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皇城-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魏七心中愕然,他本以为今夜有一场责罚在等着自己。
“ 仰慕您至……至不愿再有人来分享。”
天子昏了头。
“ 你是朕心中最为特殊的一个。” 他竟然将自己的喜欢轻易地说了出来。
“ 也仅仅只是特殊而已。” 魏七贴住他的侧脸。
“ 你还想要多少?” 皇帝不耐。
“ 奴才,要全部。”
天子的心跳失了序,嘴中却逞强道:“ 绝无可能! ”
“ 奴才都能给您的,为何您不能?” 魏七淡然回视,语气并非是质问。
皇帝心道:奴才怎能同朕相较。
他的眼神触到魏七的倔强,换了种说法,“ 朕要治理天下。”
这种无奈恼怒又甜蜜的滋味皇帝还是头一回品尝。
“ 那为何幸她?家世只是尚可罢了。” 魏七咄咄逼人。
“ 朕自有打算,你今后便知。”
魏七心中冷笑不已,不愿再同他唱戏,像是两人真如寻常夫妻般恩爱似的。
皇帝覆上去吻他,动作在克制与失控之间游移。
“ 但朕的好东西都赐给你。” 天子喃喃低语,嗓音发紧。
“ 什么好东西?” 魏七故作懵懂天真。
皇帝心中叹息:这东西变坏了。
平静的湖面下埋藏着无数危机,棋局扭转,对弈的二人将要分出胜负。
第94章 翻脸无情
棋宝林最终还是失了宠。
皇帝每每瞧见她的侧脸便想起魏七的唇曾在上头吻过。
只稍一想就再也没了兴致。
他的盘算皆落空; 只得另寻法子。
与此同时却愈加宠溺魏七,致使乾清宫上上下下皆改了口,人人都称魏主子。
魏七安然受着,心道:左右也快要不是了。
这日御膳房得了新方子,呈上来一道青梅玫瑰酥。
皇帝只用过一口便不再吃了,他想着这点心酸,且新鲜; 赏给魏七正好。
安喜要撤皇帝也没让,只说摆那儿便是。
晚间魏七来时皇帝本想说,这点心不错; 赏你。
可不知怎的竟想起魏七前几日夜间说的话。
魏七那时说他连点心都要留两块同自己一起吃。
皇帝一时止口,他的手指扣在几面上笃笃地敲。
喝了半盏茶后仍是没能忍住,状似平常道:“ 御膳房没眼力见,总是呈上些酸酸甜甜又不饱肚的花样子; 朕不喜,赏你了。 ”
魏七顺着他的眼神瞧过去; 见是一碟青梅玫瑰酥,心中了然。
他觉得好笑,圣上的模样严肃,由头却蹩脚。
魏七谢恩; 只是却不如何吃这东西。
他早两个时辰便已吃过,如今皇帝有的小吃食、小玩意儿他也有。
做奴才的都是人精,怎会不去讨好?
且为了投其所好,样样都合魏七心意; 便连青梅糕点也比皇帝的这碟要酸。
做给皇帝的吃食向来中规中矩少有花样,且御膳房的人不敢做足口味,怕吃坏了龙体。
皇帝尝了新鲜东西想起魏七,却不知后者早已蒙他圣恩吃了个饱。
他见魏七神色恹恹还以为人又胃疼。
“ 怎的了?哪儿不爽利?”
“ 不是,只是天闷,无甚胃口。”
“ 叫人端碗凉甜汤来?”
魏七吃不下,他摇头道:“ 不必,过会子就好。”
他不吃了,皇帝便叫人将点心撤下。
这日晚间,魏七睡着前昏昏沉沉地想,快六年了。
他转头望着身旁安睡的皇帝,后者的面目与六年前相比,显得更加沉稳深邃。
魏七不解,为何转眼就已是六年时光流逝。
承盛九年四月二十日,废后赵氏崩。梓宫奉安宫中,帝领众成服,初祭、大祭、绎祭、月祭、百日等祭,与大丧礼同。同年,上尊谥曰孝端皇后,葬昭陵。
赵氏最终没能亲眼瞧见皇帝在心爱之人面前狼狈挣扎的模样。
废后亡,帝甚哀,此后半年未幸后宫。举国感叹帝后之情深。
可既然未幸后宫,便只幸魏七一人,实乃真真正正的专宠。
初夏的夜里,皇帝在魏七的颈侧轻吻,他沉沉低笑,喃喃慢语,“ 这两月,是你一人的了。”
魏七却觉得时机已经到了。
皇帝将他捧在手心,摊开自己所有的喜欢,极尽所能满足他全部的需求,送上两个月期限的完整的自己。
魏七握住他的心,想要求一个断了。
他的翻脸来得毫无预兆。
魏七两月前搬至养心殿东偏殿,皇帝日日来瞧他。
这日也不例外,内书房里的折子一批完便至东偏殿等着与魏七一道用晚膳。
只是这会子却见人在收拾东西。
皇帝纳闷,问他:“ 你这是做甚?”
魏七背对着他整理摊在榻上的衣物,“ 出宫。”
“ 出宫?” 皇帝当他是在使性子,“ 现下还不能出宫,得再等上一月,天儿热得很了,朕才能带你去圆明园,你且忍忍。”
“ 奴才一个人去。” 魏七答得平静。
“ 你一人独去?” 皇帝挥退众人,走近。
他松松揽住魏七微弯的腰。
“ 又耍小脾气?” 他的手掌缓缓抚摸丈量。
魏七转身,退开半步。
“ 您六年前曾对奴才说,至多五六年,待奴才年老色衰,您厌弃了奴才,便放奴才出宫。”
皇帝早忘了那时自己随口的一句敷衍。他打量魏七冷淡的面容,仍当后者是在玩笑。
“ 你还未年老色衰,面容清丽,冰肌玉骨,夜里妖精一样惹人,朕哪会厌弃你。”
皇帝竟还要调情,手掌渐渐往下,手指掀开魏七的下摆探入。
魏七眼中的厌恶显现,皱着眉推开他。
“ 奴才不是说笑。” 他面容严肃,语调冷淡。
“ 嗯?” 皇帝停住不动。
“ 即便您现下未厌弃奴才,奴才也要离宫。”
“ 为何?” 皇帝沉声问。
“ 因奴才不愿再伴驾。”
“ 为何?伴驾不好?” 皇帝握住他的手臂,渐渐施力。
魏七却不再怕皇帝了。
他冷笑出声,抬眼直视帝王。
“ 怎会有人甘愿陪伴自己的仇家?”
皇帝浑身僵直,手指收拢。
魏七像是无知无觉,“ 不知圣上可还记得奴才的父亲?”
前者面色微变。
他并不等皇帝回答,接着道:“奴才父亲乃是前朝的三品文臣,陈肃远。”
皇帝眼中起波澜,他拽着魏七的手臂松了又捏紧,捏住又松开。
“陈宵衣。”
“呵。”魏七侧头望着手边垂着的明黄色床幔,嗤笑出声。
他的面目渐渐扭曲,令皇帝觉得陌生。
“如今是魏七了。”
这话里的无奈不甘与深藏的怨恨彻底激起了皇帝的怒意。
瞒得好呐,瞒得好。
他眼中的错愕转为恼恨。
“既你是魏七,那就得留在宫里。”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魏七突然大笑,渐渐笑出了眼泪。
多荒唐。
“留在宫里……留在宫里?”他转头仰望皇帝,“留在宫里继续做您的奴才?做你榻上的玩物?供你想怎么玩便怎么玩,想何时玩就何时玩,想何处玩就在何处玩?”
魏七一声比一声高。
守在外头的奴才听见这最后半截话,吓得大气都不敢出。
安喜察觉不对劲,开口询问道:“圣上?可要传膳?”
传膳,传什么膳!
皇帝突一声怒喝,“滚开!都给朕滚!”
“嗻!请圣上息怒,奴才们这便滚!”
奴才们慌忙垂首退下,一刻也不敢多待。
养心殿外头空荡荡。
东偏殿里一片死寂,便连空气都凝滞不动了。
魏七喘息,眼中含泪。
皇帝亦是龙颜大怒,他怎么也未料到,原来魏七是这样看待他与自己之间的关系的。
“接着说。”他倒要听听这胆大妄为,欺君罔上的东西今日还要说出多少不满。
“不必再说,我要出宫。”魏七深吸口气,冷冷道。
不必再说,不必再说。
六年的宠爱换来这人的不必再说。
“说。”皇帝掐住他的脸转向自己,语气阴沉,寒意森森。
魏七不得不踮起脚迁就。
“放我出宫。” 他一字一句并不退让。
“接着说。 ” 皇帝左手背上的青筋暴起,握成拳藏在身后。
他的右手轻抚魏七的唇,“ 朕知晓你还有很多话未说。”
“ 不,再也没有了。” 魏七摇头,拍开他的手掌,眼中的厌恶藏无可藏。
皇帝被刺伤,他也不想再继续虚伪地忍耐了。
“ 不够,接着说完。”
说你仰慕朕,说你喜欢朕,说你要留下伴驾。
“ 呵。” 魏七勾唇冷笑,“ 圣上您想要奴才说什么?说奴才仰慕您?”
皇帝神色僵硬,心如擂鼓。
“ 您怎的这样好骗?奴才随口一句玩笑,您也信了。
这就如您当初说要放奴才出宫一样,是不值钱的敷衍戏言。
我的父亲是陈肃远,我怎可能仰慕您。”
他打量着皇帝的脸色,毫不留情地在天子的心口上再捅一刀。
皇帝听不下去了,他一脚踢开身旁的矮几,拽住魏七往榻上摔,“ 住嘴! 你住嘴!”
杯盘砸地,衣物瓶罐四散,一片狼藉。
“ 奴才本不愿说,只您非要奴才说完,奴才不得不遵旨。” 魏七亦是面目狰狞。
“您还记得去年这时节么?”
“ 您叫我读折子,尚阳堡那封,奴才亲口向你念出我父亲的死讯。”
“ 我恨你如骨,恨萧家入骨! 恨不得……在夜里用软枕……”
“弑君。”
他凑在皇帝耳边呢喃,姿态亲密好似情人间的调笑,说出来的话却冰冷又残忍。
皇帝面色大变,浑身颤抖不止,险些要站立不住。
都是假的,一切都是假的。
他翻身上榻,扣住魏七的脖子,终于失控。
朕这样喜欢你,这样喜欢你……
赐你锦衣玉食,为了你不惜与祖母对抗,为你疏远后宫,为你贺生,替你谋划,纵容你侵犯妃嫔……
太多太多,帝王的心上开出裂痕,魏七的爱换做恨,一切皆是错。
皇帝看着身下人,闭紧的眼,抿着的苍白的唇,绯红的面容,像是依旧纯真无辜。
只是内里冷血无情。
他的双目渐渐赤红,掌下的力道将要失控,魏七拳脚相加,挣扎不止。
白眼狼,养不熟的白眼狼! 六载的时光都是虚付,再无人比你更卑劣心狠!
皇帝心中情绪翻滚,被欺瞒的恼怒与错付的恨意令他失了理智。
杀了他,不如杀了他,朕这样,这样……
皇帝眼眶含泪,额上的青筋爆出,面上爱恨交杂,矛盾挣扎。
“ 收回去,朕叫你收回去。” 这些话都收回去。
魏七毫无反抗之力,挣动渐渐微弱。
安喜大着胆子在外头喊了一声,“ 圣上三思!” 声音刺耳尖锐,戳破两个当局人的梦境。
皇帝如梦初醒,面上神情慌乱,像做错事的孩童一般。
他甩开魏七,不敢去看身下人凄惨的情状,将一股子气发在价值连城的器具上头。
响动震天,似帝王内心痛苦的咆哮,一瞬之间东偏殿内再无一件完好的物什。
受了伤的天子拂袖而去。
第95章 结局(上)
皇帝疾步出东偏殿; 模样瞧上去有些失魂落魄。
安喜一人候在外头等他,见此连忙上前搀扶。
皇帝挥开他的手,垂眸打量他,面沉如水。
“ 你皆知晓。 ” 知晓他的身世。
安喜不敢再欺瞒,跪在青石板上请罪。
“ 果真老糊涂了,你歇一阵罢。”
这是要罢免安喜的位了。
后者口中谢恩,已不再清明的双目中流出两行热泪。
“ 滚回去前再去替朕传最后一道旨。”
“ 嗻; 嗻。” 安喜哽咽。
“ 将东偏殿封起来,派侍卫看守,无朕的旨意谁人都不得入内。” 皇帝负在身后的双手握紧成拳。
“ 嗻……奴才这……这便去传令。” 安喜哆哆嗦嗦起身; 他自身难保,不敢再去替魏七求情。
皇帝突道,“ 狗东西,枉费朕多年对你的信任。”
安喜复又跪下; 泪流不止。
他抱住皇帝的腿,嚎哭着求圣上原谅; 再无御前总管的威风神态。
后者踢开他,睥睨冷眼看他的狼狈姿态,心中厌恶不已。
一个两个都这样可恶。
“ 没根的东西果然下贱。” 他声音冷漠,重回帝王的高高在上。
皇帝离去; 安喜面色灰白,老态毕现。
伴驾近十载,这是他听过的皇帝对自己说过的最难听的一句话。
御驾重回正殿,皇帝挥退众人。
他独自坐在东暖阁的圆桌旁; 卸下强撑的帝王威严,成了模样颓唐的平凡男子。
“呵。” 他以手撑额,闭目沉思,突发出一声冷嗤。
偌大的室内一片空寂。
“ 呵。” 皇帝摇头,唇边带笑,嘲讽自己愚蠢,竟然识人不清。
他枯坐了小半个时辰,晚膳都未用,派人传令乾清宫前的禁卫首领入内。
禁卫卸佩剑而来,屈膝听令。
皇帝的面容隐在昏暗的暖阁内,清白的月光打在他胸前的明黄龙袍上,上头祥云龙纹繁复华贵,金丝银线反微光。
他的手掌虚握成拳,一下一下敲在膝头。
禁卫在黑暗中屏息。
半晌,皇帝道:“你去替朕办件事。”
“奴才在。”
“从前先帝身边的人,几个打发出宫的,去处理了。”
“奴才领命。”
“做得干净些,即刻便去。”
“嗻,奴才明白。”
皇帝似有些厌倦,他低声道:“退下罢。”
“嗻,奴才告退。”
禁卫领命离去,深夜中杀人。
皇帝方才想起当年的事,那时先帝即位不久,根基尚不安稳。
朝中仍有前朝顽固的老臣反抗。
先帝说要安抚,或是赐金银罢黜令那些老东西返乡。
皇帝却觉得不若杀鸡儆猴来得痛快,毕竟世上文人大都怯弱惜命。
陈肃远往刀口上撞,皇帝请先帝赐其死罪。
先帝迟疑不定,道陈家乃簪缨世家,陈肃远在前朝亦是颇有名望。
皇帝道:“儿子以为,既是颇有名望就更应重罚,以达到杀一儆百之效。”
“父皇宽仁,圣明英德,饶他死罪。然其人可恶,活罪难免。不若抄其满门,贬至边境。”
先帝沉吟几瞬,允了。
陈年旧事,那时仅才弱冠之龄的皇帝哪能料到自己今后会栽在陈家嫡子宵衣,一个时年八岁的稚子手里。
安喜被关在侍院后头的耳房内,魏七则被看守在养心殿的东偏殿里。
王福贵顶了他师傅的位,皇帝却终日脸面,似阴间阎罗,无人敢招惹,乾清宫上下愁云惨淡,前朝都顺带着安生不少。
风声传至后宫,皆言男狐狸失了宠,触怒龙颜被圣上软禁,一时人心大快。
皇帝已有两月未曾临幸妃嫔,谁人能不恨魏七,如今皆拍手称赞,冷眼瞧其笑话。
第三日夜里,万物俱静之时,皇帝仍是想起了魏七。
他想,原来真是陈宵衣,是当年陈家那个八岁的孩子。
呵,妙啊,甚妙。怪道这样倔强,同他那蠢笨的父亲一样不识好歹。
他想起几日前魏七望向他时眼中滔天的恨意,心口一阵闷痛。
皇帝的手紧紧扣住桌沿,抵抗内心翻涌的气血。
他说想弑君,恨朕入骨。
帝王躬身,怒极攻心。
他本不愿去想,却再也无法克制自己。
去岁特意替其贺生,原来竟养了一头狼在自己榻上。
几月前说仰慕朕,要朕全部的宠爱,神情认真,谎话说起来眼都不眨!
皇帝冷声笑,何其盲目难堪,彼时那贱奴眼中分明毫无情意。
最为特殊的一个?
皇帝又想起自己低声的哄劝,那样的疼惜喜爱,如今瞧来皆是往脸上扇巴掌。
不识好歹,不识好歹!
他抬手扫下几子上的茶盏,唤人入内打扫。
收拾妥当后皇帝照样安歇,像是从未发过怒一般。
只是他闭目良久仍未能睡着,枕着手臂想事。
朝堂大局,来年科举,南边属国动乱,一桩桩一件件,却又绕回魏七身上。
世家子,七岁负有神童之名。
皇帝睁开眼,入目是暗沉失色的明黄。
麒麟满踟蹰,无以报河山。
他依稀记得魏七作的这首诗。
真是好大的气性,好一个猖狂的孩子啊。
皇帝记得的这两句诗是最后两句,全诗是:
金銮西门开,停俯欲问梨。
铁刃锋芒出,老翁何一辜。
红鹤临太和,羽翅白如雪。
麒麟满踟蹰,无以报河山。
此诗乃陈家宵衣七岁那年夏日所做。
他七岁寻常求学的一日,陈家家族学堂内。
夫子令六十来名陈家子孙每人各作一首五言绝句,以咏物为题,半柱香的时辰为限,其他皆不作要求。
陈宵衣伏在案上咬着笔管皱眉思量。
未几,他凝神提笔,挥墨于黄白宣纸之上做完一首。
他虽写得极快却不并急于呈与夫子瞧,只因不愿遭受同窗聚集的目光。
虽早在一年前,学堂中便有传他聪慧异于常人。
然而夫子虽年迈,却有一双火眼金睛。
他早已将陈宵衣的一举一动尽收眼底。
半柱香的时辰一到,学生们依照年岁长幼依次站起来将自个儿的诗朗声读出。
陈家学堂共有主支并旁支及他家亲戚子孙六十八人。
陈宵衣是第五十个念诗的,前头四十九位师兄咏荷咏梅,咏虎咏牛皆有,五花八门。
其中不乏有佳作,堂上夫子有时点头,有时皱眉不语。
陈宵衣自矮凳上起,众人皆转身抬眼望向他。
后者立得挺直,躬身作揖向上首的夫子行礼后又颔首见礼于同窗。
他道:“ 居安献丑。”
众人等待。
“ 此诗名咏鹤。” 此话方出口,他便忍不住勾着唇笑。停了一瞬后,复执纸张念诗。
“ 金銮,西门开。停俯,欲问梨。” 他稳声道,只是年幼,声线还清脆得很。
众人屏息,夫子面色稍变,捏着戒尺的手指微颤。
“ 铁刃锋芒出。老翁,何,一辜。
红鹤临太和,羽翅白如雪。”
“ 陈居安!” 夫子手中戒尺拍案,沉声呵斥。
学子们面色潮红,不知是激动愤昂还是幸灾乐祸。
陈宵衣抬眼,直直地望着夫子笑,姿态恭敬中又透出些散漫不羁。
“麒麟满踟蹰——” 他眼都不眨地与德高望重的夫子对视。
众人提心。
“无以,报,河山。” 一字一句,字字清清楚楚,声调皆是平常,并未抑扬顿挫,却似有振聋发聩之效。
一瞬静默,不知是谁带头鼓起了掌,零落的几声掌声后,众人拍桌喝彩,“ 写得好!”
堂上夫子气得胸膛不住起伏,垂着的山羊胡须颤动不止。
陈宵衣在热闹的掌声中垂眼,伸出右掌摊平朝上,他在等戒尺责罚。
夫子怒不可遏,道小子猖狂。
陈宵衣躬身请罪,模样乖巧。
夫子抽出戒尺,在他左掌上狠打两下后却又颓然垂手。
这是他最为得意的学生,聪慧伶俐,活泼讨喜,为人正直倔强。
且稚子尚存热血,年迈的老朽却只敢苟且求生。
夫子亲登陈府主家大门,将此事告知于陈宵衣的父亲。
陈肃远大惊。
陈宵衣的这首诗牵扯甚广,不仅是在嘲讽当朝大太监,人称九千岁的刘全,更是在讥讽满朝怯弱的文武官员。
更甚的是,他将自己父亲也一块骂了。
刘全几日前奉皇帝旨意出宫办差,乘八人抬的金銮大轿出午门。
沿途百姓避让,只一卖梨老翁耳聋目昏,退得慢些了。
刘全手下爪牙将其架起往后拖。
刘全在轿中听见动静,将人拦下。
他下轿,被众多太监侍卫簇拥着行至那老翁身前,躬身问,“ 梨甜否?”
老翁眯起眼,露出个笑,回他道:“ 甜! 官老爷,俺自个儿种的梨咧!可甜! 您尝尝 ”
他捧着竹篮筐子凑近。
刘全平日里从不乱用宫外的东西,那回却不知怎的,竟真捡了个梨来尝。
咔嗤一声脆响,他咬了两口又吐。
宽大的街道上竟无一人敢喘气。
“ 不甜。” 他阴沉沉地说着,嗓音尖刻,气势凌人。
老翁还未来得及开口说话,就已成了刀下亡魂。
血染午门前的盛安大街。
此事传遍京城,朝堂上却无言官参报于上,武官亦沉默不言。
刘全猖獗,几年来已害死不少朝中大臣,圣上偏信宦官,已无人敢惹他。
红袍白鹤,招摇于金銮大殿。着麒麟纹饰的重臣怯懦避让,辜负大好河山。
七岁学童诗作得粗糙,算不上如何工整押韵,只是其间的含义却深。
归家后,陈家祠堂内,陈宵衣跪在寒凉的地砖上,伸出掌心受罚。
他父亲拿着厚重的戒尺狠打,打了几下后问,“ 你可知错?”
陈宵衣垂眸回,“ 儿子不知,儿子何错之有?儿子不过是咏鹤。”
他还要倔强狡辩,诗中字字句句皆指向朝堂,如此明显能人不知。
此诗若传出去,叫刘全听见……
陈肃远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