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月夜-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等了一会儿,才听傅明回道:“那里非是我的栖身之所。”
方师约“唔”了一声,却什么也没有再说。
数日后,傅明病情虽还未好转,却稳定下来,也许是有方大夫在,绿菲和芄兰有了主心骨,也不再愁容满面,每日里还能说笑。虽然庄子上的生活远不如靳府,但只要跟着傅明,只要傅明好好的,她们便也不再过多奢求。
这日,芄兰从外头浣了衣裳回来,在院外小路上遇见了三个人。
打头的男子见了芄兰,上来笑着招呼道:“芄兰姐姐。”
“你如何知道我是谁?你们来此有何事?”
“我们都是靳府的人,芄兰姐姐以前在内院,不认得我们也不奇怪。”
“靳府的?那你们来这里做什么?”
“爷让我来还傅公子一些东西。”男子指了指后面两人抬着的一个箱子。
箱子被抬入屋里,芄兰对傅明说明情况后,男子便打开了箱子,确实有几件傅明的旧物,还有一些银钱。
傅明看了这些东西几眼,语气平淡:“放下吧。你们可以回去交差了。”
待人走后,绿菲觉得傅明虽然看起来与平时无异,但似乎是很难过的,他默默不语,对着窗外萧疏的冬村出神。
要与靳以割裂关系的人是他,但当对方也这样把账算清,似乎要再不相欠时,傅明却觉得身心俱寒,难以忍受。可这不是应当的结局么?又能怪谁?又怎能生怨?
几位深得主子信任的家下人把东西送到后便回靳府复命去了。靳以听说傅明只是将东西收下并未多说什么时,脸色又沉了沉。
因他将要外出入宫,白露上来为他更衣,见他如此不豫,向来善解人意的大丫鬟也唯有缄默。
靳以出府时,见下人正打发走一个不知是何来历的四十出头的男子。
见他走过来,那下人主动交代道:“那人是来找明公子的。听口音是外地人,听说是江南那边来的。
靳以见那人已走远,只略一点头,一语不发地出府去了。
今日皇帝不知为何,似乎是突然心血来潮,宴请几位开国功臣的后裔。席上,老皇帝说了许多感慨今昔的话,虽则感人,但有靳以说被捕就被捕的前车之鉴在,也无人会将之往心上放。只是面上都表现得很动容,各自宣誓般表示一定会忠于皇室,报效朝廷,万死不辞。老皇帝笑得朽颜回春,满面红光。
宴饮毕,皇帝将靳以单独留了下来。
“长藉啊,你是朕看着长大的,朕绝不相信你有什么不臣之心。前些日子,迫不得已,委屈了你,你别怪朕。朕没想当真为难你,过场走了,你就还是朝廷的将军,朕倚重的栋梁之材。”
靳以不敢当,又是行礼告罪。
皇帝便当此事揭过去了,又问了问靳老太太身体可好,听说靳家姑娘许了人家,令子今年可已开始读书识字等等问题,一派对臣下关怀备至的语气。
说过这些后,皇帝似漫不经心道:“朕听闻你的男妻要与你和离?”
靳以早知皇帝应该已经听闻此事,并默许了,所以听他如此一问,便尚能平静回道:“回陛下,是。”
皇帝不明情绪地笑了一声,“你们是朕指婚的,按理不能说离便离。朕前些日子听闻这个消息,还很不可置信。但竟然有不少人在朕耳边帮着说话,似乎朕不答应便是不明事理,强人所难。这些人是软硬兼施啊,朕倒觉得,要和离的不是傅明,而是一群人逼着朕让你们离。”
靳以闻言,惊诧不已,面上却仍算沉静,“臣愚钝,不知陛下此话何意?”
皇帝从案上拿了一封长信,随手递给了他。
靳以接过后一看,上头竟是傅明的字迹。再将内容细看时,却是越看越惊心,看到最后,傅明向皇帝表明他将与自己夫君同生死共进退的决心时,靳以只觉得心中既痛且喜,眼眶发热,鼻头泛酸。
“看完了?”皇帝问,“你觉得,就这封信来看,傅明是想与你和离的么?”
“多谢陛下告知臣这些。”靳以道,又斗胆一问,“但不知陛下为何默许了那纸和离书?”
“离或不离,都是你与他之间的事。虽然当初为你们指婚的是朕,但朕也不是月老,婚书也不是你们之间的红线,红线尚可断,婚书变为和离书又有何不可?”
这番话说得冠冕堂皇,但靳以清楚,他与傅明之间的和与分,如今看来,都不过是许多人、不同势力之间较量的结果罢了。
但皇帝笑了笑,又道:“若你们不想离,朕更是乐见其成。前些日子,朕委屈了你,这个算是朕的一点补偿,要如何做,端看你自己了。”
“谢陛下!”此时这句,是靳以今日入宫后最诚挚的谢恩。
从皇宫出来后,靳以直接回了靳府,取了那纸他还未签字画押的和离书,又马不停蹄地往京郊而去。狂风之中,那纸长信上的内容不断浮现眼前,让他想将傅明狠狠揽住,问他为何。
到时,已是晡时,傅明吃过饭,正准备喝药。
见到靳以,他刚入口的药险些噎了满喉,好不容易顺过气来,方欲问对方怎会至此,便见一纸和离书递到了自己面前。
话到嘴边改了口:“你已签字画押了?”
靳以却道:“没有。我拿给你是要让你亲手撕了它。”
傅明顿了顿,“我不明白你的意思。”
“跟陛下陈情,说愿与我同生共死之人不是你么?”
“那封信,陛下给你看过了?”傅明惊问。
靳以轻轻一笑,“现在,你还有何话好说?”质问的语气,却带着脉脉情意。
傅明听了,直欲说,我无话可说,我本就是这样想的,你生我亦生,你死我便为你担负起未尽之责,为你而生,但心亦为你而殉。可他沉默了片刻,开口却道:“昔年李令伯上陈情表,虽字字感人,却也是推脱辞官之言,七分真,三分假。我那一封,更是半真半假。”
“哪句为真,哪句为假?”
“写了这么久,已经不记得了。”
“傅公子自幼颖悟非凡,此话别人信,我却不信。”
傅明叹息一声,语气却和缓下来,“爷,你可愿听我说一些陈年往事?”
靳以不知他为何忽然岔开了话题,但这一声“爷”仍是让他气性顿消,他颔首回道:“你说。”
“爷应当知晓一些我傅家的往事。都说我父亲是我祖父领养的孩子,因为祖父迟迟无子,又无族子过继,便自慈幼局领养了一个孤儿。”
“对,我有所耳闻。”
“事实却并非如此。”
靳以眼中露出诧异与询问的目光。傅明接着道:“我祖父是庶子,为嫡母厌弃,却与嫡母所雇的厨娘相互爱慕。嫡母知道后,设法将那厨娘骗为家奴,并要将她发配给府中一个人人不屑的小厮。祖父一怒之下带着厨娘一起离开了傅家。一年后,厨娘有孕,祖父被家人找到,强行带回。有孕在身的厨娘得好心人照拂,进了慈幼局。那好心人当时与慈幼局负责人有交情,偶尔会去慈幼局探望。厨娘蒙他的关照,在慈幼局过得不错,且一过便是多年。直到后来,祖父在家中终于可以立身了,这才想方设法接了厨娘与自己儿子回去。那位厨娘,便是我的祖母。”说到这里,傅明却问靳以道:“爷可知,那好心人是谁?”
靳以道:“不知。”
傅明笑道:“那好心人,便是当时的靳家老爷,是您的祖父。靳家于我祖父、祖母和我父亲皆有大恩。乳母告知我这些时,我便在心里下定决心,若有机会,一定要报答此恩。”
靳以蹙眉质问:“你的意思是,你的所作所为皆是为了报恩?”
“正是。”
“那为何要中途而弃?”
傅明一笑,“我想,虽然未曾结草衔环,但这些年,加上这一回,也勉强算得上是还清了吧。我本是男子,又怎甘心一直屈居后院?机会仅此一次,我不愿放弃,所以便希望爷能放我离开。从此,海阔天空,我可以过自己的人生。”
希望曾有多强烈,失望便有多沉重,直至此时,靳以终于不得不信,傅明是毅然决然要离开靳府,离开自己了。
痛极反笑,似持久又似短暂的沉默过后,他道:“拿笔来吧。”
傅明亲自将墨研开,一下一下,许是因为关乎他要的自由,他的往后人生,所以动作极缓慢而细致,研开墨,蘸了笔,他双手握住笔杆,将之递到靳以面前。
靳以接过轻巧却如有千钧的笔,在那纸原要撕碎的和离书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又蘸了通红的朱砂,重重按下了自己的手印。
一纸方寸如江湖,从此不再相濡以沫,而是就此分道,各奔前程。
靳以挥鞭,飞踏着沉沉暮色远去。傅明倚靠在院门外,手中握着那纸和离书,看着渐渐黑暗的苍穹,低低念了一句:
衣带无情有宽窄,春烟自碧秋霜白。研丹擘石天不知,愿得天牢锁冤魄。
忽忽岁暮,相知相恋不过两三载,他不怕消减了衣带,但这一腔心意,却再无处倾诉了,天地浩大,虽容他身心,却更如冰冷囚室,而他,咎由自取,不甘却自愿。
第35章 章三五
和离一事尘埃落定,靳府不再刻意对外隔绝消息,此事终于还是流传开去。
多日后,周家夫人携女儿前来靳府探望。
周夫人和老太太议事,周晥清则去了纫兰屋中。
周晥清一身鹅黄上衣茜罗裙,衬得肤色白皙,气色极佳。她眉眼含笑,纫兰却似带愁容,黛眉不展。
周晥清握着她的手,问道:“兰丫头见我来了不高兴么?”
纫兰摇头道:“见你来了,我没有不高兴的。”
“那怎么也不笑笑?都是快要嫁人的大姑娘了,看着都没有喜气!”
纫兰微不可察地叹息了一声,“我们家的事,想必你也知道了,我如何高兴得起来。”
周晥清哂笑,“我当是什么让你这么揪心呢。不就是姐夫和那个傅公子和离了么。他们当初……”说到这里,周晥清适可而止,她再如何不屑,这婚事也不是她可以置喙的,于是便又换了语气,继续道:“他既然自愿离去,对姐夫来说,也是好事。你说是也不是?”
纫兰摇摇头,“我不知道。我觉得,也许明哥他……他一定是有难言之隐吧。”
“这么个人,你还为他着想为他担忧?兰丫头,你是快要嫁人的人了,不宜为其他不相干的男子费心。”
纫兰眼睛微微睁大,语气中有些不可置信:“你怎会如此说?我唤他一声明哥,他便如我兄长一般。”
周晥清讪讪一笑:“好好好,算我说错了话。但他现在已经不是靳府的人了,你再惦记着,就不太适宜了。更何况,和离是姐夫也同意了的,既然他都放手了,你这又是何必呢?”
纫兰撇过头去,“也许是我多想了吧。”但她还是想不通,舍不得,她不信傅明会这样突如其来地决绝,又不知傅明如今究竟如何了,但她的疑惑、不舍与担忧都无济于事。
周晥清见自己说不动纫兰,便岔开话题,和她聊了些闺中趣事,最后见纫兰仍是兴致缺缺,便也不再多坐,带着丫鬟回了老太太那儿。
老太太正和周夫人商议完正事,见周晥清来了,便就此打住,三人说笑一番,周夫人心满意足地带着周晥清告辞而去。
回周府的马车上,周夫人对周晥清笑道:“事成了,老太太同意了。”
周晥清闻言,亦不禁嘴角扬起,“真的吗?先前老太太虽也动了心,但到底是没有给准信,这次当真是痛快应了?”
“先前和离的事还没有定,老太太自然是要犹豫的,如今你姐夫已经是独身一人,咱们家这样的人家,你这样的姑娘,她有什么不满意的?”
周晥清露出些许羞色,又问道:“可姐夫他……他会乐意么?”
非是同意,而是乐意,周夫人听出周晥清内心的忐忑与期许,她其实心中亦无把握,却仍是对自己女儿笑道:“你姐夫也会乐意的。那年,你姐姐去世后不久,咱们家就和靳家私下说过此事,当时你姐夫也是默认了的,如今不过是把当初说好的事延迟几年罢了。如今靳家正是需要咱们周家帮助,也是需要一个好媳妇帮着打理内务的时候呢!”周夫人说至此,笑容又敛了去,她抚了抚自己的女儿,轻声叹息道:“只是清儿,咱们这样真的值得吗?”
周晥清却神色坚定道:“娘,靳府也是很好的人家,姐夫……姐夫他更是值得。娘放心,我以后一定会过得称心如意的。”
周夫人眼中尽是慈爱怜惜,“嗯,但愿如你所愿。”
周家母女前来拜访过后,老太太不久便命人将靳以唤到自己屋里,和他说了周家与自己的意思,话中语气说是商量,不如说是通知一般。
靳以面色冷峻,语气平平,似乎只是随口一问:“这是第三回了吧,我要娶亲,却都是别人说了算。”
老太太心中一紧,有些恼,又有些愧疚心疼。但未等她好言相劝,靳以却一笑道:
“罢了,老太太您说的句句在理,就依您的意思办吧。”
从靳以那一笑中,老太太似乎觉察到了他自我压抑的一丝无望与灰心,软了语气道:“我知道才发生了那样的事,你心里肯定不好受。但长藉你是明理之人,知道大局为重。你放心,晥清是我看着长大的,模样不用说,说话也中听,行事也妥当,对你更是死心塌地。娶了她,身边有个知冷知热的体贴人,往后日子只会越来越好的。”
靳以不以为然,却也不加辩驳,只道:“老太太若无其他事,孙儿先告退了。”
靳以离去后,老太太问方才去为自己端药刚回的新月道:“我这样做,真的是最好的吗?”
新月笑着安慰老太太:“这世上哪里有最好的,有的不过是合适的、喜欢的、甘愿的罢了。但没有试过,哪里又知道合不合适,喜不喜欢,甘愿不甘愿呢?老太太既然决定了,就顺其自然吧。否极泰来,咱们靳府风里雨里这么多年,是该走好运了。”
老太太点头道:“是啊,你说得对。否极泰来,否极泰来。”
靳府走过了最为晦暗的日子,而节气也从小寒逼向大寒。
京郊农庄上比起城中靳府要冷上不少,芄兰便每日将炭火烧得旺旺的,傅明拥炉而坐,常常不是靠着坐榻打盹,便是醒着出神,膝上搭着的一方小被掉了也浑然不觉,绿菲时不时便为他拾起重新盖好。因为精力不济,他连书都少看了,那把被靳以差人送来的琴更是落了灰。唯有方师约从外头回来时,他才会打起精神和方师约聊聊天。
方师约虽说自己近来得闲,却也并非真的完全有闲,但他每日里仍有不少时间待在此处,在他的精心治疗下,尽管气候愈发严寒,傅明心绪也不佳,但病情仍是缓缓好转。
这日里,方师约暂且不在,院门难得地被叩响。
绿菲去开门,来人她觉得眼熟,仔细一想,是昔年傅明乳母将要南下时,前来接她的人中的一个,是她的本家侄儿。
此人早已到达京城,却迟迟没有找到傅明,处处碰壁,几番波折才终于将地方找对了。
绿菲领着人去见了傅明,来人见傅明明显的病容,又思及近来打听到的相关事情,心中有些不忍,先与他问候了几句。
傅明致歉道:“因为近来发生了不少事,我又病着,没有及时去信通知你们,让你好找,实在对不住了。”
“在下明白,这段日子,为难傅公子了,在下不过是多跑跑腿,无妨。”
傅明问道:“不知您此回前来,是为何事?”
来人虽觉得自己前来传信是雪上添霜,但又不得不说:“实不相瞒,婶婶入冬后旧疾复发,身子一日不如一日。她想见见您,奈何实在动不了身了,是以……”
傅明闻言,身子微微前倾,神情惊慌,“您说的……”是真的,他知道,一定是真的,别人怎会拿这个跟他开玩笑呢?
傅明关心则乱,绿菲在一旁为他问清了具体情况。傅明当即便想动身,但他如今亦是病体难愈,如何能够南下?不仅两个丫鬟,便是乳娘的这位侄子也苦苦劝他,又道:“公子如今这样,想来婶婶见了也难以开怀。更何况,若您路上稍有差池,在下更是难辞其咎,婶婶更不用说了。”
傅明仍要坚持,恰好赶回的方师约也从旁劝拦,他语气比这三人更强硬,说是劝,不如说是预备强行将傅明禁足在此。
最后,方师约留下几张药方,让傅明好生调理,按病情变化换药,又对绿菲与芄兰再三叮嘱,自己则跟着南来之人前往江南。
临走时,方师约又对傅明道:“你应当清楚,我去比你去更有用。你就安生待着。等我回来要是你还是现下这副模样,你且等着我下狠手吧!”
方师约随人走后,傅明摸着自己的手腕,似对人语,又似自言自语道:“我当然知道他去比我去有用。可是,我……”他咽了未出口的话。但绿菲却似听懂了,他心里想的也许是:
若我不去,我怕会永留憾恨。
大寒过后没几日便是除夕了。
这是绿菲和芄兰跟着傅明以来,过得最冷清的一个除夕。但她俩还是准备了许多东西,傅明强打起精神,写了一副对联,让她们贴在了门外。除夕夜,就着烛光与火光,主仆三人不论身份,同桌而坐,便有了些相依为命的感觉,寂寞却又不乏温情。
傅明将欲守岁一夜,乡村寂静,他听着屋外风声,偶尔响起的狗吠,和屋里两个丫鬟下双陆棋的响动,漫无边际地想着一些往事,却在酸甜夹杂的情绪中不知不觉地昏睡过去。
但除夕过后,春节头日,这个小小农庄竟也有了两三访客。
最早到的是燕乐,但他今日并无多少闲暇,所以并未久坐,只是再三叮嘱傅明:“我见你气色仍不大好,一定要听方先生的,莫多劳心,好生调养。”
傅明好脾性地答应了一回又一回,燕乐便稍稍放心地匆匆而去。
隅中时,附近几户农人来访,送来腊肉米酒等,这些人都是以前傅明庄子上的庄农,他们说这些是谢礼,傅明笑着收了,也让绿菲和芄兰拿了些采购来的年货作为回礼相赠,那些农人本不欲收,但奈何对着两个清秀又热情的姑娘实在无法,便只好收下带回了。
中午,芄兰用腊肉炒了一道菜,又热了些米酒,允许傅明喝了一小碗。久未尝酒味,虽然米酒不算酒,但傅明还是喝得很是津津有味。
午后,孙藏用来了。他倒是本欲带酒而来,知道傅明病着,不宜饮酒,便只捎了些吃食,见傅明精神尚不佳,也就没有久坐,拣了些开心的事与他笑语了一番,便让他好生休养,即告辞而去。
未时过后,周承衍也来了。
自从傅明离开靳府,这是他头回见着周承衍。周承衍开始不知晓傅明之事,后来才听闻他竟与靳以和离了,再后来,便是他父母宣布自己小妹的婚事。事情接二连三,他花了许久才终于渐渐接受,并找到了傅明如今的安身之所。
他虽然为傅明惋惜,但傅明是堂堂男儿,无须他怜悯,只需他尊重,所以,即便再见已是前尘皆非,而环睹萧条,他也仍能维持表面的平静,与傅明平和相交。好像他们之间的情谊本就无关身份,无论傅明是公侯之家的郎婿也好,还是如今栖身农舍,一无所有的落魄公子也罢,他仍是自己的至交好友,与从前无异。
相逢需契机,相知却唯心。
两人围炉对谈时,外头下起雪来,傅明留周承衍用饭,他没有推辞,便留下来用过晚饭,菜肴比不得自己府里的丰盛,却也可口。饭后,周承衍等雪停了方回。
傅明披着厚厚的大氅送他出门,被他拦在屋门口。
傅明笑道:“希甫,你今日能来,我很开心。”
周承衍不多说什么,只道:“往后我常来。”
“嗯,等我好了,泡茶给你喝。”
周承衍亦笑,“等你好了,我约上远书、庆孙他们,你不仅要泡茶,还要弹曲子给我们听。”
“行。等到春深时候吧,那时我定然好了,咱们几个再聚。”
周承衍伸手,顿了顿,才落在傅明肩头拍了拍,“我先回了,再会。”
“再会。”傅明的声音被夜风吹散,悠悠飘过夜空。
周承衍出院后,回头看一眼昏暗暮色中的矮墙与屋脊,忽地湿了眼眶。他不理解自己为何会有泪,分明也没有多少感伤,而傅明即使落得这般境况,也仍然是当初那个清和温润的傅明,那他心中不可抑制的难受究竟又是为何呢?
第36章 章三六
元日后紧接着上元节到来。还未入夜,便有不少村女们着意打扮得娇娇俏俏,相伴而行,往城里去。本朝无夜禁,城乡间往来便宜,到了佳节良辰,更是熙熙攘攘。即便是傅明所在的乡村,因为人们几乎倾巢出动,所以看着也比往日热闹不少。
几个村女们刻意绕路从傅明院前过,在门口召唤绿菲和芄兰,问她们是否要一同去城里游玩。前来应门的却是傅明,因为绿菲在给他煎药,芄兰正在做汤圆,都不得空。
敲门的村女当头见是傅明,脸霎时便红了,讷讷的,不知要说什么好。傅明微微含笑道:“抱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