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捡个将军做老婆-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别再弄了,弄这么多的吃食,怎么也带不下了。再说了,我与大部队集合,大家说不得就有专人管着了。这些东西说不定都会被收缴了呢。”阿昊说。
    “你大小也是一个官,带着东西算什么,这一去都是冰天雪地的,要是有可能,我恨不得押送一批粮草去呢。”耿秋道。他很是担心,那种严寒的地方,别说打战了,就光是要活下来,就得消耗不少呢。而显见得,现在粮草是不齐全的,并且就算有,也没法子送过去啊。
    阿昊走的时候,三个人得到了县衙门的三匹好马,虽不是战马,但绝对健壮跑得快。毕竟他们也算是代表着北县人民出战呢。这一场战事,谁都不好评价,因为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打完,又能不能打赢?
    当三人骑着马绝尘而去后,耿秋强忍着心酸与众送行的人员告辞回家。来送阿昊三人的人不少,有他学院的同窗好友,也有北县的佃户与村子里的乡民,以及北县的县太爷等等。毕竟阿昊现在可是正经的官员了,只要这战场打得赢,他的前途不可限量。说个不好听的,就算他死在战场上,也算是为国捐躯,马革裹尸而还,他的这个官位也会世袭给阿牛。
    而且阿牛还不一定需要上战场。因为他是独子,连个同房的堂兄弟都没有。村子里的那些人,虽然与他们同姓曾,但却算不是真正的血亲了,早就出了不止六服了。而现在他们把户籍又迁入了北县余家庄,自成一族了。
    阿昊做这个举动,也是因为他要上战场了,以防万一,要是他真的时运不济,死在战场上,又或是,很快被人发现他的真实身份,父亲的冤屈洗不清了,阿牛与宁哥儿还需要有人照顾看护。光靠耿秋一个无名无势的普通庶民,实在是太难了。
    北县余家庄,只要有余明仪一天,就没人敢来找事。余明仪如今的声名,响誉整个文人界,他又老老实实的呆在这里,专心教书育人,根本就不碍着谁,这样的人哪有人会和他过不去。
    阿昊一连急行军三天,才遇上了平王领的大部队,验明身份后,总算顺利归队。
    “你就是江淮府的新科举子曾文昊,才任命的百户?”平王盯着眼前的人,眼神发暗,问。
    “回王爷,正是在下。”阿昊面不改色的答,心里却暗暗叫苦。虽然他考虑过,会遇上熟人,没想到一来就遇上了一个最大的熟人。不过认真说来,他和平王也不过是见了几次。更何况平王比他大了五六岁。平王跟着他父亲打战时,他还是个小孩子,跟现在的相貌来比,还是有不少的改变。也许平王只是觉得他眼熟,而并不敢确定他的真正身份。
    “放着好好的学业不要了,要上战场,你不怕吗?”平王又问。
    “学得文武艺,卖给帝王家。”阿昊答。他总不能说出自己的打算吧。这个回答也算是中规中矩了。
    “家里还有什么人?你这个年纪应当成家了吧?”
    “回王爷,下官父母长辈亲人俱亡,已成家,招了正君,有个儿子已经五岁了。”
    “好了,归队吧。”平王却并没有说什么,就让他走了。
    他走后,平王心情却很好,他没想到会在这种情况下遇上阿昊,他一直就知道阿昊不会就那么死在小人手中。果然,他一直活得好好的,只是改了名换了姓,如今连儿子都有了。当年将军的事,他一直就怀疑是太子一系搞的鬼,可是拿不到把柄,而且父皇却又偏听偏信,他也无可耐何。更况且,当年他跟着将军立下不少的战功,早就被有心人在父皇面前给自己记上了一笔,父皇那时起就开始不待见自己,要不然,他也不会回京后,一直就在缩在府里装病啊。
    闭门装病了好几年,父皇才慢慢放松了对自己的监视,但是自己虽然是父皇众多儿子中年长的,却一直没得封亲王,至到这次出征,才被封为平王。
    “朱三,给他安排一队人马,让他先带着。要挑好的。”平王吩咐道。朱三是他的心腹,这种事都归他调配。
    平王带的这支队伍,可不好带呢,人人自命不凡,还动不动就有人互相看不顺眼,天天都要闹几场。要不是平王手段粗暴,每每总是不留余力的打压下来,还不知道要闹成什么样儿了。这些人天天在皇城,吃香的喝辣,谁乐意来打战啊,又不是嫌自己活的命长了。可一纸皇命,他们就不得不丢下一切,认命的跟着平王去打战。这不,离新洲还远得很呢,他们就开始闹腾起来。
    “朱四,今天那些人又玩出什么花样了?”听到外面的喧华声,平王抚额,冷冷的问道。
    忠勇伯家的小爷与诚意伯家的小爷几句话不投机,就打起来了。说起来,这两家的小爷平时就互相看不惯。无论什么都要争一争,抢一抢的。两家地位相等,爵位一样高,本应当是通家之好,偏偏这两位爷,你不看不中我,我瞧不上你。这回,两人都封了同样的百户,带着同样多的人马,又得互相争得高低了。可惜的是,这还没上战场呢,就不知道他们上战场后,会不会一个比一个强。
    “去,把所有的百户叫来。今天就让他们开开眼界。”平王突然想到一个点子,冷笑道。今天他还真得给这班子贵族子弟一点打击,以免个个眼高手低,上了战场,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
    “曾百户也要叫来吗?”
    “当然,把他的两个护卫也叫上。”
    很快的外面就聚集了不少的人。总共六个百户,再加上各自的亲卫,与平王带的人,加起来也有二三十人呢,更别谈哪些外围的兵士们。
    等人都到齐了,平王叫:“曾百户。”
    “下官在。”阿昊答,他现在已经换上了官服,包括曾大山与曾常平都换了制服。
    “江淮府的新科举子?”立马有人小声问道。
    “就是那个传说中,能文善武的家伙?”有人酸溜溜的说。
    平王让他们乱了一会儿,才冷冷的说:“正是。你们不是自诩本领高,今天给你们一个机会,所有人都可以向曾百户讨教。文比武比皆行。”
    平王的话,令阿昊有一瞬间的迟疑,但他没说话,既然平王发了话,今天看来是非战不可的,何况他想要在这群勋贵子弟面前站住脚,也得拿出些本领来。不过他没想到,平王对他评价这么高,居然认为他文武都不会输。这几家人,他并不那么陌生,甚至有人还跟他家有那么点交情。
    首先出场的忠勇伯府的邓百户,邓百户不过十七八岁,长得白白净净,一点儿也不象个武人,但人家可是从小就学功夫的,家里也是世代从武呢。
    别说他,其他几家也一样。只不过有一点,这几家无论是伯府,还是侯府,基本就是比较没落的,只不过是靠着先人的阴萌,还保留着个爵位罢了,大庆朝的爵位都是五代而斩,这几家基本上都是四代了,又没人担任较重要的官职。
    要不然,这次大家也不会派出自己家最出色的子孙啊。还不是指望他们能挣个军功,让自己家的爵位更加稳妥些啊。如果命好,能全须全尾的回来,加官进爵是指日可待,就算是战死疆场,也一样会阴及家族啊。
    邓百户选的武比,但他只在阿昊手下走了五招就败了,面红耳赤的服输下场。
    接着诚意伯家的张百户上场,依旧是武比,一样也是只走了五招,就败下场来。其实说起来他和邓百户都是走了五招,但他却知道,阿昊的功夫比他们强多了。
    后面的三个百户,都一样,选的武比,因为他们都是自小练功夫的,虽说也读书进学,但没有一个人考过秀才,哪里敢和阿昊这个举子比文,都还是有这个自知之明的。
    只不过,前面的邓张两位选的拳法,而后面的三人,有一个选的是枪法,一个选的是射箭,一个选的是近身博击,人人都是选的自己最善长的。但一连五人,都走不过五招,就败在阿昊的手下。
    这样的结果,不仅他们觉得吃惊,就连平王也觉得有些吃惊。平王知道阿昊有些本领,但这群人,天天闹腾,身上的功夫他哪里会看不出来。这些人也都是有几分真本事的人,但却没一个人能在阿昊手下讨到好,很显然,阿昊的功夫比他想象的还要好。
    单比,没有一个人能胜过阿昊,平王冷冷的环顾了众落败的百户,又来了一句:“曾百户,你能以一挡五吗?”
    “下官试试吧。”阿昊答。以他刚才与众人对招的了解,他大约是知道这几人的本事的,所以毫不犹豫的答应了。
    “好。你要使什么武器?”平王问。
    阿昊抽下腰间的鞭子,这是他的秘密武器,绝大多数人只知道他会使枪,因为他父亲就是使一杆银枪,鞭子却是他几乎没在外人面前使过的一种武器。就是刚才他都使过了枪,但看不出来他父亲的路子,当然他是故意没露出来的。他也怕使出父亲的枪法来,会令其他人起疑,毕竟哪个学武的人,不知道他父亲枪法出众啊。
    果然,平王见他居然使鞭子,脸上居然愣了一下,不过很快就一闪而过。其他几个人更是惊讶的不行。毕竟刚才大家已经试过了他的功夫,枪法,拳法,射箭等都比了,没想到自己等五人都是出了全力,人家居然这时才拿出鞭子,显然鞭子才是阿昊最善长的武器啊。
    而且阿昊一抽出鞭子,众人就感觉到子一股杀气,要说一开始大家只是切搓一下,阿昊一直都表现的很和气,这会儿却完全不同了。五个人立马感到了压力,人人都提起精神,全力以赴,但还是很快就败下来。
    阿昊用一根鞭子,以一抵五,居然还一点儿也没显得吃力。
    “现在满意了吧。还没上战场就晓得天天窝里横,这里可不比上京呢。从明天开始,急行军,卯初就出发,所有人都打起精神来。”平王一声令下,冷冷的扫视过众人,还补了几刀,说得他们人人都面红耳赤,直恨不得钻个地洞。
    平王心里乐呵呵的,但脸上却一点表示也没有,说完袖手,转身就走了。这回他不相信,没打击到这群不知天高地厚的小王八蛋们。这些人,平素占着自己有几份本事,天天闹腾,现在来了个文武都强过他们不知多少倍的人,该老实了吧。

☆、第66章 扩张

耿秋至阿昊走后,干脆令三叔三婶也搬到余家庄来了。村子里的房子和田地都不要了,房子就送给了阿轩,几亩田就交给村长让他去处理了。
    阿轩这一科乡试没中,起码得再等三年才能再下场,不过因为会试遥遥无期了,刘知华等几个新举子干脆回了北县,在县学里边当夫子边温习,反正现在北县这所县学,来求学的学子从四面八方而来,夫子差了不少。他们的水平都够当夫子。
    阿轩家境不太好,不可能在去府学读三年了,因此就回家自己苦读,时不时的来县学找刘知华等人和余明仪讨教,以期三年后的乡试。阿昊和耿秋的房子给他住,也正好,够清静,而且他们一大家子挤在一起,随着孩子们长大,确实有些不够住了。
    因此他不止自己搬过来了,还把阿清的大儿子,小名黑子的家伙带过来了。小黑子跟着自己叔叔读书学字,不指望他去考科举,但他早就到了该起蒙的时候。平时叔侄俩清清静静的读书,饭食,都是由人送过来。现在村子里的青壮年都在三叔的带领下,学了一些本领,打个猎是没问题了,所以整个村子里的生活水准都上升了。阿清家也一样,因此儿子跟着弟弟念书,不过是费一些笔墨纸而已,他家还能供得起。
    因为打战,耿秋更加上心庄稼活计。眼见着粮食价格已经开始上涨,县里的大户们都开始囤积粮食。好在,他和余家都还有两万斤的存粮,也不用担心没得吃。主要是担心,战事拉的时间太长,明年朝廷会加收税赋。甚至会到民间来拉壮丁。
    经过两三年的归整,余家庄这边两家的田地山头算是全部弄好了,各家都有一百多亩田,山头也打理得非常齐整。甚至连附近的一些荒地也被佃农们开垦出来一部分。惜日荒凉的余家庄现在可是北县县郊最好的一条村落了。当初那些连饭都没得吃的佃农们现在家家都稍有余粮,日子过得红火起来。特别是因为大家的孩子们都跟着曾家的孩子们一起练功夫,打猎的功夫见涨,人人都能给家里添些收入。所以余家庄竟飞快的成了北县有名的富裕村。
    不得不说,这算是余明仪与耿秋的功劳。县里稍微有头脸的人家都派人来这里考查,想到这里来买山买地,不过最好的地方已经被余明仪与耿秋拿下了,剩下的可就比这差多了,但价格反而涨了起来,各人左想右想,又觉得不划算,正好县太爷也不想令他们到余家庄来,因为他怕会给耿秋和余明仪带去麻烦,这些人参差不齐,怕不太可靠。
    为了防止再有这种事情发生,县太爷干脆私下底透露给二人,想让他们把附近的几座山头全买下来。两人商量了一下,觉得也行,但要是全拿下来,他们又吃不下去,就稍带上了北县县来上头派来的两位训导,刘知华等几个举子老爷。他们相中了离余家庄不太远的几个小山头。他们手头上都不太富裕,想要拿三百多两银子还是不太容易,不过两人还能凑一份。
    于是余明仪与耿秋他们两家就又各花了六百两,把相邻近的两个山头全买下来了,这几座山头要比先前的两座差一些,又是一次性拿下,价格就便宜些,各家拿了二个,加起各家有三座了。因为现在的价格比之前他们拿的三百两,上涨了一成。
    只不过,这样一来,余明仪家就又把手头上的一点余钱全光花了,因为他们这三年的收成全部没有卖掉,光是养着山和田了。耿秋这五百两,还是上回曾大山给的呢,阿昊走的时候,带走了千两银子的药,加上这次的花用,只剩下五百两了。
    好在阿昊这回有了俸禄,家里的收入增加了。耿秋也就不用太担心了。要不然,他还不敢花这五百两了,要知道,阿昊走的时候,可是把阿牛与宁哥儿两个孩子,以及曾家一家子孩子与三叔三婶都交给了他。他肩膀上的负担也不轻呢。光是吃吃喝喝,他倒不担心,可是两个孩子读书可得花不少钱,还得为他们娶妻成家呢。
    这次开荒,可不用四处去找佃农了,因为庄子上的佃农们一听到消息,就各自把自己家的亲朋好友们带过来了,人手立马就足足的了,以往常一样的办法,大家都很满意。根本就不用耿秋和余明仪多操心,人家就办得好好的。都是有例可循的啊。
    如是,很快就到了第二年,除了刚开始的时候阿昊写过两封书信回家,第一封信就是讲他刚到了平王手下时发生的一些事情,第二封则是到达新洲附近写的,讲了他们一路行军的一些事情,信都很简单,让他不要担心,照顾好家里人。耿秋连回信都没有给他写,因为不知道能寄到哪里去,也不知道他能否收得到。
    其实就连这两封信,也是平王令大家写的,不过是给家人报个平安罢了。因为大家都知道,真正进入战乱区,就不可能与家人有书信往来了,并且说不得明天就没命了呢。
    因家里的事情着实也太多,并且耿秋还要帮余明仪管事,他也忙得没时间东想西想,现在他和余家各多了两百亩田地和两座山头要处理,佃农也增加了不少。现在的余家庄可是一个拥有六七十户佃户,近千人的大村落了。大大小小的事情真不少,人多嘴杂,还时不时的会有一些小龌龊发生。
    耿秋不仅要管理好佃农们种田的这种大事,还要调停他们之间时不时发生的一些矛盾。弄得他恨不得把自己掰成几半才好呢。每天天不亮就得起床,夜里也差不多要忙到半夜才睡。就连阿牛也送到县学去读书了。县学现在夫子多了,也就顺应了民意,开了蒙学班,专收六七岁的小童。阿晚虽然还不够年纪,但他天资聪慧,又一向和阿牛在一起玩,余明仪也就狠狠心把他也送进了蒙学,和阿牛一个班。
    就这样忙忙碌碌,很快就到了秋天,还没开始秋收,朝廷就下了旨意,加收秋税。农户们叫苦不跌,但也不敢违抗命令,因为人人都知道在打战,总不能让用生命在冲锋陷阵的兵将们没得饭吃吧。
    “要是收不够,可怎么?”耿秋问余明仪,虽然余家庄不用交税,但耿秋很担心,迟早轮到他们。
    “能怎么办?我们现在怎么也算是大户了,多少要交点。好在我们一直在存粮,也不至于影响自己的生活。我怕的就是,会有官员趁机收刮民脂民膏,到时候弄得天怒人怨就麻烦了。”余明仪说。
    他比耿秋消息灵通多了,周大人现在又升了官,朝中的事情自然知道的很清楚。朝中至平王领兵出战后,其他几位皇子也都不象以前那般缩着,人人都领了差事,个个表现非凡。反而,太子一系因在北凉失守一战中,损失了不少心腹,又后拆损了其外家的嫡亲表哥及其带去的一干嫡系人员,以至于太子一系的威风比往年差了不止一星半点。最重要的是,皇上对太子也不象之前那般喜欢了,前段时间甚至还指责了皇后。太子现在是腹背受敌,各兄弟虎视眈眈,人人都有自己的一派势力,矛盾全都指着他,简直令太子度日如年,现在太子的地位及及可危,说不准哪天就换人了。
    朝中如果不稳,又逢战事,肯定会引发更多的冲突,眼下谁也不知道,会有什么大乱子要出。好在,北县是个地处偏远且贫困的地方,这个时候反而算是安全的地方了。周大人,早就要余明仪多做准备,不仅仅只是要存够粮食,还要收集一些有点功夫的护院,为的就是怕有人乱中发难。
    “这个可真难说呢。我只盼着平王能快点打赢,搬师回朝。”耿秋叹气道。
    朝中各皇子各自为政,人人都想把太子搞下台,自己上位。没事都要找点事出来,何况现在还正是多事之秋呢。
    “没那么容易啊。北蛮人占据天时地利,平王又带着一队养尊处优的污合之众,就算人人都是高手,可要收复这些人,令他们老老实实的打战,也不是件简单的事情。更何况就算他打赢了,如果不能得到好处,你说他会老老实实的当个亲王吗?说不得,更大的乱子还在后头呢。?”余明仪的分晰也极有道理。平王拿命在外头拚,凭什么便宜其他人。
    “哎哟,烦的很。我们现在先解决眼下的麻烦。要不,我们先各自拿五千斤粮食出来交给朝廷。”耿秋问。
    “不妥,不如我们先各自交一千斤粮食出去当税。一千斤也不算少了。县太爷自便心里有数。往后,要是朝中再来收粮,我们再各自交五千斤出去。不得一次交太多。”余明仪说。
    “我明白了。”耿秋嘴里答应着。心里暗道,自己果然不懂这些,粮食就算再多,也得用在钢口上。要不然,还不是出力不讨好啊。更何况,他们两家也不过是各自有两万斤的存粮罢了。就算这一季再收个一万斤,其实也没多少啊。人人都有一大家子要吃喝呢。
    一时间,两人皆沉默不语,心里头都知道,往后的日子更难过。

☆、第67章 动荡

且不谈余明仪与耿秋的思量,平王此刻却正在大发脾气,“本王在这个鬼地方玩命,他们倒好,居然敢克扣粮草,兵士们吃不饱肚子,哪有力气去拼命。”
    “王爷,眼下可不是发脾气的时候,得想个法子啊。眼看着新粮刚上市,还不趁机多弄点粮草,冬天可怎么过?”左右各人不停的劝道。
    “曾百户,我记得你当初来的时候,带着一包吃食,闻着还很香,是怎么弄的?”平王问。
    因这批的粮草,居然有大一半都是乱七八糟的杂粮,余下的一小半糙米中还掺杂了不少的沙石,并且所有的粮食都是存粮,有的都生虫子了,平王见了简直怒火冲天。
    “回殿下,就是把所有粮食炒熟,再混和在一起磨成米分,掺入盐,吃的时候极方便,拿开水一冲就行。而且保存的时间很长。”阿昊说。
    “咦,这倒是个法子。”平王一听,大喜,连忙吩咐下去,先把沙石淘出来,再把粮食加工成米分末。反正现在他们呆得地方,冬天长,这还不到九月,就开始飘起了小雪,一锅水烧开都得费不少柴,这些存粮杂豆光是煮熟都得花不短的时间呢,往后更冷,连柴草都极缺,还不如趁现在天气较好,先把粮食全弄出来,往后只需要烧开水就可以了。岂不是又省时间又省柴草啊。
    说来,平王他们这一出来,就快有一年的时间了,虽然守住距离新洲最近的济洲府,使得北蛮族没能再进一步蚕食大庆朝的地方。但其实这个济洲,在平王没来之前,早就遭受过北蛮军的洗劫。幸好,当地百姓在济洲守军与知府的带领下,顽强奋战,在就要拼得山穷水尽时,平王率领的大军正好赶到,要不然,济洲府早就成为北蛮人的天下了。但济洲府下辖的几个县却多半失守了。
    可以说,平王的到来,也不过是将将守住了济洲府最中心的地方,所以说他们的日子也极不好过,在附近享受不到一点儿帮助,这儿没有给他们留下一点儿余粮,百姓早就流离失所,田地一片荒芜。他们占据的这个地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