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暴君的宠后[重生]-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胡是非猜测,这种异变或许并不是固定的,而且男性身上产生异变的可能性更大。
萧止戈听了他的话脸色便沉了下来,沉默良久,才哑声开口道:“如果……不要这个孩子呢?能不能打胎?”
话一出口,几人皆惊。安长卿第一个不愿意,皱眉看他:“王爷?”
萧止戈这次却没有顺着他,沉着脸道:“剖腹取子太危险,若是有个万一……我宁愿不要这个孩子!”
安长卿默然,一时不知该如何接话。他想陪着萧止戈白头,却也舍不得刚刚到来的孩子。这些日子他已经接受了他的到来,若是硬生生再把挖走,他怎么舍得?
“也许还有其他办法呢……”安长卿低声道:“我不想放弃他。”
萧止戈头一回对他疾言厉色,手掌用力按在他肩膀上,声音里却透着不容置喙:“你若是喜欢孩子,我们可以过继或者领养,几个都随你,但不能拿你的性命去冒险。”他定定看着安长卿,声音涩然:“孩子可以不要,但我不能没有你。”
已经尝过了相拥的滋味,若是再失去他,只是想一想这种可能性,他都觉得焦心灼肺,不堪忍受。
安长卿哑然,手掌下意识摸着腹部,神情迟疑。
周鹤岚见状不忍道:“那病人比王妃身体更糟糕,也撑过来了。”
萧止戈却笃定摇头:“我不敢冒险。”
安长卿比他的命更重要,他怎么敢让他去冒险?
几人一时默然,最后反倒是胡是非出声劝解:“其实也不算冒险。王妃身体康健,剖腹取子只是遭些罪,但我至少有八成把握能成。”
“倒是打胎……”胡是非摇摇头:“我实在没什么把握。女子的打胎药王妃未必能用,胡乱用了,反而怕适得其反。”
安长卿闻言松了一口气,抿抿唇握住萧止戈的手,男人的手掌冰凉,安长卿眼神软了软,对胡是非和周鹤岚道:“我有些话同王爷说,你们先去歇息吧。”
胡是非和周鹤岚行礼后退了出去,体贴地替他们关好了书房门。
安长卿却不准备待在书房里,他晃了晃萧止戈的手,微微笑道:“我有点累,王爷背我回房好不好?”
萧止戈沉着脸一言不发,却到底在他的注视下,蹲下身体,方便他趴到背上。
安长卿搂住他的脖颈,前胸与他后背相贴,下巴轻轻搁在他肩膀上。两人都没有说话,男人稳稳背起他,脚步稳健地朝正房走去。
作者有话要说: 怂怂:喏喏又想撒娇哄我,我才没这么好哄。
喏喏:?是吗?
第72章
将军府中下人不多; 为数不多的下人还是安长卿来雁州后渐渐采买的。两人行了半路也没遇见几个下人,但也不怕被人看见。从书房到正房一路; 要穿过回廊和小花园; 偶然撞见的一两个下人,都垂首低眉立在一侧,不敢多看一眼。
安长卿趴在男人宽厚的背脊上; 脸颊边能感受到他颈侧的血脉搏动,一下一下,如同他这个人一样沉稳有力。安长卿微微侧过脸,长长眼睫毛扫过敏感的颈侧,有种羽毛搔过的痒意。萧止还未出声; 就感觉一个微热的、带着湿润水汽的吻落在了颈侧。
他呼吸一窒,脚下也踉跄一下; 稳住身体后才出声叱责:“别闹。”说是叱责; 却未见恼意,只是脸颊绷紧了些许。
安长卿笑吟吟,丝毫不怕他,反而愈发搂紧他的脖子; 在他颈窝处轻轻磨蹭着,温热肌肤相贴的感觉叫人沉迷; 紧密相触时甚至能感受到对方的血脉跳动; 让人有种异样的安心感。
萧止戈双手都托着他的腿弯,腾不出手来阻止,只能任由他撒野。只额角和颈侧迸出明晰的青色血管; 似在忍耐——在安长卿面前,他一贯没有什么意志力可言。
原本不长的一段路,似乎也变得遥遥起来。
安长卿把握着度,就见他下颌线条绷得愈发紧,才终于安分下来,歪着头将嘴唇对着他的耳朵,男人耳朵抖了抖,染了些微的红。
他弯起了眼睛,在他耳边小声道:“你别怕,我也舍不得死。”
萧止戈脚步一顿,这回是真的有些恼了,沉声道:“不许胡说。”
安长卿笑了笑,叫他放自己下来。两人正好经过前院的小花园,回廊之中可见花园景色,四下安静无人,唯有偶尔鸟鸣,倒是十分安逸。
木质回廊的栏杆内侧设有座椅,萧止戈用衣袍下摆将座椅擦了擦,才将安长卿放到座椅上。
安长卿仰头看他,男人眼底还凝着愠意,两道剑眉凑在一起,挤出“川”字纹路。但即使这样,他还是细心又体贴地为他擦拭座上尘灰。但其实这些栏杆座椅每日都有下人擦洗,又哪来的灰尘呢?只不过他一片珍重的心意罢了。
这个人总是这样,凡是与他有关的事情,总是于无声细微处显现独属于他的脉脉温情。
安长卿忽然明了他的想法。
他们曾经许下过愿望,要彼此相守,同生共死。萧止戈一直守着他的誓言未曾动摇,他却因为腹中意外到来的孩子,开始变得贪心了。
原本说好,只有他们二人相伴相守,死生不离。但是他为了孩子却甘愿去冒险,从未考虑过万一出事,留他独自一人的可能性。
看着男人沉默的面孔,安长卿心中已经有了取舍。他眉眼舒展开,站起身主动又去握住他的手,轻声道:“元宵那晚许的愿,我没有忘记。”
安长卿直直看进他眼底,男人面朝着小花园,眼中倒映着外面的骄阳与蓝天,还有他缩小的身影。他收敛笑意,一字一句认真道:“我很舍不得这个孩子,但是我答应你,若是胡大夫没法控制生产风险,我们就不要这个孩子了、我绝对不会拿自己的性命去冒险,你相信我,好不好?”
萧止戈凝着他,喉头几度滚动,良久,将他拥入怀中,才声音沙哑地应下:“好,我信你。”
展臂回应地搂住他的腰,安长卿将脸贴在他胸口。偷偷弯了眉眼。
后来,两人是牵着手一同回正院的,回去之后萧止戈又叫来胡是非,向他询问剖腹取子之事。胡是非虽然偶尔不靠谱,但是在大事上却十分靠得住。他将那本手札从头到尾看过了两遍,又去询问了郭夫人一些问题,心里便大致有了谱儿。因此跟二人解释的时候倒是条理清晰,说至少有八成把握。
这话他先前就说过,但那时萧止戈被“剖腹取子”四个字惊得慌了神,根本什么也听不进去。此时再听胡是非从头到尾解释一遍,又列举了曾经遇到的需要剖腹的疑难杂症之后,他的神情才终于缓和一些。虽然面色依旧沉郁,但好歹没有再一口回绝。
说服了萧止戈,胡是非又给安长卿把过平安脉,确认一些都好,又喋喋不休地交代了须注意的事项,才离开将军府。
安长卿如今已经有四个多月的身孕,虽然还未显怀,但孕像更加明显。胃口大,嗜睡,怕热……每日好吃好喝地养着,肚子没见大,人倒是又圆润了一圈。原本瘦削的脸颊都有了几分肉感。
“胡大夫说了风险不大,只是剖腹后伤口大,需要将养一阵。王爷这下总该放心了?”安长卿倾身过去捧住他的脸颊,用力往上挤,硬生生给他摆弄出个笑模样来、
因没了外人,他脱了外袍和鞋袜,此时正穿着丝绸中衣跪坐在床榻上,身后长发披散开,凭空多了几分诱人的妩媚之感。只是他自己丝毫不自觉,还在挤眉弄眼地想逗萧止戈笑一笑。
终于随他心意露出一个笑容,萧止戈给他将松散的衣襟整理好,正色道:“改日我去问胡是非要一些鱼鳔回来。”
先前是不知道安长卿的特殊体质,如今知道了,依然要让他吃一次苦,萧止戈却不打算再有下次。
没想到他光天化日的就说这种事,安长卿脸一红,松开他的脸,小声嘀咕:“你要就要,跟我说做什么?”说完便趿拉着软底鞋,去窗边的软塌上看书去了。
萧止戈隔着竹帘看他隐隐约约的身影,眼神越发柔和。
***
周鹤岚的商队没有立刻返回南边。
他从庆州广阳,途径禹州定安,又过肃州,才到了雁州。出发之时,除了雨泽的甘薯,他还另外买进了不少南边儿时兴小玩意儿,尤其以一些精致的首饰胭脂等为主。一路上边走边卖,又随时补货,抵达雁州时,还赚了不少银两。另外也还留了不少小玩意儿给安长卿等人当礼物。
十几车甘薯已经被拉走,商队护卫诸人都得了赏钱,如今暂时无事,便都去城中采买闲逛去了。周鹤岚就住在将军府里,此时正将带来的箱笼打开,叫安长卿先挑。
安长卿从未去过南边,见着这些南边的小玩意儿都要挑花了眼,他正拿着一个能飞的木鸟左右打量着,就见周鹤岚又捧着一个更精致些的小木匣过来,道:“这些是女子用香膏胭脂,都是南边的大胭脂铺里采买的。我特意给老夫人和小姐留了一匣子。”说着又指着另一个箱笼道:“这里头都是南边时兴的布料,也都是给老夫人和小姐留的。”
安长卿心头微动,放下把玩的木鸟,目光探询地看着他:“鹤岚有心了。你母亲的病情还要休养,不宜长途奔波。此次便没有一同来雁州。”
周鹤岚点头:“我晓得,母亲信中说过。”
“那她老人家可有提起你的婚事?”安长卿话锋一转,笑着道:“娘亲临来雁州时,周夫人还托她给你带话,说若是你遇见合心意的女子,可同她说,她去给你提亲。”
“未曾。”周鹤岚垂首敛目,神情淡淡道:“男儿先立业再成家,我尚未闯出一番事业,又何谈成家?便是有人不嫌弃,我也怕委屈了人家。”
安长卿从他脸上看不出什么来,只以为是自己想岔了,便没有再继续试探,只道:“若你日后遇见喜欢的女孩儿,你母亲不在雁州,也可叫娘亲替你做主提亲。”
周鹤岚拱手谢过后,又带着账册去向萧止戈汇报翡翠原石的经营状况。安长卿想了想,则端着木匣子,又叫下人抬着布匹去了余氏的院子。
余氏和安娴钰仍然住在一个院子里。母女俩闲时会在护卫的陪同下出门走走,更多时候,则是在家中看书做女红。安长卿过去时,余氏和安娴钰正在描花样子。
见着安长卿过来,余氏放下针线迎上去,关切地看着他。安娴钰则赶紧接过他手里的木匣子放在一边,眨眨眼揶揄道:“你现在可不能累着。”
安长卿拍了拍她的额头:“淘气。”说着转身叫下人将箱笼抬进屋里,母子三人才坐在一起说话。
“鹤岚回雁州还带了不少布匹和胭脂香膏,这是特意给你们留的,我闲着没事便叫人送了过来。”安长卿指指被放在一旁的木匣子和箱笼。
余氏打开看了看,木匣子里果然放着各式各样精致的瓷罐,打开一看,都是些细腻的香膏和胭脂。香膏有不同花香;胭脂亦有多色,有适合余氏这样妇人用的稳重深色,也有适合未出阁女儿用的娇俏浅色。一看便是细心挑选过的。
安娴钰到底是个女儿家,对这些未见过的香膏和胭脂十分好奇,拿着东看看西闻闻,神情十分开怀。安长卿倒是念头一动,忽然道:“钰儿年纪不小,是不是该再说门亲事了?”
余氏看着活泼许多的小女儿,叹口气道:“在邺京时倒是有人上门说媒,只是都是奔着你和王爷的权势来的。我都给拒了,真正的好人家,怕是瞧不上我这样的生母。”
她带着安娴钰在邺京城外庄子上住了这么久,虽然没有明说,但是大抵有不少人家都看出来,安长卿与生父不和,才单接了她们母女出府。虽然碍着北战王府的面子不好传些难听话,但也没什么好人家上门做亲。安娴钰的婚事便这么耽搁了下来。
安长卿却不以为然,都说高嫁女低娶妇,但是安长卿却从未想过要给安娴钰说一门显赫的亲事。上一世她倒是嫁得高,可受了委屈,安长卿连给她撑腰都做不到。这一世不求她富贵显赫,只愿能有个知心人护着她一世平安喜乐。
“其实也未必就要在邺京寻。”安长卿缓缓道:“上回来府中的那位齐副将也不错……”
余氏还记得齐巍,回忆了一下点点头:“那位齐副将生得相貌堂堂,说话行事也稳重,确实是个好儿郎。”
安长卿促狭地看向安娴钰:“钰儿觉得呢?”
安娴钰垂眸看着手中胭脂,抿抿唇小声嘀咕:“那人一看便是装的。”什么相稳重有礼,用饭时一双眼睛恨不得长在她身上,明明轻浮得很。
她犹豫了一下,还是鼓起勇气道:“我不想这么早嫁人。”说罢期待地看向安长卿:“上回去街上时,我看见官府张榜,说要设立女学,我想去学里当先生。”
作者有话要说: 怂怂:要让胡是非多准备点鱼鳔,不然不够用。
——————
ps:古代用鱼鳔做避孕套。
第73章
女学是安长卿提议设立的; 雁州地处边关,因多年来遭受北狄侵染; 养出了彪悍的民风; 即便是女子,在危急时刻也敢提着菜刀上战场。曾经还出过好几个巾帼不让须眉的抗狄女英雄。
因为余氏和安娴钰的缘故,安长卿从不觉得女子就比男子差。就像安娴钰; 若不是身为女子,以安娴钰的才学,便是去参加科举也是使得。安长卿推己及人,觉得这个世道对女子苛责太多,因此才提议了设立女学; 希望让边关女子也能读书识字明理。
原本提出来时他以为会遭到反对,却不想几位看起来迂腐顽固的老大人却并未强烈反对; 反而斟酌一番后表示了赞同。雁州在邺京高门大族看来; 是贫瘠苦寒的未开化之地。但正是这样的未开化之地,没了世家大族约定俗成的所谓“规矩”,却拥有了比邺京更开放包容的风气。
提议方案被完善后,女学便陆陆续续地开办起来; 一时间倒是有不少女子去学堂上课,只是先生却不够; 官府这才张榜聘请女先生。
即使安娴钰不主动提出来; 安长卿本来也准备找机会问问安娴钰的意见。安娴钰学问做得好,若是只关在深宅大院里,反而是浪费她的才华。
见她面露忐忑; 安长卿抬手摸摸她的头,温声道:“女学刚刚起步,如果去了,少不了要吃苦,你想好了?”
安娴钰坚定地点点头:“想好了。”
看她模样,分明是早就思虑过许多,今日才鼓足勇气说了出来。上一世没能护住妹妹,重活一世,安长卿已经不执着于她的婚事,只希望她能过得开心自在些。左右以他和萧止戈的权势地位,即使安娴钰一辈子不嫁人,也没人敢说闲话。
“明日我亲自送你过去。”安长卿神色温和,语气带着鼓励:“你能有自己想做的事很好。”
安娴钰本来以为这样出格的想法会被娘亲和兄长说教一番,却万万没想到,他竟然如此轻易地就答应了,就连娘亲也没有多说什么,她诧异地睁大了眼,良久才抿唇笑起来,眼底尽是欢喜。
……
安长卿说到做到,第二日就亲自送她去女学。
女学的院长是位四十余岁的女先生,原先是雁州颇有名的才女,丈夫去世后又没有儿女,一直寡居。女学设立后便请了她出山。安娴钰要进女学,需得通过她的考校。
安长卿只是送她过来,给她鼓舞士气,也没想到走后门。因此送了人过来后就在前厅等候。安娴钰则随着院长去了后头。
没坐上一盏茶的功夫,就见齐巍拉着谢陵大摇大摆地过来了。
“你们怎么来了?”安长卿一挑眉,目光落在齐巍身上。
齐巍笑得活像个傻子,还义正言辞:“听说安小姐要来女学当先生,我们深感敬佩,所以来看看。”
边上谢陵斜了他一眼,他分明是被强行拉来的。
安长卿意味深长看他一眼,招呼二人坐下等候。
没坐上一会儿,就见又来了人。这回来得却是周鹤岚,他惯常的面无表情,看见齐巍谢陵二人时目光微闪,脊背挺直地拱手行礼:“听说女学刚设立,我这里正好有一批笔墨纸张还没出手,愿意捐献给女学,略尽绵薄之力。”
安长卿凝眉,探究地看着他。周鹤岚微微垂首,神情看不分明。
昨日被安长卿按下去的念头又冒了头,却又有些拿不准。他朝周鹤岚微微颔首,叫他也坐。
一行人等了大概半个时辰,安娴钰才同院士一起出来。二人瞧见厅堂中多出来的三人,都有些惊讶。
安长卿解释了一番。听闻周鹤岚愿意捐献笔墨,院长的神情便和善许多,郑重向他道谢。
安娴钰站在院长旁边,目光盈盈看过去,又很快垂下眼,朝他福了福身。
周鹤岚道了一句“不必言谢”,便退到了安长卿身后。
一旁的齐巍不满被忽视,上前慷慨地表示自己也要捐银子。女学正是什么都缺的时候,院士自然赖着不觉,笑容满面地谢过。
齐巍悄悄去瞅安娴钰,却见安娴钰根本没有看他,反而缓步去了安长卿身边。
齐巍:“……”
一行人分别的时候,齐巍拽着谢陵的衣袖悲痛地问他:“我今天不够玉树临风吗?为什么安小姐看都不看我一眼?”
谢陵嫌弃地躲开一些,又有些同情地看他:“也许人家已经有意中人了。”
齐巍眼一瞪:“你少乌鸦嘴!”
不欲与他争辩,谢陵看傻子般看他一眼:“日后别来找我陪你喝酒就是。”
***
九月中旬时,安娴钰正式去了女学。除了给学生们上课,还要帮院长处理女学事务,安娴钰很快忙碌起来,干脆住在了女学中,每月只旬休时回来。
周鹤岚在雁州停留了数日,又往西去梁州,带着商队押送第二批翡翠原石南下。
此次回雁州,他还带来了翡翠原石的六成收益。数额之巨大,叫安长卿直咋舌。单单是这一批的翡翠原石,赚回来的钱便能供养数万雁州将士。南方之富庶可见一斑。
这些都是萧止戈后来讲给安长卿听的,只不过他说完又深深叹了一口气,道南方也太平不了多久了。
安长卿不解,萧止戈便一桩桩分析给他听。
“南方州郡一向为当地豪强把持。官府驻军亦受掣肘。这些人手里几乎把持着整个南边的田地。而普通百姓只能租种田地。每年收成有大半要上交给豪强地主。剩下小半才能用来维持生计。”
南方确实富庶,但富的却是那些豪强地主们。否则运往南方的翡翠原石也不会短时间就受到追捧,无非是豪强们玩腻了老花样,看见个新鲜玩意儿便一掷千金,争先竞价,是为了寻乐子,也是为了跟别家攀比。
如果这样的局面一直维持下去,南边儿也许还能太平一阵。但是偏偏周鹤岚北上时,听闻南边各个州郡今年都天旱少雨,田地大约要欠收。一旦欠收,普通百姓连生计都无法维持,恐怕又要生出乱子。
南边生乱的消息上一世安长卿没有听说过,但是想也知道,北方接连生了乱,南方又怎么可能平静得了?
只是他却万万没想到,萧止戈的预言会应验的如此之快。
九月末时,周鹤岚传来消息:广平、清河、定安诸郡有百姓揭竿而起。这一次的动乱比当初的泗水动乱更加残酷,
南方百姓多年来遭受豪强地主剥削压迫。今天秋天田地欠收。这些租种田地的百姓不仅连果腹的粮食都没能留下,反而还欠下了一屁股债。地方豪强压迫惯了这些底层百姓,天灾面前也没有一点仁慈之心,面对如此艰难境况,反而变本加厉,凡是欠租不交者,所欠钱粮均按“羊羔息”收取利息。
羊羔息欠一还二,如此重担,终于将这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百姓们逼到了绝路上。
南地百姓不似当初泗水白丁军,白丁军是憎恨朝廷重税徭役,起义后也只是屠了当地县衙和官商勾结的富户。但是南地百姓却是恨透了这些鱼肉乡里的豪强。起义之后首先便将当地豪强一家家屠杀殆尽,瓜分钱粮。
反应过来的地方豪强与起义军势同水火,不死不休,南方诸州郡血流成河,尸横遍野。反而是官府腐败无能,多年来势力被豪强掌控,面对如此严峻的情况半点插不上手,只能向朝廷求援。
消息传回邺京时,已经是九月底。安庆帝原本身体就大不如前,看了折子后气得呕出一口血,太子萧祁桉顺理成章地监国,召集丞相等人议事。
新上任的太府寺卿尚且心怀仁慈,提议太子派人彻查南方豪强兼并土地之事,剿灭南方诸地豪强,同时免除百姓赋税,开仓赈灾。毕竟这次百姓起义的刀口对着是豪强,朝廷若是能好好安抚,反而能得个好名声。
太府寺卿是原先太府寺少卿升任,原先是常阳郡郡守。对邺京局势尚且不够明晰。他不知道的是,南方诸地豪强之所以敢如此肆意妄为,与邺京这些世家大族朝堂官员,甚至于两位皇子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南方富庶,这些人又岂会不插上一手?
太子冷笑一声驳斥了太府寺卿的提议,冷声道:“这些贱民敢造反,岂能轻易放过?”
是日,加盖了皇帝玺印的圣旨快马送往南地,南地驻军接旨后,士兵倾巢而出,剿灭乱民数千人。南地百姓在抗争了许久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