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捡个将军做老婆-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军府里。
京郊的庄子就先派三叔过去打理着,这几年三叔跟着耿秋打理北县的三百多亩田地,能力也上升不少,再配上两个帮手,又有耿秋在上头作主,倒也勉强能过得去。三婶两口子,至到了京里之后,再也不肯以主人身份自处了,让他俩当个管事,两人还觉得舒服。
因他们从北县来,连衣服饰品也得赶制一批,特别是耿秋与阿牛宁哥儿三个主子,总不能还穿着北县带来的普通衣服,与身份不相配了。好在他们三人,还都是男子,要是女人就更麻烦了。阿昊叫了京里出名的绣坊,三天就给他们三人各赶制出两套衣服。就连下人们也得赶制一批衣服出来,各府的下人都有自己特订的服饰,以免客人弄不清楚哪个是主人家的下人。客人多的时候,也就是靠认下人们的衣服来区别了。至于将军府刚刚设立的针线房,现在才两人,也不过是能给主子们做点荷包等小物品。
家里还没收拾妥当,阿昊就急急的带着耿秋与宁哥儿阿牛三人先去拜见太子爷。别人都可以慢慢来,唯有太子不能怠慢。
“哇,太子是个什么样子,可不可怕,这太子是住在皇宫中的,我还是第一次去皇宫呢,心里有些害怕。”耿秋老实的说。这皇宫就是个容易出事的地方,但不去都不行。
“怕什么,太子还是很和易的,而且我们也不过是拜见一下,说几句话,就回来了。我又会一直和你们在一起,不会有事的。”阿昊安慰道。
因为三人都是头一次进皇宫,阿昊又教了三人,一些必要的宫廷礼节等,忙碌了小半夜,才歇下。第二天,一家子进了宫,直奔太子住的地方。一路上,来来往往的宫女太监,都对阿昊十分有礼,立马令耿秋感受到了阿昊现在身份与地位。
还好,太子果然很和气,太子妃也不过是和两个孩子说了几句话,赏赐给两人一堆礼品后,就让他们出来了。耿秋因为是男人,太子妃见都没见他呢。至于太子的孩子们,因为他的几个女儿都大了,也不好与男孩子见面玩耍,而他唯一的儿子才六岁,又要上课,也不过和大家见了一面,就走了。所以耿秋和两个孩子,倒是一直和太子在说话。
太子很仔细的问了耿秋,一些家事,毕竟耿秋和阿昊的关系来说,耿秋就是个打理内务的角色,耿秋都一一回答了。
太子又细细问了宁哥儿的学业,宁哥儿稍有些紧张,但也都答得妥当,太子连连点头。至于阿牛毕竟年幼,太子只是稍微问了几句,不过是问他读了什么书,学了什么功夫,阿牛倒是不怕生,都是自己回答的。
“不错,文武将军果然有眼光。两个孩子,你都教育的很好。”太子赞扬道。
“谢太子爷。”耿秋和阿昊连忙躬身道谢。
太子又要留饭,但阿昊推辞了,他知道耿秋与两个孩子都不会习惯与太子相处,毕竟是第一次见面,而且耿秋留在宫中也有诸多不便。最后,一家人带着一大堆宫中的赏赐回家了。
“哎哟,累死我了。这可比干一天活都累。”一出宫门。耿秋就软在车上,没形象的说。
“就是,我冷汗都流下来了。”宁哥儿也后怕的说。
“也没什么啊,太子伯伯看上去很和气啊。”阿牛不在乎的说。
“去,下次可别叫太子伯伯,要尊称。”阿昊教训道。虽然太子让阿牛称他伯伯,但太子位高权重,并且已经是板上订钉的下任皇上了,现在阿牛还小,但养成习惯就不好了,他可不敢让儿子放肆。
“晓得了。”阿牛说。他其实是个很有分寸的孩子。只不过第一次见到太子,太子又是格外的表现出对他们的喜欢与关心,令他觉得太子也不是大家认为的那么高不可攀的人。
阿昊带他们拜见了太子后,朝中各大臣都知道,阿昊的家眷从北县来了。要来拜访的帖子,门房一天能接好几份呢。阿昊这个文武将军从上任后,还一次都没宴过客,他以前在北边打战的同袍们,升官的也不少,现在共事的也有几人,也就阿昊职位最高,大家肯定是都要来他家活动活动的。
另外,平王现在成了新的太子,他也有一帮子人,这些人肯定是和阿昊站在同一阵线上的,多少也是要来家里拜访的。就连周大人也派人来递过了帖子。其实周大人也算是平王的人。现在皇上几乎不管事了,朝中大事基本上移交给太子了。
阿昊这个平王的心腹战将,朝中各大臣与京都各勋贵家族哪个不想与他交好,更何况他父亲以前多少也有些交好的人家,也纷纷递了帖子。
“阿昊,我看这一百人,都不太够用啊。还有好几个地方没人手呢,象护院类的,我们还没人手呢。”耿秋头疼的说。
“没事,慢慢来,护院可以暂时先不用,有曾叔再加上他的两个儿子,先凑和着用用吧。”阿昊说,这护院可都是要有些武艺的人,并且还得忠心护主,所以也不能直接采买,只有慢慢寻。
“曾叔父子三人,就能护得了整个将军府?”耿秋问,不是怀疑他们三人的身手,而是三个人怎么顾得过来。
“你明天和曾叔说说,看他怎么说。”阿昊说着,手就往耿秋衣里伸进去,耿秋哪里还能好好说话,两人好不容易才团聚,天天天不亮阿昊又忙着上朝了,一天忙到晚,白天连个说话的机会都没有,也就晚上两人能好好说会儿话,可总是说着说着,两人就忍不住滚成一团,很快房里就响起了令人面红耳赤的声音。
第二天,耿秋果然和曾大山谈起护院的事情。
“这事也急不来。暂时我们父子三人先看护着,眼下也没什么大事,这两个小子,身手都不弱,再加上两个小主子也都能自保。开年后,我再去寻几个人回来,慢慢□□。”曾大山说。
“可将军府这么大,你们三人能看到哪里啊?”耿秋问。
“那有什么,我们只不过是看着正院罢了,平日里要是两个小主子出门,都得让常定,常全两人跟着呢。家里不会有什么事,就怕在外面有事呢。”曾大山说。
虽然耿秋也给两个孩子挑了随身侍候的长随,都是从北县来的,但曾大山很显然,认为保护力度太小。阿牛身边的是一个二十几岁的青壮男人,叫阿松,虽然没有功夫,但却也长得五大三粗,很有几分蛮力,人也还灵活。宁哥儿身边的却是个三十多岁的壮年人,为人沉稳老实,赶车是一把好手。
本来两个孩子身边是该有书童侍候的,但没有找到合适人,曾大山这一说,耿秋心里一动,问:“那就让常定和常全跟着阿牛和宁哥儿身边,当书童也好,平时跑腿,护卫都好。只是,他俩未必肯,他们的哥哥现在可都是官身了。”
“恩,我已经和他们说过了,他俩可没有象他们哥哥这样的机会上战场去博前程,眼下先呆在两个主子身边,等有机会再说,都是我的儿子,我也不会厚此薄彼。”曾大山说,原来他早就和两个小儿子谈过了。虽然两个大儿子现在都是官身了,但也是最低等的武官,那都是用命换回来的。朝中如果没有人扶持的话,想要出人头地,也不容易。实际上,还不都得指望着阿昊,所以这两个小的,是要先为将军府做事的。毕竟他们年纪还小,并且也没什么好机会。
“那就好。只要他们好好做,阿昊总不会亏待他们,等他们年纪大点,再想法子打点打点,总不能让他们老这样。”耿秋说。
“是的,他们也明白,会好好照顾两个小主子的。”
其实曾家两个孩子与宁哥儿,阿牛关系很亲近,平时也经常在一起练功,就算不特别交待,他们也会好好照顾阿牛与宁哥儿。其实宁哥儿与阿牛都是极好相处的人,给他俩当书童,还可以跟着他俩学功课呢。现在先学些本领,以后有好机会,再慢慢拉拔他们。他们的两个哥哥,现在可照顾不到他们。所以曾大山才带着他们住在将军府。
☆、第75章 宴客
耿秋和阿昊商量了一下,决定在腊月十六大宴一次宾客,正好余明仪也提前到了京里,这一天还是个休沐日。这是文武将军府的第一次宴请,来的人家肯定会不少。时间又紧急,两人都没有经验,而且来的人家大多会是位高权重的重臣,耿秋是极怕得罪人,也怕会惹出笑话。
余明仪自己也帮不上什么忙,况且他也忙得要死,连阿晚都送到将军府里来了。他的男爵府虽然挨着将军府,但他府里的人,也不算是他的心腹,不敢派出来帮耿秋,倒是周大人私下里指点了耿秋一些事情,还派了个心腹管事周顺过来帮忙。周顺是北县周管家的儿子,耿秋曾经与周顺打过不少交道,两人很熟,关系还不错。
耿秋天天忙得团团转,只恨不得自己能长出三头六臂来。因为没办过这样的大事,甚至连参加都没参加过,周顺干脆建议耿秋把席面包出去。于是,耿秋就直接请了京里有名的酒楼,把席面包给了人家,这种事情,有周顺把关,倒也办得极妥当。自己家的厨房也不过是备些茶水点心干果儿,就算这样,他也不放心,就怕出了丑,掉阿昊的面子。多少要提前演练一翻,可这一演练就出事儿了,光是多了一个周顺,还真玩不转。
宴客,肯定不能光吃一顿饭,还得安排戏班子,让大家玩乐一翻。看戏可是古代人最爱的娱乐活动之一。请戏班的事情,也是请了与阿昊交好的人帮忙。腊月里,办喜事的人家多,这戏班子也不是那么好请的。有名些的戏班子,日程早早就排满了。好在,有名的玉梨班,听说是方武将军府要人,还匀出了一班人,可以过来唱两场。只不过,最出名的角儿,却是请不来了。
“怎么办?我完全没经验,家里的这些下人也没人得承担起这么大的事情来。”耿秋苦着脸说,他实在不知道要怎么办。
“恩,你没经过这样的事,家里也没有经年的下仆,确实也不行。看来只有去别人家借几个管事,来帮忙了。”阿昊想了想说。他也知道,耿秋的难处。别说是耿秋,就是他自己也还是年少时经历这样的场合,其实就是以前的将军府也不太喜欢大宴宾客。
然后阿昊直接去张邓两伯府家里,借了人过来帮忙。这两家当初有个张百户与邓百户与阿昊一同上过战场,现在也和阿昊一样升了官,只不过比不上阿昊,但也各领了四品的武官呢,两人家里的爵位也保得稳稳的。阿昊与张稼扬,邓兴周,关系本来就好。他一说,两人就各自借了家里专门的管事妈妈,各带着十个人过来帮忙了。
有了这两个有经验的妈妈的帮助,她俩各带着自己的人手,负责一部分,原本有些混乱的将军府,立马行事有条理多了,耿秋总算是松了口气。两位妈妈在将军府先呆了两天,帮着将军府里理顺了,顺带着帮耿秋指点管教下人,到第三天是正式宴客。
一大早,将军府就开了大门,门口整整齐齐候着一排穿着统一服饰的下人,迎接客人。两位妈妈都是经常与家里主人一起出门参加各位宴会的,自然清楚各大家族的一些忌讳,与了解某些人家之间的恩怨,那些人家之间又是交好的通家之好,这样才能知道把哪些人安排在一桌上,哪些人又要隔得远远的。有了她们的指点,耿秋可是花了不少的心事,先把这些事记下来,以免出岔子。
因将军府没有女主子,所以来客们都是男人,也有人带了家里的子侄辈,但差不多大半个京都官员与勋贵家族都来了,来的客人人数众多,把将军府门前的几条街都差点了堵上了。好在,这附近住的人少,还影响不了其他人的生活。
可以说,耿秋一个客人也不认识。他只是跟着阿昊,与各位来宾寒暄几句,然后引入内院,先坐下来吃茶。关系好的人家,阿昊也会暗示耿秋,要与这样的人热情一些,多说几句话。某些不能得罪的客人,阿昊也会暗示耿秋。客人们也会自己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说话,这种时候,其实就是个社交的好时候,大家来也不单纯是看文武将军这个名头,也是借此机会,拉拉关系,找个明正言顺的理由,与自己平时难得见到的人在一起说些话。
客人们进去后,自有人专门侍候茶水,耿秋与阿昊却忙碌了一个多时辰,专门在门口在迎接,原本象阿昊是可以不出去专门迎客的,但家里主子太少,连搭个边的堂亲也没有,耿秋又是一个完全不认识这些人的主子,没法子了,阿昊只有亲自上阵,以至于,有些低品级的官员,见到他,还极受宠若惊呢。
别说阿昊了,就连宁哥儿与阿牛都有任务,他们得陪客人们的子侄们。宁哥儿当然是招待与他年岁相当的少年人。而阿牛则陪那些年纪较小的孩童。还好,大部分人都知道文武将军府里的事情,带孩子来的人,都是与阿昊关系极亲近的人家,也不多,宁哥儿只招待了三个少年,还都是好性子的,几个人坐在一边,谈论了一下诗词,也聊了些北县县学的一些趣事。阿牛招呼的小客人却有五个,小的有六七岁,大的也不过十岁,其中当然还有阿晚。这些孩子个个都很活跃,但阿牛能文善武,又极善长哄孩子,与阿晚两人,倒是把几个小客人招待的极好。
吃了饭,看过戏,晚上留下来的都是些交好的人家了。大多数人都回去了。这时候,太子爷居然还偷偷过来,这时候,阿昊等人正在一起闲话。因都是熟悉的武官,基本上算是朋友了,大家就格外随意些了。就连周大人都回去了。周大人在京里,是肯定不能不回周府与方氏及子女们住一起的,特别是余明仪没来京之前,余明仪来了之后,他就明正言顺的住到男爵府里来了。周大人是文官,品级又高,他在这里,武官们不太好放开玩,所以他先回去了。
余明仪为了怕麻烦,还是特意下午过来的。他现在名声极大,大家都知道他与阿昊的关系,有好些人就是专门来等他的,他只好等大部分人走了,才过来。
见到太子爷,众人连忙下跪行礼,齐呼:“参见太子。”太子连忙摆手,说:“快快请起,孤这可是以同袍的身份过来喝一杯的,怎么的大家倒是客气起来了。”
话是这么说,大家哪里好真的象以前在军中那样随意,今日可不同往日呢。
太子与众武将们说了几句话,又特别去见了余明仪,要说当初余明仪这一步棋,还是他与安王爷先太子三方之间角力的结果,原本大家都是想得利,却不想最终却让余明仪捡了个爵位。不过余明仪现如今做出来的成绩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倒也没有嚼舌根了。当然了,余明仪的声望对太子也是极有利的,就象上次他就利用了余明仪来鼓动民众,使得朝廷主战而非和谈。要不然,平王是不是太子,还得两说呢。
余明仪是第一次见到太子,当然要行大礼,不过太子明显的很看重余明仪,很给面子,没等他跪下来,就示意阿昊去扶了。
“孤是第一次见到余先生,一直想见见先生的风采呢。”太子笑道。
“不敢当。”余明仪连忙起身,规规矩矩的说。太子惯用做面子工程,余明仪却一点儿也不敢不守礼,他现在当然知道自己的这个爵位的来历了。这个太子可是相当有手段的人,不过对他来说,现在的太子能好好治理国家,对大臣也礼遇有加,这样的君王就算是明君了。至于,太子的成府有多少,手段又有几何,他也不太在乎。
太子又细细的问了北县的一些教学问题,当然余明仪也趁机提了一些小要求,比如北县县学因招生的学子太多,现在夫子缺少,并且刘知华等人又都会上京会试,高中后,肯定是不可能回去了,他们四人的空缺,是一定要找人补上的,为这事,余明仪可急得不行,这次上京,他也去国子监等地,四下游说,就是想弄几个好的夫子回去。
“恩,这事我记下来。县学差夫子,可是大事。”太子说。
“谢太子。”余明仪连忙道谢。太子发话了,他就不用干着急了。
太子见过余明仪,还特意把阿晚叫出来见了见,阿晚长得相当好看,有余明仪这样的爹爹,周大人也是仪表堂堂,所以他一出场,就令太子眼前一亮,本来阿牛也长得极不错,但与阿晚在一起,就落了下风。
“参见太子。”阿晚跪下行礼,规规矩矩的说道。
“哎哟,孤还是头一次见到长得这么精致的小孩子儿呢,把阿牛都比下去了。”太子笑眯眯的说道。送了见面礼给他。
“谢太子。”阿晚与余明仪两人连忙道谢。
太子又考校了一下阿晚的功课,见他回答的清清明白,惊道:“真聪明,果然是与众不同,余先生教导的真好。”
“太子廖赞了。”
阿晚年纪小,但读书早,果然是结合了余明仪与周大人的聪明头脑,他现在的课业可比阿牛还强上两分呢。很显然,阿晚以后的前程不用发愁。
太子原本是来给阿昊做面子的,到最后反而是余明仪与可晚两父子格外有面子了。虽然他们是私下里在内室说的话,但明眼人都明白太子极喜欢阿晚。
等送完了客人,阿昊与耿秋也累慌了,各位来帮忙的人,都告辞回家,耿秋阿昊也封了厚厚的红包,感谢他们的帮助,令人送他们回去了。全部的人走之后,将军府的下人们还在马不停蹄的收拾。
宁哥儿与阿牛都去睡了,阿昊与耿秋两人还在说话,累过头了,反而睡不着了。
“哎哟,累死老资了,这请一次客,可得累脱一层皮呢。”耿秋笑道。
“这是第一次,以后办多了,有了章法就不用象现在这么累了。”阿昊说。
“难不成,你还想经常办?我可不想,烦得很呢,还不知道,这些人回去会不会说,我们这北县乡下来的人,上不得台面呢。”耿笑自嘲道。今天这事,虽然勉强算成功了,但也有不少的纰漏,还是出了些岔子的。其实耿秋应当感谢,家里没有女主子,要是来一批女客,只怕更难招待呢。
“管他们说不说,乡下来的又怎样,你在乎这做什么。再说了,哪家办事,没有人指指点点的,办得再好,总有人不满意,所谓众口难调,就算是最有名的酒楼,也有人说做的菜不好吃呢。”阿昊劝道。他倒是看得开,再说了,今天有太子来,众人就是想说什么,也只得惦量惦量自己的身份。
☆、第76章 年货
早上,耿秋累得完全不想起床,办一场宴会,简直是一场身心双重的高强度活动,却不得不快点去做事,家里堆的礼物一大堆,虽然当时有人专门登记了,但他也得自己过过目,还得准备一些回礼,这可是腊月,他们家宴了一次客,就表明文武将军府正式进入社交圈了。时不时的,会有人来请他们参加宴会的。送礼也是门大学问。
另外,家里还得备齐过年的物资,这一进入腊月,所有人家里都忙碌的很,他还是刚从北县来的,将军府里好多东西都差,就连白菜萝卜也不够吃,还别提木柴与碳,鸡鸭鱼肉等等。正月也是一样要请客的,不说大请,有些交好的人家,也得来来往往,那时可不能去请酒楼办席面了,总得自己家备些常用的吃食与菜品啊。
一想到有这么多的事,耿秋就恨不得回北县去。那时,他只操心十几口人的吃食,现在可是一百多人啊,每天光是米面就得消耗几十上百斤呢,还别提菜类。别的人家都是一进冬天,家里的窖就藏满了菜蔬,至于活的家禽,人家都是早早就养着呢,哪里象将军府基本上是现买现吃的,可眼下人一多,现买就来不及了。
“早知道,应当把北县养的鸡鸭羊都带来的。”耿秋叹着气说道,这活的家禽不是只要备个十只八只就够吃的啊,起码得备个百八十只啊。他在北县的庄子上可是养了不少,来的时候,只想着活物不好带,就杀了一批腌制好带过来了。现在可后悔当初没带活物过来,养着慢慢吃。象白菜萝卜类的,北县庄子里有的事,哪里想到这里居然连买都买不到多的了。一大家子人,百多口呢,一天就得消耗一二百斤啊。
“是我预计的不足,忘记了先让人备一些的。”阿昊后悔的说。说实话,家里的这些事情,他一向不管,只觉得家里人口少,用不了多少东西,眼下,可是拿着银子都难得买到这么多东西啊。
“唉,现在说这些也迟了,得带人先去城郊看看,要是有就拖两车回来。没有,就再说吧。”
第二天,耿秋把所有的事都放下了,和曾大山带着人准备往郊外去,挨京都最近的通县,出了城门,马车也得走两个时辰才能到呢。阿牛与宁哥儿坐不住了,也非得跟着出门,阿牛跟出门了,阿晚也要跟着,他们跟着去,侍候的人也得带几个,搞得出门时,耿秋带了十几个人,大家基本上都骑马骑骡子,马不够用,还把余明仪家的都借过来了,十几匹牲口再加上两辆马车,竟然组成了一支不小的队伍。
天气极冷,外面基本上都是冰天雪地的,城里还不觉得,出了城门,赶了一个时辰的路,路上行人就变得少了,大路上都是白茫茫的一片,马车走得极慢,好在孩子们兴致高,还没吵闹,耿秋怕孩子们冻着了,把阿牛与阿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