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余烬传-第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踉踉跄跄地走了几步,突然停住,蹲了下来,双手掩面。
那天晚上,邵云起做了一个梦。
熟悉得像一场旧事,却莫名让人想要落泪。
是一个模糊的影子,黑发白衣,长身玉立,尽管看不清面容,却依旧能感受到那令人震撼的绝代风华。
他就那么站在悬崖边上,有风轻轻扬起他的头发。
自己拼命的想喊出他的名字,却无论如何也发不出声音。
但能肯定,那就是他。
是自己心头上刻着的那个人。
可是,他叫什么名字呢?
怎么突然就想不起来了。
“你不该如此禁锢我。”
那人轻启唇,呵出如此一句。
“我……对你不住,我……”
越是慌忙的想要解释,却又不知从何说起。
那人一步步走来,隔着朦胧的雾都能感觉到他身上独有的沉默冷冽。
“你看,你不放我走,我会痛成这样。”
说着,雾气渐渐淡去,除了脸之外,那人身上衣服的纹路都变得清晰可见。邵云起愣愣地看着,看着一阵风拂过,掀开他的衣衫。
目光所及之处,竟没有一块完好的皮肤!
恐怖的溃烂在他的身上蔓延着,扩散着,黑色的血液顺着肌肉的纹理流淌着。
“你!”
“你知道这有多痛么?”
那人的声音在耳边响起,不凄厉也不哀伤,却让人肝肠寸断。
邵云起禁不住颤抖了起来,冰冷的泪水溢出眼眶。
“是我让你变成这样的么……那我……我……”
“我放你走!”
最后四个字,几乎就是嘶吼出来的。
那人似是微微点了点头,转瞬便飘远了,邵云起下意识的抬手,却连一片衣角都没有抓住。
就那么眼睁睁的看着他离自己越来越远。
然后。
那人消失在了悬崖的尽头。
“不——!”
邵云起一瞬间变了脸色,狂奔过去,顺着悬崖往下看。
他发现,自己竟能清楚的看到崖底。
也就能很清楚的看见那人四分五裂的模样。
他的脸朝下,依旧看不清楚,可散落的四肢,流淌的鲜血,却清晰可见。
“不!”
邵云起几乎是立刻就醒了过来。
夜还漫长,宫殿里的灯依旧通明,几个宫女听到声音正小心翼翼地看过来。
他艰难地坐了起来,大口地喘着气,擦了一把头上的冷汗。
“皇上,您……”
宫女的话被他轻轻抬起的手止住了。
他用了好半天才区别开梦和现实。
这是他的寝宫,现在是夜晚,那人现在正在清和殿睡着,一切都不是自己所梦见的那样。
那个人还活着。
怎么会做那样的梦?
他长长地出了一口气,闭了闭眼。
脑子里却在循环播放最后所见的那一幕。
那人发丝散乱,四分五裂的躺在地上。
看不见脸。
那便是有多种可能。
比如说,其实那才是自己。
而那个人,根本是崖边的人。
微微俯身看着这一切,淡漠,且悲悯。
第132章 第一百二十一章 又是一年十二月初六
起初邵云起并未意识到他这一举动对余烬来说意味着什么,就算听了黎袂都话也只觉得余烬过一阵子便会原谅自己。
几个月过去,他才发现自己是真的错的很彻底。
那一双湖泊般幽静的眼,再也没有了自己的半□□影。
他视自己为空气,不论自己说什么做什么都无动于衷。每天只和黎袂说说话,或是看书,也不出门走动。
好像开始习惯了这里的生活,也好像根本懒得再挣扎。
邵云起叫人在他的院子里栽了一大片梨树,一到春天的时候便会开出繁盛的梨花,他不是最喜欢梨花么。
可是,一直到满院的梨花都落尽了,那人也没有来看过一眼。
后来,邵云起已经不求他能原谅自己了,只想他能踏出房门一步见见阳光。
终日待在屋子里,他的身体开始每况愈下,时常能看见他的衣领处有血迹,让人胆战心惊。
叫太医看过了,太医摸了半天脉,眉头越皱越紧,最后才喃喃说了一句,不应该呀。
被邵云起追问起,才无奈道:“于公子的脉相很特殊,好像曾经受过很重的创伤,但又不知道为什么,受了那么重的伤还能……”
邵云起抿着嘴唇没说话。
犹豫了一下,太医才道:“但有一点下官敢肯定,于公子的身体已经开始衰竭了,一方面是曾经的创伤所致,另一方面……似乎是心情抑郁。”
说罢,太医小心翼翼地观察着邵云起的脸色。
隐忍许久,邵云起才淡淡道:“朕知道了。”
又叫了几个太医来看,也都是这么个说法。
受了极重的伤?到底是什么伤?
几夜辗转反侧,这个问题都在困扰着他。
“折腾了半生。”
“但他颠沛半生,难得安稳,便不愿再参与任何纷乱,你也莫要怪他。”
“背负世间极重之责任,承受世间极痛之伤害。”
……
他到底是什么人?
暗地里也叫人调查过,却什么都没有查到。
这个人,在这个世上,竟没有过一丝一毫的痕迹。就像凭空出现,与这个世界毫无关系。
怎么会这样?
终于有天,一个合适的机会,他向黎袂问起了这个问题。
沉默的良久,黎袂才道:“不知皇上是否听说过江湖上的魔教?”
邵云起一怔。
魔教当然知道。
多年前曾经整个覆灭,只有一个教众逃了出来。后来那名教众又回到望碑山重建了魔教,但和多年前的魔教根本没法相比。
这和于进有什么关系?
他还是有些费解。
黎袂道:“我指的是,覆灭之前的魔教。”
覆灭之前?
那不就是余烬统治魔教的时候?
……等等,余烬?
余烬……?
于进——余烬?
他蓦地睁大眼睛。
天下之大,他并未见过那人,却也听说过关于他的许多。
面容极其俊朗,白发,喜好黑衣,武功高强,冷漠狠厉……
黎袂定定的看着他。
一直到开口,邵云起才发现自己的声音竟有些颤抖。
“可是,他不是已经死了吗?”
且死于万剑穿心。
万剑穿心还有活下来的可能吗?
提及不愿提及的过往,黎袂轻轻的吸了一口气,才道:“那你,是否听说过起死回生之术?”
邵云起彻底变了脸色。
他所知道的余烬,是一个嚣张狠辣,无恶不作的人,世间绝大多数人的恨他,骂他,却又怕他,就像噩梦一般的存在。
他怎么能是那个人?
他怎么能有那么淡漠的眼神?
他怎么能有那么深沉的平静?
他怎么会是这个样子?
沉默良久,黎袂低声叹道:“世人皆被谣言塞了心窍,无论他究竟是个怎样的人,他们只相信他们所听到的,事实如何其实并不紧要,反正责骂他对他们而言,无关痛痒。”
邵云起只觉呼吸不畅。
他没法接受。
一想到那个人竟是曾经万人唾骂的魔教教主余烬,他的骨血都在灼痛。
本以为是罪有应得,却不成想,那些看上去大快人心的重伤和谩骂,都是刺向一个沉默而孤独的人最尖锐的利器。
“他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我想,皇上您应当很清楚。”
邵云起眼眶红的似要滴血。
似乎是突然想起了什么,黎袂道:“早些年朝廷还在追杀他,如今知道了他的身份,不知皇上——”
“我怎么可能!”
话未说完,直接被邵云起打断。
他红着眼对黎袂道:“这件事,不许对任何人说,对外他仍是现在的这个人,和之前的魔教教主没有任何关系!”
黎袂微微低下头,嘴角不动声色的翘了起来。
那日晚上,邵云起再一次出现在了清和殿,看着那人淡漠的身影,轻轻唤出两个字。
“余烬。”
和“于进”二字的发音没有任何的不同,所以余烬也不知道,他叫的是哪两个字。
余烬,余烬。原来这才是你的名字。
余烬依旧没有回头。
邵云起知道,余烬其实并不想见他,不过现在他已经不再在意那许多,太医说以他的这种状况,恐怕命不久矣。这句话让自己几乎每时每刻都活在恐惧之中,他害怕在某个瞬间,这人就会永久的离开自己,不声不响。
所以每天下朝之后他都会来这里,什么都不做,也什么都不说,就只远远的看着他。
只要能看着他就好了。
也叫黎袂劝过他,但是现在的余烬是越来越沉默,连黎袂说的话他都不愿意再听。
其实邵云起知道,如果放他出宫,去他想去的地方,他就会好很多。
但是。
一想到那人会在自己不知道的地方死去,他就感到难以承受。
明知自己自私,时刻处于煎熬中,却又不无法违背自己的内心。
碰上这个人,是自己的不幸,还是他的不幸?
一晃便是五年过去。
国事越来越繁忙,邵云起能去看余烬的时间也越来越少,大多数时候他都在处理奏折。
余烬也一直待在清和殿里,五年内依旧没有出过门,就黎袂一个人前后服侍着。
派了最好的太医给他开方子治病,却也只是让他苟延残喘,根本无法根治。
大臣们开始对这个人颇有微词。
都已经登基这些年,皇帝的后宫仍是空空如也,不肯组织选秀,也完全没有娶亲的打算,只养着一个据说容貌俊朗的老男人——老男人怎么帮皇帝繁衍子嗣?
这让一部分大臣开始感到焦虑,屡次上奏劝谏邵云起,却都被邵云起无视了。
最后,一名老臣终于忍受不住,在朝堂上提起了这件事,言辞激烈,见邵云起无论如何的无动于衷,竟气急辱骂余烬是勾引男人的狐狸精。
一向脾气温和的皇帝头一次震怒,当即下令将那位老臣斩首。
见此,再也没有人敢提起过这件事。
“今天感觉怎么样?”
余烬倚在榻上,思索片刻,道:“比昨日精神许多。”
黎袂听了,就忍不住流露出一丝喜色来:“那真是太好了,看来新换的这种药效果不错。来,把今天的喝了。”
余烬无奈地叹了口气,接过药碗将里头的药汤一饮而尽。
“比之前的苦了些。”
他的脸色还是苍白,声音却有力了许多。
黎袂不禁笑道:“良药苦口利于病,尽管苦,但却能让你少受些折磨。”
余烬不置可否。
“对了,云起说,昨日胡人那边又进贡了一种罕见的果子,美味得很,晚上就给你送来。”
余烬漫不经心的“嗯”了一声。
又问:“今天初几了?”
不知道为什么他突然问起了这个,黎袂一愣,还是照实回答:“初六。”
十二月初六。
余烬听了,起身要下地,黎袂赶忙扶住他。
“怎么了?”
“出去看看。”
黎袂大喜:“你终于想出门了?”
余烬什么都没说。
推开门,一阵刺骨寒意扑面而来。
初雪乍晴,阳光落在雪面上,反射出星星点点的明光。树杈上,房檐上,尽是一片无暇的白,好看极了。
又是一年十二月初六。
他沉默了许久,缓步走到房檐下站住。
淡去的记忆再次清晰了起来。
目光所及之处,一个披着白色大氅的俊朗男子缓步走来,在他面前止步,微微俯身,笑问,冷吗?
他深深地与他对视,缓缓道:“冷,很冷。”
“冷?那咱赶紧进屋吧。”
听见他这么说,黎袂立马如此提议。
余烬回过神来,看了他一眼,“嗯”了一声。
进屋之后,黎袂赶忙给他拿了汤婆子暖着,又给炉子添了火。
“好些了么?”
“嗯。”
那人正栽在榻上,一只手撑着下巴,漫不经心的看过来,青丝散得绝美。
黎袂心神一动。
“我突然想给你画幅像,你这样子,简直好看极了。”
余烬微微抬眉,呵出二字:“随意。”
黎袂忍不住扬起嘴角,赶紧找来纸笔。
他的画技实在不怎么样,当年的苏长久不会作画,便也没有教过他。艰难地描绘了半天,不知道过了多久才堪堪成型。
拿给余烬看,余烬慵懒地评论了句:“还可。”
但是黎袂觉得不可。
尽管乍一看已经很像了,但总让人感觉缺了些什么,便没了余烬的风华。
他盯着画看了半天,猛地拿起笔开始修改。
是眼睛。
他的眼睛就像一座幽静的湖泊,深沉,不可捉摸,却也让人沦陷。若是没有了这双眼,又怎么能称得上是余烬呢?
反复修改了不知道多久,终于,余烬独有的□□在他笔下得到了还原。
在画的一角署上了自己的名字,吹干墨水,便要拎起来给余烬看。
抬头,发现那人已经闭上眼睛,睡着了。
他松了口气,刚要露出微笑,却突然觉得有哪里不对。
“余烬,余烬?”
试探性的叫了两句,并没有得到应答。
他缓慢抬手,去试探余烬的鼻息。
良久。
一个颤抖的声音在死寂的宫殿里响起。
“走好……”
第133章 尾声
“且说那余烬死后,终生陪着他的黎袂却没有流泪,而是平静的替他处理了后事。却在一切处理完毕的时刻,悬梁自尽。而邵云起则不堪打击,精神开始崩溃,朝政也处理得一塌糊涂。天子昏庸,底下的人便更是张狂,一时间,朝堂上奸佞作乱,忠臣却遭到排挤和陷害。皇宫一片混乱,百姓便也不得安生正巧此时发生了百年一遇的洪水,民不聊生,朝廷却还不予理会。长久之下,百姓忍无可忍,地方势力准备谋反,民间也有组织说要起义。”
“正在一切混乱之时,邵云起不顾众臣反对,突然宣布退位。邵氏一族已经无人再可登上皇位,宁朝便彻底结束了。天下无主,乱世伊始。混乱之中,有盗墓贼在盗皇陵时挖到了余烬的墓穴。以为是某个皇族的墓葬,开棺后却大失所望。里面空空如也,只有一把泛着淡淡银色光华的长剑。那贼人不认得此剑,但也觉着此剑应当值些钱财,便带走了剑。而棺中的白骨,则随意地撇在了外面。”
说完最后一句,说书的喝了一口茶,悲切的目光望着底下。
“啪!”
抚尺一声惊响,众人如梦方醒。
皆是唏嘘感慨。
“余烬的故事便到此为止,明儿诸位再来,咱们再说下一个故事。”
说完这句话,说书的先一步出门。
外头天高云淡,有带着暖意的微风扑面而来。
说书人抬起头,良久,发出了一声长长的叹息。
第134章 后记
在凌晨的黑暗中,我敲下了《余烬传》的最后一个字。揉揉眼睛,抬头,窗外的天空已经开始泛白。
我的长篇处女作,终于写完了。
全文一共三十九万三千字,写于去年12月初,发表于去年12月24日,历时约六个月,始于冬之末,终于夏之初。
比预想的字数要少了些,但能说的都已经说完,没必要再为了字数有意拖延。
这篇文对我来说非常重要,为了它,我时常熬夜通宵,反复推演,修改构架,经常想一个细节想到失眠,也常在凌晨十分与朋友激烈的讨论情节。落笔时候,字斟句酌,时有删改。
很感谢我的朋友们,尤其是拾九,耐心的陪我找出矛盾,解决矛盾,分析人物性格等等等等,为《余烬传》写番外,还写了长评。如果没有它,《余烬传》便会比现在差很多很多。
我也由衷感谢一直陪着我的读者,每一个给我留过评论的读者我都记着,尤其是米小小仙女,一直支持着我,让我有足够的动力一直写下去。
尽管这篇文扑街扑的很彻底,点击少,收藏至今也就131个,评论也很少,但只要有一个人在看,我就要坚持写完,这是一个作者的基本素养。
很抱歉的是,一开始我说过会坚持日更,但中间因为某些原因,我的精神出了很严重的问题,便断更了很长时间,这让我感到无比的愧疚。
关于这篇文,我花了很多心思。首先,在故事情节方面,始终保持着一个宗旨,就是要真实。
有因必有果,犯了错,就必须要受到惩罚,所以叶泊舟终究死去,余烬一生沉痛,聂不渡爱而不得……
其次,写法方面,前面来讲,为了悬念,我尽可能做到初看时不觉如何,知道真相之后回顾发现处处伏笔。后面构架开始扩充,写法上也就发生了一些转变。
最后,人物塑造。我不希望我笔下的人物是单薄的,像很多小说那样,只有一个面。现实中每一个人都是有很多的面,而造就这些面的,正是他的经历。故事里的每个人有过什么样的经历,我都思考过,详细到每个人都可能拿出来当主角写一本书的地步,这样才好更了解他们心中所想,写出他们的性格也就容易了许多。
像余烬,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感觉到,他一开始的性格和最结尾的性格是不一样的。最开始是阴郁,冷漠,对这个世界充满绝望。最后是淡漠,疲倦,对一切都看得透彻,与身边一切都联系都已经变淡。
是因为经历的变化,也是因为年龄的推移。
像黎袂,从头到尾都算温柔,但到后期,他已经成熟了许多,也有了很多变化。
像叶泊舟,刚遇见余烬时还有几分狡黠俏皮,三十多岁时就是温和而成熟了。
而动作要怎么表述,对白要怎么写才合适,哪里要详细哪里要一带而过,这些我都斟酌过很久。
但也有很多的不足。
见识有限,很多地方便都写的很差。比如悬崖掉进水池会不会摔死,比如管理一群人应当用什么方法,还有一些古代常识性问题,也都有所疏漏。而文笔上,后期成熟了许多,前期还是很稚嫩,很多地方处理不当。
再者就是错字。我一直有个坏习惯,就是写完就发,其实我应该检查一下错字的,下本书会认真改正,也谢谢你们的宽容,从来没有在这个问题上指责过我。
而之前由于是新手,也没有意识到排版问题,下本书我会注意添加空白段,听说那样能让读者看着舒服。
《余烬传》只是宁朝风云系列的第一本,第二本是以楚谏的师兄,那位绝代医仙为主角的故事,同一个背景,也是耽美文,或许比这个短一些,名叫《一壶人间夜雪》,会在7月10日开启预收(因为这段时间作者要准备要命的期末考试……),到时候还是希望大家能够多多支持,我也会用更严谨的态度对待新文。
想说的都已经说完了,最后,在写文这条路上,我会一直坚定不移的走下去,也会写出更多更好看的故事!
冯寞
2018。06。09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