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锦城花时-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将因战乱逃离的百姓喊回来种田,并给予帮助,避免盗寇滋生,日后又能增收税赋,这是一举两得的法子。
这一路所见,都是战后的颓败,但百姓的生活在慢慢恢复,驻扎的士兵秋毫无犯,汉国一切井然有序。
师徒顺顺利利抵达长安,入住馆舍,当日就有使者过来,说汉王召见周先生。
周景梳洗一番,入殿拜见汉王,被授予博士,并留在汉王宴上饮酒。
庄扬则和周景分开,他被领往一处宫舍,走过气派的游廊,庄扬发现此地侍从皆是女子,只怕这居所中的主人,也是位女子。庄扬心下疑惑,使者已入殿内禀报,随即刘母与刘弘一并出来。
刘母和当年在竹里的样貌有天壤之别,几乎让人认不出来,虽然身份已改变,刘母的亲和未改,见到庄扬,她惊喜说:“真是二郎!”
庄扬的目光从庄母身上移到刘弘,刘弘正对着他微笑,温和唤他:“二郎。”
庄扬慎重地在阶下行拜礼: “拜见夫人、公子。”
“快扶二郎起来,不用行礼。”
刘母催促侍女,刘弘已先行一步,将庄扬搀起。
两人有数日不见,自锦官城一别,相互思念,对视时,刘弘眼神里都是柔情。
刘弘年幼时,刘母就常念叨他,要他长大后报答二郎。这次庄扬前来,刘母热情招待他,那态度不比对自己的亲儿子差。
这日庄扬被刘母留下用膳,在座的,不过是庄扬、刘母、刘弘三人而已。在竹里时,他们也曾三人一起用餐,只不过那时庄扬是主人,而今日庄扬是客。
宴席上,刘母询问庄扬庄家搬去锦官城后的情况,甚至还不忘关心庄扬有妻儿了吗?庄扬回答还未成家。
“二郎年纪也不小了,是得考虑婚姻大事,就没有心仪的女子吗?”
在刘母看来,二郎仁爱、温柔,儒雅又漂亮,实在是人世难得一见的君子。刘母是没有女儿,否则她很乐意将女儿嫁给庄扬。
“实在愧疚。”
面对刘母的询问,庄扬心中确实愧疚。
“二郎,喝酒。”
刘弘打断刘母的话题,为庄扬敬酒。
“我跟阿弘说了,朝中职务许多空置,正好让二郎选一个。”
难得庄扬过来一趟,刘母很热情,寻思要报恩。
刘母跟在刘爹身边,也算见了大场面,许多官员,在她看来品格远远不及二郎。
“这实在不敢当。”
庄扬笑意不改,他知晓刘母想报答他,可他不需要官职,也不需要财宝,他不需要他们母子报答。
“就是跟在阿弘身边也好啊,帮我看着他。我一个妇人,管不到他去打仗的事。”
刘母对官职了解不多,但知道刘弘有不少手下。
庄扬显得为难,执着酒樽,欲言又止。刘母的想法是出于好意,如果他去当刘弘的幕僚,也没有什么不可以,只是庄扬觉得他和刘弘日夜相处,早晚要出事,被人看破私情。
“阿母,二郎只是护送周先生过来,并非要出仕汉国,过两日便要回去。”
刘弘帮庄扬解围,他不觉得这是个好想法,跟随军队征伐相当危险,他可不愿二郎受到一丝伤害,也不愿他看到残酷杀戮的场面。
“犬子,我和二郎说话,没你事。”
刘母懊恼将儿子撵开,二郎在她看来不只是位恩人,还是刘弘命里的贵人。在竹里那些年,如果不是因为二郎,刘弘遇不到老段和武亭长这些人,能学得一身武艺,更别说二郎还教了刘弘识字、礼仪。没有这些,刘弘纵使为刘父找回,也只是一个庄稼汉。
现今他们母子荣华富贵了,正是回报的时候,好歹也将二郎多留些时日。
“多谢夫人好意,阿母年老,阿平和阿兰还都年少,我需留下蜀地照顾他们。”
庄扬委婉拒绝,他说的只算大半实情,因为家中有庄秉,而且弟妹都很懂事。
“那就多住些时日,别急着回去。”
刘母见庄扬没有这个意愿,就也不逼迫他,把撵到堂下的刘弘喊来,叫刘弘:“这些日子,你可要好好照顾二郎。二郎不用客气,就把这当自家。”
刘母执住庄扬和刘弘的手,将他们手拉在一起,感慨说:“都长大了,都是好儿郎。”
刘弘和庄扬相视,刘弘嘴角笑意不改,庄扬的神色则显得忧伤。
刘弘和庄扬离开刘母居所,已是午后。两人路过院子,远远见四五侍女围簇一位少女过来,那女子一身朱衣,娇媚多姿。
“二郎,我们走这边。”
刘弘一见这女子,脸上笑意消失,他领着庄扬从另一扇门出去,显然是避免和这位女子相遇。
“这女子是谁?”
庄扬知晓这女子必然是和刘母很亲近,才能领着数位侍女进出刘母居所。
“是京兆尹时谦之女,她们母子常来陪伴我阿母。”
刘弘提起这女子,言语淡漠。刘弘对女子的态度不差,从他对待庄兰这样的野丫头,都能宽容、善待她可知。只是这女子,却不知因何被刘弘厌恶。
“时谦?”
庄扬对汉国了解,来自周景,而周景从未提过这么一个人,时谦任职京兆尹,显得不是寻常人。
“二郎,他本是我父亲的老将,深得宠信,其他不值得一谈。”
刘弘不怎么喜欢这位老臣,虽然刘弘和刘父的许多部下都相处得很好。
两人并肩走出院门,庄扬眺望殿中的情景,指着前方问:
“阿弘,我看宫殿不只是遭焚毁,许多楼台也因失修倒塌。”
刘弘笑语:“这宫殿破破烂烂,到处长草,好些房子已不能住人。”
因是信朝的宫殿,正殿入住的需是帝王,刘父还不敢称帝,不住帝宫,而是住在偏殿里处理朝中事务。
听着刘弘的笑语,庄扬想他今日倒是嫌弃宫殿来了,不过也确实是破败,到处支着架子,由土师们在修葺。
时燕君进入庭院时,看到了刘弘和一位陌生男子离去的身影,两人亲密交谈。这里是董夫人的居所,由此被允许进来的男子极少,这位陌生男子是谁?
在时燕君看来,弘公子素来威严,不苟言笑,为何和此人如此亲昵?
时燕君颇有些心机,关于刘弘身边的人,她都会留意,好在她很讨刘母欢心,可以从刘母那边打探这陌生男子是何来头。
当初刘弘返回中原,时父跟时燕君说主君从乡下找了个儿子回来,时燕君还很是不屑,她瞧不起种田汉。后来有次跟随母亲去拜见刘母,偶然看到刘弘,她又迷恋起刘弘来。毕竟刘弘皮相确实不错,而且他还是位王嗣。
她的心思明显,不只刘弘看出来了,刘母也早已心知肚明。刘母宽和,觉得谁没点小心思,属人之常情。至于犬子是要娶什么样的女子,刘母不会干涉。
离开刘母住所,刘弘带庄扬前去石室。
石室存放典籍,因怕火燎,以石头营建,可也不是真得不怕火,只要点燃石室内的帛书、木简,火焰立即熊熊燃烧。
刘弘和庄扬步入藏书阁,书阁内博士儒生们身影忙碌,见刘弘进来,他们远远行下礼,又各忙各的。
庄扬已然为藏书阁中堆积如山的典籍而震撼。书阁内的图书,因为烧毁和而后的救火水淹,许多书卷损毁散乱,需要人整理,编辑。
阁中两侧立着崭新的木架,用于存放典籍,十分壮观。
“公子,我可以碰它们吗?”
“可以。”
这些图书,已为汉国所有,毫不夸张的说,也会归刘弘所有。
他的东西,二郎想看就看,想拿就拿,无需拘谨。
庄扬走至一处处杂乱的书堆旁,他蹲下身,捡起一份帛书,帛书已发黄,书上的文字模糊不清。庄扬好奇里边是什么内容,执着帛书端详,觉得是份西南夷的记述。
“这是信朝守将韩易当年出兵西南夷的奏请。”
刘弘凑过来,他只看了一眼,便知晓内容。
“公子,你如何得知?”
庄扬委实吃了一惊,文字模糊不清,需得很吃力辨认。
“军师那儿有一份,我读过。”
刘弘能读书的时间其实不多,但是一些重要的文书,他还是会去看。
这份文书有关于蜀地、滇南地理的记述,价值不凡。
曾几何时,刘弘已经很优秀,而他的一些优越的地方,庄扬这才发觉。
“阿扬,公子,你们来了。”
本来在角落整理文书的周景,听得两人声音抬起头来。
“先生。”
“先生。”
庄扬和刘弘过去行礼。
周景的样貌改变许多,他衣冠博带,神采奕奕。书阁中的官员,大多是些老头,周景在此处,越发显得年轻俊逸。
在蜀地的周景时常一副慵懒、随性的样子,在此处双眼分明冒着精光,他管理着全天下最大的藏书阁,里边可都是珍宝。庄扬和周景聊过几句,便就告辞,毕竟周景手头有要事,不敢耽搁他。
两人离去,书阁里原本沉寂无声的人们,窃窃私语,他们不知道庄扬是何来历。这人一身庶民的装束,仪貌出众,和弘公子显然有着特别的交情。
就是庄扬,他也没意料到,他的出现,让许多人在意。
这一日,刘弘陪伴在庄扬身边,带庄扬四处走走看看。甚至还去拜见了刘弘自己的师父——霍与期。
在未见到庄扬前,霍与期以为庄扬是位三十岁左右的男子,他见过庄扬写给刘弘的木简,知道这是位学识渊博且心思缜密之人,何况刘弘特别敬重他。
“这便是二郎?”
霍与期瞠目结舌。这人看着不到弱冠之龄,年轻貌美,温雅清逸。
“先生,这便是。”
刘弘笑语,他大概知晓霍生因何如此惊讶。
庄扬不解,看着刘弘,刘弘说:“先生当初看过二郎写的官职册,想必误以为二郎有子慕先生的年纪。”
“先生,二郎是子慕先生的门生。”
刘弘介绍,他之前倒是没和霍生说过这么件事。
“难怪难怪。”
霍与期这才解了迷惑,要说一位十七八岁生活在乡下的少年,能将中原官制、官职写得如此清楚,他打死也不信,可既然是子慕先生的门生,便另当别论,名师出高徒啊。
刘弘的居所,是一处深广的庭院,有着巍峨楼阁,院门外守卫森严。
夜幕下,两人登上阁楼,不远处的宫殿,在光影之下,仿佛一头巨大、起伏,不见首尾的怪物。
“二郎,我两日后,要领军前往陇西。”
刘弘眺望月景,他难得有一个清闲的夜晚,把所有的事情往后推,能和喜欢的人相伴。
“这便又要出征吗?”
庄扬无法想象刘弘的生活,庄扬没有在行伍中生活过,也不曾见过残酷的战争场景。
“趁着攻克信朝,士气高涨,若是今年能取下陇西,明年……”
刘弘意味深长地看着庄扬。
明年,兵发蜀地。
“阿弘,你我在竹里时,足迹不出临邛。”
那时的生活很单纯,也毫无变化,他是庄家二郎,他是住在河对岸的刘家犬子。
“不想这天下如此之大。”
庄扬颇为感慨。
“二郎,我想将它圈在掌中。”刘弘握住庄扬的手,他深情看着庄扬,用极低沉的声音说:“这样才能把你也圈在我怀里。”
庄扬惊诧地瞪大了眼睛,而后他漂亮的眸子逐渐黯然。
这夜,庄扬被刘弘留下。
刘弘屏退侍从,包括寝室中两位贴身侍女。这两位女子十五六岁,样貌姣好,温婉可人。
帷帐低垂,灯火通明。
庄扬被刘弘搂入怀中,躺在宽大厚实的木榻上。刘弘想亲吻庄扬,庄扬将头别开,低语:“阿弘,我不能在此留宿。”
刘弘解开庄扬衣襟,抚摸庄扬光滑的肩膀,应声:“会让二郎回去。”
“你……”
庄扬想推开刘弘,无奈他被刘弘结结实实地压制在身下。
“二郎……”
刘弘声音低哑,贴着庄扬耳朵说:“我想你。”
离别太过于痛苦,他们相聚的时日总是太短暂,在外人面前,刘弘压制对庄扬的情感,然而这是他深爱之人。一夜便好,这一夜温存后,不知得几时才得相见。
这夜,这间富丽堂皇的寝室,在庄扬眼中模糊不成型,无论是精美的床榻,还是色彩绮丽的屏风,抑或是重重叠叠的帷帐。
庄扬紧紧抱住刘弘的肩膀,感受着属于刘弘的体温与及他给予的欢愉。
这夜,庄扬在刘弘居所停留,因有刘弘命令,无论守卫或者侍女,都不得接近寝居。
夜深,庄扬出来,衣冠整齐,返回馆舍。
第57章 互换信物
庄扬返回馆舍, 吩咐馆中仆役烧水, 他沐浴梳洗。庄扬贴身的衣物为汗液渗透,还带着刘弘的气息。
馆舍位于民宅间, 院外有树有井, 白日井边总有淘米的妇人, 玩戏的小儿,很热闹。今夜归来, 四下死寂。
庄扬孤零零一人, 居住于馆舍。周景授予官职后,安置在了别处。
漆黑的馆舍, 自然不似刘弘灯火如昼的寝居。
庄扬泡在温热的水中, 仰头看着小窗外的月色, 月色如水,静谧极了,他的心很沉静。
出刘弘居所时,庄扬的心跳得很快, 他向来自持, 相信没有被人看出端倪。回程时, 夜风带走庄扬身体上的热意,也一并拂去残留的缠绵之情。
庄扬擦拭身上的水渍,更换上丝袍,他执着灯盏,小步走回木榻。虽然已是深夜,但庄扬没有立即入眠, 他的头发还湿着。
漏断初静,庄扬点烛在案前书写,记述下这趟汉国之行,记录下这一路的所见。他看到了汉国的井然有序,百姓安居,这是蜀地没有的情景。庄扬的记述客观、并且不为个人情感干扰,写及汉王公子刘弘时,除去他传奇的身世,其他不过寥寥几字。
至于他和刘弘的私情,自然不会记述。
就在这夜,在不久之前,他被刘弘压制在身下,刘弘热情地亲吻他,将他的手板制在头上,庄扬不是第一次感受到刘弘的力量,但是第一次从刘弘眼里看到了狂热与偏执。刘弘这一番亲热,哪怕到此时,庄扬还可以鲜明忆起。但庄扬很少会去回想他和刘弘体肤相亲时的感受,多想无益。
十九岁的庄扬有自己的需求,他将这份需求看得很淡薄,这些年,他的全部体验,来自刘弘。和刘弘的亲昵缠绵,庄扬不觉得自己该因此羞愧。情深所致,两情相悦。
庄扬搁下笔,将书写的文章读阅一遍,颇为满意。庄扬的文章平实,不偏不倚,颇有史家的风范。不过因为庄扬时常写了便压案头,倒是没几人知晓他还有着这样的才能。
此时已是凌晨,庄扬发丝干燥,卧榻入眠,将还算柔软的被子拉起,贴在脖颈下。
庄扬想,这时辰,刘弘应该睡下了。庄扬见过刘弘的睡容,那时,刘弘搂着他,将下巴抵着他肩膀。近在咫尺,庄扬可以摸着刘弘散乱的发,触摸刘弘的脸庞。
庄扬清楚,会有他人如自己般亲近刘弘,和刘弘共枕。他们可以安然睡到天亮,身边有侍从服侍,而无需担虑被人知晓私情。因为那是天经地义的关系,而非他和刘弘这样叛道离经。
刘弘日后的妻子,会是怎样的一个人?庄扬觉得必然是位美丽的女子。
她会有着高贵的出身,知书达理,温婉而善良,集合人世间的美好,并且也将为刘弘所宠爱,在庄扬看来,成亲娶来女子,便要专情地去对待。
他们会生育子女,而这些孩子中,其中有一人,会成为刘弘的子嗣,那会是个可爱而英勇的孩子。
这般想着,庄扬从枕边取来一件带钩,放在灯光下端详。灯火中,错金的纹饰,闪着绚丽的光芒。这件信物他理应还给刘弘,但却没有还。
清早,庄扬为仆从唤醒,告知公子弘已等候在院中。
庄扬更衣梳洗,换上先前使者送来的汉国服饰,出门见刘弘。
深衣高冠,还有一柄有些笨重,但精美的佩剑,庄扬知晓这是世家子弟的装束。
馆舍中没有铜镜,庄扬也没有随身携带,他不知晓,自己更换上这身衣物后,是什么模样。
庄扬来到院中,出现在刘弘跟前,庄扬想大概很好看——自他出来,刘弘的目光就没离开过,那眼里带着惊艳。
刘弘挨近庄扬,交头接耳低语:“二郎,真美。”
庄扬微笑,想这身服饰,显然是刘弘为他准备,就是为了自己能穿给他看吗?
“公子,是要去上林苑吗?”
只要不是私下相处,在长安,庄扬都会留意称呼,他不想让人看出他和刘弘太过亲昵。
“正是,你我骑马过去。”
院外,刘弘的侍从牵着两匹俊马,显然刘弘一匹,庄扬一匹。
“二郎,今日能骑吗?”
刘弘的声音轻细,不让人听得。
庄扬听得话外之音,他从容自若回;“能。”
两人骑马驰骋,身后跟着刘弘两位同样骑马的侍从。刘弘有十数位侍从,亦是刘弘居所的侍卫。个个年轻、高大,不是普通的士兵,均是官吏的后代。
这么一群人出行,为首的两位男子极其年轻,从衣着打扮看身份显赫,穿行街道,惹得人注目。好在大清早,行人不多。
出城外,郊野的树木葱绿,天蓝水清,偶有几间民舍点缀田间。
刘弘策马在前,庄扬跟随,刘弘不时回头看庄扬,有时庄扬跟慢了,他会停下来等候。
不知不觉,两人来到一处僻远山林。刘弘在一座倒塌的离宫前停步,对跟随来的侍从说:“尔等在此等候。”侍从纷纷应喏。
此时,呈现在庄扬眼前的是一片荒凉的景致,枯藤缠绕老树,曾经宏大的离宫只剩残垣断壁,前方一条长满杂草的道路,通往幽深的树林。
“二郎,你随我来。”
“好。”
刘弘和庄扬并驱,进入树林。
林中阴凉,阳光被茂密的树叶遮挡,四周静谧。
庄扬跟随刘弘,不知不觉,来到一处湖畔,眼前豁然开阔,能看到远处的青山和天空的白云。
“二郎,坐下。”
刘弘折下树叶,当做席子,示意庄扬坐在他身边。
“阿弘,这些是杉树吗?”
他们头上耸立着高高的树木,枝叶茂盛如伞盖。
“二郎,还记得竹里的红叶林吗?”
“记得。”
“这些树到秋日也会落红叶,和红叶林很类似,都是僻静、美丽的地方。”
去年秋日,刘弘带着军队就驻扎在附近,刘弘独自一人在这片湖畔徘徊许多。
“可惜不是秋日前来。”
阿弘说的美景,庄扬始终没能看到,这份跎蹉,只因两人分离南北,难有相伴之时。
“二郎,只要你我常来,总能看到。”
刘弘握住庄扬的手,庄扬看着另一只掌中的一朵娇弱的小花,没有言语。刘弘抬手,抚摸庄扬的脸庞,庄扬这才抬头看着刘弘,他本该说点什么,却没有说出。注视着庄扬,刘弘眉眼的笑语消逝,他或许从庄扬眼中读出了什么。
“二郎,日后,你能跟随在我身边吗?”
刘弘清楚自己的心思,但是二郎怎么想呢?
“阿弘,他日若是打入锦官城,我愿意出仕汉国,但我无法跟随在你身边。”
庄扬能清楚的看到刘弘的未来,如果他的推测都正确的话。
“二郎在乎礼教吗?”
刘弘清楚庄扬不会将身子给予他所不爱的人,庄扬重情感。他爱着庄扬,而庄扬心中也有他。
庄扬轻轻摇了摇头,童年的不幸遭遇,使得庄扬将身边的人看得极重,而对那些说教飘忽的东西,不在乎。
“二郎觉得我会因你而失去这一切吗?”
刘弘从腰间扯下一面兵符,执在手上。
“阿弘,不只是失去权力,还有性命。”
庄扬言语沉重,这是他不愿看到,并且害怕见到的事情。
这趟汉国之行,庄扬看得出,汉国有一统天下的局势,刘父恐怕会成为一位皇帝。
而一旦在皇太子的争夺中,刘弘因违背伦常被剔除继承人,那么刘弘可能会被杀害,因为他是嫡长子,根本无法去安置他。
“二郎知道我怎么想吗?”
刘弘捏着兵符,眼神凌厉。
“我不会失去权力和性命,我还要二郎陪伴在我身边,白头偕老。”
刘弘已无法去做回竹里那个农民,他身份便是位君王之子,当初这身份转变,他身不由己,而那时他也还理不清自己想要什么,怎么去获得。
但是他后来渐渐看到了一条道路,很模糊,也隐隐成型。
“阿弘,待你领兵入蜀地,那时我们会相见,我给你答复,现下我无法允诺你。”
那是几年之后的事情,如果到那时,两人间的情感还在,刘弘也非他不可,那庄扬会去考虑两人厮守这事。这是很慎重的事情。
“好。”
刘弘说得毅然。
庄扬从怀里取出错金带钩,他摩挲带钩上的纹饰,看了一眼带钩,这才递给刘弘,言语平静:“此物,理应送予你的妻子。”
刘弘没接,轻描淡绘回道:“我送了。”
“你……”
庄扬用力捏着带钩,他似气恼又似无可奈何,最终手臂搁放在大腿上,手掌展开,低头看着带钩不语。
“二郎,把它收回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