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小花匠的农园生活-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花匠的农园生活》作者:南瓜夹心
文案:
原名简单爱情,我想文艺一下,然后写着写着发现文艺不起来,决定做回自己,变回我之前的起名风格
厌倦了大都市快节奏忙碌生活的周全决定回到自己的家乡,那个让他能够不在感觉飘荡有所依靠的地方。
回到家乡之后,打算继承祖业安稳生活的他发现,隔壁家的那栋大宅子里,曾经与自己青梅煮酒的那位竹马也回来了。
这就是小城市里面的简单故事,两个人相知、相认、相恋、相许、相互扶持走过一生的故事。
受有个小小的金手指,攻是位大厨,一切成就全部靠他自己,家长里短细水长流,东北热炕头上的故事。
内容标签: 布衣生活 情有独钟 青梅竹马 种田文
搜索关键字:主角:周全、宝焹 ┃ 配角:很多 ┃ 其它:长假里短
强推简评:周全与宝焵是一对发小,相似的人生经历和幼年相伴的生活,让他们一直都是彼此生命中非常特殊的存在。十年分别十年想念,十年之后远在他乡的两个人不由自主的作出了同样的选择,放弃大都市里灯红酒绿,繁花似锦的生活,回到了生养他们的那座小山村。再度重逢的两个人,用他们各自的手艺,帮助村民共同致富,二人相知相伴,相互扶持共同面对生活中的一切挑战与困难。 ;文章文笔细腻生活气息浓郁,作者将东北的景色特产、风土人情刻画的入木三分,让人感觉文章里的人们仿佛就是自己认识的身边人一样。不论是周全的细心与开朗,还是宝焵的沉默和坚持,都是经过生活的磨砺后所散发出的光彩,东北热炕头上的温馨故事,让看到的人都不由自主的感受到温暖,同时更加期待他们今后的生活。
==================
第1章 返乡
抱着吊兰背着双肩包,拖着拉杆箱的周全随着人群从长途汽车站内走了出来。
站外的客运站广场上,看着这一波出来的人流,在外招揽生意人的吆喝声立即就响亮起来。
“哎,牦牛营子蒙古屯,古家店老牛窝铺,有没有要去的,就差一位了。”
“沽竹岭,黑水乡,二十一位,二十一位,人凑够就走。”
“煎饼果子手抓饼,6元吃饱,8元吃好,10元就有大鸡排。”
“烤地瓜,溏心地瓜。烤紫薯,沙甜的紫薯。”
有捎脚的车主觉得光靠喊还不够,已经迎着人群走过来招揽生意,不断的在人群里面穿梭,询问旅客们的目的地。
如同周全这样的带着大堆行李,一看就是外出返乡的小伙子,更是这帮招揽生意的司机们的重点关注对象。
从客运站出口出来,到穿过客运广场,这才不到一百米的路程,周全已经被这群司机们询问了不下三四次。
再一次客气的打发了一位过来询问他目的地的司机,绕过见到人群涌出,就自动减慢车速等待客人的出租车们,极速的大跨步几步走,周全终于成功的穿过了那条车水马龙的公路。
“呼,几年没回来,老家的车站这边还是那么热闹,看来负责这一片城市管理的人员应该还是那些家伙。”
这是一座东北的地市级城市,说不上是几线,因为周全他自己也不明白那些各线的城市是用什么来划分的。
对他来说老家就是老家,虽然比不上那些一线大城市的繁华与雄伟,但自有这座城市独特的让他记忆深刻的地方。
拖着家当来到马路对面,这里的人流相对于客运广场那边来说已经要分散不少。
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避过了不远处的公交站牌,周全拖着行李继续向前走。
这座城市的交通建设几乎都集中在同一个区域内,火车站、汽车站、公交车总站都在一条长街上。
作为一座曾经是交通小枢纽的城市,最开始如此设计据说是为了方便旅客们相互换乘。
熟知这座城市里面一切的周全拖着拉杆箱快步走,今天的长途客车到站的时间有点晚,在不赶一下,就做不上自己想要乘坐的那辆公交车了。
气喘吁吁的周全直奔距离客运站几百米开外的公交总站,转入等待发车的大广场的时候,排头第一辆就是他想要乘坐的目标。
在这边不论是去远郊还是近郊的公交车始发站都是公交总站,周全想要乘坐的那辆公交车是热门路线,出了始发站想要在找座位就难了。
拎着、抱着又背着一大堆东西周全,一点都不想一路站着回家。
“谢天谢地总算赶上了。”在上了车低头翻找零钱的周全这么说道。
“咦,这不是阿全吗?你从帝都回来了?”
就在周全埋头翻找口袋的时候,他突然听到有人这么对他说道。
以为碰上熟人的周全抬头一看,就见对面的驾驶位置上,一名皮肤略黑,带着茶色墨镜的公交车驾驶员正惊讶的看着他。
大概是太过于惊讶,对面的公交车驾驶员此时正不由自主的眉毛上挑,原本安安稳稳架在鼻梁上的墨镜都滑下来了,露出了对方那双微微成缝的小眼睛。
“文礼哥,居然是你?你这是退伍了?”
能在公交车上遇见自己同村的发小,对周全来说真是意外的惊喜。
更何况这位发小是自己的死党兼表哥,两家还是相隔不远的邻居,关系自然是亲近的。
兴奋的周全不顾表哥的阻拦,执意把车费投入了投币箱中。
他知道现在的公交不比过去,检查管制非常严格,如果真的免了自己的票,这钱就得表哥他自掏腰包。
本来拖着箱子带着行李的周全是想着上车后就往后面走,省的在门口这边挡路。
不过遇到熟人之后他改变想法了,文礼表哥帮着他一起将行李安置好,他坐到了公交车最前面的位置。
等出了市区,到了郊外人少车少的路上,已经有几年没见面的两个人渐渐聊了起来。
“文礼哥,你这是退伍之后被安排在公交公司工作了?”
“没有,我自己找的活。你也知道你哥当了几年的汽车兵,别的不敢说技术绝对有,就这车这路况,一定问题都没有。”
“那是,我哥可是汽车连的技术标兵,得过奖状的那种。”
“哈哈哈,那都几年前的事情了,你还记得呀?对了,我看你这大包小裹的也不像是回来看看,怎么不想在帝都待着,这是打算回家了?”
“嗯,那边生活节奏太快,压力也大,大学毕业在那边努力了三年,却一点都没有归属感,前段日子总是失眠外加头疼,到医院去说是神经衰弱,因为压力太大引起的。我回到出租屋里面想了想,觉的这又是何必?所以就辞职回来了。”
“回来好,要我说那些大城市有什么好,人多、事多、房价高空气还不好。你听哥的,哪好都不如家好,老话不是说了嘛,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回来你也不用担心,帝都名牌大学毕业的,到哪里都能找到合适的工作。”
知道表哥这是在安慰自己,但是听到亲人的关怀,周全还是觉得心中暖暖,开心的直接笑了起来。
正在开车的陈文礼恰好这个时候转过头面向周全想要和他继续说话,而逆着光青年笑容灿烂的如同春山,一侧脸颊上的小酒窝更是能将人的视线牢牢的吸引过去,又长又浓密的睫毛扇子一样,垂下的时候仿佛自带眼线一般。
盯着自己的表弟愣了几秒钟,文礼表哥不知为何突然感觉有些尴尬。
他转过头有些不自在的咳嗽几声,在心中默默的回想自己最近追的电视连续剧里面漂亮的女主角。
缓了好一会之后,文礼表哥微微摇头说道:“阿全听哥的话,在外可别对着其他人这么笑,容易把狼招回来。从小就知道你长得好看,人又白长得又秀气,上学的时候没少老师把你误会成女孩子。后来我当兵走了,你又到帝都去求学,本以为长大你长大能好些,结果更邪门了,美少年变成美青年了。”
周全闻言哭笑不得的说道:“哥,你又取笑我。”
“我可没有说笑,当初咱们上语文课的时候,我记得有一节是古文,老师一边在上面读那句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一边在讲台上偷瞄你,全班都看到的,可不是我瞎说。”
啼笑皆非的周全连连摇头道:“哥,那句话说的是一个人做官之后从容的态度,讲的是姿容不是样貌。当时咱们班级里我的成绩最好,最有可能考出去,老师是在鼓励我。”
说笑之前公交车一路向前行驶,大约半个小时之后,公交车的报站器响起说道:“下一站两姓村,有下车的客人请提前准备。”
几分钟之后,公交车稳稳的停到村口,陈文礼帮着周全抬着行李一起下车,回到驾驶位的时候他还没忘记从车窗探出头说道:“阿全,今天晚上记得来我家吃饭,我让我妈给你烧一桌好菜。”
“好呀,正好我也想姨奶和大表舅他们了。”
周全的奶奶与陈文礼的奶奶是亲姐妹,所以周全称呼那位老人为姨奶,称呼姨奶家中的大儿子为大表舅,称呼陈文礼为表哥。
两家人住的近,关系也很亲近。
挥手送走了表哥驾驶的公交车,周全拖着行李抱着花继续往村子里面走。
已经有三四年没有回来,村子的变化还是很大的。
不但多了许多新盖的房子,通向村里的土路也用沥青重铺,就连村里小溪上面那两座原本的土桥,也都变成了钢筋水泥混合的新桥。
一路上周全不停的与本上的人打招呼,表姑、表婶、表叔、表舅的叫了一圈。
拖着行李又走了十几分钟之后,远远的在一片青杏树的遮掩下,周全看到了自己家的那栋老房子。
那是一栋很普通的二层小楼,平顶不带阳台,墙壁的外面贴满了白色的墙砖,因为时间的问题有些地方的墙砖还脱落了几片。
就是这么一栋建筑风格还保留在十几年前的小二层,却是周全归来时所有的想念。
没有什么近乡情怯,当他看到那栋房子的时候,一种归属感顿时涌上心头。
如同倦鸟归巢一样,外面的世界即便是在精彩,家却是不论何时都无法替代的存在。
双眼一直都盯着那栋房子,脚步不由得就越走越快。
手中拖着的拉杆箱,因为速度的原因轱辘在地上滚的噜噜响。
穿过新桥绕过杏子林,家的大院门近在眼前。
掏出钥匙推开家门,虽然知道不会有人回应,但周全还是忍不住在家门口轻声的说道:“我回来了。”
第2章 安顿
因为长时间没有人打理的缘故,周全家院子里自建的那座小菜园早就已经是荒草一片。
水泥地面上也是布满了坑洼,有的破损处还露出了原本的土质地面,还有零星的野草顽强的从那些破损处生长出来。
而那栋让周全遥望了一路的二层小楼,此时就默默的伫立在庭院当中。
这座在旁人眼中有些破旧的老院子,就是周全从小到大的家。
握着钥匙打开二层楼的门锁,钥匙和锁头碰撞的声音惊动了门廊下面的住客。
一对黑背黑翅白肚皮,脸颊和脖领处却是橙黄色的家燕唧唧啾啾的从门廊下面的泥质燕子窝里飞出来,在周全的头上来回盘旋。
“是你们呀,今年这么早就回来了?对,我也回来了,真是好久不见。”
门廊下方的燕子窝已经存在十几年了,从这栋小二层建成的那一年起,就有燕子选择这边做了窝。
所以小楼盖了多长时间,这些燕子就在和周全做了多长时间的邻居。
在村子里的人们看来,燕子选择在自己家中的房屋下面做巢是一件非常吉利的事情。
因而他们不但不会伤害在自己家留住的这些小生灵,有的人家盖房子的时候还会专门建造门廊或者是阳台,特意留出方便这些小东西建巢的位置。
久未住人的房子里面有股浊气,周全进屋之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打开房子里面所有的门和窗,开始通风换气,再从房间里面把他的被褥找出来,放到院子里晾晒。
然后他回到自己的房间里,把抱了一路的那盆吊兰放在了窗台上。
临近傍晚日头偏西,撒进屋内的阳光没了正午的热度,感觉温温暖暖的。
周全用手抚了抚吊兰的叶子,被压下去的吊兰叶片随着力度一上一下的碰触着周全的手,感觉就像是被主人摸头,与主人撒娇的猫咪一样。
感觉自己的手掌心痒痒的,周全笑了笑说道:“这里就是我的老家,气候什么的和帝都相差不大,都是四季分明。只不过这边冬天更冷夏天更热,春季和秋季的风沙也要大上一些。”
“呃,这么一介绍听起来是不是不太好?哈哈哈,不过这就是家,是生我养我,让我不论在哪里都会想念的地方。”
看起来有些莫名的自言自语,却似获得了吊兰的回应,叶子狭长两边嫩绿中间却带着一条贯穿的长白直线的银星吊兰,随着周全的话不停的微微摇摆。
安顿好了吊兰和行李之后,周全开始收拾屋子。
先把一楼东屋和西屋两口灶台都点起来,让屋子里面有热气,这样不但可以将火炕温热,也可以驱散屋子里面的潮气。
之后他从爷爷的东屋里找出鸡毛掸子,戴好口罩和帽子,挥着鸡毛掸子开始掸扫屋子里面的尘土。
周家的小二层虽然看起来不是很大,但使用面积也有一百多平。
这么大的房子靠周全一个人,想在天黑之前全部清理干净是不大可能的,所以他只打算先把自己的房间清理出来,让自己晚上能有个休息的地方,其余的房间可以明天在整理。
热火朝天的干了一个多小时,周全摘下口罩伸出头,向着窗外看了一眼,发现日头已经落到青杏林后面去了。
看样子再有不到一个小时就要天黑,想起自己回来之后还没有拜祭家堂的周全赶忙放下手中的抹布。
换了一件厚一些的牛仔服,着急去上香的周全连手机都没带,抓着钥匙就出门了。
周全生活的村子名叫两姓村,顾名思义就是生活在这座村庄里面的人家,大部分都是两个姓氏的。
就如同村名一样,村子里面百分之九十九都是陈姓和宝姓的人家。
以村中心的那条小溪为界,东边生活在地势较高坡地位置上的基本都是陈姓人家,西边生活在土地平整位置上的则都是宝姓的人家。
小溪西侧的宝姓都是蒙古族,据说祖上在旗,有族谱有家庙。
按照宝家族谱的记载,这一支的宝姓是成吉思汗二弟哈撒尔的后代,属于“黄金家族”的孛儿只斤氏后裔,最开始居住在现今内蒙古,清初的时候迁居到此。
而小溪东侧的陈姓则是民国时期闯关东过来的关内汉族,因为有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流离失所,陈家家堂内编修的那本家谱对于迁徙之前的事情所记载的并不多,只是提到这一枝的陈姓应该是从山东那边迁徙过来的。
据说在建国之前,两姓村以村中的那条小河为界,是两个村子,分别是宝家村和陈家村。
后来因为土地水源等等问题,二个村子合二为一,成为了现在的两姓村。
周全的家修建在小溪的西侧,归属的却是河东的陈姓。
周全的爷爷当年逃荒到这边,娶了陈家村末支家的大女儿,也就是周全的奶奶,从此在这边落地生根养儿育女。
家堂就是村中人家供奉和祭祀祖宗牌位和家谱的地方,家庙的功能和家堂是差不多的,只不过两姓村的人家为了分辨宝家与陈家,所以对两家的祖庙做了特别的区分。
如果按照古时的规矩,如同周全爷爷这样因为娶了本家的女儿而留在村子里的老人去世之后是没有资格在陈家的家堂里面供奉牌位的,因为不论是周全的爷爷还是他的后代都不姓陈。
除非和大表舅家的小姨奶那样招了上门女婿,否则异姓的男性死后想要进入别人家的家堂是很不容易的。
但是陈家的人感念周全爷爷当年无私的对陈家人的帮助,所以很早之前就说过,周全爷爷的这一支族系,只要愿意就可以进入陈家的家堂里接受香火供奉。
在周全这一代人看来,什么香火供奉的,人死如灯灭,那都只是后辈们用来寻求心里安慰的一种仪式而已。
但是对周全爷爷那一辈的老人们来说,这真的是一种代表认可与归宿的荣耀。
在家堂里面给爷爷奶奶,老爹老妈上过香,嘀嘀咕咕的念叨了一阵子之后,周全心满意足的从里面走出来。
回家的路上,快过桥的时候周全碰上两姓村现在的村长,文礼哥家的大表舅。
两个人还有一段距离的时候,先认出了周全的大表舅就高声的对他说道:“阿全,正好遇到你了,不然我还得到你家去找你。你小姨奶知道你回来了,特意抓了只老母鸡给你炖了,走,到我们家吃饭去。”
被力气很大的表舅抓着走的周全眯着微微近视的双眼,随着对方的力道快走了几步之后突然想起什么说道:“大表舅,等一等,我先回家取些东西。”
“哦,那你快一些,家里的蘑菇炖鸡马上就出锅,那道菜趁热最好吃。”
“嗯嗯,知道了知道了,你们肯定还会给我留着鸡腿的。”
“哈哈哈,你小子从小就爱吃,长大了也还是没变,放心鸡腿肯定还是你的,两条都是。”
匆匆赶路的周全回到家中,快速的将自己的行李打开,从里面翻出茯苓夹饼和好几条中南海香烟。
这些是周全特意从帝都背回来的当地特产,带回村里给乡亲们尝一尝的。
茯苓夹饼一会都给带过去,小姨奶爱吃这种软软糯糯的东西,中南海则带过去两条,剩下几条留着拆开成盒,分给村子里的老少爷们。
其实周全是不抽烟的,但是村子里面的老烟枪却是很多,所以周全觉得比起名满世界的帝都烤鸭,这种一百多块钱一条的帝都香烟应该会更受大家欢迎。
眼看天就要黑了,抱着礼物出门的周全一脚跨出大门的时候却又折返回来,特意把自己屋子这边的窗户给关上了。
在东北即便是已经四月下旬,晚上的气温也时常会跌落到只有几度而已,周全可不想回来之后发现自己的宝贝吊兰被冻伤。
赶在天黑之前,周全来到了河东的小姨奶家,可他还没等进门,就被几只‘拦路虎’给挡住了。
一群挥舞着翅膀的大白鹅,从周全接近陈文礼家的院子开始就啊呀啊呀的叫个不停。
后来见到周全不顾它们的警告,依然想要进入院子,领头的那只大公鹅立即从休息的地方一摇一摆的快速跑了出来。
只见它夹紧翅膀,伸长了脖颈,鹅头低垂下来,与颈部形成一条没有任何弧度的斜线,眼睛则是牢牢的盯在周全的身上一副凶相毕露的样子。
周全见状立即停下脚步,从小在村子里面长大的他当然知道这是大公鹅进攻之前的征兆。
不要小看了看家的大鹅,在东北一只好鹅比的上一只好狗。
尤其是有护窝习性的大公鹅,对陌生人接近的时候警惕性非常高。
周全小的时候曾经因为调皮被大鹅扦到过,扦这个字在东北是个动词,意思是被鸡鸭鹅等禽类用嘴啄过。
在周全小小的记忆当中,大鹅扦人可疼了。
它可不是叼一下就松开,而是夹住一块皮肉,牢牢的叼住,左右摇头使劲的拧。
大家都知道被捏住一块皮转圈拧的感觉吧,就是那样的一点都不差。
当时小周全被大鹅欺负的痛哭流涕,从此就留下了心里阴影,对那些嘴巴扁扁脖子细长的东西,只要是看到了就绕着走。
刚才在院子外面听到鹅叫的时候,周全后背的汗毛嗖的一下就全部炸了起来,要不是想着现在天黑了大鹅很可能视线不好,他早就扒在门口向里面求救了。
听到院子里面的声响,大表舅披上外套出来查看,一眼就看到了表外甥被自己家的大鹅拦住严重警告的画面。
猛然想起来周全这小子怕这种东西,大表舅立即快步跑过来呵斥道:“走开,走开,没长眼的东西,家里人也拦,没看见虎头一声都没出吗?”
虎头是大表舅家养的一条看家狗,周全上高中的时候抱回来的,现在已经很老了。
这条老狗还记得周全的气味,所以在他上门的时候只是在狗窝里面抬起头看了几眼,耸动了几下鼻头之后就又重新趴回去了。
听到主人叫自己的名字,老虎头睁开眼睛抬起头,望着主人的放向。
见主人只是说说而已,并没有叫它过去的意思,老虎头舔了舔两边垂下来的上唇,又重新把大头搭回自己相互交叉的前肢上。
被主人呵斥的大公鹅明显很不甘心,它摇摇摆摆翘着尾巴往回走的时候,拳头大的鹅脸上满是对周全的蔑视和不屑。
被大鹅鄙视了的周全:。。。。。。。。。。
第3章 老母鸡炖红蘑
垂头丧气的周全随着大表舅一起进到屋子里面,厅堂东屋的灶台旁,周全的小姨奶正在往灶台里添柴火,而他的表舅妈则守在厨房里切肉、切菜。
听到有人进屋,周全的小姨奶抬起头,一看是周全,快要八十岁的老人家,笑的满口假牙都露出来了。
个子不高的老太太小心的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