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游刃-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陶仲商问:“小少爷,你喜欢我?”
小船行在河心,看天色起码也到卯时,两边河岸草木丛生、树荫繁茂,其间传出一阵阵的悦耳鸟鸣。但清脆鸟鸣在此刻全不入耳,一时万物沉寂、天地无声,只余一句“你喜欢我”在陈希风耳中炸起,他骗仇峰时面不改色、舌灿莲花,此时却当不起陶仲商一问,瞬间红了脸连连摆手道:“不、不、不……”
陶仲商对陈希风道:“不就行,我也不喜欢你。”他顿了顿,又说:“你也别喜欢吴妙妙。”
陈希风听到前一句微怔,听到后半句又有点想笑,他总是不太明白陶仲商,以前不知道这个人的身世过往,但认识了半年自以为对人有了几分了解,现在将这人的经历打听地差不多,反而觉得如入烟云,满眼缥缈,掌中一握,又烟云俱消。
陶仲商见陈希风不说话,这小少爷脸皮薄皮肤白,刚刚红了脸,现在褪了些但仍有一层薄红,他年纪又没多大,这么看着就有点可怜的意思。陶仲商忽然问:“陈希风,你那本《游刃客传》里,哪个人物是你?”
话题跳地太快,陈希风不知道陶仲商有什么言外之意,还是答道:“没有人是我。”
陶仲商又问:“商问秋是我,白马剑是任不平,秦公子是独孤斐,既然写了我们,为什么不把自己写进去?”
陈希风顿时明白了陶仲商要说什么,他如实道:“因为我不懂武功,在江湖中无力自保。”陈希风也不是没有动过把自己写进去的念头,再三思考后,发现除非把自己写成武功卓绝的高手,不然就算在故事里也难得存活,但他心中觉得,真写成飞天遁地、千里不留行的高手,又不是自己好没趣味。
陶仲商点点头,道:“你这么聪明的人,心里肯定明白。”
陈希风当然明白,江湖艰险,他一时运道好能活到现在,以后却未必。
河上晨风扑面,风中饱含水汽与草木芬芳,陶仲商随口道:“你人才出色、会作诗又能写话本、家世清白、父母应该也慈爱、老师学问厉害,虽然心爱的小师妹嫁了人,但总会有门当户对的好姑娘愿意嫁给你。”说到这里,陶仲商忽然笑了一下,竟似有两分温柔意味,道:“我如果是你,让我做皇帝我也不换日子过的,以后别再往江湖里来蹚浑水,知道吗?不过《游刃客传》可以再写写。”
他难得说这么多话,还说的句句在理,若依陶仲商所言,以后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和一个门当户对、温柔贤惠的姑娘成了婚,从此红袖添香、赌书泼茶、娇妻幼子,当真是再完满不过。但陈希风听在耳中,心中却一阵一阵发堵,觉得难过到了十分。
他性情旷达,活到如今又一直得意顺遂,不懂得这种心绪不过是三个字——不甘心。
陶仲商伸手向陈希风手中拿那个包了造化丸的纸包,陈希风忽然把纸包攥紧,陶仲商将手收回看着他。
陈希风整理好了心绪,他虽然还是不甘心,却想起了另一桩事,道:“陶大侠要拿这药丸,能不能答应我一件事?”
陶仲商皱眉道:“这本来就是我的。”
陈希风厚着脸皮卖惨,说:“但后来落在了我怀里,我为了这造化丸也算挨了一顿打,不敢要陶大侠做什么了不得的事情,只想求几句话而已。”
陶仲商见陈希风这么纠缠,终于问:“你想让我做什么?”
陈希风斟酌了一番言辞,鼓起勇气道:“我想请陶大侠告诉任兄,轻霜剑客到底是怎么死的。”任不平就在船的另一头,陈希风和陶仲商一直并未刻意压低声音,以任不平的耳力将这二人的对话听得清清楚楚,他听道陈希风说完这句话,立刻转过了身。
陶仲商瞬间冷了脸色,一字一顿地道:“你不要多管闲事。”
任不平将船篙一摔,大步走过来,恨声道:“陈兄问算多管闲事,那我来问,我的师父到底怎么死的,我想知道总不算多管闲事!”
作者有话要说:
大陶真是特别难写……有点后悔把他的人设做的这么拧巴
第40章 第十七章
林三白死在永乐二十一年,到如今已过去了十四年。
任不平红着眼眶、神情凶狠,眼中却隐含希冀。陶仲商的神情则平静地近乎冷酷,说:“既然是任少侠想知道,当然不算多管闲事,轻霜剑客是我害死的。”
任不平眼中光芒一黯,陈希风却不依不饶:“那是你杀的吗,你当真想害死他吗!”
陶仲商似被戳到痛处,恼怒斥道:“拂剑门的事你凭什么插嘴!”
陈希风何曾怕过跟人争嘴上长短?他难得犯了次少爷脾气,说:“因为我多管闲事,偏要管你的闲事!陶大侠连我喜欢谁都要置喙,我为什么不能管你的事?”他说完这句,心中那股叫他难受的郁气竟然散了些。
陶仲商出手如电,要封陈希风的哑穴,任不平一剑鞘打出挡在陈希风身前。
任不平忽然将那个装了骨灰的灰色布包自腰间解下,往船板上一放,他轻轻抚了抚骨灰瓮,抬头向陶仲商大声说:“师父的骨灰就在这里,你当着师父的骨灰说,是你杀了他!”
陶仲商的脸色霎时惨白,定定看着骨灰瓮。
任不平也望着骨灰瓮,好像看见林三白就在眼前,他面上慢慢现出委屈神色,跪下将额头抵在骨灰瓮上呜咽道:“永乐二十一年,我只是回家了一次,我为什么要回去啊!师父……师父……”他言辞哀切,陈希风一时想到当初祖母过世时自己也不在家中,心中顿觉酸楚。
任不平的呜咽声声入耳,陶仲商望着骨灰瓮咬紧了牙关,往事一桩桩他自脑海中浮现又隐没,最终停在了永乐二十一年的凛冬。
晨风温柔拂过河面,水流推着船只缓缓前行。心中一时的激愤与悔恨平复,任不平哭声渐止,他用衣袖胡乱抹了把眼泪,道:“你永乐十四年入门,我永乐十五年入门,你跟师父做了七年师徒,跟我做了六年师兄弟,今天当着师父,你对我说一次实话,师父是怎么死的?”
陶仲商说:“的确是我害死的。”
有陈希风不依不饶在前,任不平也追问:“你为什么害死了师父。”
陶仲商沉默良久,好像变作了一尊石像,半晌才道:“因为我贪生怕死,懦弱无能。”
任不平与陈希风都从这句里听出了其它的意味,任不平整个人瞬间一松,他喃喃问:“永乐二十一年,到底发生了什么?”
陶仲商出口了第一句,就如将一道已腐败恶臭的旧伤用刀剜开,痛虽痛,却又有一种扭曲的痛快之感,他道:“那年冬天,师父带我去抚州送贺礼,路上遇见一个姓陆的人,他说我可能是他儿子。”
陈希风顿时想起旦暮崖少主的身份,他道:“那个人是旦暮崖主人?”
陶仲商神色漠然地点头,说:“陆兼想看胎记还要滴血认亲,我不答应,师父却说找到生身父亲是大事,叫我验验也无妨,结果验出来我是陆兼的儿子,陆兼便说要带我认祖归宗,任少侠你知道,我被师父收养前住在武龙,父亲是个账房,安南霍乱的时候传到武龙,我父母染病死了,我才跟着别人行乞到镇江被师父收养,陆兼说他是我父亲简直胡说八道。”
任不平声音艰涩地说:“是。”
陶仲商又道:“师父看我不愿意,便说先送我去陆家见见其它亲人,认祖归宗也可以回拂剑门学功夫,实在不愿意就让陆兼不要强求,陆兼说拂剑门的武功拙劣不堪不学也罢,他找儿子回家怎么算强求,就是他强求又如何。”
任不平听人贬低拂剑门,还是当着师父的面贬低,立刻怒气上涌,道:“他旦暮崖的功夫又有多了不得?”
陈希风听到此猜测是陆兼杀了林三白,但如果是陆兼杀的,就算是陶仲商是陆兼的儿子,他也不至于将此事全认在自己身上。
陶仲商没答任不平的话,自顾自地道:“我让陆兼哪儿的回哪儿去,陆兼直接从师父身边捉了我,师父追了我们五天,我几次想逃都没逃掉,陆兼却突然不跑了等师父追上来,那天在下大雪,师父追着我们到一处山崖上,陆兼说我已经被养成了师父的儿子,带回去也会成天想着往拂剑门逃,不如一剑杀了当没生过,师父求他不要害我性命,陆兼说那你就自尽吧,让这小子断了念想不能再回拂剑门,师父愣住了,陆兼拔出我的佩剑往我脖子上划。”说到这里,陶仲商顿住。
任不平与陈希风静静听着,十四年前的往事在他们眼前铺陈展开,风雪扑面而来。
陶仲商看着骨灰瓮,慢慢说:“我那时候对师父说:‘师父救我。’师父看了我一眼,对陆兼说好,陆兼把我的佩剑扔给了师父,师父当着我的面自刎了,陆兼扇了我一耳光,说我没用,贪生怕死、懦弱无能。”
陈希风听罢,怔怔地想:这世上竟然有这样不像父亲的父亲,又有这样胜似父亲的师父。他顿时明白了陶仲商为什么从不否认是他杀了轻霜剑客,十四年前的大雪天,那一句“师父救我”,就是陶仲商一生的魔障。
任不平脸上惊怒变幻,最后却凝出一个痛苦的表情,他抱着林三白的骨灰放声大哭。
小船慢慢飘到河道狭窄处,被岸边伸出的几根粗长的枯枝挂住,不能向前漂流,
陶仲商剖开这一道陈年疮疤,觉得心中既痛且快,他看了任不平一阵,终究没有对任不平说什么,反而向陈希风道:“你十岁的时候,其实我见过你。”
陈希风一愣:“什么?”以前在内邱的时候,陶仲商也说过在顺天府不是他们第一次见面。
陶仲商说:“你十岁的时候,遇见过仙人。”
陈希风立刻明白过来,惊讶地睁大了眼睛,道:“你是——”陶仲商忽然从他手中夺过包着造化丸的纸包,提刀一蹬船板借力跃上了岸,如鸟入山林,片刻就没了影子。
不远处,锦衣卫的几艘巡船发现了这艘孤船,已经驶了过来。
作者有话要说:
交代大陶凄惨的童年,让变态亲爹侧面露个脸,大陶后来性格的养成这家伙功不可没。
以及大陶说小少爷十岁的时候见过他,估计有些姑娘忘记剧情了,见第一卷 第十四章 :
陈希风故作神秘地说:“我十岁的时侯,遇见过仙人!”
……
结果船还没划到岸忽然看见两个人从远处像鸟一样掠过来,我和杨师兄看呆了!那两个人停在岸边,一人穿着八卦袍、须发如银长髯飘飘,真是像神仙一样,另一个人一身深红近黑的大袖衫,手中还拎着个十来岁的小少年,我才看见原来是三个人。
第41章 第十八章
任不平和陈希风被请上了一艘巡船,船上的锦衣卫跟在尹征霄手下已久,连带着和陈希风也很熟悉,陈希风被吾妙妙掳走时他也在梅妍楼中。这人看陈希风安然无恙,忙问尹征霄和吴妙妙的下落,陈希风倒是瞧见吴妙妙撵着仇峰,尹征霄又追着吴妙妙,但他们去哪儿了他真不清楚,只能据实以对。
副千户大人跑得没影,几名百户出面主持大局,留了些人手在宜黄河附近继续搜寻阻截,其余锦衣卫押解被拿住的犯人先回抚州城,任不平和陈希风同他们一道回城。
任不平在合和楼的房还没退,陈希风也在和合楼住下,带任不平混入贼宴的朋友就是把贼宴地点透露给锦衣卫的人,任不平没被锦衣卫为难盘查。任不平在和合楼住了三日,第四日早上收拾行囊向陈希风告辞。
两人牵着马慢慢往城外走,陈希风将任不平一路送到抚州城外半里,任不平不要他再送。草叶上露珠犹存,官道上人烟稀少,两人相对而立,一时无话可讲,但想想就此一别,日后天南海北多半再难相会,又说不出告别的话。
还是陈希风先去路边折了条柳枝递给任不平,任不平接过别在了马鞍上,陈希风问:“任兄接下来要往哪里去?”
任不平摩挲了下绑在腰间的骨灰瓮,道:“先回拂剑门把师父的骨灰重新下葬,陈兄呢?”
陈希风看着高而空旷辽远的碧蓝天空,不自觉地轻轻甩了下马鞭,口中答道:“等尹三哥回来,我就跟他一道回顺天府,这次在应天被掳,虽然寄了信回去,家人里肯定还是担惊受怕。”
任不平点点头,说:“是。”
说完这句,两人又开始沉默,任不平的白马打了个喷鼻,吃起了路边的草叶。
陈希风后退了一步,向任不平揖别,认真道:“江湖秋水多,此去一别难知春秋,万望珍重。”
任不平也一揖到底回礼,他犹豫着说了句:“陈兄,你与——”说到这里又住了口,看着陈希风道:“罢了,陈兄日后若路过镇江或归德,请一定要去拂剑门和任家庄找我,就此别过!”说完翻身上马,又回头望了陈希风,一甩缰绳,不消多时在官道上就没了踪影。
送走了任不平,陈希风便打了包袱去莲塘小陂看望吴老师,康斋先生见了爱徒当然欢喜,留陈希风住了五日,时不时催问两句《游刃客》的续作什么时候写,陈希风被催地头大如斗、师命难违,只好现写了几回给老师看,喜得吴与弼连连赞他好徒弟。
五日一过,陈希风想着尹征霄说不得已回了抚州,便向老师告辞,吴与弼虽然不舍,也不强留他,只是问这一本什么时候写完,下一本什么时候开始写。
陈希风这五日天天被按在书案上写话本,一听老师又问起了下一本,简直头皮发麻,回道:“这一本我顺天就继续写,想必一年半载总能完稿,只是下一本应该不写了。”
吴与弼十分唏嘘,陈希风站在门前,望见老师屋内花瓶里插的一枝荷花,忽然心念一动,道:“恕弟子冒昧,弟子有一问,请先生解惑。”
吴与弼道:“但说无妨。”
陈希风踌躇片刻,终于问道:“弟子没有别的意思,只是好奇,当初,您为什么不把小师妹嫁给我?”
吴与弼闻言一哂,道:“这有什么,问就问了,你和怀远都是我的弟子,将你二人相较,你家世、品貌、才情都胜他一筹,你虽豁达,但儿女□□上最难得豁达,你有不服也属正常。”
陈希风忙道:“老师过誉,弟子并没什么能胜过杨师兄,知道杨师兄和小师妹相敬如宾,我就觉欢喜,绝没有不服。”
吴与弼诧异地看了陈希风一阵,颔首道:“这样最好,没把幺娘许配给你,只是因为她与怀远情投意合。”
陈希风恍然:“因为小师妹不喜欢我。”他笑了一笑,自语道:“原来是……不喜欢我。”
陈希风告别老师回了抚州,尹征霄果然已经回了城中,也住在和合楼。尹征霄没捉到吴妙妙火气极大,拧着眉让陈希风第二日就启程和他回顺天府,陈希风不敢触他的霉头,只喏喏称是。
夜里,桌上一灯如豆,陈希风就着灯火整理这些天吴老师写的书稿,忽然听到木窗格被人叩了三下,清甜的女声在窗外道:“这位小相公,奴家路过贵窗,能讨杯水喝否?”
这女声虽然故作娇柔,但陈希风哪听不出吴妙妙的声音,他不去开窗,含笑道:“这位小娘子,三更半夜你我孤男寡女,怕是不妥。”
吴妙妙在窗外“哼”了一声,道:“好个迂腐道学的小相公,你不开我自己来。”言罢,陈希风就瞧见一柄薄如蝉翼的插进了窗缝,活动几下就撬开了窗户,月光顿时倾泻半室,吴妙妙坐在窗台上,对陈希风勾了勾手指,得意地道:“水来。”
小娘子本事了得自己开了窗户,陈希风起身倒了杯水,走过去递给吴妙妙,问:“妙妙姑娘真是神机妙算,我明日就要回顺天,姑娘是来道别的吗?”
吴妙妙接过杯子一口饮尽,摆手道:“哪有这么多神机妙算,我就是跟在尹征霄身后回来的,有件东西要给你。”她抬手将一物丢了出去。
陈希风接住一看,竟是锦衣卫指挥使对的牙牌!
吴妙妙道:“我在贼宴上说了,这件东西我只给你,今年的贼宴也黄了,我拿着也没什么用,你拿去交给尹征霄交差吧。”
陈希风心中感慨,这位妙妙姑娘当真是女中豪杰,他道:“多谢,对了,你和晏子翎去追仇峰,结果如何?”
一提到这件事,吴妙妙的眼神就古怪起来,她鼓了鼓腮帮子,说:“我和晏子翎追了一路,几次差点把那胖子弄死,结果被陶仲商截胡了,那胖子被陶仲商给剁啦!”说着,吴妙妙歪了歪头,问:“陈公子,你当真是个断袖,喜欢陶仲商吗?”
陈希风下意识脱口道:“不是。”
吴妙妙伸出食指在陈希风面前摇了摇,正正经经地说:“公子不必答地这么快,你要想清楚再告诉我,这个不,是不喜欢,还是不知道。”
室内安静下来,烛火跳了一跳。
陈希风轻声说:“我不知道。”
吴妙妙垂下眼睫长长地叹了口气,说:“那就算了,我要走啦,有句我用来自勉的话也送给公子你——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说完,她将空茶杯往陈希风怀中一抛,翻下了窗户。
卷二半入云完
作者有话要说:
第二卷 写完,第二卷写完了啊!!!!!!
从妙妙姑娘开始,也就是从妙妙姑娘结束吧。
诸君,第二卷 我写完了啊!!!!!!!
无觅风
第42章 第一章
麓川,允姐兰。
立秋已过,中原的风开始稍带凉意,麓川却依然温暖如春日。
麓川王最近十分宠爱一个中原来的女人,麓川气候湿热,女人们也穿着紧身短小的细布上衣与长裙,露出光洁的手臂也赤`裸着脚踝。中原来的女人不习惯这种裸露的装束,麓川王命人将宝库中大明赏赐的轻薄纱罗全为她裁成夏衣,还下令命中原来的商人贡上各种中原所产的顶级脂粉、钗环与香料,再重金聘请中原来的大厨为她准备饮食,以求讨得美人欢颜。
陶仲商在麓川徘徊了大半个月,终于趁麓川王聘请名厨的机会混进了宣府司署,在厨房里洗了三天菜,摸清了这位神秘美人的住处。
月光如纱似水,庭院里孔雀在低矮的杜鹃丛中散步。木门忽然被推开,陶仲商伏在瓦片上往檐下窥探,一只穿着软缎便鞋的脚踏在了木质回廊上,身着轻薄纱衣的女人步入庭院,她背对着陶仲商,身姿绰约窈窕,步履轻盈优美,漆黑的长发结成松散发辫垂在一侧颈间,另一侧脖颈露出了大片莹白的肌肤,在月光下温润如玉、几欲生辉。
陶仲商单手握住了刀柄,他专注地看着女人光洁的颈项,慢慢调整着自己的呼吸。
庭院里的孔雀忽然对着这个女人展开了华丽的尾屏,女人侧过头,明显被孔雀蓝绿色的艳丽尾羽吸引了注意力。
就是现在!陶仲商拔出长刀自房檐上一跃冲出,泛着寒光的刀锋劈向了毫无防备的柔弱颈项,一切进行地隐秘而安静,只有刀锋劈开气流带起了细微的声响。
孔雀收起了尾羽,钻进了灌木丛里。刀锋要贴上脖颈的瞬间,女人修长的手臂向后一探,略粉的柔软五指抓住了刀锋,这只手秀气精美地像连一壶水都没有提过,但沉重的双刃刀已不能再向前一分一寸。陶仲商镇定地将长刀向后一拖,脚尖踢向女人脑后风池穴,女人趁势松手,指尖内劲一吐在刀刃上一弹,陶仲商被这一弹阻了去势,不得不收脚向后翻出落地站稳。
月挂中天,两人相对而立。
女人在月光中露出了正脸,这张脸未施脂粉、不佩簪环,容色却已经华美至极,而在美貌之外,她还有一种难以言说的别致风神,让人一见心折、魂牵梦萦。看容貌女人似乎还是二八少女,但她的笑容带着些许神秘,让人明白她已经不是天真娇嫩的小姑娘了。
陶仲商握刀的手让刚刚那一弹震得略麻,他握了握了手掌感觉麻意消退,发现自己有些轻敌。这位拨月宗主虽然是红谱第一,但因为美貌惊人、风月传言又太多,江湖人对她武功的评论只说应当是一流。现在看,分明是一流中的一流。
陶仲商重新认真打量了下拨月宗主,刻意不对上她的眼睛,美貌是真美貌,但扎手也是真扎手。但今夜已经暴露,如果不能得手,混进宣府司署的功夫就算白做,再要杀人只能另想办法,那就太麻烦了。
陶仲商眸光一冷,站立的姿势有了细微的变化,他的双刃刀刀身宽阔沉重,非膂力过人不能舞动,这刀还像一样两边都开了又薄又锋利的刃口,若做剑使也未尝不可,只是用起来更费力气,陶仲商此时就以刀为剑刺向了拨月宗主。
拨月宗主面上微露欣赏之色,这一点温和出现在她面上,更是显得如花美貌荡人心魄。她赤手迎战兵刃,凭高妙的轻功周旋陶仲商的刀网之中,双手或点或拂或拍或击,衣袂飘飘、姿态优美如同舞蹈,但招招专攻人周身的三十六处死穴,于妩媚中带出肃杀。
陶仲商处变不惊,刚刚以刀为剑,现在横刀一转又使出一套狠辣刀法,他虽然内力逊于对手,但仗着招式奇诡、刀剑转换自如,竟也和拨月宗主战地一时难分伯仲,两人从一个庭院打到另一个庭院,还打上了屋顶。
拨月宗主忽然“咦”了一下,微微蹙眉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