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耽美]巧言令色-第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唐惜春道,“天子被称上天之子,只看帝星熠熠生辉就知道陛下有圣主之运,受上苍眷顾。起码,陛下不会输。至于别的,就不是我能算出来的了。”他跟黎雪也是这样说的,对展少程亦不隐瞒。
哪怕听唐惜春一句似是而非的话,展少程也觉着安稳,他见识过黎雪的狡诈与凶残。他在帝都城,虽捞不着仗打,军功也没他的份儿,但,他安全。父亲却不同,上一次缫匪被黎雪坑了,陛下问罪,父亲官职侥幸得以保全,此次缫匪,安肯惜力?可父亲有了些年岁,展少程是担心父亲安危。
唐惜春虽然心里记挂着黎雪,不过,并没有同展少程打听缫匪的事,只说些往年旧事或是帝都新闻,待得中午,两人一道吃酒,顺带品尝了唐惜春极力推荐的汤面,到走时,展少程还要了几斤小鱼干走,说回家自己也做着吃。
展少程走后,唐惜春微微叹口气,阿玄最知唐惜春的心思,问,“大哥,你是担心黎寨主么?”
唐惜春道,“担心也没用。”
其实,人并不能左右命运,人只是生活在命运之中罢了。
唐惜春正在多愁善感,天上忽地一个炸雷,把唐惜春吓一跳,“大冬天的,怎么打起雷了?”连忙跑外头去瞧,还是青天白日,冬阳温暖,院中也没什么事。想了想,唐惜春道,“兴许是哪里放炮了。”临近新年,谁家不买点鞭炮放吧,唐惜春自己也买了小半屋咧,一直放到正月十五没问题。
唐惜春给这惊天动静做出判断,就见两个丫环兜着个黑觑觑的东西过来,还在往外冒黑烟着以及一股浓郁的肉被烧焦的烧烤味儿,唐惜春负手打趣丫环,问,“这是烤什么烤糊啦?”
丫环道,“大爷,是经常来咱家的小狐狸,这不,刚刚一个雷下来,就劈成这样了。这小东西还没死呢,可怎么办?”
唐惜春大惊,“哎呀,这是老天爷打雷收妖哪。”
丫环本身胆子不大,一听说自己兜着的是妖,吓得一个哆嗦,焦炭似的狐狸啪哒掉地上,由半死摔成多半死,眼瞅着就要蹬腿儿。唐惜春过去蹲下,伸手戳戳狐狸的后腿,狐狸轻轻的动一动,唐惜春大喜,“还活着!”当下吩咐,“拿着创伤药来!”将小狐狸拎起来就往里屋去了。
唐惜春先要了剪刀把狐狸的毛儿剪掉,这才看清伤处,弄点酒消毒,再将小狐狸包裹成只露出四肢和脑袋的布包包,当然,也得把狐狸小丁丁露出来,唐惜春给狐狸包扎时才发现,这是只公狐狸,唐惜春还捏了人家一下子,念叨,“你个公狐狸成天往我家来做甚!真是色!色狐狸!赶紧好吧,等好了老子先阉了你!叫你色!”待唐惜春嘀嘀咕咕的包好,小狐狸已经没知觉了。唐惜春去试狐狸的鼻息,也没啥感觉,他思量着,命大就活,命短也没法子,便将狐狸往百宝阁的瓷盘里一放,出去干别的事了。
唐惜春一想到那焦炭狐,就忍不住乐:老天爷真是善解人意啊,一个焦雷劈下就替他报了丁丁被挠之仇啦!
自来世事,有一喜则有一忧,有一好则有一坏。
譬如,老天爷天降神雷替唐惜春报了丁丁被挠之仇,但,就有多事的大臣在早朝时问钦天监,大冬天的打雷是怎么回事?
唐惜春总不能说老天爷捉妖呢,那不过是戏言罢了。唐惜春皱眉,“我怎么知道是怎么回事,今年年前就打春,春来得早,这勉强算是春雷了。”
大臣问,“星象上是否有不吉。”
唐惜春道,“昨儿十五,晚上哪里有星星。”
大臣给噎了一下子,唐惜春想到一件事,回禀皇帝陛下,“二月初三有日食。”
大臣顿如打了鸡血,“此冬日惊雷便预此不祥之兆。”
唐惜春恨不能割了这家伙的舌头,道,“你不懂瞎掺和什么。雷是雷,日食是日食,两码事,没什么不祥的,不过天象而已。”
“天象天象,天之示警。”此大臣受迷信思想影响较深,更兼属相不好,属王八的,那是咬住不肯松口。
唐惜春道,“日食月食皆可推算出来,靠的是数据计算,原因是天上的星辰是运动的,所以有规律可徇。示什么警,国泰民安,帝都显耀,圣世之兆。别说些有的没的,你是钦天监还是我是钦天监。”那些拿着天象说事儿的事,唐惜春根本不会做,他觉着没意思,也不知道该怎么做。
此大臣却是不依不挠没完没了,“天人合一,天象预征人事,如今有日食之兆,钦天监怎么能说没事!”
唐惜春眼睛一斜,“是预征了,天有日食,预兆朝有奸臣,不是别人,就是你。”
此大臣自觉一片忠心,听此话顿时气的浑身发抖,指着唐惜春骂,“你个小人!”
唐惜春大大的桃花眼往上一翻,“你个贱人!”
尽管因扰乱朝堂秩序被罚一年俸禄,唐惜春也没觉什么,天象是天象,人事是人事,狗屁的天人合一。从星相是能看出一点点大势来,但要说能从星象上看出哪个是奸哪个是忠,那就是说梦话了。
往年有啥日食月食的天相,必有大臣遭秧,无他,天相预人事,天有不祥,是怎么回事?事情又不能往皇帝身上推,故此一般是宰相出来顶缸,上书请罪说自己无能啊执政不佳啊得罪上苍啊,那叫一个冤哪。
今有唐惜春胡搅蛮缠一般,内阁诸相安然无恙,尽管嘴里说,“威海伯年轻,故而心直口快些。”
另一人道,“威海伯于星相上确有建树,话虽直,却是执正。”这位钦天监不按理出牌啊,即使有日食,也该先上折呈上,谁晓得突然就说了。不过,好在这是个愣子,今次终于不用内阁顶缸啦。
内阁诸人松口气,对唐惜春感观相当不错。
另一个愣子就没这么好命了,那个一定要唐惜春就日食之事说出个因为所以然的家伙,还“天人合一”,你在暗示啥?
你娘的,老子们熬油似的熬到内阁,容易么?你想让谁出来顶缸啊?你想让人腾地儿啊!你受谁指使的吧?
诸大人的脑补且不提,皇帝陛下对于唐惜春的应对虽然有些无语,但,唐惜春有一样是极合皇帝陛下的心的,皇帝陛下亦不希望有人借天相说事儿。
唐惜春早朝回家,吃过饭去瞧焦炭狐,还是半死不活的样子,唐惜春吩咐丫环,“找个木盒子出来。”
木盒子?
木盒子种类多了,雕花的描金的红木的香檀的,丫环问,“大爷要哪种木盒,做什么使?”
唐惜春道,“看这焦炭狐估计活不成了,到时咽了气儿搁盒子里埋了,权当棺材使。”叮嘱一句,“随便找一个就成,也别弄忒好的,浪费。”
包扎成布包包的狐狸表示:偶还活着哩。
☆、第146章 满满的骄傲
冬天打了个雷,开年便有日食,的确并非凶兆,没过几日皇帝陛下就收到永定侯打了胜仗的奏章,缫匪两余人,俘虏五百三十八人,余下山匪在黎雪的带领下逃蹿至藏地及云贵一带,整个黎家寨已经驻扎上了朝廷的兵马。
皇帝陛下将永定侯的奏章递给杜若国主,“黎雪跑了。”
杜若国主轻叹,“跟惜春说一声吧。”
这个消息对唐惜春而言并不是坏消息,他拍拍胸脯,放下心来,“跑了好跑了好。”
皇帝陛下:……
知道黎雪跑了,唐惜春已经在准备过年了,其实他没啥准备的,除了出门送年礼,家里一应都是阿玄在忙。唐惜春有空便蹂躏病号小狐狸,一面给恹恹的小狐狸换药,一面絮叨,“真是好狐不长命,色狐活千年哪。雷霹都霹不死,你这命哟~硬的哟~”
重包扎好,唐惜春倒了盏水给小狐狸喝,小狐狸刚一伸脑袋,唐惜春立时端走,tx人家,“想喝不想喝不想喝不想喝不?想喝你就喵一声~”
小狐狸:老子没给雷霹死,给这王八蛋气死是真的。老子是狐狸又不是猫,哪里会喵哟~直到逗得病号狐要翻白眼了,唐惜春才把病号狐放在膝上,喂蜜水给他喝。
如此tx人家到来年五月,将要入夏了,小狐狸被雷霹好的伤将将养好,一身篷松光润的皮毛也长回来了。唐惜春有事儿没事儿还威胁人家,“热不热啊,热的话,我再给你剃了。”要不就是,“长的可真好啊,这毛色,冬天做个围脖儿正好。”
其实,唐惜春才舍不得呢,每天叫厨下给狐狸烧一只鸡供着,这狐狸吃的屁股都大一圈儿。唐惜春又给人家起外号,就叫“大屁狐”。要知道,狐狸也是有自尊的,当下挠了唐惜春几爪子,跑房梁上呆着去了,气得唐惜春望着房梁骂了半刻钟,狐狸优雅的打个呵欠,蜷成一团打瞌睡。
端午节后,唐盛任职期满,带着家眷来帝都述职,如无意外,陛下会派他去别的地方任职了。
唐惜春起个大早出城接他爹,他还特意显摆的换了伯爵服饰,浑身穿金佩玉,那一身打扮就甭提了,也就是唐惜春的颜,不然,换了第二个人穿就是暴发户。
唐盛一见唐惜春的打扮就笑了,问,“热不热?”
唐惜春,“热!”
唐盛拍拍长子的肩,“热的好。”叫你在老子面前臭显摆。
唐惜春去见过老太太罗氏唐惜夏唐惜秋,转头钻老爹车里了,车里也不凉快,唐惜春把身上金玉摘掉一部分,让老爹替他保管着,他又出去骑马了。
故此,唐惜春出城时似暴发户,回城时似被打劫过的暴发户。
伯爵府已经改制完成,相对于原本的五进大宅,更加威风一些。唐家人口少,一家人足够住,关键是,在寸土寸金的帝都城,这地段儿够好,周围住的都是官宦之家。
唐家人一来,便有邻居着仆妇过来问好,说的也客气,“听闻府上老太太、老爷、太太并少爷姑娘来了帝都,家主人原想过来问候,又想着您们远道疲乏,故而不敢轻扰。待得明日,家主人再过来说话。”
阿玄客气几句,打发了人去。
五月天,已经有些热了。
显摆过后,唐惜春回家便换下了伯爵服饰,改穿一件玉青色长衫,髻上用一根牙簪,恢复了清清爽爽的正常模样。
唐盛要先进宫陛见,阿玄服侍着老太太换了衣裙,唐老太太瞧着唐惜春那叫一个欢喜,摩挲着孙子俊俏脸蛋儿,满嘴的夸赞,“越发俊俏了。”
唐惜春称得上天生丽质,雪雪白的皮肤,没有半点瑕疵,青春期的时候都一个痘都没长,如今岁数大些,身量也长成了,那种俊美绝不是娘气的美,而是一种让你都不能不承认的俊美。想一想当初唐盛被榜下捉婿捉了三次,到唐惜春这里,唐老太太赞美孙子,“比你爹年轻时还俊。”
唐惜春笑,“人家说这叫青出于蓝。”
唐惜春又问,“祖母,你瞧,我这府里气派不?”
唐老太太乐,“气派!比咱们在四川的家气派!”
唐惜春美的唇角翘啊翘~
祖孙两个正说着话,罗氏带着唐惜夏唐惜秋过来了,唐惜春直起身来,叫了声“太太”。
唐惜夏唐惜秋也与唐惜春和阿玄相见,罗氏笑,“惜春真是有了大出息,在成都府,亲戚朋友们没有不赞你的。我们这过来,收拾屋子也要些时候的。”罗氏瞧了唐惜春安排给他们夫妻的院子,很是不差。
唐惜春道,“都是阿玄看着收拾的,我不懂这个。”
罗氏又赞阿玄,“阿玄也是大姑娘了,越发能干了。”
阿玄抿嘴一笑。罗氏与老太太商量,“咱们既来了帝都,亲戚朋友们也该给个信儿,以后好走动。”
唐老太太道,“很是。”商量起家事来。
唐惜秋唐惜夏在一畔听着,到傍晚天气稍凉,唐惜春带着弟妹逛府里的花园子。老太太乏了,说有空再诳。罗氏就是想逛,也不跟唐惜春一道诳。阿玄还有事,故此,唐惜春做了向导。唐惜秋问,“大哥,这宅子是陛下赏给你的啊?”
“是啊。”唐惜春道,“不然,有钱也买不到。这里地段儿好,等你们出去出去就知道了,咱们西邻是李学士家,前头是承恩公府,后头是越侯府。”
唐惜秋身为家中唯一的女孩儿,在教育上也没有放松,脆声问,“承恩公,是太后娘娘的母族吗?”
“不是,太后娘娘的母族是永宁侯府。承恩公魏家,是陛下祖母的娘家。”唐惜春道,“承恩公魏大人去杜若国做使臣了,现在家里住着的是承恩公的弟弟小魏大人。”
“越侯府还在守孝,并不经常出来。”唐惜春简单的跟弟妹说了些左邻右舍的情况。
到傍晚时唐盛回家,唐惜春道,“陛见要这么久啊。”
唐盛道,“这还算久?等闲等个两三日也正常。”他又不是什么高官,这次是沾了伯爵儿子的光,插队了。
晚上一道吃了团圆饭,因连日赶路,大家都累了,早早歇下不提。
第二日,唐盛才跟唐惜春说话,唐盛是真欣慰,当初唐惜春来帝都时,他担心的很,就怕唐惜春性子直,做官不顺利,谁晓得唐惜春有这样的运道,来帝都这一年便成了伯爵。
唐盛鲜有的和颜悦色,道,“陛下还赞你了,说你当差勤勉。”
唐惜春笑,“陛下实在太客气啦,陛下每天要看很多折子也很辛苦的。”又问,“陛下有说老爹你接下来再做什么官儿没?”
唐盛还有几分矜持,“陛下叫我多歇几日,官员任命总得经内阁,这倒也不急。”他现在倒没大太野心了,儿子已得了爵位又受到陛下重用,内阁首辅李相是他当年的座师,他为官小二十年,没断了来往,他接下来的官职,不会太差。
唐惜春道,“要是在帝都就好了,一家子在一处,总热闹些。”
唐盛笑,“看陛下的意思吧。”又问惜春帝都发生的事,可有被人为难。唐惜春话就多了,一直跟老爹絮叨了大半日,他交了多少朋友,做了多少事情,有什么人寻过他的麻烦,反正大事小情,那叫一个啰嗦,一边说还一边点评,“什么地方都一样,有好人有坏人。我算是运道好的,有许多朋友帮我,他们也理解我。钦天监的同僚们做事也很认真,我估计再有个两三年,历法的事就差不多了。”
唐盛道,“修订历法是百年大事,勿必要用心做。”
“你就放心吧,还有师父在帮我。就是有人不用心,我都不能答应。”唐惜春在专业上向来认真,而且,他除了会会朋友之外,绝大部分时间就是在钦天监搞历法,忙的不亦乐乎。
父子两个啼咕半日,待用过午饭,唐惜春把老爹叫到自己房里歇着,顺便继续聊天。唐惜春怀里抱着小狐狸,倒不是唐惜春乐意搂着它,可你若不搂着,这家伙肯定去趴唐惜春胯下去,色的很。养了这么久,唐惜春也不乐意把这家伙清蒸油炸,只得忍了。
父子两个枕着榻间,舒服的唐惜春都想昏昏欲睡,这么昏啊昏的,唐惜春没说几句,就这么睡过去了。唐盛望着儿子俊美的睡颜,心脏里呯呯呯的涌出的是什么啊——
回答一:是鲜血。
回答二:错,是满满的骄傲!
☆、第147章 完结章
唐盛既回帝都,该走动的亲戚朋友都要去走动走动,如今唐惜夏也大了,唐盛便带着两个儿子一道出门。唐惜春还会与唐惜夏说说各家的情况,什么“李相人不赖,他家还有老太太在呢,他家老太太十分明理,我有时常去他家吃饭,他家做栗子糕做的最好。”“老平阳侯以前在西北打仗,有些威严,还有他家老太太,我的天哪,你去瞧瞧吧,惜秋老了估计就那模样,像极了。他家老太太特喜欢给人做媒,去了肯定问你有没有定亲。”
唐惜夏有点小羞,“我还小呢。”
“她才不管你小不小哩。”唐惜春给唐惜夏出主意,“现在别急着娶媳妇,等中了进士,自有人抢。”
唐惜夏绷着小脸儿,“我不急。”
唐惜春道,“等跟老爹走的差不多了,我带你去认识认识我的朋友。要我说,你干脆在国子监念书算了。王山长是不赖,可帝都好先生更多。老爹,你说是不是?”
唐盛其实也有此打算,唐惜夏道,“我秀才还没考出来呢,国子监能进么。”
唐惜春大包大揽,“我去给你办。你在帝都呆几年,也多认识些人,对以后做官有好处。等你做了官就知道了,学的那些个圣人之言,其实没大用,充门面罢了,做官还得人面儿广。”这是唐惜春的切身体会,哪怕呆一些,他也明白,李平舟对他挺照顾。还有林永裳,也是不错的人。关键,他跟皇帝陛下投缘儿,关系好,他在帝都才站的稳当。
唐盛道,“你少说些有的没的,圣人之言没用?想考功名,离了这个能成?自来做官,非科举不能堂堂正正。”他老人家就是一步步考上来的,自知正经进士的好处,当然,唐惜春的话在一定程度上也没差。唐盛道,“不论做官还是做人,都要凭自己的本事,心要持的正,方能长久。”
唐惜夏想一想,还是觉着老爹说的有理。唐惜春道,“等哪天没事儿,我把我的朋友介绍给你认识。他们有很多有学问的,林大人考了两次进士都名列前茅,一次是探花一次是状元好像,比老爹当年考的还好,你学问上有不懂的,可以问他。”
唐惜夏惊叹,“大哥,你认识这么厉害的人哪。”
唐惜春臭美,“那是,现在阿玄就跟着林大人在理藩院做事。还有小魏大人,也有趣极了,吃喝玩乐啥都懂,一把好嗓子,唱戏唱的最好。”
“就是前头承恩公府的小魏大人么?”唐惜夏问。
“嗯。”
唐惜春喋喋不休的臭显摆,他觉着,功成名就也就是这种滋味儿吧!上辈子没尝过的滋味儿也尝过了,只是他名声是有了,功绩还没多少,哎呀,得在修历法上加把劲儿哪!
唐惜春虽然爱显摆,不过他心里十分明白,他不比别人有八面玲珑的做官本领,也不懂科举那些书的道理,他的长处就在观星上,能做的也就是钦天监的事。故此,要做的更好才成。
唐盛带着两个儿子走亲访友,也收获了满满的羡慕。唐盛不必说,虽是寒门出身,官做的却是顺风顺水,更让人眼红的是,生个二百五儿子都运道这般好,来帝都半年就成了伯爵。
怎么好事都叫姓唐的赶上了啊?!
转头瞧瞧自家儿子,你比唐惜春差哪儿啊?唯一不足只是不比唐惜春二百五罢了!
哎,这世道……
唐惜春原以为他爹得在帝都谋个官职,不想半月之后,陛下便有旨意,依旧令唐盛任蜀中布政使一职。唐惜春颇是失望,唐盛却心下暗喜,如今黎雪被打跑了,接下来就是蜀藏贸易之事,机会难得。
临行前,唐盛又去李相府上拜见,李平舟道,“你做事向来稳妥,又在蜀中多年,我没什么好叮嘱的。想你也料到了,云藏贸易已经好几年了,听说很不错,你离的近,消息比我灵通。接下来,就是蜀藏贸易的事了。这件事,自太上皇时就开始了,只是中间有些不顺利,搁置了这几年。此次,陛下是下了决心定要做成的,不然先时不会派永定侯去成都府缫匪。”
“这是最重要的差使,做的好,陛下会看在眼里。做不好,陛下一样会看在眼里。”李平舟慢吞吞的说着,是机会,也是留给能干的人的。蜀中总督巡抚都换了个遍,唐盛则在是蜀中平步青云,由五品知府干到三品布政使,足足十年的时光都在蜀中。他对蜀中,比现任的总督巡抚都熟,这是相当大的优势。
唐盛虚心向李相请教,“总督之位一直空缺,若开展蜀藏贸易,总要有一人来主持。”
李平舟道,“陛下嘱意徐相出任蜀中总督。”
唐盛不解,“徐相已是户部尚书。”
李平舟道,“我都七十的人了,陛下不弃,犹留我忝居内阁首相之位。若无意外,待我退下来,这内阁之首便是徐相的。”
唐盛更是诧异,“自来内阁相臣少有外任官员接掌。”这又得说一说大凤朝官场惯例,一般游宦各地的官员,如唐盛这样的是,少有机会进内阁。内阁大臣,多是几十年在帝都任职之人,一路从六部九卿熬啊熬的熬到中枢。
唐盛的惊讶,李平舟倒能理解,他不好说皇帝陛下是怪鸟,只道,“陛下别有脾性。”在李平舟看来,皇帝陛下与他家皇帝祖宗们不一样,他脑袋里想啥,一般二般人真猜不透。不过,抛开脾性不谈,皇帝陛下是个相当有魄力的人,他想干的事,那是一定要干的,而且通常还干的成功。唐盛只得道,“陛下圣明,自有论断。”
师徒两个说了些朝政,便换了轻松的话题,李平舟笑,“你呀,别的都好,只是一样,我看惜春的亲事你也该上上心。这帝都城里,不知多少人想给他说亲,偏生你远在蜀中,这样的终身大事,你再不给他定下来,岂不耽搁了孩子?”
唐盛心里的难处就甭提了,他何时不愿意给唐惜春说亲了,他盼孙子盼的眼睛都要放绿光。这回好容易黎雪被打跑了,唐惜春偏生还不乐意成亲。唐盛道,“他小时候颇是不成器,我只担心耽搁了人家姑娘。后来又经了一些坎坷,于这上头的事倒淡了。”
李平舟便不再多说,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