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逍遥农家子-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在,童氏除了特别贵的食物,一般都不分食,饭菜大都任家人随便吃。短短几个月时间,钟家人各个气色变得红润,岁月留下的痕迹也在变淡。
    变化最明显的便是钟老爷子和童氏。两老操劳了一辈子,晚年倒是享了三孙子的福,出门都挺直了腰杆,脸上也常带着笑容。
    钟庆然夹起一只红鳌虾,熟练地咬去虾壳,细细咀嚼,认真品尝,感觉味道虽比以前好了一点,但并不怎么明显。毕竟是亲虾,刚消耗大量能量,肉质差了几分。他想着,这种优秀基因,不知道会不会遗传,要真能这样就好了,一代比一代优秀,以后光卖种苗就能赚上不少。
    歇过晌,钟庆然便施施然来到简明宇家。午饭前,他就买了一只鸡让简明宇杀,除了他要的东西,其余都由简明宇处置。
    钟庆然到的时候,简家两兄弟已经在灶房准备。
    “都按我说的腌好了?”
    “庆然哥,好了,我都被你说馋了,这才央着哥哥一直等你呢。”简明晨眨巴着晶亮的眼睛,很是期待地看着钟庆然。
    “好不好吃,可要看你哥的手艺了。”钟庆然朝简明宇点了点头,很快,灶房里就飘起一阵炸鸡肉的香味。
    调料都不怎么便宜,农家人节俭惯了,一般都不舍得用油来煎炸,不管是之间的简家还是钟家,都这么过来。简明宇灶上天分摆在那,即便缺盐少油,味道也不会差不到哪去。现在不用这么节省,做出来的饭菜更诱人了。
    看着锅里倒下去那么多油,简明宇面上没有露出不舍的神色,心内却在滴血。这得有多浪费!忍了又忍,他才忍住没将心痛表露在脸上。这样子下去不行,他必须改变。
    简明宇不敢分神,牢牢盯在油锅上。见简明晨想要上前,忙阻止,让他离远点,省得热油溅到身上。
    他从没做过这么奢侈的食物,凭着感觉将炸得金黄的鸡排等捞起,放在笊篱上沥油。
    简明晨巴巴地看着,抿紧嘴巴,堵住泛滥的口水,却一点动手拿取的意思都没有。
    炸鸡肉的香味极为诱人,钟庆然有点想念这种味道。
    沥干净油后,简明宇示意钟庆然自己拿。
    钟庆然哪里会客气,抓了一块炸鸡排。表皮酥脆,内里嫩滑爽口,混合着香辣味和咸香味,可说是从头爽到脚。
    得到简明宇同意后,简明晨拿起一个鸡腿递给他哥,他自己则夹了一块鸡柳。一入口,那从未曾尝过的滋味,就迅速征服了他,情不自禁笑得眉眼弯弯。炸鸡对小孩子来说,有抵挡不住的吸引力。
    钟庆然芯子是个成年人,一连吃了几块,过足瘾后,便对它们不再感兴趣。这东西也就吃个新鲜,连着顿吃,很快就会吃腻。
    简明宇慢慢嚼着嘴里的鸡腿肉,想着第一次做,火候掌握地不算好,还有改进的余地。看着挨在身边吃得津津有味的明晨,以及情绪被带动的钟庆然,他心里就高兴。
    吃完手中的炸鸡腿,简明宇对着钟庆然问道:“这东西小孩子想来会喜欢,要不要给你弟妹带点回去?”
    钟庆然略一思索,应道:“给我带点鸡柳吧,其他你们留下。对了,油炸食物比较油腻,明宇,你看着点明晨,别让他吃太多,等下闹肚子苦的可是他。”
    “嗯,我会看着。”
    “那我这就走。”
    简明宇翻出张油纸,快速包好,递给钟庆然,炸鸡柳还是热乎着吃最好。
    钟庆然记得他出门时,钟老爷子夫妇和几个弟妹都在家,时间过去有一会了,希望他们还在。
    他的希望没落空,钟庆涵几人在院子里玩耍,钟老爷子夫妇也坐在廊檐下做点小活。
    “庆涵,你带着弟妹去洗手,看三哥给你们带了啥好东西?”钟庆然举着油纸包,掀开一角,瞬间,炸鸡浓郁的香味就盈满这一小戳地方。
    小家伙们一闻到香味,便知道有好吃的,一个个眼睛睁得溜圆,争先恐后跑着去洗手。
    趁弟妹们不在的空档,钟庆然走到钟老爷子夫妇面前,将油纸包递过去:“爷爷,奶奶,尝尝。”
    “这是什么,怪好闻的。”童氏看了一眼,没瞧出来,这才凑近用鼻子仔细闻了闻,“有点像鸡肉的味道。”
    钟庆然微咧嘴角,笑呵呵地赞道:“还是阿奶鼻子灵。”
    “就你嘴甜。好油,炸的?”童氏一口咬下,脸上笑意更甚,“哪里买的?味道不错,就是不大适合老人吃。”
    钟老爷子点头附和。
    “明宇做的,还是第一次,阿奶觉得如何?”钟庆然有点小得意。
    “不错啊,没想到他有这么好的灶上功夫,不知道有没有正礼好。”童氏眼里先是闪过惊诧,随后浮起一抹赞赏之色。
    简明宇小小年纪独自带着一个幼弟过活,能平安活下来就不错,如今有了这门手艺傍身,以后生活也不用愁了。
    提起这个,钟庆然还真不清楚。钟正礼学厨这么多年,到现在就差临门一脚,就能提拔为大厨,可他的厨艺,钟庆然从未尝过。
    童氏有那么多儿媳妇在,自是不会让三儿子进灶房,钟正礼也没有主动提起,便形成了如今这样的局面,说起来还挺可笑。
    两老吃了几个,就放下,其余都留给小家伙们。
    钟庆然也知道,喜欢吃炸鸡肉的,以孩子和年轻人居多,年纪越大,对他们的吸引力反而越小。看眼前弟妹们尝过之后,就舍不得放下便能窥知一二。
    场面闹闹腾腾的,却很有章法,大的让小的,小的都将炸鸡柳含到嘴里了,方才想起哥哥姐姐,忙指着油纸包,口齿含糊地嚷嚷着:“哥哥、姐姐,吃。”
    末了,还不忘留几个给其他家人。
    钟庆然看得乐呵,弟妹这么懂事,也有他的一份功劳。还是小孩子的世界单纯啊,只要吃好睡好玩好,一天的任务就完成了。
    岁月不经意间从指尖悄然溜走,很快就到了五月底。这段时间,钟家有些忙,好多事情都扎堆出现。张氏即将临盆,钟正信要参加科举,庆和坊新铺子也张罗的差不多,即将要移铺。
    其他两样还好说,钟正信参加院试是重中之重。
    院试三年两次,今年正巧和乡试赶在同一年。若这次钟正信有幸得中秀才,那今秋的乡试也能赶上,能不能连进两步,就看他的实力和运气。
    正因为如此,钟家气氛有些凝重。
    钟老爷子来回在房间内踱步,一脸犹豫之色。
    童氏眼睛都快被晃花了,停下手中的活计,问道:“老头子,碰到什么难办的事了?”
    钟老爷子顿住脚步,想了片刻,才小声说道:“咱家近年来连秀才都培养不出来,我想着是不是从庆然那要个护身符。”
    听是这事,童氏也为难了,既希望小儿子一举高中,又怕给三孙子带来麻烦,一脸纠结地提议:“要不先去问问庆然?若对他没有影响,就让他加持一个护身符。”
    “我也这么想,就怕对他有影响,庆然也不说。”
    “老头子,你想过头了吧,庆然什么性子你还不知道?所有问题摊开直说便是。”
    钟老爷子一想也是,便不再迟疑不决,当天晚上就把这事说给钟庆然听。
    钟庆然倒是没有意见,不过光他答应没用,指出问题根结:“爷爷,这个护身符使用是有条件的,不是谁都能用。这样吧,先借用一下您那个护身符,您找小叔单独谈谈,把护身符搁他面前,要是他对护身符没有排斥,那我就帮着做一个。对了,我记得科举场所不能带有字的东西进去,让阿奶去道观或寺庙求个白封的。”
    钟老爷子心里一松,不放心地确认道:“于你无碍?”
    钟庆然摇了摇头:“会损失点福运,只要控制得当,基本无妨。”
    “这就行,分寸你自己把握好。”钟老爷子没再多问,迈着轻松的步伐出了东次间,至于最终能不能成,这个他完全没有多加考虑。成了最好,不成,那是小儿子没福气,怪不到庆然头上。
    这几天,钟正信都在家,为去商杨府城做准备。
    隔日,钟老爷子便不动声色,将事情给办妥。回房后,他立刻跟童氏说道:“老婆子,你今天就去求个护身符,要无字的。”
    童氏听了,立刻行动起来。
    当晚,就有一个新的护身符放在钟庆然面前。他可不会将希望全寄托在钟正信上,也没那么大方,给护身符附上几千单位的量,就算是尽到力。
    钟正信不是第一次考前收到童氏求的护身符,很平常地戴上,一点也没觉得哪里不对。
    其实护身符上的笔画跟鬼画符没什么区别,以往钟正信进考场,都能顺利带进去。钟庆然提议白封,不过是想杜绝掉一切可能的隐患。若不然,护身符被人给收走,他岂不是白费力气?
    折腾几天后,总算将钟正信送出门,钟家的氛围却并没改变多少。
    近段日子,钟老爷子和童氏都有些神思不属。谁不想光宗耀祖?失败过几回,钟正信的成绩也不算差,离秀才很近,这次有了钟庆然福气加成,取中的几率很大,可万一这次还是不成呢?
    钟庆然没辙,只能多配点凝神静气的膳食,助两老安眠。
    钟文半分心思都没放在这上面,梦境显示,她五叔就止步于此,此后再未有寸进。眼看张氏即将临盆,钟文忙着呢,既不能耽误赚钱,又要准备弟弟的尿布之类,可谓是分身乏术。她受够了没钱的苦,这次她再不能重走梦中那个她的老路。
    钟庆然瞥见张氏的肚子,想说点什么,又觉得没那个立场。他又不是大夫,说了三婶不仅不会听,反而还可能得罪人,何必。
    只是瞧着张氏小巧的身体,顶着个过于大的肚子,生产恐怕会有难度。好在,钟家现在不缺钱,稳婆一早就定下了,倒是不用太过担心。
    随着张氏的肚子越来越大,终于有一天,产期提前一周到来。
    那天也巧,钟庆然刚好不在家,免去了先头听人分娩痛苦嚎叫的尴尬场面。
    钟家儿媳妇多,提前生产的也不少见,听到动静,很快就行动起来,一点也没闹出乱子。找稳婆的找稳婆,烧水的烧水,童氏一声吩咐,所有事情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这胎确实如钟庆然所言的那样,不太顺利,胎儿过大,想要出娘胎,恐怕当娘的要受些苦。稳婆经验很丰富,刚进产房没多久,就下了这个判断,为了以防万一,提议去请个大夫在旁边压阵。
    要是搁以往,童氏恐怕不会第一时间答应,现在她半点犹豫都没有,直接让候在门外的钟文去叫人。有钱就是这点好,很多事都不用斤斤计较。
    钟庆然在简明宇家待了差不多一个时辰,眼看快到中午,便施施然踱步回家。还没到家门口,就听到一声高亢的尖叫,吓了他好大一跳。听声音是从钟家方向传来,一想起张氏,便知道是怎么回事。
    这事用不上他,钟庆然怕弟妹们给吓着,跟钟老爷子支会一声,就带着四个小家伙去了简明宇家,手上还不忘提着一些米面菜肉。
    钟庆涵今年六岁,入秋就会进族学,现在是他最后一段无忧无虑的时光,钟庆然除了每日教上一点,其余时间,完全任由他疯玩疯闹。
    四个小家伙还是第一次一起到简家,看到和他们差不多年纪的简明晨,小的三个很快就和他玩到一起。
    简明宇首次做这么多人的饭菜,一点也没乱了方寸。他拿过钟庆然放在桌上的篮子,揭开盖布翻了翻,不知客气为何物地全都用上。
    简明晨本想帮他哥烧火,这事被钟磬给揽下,他也没太在意,重新投入到跟新来的小伙伴玩耍打闹中。
    
    第48章
    
    这一顿饭,吃得众人肚皮溜圆。人吃饱就容易犯困,钟庆然便领着一帮弟妹霸占了简家的炕。两个丫头睡里间,小子们都睡外间,幸好农家炕不小,睡五个孩子绰绰有余。
    其实简明宇并没有午睡的习惯,往日也都是大热天不能出门,才会歪在炕上休息一会。眼下这个季节,天光正好,他并没有多少睡意,可看着一炕睡相各异的小子,简明宇突然觉得,他要是不上炕躺一会,似乎就对不住自己。没有多少犹豫,他也加入几人中间。
    想是人的体温太过温暖,这一睡,两大五小足足睡了一个时辰才相继醒来。
    钟磬这个年纪,在农村不算小了,村里时常见到这些还没长成的小姑娘,在田间地头忙活。去年底之前,钟磬也是这般,挖野菜、割草、拾柴……整天忙活。现在,除了割草拾柴外,野菜基本不用挖,这为她省下不少时间。多出来的这些时间,一部分被针线活占据,一部分则花在跟钟庆然识字学画上。
    钟庆然根据钟磬的习惯,主要教她怎么画绣样和玩具造型,虽然钟磬学的时间不长,也没太多时间花在这上面,但简单图案已经画得有模有样。
    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钟磬都是勤劳的小姑娘,像今天这样被钟庆然带着,基本什么活都不用干,是极为罕见的体验,这让她一时竟有些不大习惯。
    家里没人来通知,钟庆然也就带着弟妹们继续赖在简家不走。他看到钟磬坐在堂屋口看着钟庆涵几人玩,便走到她身后,说道:“难得休息一天,怎么不去玩?看,明晨就比你小一岁,跟庆涵玩得多开心。”
    钟磬回头看了眼钟庆然,在她三哥眼神鼓励下,放弃小姑娘日渐增强的性别意识,直接奔上去,一同加入玩泥巴的行列中。
    “磬丫头已经是家里最活泼的一个姑娘,谁想到才九岁,就不爱跟小孩子玩了,长大了啊!”钟庆然对着坐在他身后的简明宇如此感叹道。
    “半大姑娘都不爱跟野小子般在外面撒野,我记得我那些堂姐就是这样。”简明宇陈述着事实。
    这点,钟庆然很是认同。也就是乡下,没那么多讲究,要搁在大户人家,估计就算是亲兄妹,都要讲究男女大防。
    这天,不光钟磬玩得开心,连钟庆然也特别放松,他什么都没做,尽看着小家伙们玩。
    眼看太阳即将下山,钟庆然想着,他一个人在外住一晚没问题,连带着四个弟妹定然不行,索性晚饭也回家吃。果然,五人到家时,还能听到张氏间断的叫喊声。
    妇人生产,折腾一整天的都有,张氏这点时间不算多。
    钟文在产房门口徘徊,心里说不出的紧张,两个拳头握得死紧,眼睛直愣愣地盯着房门口。情绪是会传染的,她都这样了,一左一右站着的两个妹妹,更是白了一张脸。
    “童嫂子,正礼家的体力流失太快,坚持这么久都不落生,接下来恐怕会更难,我看,就按之前说的做,只是这样一来,正礼媳妇之后就要受些苦了,危险也不小。”
    “成,就按你说的办。”童氏也明白,再不想办法,孩子怕是要闷死在张氏肚子里,到时候说不定连大的一并送了命,张氏受点苦,总比小命不保好。至于危险,妇人生孩子,本就是在鬼门关转了一圈,谁能保证人人都得以活命?
    稳婆不是第一次见这样的场面,心里不由叹息,张氏也不是个福气人,瞧吧,钟家日子好过了,她不过吃得好了点,就补得太过,导致胎儿过大,孩子都能看到头了,就是卡着出不来,大人小孩都遭罪。
    “童嫂子,让郎中准备一下,别的不用担心,就怕一会出血过多,得防着点。”
    童氏这次亲自出门传话,钟正笑从药箱里翻出一包药粉,这是用来外服的,又拿出一包药,让人马上去煎。他能做的就只有这些,剩下的只能听天由命。
    “啊!”
    钟庆然身体一抖,这叫声太渗人了,之前,也就是嗓门大些,这次完全就是尖叫。他不知道二进院情况怎么样,看这个势头,可能要遭,想了想,翻出止血药,倒了些在纸上,包成一小包揣进袖口内,进了隔壁上房。
    “爷爷,这包是止血药,您去二进院看看,要是三婶用得上,不妨一试。若用不上,就搁您这,止血效果不错。”
    钟老爷子看着小小一包药,感觉心里沉甸甸的:“庆然,我知道你会点医术,心肠也好,只是这事你最好别插手,治好了一切好说,要是用了你的药还是出事,这就不好办了。这样吧,我先去看看,真要用得着,就当是我从游方郎中那买的。”
    钟庆然跟张氏没什么恩怨,见死不救的事还做不出来,总不能因为钟文而迁怒她。不过,他只会配药,诊病就是个三脚猫功夫,因此并不想暴露他会些许医术的事,钟老爷子的做法正合他的意,便很爽快答应下来。
    钟老爷子到的时候,恰巧看到老三父女四人站在产房前,一个个都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
    “正礼,里面情况怎么样?”
    “有些不大好,暂时还没问题。”钟正义一脸焦急,张氏提前生产,他也是刚到家没多久。夫妻俩最大的孩子钟文都十一岁了,两人感情还不错,以钟家现在的家境,他要再娶个媳妇倒是容易,可总没有少年夫妻来得情投意合,不到实在不得已,钟正礼不会走这一步。
    听着一声惨过一声的叫喊声,几人都没心思说话。
    “再加把劲,孩子的头快出来了。”稳婆为张氏鼓劲。
    张氏想着好不容易过上好日子,不能就这么留下三个没长成的丫头在后娘底下讨生活,拼着最后一点力,向下用劲。
    随着一声绵长的喊叫,产房内传出婴孩的啼哭声。
    稳婆看着张氏血迹斑斑的下身,快速清理干净之后,动作利索地撒上止血药粉。见效果虽不算好,起码流血速度变缓了。第一层药粉被血迹湮没,赶忙撒上第二层,第三层,总算捱到内服药送进来,双管齐下,流血速度终于降下来,最后彻底止住。
    “好了,把产房清理一下,然后让正笑进来看看,应该就没问题了。”稳婆精神一松,这次接生时间不算长,凶险却一点不比那些迟迟生不下来的产妇小。看着放在张氏旁边的襁褓,她笑着向童氏恭贺。心里想着,这趟虽然累,辛苦钱定不会少。
    童氏掏出早就准备好的红包,足足有一串铜钱。稳婆拿在手里,轻轻掂了掂,沉甸甸的,数目看着就极为喜人。
    送走稳婆,童氏便被钟正礼拦下:“娘,兰花怎样?生的是儿子还是闺女?”
    “你媳妇失血有点多,没太大问题,现在累得睡着了。”童氏也忙了一下午,即便有那么多儿媳妇在一旁搭手,毕竟年纪摆在那,很是疲惫,想起小孙子,脸上也带出了笑容,“是个儿子呢,你终于有后了。行了,看你那着急的模样,进去看看吧。”
    话刚落,门前父女四人就不见了踪影。
    “老头子,你怎么在这里?”童氏有些好奇,她都有十几个孙子孙女,以往,钟老爷子都是在媳妇们生产时过来看一眼,意思意思便走,今儿个怎么突然改了主意。
    钟老爷子没说话,直接眼神示意,童氏一看就明白,便揭过这个话题。
    产房内,钟正笑正在为张氏诊脉。
    钟正礼:“正笑,我媳妇没事吧?”
    “问题不太大,不过失血过多,身体有点虚,需要静养一段时间,我开点药补补气血。”
    “那就好。给我儿子也看看。”
    “这娃闷在肚子里久了,身体底子有些弱,孩子太小,不好用药,你们把大人养好了,好好喂奶,体虚状况会慢慢好转。大一些再找我看看,到时候我看情况决定是否用药,应该不会有问题。”
    童氏付了诊金,由钟正礼将人送出门。钟家又恢复以往的样子,只是多了个婴儿。
    钟正礼看着躺在炕上的一大一小,脸色一片柔和。他上前对着襁褓看了看,儿子小脸通红,皮肤皱皱巴巴的,看那个头,比他前面所有哥哥姐姐都要来得大,一点都看不出体弱的样子。
    “爹,给弟弟想好名字没?”钟文眼眨也不眨地看着艰难来到世上的小婴儿,一脸欣慰。这是她一直期盼的,现在终于实现了。
    “你爷爷定的,叫钟庆飞。”钟正礼心里乐坏了,摸着孩子软软的脸蛋,想抱又不敢抱。他盼这个孩子的到来盼了那么多年,这次总算没有让他失望。
    钟怡钟乐两姐妹挤在炕前,好奇地看着襁褓中的弟弟,忍不住伸出手去逗弄,都被钟文给拦下:“弟弟还小,现在还碰不得。”
    “哦。”两个小丫头有点失落,却没再动手。
    看着眼前妻儿,钟正礼心满意足。
    叫喊声消停了,换成婴儿的啼哭,钟庆然便知道孩子已经降生。他起身坐到门口,静静地等着。
    钟老爷子路过,走到钟庆然跟前,小声说道:“那东西没派上用场,我收着了。”接着,不等钟庆然应声,就回了上房。
    童氏有些累,可再累,也止不住她的好奇心:“老头子,到底乍回事?”
    钟老爷子便把钟庆然配止血药的事简单说了一遍。
    童氏和钟老爷子一样,并没多少诧异,钟庆然会配药的事,他们早前就知道了。之前下田进山,他们哪次不带点驱虫药?
    新生命降生的喜悦还没过去多久,紧接着便传来钟正信中秀才的喜讯。
    这下,钟家是真沸腾了。
    钟老爷子这一代,三兄弟没一个在学业上有这份本事,钟家已经有很长时间连秀才都不出一个,这个好消息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