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太子申生-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成年之后,他便没有哭过了,就是外公狐突被害,在齐国君主面前,也是勉强忍住了。
  申生左手攥住重耳的衣领。
  流了这么多血,他还没有晕厥,强撑着想要把话说完。
  他强迫重耳看自己,用口型重复道:“别动赵衰。别动赵衰。别动赵衰。”
  别动赵衰。
  他无声地道:“他是一个忠臣。”
  ————————————————————————————————————
  怀嬴将一只手放在自己的腹部,仿佛真的有一种温暖透过掌心。
  她情不自禁地露出微笑,脸上浮起红晕。
  若是她哥哥嬴任好看到这幅画面,只怕会惊掉下巴。可是女子就是这样,纵然是再豪爽彪悍,也会在某一时刻,变得万千温柔。
  怀嬴最近发现自己月事来迟,身上无力,还吐过几次,原以为是生病了,却有经验丰富的婢女为她找了御医来。
  一番诊断下来,她被告知,自己将要做母亲了。
  这是她从未有过的体验,崭新的美好的未来,她的心跳一下子变得很快。
  那御医也是欢喜:“君上得子,乃是天大的好事,老臣这便去禀报。”
  怀嬴想了想,羞涩道:“他此时应该正与群臣饮酒,还是等他回来,我自己与他说吧……”
  可是重耳一夜都没有回来。
  第二日,遣婢女去请,却道这阵子很忙,不能来了。
  这样竟不见了五六天,从秦国跟随来的婢女吞吞吐吐道:“晋君……莫不是暗暗养了新的女子?”
  怀嬴道:“不会的,你不要胡说。”她总记得重耳对她的许诺,一生只有她一人。
  但等了又等,心中难免不安,这日便亲自去见。
  重耳脸上颇有疲惫之色:“这几日忙且心乱,等好了便去陪你。”
  怀嬴低了头道:“妾身不是抱怨,是有一件事必得告知君上……”说着便将自己有了身孕的事如实告知。
  重耳一怔,随即大喜,让她赶紧回去休息,自己一会便带御医去看她。
  他一路飞奔,去了申生的住处。申生自断腕之后,宫里几名医术高超有德望的御医便都遵他吩咐,在这守着。
  他进了屋便急冲冲地吩咐他们匀出人来,再去给怀嬴诊断,叮嘱必要好好弄出个调养身体的方子来。
  御医们纷纷道了“恭喜”,为首的那位道:“正是好事成双,这一位的脉象也平稳了。”
  申生断腕之后失血过多,昏迷了好几日方醒。他的身体因为常年不见天日,比寻常人要虚弱得多,又经过前面的中毒,这一次也是险象环生。
  他躺在床褥上,侧过脸,与重耳对视,唇色依旧发白,张口道:“赵衰他……”
  重耳道:“大哥放心,我只让他回去闭门思过了,过阵子就让他回来。毕竟朝中之事,还有需要他的地方。”
  申生这才露出点放松的笑,想要坐起来,重耳忙去扶他,特别护住他包扎好的右手,怕他碰疼:“对了,大哥方才听到外间的话了么?”
  重耳笑道:“大哥为我高兴么?我要做爹了。”
  下一刻他就看到申生向他绽开了一个笑容。
  这个笑容太过明亮,像是盛夏的阳光,终于在黑云尽散后绽放开来,竟让人感觉有些晕眩。
  太子申生一向稳重隐忍,仿佛从未如此开怀,如此释然过。
  “我高兴,”申生嘴唇翕动,笑着一字一字做出形状,“你做爹了。晋国……也有后了。”
  作者有话要说:
  大家好,今天作者手动发射~
  这章两个情节上的重磅□□
  想了想,标题还是留给哥哥,毕竟他才是主角
  话说前面怎么锁了一章O。O
  我这就去改!


第42章 救宋
  重耳与怀嬴一同用着朝食,总不住地偷眼去看对方的肚子。
  怀嬴脸上一红,道:“要看便大大方方地看不成么?”
  重耳便不好意思地笑起来,婢女送上来的滋补药膳太烫,他亲自捧着碗,吹凉了递给怀嬴:“没什么,我只是……欢喜得很。”
  然而,欢喜之余,却也感到了沉甸甸的责任。
  他的大哥一开口便是“家国”,甚至为此不顾自己性命。以前他不理解,现在自己身在这个位置,却渐渐能体会了。无论是攻打阳樊和原县还是把赵衰的事强压下去,都非自己本意。
  一家一国,都有许多的不得已。
  如今又要迎接一个新的小生命……我能成为一个很好的父君么?他未尝没有这样的疑虑,也没有经验足够自信,然而他什么都不能说。
  他是一个男人,一国之君,就必须顶天立地,为所有人遮风挡雨。
  看着怀嬴吃着药膳,想到御医的叮嘱,要让她的心情愉快,于是便想了想,说起自己做公子时玩闹的许多事来,逗怀嬴开心。
  怀嬴听着听着,果然笑起来:“原来你以前是这么不安分的啊。”
  重耳凑过去,在她的额头印下了一个吻。
  怀嬴脸上泛红,都不好意思抬头与他对视,只轻声道:“若是咱们永远这样……便好了。”
  她犹豫了下,最终也把话藏在了心里。
  以前她总见自己的大哥和长嫂在宫中花园一起散步,时而低语而笑,两个人亲密无间。那时她便羡慕得很,盼望自己有朝一日也能有这么美满的婚姻。
  可这美好最终在她眼前被毁灭了。
  这又能怨得了谁呢?
  长嫂有她的不得已。她是为了她的家国。
  怀嬴轻声叹息。若是没有那些大局,那些束缚,只和自己的心上人,简简单单过一生便好了。
  可这样的念头终究是太过天真了。
  若不是因为家国,她与重耳又会在一起吗?
  她不敢去想,也不敢去问。因为眼前这个男人,她已褪去了以往所有的剽悍洒脱。
  她只想与他朝夕相伴,为他生儿育女。
  她甘之如饴。
  ————————————————————————————————————
  自此之后,重耳虽然日渐繁忙,但繁忙之中,也会抽出片刻,去陪因为怀孕而越发辛苦的怀嬴。
  他也想去看看申生,却被拒之门外,也清楚申生是在意赵衰的话,为了避嫌。
  而赵衰,奉命在家中呆了一些时日,最终还是回到了朝堂。
  如此大半年过去,冬去春来,到了重耳归国后第三年的春天。
  “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农田中,山野间到处有人们耕种采摘的身影,一边唱着歌一边劳作,欢欢喜喜。重耳在宫外寻访完了回来,却见到了一个泣不成声的宋国使者。
  这宋国也是中原诸侯之一,位于黄河下游,郑国与鲁国之间。他们原是殷商的后裔,西周建国时被周公赦免分封,数百年来与各个诸侯往来不绝,俨然已经成为了周朝的一份子。
  那使者蓬头垢面,显然是奔走匆匆,见到重耳便跪下急呼道:“请晋君救我宋国!”
  重耳忙让人去扶:“不必行此大礼,你且慢慢说,发生了何事?”
  那使者道:“楚国发兵要灭我宋国!其大军已在路上,即刻便到,不得不急啊!”
  重耳蹙眉:“楚国为何突然起兵进犯贵国?”
  那使者道:“楚国蛮夷,哪有什么道理可讲!它在鹿上之盟中辱我先君,又在泓之战中射杀我先君。如今再来,不过是趁着我国内未稳,夺我土地,杀我人民!”
  他说的这些事重耳也都知道。他回国不久,齐君(齐桓公)便过世了,齐国诸公子争权,又有易牙等佞臣为祸,于是齐国国内大乱,再不复原本的霸主气象。这时宋国国君子兹甫(宋襄公)有意称霸,在鹿上这个地方召集诸侯举行会盟,想要自我举荐做新的盟主。结果受召的楚王芈恽不服气,竟然就在会盟上绑架了他,过了几个月才放人。
  后来,宋楚两国在泓水开战,宋国先在河边列阵,本来占了优势,但宋君坚持古书中说的君子之道,不在楚君过河列阵时出击,结果错失了机会,导致大败。他自己也受了重伤,回国不久便过世了。
  也因为这样,宋楚二国是势不能两立的了。
  那使者说着说着又跪了下来:“南蛮此等恶行,为人不齿!我中原诸国必当团结相抗,我们另一使者已去齐国报信,还望晋君也能一同相助!”
  楚国位于南方地区,靠近长江,是以中原诸侯常常称之为“南蛮”。
  重耳犹豫,这使者便不肯起来:“就请晋君看在我先君也曾勉力相助的份上……”
  重耳那时从齐国出发到秦国,路上经过宋国,宋君子兹甫曾以礼相待,赠以车马。重耳只得道:“宋公礼遇之恩,重耳没齿难忘,不会袖手旁观的。”那宋国使者这才起来,被宫人带下去休息了。
  重耳转过头来,看看诸位臣子道:“这不是件容易事,诸位以为如何?”
  一时间,群臣议论纷纷,有的说楚国地大物博,兵强马壮,需要三思;有的说楚国不过是南蛮,还敢自称为王,狂妄自大;还有的说齐君称霸之时本就与楚国不对付,正好借此机会与齐国联合,与之一战。
  一位臣子奇怪道:“君上不是已经答应要报宋国礼遇之恩了吗?”
  重耳苦笑道:“但寡人那时也受过楚国的恩惠啊。”
  狐偃也道:“唉,宋国送了我们车马,楚国也给过我们币帛,帮哪边都……有点儿亏心啊……”
  他看看重耳,突然将赵衰推了出来:“君上,让他说!他一向点子最多了!”
  赵衰不及他高壮,冷不丁地被他推出来,踉跄了一下,抬头望着重耳。
  重耳别开目光:“那你就说说看吧。”
  赵衰道:“在场诸位所言,皆在理。”他直视重耳,“衰有几个疑问,还望君上回答。其一,君上以为周室对楚国是如何态度?”
  既是正经国事,重耳便也如实答道:“楚为南蛮,非我族类。那时候他们还向周桓王讨要过尊号,周天子不答应,他们才自尊为王。”
  赵衰道:“确实如此,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然而楚国势大兵强,周天子也奈何不了他们,后来只得默认了这事。”
  重耳道:“不过也是有人看不过眼的,比如齐国,寻了个‘不向周室进献包茅’的由头便打过去了。”
  赵衰道:“好,那臣的第二个疑问就是,君上以为齐国对楚国又是如何态度?”
  重耳因为申生断腕之事对他始终心有嫌隙,而此时认真商讨起来,便又如同回到了过去,将那些不满都抛诸脑后,全心地投入了进去:“齐国称霸之时,就与楚国为敌。现在更不用说,桓公过世,太子昭即位,其他参与夺位的公子出逃,全给楚国收容了,现在的齐君必恨楚国入骨。”
  赵衰道:“正是,楚君有意挑衅,现在的齐君更不会善罢甘休。那么,第三个疑问,楚国究竟意欲为何?若再令它强大下去,将会发生什么?”
  重耳沉默了良久良久,方答道:“楚人野心炽盛,想要入我中原……”
  赵衰这才点点头,深吸一口气道:“君上,我晋国想要成为诸侯盟主,不正是要循着齐国的道路,安定中原,尊奉周天子吗?”
  此言一出,群臣皆屏息,朝堂之上,落针可闻。
  过了一会儿,议论声逐渐变大,越来越多的臣子开始附和:“赵衰大人说得极是!咱们应该立时举兵伐楚!”
  赵衰却摇了摇头:“不,我还有个更好的法子。楚国虽强,也知以其一国之力,难以与我们中原会盟相抗,于是用了离间之计,联合了一些小国。”
  狐偃插嘴道:“你是说,曹国与卫国?”
  一刹那间心念斗转,重耳已是通透:“不错,既可救宋国,也不必与楚国正面对上,可不两全其美?”
  狐偃两边看看:“你们等下……”
  赵衰向他解释道:“曹国、卫国与楚国结盟,你说,我们去打它们俩,楚国会怎么做?”
  狐偃一怔:“回去救人?”随即击掌道,“对啊,这样一来,它就顾不上去攻打宋国了。”
  “等等,”有一个臣子提出疑问,“但我们去打楚国的盟国,不还是公然与它为敌吗?”
  重耳摇摇头:“不会。”他露出了一个微笑,“寡人有一个很好的理由。”
  作者有话要说:
  晋文公在位时最为华彩的一段历史
  作者基本上按历史走向写的
  希望把这么多国家和线索都理清楚了


第43章 楚营
  送走了宋国使者,重耳号令全国,在先前二军的基础上制作三军,增加人数与武器,日夜操练。
  不久后,晋国又迎来了齐国的使者。
  重耳在齐国时曾和当时的太子昭,如今的齐君打过照面,所以笑着向使者问候道:“齐君可好?”
  谁知那使者却很傲慢:“我君都好,现有一事要吩咐晋君。那楚国自恃武力,历来与诸侯不睦,此次又要侵袭宋国,我齐国得信,已然出兵,请晋君也从旁辅助。”
  重耳道:“哦,齐君亲自上阵了?”
  那使者道:“我君千金贵体,岂能亲临?不过齐国大军来了,见之如见我君,晋君听命便是。”
  重耳于是收了笑容,让宫人送客。
  那使者脸色一变:“晋君什么意思?坐看楚国进犯宋国,对你有什么好处?”
  重耳道:“宋国求助,寡人自不会坐视不理,不过也不想听贵国指派,请回吧。”
  那使者提高了声音:“我先君九合诸侯,锸血为盟,晋国也在其内,现在是要反悔了?”
  重耳道:“齐国贤君,寡人敬佩之至。不过如今的齐国还有统御诸侯之力吗?你们国君也不是想救宋国,只是要借此机会去杀了那几个逃去楚国的兄弟吧?”
  那齐国使者脸上一阵红一阵白,半晌没接上话,终于跺跺脚走了。
  重耳抬手,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晋国此前从未与楚国交过手,制作三军也不知是否足够。为保险起见……
  起来踱了几步,停下来,召了个臣子进宫道:“你去秦国走一趟,说服秦君一同出兵。”
  那使臣领命,却又被他叫住。
  重耳让人去取了一卷画来,徐徐展开,只见上面画了一个怀了身孕,雍容恬静的女子,正是怀嬴。
  重耳将画交于使者,叮嘱道:“去了以后先献画,告诉秦君,夫人一切都好,也很思念他。”
  如此吩咐停当,他才轻舒一口气,就着跃动的灯火,看起中原的地图来。
  ————————————————————————————————————
  十日之后,秦国传信于晋国,同意出兵相助。
  于是两国大军分道而行,秦军去往卫国,而晋军前往曹国。
  重耳此去并不掩人耳目,而是一路大张旗鼓,打着讨伐的名号。讨伐的名目就是曹国国君曾经对他无礼。
  他从齐国去往秦国之时,途径曹国,那曹国国君却是个脑子缺根筋的,也不知从哪听说他是个骈胁(肋骨黏连成片),竟然趁着他在宫中住下的时候偷看他洗澡。重耳当时发现了。气不过就把人给痛打了一顿,于是就被赶出了曹国。这事当时闹得挺凶,曹国的宫人和臣子们也都知情。
  曹国国君见晋国兵强马壮,无奈之下只得亲自来道歉。但重耳假意怒极,不肯撤军,就在曹地驻扎下来。
  不久,秦国那边传来战报,同样是打着为晋君讨伐曾经无礼的名义,武力逼压至卫国边境。
  一天夜里,下面人来报:曹国有一支队伍穿着黑衣,趁着夜色,往南去了。
  往南,乃是去宋国的方向。
  这时的宋国,已被楚军打下了小半。楚军搜刮补给,将国都商丘团团包围,就等着宋人弹尽粮绝,出来投降。
  前来相助的齐军稍稍延缓了这吞并之势,但因自身实力的削弱,最终被楚军打败,只得退去。
  此时的楚军大帐,灯火通明,迎来了风尘仆仆的曹国和卫国使者。
  楚王芈恽坐在上首,面带同情地听完了使者们的哭诉。
  他是个高大壮实的中年人,修剪细致的胡子体现了他的养尊处优,丰润的两颊显得颇为和蔼,似乎是个格外好说话的人。
  他好声好气地安抚了两国的使者,让他们下去休息,回过头来望着营帐里的臣子们:“诸位爱卿怎么看?”
  于是臣子们纷纷进言:“秦晋两国偏偏挑在这时候,肯定是故意奔着咱们来的。”“此二国国力日强,只怕不像齐国那么好对付……”
  有的赞成去帮曹卫:“曹卫两国新与咱们结盟,不能坐视不理。”“正是,欲入中原,还得他们的支持。这两国本来就弱,摇摇摆摆,要是因此投靠了秦晋,咱们得不偿失啊!”
  另一边则表示反对:“秦晋包围曹卫,就是为了让咱们舍弃宋国,大王万万不可上当啊!”
  楚王芈恽听着,若有所思。
  又有一名臣子提议道:“王上,不如等令尹大人从阵前回来了,再作决断?”
  楚王芈恽看了他一眼,点了点头。
  这时外面有人应声:“这时候分兵?笑话!干脆撤军得了!”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个身材高挑的青年大踏步地走了进来。这青年面白如玉,一双丹凤眼微微眯起,表情中不乏凌厉。
  他扫视支持去救曹卫的大臣们,冷笑道:“咱们现在把商丘围得水泄不通,宋人认输是迟早的事,你们莫非是受了宋人的贿赂了?”那些比他年长得多的臣子,竟然都被他瞪得抬不起头来,脸上涨得通红。
  那青年这才跪下向楚王芈恽行礼:“子玉不同意分兵,请王上明察!”
  楚王芈恽看到他似乎很高兴,脸上露出笑容:“你只管说,不必多礼。”
  这面白如玉的青年名唤子玉,也姓芈,乃是楚国王室的旁支。他的父亲斗伯比和兄长斗子文分别是楚武王与楚王芈恽时期的能臣,劳苦功高,过世后令尹之位顺势被他继承。在楚国,令尹这个官位,地位仅次于楚王,十分尊贵,是以他年纪轻轻而言行直接,旁的人却也不敢说什么。
  那令尹子玉起身道:“大王,臣方才去前线视察,商丘中人已有骚动之相,不日便会投降了。”
  楚王芈恽笑道:“好,那依你看,曹卫的事情该当如何?”
  令尹子玉道:“置之不理便是。秦晋自己说的,为讨伐他们无礼,那咱们就当是这个理由,让曹卫自行赔礼道歉,咱们只专心对付宋国。”
  楚王芈恽转了转手上的扳指:“那曹君和卫君会怎么想呢?”
  “我强人弱。”令尹子玉自负道,“他们怎么想,又能奈我何?”
  ——————————————————————————————————————
  重耳在曹地等了又等,楚军没有来,倒把那个哭啼啼的宋国使臣又给等来了。
  在他哭得上气不接下气的叙述中,重耳得知,楚国不为所动,反而增强了对商丘的攻势,宋国国君誓与都城共存亡,不肯出逃,眼下也是命悬一线。
  如今没有办法,只能撕破脸,与楚国对着干了。
  于是将那些已经打下的曹国城池,通通挂出宋国的大旗,对外宣称:宋国的小公子已经被营救出来,得到了秦晋的保护,若宋国被灭,接下来他就在曹卫的土地上重建自己的国家。
  如此一来,曹卫二国的使臣更是一批接一批,马不停蹄地奔往楚军的大营去了。
  而宋国商丘这边,在楚军威逼之下,反而激发了民众的血性,人人皆不顾性命地守城,倒教楚军一时半会打不下来。楚王芈恽这边正跟群臣商议这僵持之势,就被曹卫的使臣打断了好几遍。
  他听了消息,长叹一声,把地图丢下:“这样还打什么!”
  这时,先前建议去帮曹卫的臣子则纷纷进言:“大王,如此亡不了宋,倒尽失了曹卫的人心,得不偿失啊!”“若曹卫倒戈向秦晋,局面对我们是大大不利啊大王!”“到时候诸国结成抗楚的联盟,那咱们入中原的计划就……”“大王,咱们还是撤军吧……”
  正乱哄哄着,只听“砰”的一声响,却是令尹子玉拍案而起:“你们也算是楚人?长他们志气,灭自己威风!”
  他走出列,向楚王行礼:“大王,子玉恳请前往一战!”
  楚王芈恽眉头深锁,没有答言。
  令尹子玉又上前一步:“大王,只要击败秦晋,一样能在中原立威!曹卫本就是墙头草,依附于强者,到时候不怕他们不来归顺!”
  楚王芈恽摇摇头:“你想得太简单了,秦晋二国联手,又是有备而来……那晋国国君你也见过的,当年他何等落魄,待人接物却毫无卑色,不是个好对付的人。”
  “大王,”令尹子玉皱眉道,“那个重耳无论是什么人,也是大王帮了他。他不念恩,反而以怨报德,教人不齿!”
  楚王芈恽道:“太冒险了,还是算了……”
  “大王!”子玉大吼,玉白的脸涨得通红,“想当年,武王不屑周天子;自立为王,文王不惧中原联盟,举兵攻郑。我楚人历来悍勇,岂是畏首畏尾之辈!”
  他素来眼高于顶,言行直接,却是只针对那些地位不如他的大臣,此刻情急之下热血上涌,一心只想像自己的父亲、兄长那般建功立业,却连君臣之礼也不顾了。
  一时间营帐内静谧无声,人人都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