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风月寻常-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红门漆,鎏金神兽辅首,两道旁栽葱郁枣树。
金边蓝底牌匾,置于府门正中,上书:太子府。
那枣树,是前年生辰,父皇命人来栽的。
说是寓意早得贵子,凡事快人一步。
可他连太子妃都还没有。
父皇已数次施压,朝中臣子也不少因此得罪过方故炀,这春季又至,往府上派的宫女也越发越明艳,夭桃浓李,个个气质不凡。
他派人查过,好几个都是些世家之女,名嫒美姝。
门口的守卫揉了揉眼睛,定睛一看,连忙大起精神来:「太子殿下!」
在道旁给枣树打理枝桠的小侍女收了手中毛掸,低头站在一边,急急行礼。
方故炀把马给了一旁等候多时的管家,语气漫不经心,问那侍女:「画师呢?都在等我?」
侍女点点头,发髻插了珠玉步摇,一袭桂子绿齐胸襦裙,似都能看到绁袢。
若不是她一截瓷白天鹅颈太惹人眼,方故炀都不会注意到自家府上连侍女耳中都嵌了颗明月珠。
她把腰弯得极低,「回太子殿下,是的。」
方故炀正好出神,她一弯下身子,忙不迭看到扯得太过低矮的襦裙领口,露出一大片白皙。
皱了皱眉头,太子面上敷冰。
那侍女见他眼里的冷漠都快写在了脸上,心下一跳,直接跪在地上,双肩轻颤,嗓眼挤出的声儿也似受了惊的黄鹂鸟:「太子息怒!」
方故炀终是忍不住了,一阵暴喝:「起来!」
吼得身后的老管家身形一颤,低头不多言。
「太……太子您……」
小侍女捻紧了衣角,不敢抬起头来说话。
「淮宵在哪儿?」
老管家声音幽幽而起:「回太子殿下,藏书阁。」
话语未完,方故炀便没了人影。
淮宵正拿了一本讲解草药的书卷在来回翻阅,忽地被人打横抱起。
书落了一地,正手足无措,方故炀故意松了一下手,淮宵惊得搂紧他的脖子。
他是又惊又羞,难得动了怒:「你做什么!」
「别看了,」
方故炀耳根泛红,忍了又忍,才道:「今儿个是春分,我差人去卖了得月楼的驴打滚,他们家的黄豆面磨得上好……」
淮宵眯了眯眼,低低一应了一声,瞳眸被窗外阳光描出一层薄薄的光晕。
「你先放我下来。」
「不放。」
……
第18章 第十六章
第十六章
食罢糕点,加上春分要吃的春菜竖蛋,算是用过了晚膳。
两人踱步出厅,见夕阳已度了屋顶,天际倏暝,时不时有几只画眉落了飞檐边。
「昨日……我父皇来信,说我选妃的年纪到了。」
憋了一个时辰,淮宵终是说出了口,故作着语气云淡风轻,仿佛在讲述着别人的事情。
「现在选妃?」
方故炀甩了甩袖口的褶皱,停下步子,眉峰微蹙,转过头看他,「你不是早就到了年纪?」
「明年冬日一过,我岁及弱冠。迟不婚配,朝中着急罢了。」
「我也没娶。」
淮宵认真地看着他:「你比我小些年岁。」
「书信往来,我没意见。」
语调有些不耐,方故炀用过晚膳起了一身细汗,捋下锦袍,露出紧实肌肉。
泛着潮光的半边臂膀显了出来,他转过身子去摆弄博古架上的卷轴笔墨。
他取了墨正想写点什么,张嘴欲言,却又忽而没了兴致。
「可要在我大裕的地盘给你封妃……转告你的亲信,休想派半个女人过来。」
后半句话他硬生生咽了回去,他太子是步步为营的人,万事欲念都得打碎了往肚里吞。
他生怕那句来一个我杀一个惊到淮宵。
附有薄茧的手去压翘起边儿的宣纸上,他指腹轻轻蹭出声来。
淮宵料他都看不见自己脸上的表情,一时没绷住,嘴角幅度微微有了变化,琥珀色的眸子忽闪,轻叹一口气。
「知道了。」
「走吧,」
方故炀像是不想被他看出太多端倪,觉着外面凉了,回身取了件大氅给他披上,「去前厅,有画师画像。」
……
常初和扶笑端着驴打滚和花灯来到府上时,夜色向月浅,天已差不多翻了墨。
进门就见方故炀拿着卷轴,站在正厅门口,边往怀里塞边朝门口来接他们,身后跟着想夺过来瞧瞧的淮宵。
他在那人身后站着,夜风拂摆,不复幼时朝气,现只是安静而进退得当。
远远望去,好似轻鸾着春衫,消瘦衣宽。
「故炀,你手里拿的什么?」
常初凑上去问,方故炀摇摇头,只说是送给淮宵的东西。
这话一出,暧昧至极,常初听了也不多问了,转身接过扶笑手里的食盒递给淮宵。
她今儿挑了条曳地长裙,妙鬘挽上瑶台髻,难得涂了些胭脂桃匀。
肩上搭着的滚了边儿的镶毛斗篷,从新旧程度来看,极少外穿。
淮宵接那食盒时,因暗没看清楚,自己的手覆上常初的手。
常初一惊,也未将手收回,只是低下头去。
从方故炀的角度望去,隐约能见着她发烫的耳。
「对了,这驴打滚。」
一旁的扶笑也是看得清清楚楚,侧身往跟前挤了挤,连忙说道,「春分该吃一点的,就送过来了……」
「我们已经吃过了。」
冷不丁地语气一出口,周遭温度似骤然降了不少。
方故炀一时间有些烦躁,镇定下来缓和了些情绪,朝着背过去的常初说:「小初,你带回府给你哥吃罢。」
常初下唇咬得死紧,点点头,看着扶笑把手中提着的两盏花灯塞到方故炀手里。
「往年每到这个时日,我们都要点花灯。」
方故炀摸了摸花灯,不由得触景生情,开始对那个没多少功夫回去的地方产了些念想。
「有时间替我和太子回博雅堂点一些花灯,毕竟那里也是家。」
一直不言语的淮宵突然笑道。
扶笑弯了月牙似的眸,突然想起什么,眼神流转一番,小声道:「听说最近河西郡的异姓郡王高戬来京城汇报郡内情况,在街上碰到杏儿,就跟着杏儿追了好几条街,就为了问个名字,那高戬武功了得,惊鸿拉着杏儿跑,暗卫出面挡了人,才得以逃脱。」
「高戬?河西郡王?」
方故炀似笑非笑,唇角勾了勾:「此人据说文韬武略了得,相貌堂堂,当地不少达官显贵提亲。」
「为什么郡王不姓方?」
淮宵问,「为什么姓高?」
「据说河西老郡王是当初立下战功,但又达封侯,就封了郡王,估计这高戬,是他儿子。」
扶笑答道。
淮宵难得来了点兴趣,凑到扶笑跟前来,问她:「他跟着我家杏儿追什么追?看上了?」
「什么你家?」
捕捉到这词的扶笑一愣,又看看太子,把调侃的语句吞回了肚里去,只是摇摇头:「不清楚,这几日,都是惊鸿送杏儿回宫。」
听到「惊鸿」二字,扶笑似是想起来什么事,说:「我去将军府找小初的时候,都没见着她哥。故炀,你知道他去哪儿了么?」
方故炀一愣,面对着扶笑,一时不知怎么回答,讨救般地侧过脸看了一眼淮宵,而后者是不知情,瞪一双凤眼,直直看着自己。
就是那晚,方故炀才发觉淮宵的眼角比儿时越发上挑不少。
虽说用朝中那些个老臣的话来说,淮宵生得一副清心寡欲相,但如今自是多了几分风流。
四人正相顾无言,各有所想,这时,方故炀派去跟着常尽卫惊鸿的侍卫却是直直从屋顶翻下来跪到他跟前,喘气连连,观察了一下他的脸色,抱拳道:「殿下,常公子在八秀坊跟四个胡人打起来了!」
刚想阻他言语,方故炀闻言神色已凌厉起来。
扶笑脸色变了又变,她自幼长在皇城,八秀坊是个什么幺蛾子地方是清楚不过。
她手紧紧攥着常初衣袖,一句话没说。
方故炀只觉眼前点了玛瑙的翠金钗甩出一圈儿弧线,扶笑转身便出了府。
常初被她稀里糊涂地扯着走,连忙回头朝着方故炀和淮宵说了声先走一步。
那侍卫呆在那儿,随即便反应过来,惊得一额冷汗,又匍到地上:「殿下,我先折回去通报常公子!」
方故炀嘴角一翘,准了他,见那侍卫没在也没转头看淮宵,只淡淡道:「走,去看看。」
才不过入夜的功夫,八秀坊附近点起街灯数盏,火光通天,城内巡夜的侍卫把街市封了个水泄不通。
方故炀跟淮宵的马赶到的时候,下马便见到躬身叩拜的龙朔。
这事儿牵扯□□,又有胡人参与其中,事关重大,惊动了城内九门巡捕营的提督统领龙朔,便带了巡夜的人来,先封了场子再说。
方故炀还没来得及开口问询,就见龙朔起身一顿怒喝:「大胆!」
八秀坊门口站的那一轮子莺莺燕燕,连忙低了眉眼,不再直勾勾窥探太子真容,不敢妄议。
哭的哭惊的惊,个个乌鬒如云,长袖飞带,好不热闹。
这种情况下,淮宵心中竟是觉着有些来气。
挺了身子朝那些女子看去,见有些个胆大的,还在偷瞟太子。
拨开围成人墙的巡捕营众侍,方故炀便看到了常尽。
他被扶笑直接堵在了八秀坊大石阶上,欲言又止,进退不得,后者瞪着双大眼,也不说话。
常初被卫惊鸿拉着在一旁,四人僵持。
方故炀再走近些,便看到扶笑那双明净纯澈,带些倔意的眼里,竟生生掉出泪来。
那晚常尽被常初拎回府上,交了常老将军发落,常初溜去了扶府,奉太子和淮宵之命,伴了扶笑一夜。
撤了巡捕营,押了那四个胡人,遣回那些姑娘后,夜光风寒,已然是下半夜。
龙朔一路跟回太子府,直到府门口,方故炀派人出来接了淮宵回房歇息。
府上近侍来了,淮宵并未下马,取了项上系带鹤氅,手握着缰绳靠近方故炀一些,伸臂揽过氅带,围于他肩头。
淮宵便只着了里衣与一黑边白裳,翻身下地,夜风掠过他足底泛起寒意,惊得马儿频嚏。
他仰头看着马上的方故炀,对视数秒,开口淡淡道:「夜深露重,太子议事要紧。」
说完也没做多停留,从身边近侍手里接过灯盏,轻道了句:「我来。」
身后春雨落后的潮湿冷气还未散去,太子骑在马上,裹着淮宵的鹤氅,看着他手执一盏紫金浮雕灯,没入府邸暗色里。
他唤了一近侍的名,差人到了跟前来。
「把橱里那床厚些的新的苏绣织金锦被拿去他那儿,」
方故炀压低着嗓子,似被一宿折腾磨得哑哑的,「吩咐下去。」
那近侍猛地一抬头,有些支支吾吾地应:「太子殿下……那是御赐……」
沉默半晌,他听见太子开口说:「今日我与他同睡。」
不敢再多言语,近侍道过安后匆匆入了府,方故炀也转过身子来,对着一旁等候多时的龙朔一点头,两人便骑马向城门口巡捕营奔去。
淮宵回了房睡不踏实,但方故炀这样半夜议事的习惯不是一次两次。
一来二去他也习惯了,只是仰躺于床上,数那缠丝的窗绡被夜风卷起了多少下,月色泄了多少入窗,够装几杯银盏来。
迷迷糊糊眠至五更,他耳边似有脱鞋袜宽衣之声,睡意醒了一些。
正要支起身子,便见方故炀吹了烛火,下一秒便觉被褥里袭入一股子凉意。
太子难得蹑手蹑脚了起来,手脚放在小腹上,静静躺在他身侧,低声说:「醒着?」
「才醒?」
淮宵刚出声,太子便伸臂过来,顺势侧过身来,面对着淮宵的脸,长叹一声:「好累。」
「那你……」
在黑暗里眯了双朦胧眼,淮宵张了张嘴,正想说什么。
太子的手抚上淮宵额头,一缕一缕捻走遮住他眉眼的碎发:「那四个胡人我扣下了,常尽和卫惊鸿回府关三日禁闭警告,八秀坊查封三日,龙朔监管不力,罚去禄五百石。」
淮宵感觉额上不再有痒的感觉舒服多了,眨眨眼:「扣了?」
「嗯。」
方故炀应了一声,见淮宵没再接话,又说:「是木辽的人。」
「那……因何而起?」
他听见淮宵轻声问他。
府内挂灯未灭,透进房内来,依稀可见海棠红的织锦被将淮宵的面颊映出了几分酡红来。
太子呼吸一窒,没接话。
他只是掩过被角,又侧过身子,背对着淮宵,说了句睡吧。
淮宵在暗里看不着太子的眼了,倦意又上了头,将被子往身边人脖后掖好,闭了眼睛。
要睡着的时候,淮宵心里想,自己本想是问他要不要再睡过来一些,怎的他就接话讲今晚的事儿了?
已经睡着了之后,淮宵也不知道,太子待他呼吸均匀平稳后,又小心翼翼地转过身子。
这时天际已然泛了白,太子瞧着这人稀微灯火下的轮廓,盯了好一会儿。
第19章 第十七章
第十七章
翌日,大裕朝堂之上。
昨日八秀坊的事处虽理得及时,但太子还是执意让四个木辽人被扣大裕的事情传开了来。
今日早朝开得晚了些,在清晨,八秀坊的事就已惹来满城风雨,巡捕营个个守口如瓶,任街坊百姓以讹传讹,瞎猜了去。
有的讲木辽人来皇城是专门刺杀太子,截了个空,那天破天荒地太子没和常卫二府的公子同行,也有的讲常府常尽公子乃战神转世,得他者能得天下久合,木辽人来,是妄将他「请」去的。
太子直接将那四个木辽人入了巡捕营羁押,拒谈此事,这态度引来朝中一些臣子不满。
这皇帝刚坐稳了身子没一炷香的工夫,太子便被几个朽臣参了几折。
常卫二府出此大事,昨晚灯火通明,常将军与卫相也是一夜未合眼来,今晨便被皇帝免了早朝。
这么一来,太子身边的人都忙那事去了,龙朔也被罚在殿外守着,便没站几个人。太子仍是站得挺直,面覆冰霜,看不出神情来。
一番激烈言辞说尽,有臣子往后退了去。这时,一身着绛紫朝服,胸前绣着孔雀的中年人向前一步,直直作揖道:「臣,秦赴舟,叩见皇上。」
皇帝难得一口气说尽了话:「爱卿免礼,何事要奏?」
秦赴舟道:「大皇子已遵照皇上之意释放。」
虽早有风声,但亲耳所闻后,方故炀仍不自觉心头一凛,沉着神色将周围文武百官一阵扫视,鹰隼般的目光最后锁定在那秦赴舟身上。
这人他早有耳闻,近日才召回皇城,倒是他头一次见。
秦赴舟胸前赐补有斗牛飞鱼,这是皇帝特赐的象征。
皇帝不言,当众拟了诏书,谴人交与秦赴舟之手,虎目不怒自威,一切都在昭告着,此事已了。
方故炀的拳头在袍下攥得死紧,面上仍是如止水般。
裕历一百六十四年,裕文帝封长子方故燃为平阳王,封地平阳,远调离京,一月一早朝。
一场雨后,皇城已迎来仲春。
凉风自倚,远山着色,余下清爽气息浅浅,吹来城内又一年好兆头。
近日朝内事务繁忙,从前潜伏已久的问题在一场春雨后如笋般冒出了头来,那锄笋的斧子皇帝拿不动了,自是全权交与了太子去办。
此时常尽与木辽人在八秀坊莫名扯上了关系,常老将军直接让廷尉正的人押去反省,卫惊鸿也在家被关着。
方杏儿在宫内待了好些天,也不见方故炀来接她,拖了人口信才得了此事风声,披了身斗篷要出宫,被早早守候在院门口的太子手下侍卫给请了回去。
那四个木辽人,服毒自尽了两个,审也没审出个所以然来,只强烈要求着要见常尽,全被廷尉正挡了回去。
木辽皇宫那边已接到消息,连续几日骚扰大裕边境,这边朝野上下已然是一副备战的紧张状态。
经西云几战,大裕急需韬光养晦,不得穷兵黩武。
常老将军说,若是要挥剑北上,也得等入了秋来。
一帮老臣商议来商议去,皇帝钦点了派一千精骑前往边境,其中领头的就是龙朔。
这么一来,方故炀身边的重要得力干将又少一位,全凭他一人与朝中众臣周旋。
方故炀在巡捕营待了一天,走时他那匹胡马见他来,仰头哼哼几声,鬃毛上沾遍了露。
带一身疲惫回了府上,还没进院里,方故炀就觉着今日出奇地安静。
桌上点了青瓷油灯,兰膏明烛,散着股令人安神的香来。
今日老管家不在,不再给他监视一般的感受,太子觉着好受多了。
他取了脖上系带,修长的手指翻飞一阵,扎成结套在了椅背上,手掌摁住金丝软枕,坐了下来,长舒一口气。
「太子。」
见太子坐下了,这时才有侍女敢上前来。
她低了眉眼,心想太子方才一身煞气进院,眉头紧锁,似憋不出一口气来,步履迈得大,靴子蹬上门槛发出闷响,蟹壳青轻裘的摆都在身后翻飞成弧线,好生吓人。
「太子?」
等了会儿,太子不言,她只好再怯怯地唤一声。
太子见她托着盘,上置了一莲花亮银盅,眉间沟壑深了几分。
他看得出这是宫里的物件,也不想多问,只从喉间应了一声。
「嗯?」
应是应了,却不想听她多言这蛊是怎么回事,太子逃也似地起了身,转身便想朝回廊走去。
那侍女胆大,向前一步拦了他,抬头眸底是盈盈水光,偏过头看了远处站着的宫内侍卫,紧紧咬住下唇,声小得跟猫儿似的:「这,这是皇上赐给殿下的……殿下且饮了罢?」
方故炀自是跟着她的目光看到了暗处的人,心中一下焦躁起来,再加上白天的琐事,已恼得他一身戾气没处发泄,抬手接过那银蛊,闻了闻那液体。
他指缝夹住的银针刺了半截入蛊,确定完无大碍,只是烈一些的香醪后,太子仰头饮尽。
酒劲冲上头,方故炀稳了稳身形,看了一眼身边想来扶他的侍女,伸臂一挥,靠着厅内的柱子站了会儿,嗓子哑哑的,沉吟一声:「都退下吧。」
那宫中的侍卫瞬间没了身影。
他抬眼看今日府内点得昏暗的灯火,早早遣散的其它侍从,那兰花燃出的香灯,这个面生的女人,她的一身广绫长尾鸾袍。
这一切凑在一起,便在心中得出了结论。
太子此时只是醉意上了头,心中暗自庆幸无燥热之感。
他眯起眼来,忽觉得这女人眼熟,开口问她:「姑娘是哪处府上千金?」
那女孩身形一颤,早知太子没认出她来,但被问到还是红了一双鹿似的眼。
悄悄在裙摆下跺了脚,轻声嘟嚷道:「妾身……妾身展如眉,博雅堂见过殿下的。」
太子盯了她好半天,才回过神来,展如眉?
户部尚书的女儿?
握紧户部能握住不少实权,田赋厘金,有利无弊,父皇这算盘打得真是不错。
他记得和这女孩子在博雅堂里做过同窗好几年,对方如今也不过十五六岁的年纪,从前什么样,自己都没太多印象。
强压下上头的微醺之气,他快站不住脚了,取下椅上那身轻裘,给展如眉披了到肩上。
他轻声说:「我差人送你回展府。」
展如眉一愣,眼更红了,从袖口伸出一只素白的手轻扣住太子的手腕,开口道:「妾身仰慕殿下已久,今日之举也是家父与皇上定下,翻年一过,殿下年及十八,这……」
「我不会娶你,更不会碰你分毫。」
太子抽出手来,眉眼间已带了凌厉之气,他张口想说别的什么,却是嗓子已干哑得难受,缓了一下才慢慢磨出字句:「你回罢。」
咬咬牙,展如眉凑近一步,说:「今日平阳传来喜报,说大皇妃已有三月身孕。」
令人窒息的沉默在两人之间融化开来。
油灯被夜风拂得摇曳生姿,烛影映在太子脸上,忽明忽暗,捉摸不定。
太子喉结上下滚动了一番,一张俊脸上已冒了些细汗,耳廓红得发烫。
展如眉见他神色有些异样,连忙开口继续说:「为了抢先诞下龙孙,大皇妃和大皇子吃了不少药,那几个木辽人,就是去用他们……」
太子闭着眼靠在柱子边,脑子里嗡嗡直响,像出现幻觉般,闪过淮宵他们一行人被午门当斩的场景,被宫内禁军追杀在山林荒野中的模样,和自己跪在大皇子跟前高喊「吾皇万岁」的情景。
额间有一滴汗已滑过他嘴角,有咸又苦涩的味道。
「父亲知道皇上宠爱殿下,但皇上也常私召大皇子,这次刺杀殿下的事都平淡处理,谁也不知最后……」
展如眉话还未说完,太子睁眼,喉间碾出一声暴喝:「别说了!」
他靠着柱子喘气,拔出腰间长剑剑鞘,抵在地上撑着自己的身子,转头便进了离院内最近的一间房。
进了他便后悔了,他看到这间书房还挂着一幅淮宵的字。
那字写得是秀丽疏朗,筋骨俱备,看着那一处处横竖撇捺……
醉意朦胧间,方故炀都能想到那日淮宵解了貂裘,挽好衣袖,露出一截好看的皓腕来,难得笑弯了眉眼。
他说,献一幅墨宝给殿下作小寒贺礼。
太子问他,小寒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