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亲王归来-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完密信以后,他在自己家中考虑了整整三天以后,辞官挂印,离开了那里。随后经过一年的潜伏,改名换姓进了宫,在小皇帝身边做了一名太监。
    只是他并不能止步于此。他始终对秦王都怀有最大的恶意,他不认为秦王能够允许幼帝长大亲政,必须先下手为强!
    所以他动用了燕王殿下交到他手上的最后一部分力量,慢慢的串联各个势力,慢慢的发展,以图能够在秦王真正下手之前将他一举拿下。
    只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他开始认识到有东厂在手的秦王在后宫的影响力有多大。再加上太后与太贵妃二人为了争权夺利将幼帝也扯了进去,幼帝正在启蒙,却愈发的骄纵跋扈,这样下去,怎么还能做一个好皇上?
    他必须将秦王的势力从宫中拔去一部分,再不济也要弄死太后或者太贵妃中一人。
    他选择了太贵妃下手。
    可惜功亏一篑,他反而丧命与太贵妃手中。
    他眼角有些湿润,他有何脸面去见燕王殿下呢?
    忽然,细微的脚步声从耳旁传来,他莫名精神一震,难道来人了?他会不会得救?
    一个人在他身旁站住,他睁着已经有些模糊的双眼,盯着眼前的人影,手颤颤巍巍的伸过去,试图够到他,“救……救……”
    那人却纹丝未动,张庭之努力的提高声音:“救……”
    “张庭之。”那人突然说出一个他万分熟悉却丝毫不敢承认的名字,“秦王殿下托我转告你一句话,‘见了二哥,告诉他,老九不会亲手弄死他儿子,只会让他自生自灭。’”
    张庭之张大了眼睛,喉咙里咯吱作响,却已经没有力气说出任何话了。
    来人的声音他无法忘记,正是秦王的心腹走狗,三公公。
    三公公似乎微笑了一下,“以上,是殿下托你转达的话。以下,是本公公留给你的,秦王殿下也许会不做什么,本公公可未必。你记着,敢伤本公公在意的人,我就让你在意的人生不如死!”
    张庭之目疵欲裂,手指使劲的抓挠三公公的裤子,三公公却抬抬脚,轻轻松松的挣脱开了他。
    “下去告诉你主子吧,你这个被寄予厚望的心腹,居然死在一个女人手里,呵呵,如果你还有脸面去见你主子。”
    三公公快意的看着张庭之咽下了最后一口气,死的时候,他仿佛看见了最为害怕的人,或者事,脸上的表情骇人的很。
    三公公整整了袖子,扫了一眼陪同过来的两个心腹,呵呵一笑,转身离开了。
    在秦王殿下的授意下,整个京郊的大营的气氛开始略微放松起来,守营的侍卫们也开始会回答别人的问话了。
    据说秦王殿下的伤势不重,如今已经有所好转了,待稍微稳定一下,就该启程回帝都了。
    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看来此次应该无事,这三天真是难过啊。不过这些人中也不乏几个不怕死的言官正筹划着回头就弹劾秦王,就算没什么作用,在朝堂上能够出出气也好。
    赵高晔却提起了一颗心,他宁愿秦王就这么死了,到时候一片混乱之中他自然容易脱身,但是秦王没死!
    他没死就意味着他一定会派人查出是谁干的,到时候不光他,就连赵家都跑不了!
    没错,赵家,当年太皇太后的那个赵家,赵高景的赵家。
    赵高景是赵家二房的嫡子。二房从前一直在赵家没什么地位可言,被大房打压的很惨。而这种情形打从赵高景入宫就开始有了转变。
    赵高景自打进入东厂,步步高升大权在握,他的权势一举超过了赵家大房,也就是赵家家主的威势。这种情况大房自然是看在眼里,气在心里。
    但是又如何呢,到底敢怒不敢言。
    对这种情况最为不忿的自然就是自幼自以为压了赵高景一头的赵家长房嫡子赵高铭。
    只可惜他也不过是个普普通通的武官,就连想对着堂弟冷嘲热讽一下,都抓不到堂弟的影子。
    最为可恨的是赵高景当时地位最高的时候,也不记得带协一下自家人,他娘好言好语的请他二婶转告赵高景,希望能给赵高铭某个好位置,偏偏赵高景理都不理,这就让他更加愤怒。
    待秦王做了摄政王,本以为赵高景能更加高升一步,谁知消息传来,赵高景自请奔赴西北从军,秦王殿下也允了。
    那日赵高景匆匆回家拜别父母,赵高铭就堵在他们院子门口,脸都涨红了,“你!你到底是不是赵家人!赵家势弱对你有什么好处!你怎么把赵家往绝路上逼啊!?”
    赵高景的态度十分傲慢,不过是冷冷看了他一眼,“我有我自己的事情要做。还有,我在帝都还是有几位好友的,已经托他们照顾我的父母了,至于其他人,呵呵。”
    说完,赵高景头也不回的走了。
    赵高铭苦闷的很,秦王殿下做了摄政王,手下更加不缺武官,那些泥腿子升上来的武官也跟秦王关系比较好,这种情况他什么才能出头啊。
    许是这种想法过于根深蒂固,他才会那么容易受到那个人的引诱。只要一箭,只要一箭,后续的问题那人会全部给解决,他也会得到自己想要的晋升机会。
    但是情况为什么会变成这样?这与说好的不一样啊,不行,他得去找那人问个清楚。
    想到这里,他看到如今侍卫们不再严令禁止行动了,连忙偷偷跑了出去,跑到皇上的营帐那边,他知道那人是皇上身边的大太监,肯定在这里。
    这里不知为何几乎没有人在,他偷摸等了半天才等到一个小太监,忙一把拉住,“苏庭苏公公呢?”
    那小太监用怪异的眼光打量了他一下,笑眯眯的道:“苏公公啊,刚刚还看到他呢,就在营帐后面呢。”
    赵高铭连忙赶去,转过帐篷就开口:“苏公公?”
    他看到苏公公了,看到了他的尸体。
    突然从后边冒出一群东厂的侍卫,为首之人正是严复,他面无表情的一挥手,“带走吧,这就是我们要找的刺客。”
    赵高铭张口欲言,却被涌上来的人堵住嘴巴直接带走了。
    严复看了眼苏庭的尸体,慢吞吞的道:“去回禀主子,事情办利索了。”
    后面一个眼熟的小太监笑嘻嘻的点点头,转身跑掉了。

  ☆、第87章

大帐们的百官们还在惴惴不安的时候,三公公再一次出现了,只是出现的时候,嘴角微微勾起,明显看起来心情不错。
    “有劳诸位大人久等了,刺客已经抓到了,接下来就要启程返回帝都,诸位大人马上就可以回家了。皇上体恤诸位大臣这几日辛苦了,特此允许诸公休息三日。”
    众人彼此看了一眼,得知秦王殿下肯定无大碍了,就是不知道接下来的帝都回掀起一番程度如何的清算。
    已经开始有人盘算着,若是此事中有联姻或者交好的人家牵扯进去了,该如何行事。
    但是话不多说,诸位跟着皇上,太后还有太贵妃已经返回了帝都皇城。
    东厂将消息封锁的十分严密,帝都没有听到一丝风声,所有人都以为他们在外正常围猎。
    帝都诡异的平静了几日之后,终于有风声传了出来,赵家长房的嫡子据说牵扯到一桩了不得的大事中去,已经被抓起来了。
    赵家大房也正焦急着,打从围猎结束后所有人都归了家,只有他们家的儿子没有回来,好几日无声无息不知道去了哪里。他们早就有不详的预感,只是这预感在听到留言的那一刻,终于成了真。
    风声是从宫中传出来的,据说赵家意图行刺皇上,却被秦王殿下挡了一箭,后来企图再次行刺时候却误杀了皇上身边的太监苏庭,随后被人拿下。
    行刺皇上!意图谋反!?
    这是抄家灭祖的大罪啊!
    赵家的主母,也就是赵高铭他娘听到的瞬间就晕了过去,醒来之后连连嚷着不可能,不可能!
    赵家的家主也不相信自己的儿子能做出这种事情来。但是无论如何,也要先见到儿子,打探到到底是怎么回事才好啊。
    想到这里,他又想起了赵高景,那位远在边关的侄子,别人都以为是皇上厌弃了赵高景才打发了他去边关,他却觉得这个侄子根本就是在秦王殿下的默许下去边关捞战功去了。要知道如今朝中年轻点的武官,想弄点战功都不容易,偏偏就他能去?还去了秦王的外祖家的军队?
    赵高景迟早会回到帝都,到时候可就是平步青云了。
    这种时候,也该通知他一声,让他想想办法。毕竟如果真惹上什么抄家的大罪,他也跑不了。
    孰料信才刚刚发出去,赵高景就已经到了帝都。
    他来到帝都的第一件事并不是回家,而是直奔□□。
    如今天气已经比较热了,秦王的伤口还未长好,因此不能用病,还好小三子练的功夫偏阴寒,故此可以将体温降低,让秦王搂着不撒手。
    赵高景到了的时候,秦王正照例搂着小三子,听他念着折子,觉得没什么重要的就直接跳过去念下一个。
    袁一进来通报的,对着眼前这一幕视而不见。
    秦王微微动了下,换了个姿势,笑眯眯的道:“是差不多应该到了,想必我那大皇兄现在糟心的很吧。”
    赵高景风尘仆仆的进了来,却很快被柳儿姑娘带着一群小丫头们拥了出去,“身上好脏,别弄了殿下的伤口不好。快去沐浴更衣。”
    面无表情的赵高景坚定的拒绝了所有要帮忙的侍女,自行沐浴更衣完毕,暗中松了口气,楚王殿下最近越来越能吃醋了啊。可别被抓到把柄。
    他其实并不着急关于是否会被打为谋反之人一事,来之前楚王就已经给他分析过了,此事十有□□赵家牵扯了进去,不过是真凶的可能性很低,但就目前的风声来看,秦王殿下怕是不想让赵家好过。
    这期间就要看赵高景如果周旋多少了。
    只是这份侥幸心理在见到秦王第一眼的时候就彻底破灭了。
    秦王的脸色十分难看,想必受伤不轻。他看了一眼站在旁边面无表情的三公公,感受到了一股杀气隐隐约约的围绕在他身边。
    他立刻推翻了心理预先想好的一切说辞,当即跪倒在地,“下官见过秦王殿下,厂公大人。”
    秦王不答,就让他这么跪着。
    赵高景保持这个姿势,心中忐忑不安。
    过了良久,就听到淡淡的一句,“起来吧。”
    赵高景起身,却也不敢坐下,只能先行掏出楚王的信,交付过去。三公公接了过去,拆了递给秦王,秦王扫了一眼,冷笑一声,“怎么,求大皇兄给你们赵家求情?三子,告诉他,他那好大哥都干了什么。”
    三公公语气阴冷,“赵大人,您大哥在光天化日之下刺杀秦王殿下,用的还是浸了毒的箭,可真是怕殿下不死啊。”
    赵高景后背密密麻麻的冷汗,他知道自家大哥闹了事,却并不知道是这么严重的事情。
    他立刻再次跪倒在地,“末将敢保证,赵家绝无伤害摄政王之心,这其中必定有奸人作祟,还望殿下明察。”
    “查了。”秦王不紧不慢的道,“主谋都已经死了,只是本王平白受了一箭,不出这口气也真是难消心头之恨。”
    赵高景闭了闭眼,“愿凭秦王殿下处置。”
    半天听不到秦王的声音,赵高景的心越来越沉。半晌,秦王终于慢悠悠的说了句,“罢了,本王也不想大皇兄千里迢迢的从边关杀回来。你这条命,暂且记着吧。”
    刚刚放下去一点的心又提了起来,自己这条命?那他爹娘呢?
    还想再说什么,秦王已经先开了口,“本王累了,你先回去吧。”
    赵高景无奈,只能先行离开□□。
    出来之后犹豫了下,还是回到了赵府。一听说赵高景回来,赵家的家主,赵高景的大伯立刻出来迎接,二话不说,直接问道:“可是知道了?”
    赵高景面无表情的看着他大伯,气氛一时之间严肃了起来。赵家大伯也心凉了,“你也没有办法?”
    “办法?什么办法?高景刚从边关回来,可不知道大伯想让侄子想什么办法。”
    赵家的主母听说之后也赶了过来,刚好听到这句话,忙尖着嗓子道:“想办法救救你大哥啊!”
    赵高景看了他伯娘一眼,行了个礼,“实在是不知道大哥发生了什么事,如何救。还请伯娘教我。”
    赵家主母噎住,但是儿子要紧,只能不管不顾的哭着道:“我是妇道人家懂什么。高景啊,那可是你大哥,你救救他啊。”
    这会儿二房的人也赶了过来,赵高景的母亲当即把儿子扯回去了,现在可不是跟大房的人纠缠的时候。
    赵家主母不好再众人面前追他们,只能哭哭啼啼的被人扶了进去。
    第二日,袁二就找上了门,赵高景忙出来见他,就见袁二笑眯眯的倒:“走吧,见见你大哥去。”
    路上,赵高景很是不解,“秦王殿下到底是想要做什么?”
    袁二偷偷摸摸的跟他道:“不是秦王想要做什么,是三公公。三公公可是憋着一股气呢,打算趁此把那些所谓的保皇党一举打掉,反正嘛,主谋都死了,剩下的散兵留着也没什么用。你去劝你那大哥机灵点,该扯进来的都扯进来,到时候他死了,但是赵家可还在。”
    到了这会儿,赵高景算是彻底松了口气,若是能如此赵家无事就好。
    可惜,这想法第一时间在赵高铭那里就通不过了。
    “凭什么?凭什么要我死!二弟,你救救我,大哥不想死啊!这事我也是被牵扯进去的啊!”
    赵高景面无表情的看着他,凭什么,就凭你射了秦王殿下一箭。
    见赵高景不说话,赵高铭的表情开始凶狠起来,“你要是不救我!我就拖着所有人一起死!你也别想逃!要是不想死就救我!”
    赵高景叹了口气,转身离开了。赵高铭还在后面叫嚣:“不救我就一起死!一起死!”

  ☆、第88章

赵高铭的叫嚣并没有引起他堂弟的在意。
    赵高景在意的是,他并不知道秦王到底打算如何。按说这件事发生已经有几天,以秦王殿下的实力,将整件事查个底掉完全不是难事,但是为何要到了现在也不进行任何处置,没有任何动静?
    袁二那日对他说的话,他可没有当做耳旁风,为此他还专门从家中收拾了一份谢礼给袁二送去。
    但是接下来如何做,赵高景着实有些为难。
    他虽然原本是三公公的下属,但是因为负责的事情并不重叠,他还没有与他共事过。一时之间,也真摸不清这位厂公大人的脾气。
    不过,也用不到他琢磨,不过第二日,袁一就来拜访。
    袁一与袁二虽然是双生兄弟,但是很好分辨,这位硬邦邦的一来就扔下一堆公文卷轴的,然后扔下做完这个四个字转身就走的,铁定是袁一无遗。
    赵高景一头雾水的接过那些东西,翻了几页,面色就严肃起来,抬起头想说什么,袁一已经自顾自的走人了。
    他神色不定的迟疑了一会儿,微微叹了一口气,转身回到了自己的院子里。
    秦王府。
    秦王因为伤势的缘故,精力实在不济,他也不愿忽视自己的身子骨,这辈子与从前不同,他还打算活的长长久久,带着小三子一起看着永诚的以后,所以很多事情通通推给下属。
    三公公则将部分事情,托袁一送去给了赵高景。交代完毕之后回到书房,秦王正在闭目养神,感觉到一只冰凉的手掌搭上他的额头,他才睁开眼,“还是不忿?”
    小三子严肃的脸,不想回答。
    秦王殿下含笑握着他的手,“放心,这事你不适合出头,让他去办吧,办完之后,赵高景此生都无法再回帝都,只能一辈子留在边关了,想必大哥会很感谢这件事的。”
    小三子欲言又止,只能恨恨作罢。
    赵高景拿了那些东西回房闷了三天三夜,终于打开房门。第一件事就是去见自己的父母。
    赵父赵母二人已经忧心了整整三天,但是他们一向信任自己的儿子,为此还挡了大房的人。
    赵高景跪在二人面前,恭恭敬敬的磕了三个头,“爹,娘。儿子不孝,此事已经有了办法,只是一旦解决,我们赵家,大概都无法在帝都立足。”
    赵父神色一变,有些为难,“高景,这可不是个简单的事情。为父且还好说,你大伯那边……”
    赵高景沉默了一瞬,“此事若想不祸及我们整个赵家,怕是只能如此。而且,大哥他……必定是救不回来了。”
    赵母也吃惊了,“真的?那、那大房是不会同意的啊。”
    赵高景看了一眼母亲,“娘,实在没有办法,儿子只能接您二老去边关了。儿子在楚王殿下身边做事,秦王殿下还能给楚王殿下一个面子,留下咱们赵家大部分人的性命,这也是看在儿子即将替他做的事情的份上。若是还在帝都,秦王殿下哪日又想起赵家这档子事,咱们可就……要知道秦王殿下伤势不轻啊。”
    赵母脸色煞白,焦急的看着自己的儿子,声音有些尖锐:“做事?做什么事?可有性命危险?为何大房的事要我儿来承担后果啊!”话说到这里,眼泪已经止不住下来了。
    赵父也是焦急的看着儿子,赵高景忙安慰二老,“并无性命之忧,只是,”他面有难色,“怕是此事一做,帝都也由不得我们赵家待着了啊。”
    赵父盯着儿子,长叹了一口气,“罢了,你要怎么做就做吧,爹娘年纪也大了,也只求你一个安康了。”
    赵高景再次磕了三个头以后,起身,正了正衣冠,面色严肃的走向了大房。
    赵家家主在听到侄子一番语焉不详的话时候,心中已经有了不详的预感,只是多少还有一丝期望,毕竟侄子也曾经是秦王殿下的心腹,现在也与楚王殿下关系不错,未必不能周旋出一个更好的结果。
    只是现在这样的结果,也不比他预期的,好到哪里去。
    他还未曾说话,后面已经冲出了一个人,大喊:“不行!不能这么干!我可怜的铭儿啊!”
    不是别人,正是赵家主母,赵高景的大伯母。
    赵高景冷眼看着大伯母唱作俱佳,只是冷冷的说了一句:“既然如此,那不如我们整个赵家都为大堂哥陪葬好了。今后,也再无赵家这一说。”
    赵家主母一下子噎住了,但是很快反应过来,声色俱厉:“那又如何!死我们也是帝都的赵家!是出过太皇太后的赵家!灰溜溜滚到边关算是什么?世家的体面都不要了!?”
    赵高景不欲多说,只是留下一句,“还请大伯斟酌吧,只是事不宜迟,请早下决定。”
    赵家主母还想说些什么,却被赵家家主拦住了。
    三日后。
    曾经帝都有名的前任副都督,现任镇西侯麾下将军赵高景,突然带兵围住了帝都好几位官员的宅院,不由分说统统拿下关了刑部。
    同时还根据一张不知道是否莫须有的名单,大肆抓人,闹得整个帝都人心惶惶。
    好几个言官当朝弹劾赵高景滥用职权,无法无天,但是这个折子也被秦王扣下了。
    再过了一日,赵高景亲自上了朝堂,呈上一份供词,那是他大堂哥赵高铭的供词。
    供词中称,他受奸人蒙蔽意图行刺皇上,被抓获之后幡然醒悟后悔不迭,为此特意供出了所有的同伙以及他们的预谋。在最后还称自己死不足以弥补犯下的过错,但是此事与赵家无关,家人毫不知情,还请秦王殿下手下留情,放赵家人一条生路。
    赵高景眼眶通红的道:“在呈上这份供词以后,堂兄就……就自尽了……”
    扯淡!
    这是当时所有在朝堂上人的统一想法!
    赵高景继续:“臣……臣戴罪立功,就希望能够弥补堂兄犯下的过错……”
    无耻!
    这也是当时所有人的统一想法。
    根本就是行刺失败之后丢车保帅,为了活命扯别人下水!
    一时之间,所有人看着赵高景的眼神都不太对劲了。
    赵高景却是十分坦然,这事让他这么一办,赵家的名声自然就臭了,但是家族却是能够保住,即使以后只能迁往边关,但是只要过几代,赵家人还是可以回到帝都,活跃于官场。
    所有人都偷偷看着秦王殿下,众人心知肚明那日的刺杀恐怕不是针对皇上,应该是针对秦王殿下的,所以,秦王打算如何做呢?
    秦王接过那折子,随手翻开扫了两眼,嘴角微微勾起,“那些意图谋反之人的供词也在里面?”
    赵高景坚定的答:“回殿下,俱在。”
    “意图行刺皇上,”秦王殿下轻轻晃着这折子,“刑部的,按律当如何?”
    刑部尚书上前一步,垂下头答道:“按律当诛九族。”
    “九族什么的就算了,其他人就行刑吧,赵高景,这事交给你来办。”
    “是。”赵高景叩首。他能够感受到整个朝堂上刺人的目光,扎在他的后背,但是他只是抬起头,面无表情的离开了。
    秦王府。
    秦王殿下眯着眼,晃着腿,神情十分悠哉,手上还晃荡这一封信,笑眯眯的道:“三子,你说,大哥这个人情,要他怎么还呢?”
    那封信在他之间晃着,隐约可见五个字,赵可行此事。

  ☆、第89章

帝都的这一场风波很快就尘埃落定。
    其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