黎烨盛赞了烤鸭的滋味,同时又要了三只回宫继续吃。这次,韩凌终于尝到了味道,心里登时有种说不出的幸福滋味,他吧唧吧唧嚼了两口,又撕下一块肉放进嘴里,独特的肉香充满味蕾,细嫩的口感在舌尖跳动,很久没有吃过这样美味的东西了。他在外征战多年,食物于他而言不过是充饥之物,加上野外环境艰苦,没条件也没精力改善伙食。渐渐的,他习惯了粗茶淡饭,有一天吃上如此美味,真如彗星撞地球般在他脑中绽开了一片新的天地。
  黎烨笑韩凌在馆子里装圣人,回到宫里瞬间化身恶狼。其实他早就吃饱了,这三只打包的,是他特意买回来给韩凌吃的,因为他觉得,这鸭子的美味,若不尝一尝,实在是太可惜了。
  自从吃了这几只鸭子,韩凌开始对食物有了选择,若能吃上更美味的,他坚决不会将就,往日腐乳开水泡饭他能吃半月,现在,他连一日都吃不下了。他深深怀疑自己曾经就是根木头,无欲无求,过的日子还不如一条狗滋润。
  黎烨抓住了韩凌这一变化,开始不断诱惑他,一日说城西的水煮肉好吃,一日说城北的烤羊肉是一绝,一日又说城南新开了一家特色小吃馆,听说味道甚好。于是,韩凌挡不住诱惑,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最后习以为常。黎烨也因此把都城逛了个遍,买了很多民间特有的小物,还送了韩凌一块玉坠。韩凌将玉坠挂在剑上,从不离身。虽说韩凌甘愿受美食诱惑,但对他来说,最大的诱惑无异于是黎烨。现在,他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和黎烨成日待在一起,不用担心黎烨又找小花小翠小青侍寝,任何人都别想碰黎烨,他是自己的。
  所以,如今韩凌又可品尝世间美食,又可守着自己的心头爱,真可谓人生赢家,比起那些征战的枯燥岁月,这简直美妙了不止一点点。真是上天眷顾,给了他从头再来的机会,让他体会到了曾经日思夜想的滋味。
  这几月黎烨几乎每天与韩凌一同出宫游玩,所以自然而然的,一回到寝宫,黎烨就找韩凌侍寝,两人的契合度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黎烨为韩凌的技术折服,让他几乎忘了他的那些后宫,眼中只有韩凌一人。直到有一日,安柔的出现,才让他猛然想起,自己已冷落佳丽们许久了。
  那日,夕阳的余晖洒下,淡淡的在石阶上铺了一层金色光芒,柔和而耀眼。黎烨和韩凌肩并着肩,踏着石阶,一步一步慢慢爬向清和殿,两人表情平和,但却带有无与伦比的幸福感。黎烨说:“韩凌,本王怎么没有早些遇见你。”
  韩凌继续不解风情,“陛下,自您十二岁起,奴才就陪在了您身边。”
  黎烨只是淡淡笑了笑,他心里知道,这不是十二岁就陪在自己身边的韩公公,这个韩公公之于他更为重要。他正想旁敲侧击一下韩凌的过去,不巧恰撞见安柔正坐在清和殿的石狮旁哭泣,这哭声一起,登时将黎烨拉回现实,脑子里的那些梦全都碎成了渣滓。
  黎烨摇摇头,忙走上前,扶起安柔,关切地问道:“柔儿,你怎么了?为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