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雍京梦华录-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得叫人生出永远也摸不着抓不住的感觉。
  洛青阳察觉到了霍启对自己的注视,偏转过头来望他,
  “将军看我作甚?”
  霍启收回自己的视线,没有正面回答洛青阳的问题,顾左右而言其他,指了指前面若隐若现的鲁阳城楼,道,
  “鲁阳城到了。”
  洛青阳闻言顺着前方望去,果见鲁阳城楼高耸,城门外已经立了一排迎接的官员。
  霍启一行人方才下马就有迎接的兵士将马匹牵引下去,鲁阳城令刘策上前见礼,
  “鲁阳城令刘策,拜见大将军,将军一行沐风栉雨月余,方才抵达鲁阳,其间辛苦,不言而喻,下官已设好酒宴,只待将军及各位军士赏脸。”
  “刘大人不必多礼,我与军中众人初来贵地,一切还全凭刘大人照拂。”
  “下官必定尽心尽力,士兵的安置问题,下官已经吩咐衙门里的五位吏员妥善处理,还请将军及各位大人随卑职进城。”
  言毕刘策侧身做了请的姿势,后面的随行吏员自动分出一条道路,霍启望向前方,被鲁阳城门上高悬大匾吸引住目光,但见匾上书着黑底烫金“梅关”二字。
  鲁阳周围地势起伏,有梅花五岭横亘其间,五岭相互簇拥,成梅花状,故称梅花岭,岭上山高林密,草木遮天,是天然的屏障,也是许多恶胆贼人逃避官府抓捕的去处,曾有许多草寇在此啸聚山林,梅花岭因此闻名天下。
  霍启眯了眯眼,望着这匾额顿了片刻,刘策疑惑的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并未发现任何不妥,出声提醒道,
  “请将军入城。”
  霍启点头,领着一干人进了鲁阳城。


第71章 
  简单用过晚饭,霍启就随鲁阳尉去了机要房,张信张勇二人及鲁阳的守军将领都在,霍启看了看桌上沙土堆就的地势图,问荆州战况。
  鲁阳尉答道,
  “十日前,匪军已占领南乡郡,依可靠消息,匪人计划乘胜南下,顺过丹水,直取襄阳,进而威胁江夏。”
  江夏郡是荆州首府,北接汉水,长江横贯,八方通衢,据江夏西控扼蜀益,东俯瞰江南,北窥视关中,向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而襄阳是荆州战略要地,襄阳失则江夏危。如此一看,霍启一行人面临的危急形式可见一斑。
  霍启沉吟良久,剑眉深蹙,修长有力的手指一一划过沙土上小红旗所标志的鲁阳,南阳,襄阳,江夏等军事要塞,半响后开口道,
  “今当务之急是率军前往南阳,顺白水南下,继而解襄阳之围,保住了襄阳,江夏的危机才能解。未免夜长梦多,大军在鲁阳修整两日,然后轻锐先行,辎重在后,你们皆随我一同直赴襄阳城。”
  “是。”
  霍启向鲁阳守军将领仔细盘问了红巾匪的情况,结合他一路行来揽阅的荆州战报,基本对红巾匪有了完备的了解,他又将接下来两日的修整计划安排妥当后,方才去视察军队。
  军中事务繁冗,光是整合荆州守军和通州军就花去了半天时间,当一切事物都处理后,早至亥时,有些时辰未见洛青阳,霍启今日虽然大耗精力,但他总要见见洛青阳才能安心的睡觉,这一行为似乎在一月的相处中已成了习惯。但去过洛青阳的房间后却没有发现人,他又问过随从,随从却告诉霍启洛青阳早就出了府,霍启又问随从洛青阳身边是否有人跟着,随从答道,
  “郡守大人本想派人跟着,却叫令狐大人拒绝了,令狐大人是独自出府的。”
  霍启一听,心下立马忧虑起来,荆州难民肆虐,到处都有窜亡的匪寇,洛青阳虽不是孱弱之人,但毕竟没有武功傍身,万一遭遇恶人……
  这样一想霍启更着急了,口中难免迁怒随从,
  “这样大的事情,你如何不向我汇报?监军大人若有三长两短,你如何担得起责任?”
  随从十分委屈,
  “回将军,是令狐大人不让小的跟您汇报的,他知您公务繁忙,不忍打扰,遂一人出了府。”
  霍启没有时间跟他浪费口舌,询问了洛青阳的出府前留下的话语及出府方向后就匆匆寻去。
  子夜的鲁阳城一改白日的喧哗热闹,因为宵禁的缘故,此刻家家闭门,户户无声,仅有鸡犬和鸣同风过之音。街上没什么人,加之城内街道横平竖直,霍启要寻人并不困难。不过小半个时辰,就找到了一人逛悠在街道上的洛青阳。
  霍启远远望去,但见洛青阳粗衣短褐加身,脱了玉冠,三千发丝以葛巾相缚,只一副寻常打扮,手里一掂一掂拿着一块令牌,想必就是这块令牌才能叫他在这宵禁时刻四处游荡,而不被寻查的兵士抓捕。
  少年远远见了霍启,面上含笑招呼他,霍启见他无事,心里才算松口气。
  他慢慢走进洛青阳,少年似对他心里的担忧一无所知,
  “月光不明,远远瞧见那拐角的街道上屋檐下,有一人影,极似将军,我招手试探,没想到真的是你。将军为何在此?”
  霍启深深凝视,道,“为寻你而来。”
  “欸?”没成想霍启会这般接话,洛青阳一时缄口,不知该作何回答,不知他是不是也揣摩出了这话里的暧昧意思,没一会竟微红了脸庞。霍启目力极好,洛青阳的模样自然被他完完本本的看去。
  今夜星斗漫天,但中天之月却被乌云层层遮覆,是以天地之间不甚明亮,街道两旁高悬着红灯笼,为夜里巡逻的兵士点亮光明,红色的灯火在风里摇曳,整条街的房舍都被这淡淡的红色光晕笼罩,有些暧昧有些朦胧。沉默在二人之间蔓延,洛青阳只觉再不说话,自己脸上能红到烧起来,可他在霍启面前惯常不知怎样挑起话题,半响后,还是霍启率先开口,
  “世子出府不应当不告诉霍某,鲁阳城乱,世子出府总该带个随从,也好叫我放心。”他的话点到为止,边说边向前走去。
  霍启的话里带着淡淡的责备意味,但仔细一品却不难发现背后透出的是浓浓的关心,洛青阳自然读得懂,他抿抿唇,跟着霍启的步伐一同慢慢走在寂静的街道上,似乎,此刻这世界就剩下他二人。
  两人一路聊了些无关的话,洛青阳突然走着走着停了下来,霍启见他没跟来,也顿住脚步,疑惑的转身,却望见少年一双秋水剪瞳盈着水光望向他,千千万万的星光涌进少年的眸中,那样细碎的光亮反过来也透露出洛青阳此刻心中的心情,他的胸膛也微微起伏着。
  “今夜的星空美得很,我很是喜欢,同雍京的夜幕比起来一点不差,甚至还别有一番风味。”洛青阳以口说心,吐露着内心的高兴。其实他不知道,所有的星空都是一样的,他此时的高兴与愉悦,不过因为处在了一片全新的土地上,也不过因为身边有了令他高兴的人,这一道理,他在很久之后,方才体会出来。
  霍启怔在原地,似惊讶于洛青阳突然而至的诗情画意。他眼看着洛青阳一步一步走近,在离他方寸的地方站定,两人四目相对,彼此眼中流露出来的情绪是如此相同,里面似有浓烈的情绪翻滚,即将喷薄而出,却又似在较量着二人中谁先耐不住,把那心思吐露出来。
  或许是情之所至,霍启望着这样一双含着水光的眸子,脑中有一根弦啪的一声断了,似将近来不近洛青阳身体的承诺忘得一干二净,他突然将双手搭在洛青阳的腰间,洛青阳眸光微动却并没有任何阻止的动作,霍启似得了鼓励一般,稍微用力将就洛青阳揽进了怀中,他一手覆上洛青阳脑后,手中青丝光亮柔软,一双缓缓在少年腰间摩挲,好似在把玩什么奇珍一般。
  也不知是谁先主动,当他二人反应过来时,两人的嘴唇已经贴在一起,在这微凉的夜里,对方的嘴唇无疑的温热的柔软的,叫人迷恋。洛青阳抵在霍启胸前的手动了动,似乎有退缩之意,霍启却不等他退开,压过洛青阳的身体开始重重的吮吻起来,突然而至的狂热骇得洛青阳只能紧紧的抓住男人胸前的衣襟,食指带着点挑逗意味的抠挖着霍启胸前结实的肌肉。
  二人并非第一次接吻,上一次在军帐中,霍启逼迫洛青阳承欢时便向洛青阳索吻无数,可没有一次像今日这般叫霍启兴奋,这是二人互通心意后第一次亲吻,因为不一样的意义而显得格外的珍贵起来。
  霍启将洛青阳紧紧拥在自己怀中,舌头却早已撬开洛青阳的牙关,在少年的唇内攻城略地,他追逐着洛青阳的小舌,逼着他同自己交缠共舞,洛青阳被他弄得合不上嘴,退又退不出,进也不能进,只能嗯嗯啊啊的发出一些暧昧至极的声响,在这寂静的夜里听来只叫人脸红耳赤。洛青阳被男人吮吸舔舐得津液不断下流,霍启却似宝贝一般,将它们纷纷卷入口中,吞吃入腹。
  直将洛青阳吻得几乎换不过气,霍启才不舍的分开两人的嘴唇,星光下,少年一双红唇被亲得微微肿起,因为急于换气的缘故,双唇分开,里面雪白的贝齿隐约可见,莫名有几分色气在。
  而始作俑者轻轻拍拍洛青阳的头,在洛青阳还没缓过神时又悄悄偷香一个,洛青阳后知后觉的嗔怪了一声,霍启闷声笑笑,没有说话,只拉住少年的手,又缓缓行走在月夜下静谧的大道上。
  两人又行了一些时分,夜越来越凉,洛青阳身体冷到发抖,霍启遂将自己的罩衫解下轻轻披在洛青阳肩上。
  他二人不说话,这鲁阳城的夜里就好似无人一般,实在过于荒芜了一些,霍启似察觉到了其中的怪诞之处,问道,
  “方才世子走在街上,来往巡逻的士兵可多?”
  洛青阳摇摇头,“不多,我在外面转了很久,总共就见了两队巡逻兵士。”洛青阳顿了顿,知道霍启也感受到了鲁阳城的怪异,“将军是不是也觉得有些奇怪?”
  霍启偏头望向他,等着他继续接下来的话。
  “自你我二人进城以来,见到的流民同城外相比可谓凤毛麟角,仅有的一些流民却好似不知流落之苦一般,脸上丝毫不见颠沛与惶恐神色,反而是在这城里慢悠悠的讨生活。”洛青阳细细地说着心中的疑惑,“鲁阳城内秩序井然到根本不像一座收纳了流民的城池。”
  霍启点了点头,顺着他的话接道,
  “不错,按理来说,城中流民横行,定会增加夜间巡逻的士兵,可你我一路走来,见到的士兵不过二十人,太蹊跷了些。”
  突然而起了一阵寒风,洛青阳将肩上的罩衫紧了紧,道,
  “或许,这城里根本就没有什么流民。”
  “那世子不妨猜猜看,如果鲁阳城没有接纳逃亡的难民,这些难民会去往那里呢?”
  洛青阳知他有意考问自己,但他也不是那闺阁女儿,天下风土,山川情物也略知一二。
  “我猜嘛,一部分人自然是逃到了更东的地方,剩下一批不再愿意逃亡的,必是入了那草寇聚集,闻名天下的梅花岭去了。”
  说话间,两人已经走到了郡守府,府门前两个硕大的灯笼摇摇晃晃,灯下守夜的仆人哈欠连天,门前的两尊石狮子在红光笼罩下好似张着血盆大口,整个郡守府宁静又祥和,根本不似即将遭受战乱的地方。


第72章 番外:史官提笔
  启元四年三月,春和景明,四野花香。
  三年一试的殿试已过,放榜后几家欢喜几家愁,天下士子十年寒窗,可最后真的能高登庙堂的不过寥寥,然其间心酸对于雍京城里的闲人来说是无关紧要的,他们只知道殿试一过城内又会多出许多饭后谈资,今年他们口中反复咀嚼的是一个叫‘杨翎’的士子。
  杨翎,字慕闲,扬州人,出身诗礼之家,父亲杨开元,天佑十年进士,官至礼部侍郎,居三品,食俸二千石。杨翎,杨开元四子,启元四年一甲探花,进士及第,年仅十六,一朝名动天下。
  自从放榜后,雍京城里的茶馆酒楼里,谈论的都是高中进士的士人,但论被提及最多的却不是塔尖尖儿上的状元郎,而是那个风流天下闻,貌似宋玉,仪比谢安的探花‘杨翎’。
  若说这杨翎也算是个少见的奇才,有传言说他出生于八月十五中秋夜,彼时有异象横生,红光乍现,花满中庭,只不知这话里几分真假。杨翎八岁时,才识高到已无大儒能传道解惑,遂随父进京求学于国子监,亦鲜有敌手,自此自视甚高,目下无尘。十二岁性情忽变,似厌倦诗书,不在埋头苦读,而是放浪形骸,呼朋结友,开始游历山河风物。不知是不是巧合,正好躲过了本朝最大的一场动荡。十六岁归来,在父亲的逼迫下,参加科举,一举夺名,高中探花。
  按例,放榜后,将由皇帝亲自在萃英阁宴请高中的士子,此举目的有三,一来庆贺士人高中,二来皇帝笼络人心,三来为天下士人树立榜样,此外还有一个达官贵人们心照不宣的目的,为家中女儿寻觅良婿。
  杨翎向来不喜这种浮于表面的宴饮,奈何有皇帝做东,谅他有再大的胆子也只好乖乖的换好衣服,叫上仆从,顶着冠盖,去参加那人人向往的宴会。
  他本就是天纵英才,生来自负至极,从小到大能被他看上眼的人一只手都数的过来,能被他看中,这人定在某一方面有十分过人之处。
  到了宫门口,杨翎由仆人牵引着下了轿子,但见红漆铜钉的宫门前冠盖云集,儒服塞道,他盯着人流瞧了一会,忽而莫名的叹了口气,一边随行的小厮疑惑,问道,
  “公子为何叹气。”
  杨翎拿眼看了看他,又抬头看了看朱漆宫门上高悬的牌匾,缓步向前,慢悠悠道,
  “楼高百尺,可接星辰,煌煌威势,刍狗苍生。”边说还边揉了揉脖子,一点士人礼数也不顾。
  那小厮不懂他的咬文嚼字,摇头晃脑的想了想,也没个所以然,望了一眼高耸的城楼,也跟着杨翎到了宫门口。
  仆人自然是不能进去的,杨翎等人在门口被禁军搜检一番后,由宫里来的太监领路,弯弯绕绕,走了有两刻钟,才到达山环水绕,花缀翠点的萃英阁。
  士人都到齐了好久,皇帝才姗姗来迟,听见太监的通传声,原本叽叽喳喳谈天说地的士人们都安静下来,等待着能近距离的一睹龙颜。
  洛天成一身明黄走来,由远及近,唇边始终含着淡淡笑意,谅是如此和颜悦色,他身上仍有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摄魂夺魄,平白叫人感到一股子压力。随他而来的还有朝中众多高官贵戚和宗室里恩宠正浓的亲王世子,浩浩荡荡的一批人,黑压压的走过来,杨翎虽站在最前面,却还是没忍住嘴边挂了一丝冷笑,虽只是转瞬即逝。
  天下胆敢如此藐视皇权之人,怕是凤毛麟角的,他杨翎就算一个。
  洛天成一落座就赐座在场的众人,让萃英阁众士子惊讶的是,坊间巷里都传闻雷厉风行铁面无私的帝皇,长相却极为清俊。
  与众人都把第一眼目光放在皇帝身上不同,杨翎却首先注意到了落座于洛天成右侧的洛青阳。
  洛青阳穿着一身竹青长袍,束着白玉冠,眉目清逸,身形挺拔,这样的人实在太惹眼了些,哪怕旁边坐着的是一代帝皇。
  杨翎不由得摸了摸腰间玉佩,微凉的触感让他舒服得很。
  士有行而高简,风格俊俏。
  这是杨翎对洛青阳的第一印象。
  能够坐在皇帝身边的人自然身份非凡,可惜杨翎无心朝堂之事,是以根本不知道洛青阳的身份,他只能随便拉了身旁的士子,问道,
  “敢问同年,坐在皇上右手侧的那位大人姓甚名谁啊?”
  旁边的士子本不耐突然被拉扯,可一见是探花郎杨翎,立马换了笑脸,热络道,
  “探花郎如何能不知那位贵人。他正是安和王府的世子,皇上最宠爱的堂弟。”
  杨翎听闻答案竟愣了愣,没想到他就是洛青阳,传闻中以色侍君,罔顾人伦的洛青阳。你看,连旁人介绍他时,也难免带上一句‘皇上最宠爱的’前缀。
  杨翎道了谢便又正襟危坐,目光却不受控制的望向洛青阳,哪知洛青阳似也感受到了他的注视,那双美眸也淡淡瞧着他。
  眸子虽美,却没有神采,杨翎甚至还觉得,这位声名狼藉的美人,眼角眉尖蹙着一股淡淡的忧愁,很淡,可若是仔细留意,也一定能发现。
  美人蹙娥眉,不知心念谁?
  杨翎是枉顾礼节之人,他就这般盯着洛青阳瞧也不知收回视线,直瞧得洛青阳皱起眉头,他这一皱眉,一旁时刻注意着他的洛天成自然发现了杨翎的‘犯上’之举,或者说轻薄之举更合适。
  这下,换成了帝国最有权势的人,狠狠的皱起了眉头。
  杨翎无奈,只能笑笑转移了视线。
  接下来宴饮的内容对于杨翎来说已经可有可无,因为他把全副心思都放在了洛青阳身上,不知为何,这美人半途却离开了萃英阁,杨翎虽然心下十分可惜,却也感谢洛青阳中途的离去,若是洛青阳待得再久一点,估计皇帝就会因为自己猛瞧洛青阳而问罪于他了。
  更不得不提一嘴的是,杨翎爱极了洛青阳对待洛天成的态度,那是极冷淡的,极疏离的,与外界的传言大相径庭。
  原来所谓媚上惑主的妖人,却是世上唯一一个叫皇帝可望而不可得的人。
  世人皆说,洛青阳狐媚近妖,导致君臣失和,这里的君指的自然是洛天成,而这里的臣指的却是久居西北的边疆大吏,霍启。此二人皆是可以撼动山河的人,他们一旦失和,危及的也是江山的稳固,所以洛青阳的罪,很大很大,大到人人愿得而诛之。
  当然,杨翎认为,要是真有人得了这样清贵的美人,只怕捧在手心里也怕摔了,就像这不可一世的帝王,为了博得美人一笑,不惜大兴土木,搜罗奇珍,惹得天下怨声载道。到头来,洛青阳身上的罪过更大了。
  宴饮结束,杨翎最后也没收到什么惩罚,其实,除了沉迷‘美色’这一条外,当今皇上洛天成还真没有什么值得人诟病的地方,他对内励精图治,对外广开疆域,真正有那‘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盛世景象,心胸也远比他的父皇‘平帝’博大,能容人过错。
  新进的士子们在酒宴上莫不呼朋唤友,交结权贵,独独这‘痴人’杨翎,一人饮了无数玉液琼浆,是以等他出宫门时,脚步都已虚浮,接他的小厮一见他醉得歪歪扭扭,赶忙上前去扶住自家公子。
  杨翎虽醉得脸色驼红,但一双眸子却清清亮亮,好似有什么精光一般,他踉跄的被小厮扶到轿前,却在入轿的前一刻顿住了动作,因为不远处,立着的正是他想了一个下午的人。
  那人缓缓而来,在三步之远处停了下来,大醉的杨翎却好似闻见了花香。
  呀,他醉得更厉害了。
  “杨翎见过世子。”
  洛青阳微微颔首,“杨公子不必多礼。”
  杨翎有些受宠若惊,一项目空无人的他竟然有些不知所措起来。
  只因,不知美人等他,所为何事?
  洛青阳看出了他的疑惑,淡淡解释原因,
  “杨公子才空士类,一曲《平凉赋》惊为天人,我很喜欢,特此前来,不过是想认识认识惊才艳艳的杨公子。”
  没想到是这样的原因,杨翎平日喜欢写诗作赋,他游遍山川大河,五湖四海哪里没有他的足迹,每每兴致所起便会尽抒胸意,挥毫弄墨,一篇篇流芳千古的奇闻高赋就此诞生。
  他的诗赋之多,谅是他自己也不记得有哪些有多少了,听洛青阳的话,偏偏他就对这一篇感兴趣。
  杨翎从来就是那等心直口快的人,心中有疑惑,他自然要问出,
  “杨某诗赋之多,为何世子独中意《平凉赋》?可是有什么特殊的原因么?”杨翎心中有个猜测。
  听他说起平凉来,洛青阳缺乏神采的眸子里竟然微微亮了亮,嘴边不自觉的带上一缕笑意,看得杨翎直了眼。
  “平凉,有一故人尔,许久不见,很是想念,听君的《平凉赋》,平白又勾出许多回忆来。那样疏阔豪壮的文字,也只有杨公子这样旷达无畏之人才写得出。”
  听到洛青阳夸赞他,杨翎破天荒的有些耳热,说到旷达,他又如何比得上洛青阳,身负污名而不争。说到无畏,他又如何比得上洛青阳,天子情义也敢置之不理。
  实在是羞煞他了。
  杨翎还想说些什么,哪知洛青阳本不愿同人多说话,在他还未说出口前,已经告了辞,自去了。
  洛青阳不同于其他的世家公子,他坐的是高头大马,马背上的人,凛凛之姿,风骨灼灼。
  此时夕阳西下,辉光遍洒,殿宇宫阙也被镀上一层淡淡的金色,出宫的达官贵人们纷纷坐轿离去,洛青阳一人一马,在这情境中格外的引人注目,他的身姿正如他回眸时的神色般笼着淡淡的哀伤,一步一步远去,竟好似要走到那日落尽头。
  杨翎将手搭在车辕上,支撑自己的身体,他望着渐行渐远的洛青阳,淡淡吟出那句万古流芳的诗句,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这是杨翎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见到洛青阳。
  民间对于洛青阳突然的消失有着众多解释的原因,有人说他失宠被杀,有人说他被皇帝囚禁深宫,还有人说他悄悄出逃江湖,但杨翎却认为那些流言不过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