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孩他爹身份好像不一般-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到这里,老奴压低了声音。
后来三爷赢了所有人,成了主家老爷,那几位少爷就……
“就怎么样?”荆照秋追问。
“就死了吧。反正后来是再没见过那几位少爷,也没有听过半点他们的消息。”
“真是死了?”
老奴有些犹豫:“应该、应该是吧。不然那几位少爷去哪儿了?”即便不是当家老爷,那几位少爷也是主家的少爷,照样是富贵傍身,只是比不得当家做主的当家人罢了。
荆照秋摆摆手让他们下去,自己想了一会儿,也懒得自寻麻烦。真死假死也不算很重要,易之虞说如何就如何吧。
不过,后来那老奴又找来另外一位也是易家待了许多年的老奴,又从那里知道些新的事。那老奴是原先二少爷房里伺候的人,后来就一直在后院里守门房。
他说,其实二少和四少关系非常好。
荆照秋便有点惊讶了,不是说几个人之间向来关系都紧张着吗,除了老三老四因都没有生l母原因同病相怜算交情外,别个更是毫无交情吗?
“回荆少,是这样没错。但这个二少不知怎么的,原来帮过四少,之后两人的关系便不错了起来,只是外人不知道,单我们房里人知道一些底细。二少手里银钱多,常常给四少买这个那个的东西,四少也黏他得紧。但当时二少的姨娘管得紧,不让他和其他少爷来往,因为这都是私底下只我们些小的知道,也没人敢到处去说。后来二少没了,姨娘死了,我们这些原先主子下面的仆人大多变卖了出来,我是少数还留在府里没出去的人。”
“竟有这回事?”荆照秋着实惊讶了一下,他还以为易家的兄弟都是水火不相容呢,没想到还有兄友弟恭的特例。
“其实不瞒荆少您说,当年二爷是府里最和气的一位了。”说到这里,老奴有些胆怯,怕说错了话。荆照秋知道他怕什么,说二爷和气那不就是三爷不和气吗?
难怪这老奴会怕。不过荆照秋没觉得怎么样,这不是实话吗?
易之虞那张脸,除了对着他们父子俩,就没有和气过,即便是皇帝,也是面无表情,跟瘫了一样。
“荆少,您别和主子爷说,老奴不是说主子不好,就是就是……”老奴抓耳挠腮,不知怎么说好。
荆照秋笑着自己说出口:“就是一张脸臭死了。”
荆照秋敢这么说,老奴可不敢附和。他能附和,那是本事,说什么主子老爷都不会生气,还能笑出来。老奴拍着胸口,老实说,主子这么多年来,在失踪那年之前,从来没见过他笑过。
这次回来后,脸上时常有笑,虽然不是对着他们笑,也够让他们惊悚得了。因而,即便没有易之虞再三地提醒众人,有眼见的都知道该怎么对待荆照秋。
那绝对是心尖尖上的人。他们可都看见了,从来没有避讳,从回来后就是一间房一张床,没有分开过。
“总之,二爷其实是很和气的一个人,因而才能让一直自闭不爱说话的四少爷依赖起他。”老奴最后叹息道。这么一个和气的主子没了,当时令许多丫环偷偷哭了一宿呢。
荆照秋听完,大致有了了解,同时也产生了一些猜测。但那天那个人是不是和易之虞有关系,还不能确认。
他又问:“易家几个人长得像吗?”
老奴先是摇头,又点点头,荆照秋都被他弄糊涂了。
“三爷相貌最是好,但观其他几位少爷,都没有三爷这般好相貌,长得就更不像了。不过……四少和三爷是有些相似的影子的,只是那时候四少还没长开,还看不出什么来。”
四少……
年纪相貌都对的上,会不会就是他?
第54章 捕鱼
满月还是秋高气爽; 早晚温差大; 午时是一天最热的时候; 没个二三天忽秋风便刮了起来; 眼看着就要到秋雨绵绵之季。
而田间; 这几日却正是农忙之时; 争分夺秒在连绵阴雨之前; 将田间的瓜果粮食收获。
易家在郊外的田地庄子不少,索性便住进庄子里; 打发闲暇。
虽过几日便是评选之日,但易之虞却并没有多少紧张的神色。反倒是荆照秋有些不放心,他放心易之虞,却对自己不放心。
“你说; 皇帝真能觉得我那些东西好?”
易之虞点头:“当然。皇帝重民生; 我们上供的都是利国利民的好东西,自然是喜欢的。”
这说的没错。可荆照秋凭着记忆画的草图; 并不能保证十分准确。他便将这个顾虑说了; 易之虞道:“勿虑。工匠会按经验修改; 我问过进度; 都说十分好用; 有些庄子已经私底下用起来。”
“果真?那便好了。”荆照秋显得很高兴。
两个半人沿着田埂到处走,时不时指点几句。
“这一片都是我们的田?”荆照秋举目望去,远远连成一片的水田旱地; 竟然都是易家的; 这可真算得上良田千倾。无论经商如何暴利; 古人还是以农为本。越是富人越是要置办田产。
易之虞吐出两个字:“都是。”
荆照秋惊呼一声,这可真是土地主,没成想,他这无产人士有一天也能混个地主当当。当然这天下最大的地主就是皇帝了。
荆照秋极目望去,田里收割了大半,庄子的长工雇农一个个都很勤奋,不见半个偷懒的人。荆照秋顺口这样说。
“刚开始偷懒的人也多,现在少了。收成好不好,关乎的都是这些人的生计问题。种的好,易家的奖励只会多不会少。至于好吃懒做的,都被撵出去了。”易之虞虽然在人眼里,是个冷淡无情的煞星,却难得是个讨农人喜欢的主子。
克扣少给钱多,只要认真干活种地,就能吃饱穿暖,再没有比这更和善的主家了。荆照秋也是在和这些农人闲聊后,才知道易之虞在他们眼里竟是活菩萨的形象。听完这话,荆照秋当时紧紧盯着易之虞足有大半时辰,才渐渐恢复平静。
果然劳动人民才有大智慧,都是有些眼光的。荆照秋盯着易之虞半天得出这个结论,能和他一样看出易之虞的好来,那必然是有慧根的!
易之虞说到一半忽道:“今年的年成不会差。”
荆照秋道:“今年雨水好吗?”否则何出此言。
然而下一句话就让荆照秋红了脸。
“不,都是你的功劳。你改良的那些东西,这里的每个人都说很好,是好东西。你的功劳很大。”
荆照秋垂着头,逗弄啾啾头顶的一小揪揪软软的胎发,道:“不是才用了不久,怎么可能就那么快见效?你也太夸张了。”眼里出西施也不带这个夸法的。
“不是夸张。便说这次收割,你就帮了老大忙。”易之虞难得话多起来,荆照秋了解他,知道他说的每一句,都是发自肺腑毫不违心的。正因如此,荆照秋才觉得羞耻。
就、就他做什么,易之虞可能都会真心觉得非常好,跟溺爱孩子的家长似的,他觉得,等啾啾长大,易之虞可能忽把他宠的无法无天变成个混世魔王。
荆照秋和混世魔王啾小眼对小眼一番,最后叹叹气,好吧,这个严父还得他来当。
两人走到半路,路过一片长满新鲜蜜瓜的瓜地。瓜地里一家几口,一男一女并四个孩子,其中一个不过五六岁,搬了条小板凳坐在一边。那对父母见了易之虞来,连忙点头示意,又迅速挑拣了几个瓜拿篮子装好,让那五六岁的小女孩提过来。
荆照秋眼睛都直了,那小女孩当着提着一篮子瓜,大十多斤的样子,踉踉跄跄地小跑过来,若不是荆照秋怀里还抱着啾啾,他就下去直接去接篮子了。
难为小女孩当真提了过来,脸上红通通的,不知是晒的还是跑的。她在易之虞和荆照秋两人之间看了几眼,最后把篮子一把放到荆照秋的脚下,看来还是易之虞的天然冷气吓住了她。
小女孩送完瓜,不等荆照秋回答,离开蹬蹬瞪跑远了,边跑还边往后面看。
“这是送给咱的?”荆照秋蹲下来看一篮子瓜,瓜皮黄澄澄的,两头有点青绿,一道道斑驳的竖痕,粗糙的裂口,想来会很甜。他知道易之虞身上有小刀,便让易之虞直接切开一个。易之虞一刀劈开两半,果肉裂开的清脆声音,甜汁儿溅了一地,杏色的果肉充盈着丰润的汁水,荆照秋也没那么多顾忌,直接坐在田埂边的草皮上,一手抱娃,一手啃瓜。
易之虞便笑了。
荆照秋听见他的声音,歪头看了一眼,顿感他这个无产小市民和人家富家少爷的区别。易之虞也坐下来,但坐姿十分优雅,拿着小刀切开叉出一块瓜肉,整个动作都十分文雅。
荆照秋便忆起来刚刚遇到易之虞时,给他的那碗面。
当时就觉得这落魄“小姐”未免太斯文娴静,明明是个饿死鬼模样,吃面速度也不慢,却硬生生整出个慢条斯理品尝佳肴的感觉。
荆照秋对着啾啾嘟囔几句,宝宝,咱不学他这作风。啾啾忽闪忽闪着双眼,圆溜溜眼珠子转来转去,盯着吃东西的荆照秋显得有点馋,荆照秋点点他的鼻子。
馋猫,没的吃。
正是口干舌燥,两人坐在田埂间吃完几只瓜,篮里还有三四只,易之虞叫来人先带了回去,荆照秋把啾啾丢给易之虞,就着田间的清渠洗过手,忽见渠水中有几只鲫鱼往来翕忽,便问易之虞。
“咱们家里可有鱼塘,这时的鱼虾鲜美着呢。”
来拿篮子的庄子管事便插嘴道:“前边就有易家的鱼塘,恰好正捞鱼呢。三爷和荆少真是赶巧,本是捞完再送过去,荆少想看个新鲜热闹,正巧就遇上。”
荆照秋好奇心重,听见那边在捕鱼,有些激动地便要跟去看。
到了才发现,说是鱼塘,但却一点儿都不小。此时,因为是枯水季,又刚放过水,水面很低,露出鱼塘边缘的淤泥地带,没了水,一些小鱼和泥鳅时常跳起,溅起泥水。有小孩小年轻已经下了塘,拿着个鱼篓,捡泥鳅和小鱼了。说是小鱼也不算小,多时小孩手掌大小的鲫鱼,这么大的鲫鱼红烧是十分鲜美的。
鱼塘中心的水量不多,那些鱼全追着鱼塘里的那点儿水挤到一块,水少许多,几乎是鱼叠鱼虾叠虾,荆照秋还能看到当中有几只螃蟹呢,想来是误放养的。
说起螃蟹,荆照秋便想起之前没吃上的螃蟹,就有点馋。易之虞竟像有通灵感应似,忽就对他说,刚得了一大篓某某湖的大闸蟹,已经送到厨房里。
荆照秋用十分惊奇的眼光盯着易之虞看,忽道:“一只鱼,我现在怀疑你是不是我肚子里的蛔虫了。”怎么,他想什么都知道,一句话都没说呢。
易之虞显然对荆照秋肚子里的蛔虫这种说法噎了一下,半晌才道:“这叫心有灵犀。”
“都一样都一样。”荆照秋比他随便多了。
“咱们的产业到底有多少?”荆照秋一边看人摸鱼,一边问易之虞。这几日,他跟着易之虞见了很多地方,不说街坊里的店铺,便说外面的田地,就是一笔不可说的数目。水田旱地鱼塘山地,种茶的放羊的什么都有。
易之虞不隐瞒,这些帐也都是让荆照秋随便看的,偏他平时懒得翻动易之虞的东西罢了。易之虞说了一个令他咋舌的数字。
荆照秋再次感觉到自己是个土地主,而且是个超级大地主。然后他便听说,这些数字已经是锐减后的了。
“皇城脚下的,谁敢太嚣张?”易之虞从早几年就渐渐地将主家的一些产业往京城以外移,甚至良田都削减不少。
可见,易之虞的谨慎非常。
主家老爷都亲自来了。捕上来的鱼,自然让易之虞先挑。荆照秋没有那些人的想法,并没有往大了挑。大的看起来大,但味道却不一定比得上小的鲜美,许多鱼最鲜的时候就是一斤多的样子,超过这个个头,肉质就会偏肥,太腻,没有这么鲜嫩。
这晚,荆照秋终于在庄子上,吃到了之前肖想很久的螃蟹,蒸螃蟹炒螃蟹螃蟹锅,夸张点说,简直可以称得上是螃蟹的一百零一种食用方法。
荆照秋喝完一罐桂花酒,人就有点晕。他刚喝这酒,以为度数不高,便贪杯了点。没成想,这种酒入口绵l软清甜,后劲儿却这么大,他喝了一小盅,眼里脑里便全是转圈圈的星星了。
荆照秋眼里出现十数个易之虞,每一个都对着他笑。荆照秋撇撇嘴,笑……笑个蛋。他扑棱过去,嘴里嚷着,我让你笑,让你笑。
易之虞没喝酒,正把啾啾哄睡着,一转身就见到荆照秋朝他扑了过来,全身软得跟没骨头一样,只缠在他的身上,片刻都不肯把四肢放下。身上有淡淡的酒气,却不臭,反有种桂花酒的清香,颈间还有荆照秋特有的味道。
他嗅了嗅,觉得自己蠢l蠢l欲l动了。
偏偏不知死的荆照秋还扑棱着,热气喷在易之虞的耳后,唇ll舌擦过脖颈,像触电一般。易之虞低头看,许是喝过酒,他的嘴唇殷l红l殷l红,像含了丹砂似,又是水灵灵的,舌头一伸一缩,像挑逗人的小蛇一般。
易之虞眼神一暗,附在腰间的手忍不住就向下探下三分,或许正巧摸l到荆照秋的敏l感l处,他往后一缩,躲了一躲,脸上便绯红一片,发出一声不轻不重的呻l吟。
易之虞轻轻捂住他的嘴,轻轻道:“嘘,小点声。”
荆照秋迷迷糊糊半张开眼,眼角却带着一丝欲l色,眼中很是迷茫。
“啊?……”
不过,他没有迷茫多久,就彻底迷失了神智,只记得眼前全是男人乌黑的青丝半遮住的脸颊。
那张脸再熟悉不过了。
第55章 大比
又几日; 终于是到了评选之日。以往,能有资格在此一日争夺者; 几乎便已经是天下扬名的商户。但商人间仍为此整个你死我活,实在是这能够给皇家宫廷采买物资,是一份待遇极其丰厚的美差。这中间的暴利非普通商家能想见。宫中一应物品,皆有定制; 便是宫里普通的宫妃用的胭脂香粉利润也不会少在哪里。
本来,易家不论分支还是本家只作为一个整体; 这是极少拿了两个名额。
裕城易家易成礼在阿肆的游说之下; 难得提出抗议; 有了这一名额。但他却未进贡裕城分支最好的丝绸; 反而是完全不擅长的粮食谷物。
易家做粮食买卖,但生意不算大,比不得其他家经营已久的商户。反而是在其他商品的经营上; 更为成熟。皇宫中的诸如酒水纸笔等,多由易家采办。
因此易成礼也在怀疑自己的决定; 但阿肆的游说让他听从了。只是阿肆有些日子没出现过; 让他有些疑惑也没人解答。阿肆让他先去提前弄清那什么马什么薯的食用方法以及种植方法。他这几个月让几个有经验的老农去捣鼓捣鼓,虽然能种出来,但发芽率却不算高,如今那些什么薯还剩了大半。
不过; 让大厨试着炒了一下; 味道倒还可以。
只是远远不是阿肆之前说的那样高产。老农说是种植方法和种植时间应该还有点问题; 万物皆有定时; 若是错了季,是种不出东西来的,需要再要点时间试验一定能全整明白,可算算时间,易成礼只能将暂时试验出的一些方法经验记上,这些到时才是要上交的重要关键。
否则随便挑一筐东西上去,怎么能过关。易成礼也打听过了,这些年旱涝灾害,许多地方闹饥荒,皇帝最关心的是如何提高作物产量让百姓吃饱。这若是拍对了马屁,那他可就发达了。
就是那些不中用的老东西,几个月时间,连怎么种都没整明白,简直是要气死他。不过,总算有些名目,看着那几盆绿油油的植株,心里也有点安慰,怎么着,也有点成果。与别人都是金玉丝绸香木茗茶样样奢华精致的相比,他这真算得上穷酸可怜见。
入宫这日,荆照秋亦去了。宝宝是不可能带进宫的,因而便让老太太照顾一个白天。这是他头一遭进宫,与后世去故宫旅游的感觉那是全然不一样的。这是真真实实踏进了见阙珠宫之中。
琉璃瓦,白玉阶。黄金柱,珍珠帘。玉除彤庭,碝磩彩致。飞阁流丹,反宇业业。朱甍似血膏涂,仙宫是琼玉砌,一砖一瓦无不极尽奢华。荆照秋眨眨眼,看得愣愣的,默默估算起这一砖一瓦的价值来。
最后,还是感叹一声剥削阶级果然是剥削阶级。
不过,他心里倒不是有多么羡慕。生不带来,死不带去,钱财到了一定数量,就只是一堆数字。多到极其时,反而就对钱看淡了了。
因为,古来的皇帝在登上至高无上的位置后,无论是钱权力还是色l欲,都能够轻易满足后,想的大多就只有长生这一件事。
他自然是比不得皇帝的富贵与权力至高无上,可在此世中,亦是数一数二的。他家庭幸福,再没有什么好羡慕的,况且这一世的寿命便算上天赐的,比之常人,那就是实打实的两辈子!
“美人”在怀,幼子在侧,一时间荆照秋简直觉得自己是人生赢家了。
荆照秋这么走神了一会儿,易之虞觉得不对,伸手在荆照秋眼前晃晃,仍不见他回神来。最后只好小声叫他:“照秋?”
“啊!”荆照秋回魂,易之虞的脸贴在他的眼前,仅仅只有一厘米。这么猛地一贴近,连脸上细小的白色绒毛都能看得清清楚楚。他捂了捂心口,把易之虞往外推了一尺。好吧,这个“美人”体型太大,他受用不起。
高台上留出的位置分别应当是皇帝的,只是奇怪的是,在皇帝的尊驾两边,分别矮了一个位置放着张椅子。直到落座时,荆照秋才看到左边那张,坐了个十多岁的少年,穿着淡黄色的吉服,衣上绣着四爪金龙,腰间金玉带,饰以明珠。
荆照秋立刻就反应过来,那是太子。没想到皇帝看起来挺年轻,就有个十来岁的儿子了。他偏过头去小声去对易之虞说起。易之虞笑笑问,你以为皇上多大?
荆照秋赧然。易之虞告诉他,与他差不多,二十八l九的样子。荆照秋便瞪大眼睛看着易之虞:“那有个十多岁的儿子……也不算早。倒是你,差不多年纪的,皇帝的儿子都要能娶媳妇了,你也太慢了。”
荆照秋知道,他这样说是极没道理的一件事。易之虞不晚一点儿,可就轮不到他什么事了。
易之虞便反问:“难不成你要我先有了别人?”
“那当然不是。”荆照秋立刻便道。开玩笑,人都是他的,还想要别人?做春秋大梦去吧。
易之虞便笑了起来,眼里泛着光泽,似一片斑斓璀璨的星空。
“我慢些都是为了等你。”
荆照秋被晃花了眼,便扭过头,不看易之虞,只往台前看。紧接着便轮到易成礼。他一直紧张地盯着了前面的人,不时悄悄看皇帝的脸色。察言观色之下,看出皇帝并不是很满意。虽然在易成礼的眼中看来,那些丝绸瓷器已经精美得不像话,堪称艺术品了,但皇帝却一直紧绷着一张脸。
一直到有人进贡上好的碧粳米。可掀开筐子后,看到一颗颗珠圆玉润晶莹剔透的米后,皇帝的脸色却并没有好转,又听那献米的侃侃而谈,说米的香甜与珍贵,只生长在一个县里,每年仅有多少石上供。
听到这里,皇帝甚至忍不住打断,面色简直如冰封。
“一年仅有这么点上供,可真是够珍贵的。”
那商户突然看到皇帝的冷脸,吓得蒙蔽,不知自己做错了什么事,慌了慌神,连忙解释:“虽然产量小,但整个县里都种,皇宫的供应绝对绰绰有余。”
“县里单种这一样米,那其他人吃什么?”
商户又是一愣。这这这……这本来就是为了进贡给皇宫所用,管其他人吃不吃有什么打紧的。皇帝可真奇怪。难不成皇宫还会用一般的米不成。普通百姓自然有普通百姓吃的杂粮,那哪能同日而语。
皇帝挥挥手,让这个呆若木鸡的商户先行下去。
文秀儿站在懿贵妃身后,并没有机会坐,看懿贵妃悠闲地坐在椅子上喝茶,不知有多羡慕。偏她只能够站着!
虽然是进了宫,但皇上却一次都没有来临幸过一次,气得文秀儿额头上都冒了几个包,让太医开了几贴清热下火的汤药才平了下去。文秀儿便嫉恨起这件事来,觉得一定是懿贵妃不高兴她自作主张进了宫,所以在皇帝面前吹枕边风诋毁她,坏了她印象。
可这话她只敢在心里想想,却绝不敢宣之于口,因而这会会懿贵妃能坐着,她却只能站在懿贵妃身后,心里不知有多不平。
懿贵妃多精明的人,能在这里爬到贵妃的位子,还不知道文秀儿什么小九九。呵,脑子都拎不清,还想要受宠。她算是看明白了,皇帝有这么一个太子已经足够,除非遇到什么惊为天人的人才会让他心里动上一动,否则其他人啊,永远都只是个摆设。
不过这不重要。只要她的如今所处的地位是这后宫三千佳丽之中最高的,便比什么都宠不宠爱都要来得好。何况,做一朵能解心意的解语花有何不好?
他们这个皇帝啊,若说心里没半分儿女私情,那是假话。可他心里家国天下远比骄奢享乐重之又重。
这一个个心里怕只都在想,皇帝在做什么虚套。这是皇商,进贡的都是皇宫用的,不是精细又精细能行吗?难不成还真要突然开始简朴起来不成?不过是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