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不准跟我说话-第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觉得在一块儿是什么特殊到要声明的事,平时两个人在一起,没具体解释过什么,也从来没刻意避讳。
  结果估计是因为先入为主,这群人排查了半天,居然第一步直接把灯下黑的于笙放在了考虑范围之外。
  靳林琨看着他,没忍住挑起唇角:“小朋友?”
  于笙本来想瞪他一眼,想起这个人顺杆爬的本事,索性不理他,转开视线扬了扬嘴角。
  他不想理靳林琨,可也想不到自己这样,落在靳林琨眼里有多显眼。
  男孩子视线虚落着,眼睫浓深,嘴角噙着点儿压不住的笑影。
  靳林琨手伸过去,碰了碰他的手背。
  两只手大大方方地叠在一块儿。
  靳林琨坐起来,欠了欠身:“有什么难处,大家都可以帮忙?”
  “……”
  寝室长觉得这个人似乎真的背叛了他们的单身队伍,张了张嘴,视线在面前的两个人之间来回转了转:“能吧……”
  “是这样。”
  靳林琨扶了下眼镜:“我在高中的时候,学习稍微有一些余力,正好还能谈个恋爱。”
  寝室长:“……”
  舍友甲:“……”
  舍友乙:“……”
  虽然还有余力能谈个恋爱,但靳林琨那个时候要比现在稍微欠揍一点,所以不是很擅长交朋友。
  后来百般无聊之下去了个夏令营,居然就真的交到了个好朋友。
  好朋友看他没对象,非常仗义。
  ……
  靳林琨的简述以被于笙踹没了凳子告终。
  他们寝室长根本想不到这个人原来还有更欠揍的时候,几乎有点感动:“谢谢谢谢……这个版本不是真的吧?”
  于笙言简意赅:“不是。”
  寝室长舒了口气:“那就好,所以你们是怎么在一起的?”
  于笙按照之前教的,抬头看靳林琨:“被他连累的。”
  “……”
  “大家好,我是之前答应大家要解密光华院草归属之谜的红领巾。”
  舍友乙打开直播:“事情开始变得有一点扑朔迷离了……”
  考虑到偶尔还得回来睡觉,靳林琨重新整理了整个故事,给一个宿舍的人重新详细讲解了一遍。
  尤其着重讲解了他们一起认真学习、一起四手联弹、一起过生日,以及在电影院的完美约会。
  一个故事讲了大半个小时。
  两个人本来只是打算出去吃个饭,晚上赶回来把这次的pre做完。但因为舍友们承诺了有什么难处都可以帮忙,所以靳林琨临时决定带家里的小朋友出去散散步。
  于笙不想耽误他们,看了看表:“我没什么事,你们先——”
  “不用不用。”
  寝室长及时按住他:“你们散步,我们搞得定。”
  舍友乙:“完全搞得定,你们可以多散散步,注意身体。”
  舍友甲有点恍惚:“在法学院蹭课的时候,我好像曾经听过一个警告。但是我当时太年轻,没有珍惜……”
  当天下午,bbs上嗷嗷待哺的众人没有得到任何答案。
  倒是稍晚些的时候,有个新注册的一级账号发了个没有内容的帖子,帖子里只有一张照片。
  两道人影。
  在路灯下面,格外清晰地牵着手。


第111章 番外五
  暑假的时候,七班终于圆满了老贺一直以来的愿望。
  别的班同学聚会有的去吃饭、有的去泡温泉、有的去ktv唱了大半宿的朋友一生一起走。
  七班集体爬了一次泰山。
  “现在想想,我们当时可能是被外星人砸了脑子。”
  学委裹着衣服,哆哆嗦嗦举着手电:“回忆一下,是谁出的主意?”
  班长跟他相互搀扶着,颤颤巍巍看了看脚下黑漆漆的山间:“不用回忆了,爬到顶就把体委扔下去。”
  体委高考人品爆发,加上国家一级运动员的加分,擦线考上了梦寐以求的学校。
  唯一有点遗憾的是至今都没能顺利找到互相有好感的女孩子。
  “活该。”
  姚强跟他一个学校,腿有点软,扶着膝盖抹了把汗,“你们见过告白完约女孩子早上五点晨跑十公里的吗?”
  还是大运会五千米冠军的那种配速。
  人家小姑娘本来还挺感动,听见这么个邀请,当时就非常礼貌地把礼物跟花一块儿还回去了。
  体委还挺委屈,从上面折回来:“不是说一起锻炼好身体,才能实现和另一半健康相伴活到九十岁的目标吗?”
  学委拍拍他的肩膀:“想多了,阻拦你实现目标的不是没有健康,是没有另一半。”
  凌晨的山上黑黢黢一片,凄凉得不行。班长也挺感慨,拍拍他另一边的肩膀:“而且我们其实很想把年仅十九岁的你留在泰山顶上。”
  爬泰山当然就得看日出。
  老贺提出这么个建议的时候,班上的同学们还没觉得有什么不对。
  直到发现通知上说的是半夜十一点在泰山脚下红门集合。
  靳林琨也没爬过泰山,看到通知还挺惊讶:“写错时间了?”
  “没有。”于笙算了算时间,顺手把一摞暖宝宝给他塞进书包,“记得带钱,坐缆车下去。”
  小朋友的体力一直挺好,难得主动要坐缆车,靳林琨有点儿好奇,但还是按着于笙说的带足了钱。
  ……
  然后在凌晨一点发现步数居然已经满两万的时候,彻底理解了这个提醒的意义。
  “其实仔细看看,这上面风景还不错。”
  学委举着手电,照了照山上笔力遒劲的碑刻:“体会一下,古人也曾经跟我们一样,玩儿命地爬到这个地方……”
  段磊气喘吁吁跟上来:“然后在景点乱写乱画吗?”
  学委:“……”
  平心而论,泰山上的风景其实的确挺好。
  老贺选的时间不是旅游旺季,爬山的人不多,最浩浩荡荡的就是他们班的队伍。手电的灯光什么都能照亮,能看见山石上的碑刻,也能看见潺潺的山泉溪流。
  都是半大的男孩子女孩子,再累也停不住热闹。
  女生们拿着手电开路,男生主动帮忙拿东西,不知道谁先开始哼歌,转眼就乱七八糟跑调成了一片。
  老贺当了多年班主任,早习惯了各种类型的魔音灌耳,从容不迫地拄着登山杖,见缝插针给同学们补课:“当然不是乱写乱画。大家看这块碑。它看起来像是虫二,其实是风月两个字拆边,是个很有名的典故……”
  虽然已经毕了业,一群学生还是或站或坐地凑在老贺边上,老老实实听起了课。
  “好同志,靠你了。”
  班长扯着学委,压低声音给他分配任务,“我们数了,这儿一共有十七块碑,务必让老贺多讲一会儿。”
  ……
  在被寄予了厚望的学委全力发挥下,老贺越讲越投入,爬山的进度终于比之前慢了不少。
  中天门往上风已经挺大,靳林琨举着手电跟上来:“看什么呢?”
  于笙扬扬头:“星星。”
  靳林琨跟他一块儿在石头上坐下来,握着于笙的手往口袋里拢了拢,也跟着一块儿抬头往上看。
  山里的夜空格外干净,这样抬头看,能看得见清晰的漫天星光。
  成人礼的时候,老贺送了他们一片星星,告诉他们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去对自己负责。
  拼了一年,高考整个七班发挥得都非常不错。
  学委考上了省外的985,班长和女朋友一块儿去学了医,正在班群里广泛征集护发秘籍。复读一年的生活委员如愿去了目标的美术学院,段磊的高考成绩顺利排进了招飞线,家里高兴得请了一个星期的客。
  高考结束那天,回了学校的高三生们尽情发泄了一年来的压力,声势大得几乎造反。
  有几个班没忍住撕了书,撺掇七班一块儿,被体委毫不留情怼了回去:“撕什么撕?我这个得拿回去当传家宝,将来跟我儿子说,看你老子当年学习多努力……”
  一年的努力是直接通过实际效果折射出来的,七班的书跟卷子都翻得几乎出了毛边,上面的笔记密密麻麻,有几份还被教育处主任拿去给低年级展览传阅了好几天。
  于笙的笔记标准得像印刷出来的,教育处主任虽然看不懂,依然喜欢得不行,一度很想拿走作为以后学生的高考动员范本。
  结果消息才传出来,那几份笔记就被他们班班干部们眼疾手快藏得严严实实:“不行不行,笙哥,快拿回去藏好……”
  高考都考完了,于笙有点弄不明白这群人在搞什么名堂:“干什么?”
  “复印卖啊!”他们班学委推推眼镜,“文科状元复习笔记!这么详细,一科至少要卖到一百块!”
  七班人的商业头脑非常发达,七嘴八舌的讨论了半天,甚至已经帮于笙想好了销售的途径和收费标准。
  靳林琨看得很感兴趣:“我的笔记也能复印吗?”
  虽然那时候的成绩还没出,两个人的状元也依然十拿九稳,理科状元的笔记当然也很有价值。
  学委自信满满,接过靳林琨的笔记,仔细看了半天。
  ……
  学委捧起笔记,双手恭恭敬敬递了回去:“靳老师,您的教案可能还得加工一下。最好翻译成正楷的简体中文,然后把所有‘太简单不用看’的批注都涂掉……”
  步骤太复杂,可行性太低。
  考虑到买到状元笔记的同学多半正在经受高三的煎熬,七班笔记代购的同学们依然保有最后一点良知,毅然放弃了宝贵的理科状元笔记。
  “笙哥,靳老师!”
  班长不知道他们在聊什么,兴冲冲跑过来,给每个人发巧克力:“老贺说了,再努努力马上就到,叫大家坚持一下……”
  学委的实力已经发挥到了极限,带字的石头都讲得差不多,一群人又继续往上爬了半天。
  听到老贺说快到了,一群人都高兴得不行,劲头也足了不少。
  靳林琨道了谢,看着他们班班长再一次动力十足的身影,有点好奇:“马上就到了吗?”
  于笙抬头,看了一眼石牌坊上的升仙坊三个字:“马上,还差十八盘。”
  这三个字听起来就显得很有威胁,学委脚步一顿,兴冲冲迈出去的腿收了收:“笙哥,十八盘有多远?”
  于笙最近刚选修了说话的艺术,稍一沉吟,把平时过于单刀直入的措辞换了个方式:“不很远,抬头。”
  天还没亮,埋头爬山很难体会上面究竟还有多高。学委有点儿迟疑,手里的手电哆嗦了半天,犹犹豫豫往上照了照:“……”
  石阶盘旋环绕,一路直插入云,手电的光照了半天都没照到头。
  十八盘比前面险峻了太多,老贺还在循循善诱:“再迈几步就到了,大家注意脚下,不要抬头,再坚持一下。”
  一群同学咬牙奋力往上:“还有多远?到了吗到了吗?”
  老贺非常耐心:“一点都不远,再迈几步就到了……”
  非常好哄的一群学生们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往上爬,学委孤独而痛苦地清醒了一会儿,还是捂着胸口加入了埋头爬山的队伍。
  小朋友对泰山挺熟悉,靳林琨把保温杯拧开,递给于笙:“以前来爬过?”
  于笙喝了两口水,点点头:“常来。”
  爬泰山看日出这种事,通常只能有一次。
  倒不是沿途风景不值得欣赏第二遍,就是第一次摸黑爬上去的时候还不知道上面有多高,总觉得努努力就上去了,在爬的时候还能没有那么绝望。
  于笙有段时间常过来,倒也不是因为有什么特别的原因。
  可能就只是喜欢这种感觉。
  一层一层往上,什么都不用想,把体力消耗到极限以后,看见太阳穿破云层。
  只不过以前都是一个人过来,还没试过这么多人热热闹闹一块儿往上爬。
  靳林琨接过保温杯,自己也喝了两口水:“感觉有什么不一样?”
  于笙扯了一把落后的班长跟学委,照例守在整支队伍最后保证没人掉队走散,言简意赅:“困。”
  他们来之前刚连夜交了个交流申请,于笙作息一向规律,下午躺了一会儿,到最后也没能睡着。
  一群人一块儿往上爬,速度难免压得慢,已经爬了快四个小时,连南天门都还没到,还根本不足以把积极性调动起来。
  靳林琨扬扬眉峰,看着于笙手里刚照的几张他们班匍匐攀登十八盘的照片,没忍住笑了笑,揉了一把小朋友的脑袋。
  众人相互搀扶,终于爬上了老贺口中“还差十几步就到了”的南天门,天色已经开始微微泛亮。
  体委眼疾腿快,先替大家在日观峰上占好了位置:“你们先在下面避避风!记得租军大衣,上面是真冷……”
  越往上气温越低,明明在底下穿短袖都还有点儿热,到了山顶已经不得不把衣服都裹到身上。
  军大衣的风格实在有点太草率,于笙本来不大想披衣服,最后还是被靳林琨拉过来,不由分说一块儿裹进了大衣里。
  太阳还有一段时间才升起来,现在先不急着上去,登顶的人群都聚集在下面避风。
  爬了一宿的山,又都累得不轻,哪怕再兴奋,同学们也开始支撑不住地犯起了困。
  “不能睡。”
  他们班长拿手撑着眼皮,给同学们打气:“我们爬了这么久,就是为了看到日出,这是我们拚搏的意义,是我们努力的奖赏!”
  “不能睡。”学委第二个发言,蹲在石头边上,哆哆嗦嗦往掌心呵气,“睡着了可能就醒不过来了。”
  ……
  一群人互相打了半天的气,不知道谁提议唱歌,姚强刚雄纠纠气昂昂地起了个头,就被段磊扯了一把:“嘘——”
  “怎么了?”姚强有点儿茫然,“泰山顶上不能唱歌吗?”
  段磊倒是不知道山顶上让不让唱歌,压低声音,指了指不远处的石台:“你确定这个氛围,你要大声唱想留不能留才最寂寞吗?”
  姚强还没反应过来,探头往石台那边看了一眼。
  石台上坐着挺眼熟的两道身影。
  于笙被靳林琨拉着,看起来也不太有精神,半张脸被衣领遮着,眼睫垂得有点儿低。
  靳林琨揽着他靠在自己身上,跟他说着话,有一下没一下地揉着于笙的脖颈。
  男孩子的身影贴在一块儿,被熹微晨光勾勒出一点格外清晰的轮廓。
  也不知道说到了什么,靳林琨轻笑起来,顺手胡噜了一把于笙的头发,又把人往怀里圈了圈。
  他们笙哥叼着根棒棒糖,看起来还是一贯的又威风又冷酷,一只手抬起来,顺手把大衣往靳老师肩膀上扯了扯。
  姚强异常羡慕地看了一会儿:“那我能小声唱没说完温柔只剩离歌吗?”
  ……
  一群人都觉得不能,七手八脚按着姚强,把人塞了回去。
  “快快快,要到时间了!”
  体委精力异常旺盛,没等姚强决定好是唱大河向东流还是巨龙巨龙你差两年,已经健步如飞地下来叫人:“上来上来,太阳马上出来了!”
  天边已经开始泛起曙光,映得云霞都染上一片鲜艳的红色。
  老贺举着手机,不急不缓嘱咐着同学们注意安全,看着所有人都找好了位置,也跟着一块儿站在大家边上。
  男生们勾肩搭背地站在一块儿,把女生护在了视野最好最安全的位置。
  人群挡了大半的风,一点儿都不冷。于笙看了不止一次日出,把地方让给了拚命踮着脚想要看清楚的姚强,拉着靳林琨往后挪了挪,接过了他们班班长手里的相机。
  学委不够高,体委及时出手,把人直接举到了石头上:“放心,肯定站得稳,我给你栓个绳……”
  不知道哪儿想起一声欢呼,一团灼眼的亮光突破云层,冒出来探了个头。
  “出来了出来了!”
  一群人爬了一宿山的疲惫困倦一早而空,兴奋得不行:“太阳出来了!”
  他们学委还有点紧张,哆哆嗦嗦站在石头上,扯着体委背《少年中国说》:“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于笙往后撤了两步,正准备给这群人留个影,肩膀忽然被轻轻拍了一下。
  老贺接过了他的相机,笑眯眯朝人群扬了扬下巴。
  相机支在三脚架上,迎着洒下来的金光,把所有人都收在镜头里。
  快门声轻快地响起来。
  山间云海,朝阳初升。


第112章 番外六
  大二下半年的时候,于笙第一次在靳家过了年。
  靳先生跟黎女士和远在国内的靳林琨远端开了几天的会,一起设计了好几套把儿子男朋友诓回家的方案。
  到最后一套都没用上。
  靳林琨甚至有点儿没反应过来,手还落在男朋友的头顶上:“就跟我回去?”
  他们家男朋友正把最后一盘点心装袋封口,动作顿了下,耳朵跟着泛起点儿红:“过年……不回家不好。”
  靳林琨唇角扬起来,覆着于笙的头发,没忍住揉了揉:“回。先别忙了,歇一会儿。”
  于笙修了心理学的双学位,工作量一下子翻了番,最近甚至还要比他更忙一点。有时候要看得内容太多,甚至还得熬个夜,饭也顾不上好好吃。
  教授们都很器重这个格外有天赋的学生,不少比赛也抓他带队。于笙刚跟合唱团出国比了个赛,抽空还要复习备考。
  昨天才考完最后一科,看同样辅修了心理学的梁一凡在朋友圈痛哭出来的句号数量,应当不算多轻松。
  靳林琨圈着人仔细检查过一遍,确认了眼圈黑得还不算明显,又摸出块雪花酥,递到男朋友唇边,轻轻碰了两下。
  “吃东西了,没饿着。”
  于笙知道他不放心,叼住了递过来的糖,给他报这几天的菜谱:“前天吃的红烧牛肉,昨天吃的鲜虾鱼板,今天吃的老坛酸菜……”
  靳林琨差点儿被他气乐出来:“怎么还没吃香菇炖鸡?”
  ……
  因为梁一凡同学买来的速食面里没有香菇炖鸡。
  两个人在一块儿的时间稍微长了,于笙差不多也总结出来了理亏时候的处理方案,放开手里正忙活的东西,顺手把男朋友拽过来。
  小朋友玩儿赖的时候越来越多。
  靳林琨觉得男朋友这个习惯不该这么纵容,想严肃地跟他强调不能不拿身体当回事,一张嘴就被送进来了半块雪花酥。
  花生香跟酸甜的蔓越莓混着,凉润柔软,掺了点奶香。
  有点儿干,估计最近又没好好喝水。
  靳林琨圈着他的手腕,把那只手拢在掌心握了握。
  男孩子个头刚窜完,身形已经透出格外俐落峻拔的影子,脾气还和原来一模一样。
  明明已经顺利学会了在接吻的时候呼吸,但动不动就自动发热的习惯还是没改。
  靳林琨被他们家小朋友一丝不苟地按着亲了一会儿,还是没忍住,抬起只手,把热乎乎的人往怀里拢进来。
  “不能老吃速食面。”
  再亲道理也依然要讲,靳林琨把人圈在怀里,碰了碰于笙的耳侧:“胃疼没有?”
  于笙被他盯着养了三年的胃,几乎忘了胃疼是个什么感觉:“早没事了。”
  靳林琨圈了圈他的手腕,还在想有什么可以用来教育的地方,于笙已经尝出了不对,拿过他手里剩下的雪花酥:“哪儿来的?”
  靳林琨:“……”
  靳林琨摸摸鼻尖,咳嗽一声:“等一下,我能答出来。”
  准备好的故事没能成功地找到发挥的机会。
  这次行李走托运,用不着辛苦转一回自重。偷打包好的点心吃的行为被抓了个正着,必须要深刻反省。
  “是这样的。”
  靳林琨觉得自己还有争取宽大的机会:“其实拿过去我也能吃,只是提前预支了一点。”
  于笙把有过拆包痕迹的几份点心挑出来:“拿过去你也能吃?”
  “……”靳林琨面对现实:“不能。”
  男朋友的手艺当然很好,但靳先生跟黎女士才是品尝点心的人。
  他只是个没有感情的点心搬运工。
  于笙把点心打好了包,扫了他一眼,没忍住牵了下嘴角。
  虽然这次两个人说好了一块儿回家过年,但吃点心的名额最多也只能再加一个。靳林琨有点儿惋惜,撸起袖子叹了口气,准备给男朋友煮个火锅。
  才站起来,就被于笙拽着扯了回去。
  “那些是给——”
  于笙拽着他,清了下嗓子:“给爸妈的,回家给你弄。”
  改口是高考头一天的事,靳先生虽然没打完草稿,但还是足够优秀地临场应变,帮他们家儿子正式领回家门了个小朋友。
  于笙太久没好好叫过这两个称呼了,一开始总是张不开口,试了好几次,都没能在变红之前顺利叫出来。
  靳先生跟黎女士觉得这种事用不着太急,想让于笙再熟悉熟悉家里的氛围,但于笙自己却显然把这件事放在了非常重要的级别。
  高考第一天考完,靳林琨洗漱回来,正好看见于笙一个人待在阳台。
  还以为是高考了难免紧张,过去才发现,他们家小朋友是在练习自然而不僵硬地叫爸爸妈妈。
  练习至少卓有成效。
  高考完他们出去玩儿了一趟,回家的时候分数已经出来好几天,第二天就被招生办老师堵了个结结实实。
  靳先生跟黎女士来雪中送炭的时候,招生办的老师客客气气地杀过来堵门:“请问是理科第一名靳林琨同学的家长回来了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