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替身受辞职之后-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镇北王。”魏庭的官职不如方瑜大,便朝他行了礼。
魏庭是皇上特派到京城,身负皇命,本以为镇北王会给他一个面子,没想到方瑜就从他面前走过,看都没看他一眼。
魏庭心中恼怒,想着回了京城以后好好的参上镇北王一本,但表面上还是恭敬的又叫了一声:“镇北王。”
“龙骧将军。”方瑜好像这才发现了有这么一个人在,回过头看了过去。
“镇北王千里迢迢的赶回西北,我等已准备了好酒好菜,就等着镇北王。”魏庭笑着走到了方瑜的面前。
多日赶路,方瑜也有些疲惫,并不耐烦与魏庭寒暄,他微微眯起了眼睛,“哦?”
“听闻镇北王喜好羊肉,特意找了上好的小羊羔……”魏庭一边说着,一边上前想要去扶方瑜。
方瑜冷笑了一声,直接一脚将人踹开,“拖出去斩了。”
“是。”方瑜身后跟着的都是忠心耿耿的士兵,根本不管方瑜说的有没有道理,一声令下就立刻施行。
魏庭被两个人按到在了地上,不仅脸被地上的石子膈得难受,刚刚被踹到的地方还隐隐作痛,他听闻方瑜所说的话,大喊道: “镇北王,我是皇上亲派的将军,朝中的大臣!你竟敢如此!”
魏庭口中虽这么说,但实际上是不相信那些士兵会这么做,只觉得方瑜是为了给他一个下马威。
但等到他如同死狗一般被拖出城主府的时候才知道,方瑜是真的要他的性命,他惊慌失措的喊道:“镇北王,你还有没有王法了!皇上知道了,必定不会饶你!”
即使魏庭被拖了出去,方瑜依旧听到了他喊的话。
“王法?在西北,我就是王。”方瑜坐到了城主府内的首座上,阖上了双目休息,口中依旧不停,“现在西北什么情况,一一说来。”
第29章
漠北人是游牧民族,以牧马牧羊为生,哪儿的水草好就往哪儿迁移,所以漠北人的领土观念很薄弱,他们的王也是名存实亡,没有任何的实权在手。
渐渐的,漠北人就分裂成了五个部落,他们游荡在草原之上,春夏二季与西北边境的商队进行买卖,还算是友好。
不过等到秋冬到来的时候,缺少物资的漠北人会变成草原上最凶狠的狼。
漠北人可以说是在马背上出生,无论男女老少都是骑马驯马的好手,他们擅长游击战,常常抢了东西和女人就走,不在一个地方逗留,就好似烦人的苍蝇,既赶不走又杀不尽。
本来漠北人算是个不大不小的麻烦,但自从镇北王来了西北以后,他们就乖顺得像只家养的小狗,收起了锋利的指甲,不敢再犯边境一步。
后面镇北王回京述职,换了个草包魏庭前来。
虽然这人目中无人,又常常一副趾高气昂的模样,令人讨厌,但依仗着西北军守住西北边境不成问题。
只不过是没想到,漠北人的皇室出了位人物,他先是铲除了有威胁的兄弟,当上了大汗,再以雷霆手段整合了漠北五部,纠结起了一支军队,在探查到镇北王不在的消息后,果断的率领着军队入侵西北边境。
魏庭虽被皇上亲封为龙骧将军,但实则并未上过战场,本朝一向安定,最多是参与了某个地方的剿匪,靠着身后的背景谋得了官职。
魏庭此人熟读兵书,平日也是靠着这个哄着皇上,没想到遇上了真刀实枪,却是一点办法都没有,只能带领着西北军一退再退,生怕兵败惹上麻烦。
西北军上上下下皆是觉得窝囊极了,可镇北王不在,魏庭手握皇令,只能听从他的指挥。
一名参将汇报完了情况,抬头看了眼端坐首位的方瑜,试探的叫了一声:“将军?”
方瑜没有任何反应。
参将又等了一会儿,走上前去,才发现方瑜的呼吸声平缓,显然是睡着了。
“将军连夜赶路,途中不过只休息了五个时辰。”一起和方瑜前来的人解释道,他们看上去也是疲惫至极。
“那便等将军休息完后再议吧。”参将想要扶方瑜前去卧室休息,没想到一碰到方瑜的肩膀,他就忽地睁开了双目。
“无事。”经过片刻的休息,方瑜的精神气看起来好多了,他挥了挥手,问道,“那位新的漠北首领是什么身份?”
“漠北那边的探子传来消息,此人名为乌尔扎,是漠北上一任大汗与女奴所生,当过下贱的马奴,也当过打奴,后面莫名其妙的就成了新的大汗。”参将仔细的说了他所知道的消息,“不过探子对此人的评价是心机极深,不择手段。”
方瑜坐直了身子,明显对这位漠北的大汗极为感兴趣。
“目前漠北人占领了三个城镇,但并没有像以前一样抢走食物与女人,而是拘束手下,乌尔扎还亲自出面安抚城镇中的人。”
方瑜听完后评价道:“此人野心不小。”
参将附和:“是,乌尔扎短短半月内就能收服五大部落,那些部落的头领皆是桀骜不驯的人物。”
乌尔扎即使是百年不得一见的天才人物,也绝无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整合漠北五大部落,不是以武力强势逼迫,就是许下了更大的利益。
漠北人的内部绝对不可能是铁板一块。
方瑜屈指敲了敲椅子扶手,开口说道:“吃了的,总是要吐出来的。”
“是!”手下的人精神一震,异口同声的回答,这种不战而退的憋屈日子,他们是过够了,“请将军下令!”
方瑜摸了摸下巴,感受到了扎人的胡渣,他没有蓄须的习惯,这样倒是有些别扭,心中想着等会儿空了一定要把胡子刮得一干二净。
“行了,先给我上点吃的。”方瑜还以为西北的形势很差,一路精神紧崩着感觉不到身体疲累,现在一放松下来,只觉得腹中饥饿头晕眼花的,只想先填饱肚子,他感叹了一句,“干粮还真他娘的不是人吃的。”
这一句粗口下来,几名属下皆笑了起来。
其中有个机灵的,听到话就小跑着去了厨房,端上来一个极大的海碗。
西北粗放,不如京城样样都要讲究精致,不管什么色香味俱全,能够吃饱是最重要的一点。
“将军,羊肉泡馍来喽。”那人吆喝了一声,将烫手的碗放在了小几上。
碗里头装得满满的,看到的先是一层火红的辣子酱,然后下面铺着红褐色的羊肉,再点缀上几撮翠绿的葱花和蒜苗,是香气扑鼻,令人食指大动。
羊肉是上好的小羊肉,极为鲜嫩,最下面的馍馍吸足了羊肉汤的鲜味,嚼起来劲道十足,底下最后一口羊汤也不腻味,肉烂汤浓,料重味醇,喝下后余味无穷,全身的疲惫都被一扫而空。
方瑜放下空碗,长舒了一口气。
“将军。”参军见方瑜心情不错,小心翼翼的上前,“属下还有一事汇报。”
“说。”
“将军你知道,西北军的粮仓在宜城。”参军说一句看一眼方瑜,生怕他发了火,“当时我们要守宜城,可是魏庭此人贪生怕死,见漠北人围在城下,不到三日便弃城而逃。”
“所以你们没带上粮草?”
“并不是。”参军低下了头,“只带出来一部分。”
西北军采取的是军户制度,没有战事的情况下,士兵们会转为农户,在西北开荒种植粮食,加上朝廷每年送来的粮草,还可以结余下一部分。
所以一般情况下,西北军是不可能缺粮的。
“魏庭死了吗?”方瑜咬牙切齿的说道,“没死的话,五马分尸。”
真不知道昭清送来的都是什么蠢货。
参军单膝跪地,说道:“还请将军责罚。”
方瑜扶起了参军,“要说责罚,最该责罚的应该是我。”
他本以为述职完毕就可以回到西北,所以并没有多做准备,导致了西北军群龙无首,只能遵守皇上旨意,听从魏庭此人的命令。
军令如山,就算魏庭说话没有道理不想听从,也不得不听从,否则按律可以处斩。
“朝廷每年六月、七月会送来粮草,时间也快到了,剩余粮草还可以支撑月余,将军不必太过忧心。”
“不必等朝廷送来了,我会亲手把宜城拿回来。”
方瑜略作休息后,便整理人马,朝着宜城而去。
乌尔扎并不知道方瑜回西北回得如此之快,方瑜奇兵突袭,打得他措手不及。
漠北人擅长打游击之战,倒不擅长守城,加上方瑜来势汹汹,他们毫无准备,被打得毫无招架之力。
情急之下,乌尔扎只能带着手下的人退出了宜城,不过在临走之前,他一把火将整个粮仓都点燃了起来。
熊熊烈火几乎染红了半边天空,烧得整座城镇都热了几分。
方瑜站在不远处,火光印得他面色通红。
周围来来往往的皆是救火之人,但火势实在凶猛,杯水车薪,毫无用处。
“乌尔扎。”方瑜缓缓念出了那人的名字。
“将军。”一名士兵跑过来汇报,“火烧得实在太大,一桶桶水泼下去止不了火势。”
“算了,移开两旁的东西,将这里隔开来,不要让火再蔓延了。”方瑜看了眼熊熊燃烧的粮仓,“再派人在一旁守着,若是有火星飞溅出来,立刻扑灭。”
西北天气干燥,要是火星飞到其他地方,怕是整个城镇都要烧起来。
“是!”士兵应了一声,就跑去执行命令了。
西北大捷的消息传回了京城。
于此同时,一封秘信到了昭清手上。
“他怎么敢!”昭清捏紧了手中的信纸,上面写了镇北王方瑜一回西北,就当场斩杀了昭清派出的龙骧将军魏庭,根本没有顾及到他身负皇命。
昭清一怒之下将面前的镇纸狠狠得摔到了地上,“这是不把朝廷放在眼里了!”
乾清宫的其余人都低着头,只当自己是个聋子是个哑巴,皇上说的话一句都没有听见。
“镇北王,很好、很好。”昭清怒极反笑,回想起方瑜的所作所为,只觉得他心存不轨,不将朝廷与皇上放在眼里,怕是有一日就要造反。
昭清将信纸放在蜡烛上点燃,待信纸燃烧的一干二净后,才拿起了方瑜呈上来的折子。
上书,西北粮仓被漠北人一把火烧光了,粮草所剩无多,要求朝廷提前将今年西北军的粮草送至。
昭清是知道西北军有一个极大的粮仓,此时看到方瑜所写的东西,心底根本不相信,倒有几分是认为他要粮草是为了日后谋反做打算,他提笔在折子上花了个叉,冷冷的说道:“今年国库空虚,怕是帮不了镇北王的忙了。”
第30章
方瑜很难得做梦。
但在西北夜里的风沙中,他竟然昏昏沉沉的进入了梦境之中。
梦中是在熟悉的皇宫,方瑜走了许久都没有找到皇宫的出口。
或许是隐隐知道身在梦中,方瑜并未着急,逛了几圈,竟到了霜泉宫。
霜泉宫居住的都是被皇帝厌弃的妃子,一步都离不开霜泉宫,与冷宫无疑了。
方瑜听见里头传来孩童的求饶声,声音听着倒是耳熟,便迈步走了进去。
三五名面容模糊的太监正在戏弄着一个瘦弱的孩童。
孩童穿着的是皇子服饰,但衣服陈旧肮脏,是许久未换过了的样子,看起来又瘦又小,倒不像是皇宫中的孩子。
方瑜走近了几步,那些太监好似根本没看见到他这个人,等到那个孩童跪在地上,捡着吃完了地上的残羹剩饭,就哄笑着离去。
太监们走的时候口中还不干不净的骂着那个孩童。
等到太监们都不见了以后,一直垂首的孩童这才抬起了头,嘴边还挂着点点饭粒。
方瑜这才认出,孩童是小时候的昭清。
昭清幼年时,生母因为出生卑贱不受先帝宠爱,连带着小小的昭清也遭到不待见,宫中多是见风使舵之人,因着先帝的态度作践他。
越是身份高贵的人,践踏起来越是有快感,于是这些太监乐此不疲,直到昭清进学,在先帝面前挂上了号才没有再收到这些人的欺辱。
当时方瑜觉得同病相怜,常常送些吃食给他,渐渐得成了至交好友。
就算方瑜现在再厌恶昭清,面对着幼年时期的昭清,还是过去想将他扶起。
昭清却根本没有发觉身边多了一个人,小小的脸上浮现出了仇恨之色:“若是有一日……我必将让那些见过我落魄的人……”
小昭清的声音太轻,方瑜并未听完全他说的是什么,但小昭清眼中的神情看得却是一清二楚,有仇恨、有厌恶。
不知道为什么,方瑜觉得小昭清的仇恨并不是对着那些太监,他顺着小昭清的目光看了过去,远远看到的却是幼年时期的小方瑜。
转眼间,小昭清已收起了所有的情绪,变得可怜兮兮的模样,叫了一声:“阿瑜。”
方瑜被这一身叫的悚然,不由自主的后退了一步,不料竟撞上了一个人的胸膛。
方瑜转过身,想不到后面站着的竟然是江容安。
他笑容满面的看着方瑜,问道:“阿鱼,饿不饿呀,想吃什么?”
方瑜下意识的回答:“吃面吧。”
“敌袭!敌袭!”
方瑜从梦中惊醒,猛得坐了起来,即使在床上他还是装着整齐,只要拿起一旁的武器就可以起来立刻作战。
“什么情况?”方瑜拿起武器下床,出门问道。
此时正是寅时,营帐外头月朗星稀,站在外面能感受到丝丝凉意,正是一般人酣睡的时间,也是防守最薄弱的时候。
“漠北人趁着夜色突袭,外围有一支守夜的小队失职,让他们有机可乘。”来禀报的人匆匆的说完了情况,等着方瑜下令。
“迎战!”方瑜废话不多说,直接翻身上马,朝着火光亮起的地方而去。
“是!”
漠北人一击即退,等方瑜等人赶到之时,只能看到马蹄扬起的尘土。
“追!”方瑜片刻不停,就朝着漠北人撤退的方向追去。
漠北人个个都是骑马的好手,上了马背后根本追不上,一行人追了几里地,只能隐隐的看见人影。
“将军,穷寇莫追。”参军趋马上前劝道。
方瑜拉紧了马缰,停了下来,他看见不远处的小山坡上有个人影。
在月光的照射下,能看到那人身穿漠北人特有的服饰,身材高大,桀骜不驯。
“都说镇北王长相凶恶,能止小儿夜啼,我看倒是面若好女,比我帐中的姬妾还要美上几分。”
那人虽没有报上姓名,方瑜却知道那就是漠北人的大汗,乌尔扎。
乌尔扎肆无忌惮的笑道:“等我将西北纳入囊中之时,定会封镇北王一个小阏氏当当。”
方瑜听到这些羞辱的话,面无表情的朝着身边的人伸出了手,“拿弓来。”
身边的士兵立刻解下了背着的弓箭,递了过去。
方瑜抽出一根羽箭架在了弓上,瞄准了小山坡上的乌尔扎,拉直满月后松手。
箭矢朝着乌尔扎飞了过去。
“将军?”士兵接住了方瑜扔回的弓箭,问了一声,“中了吗?”
“中了。”方瑜看都没看,就驱使着马匹调头,朝着营地的方向而去。
方瑜的右手曾经断过,并不适合使用弓箭这种需要手腕稳定的兵器,那一箭中是中了,不过没有中在致命之处。
身旁的人闻到了一股血腥味,闻来闻去竟是方瑜身上传来的,关切的问道:“将军,你受伤了?”
受伤的地方是大拇指处,因弓箭的弓弦太过锋利,方瑜又未带扳指,被弦线割伤了而已,并不是什么大伤。
“无事。”这怕是方瑜受过的最轻的伤,根本没有放在心上。
营地内早已打扫干净,等一行人回到营地之时,天色早已蒙蒙亮了。
“昨晚失职的小队,军法处置。”方瑜一落了马,就朝着参军下了命令,“日后再犯,斩立决。”
“是!”方瑜在军中威信及足,没人质疑他的决定,失职的小队成员当着众人的面吃了二十军棍,却是一句抱怨都没有。
方瑜走进帐中,本想包扎一下手上的伤口,一看已经结痂,便不去管它。
“朝廷的粮草到了吗?”
参军回答:“并未到达。”
“按照以往的时间,应该早到了。”方瑜心中疑惑,“军中粮草还剩下多少?”
“只够全军吃用半个月了。”参军提议道,“不如缩减一番?如果缩减,倒是还可以支撑近一个月。”
“不行。”方瑜想都没想就拒绝了这个提议,“现在正是战时,要是如此,军心不稳,何况肚子都没填饱,如何打胜仗?”
参军愁眉苦脸,“那该如何是好?”
“可有听说,西北有一支江家的商队?”方瑜突然问了一个毫不相干的问题。
参军想了想回答:“是有一支江家的商队,在西北生意似乎做的挺大的。”
方瑜从怀中掏出了玉佩,摩挲了一下,拿给了参军,说“拿这块玉佩过去,让江家的商队筹些粮食,有多少要多少。”
参军虽不明白方瑜为何要去向一支商队购买粮食,但还是接下了玉佩,听从了方瑜的吩咐。
“少爷!少爷!”阿福拿着书信跑进了书房内,“西北的管事来信了!”
江容安一听见西北二字,就差蹦起来了,他赶紧抢过阿福手中的信,一目十行的看了下去。
西北商队的管事来信,上面说,镇北王拿来了少东家的身份玉佩,要求购买一大批粮食。管事见了信物,就立刻准备了粮食送给了镇北王,算是在西北交个朋友,但镇北王所需的粮食数量颇大,管事出于慎重起见,飞鸽传书过来问一问少东家的意思。
江容安还有什么意思?他回了信,上面清清楚楚的写明了,一切按镇北王说的做。
让信鸽带去了信后,江容安越想越不对劲,朝廷哪里缺粮,都不应该缺了军队的粮食,更何况那边还正在打仗。
江容安叫来了阿福,吩咐道:“把手上所有能动的现银都取出来,换了粮食,不需要太过精细,一般能吃就行了。”
阿福回答:“少爷,你手上的现银不多,都投进去开铺子了。”
江容安毫不犹豫的回答:“把铺子买了换成银子。”
那喜容楼是江容安花了大心思经营的,说起来是日入斗金都不过分,现在转手肯定是一笔亏本买卖。
“少爷,这亏了啊!”阿福不可思议的说。
“赚了钱也不是你的,担心什么?”江容安摆了摆手,“快去办吧。”
阿福想了想也是这么一回事,于是爽快的答应了下来:“好的,少爷!”
江容安又叫来了金戈,问道:“镇北王留下来的那些侍卫我差遣得动吗?”
金戈福了福身,回答:“将军早已下了命令,让我们都听少爷的吩咐。”
“好。”江容安点了点头,“那你让他们准备一下,我们这几日就启程去西北。”
“是。”金戈没有问多余的问题,直接应了下来,转身就要出去。
江容安叫住了金戈,想了想,开口问道:“你知道京城里最近有什么动向吗?”
西北不可能莫名其妙的就没了粮食,除非是京城里发生了什么事,危及到了西北。
金戈是内宅女眷,并不是很清楚朝堂上的情景,仔细思索之下,倒是想到了一处疑点,她说:“前些日子,似乎有传出国库空虚的流言。”
江容安心中有了数,便不再询问,“去办吧。”
江容安的速度极快,以一个众人都觉得不可思议的价格将喜容楼卖了出去,在几番交涉下,没有折成现银,而是直接拿店铺换了数量巨大的粮食。
幸好买下喜容楼的是明玉公主,她在城郊有一大片御赐的农庄,每年有内务府的米禄供奉,才积攒下来大批量的粮食,不然一般的达官贵人还一口气拿不出这么多的粮食。
江容安本想直接带着方瑜留下来的人手去西北,可粮食数量实在太多,他怕造了劫匪,又聘请了京城里的镖师,一路护送至西北。
第31章
一个月的时间如水般流过,转瞬即逝。
期间漠北人也曾经试探着入、侵西北军营地,不过都是小打小闹,根本没有实质性的举动。
双方坚持不下,局面就此僵持住了。
以漠北人的实力,根本无法正面与西北军对敌,也许是知道了西北军粮草不足,漠北人就这样耗着,在悄悄等待着西北军这只老虎力竭的一天,再一口咬断它的咽喉。
西北军的粮草却是所剩无多了,即使有江家商队的帮忙,也坚持不了几天,因是西北军人数众多,而江家商队所筹来的粮食数量终究有限,也帮不了什么忙。
方瑜也曾经率兵出战,想要速战速决,解决掉漠北人这个麻烦。
但乌尔扎却避而不战,草原是漠北人的老家,一进入草原之中化整为零,根本找不到漠北人的踪迹。
在乌尔扎的领、导下,漠北人就是一群埋伏在暗处的狼群,冷不丁的就蹿出来咬人一口,但他们绝不恋战,每一次速战速退,十分狡猾。
几次交锋中,虽西北军皆获得胜利,但也是被折腾得疲惫不堪。
主帅方瑜更是在一场战役中受了埋伏,背后的肩膀处中了一箭,那支箭矢正是上次他用来瞄准乌尔扎的那支,由乌尔扎亲手还给了方瑜。
也不知道箭矢上涂抹了什么东西,受伤当晚,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