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云绪-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周沧然半天无话,梗着脖子憋出来一句“我,不…末将谢过殿下。”
“哈…用不着谢我。”赵绪笑了,说“是本王要谢将军为我大雍浴血奋战,开疆扩土才是。”
周沧然愣了,嗯啊应了一声,便急着告退了。
而他出了门没多久却又转回来,说“末将定尽心尽力,不负所望。”
“唔…好。”
赵绪正往嘴里填着一块花生糖,见他又转回来,措手不及,只能支吾着应道。
两人大眼瞪小眼,周沧然不自在地咳了一声,再次告退了。而赵绪却听见了刚出了门的那人噗呲笑了一声,心中郁闷不已。
………分割线;……………
周沧然确实不负众望,从军以来第一场战役就打得精彩绝伦,甚至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突厥兵一听到他的名字就闻风丧胆,称其为“煞神”。
之后的战役节节顺遂,虽有时失利,但也很快扭转劣势。京中的嘉赏一直不断,上至孙道、赵绪,下至普通士兵,都奖赏丰厚。如此,士气大振,未及一年,便彻底将东突厥占领的领土一举收复。
而分别的时日总是来得那么快,赵绪对凉州这片土地有了感情,却不得不再回长安。江云涯还是留在凉州,赵绪将这次战争最夺目的表现给了初出茅庐的周沧然,所以,并没有太多人注意到这个骁勇善战却总是沉默寡言的将领。
也许是后悔过的,赵绪以后每次在长安给江云涯写信时,心里都闷闷的。
但,如果再让他选择一次,他还是会那么做。
因为,周沧然值得,他身上有那种最纯粹的东西,只一腔热血,从未冷过。这样的人,只能让他做主角,绽出最炫目的光彩,如果让他屈居人下,那种光彩慢慢地会被磨平的。
赵绪和孙道班师回朝,而江云涯经此一役,被提拔为了凉州守城主将。他还是留在这片苍凉广阔的土地上,为雍国,为它的黎民,守护着这道神圣的边界。
一切似乎都回到了终点,却又完全不一样。
自此,两地书未断。
第三十五章 世子的手又脱臼了
西出阳关,草木零星,入眼便是漠漠黄沙。昔日西域三十六国的辉煌早已不再,如今的西域只剩了东西突厥两个大国以及周边的一些边陲小国。
西突厥军队自从雍国边界撤兵之后便火速回国,屯重兵于三弥山,守卫王廷。
谁也不知此时这位被迫流亡近一年的世子再次踏上故土时是什么心情。如今,他要拿回应属于自己的东西,便要用国人的鲜血来祭奠。
附离虽是最正统的继承人,但大部分突厥士人却是不看好他的归来。如今王位已有归属,格局已定,即使他是“战神”又能如何,带领着一群常被他们打得年年纳贡和亲的汉人军队,还能战胜得了骁勇善战的突厥铁骑么?加之,西突厥内与附离交好的氏族在新可汗即位后便被大肆削弱,不是被灭族,便是被软禁。要谈里应外合,更是无稽之谈。
原附离世子率军归来的消息传入西突厥国内时,基本人人作为笑谈,不理解王廷为何兴师动众,派遣重兵防御。
然而,仅仅过了三月,那些人却不能再把这当做一个笑话了。
举目无亲,众叛亲离又如何?有些人便是不用任何策略,只用强攻也可以把他们踏之于马下。
昔日被他们轻蔑的汉人军队,如今已成了西突厥士兵闻风丧胆的修罗之师。地狱里爬出来的修罗,出来便是要见血的。
而他们曾经的骄傲,正毫不留情地把自己国家的士兵挑落马下。那柄先可汗赐下的战矛,总是在冷静地收割着抵抗者的生命。
也不是没人动过“擒贼先擒王”的心思,但久而久之,却没人敢去了。
阿史那附离的身边,总会有一个幽灵般的影子。他游离在战场之外,如黑暗中的蛇,冰冷残酷地伺机而动。一旦有人要对他护卫的人不利,剑锋瞬间就会割断那人的喉咙。
一时间西突厥国内震动,人人思危。那个原本只有五万人的队伍慢慢壮大,正在缓慢而坚定地蚕食着这个广阔的国家。每个人不禁都在心中计算着他们攻到王廷时的时间。
而雍国士兵不管这些突厥人的斗争,他们只知道,自己算是为身上这华夏血脉出了口气。百年戎敌之辱,今朝一并奉还。
附离似乎也丝毫没有顾忌。在他的征途中,只给了守城者两个选择,臣服,或者死亡。
穆千山第一次真切地领会到突厥人对于图腾和血统的崇拜已经虔诚到了某种狂热的地步。阿史那,这个姓氏,仿佛生来便值得所有人为他付出生命。
他有些麻木了,已经许久,没再看过这般沾满鲜血的世间了。
一路上来,城开则安顺,死守则屠城。
当穆千山再次在城墙上看着突厥士兵如蝼蚁般要被屠戮殆尽的时候,还是忍不住说了句“别杀了。”
“唔…”附离就站在他旁边,湖水般的蓝色眸子映着火光的血气,不以为意。
穆千山的手很好看,修长白皙,不似习武之人。附离拉起他左手,慢慢地伸出舌尖来细细描摹,温柔地低语,明知故问“这样不好么?”
指间湿热温软的感觉,让穆千山觉得像是蚂蚁爬过般的痒,男人冷着脸说了句‘疯子’,反而引起附离痴魔般地轻笑。
他说“他们背叛了我,怎么能不死呢?”
穆千山不答,面无表情抽开手,走了。
“!!!”
阿史那附离愣了。。
他看着男人径直离开的背影,微张着唇,想着好像有哪里不对。
但最后却只能无可奈何地笑笑,仍放了命令“让他们停手。”
他觉得自己要是不这么说的话,定是连手也摸不到了。
可是,听话了之后,阿穆就会愿意让我抱着他睡觉了吗?
附离苦思冥想。
………
西突厥幅员辽阔,其领土东到太行山脉,西到西海诸国,怎么看都不是能被轻易蚕食的地方。而起初谁都不看好的原世子附离自凉州出发,不到五月,却渐渐有了直抵汗庭——三弥山之势,不得不让人咋舌。
西突厥人不知道昔日被自己打得没有招架之力的汉人军队怎么忽然有了血性,他们不懂中原政治的复杂和军事的无奈,所以只是把这归于附离之功。
是苍狼引领着他们。
西突厥国人中悄悄地流行起了这一句话。
在突厥的先人——乌可斯町汗的传说中,是苍狼引导着他们的士兵,狼进兵进、狼停兵驻,最终取得战争的胜利。
狼神的儿子,自然会得到苍狼的庇佑。几乎所有人都这么想着。
然而,真的是吗?
穆千山经常见到归降的突厥士兵们看附离那般顶礼膜拜的眼神,仿佛他就是至高的神祇。
“狼神的儿子?”穆千山冷不防也问了句。
附离却是看着他,随意地笑笑,漂亮的蓝眸闪着幽光,说“你觉得我是,那便是罢。”
子不语,怪力乱神。
穆千山本一直不信这些的。
而和他一样,在城破之前,有些人也是不信这些的。
“啊,三弥山呀!”
当附离一身金铠,威风凛然地站在西突厥王廷城墙前时,玩世不恭地,对着城门口吹了个口哨,
有了附离带头,整个军队都炸开锅了。片刻后,那些沿途收服的突厥士兵们又都在激动地反复喊着一句话,声音震彻云霄。
穆千山往旁边看了一眼,那人立刻知晓,得意笑道“他们在夸我。”
“嗯。”
“城破之后…”旁边声音太大,附离只能慢悠悠地凑到他耳边,问“又当如何?”
穆千山看他一眼“你想如何?”
“留下来吧。”
当初赵绪只说让他随附离复国,待他为王时便可回来。穆千山此时可以走了,回到他熟悉的故国。
但附离说,留下来。
他答应了。
城门口烽火连天,烧红的晚霞下,高大俊朗的异族世子笑得孩子气。
“真好。”附离笑得温温柔柔地,如微醺的春风。
他猛地握紧了穆千山的手,向身后的突厥士兵用突厥语喊了一句。
顿时那些士兵都沸腾了,攻城的攻势愈猛,还能听见笑声和夹杂的口哨声。
“你说的什么?”穆千山皱眉。
“我说……今晚攻破城门,我便能洞房了。”附离小声说着,把手搭上他肩膀。
“嘶!!……”
他话音没落,就被某人冷着脸把手拨了下来,顺便“咔擦”一声卸了他的手腕。
“阿穆…”某人可怜巴巴地看着他,而人却直接走了。
随行的军医也搞不懂,世子的手,怎么经常脱臼呢?
第三十六章 汝妻子吾自安之
该来的总是会来,如果是迟一些的话,只能说是运气好。
而阿史那琼达似乎运气很差。
不到半年的时间,强盛的西突厥帝国就被生生地撕裂了一道口子,他却无能为力。这种无奈感,从他记事开始,似乎就有了。
当他端坐在主帐的案前,静静地等待着城外的军队攻进来时,忽然觉得这两年来第一次感到如此轻松。
没登上王位的时候,无论自己怎么努力,表现的如何,总是会被那人压上一头。
他是阿史那氏族的荣光,是生来的继承者,合该是漫天星辰都可轻松得到的。而自己,从刚开始就没人在意。
中原有一句话,叫既生瑜何生亮,至少,那还是把两人同等看待的罢。
账外喧嚣声越来越大,兵器交接的响声和侍女的哭喊声交错在一起,甚至有鲜热的尸体倒在帐前,血迹蜿蜒流了一大滩。
阿史那琼达对着空无一人的帐中,自顾斟了杯酒,却把酒杯掷在地上,忽然道“父王!您今日看见了吗?……哥哥回来了,我不欠他的了。”
自从把那杯毒酒端到自己父亲面前时,他就没睡得安稳过。
夜夜的梦魇,弄得人几近疯魔,原来人死了也是偏心的吗?琼达不禁想到。
账外慢慢地静了下来,那脚步声越来越近,到了自己身前。
阿史那琼达慢慢抬头,终于看到了那张和自己几分相像的脸。
他笑了,说“你终于回来了。”
“嗯。”男人一点都没变,似乎这两年于他不过平常的游览,淡淡问“要说什么?”
“还不动手吗?”
附离看着他,看不出恨意,本应是剑拔弩张的气氛变得平平常常。
“汝妻子,吾自安之。”
“谢过。”
阿史那琼达闭上眼,不想看他那似乎是怜悯的样子。
干脆利落,这不才是他那哥哥的作风吗?如今又说那么多干什么?
他看见,附离此时手中拿的并不是平日用的战矛,而是一把闪着寒光的利剑。
要动作总是很快,剑光一闪,刃上便已经在滴落着鲜血了。
阿史那附离没有回头,径直出了门,穆千山正在帐外站着,腰间剩了一个剑鞘。
“一会再给你洗罢。”附离神色如常,看不出情绪,只是对他如此说道。
这半年腥风血雨的征程,便是为了今朝复位。但穆千山觉得他并不开心,甚至有些忧伤。
“你…”穆千山不知道该如何说,刚要开口便觉得衣袖被人拉住。
他回头一看,是一个身着突厥服饰的男孩,正静静地看着他。
“能让我跟着你吗?”那男孩开口却是说的汉文,精致得可以说是漂亮的脸上看不出丝毫慌乱。
“达曼?”穆千山没说话,附离却是开口了。
“是,见过叔叔。”
阿史那达曼声音镇定的很,带着不符合年纪的成熟。
“你娘呢?”
附离之所有对他夕羽有印象,是这孩子实在是天资聪颖,虽是庶出却压了其他嫡系子弟一大头。
“死了。”
“哦。你为什么要跟着他?”附离指了指身边的人。
“我想去我娘的家乡。”达曼说。
“他的母亲是汉人。”附离对着穆千山说,拉起了他的手,握紧着跟达曼说道“这个哥哥不回去了,就留在这儿。”
“…那叔叔打算如何?”
“我会保你们此生无忧米盐,安享余生,但终生,不可踏出王城半步。”
“达曼不愿。”小孩接得很果断。
穆千山被他拉了一会儿手,看着他没有放开的意思,便甩开了。附离看他的目光投向远方,似乎在出神的样子,摸了摸鼻子,继续问达曼“想去中原?”
“是。”
“若是,让你此生不可再回来呢?”
“那便不回来。”
第三十七章 做我儿子啊
当赵绪看见手中那封号称十万火急的信和眼前安安静静站着的突厥孩子时,忍不住想把附离从八千里外拉出来狠狠揍一顿。
这算什么?一声招呼都不打,就让我给你带孩子?你们那边是啥都弄好了,本王这儿可还打着仗呢!
于是,来串门的徐小将军,一进门便看见微皱眉头,正经思索的赵绪,和他身边站着的一个,长得挺漂亮的小孩?
“女,女孩?”
徐敬言看着那张这么小就漂亮得不像话的脸,迟疑着问道。
赵绪把信放下,心累地叹了口气:“别这样,人家是男孩子。”
“哦哦……”徐敬言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转而不知道从哪儿摸出了一块糖,递给那孩子,笑笑,说“呐,哥哥给你道歉。吃糖吗?你叫什么名字啊?来找谁的?”
“贱名,阿史那达曼。”达曼接过糖,轻轻地说了句谢谢。
“啊。”徐敬言一怔,看向赵绪。
阿史那是西突厥国姓。与雍国内平民百姓也有人姓氏国姓不同,阿史那这个姓氏,却是只有突厥王族才可以用。
“附离世子,不,是附离可汗送来的。这是他弟弟的孩子。”
赵绪是挺喜欢这孩子的,又有礼貌且知分寸,初来时久慕中原盛名之类的客套话说的一点都不显虚假,倒是天生的玲珑心思。只是他本就有许多顾忌,把这孩子带回王府,怕要招惹事端。
阿史那附离倒是把人往这一送就不管了,他是早就知道了自己不会答应才先斩后奏的吧!
“很好啊,想来这儿学些东西么?”徐敬言挺高兴的,他在军营里几乎没见过小孩,这一个才到自己腰间,白白嫩嫩的,让人想抱起来好好揉捏揉捏。
“是。”
“哈!真乖。来看这个!猜猜我手里面有什么?”
才几句话功夫,徐小将军已经在给达曼变起戏法儿了。
赵绪看着这一大一小,暂时先不愁如何安置他了。唤了人去城里买些玩具零嘴儿,又进里间把自己带的书卷挑了些给他。
这孩子虽自幼在突厥长大,却是常随他的汉人母亲读书。说起话来文绉绉的,沉稳得很,想来将来也是个嗜书安稳之人。
徐敬言和达曼嘻嘻哈哈,一片欢声笑语,看着玩儿的是很融洽。赵绪看达曼很识大体,虽不感兴趣却也认认真真,绝不敷衍。在看见自己拿来的书卷之后,眼睛亮了些,点头道了谢。
“达曼以后是要跟着我们了嘛?那太好了!我一会儿带他骑脖马去吧哈哈……”徐敬言玩的兴起,但达曼却要看书,只得依依不舍地跟着赵绪进了里间。
“嗯,不再回去了。”
“啊?他不是突厥的王族么?”
待赵绪仔细说明了一番其中原委,徐小将军才终于明白。
“那这样说,达曼就可以一直在我们身边了呀,好期待啊!……”
徐敬言很小时便从军,见惯了五大三粗的男人,如今来了个粉糯可爱的小人儿,简直是把心都要萌化了。
“咦?绪哥你不高兴吗?达曼很可爱啊!怪不得人说与胡姬生下的孩子都漂亮得紧,那么白的皮肤,鼻梁还那么挺,把两方人种的优点都融合在一起了,当然长得好看了…你说我爹当初为什么没和胡姬生了我呢?”
“徐敬言,接下来你最多每次只能说三句话。”赵绪面无表情地说。
“啊,不,前面的不算一句话……”
“……”
“绪哥你是不方便把达曼接进王府吗?”徐敬言被压缩了说话的量数,只能捡重要的说:“那达曼就跟我吧,我家里有地方。”
“跟你?做你弟弟?”
“做我儿子啊!”
赵绪正喝了一口茶水,差点被呛到:“你,你有十七了吗?怎么想的?”
“过了今年冬天就是了。因为——我爹不缺儿子,我缺啊!”徐敬言不知道该怎么表达自己的弟弟很多,而自己不缺弟弟,只缺儿子的意思。
“胡闹嘛你是。”赵绪都弄不懂这小二愣子什么心思了“不娶妻了啊?你现在带个儿子以后怎么成家?”
“突厥未灭,何以家为。”小将军很是豪气地回了句。
“……”
“敬言此生已经决意投身沙场,保家卫国。七尺之躯,已许国,难以许卿!”
“…很好。”
赵绪只能微笑,想着自己回去后该怎么跟徐林解释他儿子这一壮举,才能让徐敬言不被打死。
第三十八章 徐昭
徐小将军觉得自己既然是男子汉,就要言出必行,说了以家国为重,便不再谈儿女私情。绪哥既不方便带着达曼,那自己便收了他做儿子,既能解了绪哥的顾虑,还能让自己父亲早点抱上孙子,这不是两全其美的事儿么?
可是徐敬言觉得绪哥好像不太同意,这几日有时间时总要跟他长谈一番。
他认为赵绪是觉得自己是一时兴起才如此说的,但他早就定下来今生不娶的心思,正好趁这个契机,领养了达曼,也算给自家老爹一个交代。
徐小将军觉得自己要用行动来证明,就十分活跃地带着达曼满军营转悠,逢人问道便回这是他的养子。
于是乎,不出半日,整个军营都知道了,年不满十七的徐将军收了个七八岁的义子。
当达曼知道徐敬言要领养他时,稳重得不似这般年纪的孩童,恭恭敬敬地对着徐小将军行了个大礼,便叫了‘父亲’。
徐敬言不习惯这般隆重,直接把小孩儿抱起来,傻笑着转了几圈,自此每日糖葫芦冷圆子八角糕不断。达曼来者不拒,只要是徐敬言给的便都吃了,弄得徐敬言也不清楚他到底喜欢吃什么,只能再变着花样的买。
赵绪有时来他们帐中瞧,便常瞧见这一大一小对坐着吃零嘴儿,或者念书的模样。他们看着融洽的很,自己不好再多说,于是也不再过问了。
徐敬言觉得自从有了儿子,心态都不一样了。
自己今后要愈发稳重,不可再冒进轻狂。达曼虽不是自己血脉,但定是要当做骨肉来疼的,他入了自己徐家的门,再叫自己以前的名字不太好。
徐敬言试探的问了小孩儿一句,是否愿意跟着自己姓,达曼倒直接答应了。
“啊,真好。”徐敬言揉了揉少年的头顶,笑得一脸痴气,转而又思索着想“叫什么呢?”
“昭。”一直不怎么说话的达曼忽然道,“先母为吾取名为‘昭’”
阿史那达曼的母亲虽是汉人,但因长久在西域居住,便信奉了摩尼教。达曼自幼耳濡目染,跟着母亲一同食素,斋戒。其母以为自己儿子是生来的先知信徒,却不知达曼却是不信这些教义,只是要让她开心。
达曼一直记得,当初城破之时,母亲自尽前一晚对自己说的教义——圣火昭昭,圣光耀耀,凡我弟子,同心同劳。
她说,我儿生性聪颖,今后便更名为昭,还吾昭然光明世界。
“徐昭?那便如此定罢,这名字也好听。”
徐敬言不知这背后什么意思,只是觉得他有些伤感,便把灯一吹,恶作剧般地忽然把小孩拦腰抱起,小心地放进了被窝里。
“阿爹给你讲个故事好不好?”
“嗯。”
“那我说喽,讲完就要闭眼睡觉,明天咱们去城里逛集市,要早起呢。”徐敬言多年习武,摸黑也丝毫不受影响,自己一边换里衣,一边也钻进被窝里,说:“话说啊,当日地陷东南,这东南有个姑苏城,城中阊门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这阊门外有个十里街,街内有个仁清巷,巷内有个古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老和尚在给小和尚讲故事,讲的是什么呢?说是这当日啊,地陷东南,这东南有个姑苏城,城中阊门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这阊门外有个十里街,街内有个仁清巷,巷内有个古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老和尚在给小和尚讲故事,讲的是什么呢?你让我想想……我好像有点记串了。”
“当日地陷东南。”徐昭回了一句。
“哦,是了,这当日啊地陷东南,这东南有个姑苏城,城中阊门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这阊门外有个十里街,街内有个仁清巷,巷内有个古庙……”
也不知讲了几遍,少年清清亮亮的声音慢慢小了。徐昭静静地等了许久没听到下文,歪头一看却是徐敬言自己把自己给讲睡了。
徐昭小心地起身,把被角给他掖了掖,慢慢地闭上了眼。
而徐小将军睡觉不老实,倏尔横过来一条胳臂就压在了徐昭身上,徐昭动了动要拨开,却被少年一把揽过在怀里,迷糊着说了句晚安。
徐昭不动了,静静地看着少年轮廓柔和的侧脸,片刻后又闭上了眼睛。
第三十九章 哥舒信
一切尘埃落定之后,当下属们问附离是否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