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风遣楹-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在怪朕。”
  “草民不敢。”
  “你就是在怪朕。”
  “草民不敢。”
  “还是在怪我。”
  “……我……不曾。”
  两人之间的一来一去,这下轮到邢夙昔一时无措,堪堪从嘴中挤出两字,似喜似怆,居然向后虚退几步,手中的烛火焰跳了跳,在映出一张颓倦却轮廓深邃的脸后,就这么灭了:“当……真?”
  玉笙寒无言,他怕再开口,便又是西风白发,明日黄花。
  半响,二人都没有做声,周遭鸦雀无闻,静若灵堂死寂。
  旧时恶疾引得玉笙寒手足微痛,他微微抬眼,却见那如千尺深渊般的眸子正略带几分笑意望着自己,其中匿着的是玉笙寒避之若浼*的豁口——那人曾说,自己怙顽不悛*,七情六欲便是浮在表面上的假样子,不浸于肤,不浃于骨,区区二十余岁却却似得老僧入定。
  可那人不知的是,十年前那一双清澈瞳眸赐予自己的那一味爱恨,早已沦肌浃髓,让自己永生永世不得翻身。
  鹤归华表,气返青云,是当年人,却不似当年影。
  邢夙昔弯下腰来,一双薄唇停于玉笙寒耳边,咫尺之间,字字铿锵:“玉解意,我邢夙昔爱煞你了。”
  我本欲与时迁徙,与世偃仰*,可是。
  罢了,没有甚么可是。
  玉笙寒心下惶恐,身子却是着了千钧,挪动不了半分,声音也是分外喑哑:“承蒙殿下错爱,草民当受不起。”
  “何来受不起一说?朕说你受得起便是受得起。” 殿上天子的笑颜终于还是在玉笙寒这句之后分崩离析,不留情面地揭开了他眼中狼藉,“解意,你是不是今生今世都不会原谅我了?”
  玉笙寒微微皱眉,面前之人哪里还有当年半分“毁录斩龙”的狂妄,心下一软,让步似的长叹一声:“……我从来不曾怪你,何来原谅?”
  邢夙昔浑身剧烈一颤,猝不及防间便在玉笙寒面前跪了下去,烛台咣当一阵坠落于地,余音在殿堂中响了又响。只见他死死抓住玉笙寒的双臂,似溺水之人寻到了可以依靠的枝干,二人阔别五年的这番匆猝而视,震得玉笙寒好似好似一口烈酒直灌入喉,五脏六腑俱呈了灼火之势。
  玉笙寒就这么任由邢夙昔双手十指紧紧扣于自己肉间,任由已过而立之年的当今圣上泪水肆意,泣不成声。
  见他如此,玉笙寒沉吟良久,最后还是轻拍了他后背,温言道:“……没出息,我都回来了,你还哭甚么。”
  “我开心,解意,你起来罢,勿要这般跪着了,地上凉。”听了玉笙寒嘴里这一句,邢夙昔又哭又笑,随意抹了一把泪,这厢又拉了玉笙寒起身,“你回来为了何事?为李闫卿?”
  玉笙寒随他起了身,点点头:“嗯。”
  “你连夜奔来就是为了让朕收回成命?”邢夙昔似乎是在瞬间收了眼泪,“你觉得朕为何要应你?”
  不待玉笙寒应声,邢夙昔怕他离开似的,倒是自己先答了:“朕信他,参他的那些人是户部与吏部的,那皆为钟不归的党羽。”
  “可是……”
  “李将军不是那种叛国之人,账目真假难辨,还需时日斟酌此事。毕竟啊朕的位置,还是你与他帮朕得来的。”邢夙昔眼眶尚红,嘴角噙着不明意味的讥讽,“于是朕与李将军就这么设了一计,让朕看着与他似有不和,就看接下来钟不归会如何动作。”
  玉笙寒隐隐觉得何处不大对,毕竟自己曾与钟不归共事数年,并非觉得他的野心会如此光明正大地搁在明面上。
  更何况,人心经得起如此设计么?
  “他想扶覃昭当傀儡。”邢夙昔似没有注意到玉笙寒的情绪变化,这厢嗤笑了一声,将龙袍甩了一甩,“自朕与他决裂后,他还是等不住了。”
  “可是,钟大人如此急迫的原因何在?”玉笙寒言语中依旧犹疑不绝,在边关战乱之时作此决策着实非智。
  “想必是得知了二十年前那事的真相罢。若他不知,那镇江丹徒亦不会有甚么杨府灭门了。”邢夙昔眸子动了动,倏然间一把拉近了身前之人。玉笙寒只觉唇上蓦地一热,慌乱中便伸手去拦,哪知腕子却被牢牢擒住,邢夙昔盯着他,一偏头,生出了那久违的吊儿郎当的笑意:“解意,怎还是对我没个提防。”
  这般无赖,到头来还是不曾变过,玉笙寒是又好气又好笑,也不知方才那个嚎啕大哭之人是何许人也。
  “解意……”被邢夙昔这样一唤,玉笙寒便失了转圜的余地,只得顺从地松了口,任由邢夙昔的舌顶开唇齿,侵…犯似的索取着自己的舌底与上颚。
  灼热的气息汇聚在二人脸上,玉笙寒依旧下意识僵直着,把低吟尽数压于舌下。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这些时日,可曾想过我……”邢夙昔松了他捉的那腕子,换了手就去扯玉笙寒的黑衣,“五年啊,你怎么就忍心……放我一人在这帝宫天苑里,整日面对那些非人非鬼……”
  “明明是你……唔……算计我在先……”唇舌交…缠,游丝般的气音在二者唇齿间徘徊不去。
  眷恋时日,情逸太渍,玉碾乾坤,世间冰炭自此逝。
  前欢记,浑似梦里昔时,经他年风雨,怎才算得个天长地久?
  ……
  后玉笙寒飞鸽传书于金陵,上只书一字:成。
  作者有话要说:预收文:《青骑龙》
  武林中人皆言:“留名应在青绮录,一上彼苍骑白龙。”
  有人却妄想毁录斩龙,逆天行之。
  于是那名江湖浪子与那名朝廷命官互成了对方的命定之人。
  他助他破案升官,他帮他平定武林。
  许久之后,当他们重新站回那棵不知年月的树下之时,玉笙寒才问出了那个问题:“你若不是真心,为何要教我这世间爱恨。”
  邢夙昔眸盈叵测,言辞钉钉:“解意,因为我是真心。”
  玉笙寒垂首:“可是……你的真心为何让我如此难过。”
  正所谓,尔我相逢,情钟非偶,你我之情之意,绝非生死可隔。
  玉笙寒哑着声音道:“邢夙昔,这官我不做了,我跟你走。”
  邢夙昔笑得溺宠,牵起了他的手:“去往何处?”
  “都行。”玉笙寒直视那汪深潭,“看你。”
  邢夙昔 X 玉笙寒(解意)
  流氓无赖心机攻 X 缄默自持冷静受。(江湖混混 X 朝廷命官)
  副cp是李贤槻与铸剑少主厚。
  保证非常非常好看惹。
  避之若浼:指躲避惟恐不及,生怕沾污了自身。
  怙顽不悛:犹言顽固不化。坚持错误,不肯改悔。
  与时迁徙,与世偃仰:没有一定的主张,随大流。出自战国·赵·荀况《荀子·非相》


第61章 
  白雁西风,落日碛沙,关月如练。
  若不见眼前的刳肠断头,折颈折颐,暴骨草泽,那这北部几城姑且还算得上是一片能入曲,供人人传唱百年的雄壮之景。
  北部的游牧政权居多,除过内斗外便是扩张,由于成王败寇替角色替换过快,再加之言语不通,当初方来此地的李闫卿,对那些部落小国之间的曲折也不甚清楚。
  后断断续续,在那边有了数次交锋,再加之回京后虚心向关逡枫请教后,李闫卿才渐渐掌握了一些:在北边这些是骨利与突厥一族,下细分了数个部落,能与我朝抗衡的是突厥老部,自立为王的阿史德穆扎。
  另外则是骨利族近日才壮大的喀彻部。
  不过这拗口的名姓,中原人记不得,更不屑记,于是都统称他们称为蛮夷。
  毁我故土,践我城池,杀我手足的无耻蛮夷。
  我朝偏大陆中南,据史书上记载,在与外夷作战中,也不知是出于重文轻武之由,还是我朝不曾有过用兵如神的将领之故,一直处于弱势。
  常常需议和,联姻,甚至割地,才能换得片刻安宁与闾阎安堵,哪怕对方欲壑难填,诛求无厌,朝廷也只得照办。
  后在左相钟不归与右相尤可致的提点与直言进谏之下,先帝默许了部分的兵权外放;再因南边金陵李氏与北边蓟州夏氏的崛起,我朝才逐渐硬气起来,边境形势才一度有了些许改观。
  可惜不知为何近几年又频有外族刺扰边界,迫不得已,李闫卿与其部队才奉命长驻于此。
  也正是由于此番镇守,形成了难以逾越的屏障,这才阻了北狄进犯中原的步伐。
  但这所谓的层峦叠嶂,可是用千万军民的血肉堆砌而成。
  就因这一堵血墙,才有了江南江北日日年年的绮筵歌舞,华堂笙钟,欢不知愁,夜都忘晓。
  一直在水深火热中过活的北地民众 ,也许永远都不能忘记,多年前的某日,那位负甲出征,头戴缨盔,意气焕发的俊廷儿郎——
  李闫卿豪气万丈,身置高台之上,长剑在手,与众将士慷慨设誓,猎猎西风吹着他的战袍,将他一腔的热血之言洒向在场每一人耳中:“蛮夷铁骑何惧之有?李某一向不是怯雨怕风,贪生怕死之徒。好男儿自当慷慨赴国,嚼穿龈血!金甲之军,战必胜蛮,攻必克夷!”
  “金甲之军,战必胜蛮!攻必克夷!”
  “金甲之军,战必胜蛮!攻必克夷!”
  “金甲之军,战必胜蛮!攻必克夷!”
  众军众将持戈挺立,高呼三声,势如破竹,满腔热枕,雷鼓嘈嘈中,整个神州大地都为之震动。
  那才是人人敬之爱之的,李闫卿的金甲军。
  北狄众族性情暴虐,与汉人仇恨过深,以至于每每攻陷,必将屠城。李闫卿不忍弃城,不愿土地遭受蛮人蹂…躏,时常选择死守,这下导致战线拉锯时日过长,农耕不济,补给一时难以为继。
  因之前八月李韫德一事,从马上跌下的李闫卿伤了背脊,加之愤郁猝然,致了暴瘖*,这厢便引了年轻时的旧疾。北地天气愈发恶劣,导致李闫卿一连串的病痛久不见好;加之跟随来的京中监军又只会纸上谈兵;这让众将众兵皆是一身五心,俱觉枯鱼涸辙*。
  那日李韫经支援来迟之由,也是因不知为何要出战的那一批马得了七日风*,连李韫经自己的爱驹都不能幸免。在上战场前那次的辨病马择良骏,还是太过措手不及了些。
  如此一来,状况百出之下,这才导致朔凤五年八月里泉稻,白曹这两座边城失守,金甲军一退再退,只得重设防线于泽州,士气大不如前,甚为低迷。
  也不知这样的兵荒马乱,还需多久才能了了。
  江山信美,终非吾土,试问何日是归年?
  这压抑气氛就不断地在军营中徘徊积攒着,似达到了某种临界,那种被蛮夷主宰的恐惧仿佛时时刻刻会再次席卷而来。
  ……
  时间来至九月。
  霜天秋晓,正紫塞故垒,黄云衰草间,偶闻几声边鸿叫月。今日坐在泽州城中某处的李闫卿面色极其差。
  一方面,才结束了一场激烈战役,喀彻部的小王阿隆泗率了四万铁骑攻城,正在部署的李闫卿方登上城楼不久,就在阿隆泗恣肆的笑声中,被一箭直直射中了前胸。
  最后使了火器才勉强占据了上风,虽喀彻部攻城无果,但这天外飞箭无非又是削去了一丝威势。
  据军医祁忌所言,再多分毫,今日就要全军缟素了。
  此刻李闫卿盯着面前跪着的李韫经,面上表情颇为复杂,身侧祁忌正在为他包扎伤口。北部蛮夷本就以畋猎起身,那箭头锋利无比,上还带着倒钩,纵然祁忌上了麻药,但他每拉出一寸,李闫卿虽一声不吭,但头上不断滲出的大颗汗珠还是掩盖不住那份肉…体上的摧残。
  “为何迟了?兵家战场一事岂能是儿戏?”李闫卿忍住那绞肉之痛,连声轻咳不止,言语中是被伤痛支配着的不足怒气,“若将一死,可知后果如何?此城一破,黎民百姓又该如何?”
  原来,另一方面,是今日继八月一役后,李韫经的再次来迟。
  “将军赎罪!末将甘愿领罚!”听着入耳的声声咳嗽,李韫经不敢直视那人,浑身这厢便微微颤战起来。
  “做甚么去了?”李闫卿声音沙哑不堪,每吐一字都在受着难以言说的痛楚。
  李韫经垂首,以沉默应对。
  “咳咳 ……”李闫卿唇瓣上已是没了甚么血色,疼痛让他躯体一缩,“凭永,你且慢些。”
  “嗳,将军,切莫乱动,切莫乱动。”祁忌虽是医术高明,但还是为今日之事心惊不已,这厢冒得汗居然比李闫卿额上还多,他只得稍停了手,微微抬袖轻拭。这般情形下,祁忌也不知为何李闫卿要在此时亲自问李韫经的来迟之罪。
  “回将军的话,因为收着了宫中……那边的……”李韫经顾忌祁忌在场,不好再说下去。
  “无碍,凭永信得。”
  “是李中丞的信,言及朝中上参将军贪污军饷一事……说最近败仗……是为了掩盖财务上的短斤少两。”
  还不待李闫卿有所反应,一旁的祁忌却是颇为激动:“荒唐之极!这番悖谬从何而来?哪个狗贼又使了下作手段?李将军岂是那种昏聩之人!”
  李闫卿一愣,嘴角却是浮现了一笑,略去了祁忌的此番僭妄:“凭永,只不过是参了一本而已,又不是定罪。事实如何,圣上心中自然有数,你怎就这样沉不住气?”
  “将军!”祁忌言语急切,他跟在李闫卿身边数年,知晓他如何为国拼命,自然见不得此等诋毁,“那帮人就会窝在京城隔着千里指点江山,这般惨状他们可曾见得?将军为我朝疆土奉献一生,怎就落不得一句好来?卑职是替将军感到不值!”
  “然也,然也。”李闫卿还是笑着应着,“凭永报国之心,在下也是看得清清楚楚。”
  “将军切莫取笑卑职。”祁忌又是好一声长叹,手上终将那断箭箭头抽了出来,在李闫卿极低的一声吸气中,火速将伤口包好了,“哪里来得军饷供将军贪污?本就是亏空着,还不是将军一直在自个儿填补窟窿,那几个路上来的粮草哪里供日常维持……”
  祁忌又嘀咕了几句,便行礼退了出去,现在厅中只剩了父子二人。
  “经儿,你起来罢。今日一事着实失策,违了军…纪,待会儿的杖责不要喊痛。”门刚闭上,李闫卿就开了口,他那双眼与多年前一般,依旧顾盼风流,只见他兀自摇了摇头,“为父最近老是能忆起往事,人啊,还是要服老。”
  往事?何为往事?
  是星夜一天之下的云万壑?是床头孤剑铿铿的心未平?还是他永远都等不来的……大娘呢?
  李韫经参悟不透李闫卿此刻眼中的那些思绪,他勉强起了身,由于跪地时间过长,起身时还踉跄了几步。
  “圣上那边可有甚么消息?”待李韫经在桌边坐定,李闫卿看向他,又这样问来,“其实贪污一事的罪名 ,早就有了罢。”
  “是了,叔父心中提及圣上震怒一事,也不知是对上参一事不满,还是……唉,圣上让爹三日内归京。”
  “有此事?怎么不曾听到一丝风声?”李闫卿身子一晃,伤口又剧烈疼痛起来。
  “不知……”李韫经言辞越发吞吐,“想必是钟不归在其中拦了,或是如何……”
  李闫卿何尝不知李韫经是甚么意思,对于李韫德一事,自己已是在忍了,奈何覃晔一个解释都不曾给过,这让李闫卿须臾间又有些心寒。
  虽然这种臣对君的心寒,要不得,李闫卿心下清楚得很。
  难不成覃晔将这几次的败仗当成了自己的报复?在贪污这莫须有的罪名之上,他还会做些甚么?
  这让李闫卿又想起李韫奕那张犹犹豫豫,不能成事的脸来,更是有些中烧的怒火,也不顾胸口是不是滲了血渍,这厢低叹一声,言语中显尽了行尘暗马:“兴亡…… 命也,岂非人为?”
  也不知是说与自己,还是与了那远在京城的高坐之人。
  作者有话要说:暴瘖:以声音不扬,嘶哑甚至失音为主要表现比较严重的喉病。
  枯鱼涸辙:指在干涸了的车辙沟里的鲫鱼,比喻处于困境、急待援助的人或物。典出《庄子集释》卷九上〈杂篇·外物〉。
  七日风:破伤风。
  大娘指的是扬州 第一美人尤婵娟(第二章提过),十年前就去世了,曾于第四章,第七章提到。
  祁忌,字凭永,曾是朝中医官,遭排挤后成为李闫卿的随行军医,与其相熟已久。(好吧,奇迹,平庸,我承认我在玩儿文字游戏。)
  李中丞指李闫卿之弟李闫云,在朝中任御史中丞,于二十一章提到。
  感冒惹,呜呜呜。


第62章 
  身处金陵姜府的李凝酥,连续梦魇已一月有余。
  在梦中她总是能看见有人驻足于自己面前,须臾间再以极其凄惨的方式死去,破腹出脏,身首横分,血流成河,似受了车裂之刑,可每次都不待看清,耳边就只余下了此起彼伏甚惨的呻…吟号声。
  以至于李凝酥在白日里也觉得耳边有那种莫名的哀嚎,但每次她那么一问身侧侍女,却都说不曾听见过。本就害喜的李凝酥这下更是有些个精神疲软,饮食不思。
  但今夜,与往日的不同之处在于,相同的梦境,相同的骸骼不掩。只不过那人回了头,望向李凝酥时,眼中不觉滴下血来——那人顶着的是一张自家夫君姜恻的脸!
  “啊!啊!”眼看着四肢将离,李凝酥再也受不住了,胸中抑郁扼塞,尖叫着喊出声,猛然惊觉,这厢才知依旧是梦魔扰心。
  在身侧的姜恻旋即醒了来,他忙起身下床点了灯,焦急万分:“酥儿,酥儿你如何了?”
  灯下的李凝酥面色煞白,双目瞠着,汗珠顺额角往下滚落,浑身颤抖,大口呼着气,那梦中场景仍是历历可想,惊惧未撤,她的手下意识就护住了小腹。
  “无事,无事的酥儿,为夫在此,不必怕,不必怕。”李凝酥已经有些显怀,姜恻将她缓缓扶了起身倚在边上,又寻了个枕垫搁在她身后,这才发觉发的汗将李凝酥中衣都已完全浸湿。于是姜恻忙唤了门外的婢子入内,为她换置衣物。
  待一众婢子呼呼啦啦进来后,姜恻又吩咐几句,似也被房中压抑的气氛影响了,他扯了扯领口,披了件外衣,出门透气去了。
  待姜恻去到一边的庭院里,还未站定,一个小厮模样之人就向前几步,眼贼睛溜溜转了几圈,警惕低言:“爷,那边又发起狂了。”
  由于近日李凝酥夜里闹腾次数多了起来,汤药甚么都试过了,就是不见好,姜恻才从常州赶回,每日事物繁杂,也是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这厢半夜惊醒,自然是十分的不耐烦:“治人的法子多得是,怎么就不想一个来?”
  “爷,您之前说过 ……”那小厮犹豫不决,见自家主子面色极差,也不知该不该说尽余下之言,“那人是……二少爷的 ……”
  “让他住嘴的方子没得么?”姜恻声色甚厉,握拳抵唇地咳了一声,“知道了就下去,麻利些办妥,规矩还需我来教你不成?”
  小厮自然不敢再多置一言,只好唯唯诺诺应了下,快步猫腰遁走而去。
  夜黑飙动,霜旻难退,姜恻回身观望了一番那边进进出出的一众婢子,蜷在眉间的沟壑,更深了些。
  ……
  自李终南将那小院赠与晓舟珩不久,他就入住了。
  之后李终南还将会意与灼灼送了来,从常州来的那匹马,李终南就放在了李府,也取了新名字——行迟。
  华骢会意,纵扬鞭、亦自行迟。
  不得不认,李终南此人还真是有情趣得紧。
  自住在了那小院后,晓舟珩不由再次慨叹李终南那绝佳的品味,他选的那处小院僻静独幽,远离了金陵城中的那些如蜩如沸,让晓舟珩无故生出了几分岁月安好的错觉来。
  可那毕竟是错觉。
  经过前两次事件之后,晓舟珩隐隐觉得,某处的局已经布置起了,毋庸置疑,那就是摆在明面上对金陵李氏的某种针对。
  而这个布局之人是否乃钟不归,晓舟珩尚无定论,但他自觉极有可能。
  所有人都在等待那个一触即发的点。
  虽晓舟珩不知李终南使了甚么法子将玉笙寒请出了山,后续又与那人商量了些甚么后,居然能说服了玉笙寒重新回了圣上身边。总之那日李终南带着额上伤口回来之时,晓舟珩的心脏是缩了又缩。
  不出几日,京城传来消息,吏部官告院主管官欲叙复其远房亲戚入御史台,哪知在御史中丞李闫云那处碰了钉子,那位主管官一怒之下联合了其他几位户部官员,假冒了一份李闫卿受贿之据来威胁李闫云,可不知其中出了甚么差错,竟就这么转递给了圣上。
  这下没了退路的几人才在朝中坊间散布了谣言中伤李闫卿,妄想造成个三人成虎之势。于是便有了这么一遭奸人惑众,以欺罔世主,栽赃朝中忠臣一事。由于谣言远闻,奸罔纷淆,此番诸陷贼官,背国从伪,再圣上查清后,一概以叛法处了死。
  然而这其中丝毫没有提及钟不归与穆王覃昭之名。
  于是李闫卿所谓的贪污一事,就以这么一场闹剧收了尾。
  李府安然渡过了此次劫难,但何人能想到背后的代价是韩铁衣与李韫琋二人的弃世。
  晓舟珩心下难受得紧,一来着实难以接受挚友离世的这一事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