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亲王归来-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秦王殿下悠哉悠哉的准备出宫,侯明还亦步亦趋的跟在他身后,到了宫门口,却见一人早已等在他的马车前,秦王殿下似笑非笑的看了眼身旁的侯明,侯明一个哆嗦,秦王殿下已经疾走几步上前抱拳,“二皇兄,好久不见。”
那人正是燕王殿下。
☆、第22章
燕王殿下回过身,微笑道:“小九出来了,为兄等你多时了。”燕王是个看起来十分和气的人,虽然是位皇子,却是公认的好脾气,从前他还在宫里的时候,因是皇太后跟前长大的,身边总有些太后给的好东西。几位年纪小一些的皇子都爱找这个二哥玩,看他有什么好东西要走了,他也不心疼。
那时候的小九和这个二哥关系就相当好。只是自从这位二皇子开了府,事情就多了起来,如今一晃多年过去,燕王殿下似乎才正眼见到了这位弟弟。
一见之下,燕王殿下不禁点头,感慨道:“小九长大了啊,如今都和为兄差不多高了,长的也好。”
秦王殿下抄着手,笑的漫不经心又神采飞扬,就像一位意气风发的十八岁少年亲王。“二皇兄说笑了。您这不会是在等弟弟我吧?”
燕王点点头,“是在等小九你呢,时辰不早了,去吃满百楼吧,为兄请客。”
秦王抬眼看看天气,道:“二皇兄有话直说吧,如今天气正好,弟弟我想趁早回去补眠呢。”
燕王殿下有些讶异的看着秦王,“小九,这可不像你。难道近几年的传闻都是真的?”
秦王殿下一挑眉,笑的十足纨绔,“什么传闻呢?是说本王不学无术贪花好色呢,还是说本王喜怒无常暴虐成性呢。”
燕王皱了皱眉,再想说些什么,秦王已经不耐烦了,“罢了二皇兄,父皇尚且没责怪我呢。您若是无事,请恕弟弟先离开了。”
燕王握了握拳,一种不知名的心情油然而生,那种心情大概后世人体会的更清楚一些,总结起来六个字,熊孩子,叛逆期。
当然,还是正事要紧。燕王撇开这种心情,正色道:“小九可清楚那王家子一事?”
秦王懒洋洋的道:“知道。在父皇那听说了。”
燕王又道:“那小九可曾听到坊间传言,如今愈发不堪了。”
秦王笑的诡异,“当然听说了,本王第一次听到的时候,可是笑了好久呢。”
燕王又皱眉,语带不快,“小九可知此事严重性?那无辜被牵连者甚广,再传下去怕是非出人命不可。”
“那又与本王何干呢。毒,不是本王下的,伤,不是本王打的。哦,热闹倒是本王看的。二皇兄来找我,莫非就是说这些有的没的?”
燕王闭紧嘴巴,再一次细细打量眼前这位皇弟,再一次确认他和记忆中的小九已经相差甚远,燕王觉得有点棘手,小九已经不像从前那样好懂,这会不会对他的计划造成影响?
想到这里,他必须再确认一次,“小九,那传闻涉及朝中多家女眷,且郑大人这一查,怕是流言再无消止一天。朝中体面何存?”
秦王敛起笑容,此时倒是与燕王记忆中的那个一板一眼行事正派的小九相似个□□分了,燕王正想再进一步鼓动秦王殿下去劝阻父皇打消彻查此事的念头,却发现二人之间的气氛有些不对,不由得住了口。
此时的秦王,才是从前那个冷酷的摄政王。他面无表情的看着燕王殿下,周身气势猛涨,俨然与沉浸官场多年的燕王相当。
燕王背过手,眯起眼睛,从来没有想到,小九原来也是一位劲敌,秦王,本王倒真是长久以来忽视了你,如今你暴露在本王面前,是年轻气盛来炫耀,还是自身实力已经足够,本王可真不希望是后者啊。
秦王殿下慢悠悠的道:“二皇兄,这涉及的女眷怕是指本王那二皇嫂吧,不过您担心什么呢,那郑高郑大人可是握在您手心里的人物,还怕这事儿解决不了吗?”
燕王脸色不变,心中波浪滔天。
秦王殿下慢慢走了几步,对着远处一直紧紧盯着自己这边的袁一点点头,那袁一就带着侍卫和马车过来了,秦王登上马车,见那侯明还跟了上来,懒懒的一挥手,道:“去吧,本王知道你心慕二皇兄已久,这次就直接跟着二皇兄回去吧。二皇兄,您不会不收留他吧?”
燕王脸色这才难看起来,瞄了一眼已经傻在地上的侯明,不由得厌恶万分。
秦王殿下肆意的笑了几声,马车已经疾驰而去了。徒留下燕王与瘫在地上的侯明,燕王的贴身侍卫上前,低声的问了声:“殿下?”说着,还瞅了眼侯明。
宫门口,燕王自然不会太失态,他又恢复了往常的表情,甚至更加温和了,“必定是伺候的好,弟弟才会送过来。你派人送他回府吧,本王还有要事。”
那侍卫低头称是,一个眼色,自有人把那侯明带回燕王府,至于燕王,他看了眼秦王离去的方向,眼中闪过一道厉色,转身接过侍卫递过的缰绳,也迅速离开了。
却说那三公公,到了京郊大营,点起外厂一千人马,由一个叫邵尹的带队,一行人等直奔扬州府。
没日没夜的赶了三天,一行人等在离扬州府不远的城外停了下来。
三公公骑在马上,眯着眼盯着远处的扬州府,严令上前送上清水,三公公抬手拒绝,严令小心翼翼的问:“大人,下一步?”
三公公冷冷的道:“派出去的人手有消息了么?”
严令拱手回道:“已经收到回复,人已经找齐了,正护送到扬州府来。”
三公公点点头,“邵尹?”
邵尹上前,“下官在。”
“你抽出二百好手,跟着进城,其他人等,城外就地扎营。传咱家命令,不得扰民不得走漏风声,违者斩。”
“下官领命。”邵尹下去点人传话,三公公摸着腰间的剑坠,不知道在想些什么,严令不好打扰,干脆也跟着邵尹一起去忙活了。
就这样还是耽误了一两个时辰,等三公公一行人等进了扬州府,已经是晚膳时分了。
扬州府的官员自然知道有奉皇命前来查案的钦差,还是内厂的人。他们心里头也打鼓,一窝蜂的涌到了张泽名张渊海这里,他是两淮巡盐御史,就驻扎在城里。扬州城里大小官员,莫不以他马首是瞻。
再加上扬州城里那点小秘密,也是悬在众人头上的一把利刃,无人不胆战心惊。
张渊海也是焦头烂额,这边要提防着钦差发现那点儿事,帝都那边也是糟心事情一大堆。
直到前几天他才收到消息,那王家子出事,下药的居然是自己的嫡次女!他那嫡次女也是胆大包天,居然敢串通自己母亲,偷了自己的名帖指使别的御史弹劾秦王,就为了把王家那点烂事推到秦王头上!蠢货!一群蠢货!还口口声声王家曹家张家三大世家名声重要,那秦王无权无势,到时候请燕王晋王出马说合一下平息此事即可。
那可是皇上的儿子,是能随便当替罪羊的么!他那嫡次女果然是被她母亲养废了,若不是长女机智提前写信通知他,他还蒙在鼓里呢。
他一边要写信派人联系王家与曹家,一边还要派人盯紧城内大小官员以防出漏子,几天没休息好了。不过,张渊海也不怕那两家不帮他,要知道他也是握着几大家族不小把柄的,惹急了他,就小心他做出什么让大家不愉快的事情了。
算着日子等了三天也应该到了,却还不见人影,已经开始有人在琢磨着是不是这钦差只是来混功劳的,路上玩乐耽搁了?
正想着那,那边守城门的士兵就来报告了,内厂副指挥使三公公到了。
即使众人早知道是谁要来,但是听到三公公的名字,还是多少有些胆寒。
内厂官职比其他地方简单的多,一名内厂公,下设三位副指挥使。三公公就是其中一位,经他手进了东厂牢房的,可就没见有出来过的。更别提这次三公公身负皇上亲命,允他先斩后奏,不知多少人,觉得一觉起来,自己大概就会丢脑袋了。
内厂官职不高,因此还不需要张渊海这个正二品的去迎接三公公,但是他也在府内备好酒席,准备探探那三公公的口风。
谁知人没等到,倒是等来了一个让他勃然大怒的消息,那三公公带了两百人,直接围了府学与扬州府衙门,所有闲杂人等统统赶出,要知道现在正是晚膳时分,多少人是端着饭碗给赶出来的。
在扬州城内如此嚣张,是不把他这个右都御史兼两淮巡盐御史放在眼里么?
张渊海怒极,带着一干官员与侍卫,摆出正二品的仪仗就去了扬州衙门。
门口果然围着一群小吏与仆役,个个神色不安的站在府衙门口,个别手里还端着饭碗。
而那府衙的主事官员,还是他们张家的一个旁支联姻,姓杨。杨大人擦着汗过来禀告张渊海,“张大人啊,那三公公拿着圣上的腰牌就进来了,把下官等都赶了出来,下官不得不从啊。里面已经被围住了,”他隐秘的看了眼张渊海,“连太平间都被围了,那七具尸首还在里面呢,如今冰块已经用完,怕是很快就要腐烂了,这还没下葬呢,如何是好啊。”
张渊海看了他一眼,点点头,严肃的道:“本官已经知晓。三公公何在?”
“张大人。”
一个冷淡非常的声音在身后响起,唬了张渊海一跳,转头一看,就见一位身着内厂官服的太监站在身后不远处。他心内一惊,居然无人知道他何时过来的,姓杨的的话也不知他听到没有。
三公公两步走了上前,拱手行礼,“张大人,下官有礼。”
张渊海眼前一花,这才看清了三公公的长相,他是知道三公公长的好,只是长成这个样子,不免……
张渊海不喜,再加上三公公年纪轻轻行事嚣张,他就以为不过是一位以色侍人爬到上面来的小太监,种种传闻怕是做不得真。
谁知三公公下一句话就让张渊海心提了起来,“下官已经派人请了七位学子的家人过来认尸,张大人若是有空,明日不妨也一同前来。”
☆、第23章
是夜,张府灯火通明。
张渊海并几个幕僚在书房彻夜商议对策,还把那姓杨的小官也叫了过来。
那姓杨的小官是府衙里的一名通判,如今正擦着满头的油汗,惴惴不安的道:“下官故意让人少放了冰块,如今天气如此炎热,那尸首一定已经腐烂了,应当是查不出来的。”
张渊海面沉如水,不发一语,他的幕僚之一很是懂得主家的心思,满面笑容的安抚这位小官,“杨通判,您先冷静一下,扬州府是张家的地盘,有张大人在此,断然容不得其他人说话。”
这话要掉脑袋的大不敬,但是这幕僚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周围其他人也未曾觉得有什么不对。
倒是张渊海面色稍缓,道了一句:“这话不必再提。”
众人笑笑,纷纷道张大人过谦。
但是言归正传,那幕僚为保稳妥,还是再问了一次,“杨通判,可有亲自确定那尸首已经腐烂?”
那姓杨的小官有些不满,你是白身我是官身,轮得到你来质疑我做事,但是毕竟牵扯太多事关重大,他还是回答:“下官是派了得力属下去办此事,他亲眼确认之后回报的,下官相信应当是查不出来的。”
话已至此,那幕僚不好再问,看了眼张大人,微微摇了摇头,不言语了。
谁知那小官后面却又跟了一句:“下官为防万一,还派了高手今晚去那停放尸首的地方亲自确认,若是有什么不妥则干脆毁尸灭迹,现在想必已经得手,应当万无一失了。”
听了这话其他人等脸色骤变,张渊海厉声问道:“你派人?派了何人!?”
杨姓小官唬了一跳,喃喃道:“是下官前些日子招揽的江湖高手,听闻很是有些来历,武功也很高强。”
那张渊海气笑:“你能认识什么高人啊!?”
杨姓小官这才有些失色,继续擦汗,“这、这,那人说他出江湖以来没有遇过敌手,下官的衙役们也都打不过他,这、这才”
张渊海懒得听他解释,直接打断道:“你是如何吩咐那人的,都说了什么,如实道来。”话到最后,已经声色俱厉。
杨姓小官哆哆嗦嗦的复述了他与那高手的对话,他还算有点脑子,也没说太多,只是道那几具尸首有些麻烦,要他确认如今是否还完好,若是还有人形,那就速速毁尸灭迹。
看起来没有说太多,但是这透露出来的线索也是有的,张渊海不善的看着眼前这个小官,心里头已经是打着丢卒保车的念头了,这么一个小卒子,有大把的替换人选。
那杨姓小官似乎知道自己办了蠢事,如今满脑子想着弥补却毫无头绪,只能眼巴巴的看着张大人,希望他能给个解决办法。
张渊海此时已经懒怠说什么了,只能明天看情况,他目前还不想写信给曹府,此事若是求得曹府出马,那张家的话语权,在几大世家中必然进一步减少,张家如今的地位已经让他很不满了。他恨恨的看了眼那小官,转身出了书房,自有人将那小官控制起来。
过了一会儿,之前说话的幕僚来找他,“大人,已经确认过了,那派去毁尸灭迹之人还没有回来复命,怕是……”
张渊海揉揉额头,冷笑一声,“罢了,既来之则安之,本官倒是要看看,那位三公公能把本官如何。”
第二日,张渊海照常处理了自己的公务,思索再三,还是派人去府衙里去问问情况,过了一会儿,那人连带着一个外厂侍卫一同进来了,那侍卫一身总长服饰,正是邵尹。
邵尹一副娃娃脸,看起来很是好说话,“下官见过张大人。”
张渊海见了三公公的人,自然心情不是太好,冷哼了一声:“邵总长,来此有何贵干啊?”
邵尹一脸沉痛,“七位殒命学子的家人已经请到了,三公公打算以朝廷的名义厚葬这七位学子并对七位学子的家人做出一定补偿,希望张大人也能到场。”
张渊海不咸不淡的道:“三公公想的很是周到,此等事情本官自然到场。不过,三公公这动作可真快啊。”
邵尹不接他这话,只是继续道:“三公公的意思是,今日要提前请那七位学子的家人认尸,不知张大人是否出席?”
张渊海眉头一动,问道:“为何要请本官?”
邵尹似笑非笑,“三公公说了,扬州府可是张大人的地盘,自然要请您去了。”
张渊海大吃一惊,但是多年官场历练让他表情未变,“本官知道了,随后就到。”
邵尹告辞,转身离开,剩下张渊海独自眉头紧缩,拿不准三公公那句话含义如何。
扬州府的府衙已经变了大模样,重重外厂侍卫把守,听闻三公公又调集了一百侍卫进城,而且不仅这里,府学那边也是把守严密,那里本应是孔子文庙所在,若非此时事态非常,怕是学子们早就不满了。
张渊海进了府衙,扬州府知府林戚居然也在。那林戚本是他岳家的亲戚,读书上有些天分,他看在林氏的份上提拔了他。可惜那人胆小怕事不敢出头,扬州府上大大小小的事情从来不参合,只当自己是个瞎子。如今怎么出现在这里?
三公公今日倒是坐了主位,身后一左一右站了两位太监,见他进来,也不过是拱拱手示意。张渊海心下生怒,这三公公好大的派头,就算是皇上亲派的钦差,也未免胆子太大了点。
三公公原本正低头沉思,见了张渊海进来,不过是敷衍的拱拱手,敏锐的察觉到张渊海眼中的一抹怒意,却毫不在意。扬州府的事情,他早已心里有数,张家在里面扮演的角色,他也一清二楚,只希望张家能在这次风波中给出一份令人满意的交代来。
张渊海再怒,也不会在这种时候节外生枝,他到现在也不清楚三公公手头都掌握了什么线索,他府内不是没有高手,昨日却没有任何一个人发现有人窃听,足见三公公还是有两下子的,至于说那句传话是巧合,那才是笑话。
三公公悠悠的起身,慢吞吞的道:“两位大人有礼了,如今时辰不早,还是先办正事吧,也不耽误两位大人。”
说完,直接走了出去,张渊海气的眼前发黑,自打进官场以来,哪个敢在他面前如此嚣张。有心想甩袖而去,但事关重大冲动不得,只能咬牙跟着一起去了。
七位学子的尸体正在府衙的停尸房中,如今已经抬了出来放在后面的空地上,虽然盖着白布,但是味道却相当的冲人。
张渊海远远的站在一边,心下稍安。林戚一直畏畏缩缩的跟在后面,见张渊海站在一边,他犹豫了下,也站了过去。扬州府内最近有大事发生他不是不清楚,只是他向来是个瞎眼官,每日到了府衙点个卯,平日里连公务也不用处理,统统交给收下。所以最近一段时间,他干脆托病躲在府里,却硬是被“邀请”了过来。
三公公离的倒是很近,接过身边人递过的帕子捂着嘴,神情没什么变化。
府衙的仵作早就候在一旁,那邵尹也在,见三公公走了过来,还试图拦了一下,“大人,这可不好看啊。”
三公公平平看了他一眼,“无妨,习惯了。”简简单单五个字,却让周围所有人后背一寒。
邵尹也没多话,那边请了仵作掀了白布,七名学子死因各有不同,有被火烧而死也有呛烟而死,还有一名是因房屋倒塌而被压死的,种种惨状让人不忍直视。只是扬州天气炎热,停尸房内再是阴凉,冰块不够的情况下,部分尸首也是腐烂的没个人形。
三公公身后的严令瞪着那仵作,“你是如何保管的,就当治你个玩忽职守之罪!”
那仵作当啷一下就跪下了,叩头大喊:“下官知罪!下官知罪!求饶命啊!”
严令还要说些什么,三公公抬手制止了他,“事已至此,多说无用。叫那些人上来认尸。”
严令皱眉,“大人,如此情况,能认尸么?”三公公似笑非笑的看了过去,严令低头,闭嘴。
三公公声音不高不低不大不小,但是那张渊海却听的格外清楚:“血脉至亲,如何认不出来呢?”
旁边的林戚早已经跑去一边大吐特吐去了,唯独张渊海听到了这句,他心下一沉。
那七家人很快带了上来,几位学子中,有四位家中都是乡绅,生活富足,从来没见过这等情形,虽然来的都是父亲兄弟,却也承受不了这等惨状,连哭带吐,还有当场晕倒的。
另外三位学子都是务农人家出身,辛辛苦苦供出一名学子,如今却听闻已经身葬火海,真是如同天打雷劈一般。其中一名名为杜澄的父母当时就倒下了,不得已,只能让杜澄的姐夫来认尸。
杜澄姐夫是杜家邻居的儿子,从小与他一同长大,彼此十分熟悉。这姐夫是个杀猪的,姓赵,人称赵屠户。
赵屠户杀猪杀的多了,眼前这种状况虽然惨烈却还能忍得住,他细细的上前辨认一番,却觉得十分奇怪,又从头到尾的辨认一遍,如此再三,他突然变得有些兴奋,猛然扑到现场看起来官威最大的三公公面前跪下:“大人!大人!小的的妻弟不在这里面!说不定还没有死,求大人!求大人……”他激动的不知道如何说才好。
张渊海握紧了拳头,对上了三公公那似笑非笑的眼光,他知道,事情大了。
☆、第24章
三公公近乎微笑的看着眼前的赵屠户,声音在帕子的掩盖下有些失真,“哦?如何这么肯定?”
那赵屠户激动的道:“小的和杜澄从小一起长大,他生下来左脚脚趾就是六个!小的刚刚辨认过了,那七个人没有一个是长了六个脚趾的。”
严令看了眼三公公,得到他许可后仔细盘问:“你确定?说不定那第六个脚趾烧掉了呢?”
赵屠户又磕了个头,信誓旦旦的保证道:“小的杀了十几年的畜生,知道骨头是怎么长的,不会看错的!那七个人都是长了个五个脚趾的。求大人!求大人可怜可怜小的,帮我们再找找吧。”
三公公点点头,严令和邵尹自会把这人带下去,好生照顾,连同他那妻子,还有杜澄的父母。至于那张渊海,三公公转身,走了过去,“张大人。林大人。”林戚吐了半天,好容易才回来,见到三公公又想起他那句习惯了,不由得脸色煞白。
张渊海面沉如水,声音晦涩不明:“三公公。”
三公公意味深长的道:“看来失察之罪不止那仵作一人呢,连学子的名字都能弄错,扬州城内有些官员做事真是堪忧啊。不得已,下官只能重新再查一次了。”
张渊海拱拱手,“那就不耽误三公公了,下官告辞。”说完,干脆利索的离开了,林戚犹豫了会儿,也赶忙跟着离开了,独留下三公公一个人在后面微笑。饵已经丢下去了,就看上钩的是谁了。
张渊海匆匆回到府中,可惜迎接他的,还有另外一摊子糟心事。
帝都来信,郑高领了皇命开始彻查王家与尤高之事,不妙的是,秦王殿下也参合了进去。
帝都。
那日在宫门口,秦王与燕王自顾自的把原本的贴身太监扔给燕王后就离开了。
这事自然是瞒不住,这可是帝都,有些人就算打了个喷嚏也要被人思索三分,更不用提秦王居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