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臣要犯上-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走进巷内不远,有位书生匆匆对面行来,顾青忙问礼打听,“这位兄台,可知董七爷府上怎么走?”
  董湛的父亲在董氏老一辈里行七,惯常都叫一声董七爷。
  那人打量了下顾青,便道:“足下可是来董氏族里附学的?想必您还没得到消息,今年怕是不成了。董七爷被知府大人关进了牢里,族学里原是他管着的,如今也是乱作一团。”
  顾青等的就是这句,“怎会出这样的乱子,董七爷是犯了什么事了?”
  “一言难尽。大年三十的午后,有人以白布包着石头砸进知府大人的后衙,密告董七爷藏有此前失窃的上贡金银器。林知府当即招了捕快,彻夜搜拿,在房梁上翻出赃物,当夜就将家中男子全都下了牢。”
  “我听闻董七爷为人仗义,持身端正,董家前朝是翰林之家,族学学风清正,本朝还出过不少监生。在下也正因此才至此处附学。怎得董七爷会做下这样的事?”
  “我与足下相若,也是看中董家学风才来此附学,且已在董府一年有余。说实话,实在是难以相信董七爷会做下这样的事,眼见是被冤枉的。今日族中几位族老聚集了众人早早往府衙伸冤,现下我已有些迟了,请容稍后再谈。”
  顾青暗道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忙道:“我与兄台同去,既来附学,不得个准信,也难安心。”
  一行人未近府衙,先见十来个戴着五十斤大枷的犯人,横排一线,在衙前示众。这些大枷庞然如四仙桌面,巨大的木板压得底下的人瞧不出形来。
  离得近了,顾青见那些罪囚手脚冻得青红,身下腌渍在污水里,不过是出气多入气少的牲口,毫无人样了。
  经过了这些人,才是到了府衙的正门,不少老少聚在衙前,一位老者正向着出来的差役苦求:“求林大人见一见老朽吧。董老七是冤枉的,必是先前那伙大盗因他协助缉捕,落网问斩了几个,如今来寻仇的。这是要污蔑栽赃于老七,害得他家破人亡,日后好无人敢阻那些恶贼的道路。”
  那差役有些不耐烦地摆手,“都散了散了,林大人自会秉公办事。”
  正推搡着,从边门出来个主簿,告求的人里就散出几个年轻人,朝那主簿围去。
  此人未等董家几位子侄开口,就道:“你们要能想出法子就早些去办,董七爷如今在牢里还能挨上几日,再过几日若是排到了号,就要上枷了。如今是什么天气,董七爷又是什么岁数了,只怕上了枷,不等上头问刑,就要丢了性命。”
  几个年轻人还待再求,主簿道:“我虽敬重董七爷人品,也只能提点到这儿了。上贡的金银器,出了这等岔子,如今既然人赃已经并获,你叫林大人怎么判?”
  “这明明是栽赃,冤枉!根本就是‘黑蝠’这贼的同伙干的,大人不想着乘此将这些漏网之鱼全都打尽,竟急着拿有功之人抵命,根本是……”
  后头的话被人一把捂住没能出口,顾青只见那个莽撞的后生梗得脸红脖子粗。
  另一侧围着的老爷子们也被惊动了,几个青壮压着那年轻人急急离了衙门。主簿摇头返身回了门里,只留下董氏众人左右相望,杵在当地。
  顾青与颜铮彼此交换了眼色,戏看够了,也就该办正事了。
  董湛所报,父兄因协捕一伙盗匪,反被其同伙栽赃,林厚积急着结案领功,准备草菅人命之事,看来八九不离十,值得调查取证。
  顾青一行便按先前商量好的行动,顾青借着附学的名头,继续访查董氏父子是如何与盗匪一伙结怨,往日行事品性如何,盗案发生时是否有不在场证据等。
  颜铮则按照董湛提供的线索,去已被端了的贼窝,看看能不能发现余党留下的痕迹。
  待到天色渐暗,颜铮未归,顾青在客房内踱着步。他这一头进展顺利,不仅董家人多口杂,此事也是朱方府近来头等大事,街头巷尾到处有人议论,获得多方查证很是简单。
  顾青将基本事实整理出来,呈上的官样文章则要等回京后再润色出来,忙完了这些,饭点已过,颜铮还是不见人影。
  魏方端了饭来,顾青看看窗外,道:“先吃,完了晚上你守在客栈。”
  “大人,小的怎能不跟着?这要是有个三长两短。”魏方怎么也不肯依。
  “莫废话。那贼窝在偏僻角落,两个同去,一锅端了谁也跑不掉。你拿着印信,四更天要是还不见我们回来,就去府衙搬救兵。”
  顾青说话间早褪了往日的温和,魏方见他整个人换了气势,觉出十分不同来,呐呐不敢言。
  换了件玄色布衫,顾青于街巷中独自赶路,熟悉的使命感裹挟着夜色向他袭来,心中因信念重握而升起的喜悦,很快被担忧颜铮生出的不安笼罩。
  贼人的老巢原是夹在城内西北的一片义庄纸扎铺中,入夜后人烟罕至。顾青先在外围观察了下地势,发现只有一条路通进死巷,是个极容易惊动里头人的地形。
  顾青退到暗处,正犹豫着要不要当即进去,有人一把捂住了他的嘴。
  “是我。”
  颜铮贴得极近,呼吸擦在顾青耳边,有种寒露的清冽,却仍压不住他身上男性的气息,那气息似檀又似麝,不住地往顾青鼻中钻。他微微侧目,只见侧影里颜铮的喉结微动。
  顾青只点了点头,以示听见。
  颜铮随即放开了手,人仍贴着顾青的后背,小声道:“我在里头发现了几处暗槽,东西还没来得及全取走,只怕人还会再来。”
  顾青亦小声回:“四更前要回客栈,我留了印信给魏方,以防万一。”
  交换了必要信息,两人便不再出声,彼此紧挨着蛰伏,一个军中严训,早习惯了埋伏不动;一个调查老手,枯等是家常便饭。
  顾青见颜铮安好,此时甚有闲心,从兜里摸出颗饴糖,还能有心思抬头赏赏月色。
  三更的梆子敲过,又隔了半个多时辰,颜铮忽然用手肘碰了碰顾青,顾青往巷口望去,几息后,有两个身影极快地闪进了巷中。
  两人继续按兵不动,此行目的是摸清贼人余党的踪迹,如今不宜打草惊蛇,等人出来了,悄悄跟随,探明了藏身处,才好一网打尽。
  不过半盏茶的功夫,进去的两人各背着个包袱出了宅子,行至巷口,高个的对矮个的道:“幸好藏得妙,好东西都不曾搜去,伤不了咱们老底。眼看大仇得报,可惜董老七家的三儿在外头求学,漏了他。”
  矮个的声大也不遮掩,顾青听得一清二楚:“无事,待那几个偿了‘黑蝠’的命,再找道上的兄弟帮忙结果了漏网的,总要灭了满门才叫杀鸡儆猴,看后头哪个还敢在爷爷头上动土!”
  两人抱拳别过,竟往两个方向分头离去,顾青心思急转道:“你跟着那个功夫好的。”
  颜铮身形不动,掏出把匕首递给顾青,“矮个的只会外家功夫,看方向是回内城。”
  顾青匆匆接过,“嗯,你自个小心。”
  矮个的既然只会外家功夫,警觉性与听力也不会超常人太多。顾青跟踪经验丰富,迅速循着树影墙边尾随而上。
  颜铮翻身上了屋顶,趴在檐上看着顾青渐跟渐远。另一头那高个的贼人就要消失在视线里,他这才突然跃起如鹰隼展翼,无声飞向前方绵延的屋瓦。
  顾青因知晓矮个贼人的大抵方向,一路只远远跟着,安然尾随其进了内城,然而才拐了几个弯,贼人径直入了城西的水陆码头,跃上条不起眼的小船。
  顾青摸近了,只听篷船里传出说话声。
  “东西可全了?”
  “加上今晚取的,全在这船上了。” 矮个贼人说话间松了口气。
  “好好的朱方被搅得不得安身,我入他妈的眼,亏得还有老底在,咱兄弟还能再寻个窝。”
  “这就不提了,现下着急打点新去处,东西也要换些作银两,好使。”
  “大哥他们几日跟上?”
  “总还有个十来日,等董家定了罪,风声也彻底过了,自然跟来。”
  原来这伙贼人分成两路,一路带着积年的赃物先行转移;一路就地潜藏,待稍后再作会合。
  这伙人可谓作案经验丰富,时时分成几路,怪不得董七爷帮着提供几回线索,仍是让其中一部分逃了。
  林厚积这忘恩负义的东西,地方上的乡绅助他,他抓不到主谋,为了自身竟顺着贼人的意思寒百姓的心。
  顾青最恨这些两面三刀的东西,除了做他的官,旁的底线一概全无。
  朱方府出城的水路要到天亮才会开闸,顾青倒不怕贼人立刻溜了。只是这些乌篷船黑压压十几二十条难分彼此,顾青若此刻先回客栈通知魏方,再回头只怕不好找。
  他很快做了决断,一咬牙将匕首衔在口中,双手扒着码头,反身悄无声息地潜了下去。
  二月的河水凛冽刺骨,寒气直刺得顾青牙齿乱颤,咬着的匕首眼见要松脱开去。
  顾青暗骂,咬紧牙关再度潜入河水深处。
  寒镜般的水面镀着一层黯淡的月辉,风起时波光微闪,底下,顾青像条人鱼仅靠着腰腹之力翻推至船尾,悄悄探出小半个身子。
  倚着船尾的阴影,乌漆抹黑中,顾青摸到吃水线的上方,慢慢在船尾处刻出一个拖尾的Z字母。
  船体随着河波轻摇,船上人毫无所觉,顾青露出的半截身子被风吹得僵直,他握紧匕首,重新潜入河水深处才敢活动开上身。
  仗着极好的水性,顾青虽已近力竭,顺着水流拍岸的推力,两下划到岸边,歇了几口气,他才翻身上去。
  寒风一激,顾青挣扎着起来,往客栈方向趔趄而去,心知他这个破壳子只怕又要误事,只能寄希望摸到贼人巢穴的颜铮,能及时赶回去。


第18章 追击
  走到半路,顾青越发喘得上气不接下气,身上发冻,脸上火热,双腿沉得像灌了铅石,他不得已背靠着临街商铺合起的门板,滑坐在地下。
  夜色彷如饿兽,将他瞬时吞没。
  四周静默如水,长街空荡唯有风声。
  不知过了多久,一双皂靴出现在顾青跟前,他抬头,颜铮伸手来揽他,触及的是冰冷湿凉的身子。
  顾青仰着的面容上泛起潮红,因喘息而颤抖微启的双唇殷红一片,衬得凤目映出点点彤光。
  “大人……”
  颜铮这一声唤悠悠长长,顾青听得心头微颤,彼时他虚弱无力,挣扎道:“都……”
  “妥当了,地方探着了,我已回过客栈。”
  顾青几不可察地点点头。颜铮将他用斗篷裹起,背回了客栈。
  幸好颜姚临行前去问姜岐讨了几副常备的药给顾青带上,此时派上了大用场。发了一夜汗,顾青醒来时已无大碍,只是身上虚得很。
  眼见天色蒙亮,顾青着急去追那贼船,颜铮魏方跟着他边往码头赶,边听他叙述昨晚之事。
  魏方越听越是满面愁容,“大人再不可以身犯险了,哪有御史大人亲捉江洋大盗的,那是戏文里唱的。”
  顾青也不禁笑起来,他是没有当官的自觉,只是不想前功尽弃,路见不平就想吼的毛病,也是不想改了。
  才到了水陆码头,顾青和魏方还在张望,颜铮指着不远处起航的一条小船道:“那艘。”
  魏方人小眼尖,已道:“是那艘,尾部近水处,确实有个大人所说的之字型记号。”
  顾青正要雇船去追,恰好见着董湛那个同年与前日衙门口闹事的年轻人同坐一条船,正要出城。
  顾青心思转过,笃定道:“借他们的船使使。”
  颜铮略一想,应道:“好。”
  几人上前招呼,董湛的同年虽不喜顾青,但既然答应了照应,此时碰上,也依礼请他们上船,一同出城。
  河面上春阳初升,雾气缥缈,颜铮立在船头,远远近近,看着那艘刻着小小Z字的扁舟,浮浮沉沉,出没烟波里。
  顾青心里自有谱,这一路的船起了锚,要出城都是前后一条道,等划出去了,好戏才算开场。
  这会儿,他便有闲心和两个年轻人攀谈起来,董湛的同年叫卫午,原是知道的。那个同族的年轻人则名董涛,和董湛同辈。因家中贫苦,在董氏族学苦念多年,受过董七爷不少照拂。
  聊了几句,舟已行至关卡,前头黑压压大小不一的船舶积在河道里,皆是等着开闸放行的。
  魏方凑到顾青身边,小声道:“大人,你为什么做了个之字少一点的记号?”
  这实在是个怪记号,不是十字,不是山字,不是田字,甚至都不是之字。
  顾青看着那个Z字,微微笑道:“我小时候听人说传奇,有个封侯拜相的贵族,平日装得胆小无能,沉迷酒色,实则每每蒙了面去行那仗义之事。他有一匹乌骓马,出去惩恶时总穿缁衣蒙面,手提一把宝剑,将贼人戏弄得大败,隔日还要与他称兄道弟。
  那贵族侠士自然不能留真名,为了叫那些恶人见了他胆寒,便留下这么个记号,后头那些人一见这记号就先吓破了胆。”
  魏方疑惑道:“这么有意思的传奇,我怎么没听说书的说过?”
  “那传奇是偏远西方小国传来的,中原如此多豪杰,也就不稀奇这等故事了。不过我偶尔听着,年少时记得深,心热了许久。”
  魏方点点头,又似想起什么道:“大人可不能学那什么小国贵族,那也是说书呢。”
  顾青笑起,下意识道:“学不来,不说那身剑术,那侠士有天人之姿,比不得。”
  “比大人更美姿容?”
  颜铮语声轻淡,听不出情绪,他自船头转身而下,显然是听了两人大半对话。
  顾青扶额,忘了这茬了。
  出了闸口,河道往前进入平湖,乌压压的舟船开始散开,再之后一艘艘没入天涯,就要各奔前路了。
  顾青见时机已到,整个人换了做派,脸上亦显出肃容,拿着印鉴对卫午和董涛道:“本官乃佥都御史顾青,因董湛密告朱方知府林厚积,特来此处暗访。今闻盗取上贡金银器一案的贼子就在前头船上,还需尔等协助缉拿。”
  卫午和董涛听得呆了,四品的大官,他们可只见过林知府的轿子,且人影都没瞧见。
  卫午恍惚着接过顾青的印鉴,待看得清楚了,想到自己几日前的腹诽,身子都有些软了,忙跪下,“拜见御史大人。”
  董涛见他拜了,哪还有不信的,顾青再要递给他印鉴,他也是不敢接了,也跟着一起跪拜。
  “你们都起来,让船家赶上前头那艘贼船,里头大约有两名贼人。待会儿我的人与他们动起手来,你们就带着家下人等,用竹杆助阵,挑他们下水,再用渔网兜头捉了。”
  江南的船上都备有几杆长竹,这里的河塘多淤泥,说不准何时摇橹陷在了里头,还是竹竿撑着方便。另外搭船连通,挑起水面物件,又或是削上一段就地做个物什,哪一样也缺不了它。
  船家一介小民,早被这阵势吓到了,顾青安抚过后,他方稳了稳心神,拿出看家本领直向那Z字小船追去。
  眼见两船还有五丈开外,前头船上的贼人已觉出不对来,两人出了乌篷船打量。顾青还未发声,船上众人也未瞧见颜铮发力,其人已如苍鹰扑落在贼船之上,矮个的贼人当即与颜铮四掌相迎,另一贼人则反身急催船家。
  董涛见了颜铮身手,两眼放光:“好俊的功夫!”
  前船争斗间慢了速度,后船追势越发加快,去势如箭,转眼船头船尾就要相接。
  顾青执掌号令,董涛亲自上前,卫午带的仆从中挑了两个年轻身手灵活的,三人并排站在船头。
  “下马扎稳了!”顾青低喝。
  人人蹲身握紧竹竿,两条乌篷船碰的一声闷撞,三人齐出竹竿,向前头甲板上的贼人扰去。
  先动手的矮个贼人此时已落了下风,颜铮一掌劈中其左肩,身子立刻摇了摇。董涛看准了下手,全身劲力聚在杆头,竹扫如灵蛇,一杆将那贼人挑落水中。
  原来他因家贫,幼时起便常受人欺辱,后来摸爬滚打得多了,也混了些粗浅功夫在手。
  董涛此时得了手,越发上了劲,三人竹竿深没入水,合力逼得那矮贼人无处游走。又有船家再向前头的同行喊话,顾青亦在后头加柴添劲,“不知者不怪,本官可做主保你。若再为虎作伥,死罪难逃,还要累及家小。”
  只听扑通一声,那船家弃船游走。顾青这头也顾不得逮他了,先拿了渔网子套住那矮个贼人,三柄长竹杆架起来人,拖到船上。
  顾青这才得空分神细看颜铮,此时湖上雾气散尽,耀眼的晨光照在那袭素衣上,衬得他不似真人。
  颜铮步步紧逼,攻式凌厉,眼看贼人就要退无可退,水面上,三竿长竹蓄势低掠着,蠢蠢欲动。
  贼人忽地大喝一声,势如猛虎,挥刀劈去,颜铮非但不退反而欺身再进,转眼间匕首出鞘,众人尚来不及呼吸,只见如红绸般的血弧喷薄而出,急骤的血雨泼出一人多高。
  再见颜铮身前,贼人倚着乌篷缓缓滑落,倒地时双手紧捂着颈项,眼若铜铃瞪着众人。
  后头一船人都噤了声,空气里飘来血腥,有人开始干呕,杀气太盛,泼满乌篷船顶的鲜血仿佛落在每个人的心头。
  素衣皆红,颜铮跃回船上,行止间血滴洒落,众人自动让出一个圈来。
  这是顾青第一回 亲眼见颜铮杀人。
  久经沙场,出手即是取命。
  无论多少人将战争描写得热血澎湃,将战士刻画得令人神往,都掩盖不了杀戮的真相,同类相残,一旦不再是人,连兽都难做。
  颜铮还那么年轻,顾青感到口中一片苦涩,他是做过战地记者的,十来岁便端枪射击的男孩,整个少年杀戮的人生,他不是没采访过。
  战争已在颜铮身上烙下深刻印痕,血海的深仇背负在身,顾青不知要如何去拉住他,不让他沦为杀人如麻的机器。他只能紧抱希望,拼力去做。
  众人退却,顾青迎上,与颜铮站在一处。
  四下里风波已平。
  卫午望着正中的顾青,只觉自己错得不能再错,枉读了这么多年诗书,仍是让皮囊表象蒙了眼,转念又叹,董湛误我啊!
  “御史大人,”卫午恭谨跪道:“晚生悉听差遣!”
  变故突生,董涛至此心潮还未平复,竟遇御史亲来查案,只怕顾青不给他效力的机会,忙磕头道:“大人,晚生愿效犬马之劳,只求大人能用上晚生。”
  “好!”顺利擒拿了贼人,顾青意气风发,“卫午,你与船家押着贼人赃物直上润州,我这里修书一封于你,到了地方不要惊动官府,直奔润州卫卫镇抚司所设接应处,报我的名字和左靳左镇抚使的名号,后头自有人处置。”
  顾青又让魏方递给船家几两碎银,“老人家,麻烦你多行些路到润州,过几日悄悄回城。”
  船家平头小民,推辞不过跪下不停磕头,顾青暗叹,数年过去还是未能习惯人之不平等。
  船家与卫午换了船远去,留下船家小儿摇着董涛和顾青回城。
  既然亮了身份,顾青再无顾忌,详问董涛林厚积三年任上诸事,竟真让他听出不寻常的地方来。


第19章 捐监
  顾青听出的不寻常,是关于朱方府私卖“捐监”名额一事。
  捐监之人出粮米给朝廷来获得进入国子监学习的资格,若顺利毕业,出来就是官身了。本朝明文规定捐监之人须有秀才功名,捐献的大笔米粮作为赈灾粮收归国库。
  这原是走恩荫的路子,故通过捐监一途得上国子监的,大多是有学识的官富人家子弟,比如刘阔,只到了他这等家中有人任高官的,连米粮都不用捐。
  大启开国四世,国祚绵延不过六十余载,朝廷上下仍谨守法度,捐监的名额所占比例很小,又要求有秀才功名在身,因而这些人底子亦不算太差,何况国子监能否毕业多少也是道槛,并不至于乱了整个国家吏制。
  听董涛所说,林厚积每年都能漏出不少名额,顾青直觉这里头有猫腻,约了董涛再探。
  这一日,顾青出到客栈前厅,见与董涛约的时间还早,让魏方去问问街上哪儿有卖早点,小二热心地指了路,三人往不远处的夫子庙行去。
  寒风的清晨,朱方府夫子庙前,热腾腾白烟里,巴掌大小的荠菜包子,撒着葱花翻滚的薄皮小馄饨,还有金黄色炸得滋滋流油的粢糕……
  顾青在长街的每个摊前都要转转,闻着香气这个尝尝,那个分分,见颜铮咬了口粢糕皱起了眉,笑道:“怎么?吃不惯?”
  “咸口的。”
  北地油炸的面果儿都是甜口的,颜铮想是吃惯了西北的口味。
  顾青点点头,伸手拿过颜铮的那块粢糕,将还未吃的包子转换过去,“吃包子。”边走边浑不在意地吃起换到手里的,还不忘瞧瞧魏方。
  魏方忙护着粢糕,“大人可别抢我的。”
  顾青被他逗乐了,“分一半给你要不要?”
  魏方不敢点头,只眼巴巴看着顾青,顾青才要掰了给他,颜铮递了块新出锅的给魏方。
  “还是铮哥大方,大人可小气。”
  顾青有些感慨,老实的魏方这才多久,就被颜姚带坏了。
  三人嚼着早点,兜着圈寻到了董涛所说名为“折桂阁”的铺面,时辰尚早,店里的门板才卸了两扇,里头可见伙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