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逍遥农家子-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这个时候能出来闲逛的,大多是闲着的妇人和小孩,街市上人并不多,得到几人附和已算不错。
洪氏没等洪山媳妇开口,便又接着说道:“这是其一,其二就是降价的问题。这就要问各位卖过东西的街坊邻居,要是有人在你们摊位边上跟你们别着价格,该是何种心情?更不用说,大家都是乡里乡亲,哪有这么做生意的?石娃娘,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石娃娘守着肉摊子,见这边围了不少人,这才过来瞧瞧,本没想参与其中,哪想到看热闹竟看出事情来。既然已经被洪氏点名,她也不能当个缩头乌龟。
“这还用说,先讲道理,理说不通,嘿嘿,这就不用我教了,大家都知道该怎么办。”
洪山媳妇被说的脸一阵红一阵白,不死心地辩解:“这又不是钟家的地盘,我爱卖什么价就卖什么价,你管得着吗?难道钟家想以多欺少,欺负我一个妇人不成。”
这下子洪氏也没了辙,难道真要上演全武行?
第20章
后半段吵架被钟庆然瞧了个正着,见娘和婶婶们跃跃欲试的样子,他正欲上前解决此事,谁成想竟慢了一步。小婶李氏在明氏耳边说了几句,明氏立刻眉开眼笑,她也不做生意了,拉着洪氏抢前几步,如同铁塔般挡在洪山媳妇摊前,有人贪便宜想买,成啊,先跨过她们妯娌再说。
钟庆然心头闷笑不已,还真看不出来,娘和婶子们这一合作,战斗力简直飙升好几倍,不容人小觑啊。
不过这样做只是治标不治本,本来小螺就不算好卖,唱了这么一出戏,买的人更少了。在质量差不多的情况下,谁都更愿意买便宜货,这无关道义的问题,人性如此罢了。
钟家人看似赢了,其实却没占到便宜。钟庆然心中了然,今天钟家可以硬顶着咬牙不降价,明天恐怕就不行。瞧,现在生意就受到了影响,大人也就那些不大在乎一文两文的人会买上一斤半斤小螺,其他人都攥着银子,原本想买,现在也不愿意了。独自出门的小孩还好一些,几个人凑一块也能买上半斤当零嘴,总体情况却不怎么乐观。
尽管如此,钟庆然对于明氏几人的做法却发自内心地赞同。要是道理基本在她们身上都还压不住人,这可就要被人看扁了。现在这么一处理,便给众人留下钟家不好惹,并不怕事的印象,以后再做得罪钟家的事,先得在心中掂量一番,看是不是划算,再不济,也能给钟家提前支会一声,不至于像现在这般被动。
钟庆然没有上前,现在只是几个女人间的事情,他参与进去,事情便闹大了,对钟家没什么好处。
洪山媳妇看为数不多的顾客都被明氏洪氏两尊门神挡下,眼里阴晴不定,又苦于单打独斗,不能同她们硬干,心里愁的不行,总不能回家叫人来帮忙吧?那可就真彻底和钟家撕破脸皮,这事不到万不得已做不得。却又不甘心就这么灰溜溜地回家,那酱料可也是钱,她心疼啊!眼珠子一转,她直接收起摊子,挑着走了。
明氏见洪山媳妇败退,心里嘚瑟的很,像斗胜的公鸡般,昂首挺胸转回自家摊子。
钟庆然摇摇头,这事恐怕没完。他从明氏那要了一只红鳌虾,找了个还算熟悉的小孩,让他跟着洪山媳妇,看看她究竟会使出什么幺蛾子。红鳌虾对于小孩子吸引力很大,那孩子美滋滋地小跑着跟上。
河湾村人多,自然村子也大。钟家能一时把人给赶出街市,其他地方却是顾及不到。这不,没多大会工夫,钟庆然就收到小孩的线报,洪山媳妇正在走村串户兜售小螺。这一招确实毒,人不要脸起来,还真不好对付。
钟庆然默然,生意大家都能做,河湾村又不属于钟家,把人逐出街市就罢了,还追着人打,这般不依不挠,可就有理都变没理了。更何况洪山媳妇也归属钟氏一族,不管族内如何倾轧纷争,明面上都要维持和谐相处。俗话都说,得饶人处且饶人,洪山媳妇只是道义上有些让人不耻,真计较起来,她这般做法并不太过出格。
明氏好不容易消火,对于战斗胜利,心里不知道有多美,这个时候说出事实真相,无异于火上浇油。钟庆然当然不愿意见到这样的场面,见战火已经消停,他留在这里也没什么用,便默默带着三个小跟班走人。
果不其然,中午回家吃饭时,明氏从家里孩子口中得知了此事,把她气了个倒仰,她见过不要脸皮的,却没见过这般不知羞耻为何物的,这脸皮可真比城墙都要厚了。
童氏同钟老爷子商量一番,黑着脸说道:“此事到此为止,大家都出自钟氏一族,族里最多说教洪山媳妇几句,不痛不痒,她该卖还是要卖,有了她这个例子,估计下午又会有人跟风,为这事生气不值当。”
钟庆然听了心中不大好受,这事搁现代也没什么解决的好办法,除非动用权势逼迫对方不敢这么做,放在河湾村,还要顾念族人的情分,这事只能这么含糊着过去。
这一餐午饭钟家人吃的都有些没滋没味,小螺不过仗着是现在刚出的新鲜花样,多少都有些人捧场,就这般惹人眼红,红鳌虾更赚钱,一旦村民知道他们无法做出美味的红鳌虾,族老们还不拿着大义迫使钟家人交出秘方?
幸亏钟老爷子已经将方子卖给鸿泰酒楼,到时候也能对族里有个说辞,不然,这后果还真无法预料。希望小叔明年能高中,钟庆然由衷如此想到。
有了今天的遭遇,钟庆然心态变化很大,他家本就在族里没多大地位,要是家人还要闹内讧,那就不怪别人欺负上门。这要是大长房嫡支一脉当街做生意,又有几个人敢对着干?洪山媳妇敢这么做,不就是不怕得罪他家吗?
钟庆然重新捧起书本,可是看着那些之乎者也的竖排繁体字,真看得他脑门疼,得了,他不是这块料,就不和科举死磕。钟家有那么多孩子,每个都培养,总不可能各个都愚钝不堪吧?
要想让钟家所有适龄男孩都上家学,需要的银子可是不菲。银子,他需要更多银子,晚一天,就多耽误孩子一天。
钟庆然在房内不停转悠,脑海中各种信息如雷云翻滚,一条一条被找出,又被否定,最终被定格的只有他最擅长的插画,以及被他爷爷强灌了一肚子理论知识的中医,不,更确切地说是那些药草知识,辨认和炮制他都会,至于人工培植,咳咳,他只会寥寥数种,其余的还处在纸上谈兵的阶段,未曾实践过。
钟庆然懂得怎么养红螯虾,那只是个例外,这样的好事可不常有,能碰上一件都是走了大运,当然不能全指望于此。
挖药材这事急不得,原主没有学过这方面的知识,他总不能平白无故就懂得这些,还得先去寻本《本草纲目》这样的药书才行得通。
绘画之类就能借口天赋好而糊弄过去,毕竟养病的几个月太过无聊,他有空就涂鸦几笔,钟家人尽皆知晓他画的有模有样,并未疑它,赚钱营生可以先从这方面着手。
不过卖画目前不行,钟庆然不擅国画,到现在,使起毛笔来都还有几分生涩,更重要的一点是,他没有名气,卖也卖不上价。
要不就画些简单的动物造型,设计成可爱的样式,让爹娘叔婶做成藤编或者毛绒玩具?钟庆然盘算一番,觉得这方案或许可行,便立马付诸行动。架势都摆开了,他才发现只有炭笔可用,绘画用的各种染料那是半点都没见到。
这个时候,钟庆然的绘画兴致已然被调动,脑海中不时闪现吸人眼球的各种动物造型,为缺少颜料这么点小事就放弃作画太过可惜。拿起炭笔,他很快就沉浸在绘画的奇妙世界中。
一下午时光就在钟庆然埋头作画中度过,等到意识从绘画中脱离出来,已是黄昏时分。他这才发现,外面吵吵闹闹的,童氏和明氏还不时气愤地骂上两声。
不知道外面出了什么事情,钟庆然顾不上看成图,立刻推门而出。
问了钟磬,他才得知,刚才钟老爷子被族老们给叫了过去,瞧现在钟家人义愤填膺的样子,不用猜都知道肯定没好结果,事实果真如此。
钟老爷子也列入族老的行列,却是里面最没有话语权的一个,这还是看在小五房的面子上,毕竟他们这一脉子息繁盛,不给他们一个名额实在是说不过去,钟老爷子作为小五房嫡支,自然是首选。
钟庆然听到族内逼迫钟家的法子后,也不由倒抽一口气,这一招委实不亚于釜底抽薪。你道是为何?族老们原想着让钟老爷子交出烹制鲜美红鳌虾的秘方,族里补偿他家一些利益,谁想方子一早就被卖出去,便折中想了个办法,让钟家从族人手中收购红鳌虾,价钱定为每斤三文。
钟老爷子当然竭力反对,奈何人微言轻,小五房一脉又不争气,坚持到后来,族长瞧着钟老爷子想要硬梗到底,轻飘飘一句话就把他压了下去。
“你不同意?那就等着没红鳌虾可卖吧!”
这是威胁,赤裸裸的威胁!
钟老爷子心念电转,他脑子清明着,知道这事还真有可能发生。只要每家都出几个人去捉红鳌虾,用不了几天,河湾村附近红鳌虾就将绝迹。族长都这么表态了,他难道还能不同意不成?一家和一族顶上,绝对没有好果子吃。
按说族中掌权人如此做法,就不怕失了人心?他们当然不怕,民离乡贱,若非不得已,没谁会轻易离开故土。再者,族老们并非看上这么点小钱,他们有各自的盘算。
钟老爷子家好了,就意味着小五房身份抬高,钟氏一族格局便会被打破,谁都不想自己拥有的权力变小。瞧着以往一直被压制的钟老爷子这房有崛起的苗头,正好有几家眼红,辗转托到了族老眼前,便趁机压制一二,端的是一番好算计。
第21章
不要小看宗族的力量,大周朝也是采取“民不告官不究”的律法,人丁单薄,无权无势之人,被族人抢走田产家业,那是隔断时间就能听到一回。当然,只要家族不那么短视,这种事便不会太过频繁。
就这点上来说,被族人欺负,比被外人欺负还要麻烦。被外人欺负,至少还能借助族人的势力试图讨回公道,被同族欺负,基本是申告无门。
钟家的情况更为复杂,换成旁的事,钟老爷子还可能硬撑到底,毕竟虽然小五房内部也是乱成一团,但起码面对其他四房时极为团结。只是族长说的红鳌虾这个处理方法,连小五房都能惠及,牵扯到自身利益,钟老爷子可以想象到,他这个小五房一脉掌事者说的话没几家会响应。
其他房的族老们不在乎这点小钱,小五房可有不少家庭,生活水准在平均线之下,能多个一文两文钱都是好的,更不用说轻轻松松就能赚来几十上百文。
知道事不可为,钟老爷子才咬着牙答应下来,黑着脸同族老们商谈妥每天收购量,这才脚步踉跄地回到家,把钟家人都给惊动了。还好,钟老爷子没出什么事,只是气着了,一时难以接受而已。
钟庆然眼底晦暗不明,这种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感觉实在是让人不爽。事已成定局,现在重要的不是张口骂人发泄。
钟庆然推开上房门,室内和室外是截然不同的两个天地,静悄悄的,落针可闻。钟老爷子此时正躺在床上,闭着眼睛,似乎是睡着了。
钟庆然上前用他那半吊子医术查看一番,知晓钟老爷子身体并无大碍,着实松了一口气。老人最怕有事闷在心里,看这个时候钟老爷子还能安然入睡,显然心理承受力不错,之前让人看着都害怕不已的样子,还真是一时不忿造成的情绪失控。
轻轻带上房门,钟庆然找到童氏,拉着她到一旁:“阿奶,爷爷这次情绪起伏过大,给他吃点好的压压惊。现在这个时候肉摊子还有猪肝猪心吗?不妨买上一些。对了,谁家要是有羊奶牛奶,最好要个一碗,听说这东西有安神效果。”
童氏刚才还在为每天上百文铜钱不翼而飞心痛不已,现在被三孙子这么一说,话题很自然就被带偏,心思放到了买东西之上。她瞧了瞧天色,有点晚了,拿上篮子便匆匆往外走去。
没人跟着一起骂,明氏也慢慢歇下阵来。
钟庆然这才上前:“娘,东西都卖完了?”
“还没,这不是被你爷爷这模样给吓到了,摊子只留了你二婶照看,我现在就过去瞧瞧去。”明氏似是想起了她的职责,又匆匆赶回摊上。
看着明氏风风火火的样子,钟庆然不由愕然,刚才还骂得痛快,被他一打岔,竟然就跑着走了。
回到东次间,钟庆然拿起素线稿仔细打量起来。画纸上动物造型有三种,虎、猫和猪,老虎大的威严,小的活泼,其他两种都是怎么可爱怎么画。剩余那些除了书箱实物画之外,就非常琐碎,有的一张纸上甚至画着好几种小玩意,钟庆然瞧着是真心不错,也不知道其他人什么想法。
这几天家里大人很忙,没空折腾这些,钟庆然便抽出几张画稿,兜着去找他大姐和四妹。
钟欣到了出嫁的年纪,外面的活一般都不让她干,在家做完自己那份,就窝在房里做针线赚些私房,再不然便是出门找小姐妹们一起耍。
钟庆然虽然天天都能见到钟欣,两人交集真心不多。这次会找她,很简单,和他好的两个丫头都太小,钟磬还成,不管针脚如何,起码能缝个样子出来,钟晓就不行了,还没到学针线的年纪,其他几个大点的堂妹,他都不熟。
钟欣终归是他大姐,就算没多少情分,血缘关系在那,有现成的人选,不找她找谁去?
“三弟,你这是?”钟欣说话声音柔和,语调也很平缓,倒是容易引人好感。她拿着手中画稿翻了翻,眼中闪过疑惑。
“大姐,这些你能不能做出来?”
“给我点时间,我试试看。”钟欣迟疑了一下,随即应下。
听到大姐这样回答,钟庆然心中有数,图样八成能做成成品。他对能卖多少钱倒没抱太大期望,若非独门秘诀,只要利益可观,保准新品一上市,过个几天大街小巷,铺天盖地到处都是同类物品,还比原先的更加精美,质量更为上乘,卖的自然也更好。
市场被挤占,像钟家这样没有大量客源的家庭作坊,最终只能赚点小钱,这跟姐妹们做针线卖有何区别?劳心劳力不说,还赚不了几个钱,到此生意便可停了,无他,利润不足罢了。
所以,这些很容易被人仿照的生意,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大点,多屯点货,一次性卖出去,狠赚一笔,然后趁机收手。这样做生意省心省力不说,还能有实打实的银子入口袋,何乐而不为呢?买卖成与不成,就要看出来的成品如何。
这事不急,钟庆然交代完大姐和四妹,便没再多待。
晚饭吃得有些沉闷,钟正仁三兄弟直到收工回家,才知道以后卖红鳌虾每斤都将无故少三文,一个个都虎着一张脸,却什么办法都没有,只能跟自己生闷气。
钟老爷子睡了一觉,脸色恢复正常,吃着三孙子让童氏买的猪肝,心里好过不少。他活了大半辈子,见过的事情不少,只不过这次轮到自己头上罢了。族人想利益均沾,这点无可厚非,换成他自己,虽然不会犯红眼病求到族老们身上,若有人分享,他难道会不抓红鳌虾去卖?明显不可能。
不过被人强逼的滋味着实不好受,他可不愿意再来一次,钟老爷子如是想到。
第二天一早,钟庆然和童氏打了声招呼,便提着一把小锄头潇洒出门。
家里人人都有事做,就他闲闲一人待在家中,实在碍人眼。昨天灵感爆棚,画了一下午图,今天便打算到山里走走,顺便看下自己名下那亩坡地。
麓山离河湾村好几里,钟庆然花了不少时间才走到山脚下。手搭在额头上望眼远眺,入目所及不是田就是山。村里所有坡地都在这里,即使出产不多,数量也相当可观。由于灌溉问题,坡地都只开垦出山脚一部分,再高太费劳力,有那功夫照顾,还不如做点临活更来钱。
钟庆然那亩田很好辨认,周围都是各种庄稼,只他的田不是已经收了,就是被移栽到其他地方,上面空空如也,倒是杂草遍地。
钟庆然没有逗留,抬脚继续朝山坡上走。
麓山外围常有人光顾,有什么好东西也早就被人摘走。钟庆然除了偶尔看到一些常用草药之外,其他半点发现都没有,就连好不容易找着棵果树,要不还没到果期,要么只剩一些青果子孤零零地挂在枝头,仿佛在嘲笑他般。
呵呵,百姓的力量果真无穷,他们不会集体发懒,就为等着给他捡漏。
翻过前面两座山头,人迹开始逐渐减少。钟庆然看了下,原主当初出事的那座山还要更里一些。他今天走这一趟,主要就是为了看看事故现场,拿出布巾擦了擦满头汗水,钟庆然打起精神继续朝前走。
亏得麓山外围几座山都是低矮的丘陵,不然钟庆然都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坚持到目的地。又翻过两座小山,前面便是他出事的地方。眼看曙光在即,钟庆然才猛然想起,他是从山背面山腰摔下去,而他现在身处的地方却是山阳面,这不就意味着他还得征服眼前这座山?一想到此,钟庆然便有点打怂。
想想原主的身体,再对比一下好吃好喝养了几个月的他,钟庆然不相信以他现在的身体素质会不及原主。他爬得这么吃力,兴许是他基本没停歇,一口气连爬数座山头的缘故,就算这些山都不高,也不能视它们于无物。
目标就在眼前,钟庆然一鼓作气,手脚并用之下,总算熬到了地方。他现在什么都不想做,只想找块干净地方好好休息一下。钟庆然有些汗颜,明明身体很壮实,怎么爬几座小山头都这么费劲?估计都是爷奶给惯的,想着是不是找时间锻炼下身体。
在附近转悠了一圈,钟庆然很快找到一个合适的地方,放下空背篓,拿出一块破布掂在石块上,一连灌了好几口水,这才觉得整个人都舒服许多。
这里是山阴面,没那么闷热,钟庆然坐下不动之后,很快便凉爽下来。前面就是他摔倒的地方,看上去并没什么特别,要不是原主对这里的记忆特别深刻,他估计都找不对地方。
钟庆然过来这里,并不是觉得谁动了手脚才让原主摔下山,而是作为后来者,到事发地点看看,了解一下,算是对原主的一个交代,也能让自己活的没有负担。
第22章
从山腰找到山脚,钟庆然没找着半点可疑的地方。也是,就算真有什么,几个月下来,也早被丛生的杂草覆盖。更何况原主最多被兄弟姐妹嫉妒,以他这几个月观察来看,见死不救还有可能,恨到想动手置他于死地还不至于。
休息够,有劲了,钟庆然便开始在山间四处寻找他需要的东西。
这次就他一个人,果树太大,无法移栽,剪几根枝条还是可以的。他不记得是初中还是小学来着,曾照着生物课本内容扦插过月季和栀子花,成活率还挺高。可惜,现在是夏天,扦插枝条难度比春天要高,他也不在乎,能活多少是多少,不够再种便是。
有幸活下来的小型果苗,钟庆然准备种到虾塘塘基上,一亩种上七八棵应该没有影响,至于坡地需要的苗子,改天找他爹帮忙便是。
山里野果都不大,比起现代动辄重达半斤是没法比,甜味也不足,胜在全天然无污染,是村里孩子零嘴的最大来源。
还好,现在大多数果树都挂了果,不然就算果树放在钟庆然面前,他也不一定就认识,并且这个可能性非常高。庄稼还好,多数都还见过,果树就不是一般人能认得,即使在农村长大,也未必知道。
随手掰了一些果子结的不错的桃、梨、山楂、沙果和板栗嫩枝,每种好几根,捆一起竟也不少,看来只能扛着走了。
抬头看了看天,见时辰还早,钟庆然打算再转悠一会,嫩枝太重,便先放在树荫下。
“嗯,这是?”钟庆然还以为眼花了,揉了揉眼睛,眼前的景象并没变,上前拨开杂草仔细辨认,确定这就是三七。他心中很是疑惑,三七怎么会生长在气候寒冷的北方?一想到小龙虾的例子,他便释然了,接受事实便是,不用计较太多。
为了避免出现小龙虾这样的错误,钟庆然决定用锄头扒开根茎验证一下,确认这就是三七无误。看来他的认知大抵没错,只是出现了些微偏差,没有大碍。
发现三七,钟庆然也不管别的,一心扑在上面。他爷爷传下来的止血散方子可是家传秘方,不是他记忆中那些,是个中医就能开的通用医方可比拟的。钟庆然虽然在中医上是个半吊子水平,其他通用医方他没有实验的机会,也不敢兴趣,唯独家传止血方子是打小就被他爷爷压着学,他是想忘都忘不了。
原本钟庆然没想过要打这张方子的主意,毕竟三七这味主药生长在西南方,药铺就算有货,那价格也应该不是他家能承受的。谁想现在机会就在眼前,不把握住实在愧对已驾鹤西去的爷爷。
钟庆然小心地挖出几株三七放到背篓里,剩下的做上记号,等下回再过来移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