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品驸马爷-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崇昭精神一振,两眼发亮:“真的吗?”
  谢则安说:“当然,我难道还会骗你吗!”他拉着赵崇昭去校场跑圈,“陛下说他以前也是蛮牛脾气,很有自己的主意,想做的事十万头牛都拉不回来。”
  赵崇昭一听,觉得特别对头。他高兴地说道:“这么一说我和父皇还真像!”
  谢则安停下脚步,上上下下扫了赵崇昭几眼,深沉地开口:“可陛下说了,可惜只有一点不太像。”
  赵崇昭的小心脏提了起来:“哪里!”
  谢则安说:“殿下这威武雄壮的体型。”
  赵崇昭:“……”
  谢则安说:“陛下很担心啊。”
  赵崇昭说:“我不就胖了点吗?为什么要担心!”
  谢则安说:“殿下你听过上行下效这个词不?”
  赵崇昭一愣,点点头:“当然听过。”赵英骂他时说过好几遍呢。
  谢则安说:“陛下说,殿下还是太子时胖不要紧,以后要还是这么胖可就糟糕了。”
  赵崇昭不明所以,眉头打了个死结:“怎么个糟糕法?”
  谢则安说:“要是殿下还这么胖下去,底下的人觉得胖才算英武,胖才算英俊,那以后整个大庆朝就以胖为美!然后为了长胖一点,大伙就会多吃点,就算每个人每天只多吃一口,那也得多少粮食!”
  赵崇昭呆了呆。
  大庆人口过亿,每个人每天多吃一口,果然很多啊!
  谢则安继续忽悠:“等把自己吃胖了,大伙穿的衣服又得用更多布料对吧?就算每个人只多用一寸布,那又得多少布匹才够!”
  赵崇昭心里默算出来的数目被吓住了。
  谢则安在那长吁短叹:“所以陛下担心啊。”
  赵崇昭豁然开朗。
  难怪他父皇总是对他不满意,原来是因为这个啊!早说嘛!他可以少吃点,多锻炼点,把身上的膘减掉!
  赵崇昭拍着胸脯保证:“我以后都不会再让父皇忧心!正好画画这边我和晏宁都出师了,就改成锻炼好了。三郎你来给我当监军,这身膘我不要啦!”
  谢则安信口胡诌:“陛下一定会很高兴。”
  接下来的日子,赵英总觉得赵崇昭看向自己的目光怪怪的,好像特别感动又特别坚决。听底下的人回报,赵崇昭做事比平时更积极了,经常领着东宫侍卫和内侍们在校场跑操,生活规律得不可思议。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他那挑食和暴食并在的坏毛病居然也好了,御膳房做什么他吃什么,没再把青菜豆腐之类的素菜挑出来,也没再大口大口地吃肉。
  赵英和晏宁公主一通气,才发现晏宁公主也不知道原因。
  晏宁公主稍一思索,眼睛一亮:“大概是因为三郎吧……”
  最近她没去东宫学画了,谢则安却还是和往常一样在东宫多留许久,赵崇昭这段时间的变化恐怕和谢则安有关!
  赵英见晏宁公主一提谢则安连语气都柔和下来,哪会不明白自己女儿的心思。他并没有戳破,而是说:“那我把他叫来问问。”
  晏宁公主眼底掠过一丝喜意。
  她已经好些天没见到谢则安了。
  赵英差人去把谢则安找过来。
  谢则安依然一副乖巧又听话的模样:“陛下,公主!”
  赵英随口问起谢则安在东宫的近况,抽检起他的功课来。
  谢则安对答如流。
  赵英满意地颔首,话锋忽转:“最近你和崇昭在做什么?”
  谢则安和往常一样一脸腼腆:“没做什么啊。”
  赵英很想把谢则安脸上的小表情揉掉。
  在赵英和晏宁公主齐齐注视之下,谢则安只好把自己劝赵崇昭“减肥”的那番话复述一遍。
  赵英:“……”
  晏宁公主:“……”
  明明这些话说得有理有据无可反驳,可听起来就是有点不对味!
  赵英问:“你怎么会想到劝崇昭这个?”
  谢则安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样一样来嘛。”
  赵英说:“……你说的修身是指让崇昭变瘦一点?”
  谢则安深沉地说:“连自己的体重都没法控制的人,注定一事无成。”
  晏宁公主:“……”
  她忍不住替谢则安捏把汗。
  这家伙到底谁是教出来的?在她父皇面前还这样胡说八道!
  赵英没有生气,他问:“真的只是这样?”
  谢则安说:“还有一点。”他觑了眼赵英,“但我不敢说。”
  赵英乐了:“你还有不敢说的时候?”
  谢则安满脸无奈:“既然陛下你让我说我就说了吧。”
  赵英:“……”
  谢则安坦白了自己“假传圣旨”的事,正色说:“我说的话是很荒唐,可只是在这些荒唐的话前面加了句‘这是陛下的意思’,殿下就尽全力去做。这说明陛下只要告诉殿下希望殿下能做到什么事、希望殿下能变成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一定会尽力去做到。”
  赵英若有所思。
  谢则安说:“殿下他十分渴望得到陛下您的认可。”
  赵英沉默下来。
  谢则安看过太多赵英和赵崇昭这样的“典型案例”,他们这是“单亲家庭”,又有偌大的“家业”要传承,赵英必然会对赵崇昭特别严厉,父子间的正常交流少之又少。
  于是赵英对赵崇昭越来越失望,赵崇昭心里的不甘也越积越多。
  父子之间的心结越来越难解开。
  长此以往,父子两人能不生疏才怪。
  谢则安一般不会趟这种浑水,不过既然谢老夫人不可能不管赵崇昭,那还不如想办法缓和一下他们父子俩的关系。
  即使不能让赵崇昭一下子超越赵英心里头的其他人选,至少也要给他争取一个公平的起跑线吧?
  别人他没见过没法评价,就那个赵旻的话……明显没比赵崇昭好到哪里去!
  别的不说,光凭喜宴上这赵旻和谢谦的几次“眉来眼去”,已经足以判断这人是好是坏了。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家伙和谢谦分明是同一种人。
  呵呵,隔着那副君子皮相他也能闻到那股人渣味儿。
  可惜了刚嫁过去的杨珣。
  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国舅会同意这桩婚事,显然已经选好了要支持谁。这位国舅爷根本没有传言中那么潇洒,说什么不想再管世事?说白了就是不想管赵崇昭。
  可怜赵崇昭还不明白,一口一句舅舅叫得亲热。
  越是了解赵崇昭手里的筹码,谢则安越觉得赵崇昭的太子之位还真不太牢靠。
  但谢则安没太担心。
  赵崇昭还是名正言顺的太子呢,只要顺势而为,胜算还是很大的。这大半个月来他和赵崇昭都在为修字典忙碌,接触了不少翰林院的有识之士。他常常挑些有争议的字去和赵崇昭讨论,又跟着赵崇昭一起去请教其他人,相信太子勤恳踏实好学不倦的名声很快能传开。
  至少这一批笔杆子最厉害的文人对赵崇昭是满意的。
  而且《字典》和《本草》张贴出去的部分不少都有赵崇昭的朱批,这些虽然是小事,但积水成流、集腋成裘,在修撰过程中这足以帮赵崇昭赚足名声。等这两本书一刊行,赵崇昭这个太子的存在感会更高。
  虽然那可能会耗费超过一年的时间,可那有什么关系?赵英又不是没有远见的人,他能判断出来的事,赵英不可能看不出来。
  在谢则安的监督之下,赵崇昭很快瘦了一圈,精神和体力却越来越好了,召集东宫众人操练时训练量都加了几倍——原因是他不觉得累。
  士林中渐渐有了传言,说赵崇昭为了修《字典》呕心沥血日益清减。投书表想成为东宫“食客”的人比以往翻了一番都不止!
  这食客和真正科举选拔出来的人才不一样,不用经过正式考试,只要符合某位大官或者勋贵的“聘任标准”就行了。食客们可能文墨不精,走不了科举那根独木桥,却身怀一技之长,将会在某些方面大绽异彩,仔细挖挖还是会有惊喜的。
  以前东宫这一块搞得很糟糕,因为赵崇昭曾经以“你会养熊吗”作为择人标准,气走了一大批想来投诚的食客。而那些留下来的食客全都是投机分子,只会教赵崇昭怎么在闯祸后狡辩。
  所幸这些家伙在赵崇昭上次差点出事后都被赵英处理掉了。
  谢则安和赵崇昭商量出了一个“招聘流程”,手把手地引导赵崇昭“亲手”设计出一份简历模板,让来“应聘”食客的人填好递上来,到时他们可以挑人来面试把关。没选上的人也留个档,万一以后用得上呢?
  赵崇昭对这件事也非常积极,因为今年要忙的事越来越多,他可用的人捉襟见肘,很多事都得亲力亲为,实在让他累得不轻!
  谢则安陪着忙完“招聘”的事后又起了话头:“我们要不要趁着那什么齐王世子刚成亲,抓紧时间做点啥,我觉得他特别讨厌。”
  赵崇昭深有同感,却又满心茫然:“那我们做点啥?”
  谢则安仿佛也一筹莫展:“他啥方面比较厉害?我们要在他最厉害的地方把他比下去才带劲!”
  赵崇昭精神一振:“听说他擅长农事,这事儿怎么搞?”
  谢则安和赵崇昭大眼瞪小眼。
  他对农事也一窍不通!
  难得谢则安也有不通晓的事,赵崇昭高兴了。他拉着谢则安的手说:“我们去找宁儿合计合计。”说着他又补充,“现在不是挺多人想当咱东宫食客吗?擅长农事的先找过来‘面试’!”
  谢则安说:“还是殿下英明。”
  赵崇昭被谢则安夸得心里喜滋滋的,把谢则安的手抓得更紧,想回头亲谢则安一口以示高兴,却又顾忌周围人太多,怕吓着他们。
  赵崇昭只能握紧谢则安的手捏着玩。
  谢则安:“……”
  他怎么总觉得自己正在遭遇职场性骚扰?
  
  第48章
  
  晏宁公主正在画画,听到有人闯进来后把纸一掩,叫人把自己推了出去。
  谢则安一见到晏宁公主又夸道:“公主你今天气色特别好!”
  晏宁公主“嗯”地一声,问:“三郎你们怎么过来了?”
  赵崇昭兴致勃勃地和晏宁公主说出自己准备在农事方面压赵旻一头的决定。
  晏宁公主听后讶异地看了谢则安一眼。
  赵崇昭能意识到赵旻是他的“对手”,实在是个了不得的进步。
  以前赵崇昭虽然讨厌赵旻这些人,却觉得自己是太子,特别了不起,根本没把赵旻他们放在眼里。晏宁公主正发愁该如何提醒赵崇昭正视诸王世子,赵崇昭居然主动提了出来!
  谢则安咳了一声,替赵崇昭把话补充完整:“现在问题来了,我们对农事一窍不通。”
  晏宁公主和赵崇昭一样觉得很有趣,谢则安居然有不会的事!
  晏宁公主忍不住多瞧了谢则安两眼。
  谢则安:“……”
  光看着小眼神儿的话,他们兄妹俩还真有点像!
  晏宁公主回过神来,无奈地说:“我连出宫的次数都不多,哪里懂这个?”
  这下换成三个人大眼瞪小眼。
  谢则安也觉得有点好笑了。
  晏宁公主一向表现得非常早熟,以至于他也和赵崇昭一样觉得她肯定会有办法。
  赵崇昭说:“那我们只能从想来当东宫食客的那些人里挑挑了。宁儿你好好休息,我和三郎回去商量一下,”说着他立刻拉起谢则安的手往外跑。
  晏宁公主看着他们跑远的身影,着人把自己推回书房。
  风将压在画上的纸吹开了,露出画里的半个衣角。
  晏宁公主心头一跳,把伺候的人都屏退在外,挪开了上面的白玉镇纸。
  她定定地看了纸上的画像一会儿,把它收了起来。
  谢则安和赵崇昭开始忙着“招聘”。
  赵崇昭很快拟定了“招聘方案”,命人张贴在投帖处。
  这张布告落入京城众人眼中,又引起了一阵热议。
  姚鼎言听说了这件事,把谢则安找了过去:“三郎,殿下想要了解农事?”
  谢则安大点其头:“对!过完冬就该春耕了,殿下想了解一下这方面的事。”
  姚鼎言说:“我倒是有个人可以推荐给殿下,这人叫沈敬卿,精通农事和数术,可惜学不通经史,屡试不中。”
  谢则安说:“先生看重的人必然是极好的!”
  姚鼎言说:“既然是极好的,那你把敬卿引荐到殿下那边吧。”
  谢则安:“……”
  姚鼎言瞧了他一眼:“你不乐意?”
  谢则安满脸不解:“为什么是我去引荐?”
  姚鼎言说:“你和殿下要好,你引荐的话殿更容易接纳敬卿。”
  谢则安是个有原则的人:“我不认识他!”
  姚鼎言说:“那我先让你们认识认识。”
  谢则安很快见到了沈敬卿,这人大概二十七八岁,面白无须,细眉长目,长相偏于阴柔,瞧着不是个直爽人。
  沈敬卿一见谢则安,笑着问:“你就是三郎吗?姚公经常夸你聪明。”
  谢则安直觉不太喜欢这人。
  谢则安一向不爱勉强自己,随口和沈敬卿聊了几句就跑了。他又不求姚鼎言给自己啥好处,没必要非给自己添堵。
  谢则安没想到的是,自己第二天就在东宫见着了沈敬卿。
  沈敬卿微微地笑着,恭谨地站在赵崇昭身边朝他问好:“三郎。”
  赵崇昭高兴地说:“敬卿你也认识三郎啊!”
  沈敬卿一脸自然地说:“昨天才见过,今儿又见面了。”
  赵崇昭说:“那正好!三郎我和你说,敬卿就是我们要找的人啊,他特别厉害!”
  谢则安笑着说:“恭喜殿下喜得良才。”
  谢则安回到家时心情不是很好。
  谢大郎正在他院落里锻炼,见谢则安神色不对,默默地站在谢则安旁边看着他。谢则安叹了口气,让谢大郎坐下说话。
  谢则安唉声叹气:“本来有人一起干坏事挺高兴的,突然出现个败兴的人,什么兴致都没了。”
  谢大郎定定地瞅着他。
  谢则安说:“爹说得对,姚先生的脾气确实有点难搞,我这次可能得罪小人了……”
  谢则安摸了摸谢则安的脑袋。
  意思是不要紧。
  谢则安说:“我知道,小人得罪了也就得罪了,没什么要紧的。”
  谢则安识人功夫一流,看人极少出错,这个沈敬卿绝非善类。他喜欢干点小坏事,但不代表他喜欢与小人为伍。
  谢则安皱着眉头:“胖子和姚先生都那么欣赏他,可见他的确有两把刷子,麻烦。”
  谢大郎从怀里掏出一张纸,无声地递给谢则安。
  谢则安接过一看,只见上面画着一段街道的图,以及几个简单的箭头指示。他讶异地问:“这是什么?”
  谢大郎在纸上写:“谢谦常常经过这儿,”他在地图上圈了一下,“这个转角刚好没人巡查。”
  谢则安两眼一亮。
  谢大郎写:“我陪你去炸他小叽叽。”
  谢则安瞧了瞧谢大郎一本正经的脸色,不由感动得一塌糊涂。这家伙长着张寒冰一样的脸蛋儿,能写出“炸他小叽叽”这种话来真是太难得了!
  谢则安说:“好!就这么干!”
  谢大郎写:“我去找个麻袋。”然后就消失在屋里。
  谢则安心情好多了。
  他很快想明白自己为什么特别不高兴,因为赵崇昭是个好骗的娃儿,和他凑一块玩儿还挺愉快的。这种愉快给他造成一种错觉,让他不小心把赵崇昭当朋友来看,事实上好骗的娃儿在谁面前都好骗,多他一个不多,少他一个不少。
  尤其是赵崇昭这样的身份,自然有无数人上赶着往他身边凑。
  谢则安暗道:想让自己过得舒心,最好的办法是别把自己看得太重要——对谁都一样。
  谢则安把事情理明白了,谢大郎也回来了。他和谢大郎凑在一块你一句我一句地分工,最后还在房间里模拟了几次,确定就算不成功也能撒丫子逃跑之后,谢则安兴致勃勃地说:“走,出发!”
  谢大郎见谢则安恢复了以往的活力,唇角抿出淡淡的笑容,陪着谢则安一起去打埋伏。
  谢大郎已经观察了好几天,很确定这是谢谦回府的必经之路。他是负责套麻袋的,心里不是不紧张,脸上却格外镇定。
  久久不见人,谢则安忍不住瞧了瞧谢大郎,笑眯眯地感慨说:“大郎你长得这么正直,真没想到你会陪我干这种事!”
  谢大郎定定地回视他,没有说话。
  这时一阵脚步声从转角传来。
  谢大郎示意谢则安躲好,自己灵敏地跃出,张大麻袋守株待兔。
  来的人果然是谢谦。
  谢则安一个弹指,谢大郎马上把麻袋套上了谢谦的脑袋。
  谢谦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所以即使谢大郎个头比他矮了不少,依然一出手就成功!
  谢大郎一手制住谢谦,一手扒开谢谦裤头。
  谢则安兴奋地点燃引线,把一小串炮仗把里头一扔,拉着谢大郎逃到远处看热闹!
  这串小炮仗谢则安是亲自做过试验的,把它扔进拴着几只田鸡的麻袋里都没弄死它们,所以他一点都不担心弄出人命。
  他们躲在暗处往回看,只听噼里啪啦的几声闷响从那个转角传来,其中还伴随着谢谦骇人的惨叫声。谢谦一手去扯麻袋,一手捂住下半身,看起来格外狼狈,风度尽失。
  谢则安远远瞅了一会儿,一脸怜悯地感慨:“真是见者伤心闻者流泪啊!谁这么混蛋,居然对人家做这种事,简直毫无人性!”说完他拍了拍还有点火药味的手掌,牵着谢大郎的手在街上闲逛起来,一路买买买,买了不少吃的喝的玩的,最后他和谢大郎怀里都抱满了东西。
  谢小妹老半天没看见谢则安,一看他抱满东西回来,高兴地搂着他脖子亲了又亲:“我就知道哥你对我最好了!”
  谢则安笑眯眯。
  他讨厌谢谦当然不是因为自己,而是因为李氏和谢小妹。这两个人已经被他纳入了“亲人”范围内,一想到自己刚来时李氏和谢小妹的处境那么糟糕,谢谦却还天天那么快活地当他的皇亲国戚,谢则安特别不爽。
  尤其是他今天心情不好……
  最好把谢谦的小叽叽炸没了!
  谢则安第二天没早到东宫也没晚到,抵达上课的书房时只有秦如柳和燕凛在,他走过去和他们聊了起来。
  没想到才刚聊开,赵崇昭怒气冲冲地跑了过来。
  见谢则安在和秦如柳两人说话,赵崇昭怒火更旺。他抓住谢则安的手腕气愤地质问:“三郎你来了为什么不去找我!”
  谢则安怔了怔,说:“今天没什么事嘛。”
  赵崇昭从来都不是讲道理的人,他哼道:“没事也要找,我们平时都一起过来这边上课的。”
  谢则安只能说:“我明天会记得的。”
  赵崇昭说:“这还差不多。”
  这时徐君诚到了,赵崇昭松开了谢则安,拉他坐到自己身边。
  一早上的课上完,赵崇昭正要拉谢则安去校场那边跑步,徐君诚却开口留下了谢则安。
  赵崇昭不太高兴,却又没法和徐君诚抢人,只能命令谢则安等下一定要去找他。
  谢则安哄好赵崇昭,乖乖跑回徐君诚身边。
  徐君诚说:“听说你姚先生给殿下推荐了一个叫沈敬卿的人?”
  谢则安点头。
  徐君诚说:“你觉得这人怎么样?”
  谢则安说:“学生浅薄,不敢妄议。”
  徐君诚瞧着他。
  谢则安只能实话实说:“我不喜欢他。”
  徐君诚微讶,问:“为什么?”
  谢则安很光棍地说:“不喜欢就是不喜欢,像殿下不喜欢吃青菜,我不喜欢吃甜食,先生不喜欢吃香菜一样,没有为什么!”
  徐君诚:“……”
  徐君诚说:“你这直觉倒是挺对的,这沈敬卿才能是有的,可用心不正,是个毫无品德的谄谀之士。”
  谢则安说:“不知道为什么,听到先生您这话我总觉得膝盖有点疼……”
  徐君诚没听明白:“什么叫膝盖有点疼?”
  谢则安深深地说:“好像中了一箭……您真没有指桑骂槐吧?”
  徐君诚这下懂了,忍俊不禁地笑了出来。他“哟”地一声,瞅着谢则安说:“没想到你还挺有自知之明。”
  谢则安立刻喊冤:“我用心特别正!”
  徐君诚说:“殿下他和你比较要好,平时你要多劝劝他。有些人可以用,但不能大用;他们的话可以听,但不能尽信。”
  谢则安不太乐意干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可看着徐君诚认真的神色、想着晏宁公主的恳求,只能乖乖点头。
  这时谢则安还不知道,长公主已经气势汹汹地入了宫找赵英要公道。
  替她的驸马。
  
  第49章
  
  谢谦不久前领着长公主去取前驸马“尸骨”,并取出了前驸马的遗物作为凭证。
  长公主终于取回前驸马尸骨,了了悬心已久的心事,对谢谦的厌恶少了许多,只想着早些让驸马入陵。听说谢谦遇袭,细细一想,她猛地发现最近这一系列事情似乎是针对谢谦来的!想到溺水而亡的儿子、想到谢谦还挂着驸马的名头,长公主还是去看了谢谦。
  谢谦接二连三地遭遇“重创”,看起来意志消沉,竟主动提出和长公主和离。
  长公主见谢谦憔悴如斯,叹息着说:“我去帮你要个公道,”她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