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山河万朵-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本候?”年轻男子盯着文长安,面色阴郁,“你是哪位府上的侯爷?”
“我是哪位府上的,干你何事?”见年轻男子始终没有出声退让,心急火燎的文长安不在跟他废话,道,“胆敢挡我文长安的路,找死!”
言罢,文长安挥起马鞭,以疾风之势狠狠扫向了马车上的年轻男子。这时,一直坐在马车前沿脸色惶恐不安的侍人眼见马鞭就要甩在年轻男子的脸上,当即迎了上去,惊慌道,“三少爷小心!”
话音未落,侍人就被袭来的长鞭一鞭甩到了马车外头,狠狠摔在了地上,当即吐出了一口血。马鞭却疾势未减,继续往年轻男子的脸上扫去。
‘啪’的一声,年轻男子一时躲避不及,脸上被狠狠甩下了一道红痕,同时被凶猛的力道狠狠的摔在了马车里,浑身剧痛,良久才挣扎着起身。
此时,收回马鞭的文长安用蔑视的眼神狠狠瞪了年轻男子一眼,道,“这就是你挡我文长安的下场!自不量力,活该!”语毕,文长安手执缰绳,欲驱马绕行离去。
“慢着!”年轻男子见他要走,急声道,“你是文长安?文公伯家的文长安?”
文长安于马背上回转身来,道,“正是本候,记着,日后见了本候,一定要绕道走。再敢跟本候作对,本候饶不了你!”言罢,他猛夹马肚,片刻间便奔离了此处。
年轻男子望着文长安离去的背影,眼中一片阴沉。
被马鞭甩在地上的侍人这会儿颤悠悠的爬起身,浑身疼痛难忍的行至马车旁,看见年轻男子脸上的鞭痕后,当即胆战心惊道,“少爷……”
年轻男子隐含盛怒的阴沉眸光瞥了侍人一眼,道,“不去书院了,回府。文长安,敢打我严慎,我倒要看看,惹了你文长安究竟有什么下场!”

半个时辰后,皇宫,宣华殿。
在宫人的引领下,文长安脚步匆匆的进了正殿,看到文妃后,脸色焦急道,“长姐。”
文长安极少来皇宫,文妃也极少见他,但不可否认的是,作为家中的幺子,文长安都备受宠爱。文妃进宫前,文长安年纪尚小,他们姐弟情极深,文妃时常将他宠在手心上。
这会儿见他脸色焦急的进宫,文妃当即道,“出了何事如此紧张,不必担心,姐姐自会为你做主,过来坐下慢慢说。”同时,文妃朝高宇使了个眼色。
高宇会意,领着所有的宫人退出了正殿。片刻后,偌大的正殿内只有文妃与文长安二人。
文长安坐下缓了缓气,道,“是杨伯父,杨伯父出事了。”
“杨伯父?哪个杨伯父?”文妃身处后宫,对于今早发生的朝堂政事还未收到消息。
“是户部尚书杨之助。”文长安道,“今早传来的消息,皇上下旨要严查杨伯父。只因为他昨夜家中被盗了钱银数万两,朝中群臣上奏,说杨伯父贪污纳贿,要求彻查杨伯父,这会儿彻查的旨意怕是已经到了大理寺了。”
“姐姐,杨伯父对我有恩,您必须要保他的!”
文妃脸色微沉,冷声道,“怎会发生这种事?杨之助的家中被盗数万两?他可真有本事!”
文长安张了张口,想辩解些什么,可一时又不知该怎么说,只道,“如今这朝中那个官吏没点钱银的,我们文家不也……”
“长安!”文妃登时冷喝,制止了他将要说出口的话,道,“这种话不可乱说,尤其是在宫里,隔墙有耳,你想为我们文家召来祸患吗?”
文长安脸色一顿,觉得有些委屈,“姐姐……”
“我知道你担心杨大人。”文妃道,“不过此事既然已经发生,而且由陛下亲自下旨,想要解决就没那么好办了。”思量片刻,又问,“太尉大人呢?此事你们可有去找他?”
提起太尉,文长安脸色当即一变,道,“太尉大人不愿管此事。我听大哥说,杨伯父一早便派人去求见太尉大人,却被拦与门前不得而入,杨伯父一时无奈这才来找到我们。姐姐,你说该怎么办?”
文妃蹙起柳叶长眉,道,“杨之助是我们的人,又身居户部尚书的要职,按理说太尉不该不管此事。”
沉吟片刻,文妃道,“此事我已知晓,你先回去,告诉父亲,也给杨家一个信,此事本宫会出面,定会保他无事,你安心回去吧。”
文长安面色一喜,“当真?”
见文长安面露喜色,文妃笑着点头,“姐姐几时骗过你,回去吧,安心等待消息即可。”
文长安高兴颔首,又陪着文妃坐了片刻后,起身离开了皇宫。
文长安走后,文妃唤来高宇,将写好的一封书信交给他,道,“找个眼生的,送进太尉府中,就说是本宫的信件,请太尉大人必定给个回复,拿到回信后方可归来。”
“是。”高宇立即拿着书信转身出了正殿。

城东,太尉府。
此刻,后院的一间的厢房内,严慎躺在房中的软榻上,正伸着骨节分明的手腕让太医诊脉。目光随着方中央来回踱步的严括而摆动着,眼底的怒意丝毫未消。
角落处,严慎贴身的侍人跪在地上,脸色惶恐的颤抖着,不敢多话,也不敢有丝毫动静。
左盛披着厚实的棉氅坐于房中东南角的藤椅上,看着房中的这一幕,面色无波。
唯有来回踱步的严括,动静最大,脸色阴沉。他低头看了一眼躺在软榻上的严慎,瞧着那左脸颊上刺眼的鞭痕,眼中盛着盛怒。
他严括的儿子,最小的亦是他最为宠爱的儿子,竟然让旁人给鞭打,实在是叫他气愤不已。想到这个动手的人,严括心中更是阴郁,道,“慎儿,你说,打你的是文公伯家的文长安?”
“是。”严慎道,“若非他亲口说出自己的名字,儿子还不知如何寻找这个仇家。”
严括忽然停下脚步,道,“你可知你的身份?”
严慎微微一顿,想起文长安甩鞭子时那不可一世,眼高于顶的嚣张模样,眸光一沉,道,“他当然知道。他还说,不论是谁,胆敢挡他文长安的路,就是找死!”
“混账!”严括当即怒喝。“他好大的胆子!”
这时,一直被身旁怒火升腾的气势所震慑的太医颤颤巍巍的收回诊脉的手,道,“三公子并无大碍,但受重力所致,身上有些内伤需静候调理。另外,三公子脸上的伤痕不可遇水,每日用湿巾擦拭,在以百花露涂抹,月内伤痕即可痊愈。”
太医从药箱中取出一个白色小瓷瓶,交予严慎,道,“这便是以百花调试的百花露,每日取少许涂抹与伤痕处,不出一月即可消弭。”
严括点头,道,“来人。”
管事徐良立即进屋。
严括道,“送王太医出府。”
徐良点头,引领着王太医指向门外,“王太医,这边请。”
王太医点头,同严括告辞后,被管事徐良引领着离开了太尉府。

屋内,仍是一种弥漫着怒火的沉凝气氛。
严慎沉默片刻,忽然道,“父亲大人,文长安如此辱我,您定要为我讨个公道!他文家若不是父亲大人的扶持,哪里有如今的地位,可他竟然如此侮辱我,显然是没把父亲大人放在眼里!”
严括瞥了他一眼,沉默一瞬,忽然看向了一直闭口不言的左盛,道,“先生,文长安如此行事,可是授文家之意,因为老夫不愿搭救杨之助之故?”
左盛蓦然抬眼,平波微澜,道,“若当真如此,那文氏,便真的是未将大人放在眼中了。”
闻言,严括眉峰陡沉,眼中闪过冷厉之色。
忽而,管事徐良进到屋内,看了一眼严括后,道,“大人,宫中来人,带来了文妃娘娘的书信。”





第42章 投石
屋内,随着管家话音稍落,气氛一时更加冷凝。
“她来得倒是及时。”严括冷声道,“把人带到书房,老夫随后就到。”
“是。”徐良应声,转身离开了厢房。
严括看向左盛,道,“先生不妨猜测文氏此番为何而来。”
左盛沉吟片刻,道,“三公子与文长安发生口角之处,在朱雀大道。若是在下猜的不错,文家已经收到了杨之助的求助,文公子所行方向正是皇宫。眼下,文妃着人来的书信,该是与杨之助有关。”
严括深深看了他一眼,道,“文氏打得好主意。”言罢,他抬脚离开了厢房,穿过回廊,往书房而去。
文妃派来的是一名小太监,这会儿在太尉府的书房里噤若寒蝉的守候着,等到严括进屋后,才垂头将书信双手奉上,小声道,“太尉大人,娘娘有令命奴才收到大人的回信后方可回宫。”
严括登时抬头,严厉的眸光带着上位者的威慑,狠狠的瞪了他一眼,沉默了一瞬,道,“出去候着。”
小太监心惊肉跳的心瞬间落下,当即如蒙大赦般的迅速离开书房,在书房外头安静的候着。与此同时,他看到一名身形消瘦,裹着厚重棉氅,如士子打扮的中年男子缓缓朝书房而来,漫不经心的扫了他一眼后,气定神闲的推开书房的大门进了书房。

见到书房被人推开,严括刚要出声,见到来人是左盛后,又将即将出口的骂声咽了回去,道,“先生来了正好,果然如你所料。”严括将手中的书信递给左盛,道,“先生也看看吧。”
左盛上前接过书信,一目十行的将文妃所写的寥寥数语看完后,道,“文妃亲自出面让大人搭救杨之助,这位尚书大人好大的面子。不知大人如何打算?”
“如何打算?他文氏如此看轻老夫?出了事就想让老夫解决?”严括脸色深沉,面上被岁月携刻的纹路因为怒意而有着些许的狰狞。“若非文氏那个女人与她那不中用的儿子对老夫还有些用处,老夫岂会让他如此打脸?”
左盛不动声色的看了严括一眼,忽然道,“既然文氏如此不尊重大人,大人与文氏又如此不睦,大人为何非要扶持六皇子,任由文氏之人猖狂气盛呢?”
“不扶持六皇子,老夫还能扶持谁?”严括冷声道,“三皇子与赵权一派,朝中只有六皇子与太子,难不成让老夫扶持那个病怏怏的太子?”
“为何不能?”左盛眸光微动,道,“六皇子的身后有文氏一族,文氏一公三候,表面上权势不高,可朝中的影响力却并不小。一旦六皇子上位,文氏可就不好对付了。然而东宫太子,身后没有任何可以依附的势力,大人若扶持太子,岂不更好掌控?”
“太子?他活不长久。”严括嘲讽道,“他那病怏怏的身子,万一哪天一不小心归天了,老夫的大计怎么办?”
左盛悠悠道,“他活不长久,不更遂了大人的心意?”
严括骤然抬头,不可置信的看了左盛一眼,明白了左盛话中的含义后,脸色变幻,双目神色不定。
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如一颗细微的石子不着痕迹的投进严括古井无波的思绪中,平静的,从未有过波动的心绪如湖水一般被石子瞬间打破,荡起的涟漪会飘向何处,带来多大的波动,是谁也预料不到的。
望着严括瞬间剧动的眼神,眼见自己投出的石子起了作用,左盛不动声色的收回目光,点到即止。
严括的心绪依旧起伏不定,想到若当真如左盛所言之后会发生的事,心口忽然剧烈跳动了起来,隐约,有一种跃跃欲试之感。
不错,诚如左盛所言,当他扶持了东宫太子继任皇位后,三皇子与六皇子便毫无用处,不必留于世上。然而当东宫也归天了,属于容家的大昭王朝后继无人,他便可名正言顺的继承皇位。
届时,即便是鸡蛋里可以挑出骨头的言官对此也无话可说,他的野心,他的欲望便可正大光明,顺理成章。
这样的念头一旦萌生,便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严括的目光剧烈颤动,脑海瞬间掠过千百种思绪。
不着痕迹地留意着严括的左盛见时机已到,打断了严括的思绪,道,“大人可想好,如何回复文妃娘娘了?”
严括微怔,思绪回神后,心中似有所定,道,“劳先生提醒,老夫竟差点忘了,如今这朝堂,是老夫说了算,不论文氏有何居心,若没有老夫的扶持,她的位置可不会如此安稳。既然文氏不把老夫放在眼里,老夫便让她瞧瞧,眼下的朝局究竟是谁说了算。”
言罢,严括当即立于书案前,手执长毫落于宣纸之上。片刻后,一封记载着寥寥数语却充分表明严括态度的书信交到了小太监的手中,让其带回宫中亲手交到文妃手上。

皇宫,宣华殿内。
收到严括回信的文妃娇媚的面容凝着一层寒霜,脸上的凉薄越发显得冰冷入骨。将书信上的寥寥数语看完后,文妃将书信狠狠攥在了手心里,仿佛要将之揉碎一般捏成一团,冷声道,“好个太尉大人!”
高宇见状,轻声道,“太尉大人不愿出手?”
“不错。”文妃道,“亏我们还被人称之为一党,亏我文家之人还为他严括办事,出了事他便将我们的人弃如敝履,简直是欺人太甚。”
高宇蹙眉,道,“那娘娘打算怎么办?”
文妃抬头看了他一眼道,“传信回府,就说严括不愿搭救杨尚书,让父亲大人想想法子。但是,若此事一旦闹大,杨尚书救不出来就该舍弃,不能因为他一个人而连累我们文家。”
“是。”高宇垂首,“那太尉大人那里?”
“他既不肯,还能怎么办?”文妃恼怒道,“真是一不小心上了贼船,摊上了这么个背信弃义之人。可他位高权重,瑄儿若想争夺皇位还需他的扶持,即便他气势嚣张跋扈,我们又能如何?”
“现在只希望瑄儿能尽快坐上那个位置,只要瑄儿能够执掌朝政,我文氏一族手上握有足够的权利后,他严括还能嚣张到哪里去?不过是一介武夫,靠着曾经的军功才拥有今日的地位,智谋和心机连高明都算不上,竟妄想把持朝政摄政称王,简直痴心妄想!”
宣华殿外的一角,一名小太监倚角而立,将耳朵轻轻的趴在门沿之上,静静听着殿内的动静,将文妃带着怒气的言语声悉数收入耳中后,随即转身,悄无声息地离开了此地。
殿内,文妃的声音还在继续,同时她想到了一直悬在心口的一件事,道,“过了这些时日,风波也都过去了,那个林信不必留着了。”
高宇颔首,“是,今夜便派人去一趟。”

入夜,太尉府中。
听到徐良传来的消息,严括脸色阴沉的坐于书案前,片刻后竟笑了起来,道,“好啊,看来果然如先生所说,文氏与老夫,的确是面和神离。老夫还在犹豫是否真的该舍弃文氏,舍弃六殿下,她倒是帮了我一把。”
左盛居于他旁侧,双手放于火盆之上汲取着热意,缓声道,“君王之榻,绝不容许他人酣睡,这不是大人一个人的想法。不过,大人即便真的决定舍弃文氏,眼下的时机绝不是最佳的。”
闻言,严括看了他一眼,道,“我与文氏已然生隙,难不成还要继续与她结成一党?”
左盛沉默片刻,忽然道,“大人当真决定舍弃六殿下?而不是一时恼怒之故?大人可要考虑清楚,因为接下来的每一步,将至关重要,动辄生死。在下不希望大人只是因为一时的恼怒,之后又追悔,大人一定要想清楚。”
严括虎目微动,片刻的沉吟后,心中已有所定。“老夫与文氏,注定不能同存。”
“看来大人已经决定了。”左盛狭长的眼眸闪过幽光,道,“不过,在下还是方才的那句话,眼下的时机不算好,大人不宜在此时与文氏宣告决裂,并且,大人眼下所想,决不能透露出分毫,让文氏之人有所察觉。”
严括神情凝重的望着左盛,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文氏一族目前在朝堂上影响力不小,文妃在后宫之中的势力亦是庞大,若在此刻与她决裂,双方势力必然发生碰撞,届时,大人也必将承受不小的损失。更何况,大人身后还有一直虎视眈眈的赵相,若是亲眼见到大人与文氏相争,我相信最高兴的,莫过于赵相了。”
严括的脸色沉了下来,道,“我知道先生的意思,那么先生认为,何时是最佳时机?”
“最佳时机,便是趁敌人最为虚弱之际,大人可以不费一兵一卒,只做压死一头骆驼的那最后一根稻草。不费吹灰之力,轻易取之。”
见严括露出怀疑之色,左盛道,“文妃一党的势力,并非坚如磐石。大人若是愿意相信在下,请大人静候一些时日,在下定想个万全之策。不动则已,动则必将一击必中,让敌人再无回击之力。”
严括当即道,“那就有劳先生了。不过,还有一事。”
左盛疑惑的看了一眼严括,瞬间会意,“大人是指太子?”
“不错。”严括道,“我许久没有见过这位太子了,他是何心性,愿不愿与老夫联盟,我还得观察观察,仔细思量。”凝神片刻,他道,“老夫要亲自见太子一面。”
左盛沉默稍许,道,“听说太子身子不太好,刚入行宫,需得调养一段时日,让他来此显然是不行的。大人这几日不宜妄动。此事我会着人安排,等这几日过去,我们挑个合适的时机,亲自去一趟行宫,拜会这位太子。”
严括思量片刻,点了点头,“就依先生所言。”

子时,皇宫内刮起了一阵肃杀的寒风,暗月无光,夜幕深沉。
掌刑司内,灰暗而森冷的刑牢之中,一名身着太监服饰,帽檐压得极低,看不清面容的身影出现在了过道处。他低垂着头,快速走向刑牢最里间的暗房,如幽灵一般掠过的身影未发出丝毫声响。
片刻后,他停留在暗房前,十分娴熟地拿出钥匙打开暗房的牢门,抬脚入内后,在极暗的光下,他看到了缩在角落处,浑身脏污,头发散乱的那道人影。
眸光定了片刻,他伸手入怀,掏出一把匕首,以极快的速度抽出匕首刺向了那道人影的胸膛之处。
‘呲’的一声,一道细微的声响在黑夜之中炸开,竟分外刺耳。
黑影察觉不对,定睛一看,竟是一个裹着衣物的草人!黑影当机立断,环顾一眼后,立即撤离了此地。
片刻后,刑牢恢复平静,那道黑影仿似并未出现过,森冷的刑牢一如既往,幽暗,肮脏,阴森。

清晨,宣华殿。
高宇收到来自一名手下的消息后,脸色阴沉,“你说林信不在掌刑司?”
手下道,“不错,被放置在掌刑司暗牢里的,是一个草人。管事大人,此事显然不对,是否需要告诉娘娘?”
高宇想起这几日愁眉不展的文妃,沉默片刻,道,“不必,娘娘诸事繁忙,不该在这些小事上忧心。此事我会记在心中,你找些人,要口风紧实,办事细密的,在宫内四下搜查,林信定然被藏在宫中,你们小心谨慎些,不要叫旁人察觉。”
“是。”
高宇摆了摆手,“退下吧。”
手下随即离去。
高宇立在角落处,脸色阴沉。想起那个阴魂不散的林信,眼中闪过一丝狠戾。这只百足之虫,苟延残喘的活在世上,身上还牵扯着宣华殿的一干人等,妄图要挟六皇子而活命,当真该死!
这个成事不足的废物,他势必要除掉!


作者有话要说:
吼吼吼!作者君要发力了!





第43章 雪夜
在北方雨雪纷飞之际,江南也迎来了入冬的第一场雪。
一日之间,偌大的邑阳城披上了一件雪白的裘氅,将这座繁华之城的秀美敛与其中,顾盼自怜。天地之间飘荡着无数鹅毛般的飞絮,在寒风之中无所畏惧,肆意飘扬。远处的山脉由远及近的如同水墨渲染,在天地尽头伏脉千里,连绵不绝。
万里山河,长天一色。
即便被雪氅覆盖,江南名城邑阳的美景,亦是名不虚传。
月明居,是邑阳城最为有名的酒楼,亦是邑阳城内楼层至高,规格至佳,繁华至盛,风景至美的酒楼。月明居位于淮水之畔,立于其顶层,可将邑阳城大半的景色收入眼底,一览无遗。
此刻,容修立于月明居顶层,伫立与宽敞明亮的窗柩前,玄色长袍无风自扬,他清明的眸光望着城中一处森严的楼阁,缓缓道,“那里,便是太守府?”
沐青立在他身侧,随着他的目光扫过去,道,“是。”
容修侧头看他,轻声道,“你家中还有何人,是否需要回去看上一眼?”
沐青沉默片刻,道,“我是孤子,无父无母,孑身一人。”
容修一怔,眸光有些许的复杂,随即隐没。“是我唐突了。”
沐青面色如常,“与公子无关。”
容修转而望向窗外,看着入目尽是极尽的纯白,沉默稍许,缓缓道,“邑阳城,是个好地方。”

子时,飞絮仍在飘扬,大雪将偌大的邑阳城掩埋入皑皑白雪中,万籁俱寂,唯有风雪簌簌。
容修与沐青立于太守府后门处,沐青四下看了一眼,轻轻敲响了大门。
三声后,大门缓缓打开,邑阳太守段鸿缓缓从中露出面容。他一眼看到立于门外的容修后,当即将大门打开,让两人进入后,立即关上大门,转身朝容修行跪拜之礼,“臣段鸿参见太子殿下。”
“段卿不必多礼。”容修扶起段鸿,笑道,“可是久等了?”
段鸿拱手道,“自收到上京来信后,便一直等待着殿下的到来。殿下,请。”他抬手指向府内。
“不急。”容修朝沐青道,“这位是邑阳太守,段鸿段大人,我的心腹之一。”
沐青会意,当即朝段鸿拱手道,“在下见过段大人。”
段鸿疑惑的看了一眼沐青,“这位是?”
“真名沐青,不过暂时,你得称呼他秦川。”容修道,“我的贴身侍人,亦是我心腹之一,日后你们必将共事,不如先行熟悉。”
“是。”段鸿向沐青拱了拱手,算是认识了,随后伸手指向府内,对容修道,“天寒地冻的,殿下早些入内吧,臣已经遣走了身边人,此刻府上只有臣一人。”
容修颔首,在段鸿的指引下抬脚入内,穿过还在飘着雪花的院子后,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