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捡个将军做老婆-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回到家后,阿昊这个晚上怎么也睡不着,头又隐隐作痛。耿秋怕他又发病,就给他慢慢按摩脑袋,这也是李大夫教过他的,这样有助于睡眠,也会缓解头疼。果然,约两刻钟后,阿昊睡着了。耿秋叹了口气,揉了揉发酸的手腕,很快入睡。
    睡眠中的阿昊却一直不停的做着光怪陆离的梦,支离破碎的记忆在脑海中不停掠过,他迫切的想要找到还能信任的人。可将军的得力手下,与将军府的心腹下人加起来不下百人,虽然死了大半,但也无法分辨还活的数十人哪个才是衷心的啊。可他不停的回忆,见到的全是死人,打斗场景。突然一道模糊的影子一晃而过,他猛然惊醒。
    他记起来了,他有个同伴,却只是在他家呆过两年,后来被家人带走。但那时,他俩一同进学一同练武,同吃同住,感情非常好,以至于,同伴回去后,两人还经常在一起玩。那家人本来人口简单,稍有薄产,只一个寡母带着三个孩子,这个少年是小儿子,却不想两年之后,大家都以为他早死了的父亲却突然回京,并且得了圣恩,一跃成为官宦人家,根本就不同意将军的打算,就渐渐疏离了将军府,后来还趁着调迁举家搬走,就失了联系。
    而这个同伴,就是将军当时给阿昊挑选的入赘正君人选之一,即耿秋现在的身份。其实那时候,他身边这样的人,有几个,只不过这人是他最满意的,他那时不过是十一二岁的少年郎,说不上爱,但感情却不错,将军也是希望阿昊能找到一起长大,知道秉性,情投意合之人。
    失去联系后,阿昊就被将军带上了战场,再加上后来的事情,阿昊就慢慢忘记了这个人。现在想来,也许只有他还记得将军的恩情,而又不受牵连,能置身于外。但是现在想来他居然,完全不记得这个长得是什么样子,又姓堪名谁了。
    “怎么啦?”阿昊的举动也惊醒了耿秋,耿秋连忙点了灯,问道。
    “我记起一些事情了。”阿昊说着把这件事说了出来。
    “这么说来,这个无名氏很可能就是半夜去将军府祭拜之人。但另一个人又是谁?是敌是友?”耿秋分析道。
    “我也不知道,但我估计另一个人也是友,要不然不会这件事不会这么安静。”
    “有道理,要是敌人肯定会想方设法的捉到这个人。”耿秋也认同阿昊的观点。
    “这么说来,你还是有帮手的。而且这些人在暗中,对你有极大的好处呢。所以你现在也不用想东想西了,安安心心的读书,先过了眼前这一关再说。”耿秋笑,两人这时早没了睡意,又得知了一件大好事,岂能不来一场身心畅快的动运。
    于是,一夜春风,两人把床都差点弄散架了。

☆、第57章 县学

北县县学,订于正月二十八后的七天为报名时间,然后三月初八正式开学。因为是第一年,所以开学日子要稍微晚一些。其实年前,耿秋就去了周家别院与余明仪商定一些县学的事情。比如,要收些什么学生,收多少。授课的夫子有选多少人,学院的管理人员,比如厨房洒扫巡逻值夜人员从哪里来等等,这些繁琐而又不得不考虑的事情相当多。
    可眼下,两人虽然年前就做了这些规划,又有周知府的协助,但也连续忙乱了三天,还好象什么事也没定下来,愁得余明仪头发都快要白了。
    “男爵,您目前最重要的是把夫子定下来。别的事,去找县太爷协助。”耿秋提议道。这个学院既然是北县的县学,县太爷是一定会协助,并尽可能听丛余明仪的安排,毕竟这上县学没有余明仪哪能开得起来呢。
    “恩,夫子是最重要的,上头派下来的两位训导已经快到达北县了。除了这两位,我另外找了两人,老爷帮着找了两人,再加上我自个儿。一共七人,辛苦点基本上能应付了。往后再慢慢考量,需要增减夫子人数。”
    “七人,还是稍微少了些。”耿秋说。其实叫他来说,这肯定是不够的,因为他们的招生计划是收九十到一百人。而且这些学子的水平绝对是差参不齐,这授课的夫子要有类似现代教育,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的老师。七个人确实是少了些,但短时间内也只能找到这些人手,并且这些人还不一定能全部胜任新工作呢。
    “我也知道少了些,可一时间上哪儿去找人呢。就是这四人,也是花了不少心事才找到的。不过也不用太担心了,只要我们这县学一开起来,有点成效出来,自会有人上门呢。”余明仪笑道。他哪里不知道七人太少,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啊。
    包括余明仪在内的七名夫子,全是教授文化课的,耿秋又问:“男爵,这些学子长期住在学院里,是不是应当也适当开设一些强身的课程?”
    “当然要啦,科考没个好身体是不行的,乡试要考九天六夜呢,又是冬天,吃住都在那窄小的小隔间里,那可是智力体力身体素质的综合博弈呢。没个好身体怎么能熬过去。”余明仪说。
    “哦,有没有身体差的死在考场上?”耿秋好奇的问。
    “肯定有啦。所以身体实在太差的人,是不会去考的。九天六夜,人一进去,就锁上了大门,不到时间,绝不开门。自己得带衣服被子食水,吃喝拉撒全在一个小隔间里,就算是死了,都要在散场时才能开门抬尸体出来呢。”
    “太可怕了。”耿秋道,吓得身上都起了鸡皮疙瘩。这古人也是用命在博前途呢。
    “所以,我们是要安排一些强身健体的课程。其实好的学院,还得安排骑,射的课程呢。”余明仪又说。
    “哦,我们这点地方,怎么能骑马射箭。”耿秋笑。
    “所以我准备让县老爷每旬带学子们出去上一次骑,射课程。衙门自有一些身手好的捕快,完全可以操练一下学子们。平时也会每旬安排两次强身健体的课程,这个夫子人选也交给了县太爷。”余明仪说完,两人会心一笑,这县太爷想得到好处,怎么着也得出点力吧。
    “其实每天早上,让学子们围着学院跑两圈,或者做做操打打拳也可以起到强身的作用。这个简单,天天都练,效果绝对不会差。”耿秋又说。他觉得每旬一次,还是少了些。要是正遇上衙门忙乱时,还上不了课呢。
    “恩,这个想法很好,可没这样的人选啊。阿昊倒是合适,可他都是去府学读书了,哪里有时间。”余明仪叹气道。
    “会五禽戏的人,总能找到吧。”耿秋说,其实他会几套现代学校做的操,但实在是不适合古代啊。
    “这个简单,李大夫就会。正好我自己也在跟着他学呢。”余明仪大笑,其实要不是因为太忙,他又进京一趟,他早就学会了,以后他自己都能教学子们了。
    所有的课程定下来了,耿秋和余明仪都松了一口气。眼下,就等着学子们进门了。
    按照众人商定的结果,北县县学招收的学生分为三个大分类。沿袭了现代名称,基础班,年纪七八岁到十二三岁之间的,已经启蒙过的男孩子或者相公。中级班,年纪十三四岁到二十之间的过了县试的学子。高级班就是马上要去考秀才的学子,这个层次的学子年纪最好不超过三十岁。
    至于年纪太小,还没启蒙的孩子,县学是不收的,这样的孩子应当送到蒙学去。而年纪大了,又是秀才的人,他也不收,都赶去书院读书。总而言之,他这里是既不办蒙学,又不培养高级人才。反正他和周知府认真考虑过,只要他这个县学,保证两年之后的院试能有人考中秀才就行。
    当然人数是越多越好。毕竟要考举子的学子都会去府学或者更高级的省级学府去读书了,那里的师资力量都非常不错,就比如现在阿昊五人上的府学,各方面条件都非常不错。所以他现在的最大关注点在于第三层次的学子身上。而第二段的学子也要拎几个好苗子起来。
    正月二十二,县学招收学子的条件与规模公告,就到达了北县范围内的各个镇,乡,村。果然当这个通告一出来,就有些不合格的人家开始乱哄哄的找关系去了。
    到了正式开门第一天,带孩子来进学的人就把大门给堵得严严实实了。余明仪看着外面那些来读书的人,有不到五岁的稚儿,也有怕是儿子都不只五岁的男人,更有年纪比他还大的人。他简直都快要气笑了。
    虽然早前就列好招生条件,各项条条款款都写得相当清楚,但是不死心的人依旧不少。如此好多天后,县学总算是安静下来了。县学第一届,一共收了95名学子。基础班有45人,共分为三个小班,而基础班的一年级,就有耿秋家的刘成宁与周管家的大名叫周宝山的孙子。
    中级班有30名,分为两个小班,高级班有20名,也分为两个小班。这种分法其实与普通的县学府学也差不多,只不过说法稍有不同,主要是因为耿秋这个现代人说的一些现代词,令大家觉得也很合适。
    所有夫子都要受余明仪的调配,大家对此都无意见,就连上头派下来的两人,也非常配合,因为余明仪确实有才华,从这几天的招收学子时发生的一些事情,大家就明白了余明仪的水平有多高。
    所有的学子都是需要面试笔试才能进入县学的,而这些考试内容包罗万象,内容相当丰富。几人看过,都相当感叹,而且在考核学子时,余明仪还会根据学子的学识临时增减一些考校。所以这六名夫子对余明仪可佩服了。两名训导是正经进士出身,一开始还以为余明仪只不过是有点真材实料,然后被吹嘘成天上有地下无呢,现在他们也为余明仪所折服,都在心里暗道:“这余男爵果然名副其实,他要是去考,说不准就会捞个状元回来。”而另外四人,原本就是周知府与余明仪自己找来的人,别说余明仪本身就够格,就算他什么也不懂,人家也会鼎力帮助他啊。
    考核合格的学子,很快就在管理寝室的中年妈妈的带领下,安排好了寝室,小的孩子全部是四人一间。大的学子则是两人一间。不过如果是相熟的人,可以自由组合成为舍友。寝室条件不错,有床有桌椅和小柜子,学子们自带被褥与洗漱用品。学院里专门请了几句中年妈妈管理和打扫寝室,并且给学子洗衣服,但是洗衣服必须花银子。这些中年妈妈也都粗识文墨。
    除了少量学子能住在外面,多半人是要吃住在学院的。所以寝室管理相当重要,除了这几名中年妈妈之外,还配备了几名巡逻人员,不分昼夜的巡查。这些人是由县太爷安排的,其中有县府衙门的衙役。大门口还设有专门的管理人员,相当大户人家的门房,也不分昼夜有人守着。学子的进出有相当严格的管理。夫子与县学的工作人员们由单独的小门进出,一样也有人管理。
    学校与寝室的管理模式,是耿秋提出的,他这也是采用了现代封闭学校的管理模式。而耿秋自己也在县学谋了个职位,做余明仪的助手。余明仪就相当是这个学院的校长,而他相当于是分管安全与后勤的副校长,至于教学,他有心也无力,除此之外还兼顾余明仪的师爷职位。所以余明仪每月还发三两银子给他当工资呢。
    而县学里的其他工作人员,打杂的管理的厨房的等,这些人是花不了多少银钱的,最贵的就是四名夫子,每人每月要三到五两银子。而学子们也是一样要掏学费的,所以基本上能持平。当然了,要是收的银子不够花,就找县太爷要啊。
    这个管帐收银子的人,余明仪还是特意让县太爷安排的人呢。他才懒得管理银钱,以免说不清楚,反正有他在,管帐的人也不敢做假帐,来贪墨,因为他还安排了耿秋来监督。
    正式开课后,大家的日子是越发忙碌了,根本就没有休息时间,好在县学还是安排了每月休假三天。离家近的学子正好可以回家休息玩乐一下,顺便也可以从家里带生活费用。当然了,离家远的学子家人也会在规定的日子给学子送生活费来,实在是穷的学子,余明仪当初还特意设立了一个余氏基金会,这也是由耿秋提出来的。
    余明仪把自己的男爵俸禄每年拿一百两银子出来,专门资助那些成绩好,但家里很穷的学子。当这样的学子考上秀才后,余氏基金会特别给三十六两银子的奖励,以供学子后续的学业。
    这个时候,耿秋和余明仪都没有想到,这个余氏基金会,会在以后变成举国闻名的私人机构,进而影响全国,而它又会培养出多少寒门学子?又能为他们带来多大的荣誉?

☆、第58章 旧人

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半年,而县学也步入了正轨,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耿秋功成身退离开了县学,转而替余明仪经营私产。因现在大部分时间都在北县生活,余明仪和周老爷都打算先在北县置些产业,周老爷置的产业也是记在余明仪的名下,毕竟在京城的产业和他以前的产业基本上都分了方氏及其儿女们。
    余男爵要在北县置产业,县太爷相当欢迎,北县算是贫穷县,人少但地广,虽然多部分是山区,但山区也有山区的好处嘛,林子多,木材,木炭,山珍野味都多啊,并且大部分山头都价格便宜啊。
    余明仪与耿秋相中了离北县县城不到二十里远的回水镇,这里有一条大江的支流,名叫回水的大河,大河两岸全是山群,却竟然连个稍微有点规模的码头都没有,这回水河北县居然一点儿好处都没沾到,反而经常受害。左岸就属于北县的范围,而这一边,地势相对较低,满是小山与沼泽地。回水河一涨水,附近的小山与沼泽地就会被水淹没。因此这里非常荒凉,只有几个小村子,零星的住着一些乡民。日子也过得很穷。
    可这块地方相当大,遍布着长满了人高的杂草与荆棘等物的沼泽地,或者是连绵的小山丘,与远处的大山群间也隔着一条宽阔的河流,但这河面虽宽却非常浅,水刚没过膝头,河床上都是大大小小的石头,枯水季节时,甚至会干,或者水面不到小腿,这个时候,非常适合进山打猎。耿秋与余明仪都觉得这块地方不错,与阿昊和周老爷商量过后,决定就买下这块。
    虽然这里算不上最好,但价格着实便宜。余家与周家在山南镇的资产并不多,两家也不过是各有一座宅院,几十亩良田,三两间小铺子。山南镇本就穷,他们这点产业能有多少产出啊,一年不过是二三百两的收入,除去花用,也剩不了多少。
    周老爷为官近二十年,以前的产业都置在京城与近郊,那里无论是田还是铺子都非常贵,并且这些都交给了方氏打理,现在年年的俸禄,方氏都必得打发人来讨要,并且还得时不时的找理由要银子,因此他手头上并没有多少闲银,能拿出来的不过是五百两银子。
    而余明仪以前一向不知积蓄,居然才有二百两的现银,他那座在县学附近的新宅院,就花了近千两银子。本来盖房子只需要三四百两,可内里的装饰等,却花得更多,这还是周知府分摊了一半呢,所以他手头更窘困。两人一合计,这要是置良田,盘铺子,根本就不够用,稍微好些的田都要六七两一亩,上好的良田贵过十二两呢,县城里稍微好一点的铺子起码得五百两一间呢。这八百两银子,实在是太少了。
    而这个地方一座小山头再加上附近的近百亩荒地,也才要三百两银子,因此余明仪拿着周老爷给的五百两,买下了一座小山包括附近的荒田。不过余明仪买下小山头后,手头上还有五百两的闲银,正好县学附近的新铺子修好了,一间三百两,耿秋趁机劝余明仪买下来,而且他拿得到内部价,五百两可是拿下了两间。这个铺子,耿秋觉得经营山货,粮油日杂都行。
    而耿秋也同样买下来相邻的一座小山头,两家的产业相邻,互相间也有个照应。这三百两一花出去,耿秋和阿昊花光了手头上的积蓄。现在全家的生活,包括阿昊宁哥儿上学的费用,全靠家里的五亩地以及阿昊每月的三两银子与五十斤米粮,和耿秋帮余明仪做事给的三两月银了。
    也就是说,他俩每月有六两的收入,这搁在普通农户家,简直可以算是大富人家了。但对于他们家来说,也就是刚够花,稍有富裕。每月能存个七八百钱到一两银子。更别谈有余钱去请长工了。他们买下来的这块地,可是需要不少人手来开荒干活的啊。
    在耿秋头疼没钱的时候,余家的山头边已经盖起了三栋相连的小房子,一栋是来做工的人住,中间的留下来让主子来查看时有个地方可以歇脚,现在多半是耿秋在住,最靠里的那栋就相当于是个仓库,准备以后储存这里的产出。这都是耿秋规划的。
    不过是半个月的功夫,余家的小山头附近已经开出了近十亩的田,要赶上秋天之前种点庄稼下去。余家派了十多个人过来开荒垦田,这些人全是熟手,都是余家在山南镇上的老佃户与长工,余家做事一向宽容,这些人干活都很下力,而且来的除了一个女子,其他全是青壮男人。就连这个女人也是人高马大,力气不比男人小,一个人做十多个人一天三顿的饭食,还包括砍柴,麻利的很,居然还有空闲做点针线活。
    耿秋说是管事,也没有天天住在这里,毕竟开荒不需要他盯着,这些人很自觉,干得相当不错。并且人家也是种庄稼的老手,自知该如何行事。等这些田开出来后,会从山南镇移几家佃户过来,余家不缺人手。但也没有多余的人,因此耿秋还是得自己想办法。
    他也不过是在这里盯了三天,就回北县去了。北县还有个铺子,他也要管着。最重要的是,他一早就和余明仪说好了,现如今不能完全帮余家做事,得给他自己留点时间办自己家的事,要不然,他家这个小山头岂不是要一直荒着啊。
    他打算先回村子里去请几个短工,每人每月给五六十个钱,这个价钱不算低,再加他们家在村子里的名声,同意来的人不少呢。加上三叔一个,一共二十一个人,花两月时间,正好可以开出个十来亩地,而这个时候也正好不算农忙,每家都能腾出一个人手来这边干活。要趁着天热,才好把这些杂草挖干净,晒死啊。
    说来正巧,耿秋才安排了三叔带着村子里的人干了一个月,开好了十多亩地,阿昊居然带回来一个重要人物。这是个叫曾大山的中年男人,左脚有点微跛,脸上有道明显的疤痕。他还带着六个孩子。这些孩子,最小的五六岁,最大的十二三岁,两女四男。
    原来曾大山是他逃亡时的护卫之一。每个勋贵家族,都会有几个暗卫,甚至死士,只不过没人知道罢了。而这个曾大山,就是将军府暗卫的负责人,别说将军府的下人不知道,就连阿昊也不知道。
    因阿昊不停的遭受追杀,情况越来越不好,一出京城,曾大山就带着一个化装成阿昊的年青人与一队护卫,与阿昊分道扬镳。因为这个靶子,阿昊才得以从另一条路上突围,不久就遇上了暗中赶来帮助的耿秋等人,才能保住性命。两队人马分开后,各自奔逃,不久就失去了联系,阿昊还以为曾大山带领的一队人马全死了呢。
    没想到,曾大山命大,快死的时候在山里遇上了猎户,救活了他。但因伤势太重,他留在猎户家里,他身上还带了几张银票,拿了一张五十两的给了猎户,帮他寻医问药。他本来在猎户家里好好儿的养伤,才养好了大半,那几天却突然下起了大暴雨,引发了山洪暴,他所栖身的小村子,在一个天崩地裂的夜里被山洪全卷走了。只有那家年仅七岁的小儿子因与他同住,被他用尽全力才救了出来。不过,这场灾难,也令他伤上加伤,从此左脚就跛了,并且脸上也有了疤。不过,这种外表的变化他也没放在心上,还省了他装扮呢。
    他带着这个名叫栓子的小男孩,开始四下寻找阿昊,一路上又收留了几个乞儿,装扮成逃难的乡民,直到遇上阿昊。
    曾大山从小和将军一起长大,是老将军的养子,所以一直在暗中,负责保护将军府的主子。因为他的身份太重要,将军根本就没有告诉阿昊,他的身份,这是只有家主才能知道的事情。阿昊一开始只以为他是个普通的忠心下人。将军府抄家时,曾大山就想办法脱身了。一直在暗中看护着,等阿昊处理了家人的后事,准备离京时他才暴露出来。这时候,阿昊才知道,将军府最普通的一个下人,居然身手不凡,有勇有谋。
    曾大山对将军府有着极深的感情,因为他小时候去野外找食,差点儿被野狗咬死了,那时候是老将军把他从野狗嘴里救下来的,并且给他医治,教他武功,给了他正常人的生活。因为□□受过伤,他成亲后也没有生下子女,后来妻子也因病去世了,他孤身一人,以将军府为家,一直在外院做着最普通的看门活儿。明面上,他只是将军府外院的一个普通下人。
    曾大山没想到,他居然能在江淮遇上阿昊,那一刻,他就知道,老天有眼,没有让将军府失去最后的希望。他花了两年多的时间,在京城,在近郊,在所有他能想到的地方,去寻找阿昊,从得到的一些珠丝马主迹中,他知道,阿昊活着的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