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一品驸马爷-第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西夏小皇帝这一次来,是正式让权于大庆朝廷,求大庆朝廷伸出援手,救西夏百姓于水火之中。
这一次燕冲依然随行归京,一回京,他立刻入宫见赵崇昭。
燕冲的奏疏早送回来了,赵崇昭看过,政事堂那边也看过。新法的种种弊端,在日益衰落的西夏浮出水面。
姚鼎言面色难看至极。
燕冲是武人,本来不应参与朝事,但燕冲和谢则安、赵崇昭的关系都不一般,他的话赵崇昭肯定会记在心里。
在姚鼎言看来,新法确实不太完善,可要是不去执行的话永远都不可能让它完善起来。燕冲这次上书无疑是把西夏的败落都归咎于青苗法,真能一样吗?西夏那种局面,即使没有青苗法也撑不了多久。
朝中因为西夏小皇帝俯首称臣而一片欢欣鼓舞,姚鼎言回到家中却神色阴沉。
姚清泽比他更愤怒:“又是他!爹,我早说了,新法迟早会毁在他手里!他根本不相信爹你做到——”
姚鼎言怒气难抑:“闭嘴。”
沈存中、方宝定入制置三司条例司,是他和谢则安之间各退一步的结果。这两个人进来之后果然不怎么听话,好在他们能力不错,把市易法执行得很好,还趁热打铁地建议他把趁势《免役法》推行开去。
他与谢则安在这一次妥协之中找出了平衡点,大家都消停下来,蓄力等待下一次交锋。
没想到谢则安会这么快反戈相向。
姚鼎言脸色变幻不定。
姚清泽说:“爹,为了以防万一,我们还是把沈存中和方宝成换走吧。”
姚鼎言看着姚清泽:“你觉得该换成谁?”
姚清泽说:“敬卿就可以。”
姚清泽说的是沈敬卿,他的大舅哥。姚鼎言听后摆摆手:“别说了。”
但凡姚清泽能举出半个像样的人来,姚鼎言都会好好考虑。听到姚清泽一张口就是沈敬卿,姚鼎言懒得和他多说了。姚清泽和沈敬卿的妹妹在孝期内有了私情,本就已经让姚鼎言不喜了,再听姚清泽也不管是不是真适合,巴巴地把沈敬卿推上来,姚鼎言心里的失望何止一点半点。
姚清泽见姚鼎言不予置评,心中忿忿,咬牙离开书房。
姚鼎言揉了揉眉心。
如果谢则安真的和他是一心的,那事情无疑好办多了,可谢则安总有自己的想法……
吕宽下狱之后,积极向新法靠拢的人已经少了许多。如果燕冲的言论再外传,那青苗法无疑会胎死腹中。
姚鼎言绝不会眼睁睁看着这种事发生。
这年冬天雪下得特别大。京城这边还好,没什么流民,穷苦的地方可惨了,饿死的、冻死的人都不少。西夏小皇帝在京城看到这场大雪,整颗心都凉了,心里最后一丝终于彻底拔除。
他年纪还小,是非荣辱都辨不清,但知道“人命”两字有多重。即使将来会有无数人唾骂自己卖国求荣,他也盼着更多百姓能熬过这个冬天……
很快地,赵崇昭下诏建“陇西府”,西夏皇族仍可封王,整个西夏却得由陇西府管辖。西夏小皇帝手中的权力和普通的王族差不多,能拿点税,管管闲事,大事却是不能掺和了。这等丧权辱国的诏命被带回西夏后,西夏百姓却欢腾不已,因为一车车的粮食由大庆军队押送着来到了西夏,解了西夏燃眉之急。
西夏小皇帝看着百姓脸上喜极而泣的神色,回到皇宫时抱着身边的人哇地一声哭了出来。
陇西府未建成,燕冲先领军入驻西夏,和蔼可亲地给西夏百姓派口粮,建房子。粮食不多,房子也不是也别解释,毕竟边境打仗这么多年,地主家也没余粮!这分过来的都是大庆百姓从口粮里省下来的。你看看我们的士兵,吃得比你们还寒掺,大家都是苦日子过过来的!他们还得在这天寒地冻的天气里给你们造房子,容易吗?不容易啊不容易,都不容易……
经过大半个月的相处,“军民一家”的概念很快深入人心,宛如春风般吹遍西夏大地,每个人看到大庆士兵都觉得格外亲切。
燕冲:“……”
他向赵崇昭禀报西夏这边的青苗法施行情况,也考虑过谢则安的处境。可他最后还是说了,他怕不说的话,赵崇昭还是会听姚鼎言的话!谢则安知道他上禀的内容后找过他,对着他唉声叹气:“我就知道燕大哥你是个良善人,要不然我借了你的钱这么多年不还,你早来催我了……”
燕冲当时就揍了谢则安一顿。
谢则安明白他秉性正直,这次没再给他出难题。谢则安一脸腼腆地说:“这次我们要做好事,大大滴好事,要让新朋友们感受到春天般的温暖。放心吧,保证不会再让燕大哥你做任何事会有罪恶感的事。”
谢则安没说谎,还真是让他做好事,虽然这好事打了点折扣,说借粮吧,没真让他们吃饱,只能保证他们不饿死;说建房吧,没真帮他们建好,等他们体力恢复之后就靠他们自己去修整了。总的来说是没让他们闹出人命,真正对他们特别好的事还真没做。
没想到这么一点小事,却让风向彻底倒向大庆这边。
谢则安收到燕冲的来信,心情稍微轻松了一点儿。地盘不是越大越好,地儿大了不好管啊,耶律衍那把火不小心把“西夏国”变成了“陇西府”,狄国那边头疼,他们也头疼。以前西夏不是自己的地方怎么折腾都没关系,如今西夏成了自己的,百姓必须好好安抚,烂摊子必须好好收拾,要不然这块肉是没法彻底吃进嘴里的。
谢则安把燕冲的信呈给了赵崇昭,没有说半句多余的话。
谢则安不引导,赵崇昭却还是想起了一句以前他只当是书上之言的道理:“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西夏小皇帝不通世事,眼看着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却一无所察,或者察觉了却无计可施,民心尽失。于是这时候大庆军队入驻,百姓竟欢呼迎接,拍手相庆。
当好一个国家的主宰者,似乎没有那么容易。
赵崇昭若有所思:“我们的士兵,平时会做燕统领手下那些兵在西夏做的事吗?”
谢则安说:“有些会,有些不会。”
赵崇昭拍板定案:“那就让他们全都做起来!遇灾遇雪,他们必须去帮助百姓!必须也做到军民一心!”
谢则安当然支持:“这件事可以与徐先生他们讨论。”
赵崇昭点点头。
有西夏这个前车之鉴在,他没再跟以前那样兴致勃勃地直接下令。他想了想,又说:“上次你提的那个免役法,我觉得也可以一起拿出来,那对百姓也是有好处的。”
谢则安笑了起来:“陛下英明。”
第169章
前往北狄王都使者回到境内不久,一封信追了上来。这封信写得冠冕堂皇,内容却非常狂妄,大意是“我定海王耶律衍少时曾承贵国端王一饭之恩,如今想请端王在敝国暂住十天八天或者十年八年,请放心吧再见。”
后头还附着封写给谢则安的信,谢则安拿到时赵崇昭在一边巴巴地看着。谢则安扫了他一眼,收进衣袖里没拆。
赵崇昭想发飙,又拿谢则安没辙。他只能说:“你先看看,我保证绝对不偷看。”
谢则安说:“你居然还有偷看这种想法?龌龊!”
赵崇昭憋红了脸。他伸手抱紧谢则安,下巴在谢则安颈边拱动。谢则安至少得为谢老爷子守孝三个月,他只能摸摸抱抱不能真碰,于是练就了他像大狗一样拱来拱去的花样撒娇技能。
谢则安:“……”
谢则安说:“我与皇叔之间没什么事是不可告人的,”他认真地看着赵崇昭,“但有没有,和给不给你看是两回事。这是指明写给我的东西,说不定有些皇叔不想你或者其他人知道的事情。皇叔信任我才写给我,你如果信任我,也应该做到在这样的小事上尊重我。”
赵崇昭见谢则安这么严肃,只能乖乖转身背对着谢则安,说道:“你看吧,你不喊我我就不转过来。”
这家伙明显像孩子一样生起了闷气。谢则安莞尔一笑,掏出信打开一看,眉头动了动。端王这封信不长,只简单地说要在北狄暂住一段时间,让他不用担心。不过信上的语气十分亲近,活像他们之间一直非常黏糊一样,写到最后直接变成了文采并茂地向他倾诉思念之情。
谢则安:“……”
这家伙吃错了什么药?
谢则安陷入沉思。
谢则安安静太久,赵崇昭开始不老实地动来动去,不时悄悄扭头瞄一眼。
谢则安正要逮住赵崇昭的目光,无奈地说:“转过来。”
赵崇昭立刻追问:“看完了?”
谢则安说:“这封信有点古怪,你和皇叔处得久,一起看看吧,看能不能找出头绪。”
赵崇昭喜出望外:“好!”
谢则安先提醒:“记得不要生气,皇叔平时和我写信不是这样的。”
赵崇昭有种不翔的预感。
他接过信看了起来,越到后面他脸色越难看,好几次想把信撕掉。他本来就觉得谢则安和端王走太近了,看到端王那亲昵过头的语气更是恨不得把端王碎尸万段。可他刚想发火,又对上了谢则安问心无愧的目光。
见谢则安一脸“我已经提醒过你”的理直气壮,赵崇昭委委屈屈地说:“换了你,你能不生气吗……”
谢则安言简意赅地反驳:“能。”
赵崇昭更不开心了。他拿着信琢磨了一会儿,忽然抬手在信上虚画几下,皱紧眉头思索起来。
谢则安说:“你发现了什么?”
赵崇昭说:“以前皇叔常教我们玩藏字文,”他的手指在信上画了几条斜线,“这里好像藏着一句话,‘元宵节,花灯会,白马寺,若有人在此,望助’。”
谢则安:“……”
看来端王笃定这信肯定会被赵崇昭看到!要不然这堪比最复杂手机划屏解锁手势的藏句谁看得出来?
谢则安说:“看来皇叔确实被关起来了,现在在想办法脱困,我去托谭先生安排一下。”
到底是曾经看着自己长大的皇叔,赵崇昭再怎么没良心都说不出“他回不来最好”,只能点点头说:“如果需要我的诏令你尽管下一道就好。”他又忍不住抱住谢则安,“三郎你到现在都没用过玉玺。”
对于赵崇昭这种无时无刻想引他犯死罪的行为,谢则安只能说:“有机会再说。”
赵崇昭用唇蹭了蹭谢则安的耳根,牢牢地将人禁锢在怀里:“三郎,你还是不相信我……”
谢则安抬手把赵崇昭的脑袋推开:“这和相信不相信没关系。”
赵崇昭没再多说,只把谢则安搂得更紧。他总希望谢则安更肆无忌惮一点,越越线越好,这种想法很没道理,但他就是觉得只有那样谢则安才是真正接纳了他!
谢则安伸手拍拍赵崇昭的脑袋:“别闹,我给谭先生写封信。”
赵崇昭乖乖在一边看着。
入冬后谢则安比其他季节更懒,没事要忙时连一根指头都懒得动,提笔后有些生疏,过了好一会儿才写得顺一点。他慢吞吞地把信写完,转头瞥了眼还在一边呆着的赵崇昭:“你今天没正事?”
赵崇昭振振有词:“有,但我要等你!我知道三郎你今天没事!你得陪我一整天,你不陪我一整天我不回去。”
谢则安:“……”
这家伙妥妥的昏君苗子。
年关将近,没哪个不长眼的家伙想在这节骨眼上惹事。这年冬天虽冷,但防御工作做得好,饿死人冻死人的情况大大减少,赵崇昭的日子过得快活得很。
而此时此刻,北狄王都也在筹备着过个好年。定都之后,北狄多少也受到汉人文化的影响,重要节日或多或少和南边重合了,比如除夕、元宵等等大节。也不知哪家商户先向南人学习,搞起了“过年促销”活动,街上叫卖的、买办的都比往年要多得多,连平时不怎么需要的东西都因为价格降了一截而统统抱了回家。
看过端王给谢则安写的信之后,耶律衍没再去过水榭。
当然,更有可能是因为耶律衍去平乱了。
冬天水草渐稀,草原人粮食快吃尽了,难免会因为这样或那样的摩擦闹起来。以前遇到这种事他们一般是转移内部矛盾,去大庆那边烧杀抢掠来“补给”,如今大庆边军强盛,他们没办法再那样做了,只能内杠。
耶律衍回到家中时甲袍还沾着血。
想到那些不中用的叛党,耶律衍冷笑一声:“一群乌合之众。”
耶律衍没有询问下人家中的情况,他径直走往水榭。有些东西经了别人的口,难免会添油加醋,还是亲眼看到的比较让人放心。
耶律衍迈入水榭,只见端王正倚在那儿小歇。这水榭是照着端王当年想要的模样建的,端王对他说过的话,他一句都没忘。可这人呢,却把他自己说出口的事抛得干干净净,一点都没留下。
耶律衍大步走近,逼视着端王的睡颜。
或许是察觉了光线的变化,端王缓缓睁开眼。即使过了十年、过了二十年,这双眼睛还是一样撩得他心旌摇曳。当年分别时这人伏在他怀里,还是个半大少年,小小的个儿,抱起来又软又舒服,差点让他舍不得放开——但是他得走,必须得走,不走,他们都会困死在那小小的一隅;再重逢,他毫不迟疑地认出了他,两个人之间的依恋像是渗入了血骨,谁都无法将它拔除……
后来呢?
耶律衍伸手掐起端王的下巴:“叛乱都平完了,你的身体也该养好了吧?”
端王淡淡一笑:“多谢大王高抬贵手,不再喂我吃毒药。”
耶律衍手微微一顿。
长时间服用那种让人无法使出力气的药,确实等于在吃毒药。他问人要药的时候那些人只考虑能不能奏效,哪会去想配出来的药会不会伤到端王的身体?这件事是他理亏。但理亏归理亏,耶律衍不打算让端王蒙混过关。
耶律衍冷笑说:“那应该是养好了?”
端王说:“好了。”他毫不闪避地与耶律衍对视,“好了又如何?你想做什么?”
耶律衍说:“我想做什么,你难道还不明白吗?”
端王垂眸,不再接话。
耶律衍说:“明知道我会看到信,还故意写成那样,你应该想过会有什么后果的。”他伸手按住端王的后颈,“没有一个马背上的人,会容忍自己的配偶做那样的事。”
端王仰头看着耶律衍,嗤笑出声:“配偶?”
耶律衍狠狠地吻上端王的唇。
他已经很能忍耐了,换成其他人,哪会顾着端王当时身体如何、端王心里是不是愿意。事实上要不是突然听到附族叛乱的消息,他恐怕也不会那么“大度”。他自己猜测是一回事,真正看到端王那封思念之情溢于言表的信又是另一回事。
耶律衍把端王的口腔里里外外地占领了一遍,才摩挲着端王的脖子冷声说:“我发誓,我会杀了那个谢三郎。只有最强的勇士才能保住自己的配偶不是吗?”
端王说:“不过是你们自欺欺人而已,既然是最强的,为什么要把弱的杀掉才放心?因为你们心里也知道,即使有人比你们更弱,也能轻而易举地夺走你们想要的东西——”
耶律衍怒不可遏:“赵凌,不要再挑衅我。”
端王冷冷一笑:“我只是说出事实而已。”
第170章
端王知道这次不可能再靠晕过去糊弄耶律衍。
离元宵还有一段时间,他还没有布置好。要是他自己走当然方便,问题是他准备把赵蝉也带走,这就得从长计议。端王边与耶律衍边衡量着自己该如何应对,自从知道耶律衍是什么人,他就知道自己和耶律衍再无可能。不说北狄和大庆多年的仇怨,光是耶律衍的野心已经斩断了他们之间的所有可能性。
端王怎么会看不出耶律衍的想法。
耶律衍在气他背弃承诺娶妻生子——这种愤怒,源自于于自己禁脔的一种占有欲。在耶律衍心里他必须乖乖等着他回来,谁都别亲近,痴心等候十数年,等他筑好水榭把人养在里面。养起来以后他最好还是谁都别亲近,天天等候他的“临幸”。生在皇家,这样的人他见多了,要不是有个控制欲极强、野心极度膨胀的母妃,他说不定也会变成那种人。
耶律衍的想法,他看得一清二楚。
说不定耶律衍心里还很委屈呢。
比如想着“我惦记着你这么多年你却把我忘光了”“我都勉为其难忘记你和别人的事了你还想怎么样”“啊我真是要多深情有多深情”之类的……
他也是男人,怎么会不清楚这些想法?
端王任由耶律衍将自己抱起来。
冰冷的铁甲锋利而尖锐,割得端王手臂发疼。
他微微皱起眉头。
看来这次是躲不过去了。
端王看着耶律衍甲袍上沾着的血,垂下眼睫。这个人骁勇善战,手上沾了多少大庆人的血?他虽不是什么爱民如子的贤王,骨子里却还是个赵家人,大庆是赵家天下——他与耶律衍之间必有恶战。
元宵节之后……
端王顿了顿,睁眼看向耶律衍。平叛并不是什么轻松的事,即使对手只是一群乌合之众,多日的急行军依然让耶律衍眼底泛起红色的血丝。
还有大半个月才到元宵。
在被抛进床里时,端王坐了起来,看着耶律衍脱掉铁甲,露出壮实的身体。
耶律衍注意到端王的目光,心脏仿佛被什么东西狠狠蛰了一下,火热又滚烫的欲念奔涌而出,几乎要将他淹没。耶律衍一手将端王抵到床上:“不要这样看着我,现在才求饶已经来不及了。”
端王微微抬头,轻轻在耶律衍唇上碰了一下,连沾都算不上,一下子又退了回来,低低一笑:“是吗?听说大王无妻无妾,情事上恐怕生疏得很,谁求饶还说不定。”
端王的鼻息喷在耶律衍脸上,亲昵又暧昧。可一听清端王的话,耶律衍理智轰地一声炸开了,这家伙果然是个中老手,既把他撩拨得欲念更甚,又让他火冒三丈!他生疏得很,他自己难道就熟悉了?想想也是,他已经娶妻,还有了孩子——
耶律衍一语不发地扯开端王的衣服。一开始的温存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直入主题的抢夺和侵占。
耶律衍像只发了疯的疯狗,啃咬着端王暴露出来的每一寸肌肤,在上面留下一个个红色的牙印。
端王疼得厉害,咬牙骂道:“畜生!”
耶律衍说:“对,我是畜生。不过是你让我变成畜生的,”他牢牢地压制着身下的人,“你再不愿意,下半辈子也只能留在我这个畜生身边!”
这话是在端王耳边说的,说完耶律衍便往下一咬,狠狠咬住端王的脖子。
端王的喉咙被牙齿抵着,呼吸微微一促,身体瞬间绷紧。
耶律衍却趁着端王神经最为紧张的一瞬用力挺进。
端王脸色霎时惨白。
耶律衍松开牙齿,吻咬端王耳垂:“疼吗?很疼吧?这点疼,哪及我遭受过的万分之一,这一点点疼是你该承受的——”
端王闭上眼,额头疼出了细密的汗珠,唇色都白了不少。他冷笑说:“那又不是我逼你的,别不要脸地算到我头上来。”
耶律衍压紧端王,逼迫端王将自己咬得更深,口中却振振有词地指责:“怎么不是你逼我的?你快把我逼疯了,赵凌,不是你逼我的能是谁。”
端王几乎被耶律衍的蛮横粗暴折磨得失去意识,只是耶律衍怎么会让他昏过去?总给他留着点喘息的余地。
到了下半夜,端王已经没有力气做任何反抗。
耶律衍伸手将端王扣入怀中,轻吻那闭起的眼皮。端王眉头微皱,仿佛遇着了什么梦魇。耶律衍手掌加重了力道,让端王靠得更近。端王大概是快要睡着了,下意识地挨近热源,偎入耶律衍怀中。
这么一个简单的动作,却让耶律衍浑身紧绷。这样的偎近,竟比一整晚的交欢更让他喜悦和满足。
耶律衍一瞬不瞬地盯紧端王的睡颜,忽然发现端王的唇正轻轻翕动。他的心脏猛跳起来,凑近细听。
“……伊勒德……”
耶律衍浑身一颤。
伊勒德,意思是战刀。他为躲避追杀,远走南方。在南方那个繁华又美丽的都城里,他遇到了少不更事的赵家皇子。赵家皇子又善良又软弱,原本是他最不喜欢的那一类南人,可相处久了,他便想护住那份善良又软弱的美好。他愿意当他的伊勒德,为他拿起战刀——即使是向自己曾经的族人挥刀,他也毫不在意——他们想要置他于死地的时候,不也没想过他是他们的族人?
他曾经那样一心一意地想要立下战功,回到他的身边;一心一意地想要扬名立万,护他一世周全——
他以为他已经全忘了,他以为他都忘记了——
只是那么一声轻轻的叫唤,耶律衍彻底被击溃。
他还记得的,他也还记得——要是真的不记得,一个男人怎么可能那么轻易地被人压在身下强暴?真要挣扎了,他肯定不能那么肆无忌惮。他怎么就没发现?端王那么聪明一个人,真要不记得他们之间的一切的话怎么会不断挑衅他?那绝对不是明智的选择。唯一的答案是端王一直都记得,只是他逼得太紧、做得太过,反倒让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