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做个小地主吧-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西瓜。
在培育西瓜这几个月中,林立轩学会了不少有关种西瓜的知识,有从徐老伯那学来的; 有从农学书籍上学来的; 还有自己在培植过程中总结的; 他善于观察; 细心记录西瓜藤的成长; 眼看西瓜的嫁接成活率越来越高; 他总结了自己的一番经验。
植物的生命力本来就旺盛,越对待它小心翼翼反而越容易弄死它,语文课本上有一篇课文; 种树郭橐驼传; 顺着植物的天性,任它自由自在生长,勿动勿虑; 嫁接好后,不肆意翻动它,不天天检查它; 原本以为嫁接不成功的茎叶却渐渐长合在了一起。
——当然,拿着小剪刀的林立轩嘿嘿一笑,不该任其生长的藤蔓必须及时修剪掉。
主藤边上长出来的侧藤,掐掉;并列的两个雌瓜,视情况留下最健康最硕大的那个,这般作为,虽然会令产量降低却提高了质量,原理很简单,是愿意收获一个吸收所有营养成长的又健康又香甜的大西瓜,还是收获两个营养不足的小西瓜?
他选择前者。
藤蔓上结出来的西瓜就如同吹气的皮球一般越来越大,看着一个个小西瓜由手指大小,慢慢变成拳头,最后变成一个一人合抱的大灯笼,果农林立轩欣慰无比,他站在瓜地里,带着橙黄色的草帽,头顶是灿烂的日光,修长的手指弓起在瓜皮上敲了敲,清脆响亮,想来定是一个皮薄肉多的好西瓜。
六月初,第一批西瓜终于迎来的收获期,结成三十六个瓜,共三百八十斤。
林立轩抱着第一个成熟的西瓜回到了林家,回家的途中,脚边两只土狗拱来拱去表示了对他的强烈庆祝,回到家后,家里的三人对他鼓掌欢迎,对此,林家召开了第一届西瓜总结大会,会议第一项议程,林立轩一边切西瓜一边袒露自己种西瓜的心里路程以及经验,他还对中途挂掉的某些小西瓜表示了强烈谴责。
“有些这么丁点大的西瓜,太矫情了,你要是稍微挪动它一点,它就耍脾气再也不长大,像是被施了时间静止术一样……”
林立轩一边手舞足蹈绘声绘色地形容种西瓜的场景,一边把切好的西瓜递给家里的三人;赵立娘、言哥儿还有雨哥儿,一边接过递来的西瓜,一边虔诚听他绘声绘色的发表感言。
浅绿与深绿交织如同水草般的花纹组成了椭圆形的西瓜,瓜腹有一片如鸡蛋黄般层层渲染开来的深纹,那是面向土地的那一块,西瓜在桌上放稳,刀落咯吱一响,清脆的瓜皮甫一切开,便迸发出一股清新的香气,西瓜汁在木桌上流淌,香气直冲鼻翼而来,还未待人细细品味其甜香,双眼便被鲜红的果肉占据眼球,再也顾不得其他。
赵立娘、言哥儿还有雨哥儿齐齐咽了一口口水。
林立轩继续发表感言,在言哥儿吃完一片瓜后,他扔下一个结论终止讲话:“明年继续种西瓜。”
赵立娘重重地点了一下头,赞叹道:“我儿种的瓜就是好吃。”
言哥儿重重地点了一下头,拿起另一块西瓜扑哧扑哧。
雨哥儿重重地点了一下头,打了一个饱嗝,惊讶道:“哥,你吃的好快。”
林立轩为言哥儿拂去嘴边的西瓜汁,在他手上西瓜上咬了一口,艳丽的果肉入口,香甜温热,他皱皱眉,评价道:“没有冰镇过的西瓜味道一般。”
雨哥儿不解,“明明已经很好吃了。”
小小的他还从未吃过这般甜滋滋的水果,今天真是太幸福了,辛苦培育的“西南瓜”一点也不像哥哥口中所猜测是黄色的,它红红的果肉比街边叫卖的冰糖葫芦还要鲜红漂亮,味道也不似南瓜,雨哥儿说不出这股味道,总之就是好吃极了。
西瓜汁比早上喝的蜂蜜水还要香甜!
徐老伯在山上养蜜蜂,结了蜂蜜后送了好大一罐给林立轩,哥夫就让全家每天早上起来喝一杯蜂蜜水,可甜可甜啦……
林立轩揉揉雨哥儿的脑袋,笑着对他说:“把它像冰皮月饼一样放在冰里冰镇过会更好吃。”说完,他侧头看吃个没停的言哥儿,“言哥儿少吃些,西瓜性凉,吃多要闹肚子了。”
即便这样叮嘱,四个人还是吃多了,吃多了的结果便是茅厕跑个没停,西瓜水分太多,吃了多少终究要排出去多少,天气不热人不出汗,那就只能靠……
脱去厚重的冬装,换上单薄的春裳,再穿上清凉的夏装,天气逐渐炎热,又湿又热的夏天终于要来临了,林立轩收获第一批西瓜后,并没有火急火燎拿去店里试卖,大部分送去给熟悉的人尝尝鲜,火大水深兄弟家送去了一些,县城的主簿、黄远、楚子航、秋哥儿、还有松韵书坊的沈先生,跟他家关系好的或多或少地都送了些。
说到沈先生,就不得不提到林立轩创作的《封神演义》已经出版了第二卷,市场反响不错,很多书生学士都喜欢,林立轩预备写第三卷,除此之外,他在养瓜之余的无聊之作《永逸书生实录》也开始在坊市之间流传,这本书充满了林立轩的恶趣味,写的就是一个叫永逸书生身上发生的趣事,故事内容脑洞大开,充满各种反转反转再反转以及令人措手不及的神展开,反正就是一本终极无厘头爆笑之作。
林立轩还拿炭笔,给书配置了无数小漫画,在爆笑之余更是增添了无限趣味。
林立轩自己也没想到,他胡乱写的无逻辑小书,居然在商贾之中如同瘟疫一般扩散开来。
☆、第59章
是的; 在商贾之中风行起来。
因为这篇文全篇由白话文创作; 浅显易懂; 朴实无华; 一般的读书人看得懂; 只认得几个字的商人也看得懂。
商人走南闯北,旅途中颇感无聊,平日只在赶路中度过,旅途辛苦,疲惫劳累; 伴随着旅行的; 只有风声雨声; 凄苦孤独; 如今得了这本宝书; 无聊时便翻开一看; 不需要耗费任何心思,轻易便沉溺其中,故事灵巧轻盈; 趣味十足; 足以调剂旅途中的寂寞。
“哈哈哈哈!!!!”笑得倒地,笑得腹痛不已,笑得眼泪流出。
这般不顾颜面的捧腹大笑之状; 源源不断出现在全国的各地,在车马声中,在客栈中; 在街头巷尾里,都有人翻开这本书。
林立轩的这本书,可算是火了,几乎是人手一本,让他赚得盆满钵满。
那些自命清高的文人雅士,看见他这本书,斥责此书有失逻辑、前后不通,完全没有道理。
只有市井小民才喜欢这般的书籍!
虽然这些人,表面上把这本书批评得一文不值,可他们私下里,却暗搓搓的收藏着一本,把它当作床头宝书,一边看,一边笑得牙不见眼。
书里面的漫画,实在是太创新了。
靠着这本书,林立轩又莫名其妙地赚了一大笔钱。
先前写的封神演义,毕竟是阳春白雪,用词精美考究,充满无数传奇故事,情节跌宕起伏,蕴含无数伏笔,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看得懂,更多是有学识的文人喜欢。
而这本,永逸书生实录,讲的就是市井小民的传奇故事,更容易获得大众的喜欢。
它带来的收益,也比之前的那一本更多,很多人超级喜欢上面的漫画,说这些画简直是画龙点睛。
闲来无事时,便翻开这本书,一看见内容,只觉得无比开心。还有许多人,尤其喜欢上面的简笔小漫画,人物画得极其传神,动作简洁漂亮,简要明了,极其容易欣赏,小孩子也能看得懂,不管何种年龄,男女老少都能看得懂,也都很喜欢,还有人悄悄临摹保存,许多人纳闷道,究竟是何等之人,才会写出这般有趣的小说故事。
等到他们发现,这本书的作者还写了另外一本奇异的神仙鬼怪斗法的故事,着实让人惊奇,纷纷怀疑,作者是不是两个人,不然怎么能写出截然不同的两本小说。
认识林立轩的黄远也悄悄来问他:“这本书真的是你写的吗?”
林立轩点点头:“那是自然,你别问了,真的是我写的,无聊之作,登不得大雅之堂。”
“你可别这么说,我都写不出这样的文章来,羡慕死你了。”黄远搔搔头,眼睛里全是羡慕。
“这种也羡慕?”
“那当然了,我从过年那时便开始计划创作的小说,如今还未开始动笔呢。”黄远有些心虚的说道,计划了很久,越是珍重,越不敢动笔。
“你干嘛不写?”林立轩好奇了。
“我这不是没经验嘛……若是写不好那要怎么办?”他其实写过无数次开头,全都不满意,根本写不下去,总觉得自己写的东西,完全不会有人去看。
“……先不管写得不好不好,最起码,你得动笔呀!”林立轩一针见血地说道,他开始写的时候,也不知道自己写的好不好,写完了,满足了自己创作的欲望,便足够了,读者喜欢也好,读者不喜欢也好,他都能接受。
“好吧,受了你的鼓励,我回去马上就写。”黄远整整衣物,他的额头上出现了许多汗珠,似一粒粒小珍珠一般。
“快去写吧,别在我这里废话了。”
“真想剖开你的脑袋看看里面装的是什么?”
林立轩笑了笑,回答道:“里面反正不是水。”
黄远无奈的摇摇头,侧过脸轻轻一笑:“天气真是越来越热了,哎,你种的西瓜真好吃……”
“多谢你的夸奖,我也觉得自己种的西瓜很好吃。”林立轩抬抬眉,不要脸的王婆卖瓜般自卖自夸。
“那你为何不在店里卖?我觉得你要是开始在店里卖西瓜,定是许多人都来买的。”黄远揩去额上的汗珠,咂巴了一下嘴说道:“我现在也很想吃啦。”
林立轩在心里估算,然后说道:“快了,再等几天,你便能在我的店里买到西瓜。”
林立轩的西瓜苗种了一批又一批,栽种的时间不同,收获的时间也不一样,有的前后几差天,有的前后却差几个月。
等到了六月底,他便开始在县城的店铺里面卖西瓜,他家的仓库里,已经收获了八十个西瓜,八十个西瓜如同大山一般堆积在那里,看起来壮阔极了,远远的望去,心中便涌现出一股丰收的喜悦,赵立娘笑得合不拢嘴,还未到秋天,他们先收获了这一批果实,足足有上千斤呢。
这么多西瓜,他们家定然吃不完,加上天气越来越炎热,日光毒辣,走在田野间,泥土和青黄相接的野草上涌现出来的气味,足足能把人的脑袋熏晕。
运西瓜去县城也是一道难题,来回运上一车,把小毛驴累的特别惨,天气炎热,日光灿烂,人受不了,动物也受不了,言哥儿雨哥儿心疼它们,特地做了一把超大的竹伞,紫色的竹伞骨节分明,做的轻盈蔽日,虽然挡不了雨,遮住毒辣阳光却是足以,插在车板子上,能把人笼罩在其中,也能让小毛驴感受到阴影的遮蔽,为他减轻一丝疲累,除此之外,幸好他们家还买了牛,两个牲畜劳动力可以接连使用。
车板子表面铺着一层又一层厚重的稻草,黄色的金灿灿,与上面深浅不一的碧绿色西瓜形成鲜明的对比,有了这些稻草的呵护,运过去的西瓜外表不至于受损,不过,运输途中也要小心,一个西瓜从车上面滚下去,结局定然是瓜毁肉完,只能留着自家吃了。
西瓜运到店铺里后,作为奸商的林立轩,自然不是按西瓜的个儿卖,而是切开来,如同在现代街边角落一样,以块来卖。
他也是考虑到了这边居民的实际购买能力,不是每一户人家都能买得起一个西瓜,他把西瓜切成一块一块的,放在装满冰块的木箱里,木箱里面冰气腾腾,鲜红色的西瓜诱人至极,一块西瓜的价钱也不贵,八文钱便能买得一大块来解解馋,在炎热的夏天,吃一块冰凉的西瓜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
红肉黑籽,来他们店里的人,可以买上一块西瓜,叫上许多点心,林立轩给他们用刀把西瓜切成三角形的小块,整齐的摆放在洁白的瓷盘里,红的白的,清清爽爽,一边吃着西瓜,一边和周围的人唠嗑,成为了全水县居民最悠闲的事。
“老板,要一块西瓜,再来两碟花生米。”
“这么热的天我也想吃西瓜,我也买上两块,拿回去让我家老母亲也尝尝。”
能消暑的西瓜大大地提升了林立轩店铺的销售额,吃下降暑的西瓜便有更大的胃口来购买店里的其他东西,数着赚回来的钱,林立轩笑得如同偷了腥的猫。
他花这么大功夫中的西瓜果然没有白种!
他家的大西瓜,一个能切成十六块卖,一个西瓜定能卖出一百二十八文钱,一百个西瓜便是十二两银子,真是赚得盆满钵满。
更有趣的事,全水县来往客旅极多,来这边店铺买一块西瓜吃,也成了风靡的事,再买上一本永逸书生实录,更是趣上加趣。
牛东是一名南北货物商人,从北方进货去到南方,在南方卖出货物后,购进南方奇珍货物回到北方,赚取其中差价,这是一份极其赚钱的买卖,唯一辛苦的便是他们这些商人在旅途中的艰辛以及担忧,幸好本国治理安全,路途盗匪稀少,并无强盗滋事,商贸发达,他们才能有幸安然行商。
下了船后,来到一个叫全水县的地方歇歇脚,刺目的日光将他的眼睛照射得睁不开,他用手遮挡住来自头顶的阳光,金黄的阳光洒在地上,那股亮丽的色彩,让人不觉见了便口干舌燥,仿佛正在接受炙烤。
牛东用毛巾擦拭额间的汗珠,只想找个茶馆坐下来休息一会儿,喝一杯凉茶消消暑,对于这时的他来说,一杯凉水便是他最大的心愿。
在他擦汗之余,却见前方走来了两个大腹便便的人,那两人衣衫华丽,眼角眉宇间带着不少旅途奔波劳累之色,想来也是如他这般走南闯北之人。
那两个颇为富态的商人,一个穿着大红色的绸缎衣服,另一个穿着黄色的长衫,那个红衣服的人好像在吃什么东西,好像是……西瓜?
他吃得津津有味,只远远看去,便觉得他身上传来了无尽的清凉之意,有一股冰凉的气息,似是泡在冰水里一般,叫人看见便觉得舒爽快乐。
红色的果肉吃完后,便将碧绿的瓜皮贴在脸上,消暑解乏,自在爽快极了。
牛东见状,不由得上前询问两人:“大兄弟,你们打哪儿来?手上吃的又是什么?”
☆、第60章
穿红色衣服的人抬眼看牛东; 笑容里尽是了然; 他巨大的耳垂如他富态的身姿一般; 那人爽朗的笑了笑; 说道:“你说这个啊?西瓜; 喏,就在那边转角不远处的林记食肆买的,你寻人问问便能找到,比凉茶还要消暑!”
“是么?多谢二位了。”牛东大喜不已,他远见二人吃西瓜; 便已然口舌生津; 内心狂躁不已; 渴求自身也品尝那么一块; 与这两人靠近后; 感受到瓜皮上的清冷冰凉; 顿觉惊奇,在这小县城里,竟然还有这等神奇之物?
接连询问几人之后; 牛东终于找到了二人口中的林记食肆; 这是一家不大不小的店铺,店铺中的桌椅边,已然坐满了人; 在这般的天气中,众人簇拥在一起,却并不让人感觉燥热; 着实叫人惊奇。
随着众人一样,牛东要了一块西瓜加上些许点心,林立轩用刀为他将瓜皮与果肉分开,牛东见状,想起之前的那两人,便焦急说道:“这皮,我也要。”
林立轩有些吃惊,皮?也要?这位客人骨骼真清奇,即使心里面吃惊,但他还是尊重顾客的意愿,为他把果肉切好后,月牙形的瓜皮,也摆放在光洁的瓷盘上。
牛东拿起桌上竹筒里的竹签,随着众人的模样,插起一块片好的西瓜送入嘴巴,香甜解渴,身体的燥热,一瞬间便被口中之物平息了。
他的动作起先还很文雅,后来简直是狼吞虎咽,吃完了这一块后,他还觉不得劲,对着老板说再要一块,还说不用切,双手捧着这一大块西瓜直接啃,才算畅快。
实在是没想到,这么个小县城里,也有这般解暑之物,他看向老板的柜台,红棕色的木箱里,整齐的摆放着一块又一块的大红色西瓜,月牙弯的西瓜,上面漂浮着丝丝冰气。
西瓜的下面,铺了一层厚厚的棉被,牛东猜想,那棉被下面定然是许多冰块,也不知道这老板是何等来历,才能有这么多冰块的供应。他询问老板,老板却只笑不答。
吃完西瓜后,牛东磕着瓜子加入了店铺谈天说地的全水县居民里。
他们三三两两的正在讨论一本书,
“这位牛大老板,您从哪儿来呀?”
“北山。”
“那可是很远哦。”
“是啊是啊,一路旅途艰辛,我们那可没你们这么热。”
“是是是,天太热了,来,喝杯凉茶吧。”
“这有本书,您要是无聊,可以随意翻看。”
林立轩也是机智,他见那么多商人喜欢用这本书来解闷,就直接从书坊购进一大堆永逸书生实录,直接在店里发卖。
这几天,因为天热而来店里买西瓜的来往客商只多不少,你来买我这西瓜,我便顺便推销书了,林立轩美其名曰——买一赠一。
还真不要太感谢他。
林立轩把书撕成两半,上半部分拾掇拾掇给它好好打扮打扮,摆放在店里,让来往客商随意翻看,他并不强迫人购买,看了喜欢,那便买一本带回去吧。
一般看了的大多买了,做生意的人不缺这个钱,这书确实有趣,聊以解闷,快活快活。
不买的,多是不识字的,叫林立轩觉得有趣的是,有些不识字的,大概出于从众心理,居然也跟着买,林立轩收着他们的银子,在心头感叹:这世间千万人,果然奇葩不少,什么样的人都有。
牛东接过书,他是识字的人,小时候读过几年书,长大便给人做了账房先生,后来,自己开始走商,虽然读书的时候不用功,可大多数字他还是认得。说句实话,牛东打小就不爱看书,不然他也不会选择做一个商人,要是他会读书,他现在肯定努力去考科举,那些个四书五经,六道杂论,他可没有耐心去学习。
对于牛东来说,读书就是一件折磨人的事。
书的外壳精美,用一种不知名的绸布包裹着,绣着好看的花纹,牛东仔细一看,原来不是花纹,而是一种……画?
不是寻常意义上的水墨山水画,是人物图,却又和他平时所见的人物图不同,这个画,他说不出来,反正怪好看的,上面有一个戴帽子的书生,抱着一个比他人还要宽的大缸,书生的脸上带着灿烂的笑容,牛东好奇这个笑容是怎么画出来的,他看见这张笑脸,心下也不由自主想笑。
抱着无聊的心态,牛东翻开扉页,上面一句精致小楷,写着:请不要在喝水吃饭时观阅此书。牛东心里起了好奇,凝眸翻看起了这本永逸书生实录。
这一看可不得了,他全身心投入进去,里面的内容着实太有趣,把他逗的合不拢嘴巴,他笑得胃里翻江倒海。加上之前吃了两块大西瓜,牛东难受极了,他的大笑,就像是有什么东西在锤它的肚皮,虽然很难受,但他实在止不住嘴上的笑意,实在是太好笑了。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他发出一连串这样的声音,自己想停也停不了。
“嗝。”牛东打了一个饱嗝,然后面容一惊,夹紧双腿,面色惨然,他惊慌失措那么一会儿,面色便恢复平静,转过头来问老板:“请问,你们这茅房在哪里?”
“哦,在那边。”林立轩不动声色看穿他平静外表下的波涛汹涌,这位老板身上发生的故事告诉我们,西瓜凉茶饱含水分,喝太多水,就不要肆意大笑,不然后果惨重哦。
牛东解手归来后,不但买下他之前看的那一本,还买了三十本书,他起着倒卖的心思呢,为何只买三十本?不是他不想多买,实在是林立轩店里也只有这么多。
“等等,书你可以拿走,那书皮你必须留下。”
“……咦,老板,这书皮你不卖吗?”
林立轩脸上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说道:“不是我不想卖,这书皮,是我夫郎亲手绣的……”
“……”人家夫夫之间的恩爱之物,确实不好夺人所好。
可牛东还是忍不住,这种书皮他还从未见过,非常想收藏一份,他便再开口:“老板,我真的很喜欢这本书,你看我都买了三十多本,……看在这么多书的份上,你便把这书皮卖给我吧……”
林立轩脸上闪过一丝为难与纠结,他皱着眉头道:“大哥你是远道而来,看你这么诚心,我也不是不肯割爱……只是这书皮,是我夫郎手工绣的……”
“你放心,老弟,价格包你满意。”牛东夸下海口。
林立轩在心里比了个剪刀手,很好,又卖出了一份,这份手绣漫画书皮,说难做也不难做,大费工夫把板子打好,照着绣就可以了。
他为家里两只双儿兄弟手工业开拓市场。
于是这般的,吃饱喝足的牛东抱着一大堆书还有一份林立轩免费赠送的冰皮月饼,心满意足回到了客栈。
像牛东这样的人物,隔三差五林记食肆便要出现好几个,林立轩连忙叫松韵书坊的人加班加点制作书册,也让家里的两个人,加班加点制作书的周边。
一整个炎热的夏天过去,西瓜生长期不算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