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逍遥农家子-第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时间一晃而过,几天后,钟家正院西正间。
    “明宇,华夏书院今天落成,走,咱们去瞧瞧。”钟庆然眉眼含笑,拉着简明宇大步流星朝门外走去。
    华夏书院坐落在吉庆坊中央偏西,与广场相邻,占地面积很广,建造的房舍却并不多。
    福城有一千多人,十三岁以下的小孩子很少,满打满算,都还不足一百,再除去六岁以下孩童,人数只会更少。福城眼下情况特殊,钟庆然也就顾不得,是良民,还是婢仆,只要是孩子,华夏书院都收,还予以强制执行。
    这一政策,起初遭到了大力反对。你道是为何?原来,钟庆然触犯了两个禁忌。一是,阶层混淆,不要说良贱不通婚,连在一起进学,都是对其他人的冒犯。二是,允许女子堂而皇之学习,男人的地位受到挑衅,这完全就打破了陈规。
    华夏书院和那些女子书院不同,女子书院学的知识,限制性很大,又是富人的特权,跟平民百姓无丝毫关系。贫家子弟,或许还能靠举家之力,供养他们,女孩子就没有这个好命,只有具备一定地位的小姐们,才能享受到这一好处,而华夏书院,摒弃了这一点,那是谁都能进,并且大多数科目,男女都能选。
    钟庆然本来想男女一视同仁,他知道公布这一消息后,会有人反对,只是他没想到,反对程度会这么激烈。最终,他决定不挑战,流传了几百上千年的传统,饭要一口一口吃,步子迈太大,会绊着自己。
    钟庆然深思熟虑后,取消了女学生一部分课程,但所有适龄孩子都上学这点,他强硬压下反对声浪。同时,一条配套的律法被颁布,只要是福城人,奴仆都允许以两倍卖身价自赎。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解决,良贱一起入学的尴尬状况。
    这么一来,以后用工,便只能签活契,等到最后一个仆妇赎身之后,死契将彻底消失在福城之中。世上没有绝对公平之事,钟庆然也只能做到这样。这还是因为他们地处瀚海州,钟庆然独掌福城,才能得以推行,这一能引起轩然大波的律令。放在大周朝,谁要敢这么提,那绝对是找死的行为,一宣之于众,必将被掌权者一巴掌拍扁。
    钟庆然没想过一步到位,学生受教育年限,暂定为六年,从六岁学到十二岁,之后若考核不通过,将失去继续受教育资格。优胜劣汰,这条规则,到了哪里都适用,他不可能白养着那么多学生。
    钟庆然不是思想僵化、迂腐死板之人,目前生产力有限,普通城民家中,即便是五六岁的小孩子,也要干力所能及的事,学堂允许那些家境贫寒的学生,只上半天课,或上午,或下午,怎么安排,由夫子们商讨后自行定夺。这里没有童工一说,在缺人的情况下,钟庆然能硬顶着压力,让孩子们进学,就已经不错了,别的他也不好强求。
    因着学生不多,书院只建了几个小院,不过授课种类繁多,文理工商医武……简直包罗万象,可以这么说,只要能找到相应科目夫子,书院就教授。学生可以自由选报,他们能选的任意科目,每隔一年,允许他们重新选择。
    钟庆然的要求真心不高,只要能够专精一门科目,拿到该科目的初级证书,就能顺利毕业,要是连这都做不到,那不好意思,他们只能去干一些,没有任何技术含量的工作。
    既然学生都那么自由,先生自然也不会例外。除了识字识数,这两门必修课之外,其他任意科目,只有收到学生的时候,才会开课,授课完毕之后,先生可以随时离开书院,去做自己的事情。当然,专职夫子不在其内,他们的职务就是教书。
    钟庆然抬头,看着最后一间屋子封顶,这意味着,华夏书院正式落成。
    当前福城粮食紧张,大办宴席不可能,凑一块吃一顿乐呵乐呵,却是一点问题都没有。当晚,福城前所未有的热闹,很多人都不解,就一个书院罢了,为何钟庆然会这般看重,要知道,祥庆坊建成,也没有专门庆贺。
    钟庆然没有多加解释,华夏书院是福城希望之地,福城到底能发展到何种地步,就看这个书院能办成啥样,办好了,书院便能源源不断提供各种人才,办不好,那一切都是枉然。
    老实说,钟庆然心里也没底,华夏书院可说是,集各种知识之大成,他真不知道这样做是好是坏。贪多嚼不烂,这个道理,他自是明白,可要让他放弃任何一门学问,他做不到,也只能像如今这般,先试试水,实在不行,再予以调整。
    
    第129章
    
    福城很多物资都紧缺,譬如纸张,因此,华夏书院除了钟庆然等少数几人,贡献的书本之外,再无其他,是以,众多学生都将好几人共用一套课本,平常皆拿沙盘练习。
    这只是权宜之计,长久如此,肯定不行。钟庆然花费大量钱财,从福运珠中兑换出造纸配方,目前,相关师傅正在潜心钻研。
    这点,钟庆然心中有数,他可不认为,随便拿出一个方子,就能转化为实物,这也太小看技术人才。要知道,理论和实践是两码事,科技水平,往往比实际应用要高出一筹。一项技术研发成功后,运气不好,没准需要搁置许久,才能正式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造纸倒是没有这么麻烦,福城中就有这方面的人才,只是无法做到全盘精通,还需要好生琢磨一段时间,才能彻底掌握,若非如此,钟庆然也不需要,额外花费福运购买造纸术。
    看着又缩水一大截的福运,钟庆然心在滴血,亏得边城一行,从苏管事那捞了一大笔银子,否则,这样的消耗,他可承受不起。别的倒也罢了,可以慢慢来,造纸却等不得。认字无所谓,随便找根树枝,便能在泥地上习练,记账之类却离不开纸张,总不能越活越回去,将事情全都记录在木片、兽皮上吧?
    对于平民百姓而言,读书识字可有可无,在钟庆然眼中,却是必不可少。他可不想后辈们变成目不识丁,一辈子都在为吃喝奔波,看不到希望的芸芸大众。
    三皇子给的那些工匠,极为全面,衣食住行全都囊括,除此之外,还搭了一个落魄秀才,是少数几个带了家眷之人。
    钟庆然和简明宇几人,可以教授粗浅学识,诗词歌赋等,却是无能为力,黄秀才正好顶上这个缺。至于琴棋书画之类,棋书画倒还好,最麻烦的是琴,这东西,钟庆然几人,只能随手拨弄一番,远达不到教人的地步。好在,后买的人中,有一个琴师,虽则这个职业属于下九流,听起来就不高大上,并不被大众所重视,起码可以传授琴艺,总比这门技艺断了传承要好。
    这世上就是这么奇怪,琴棋书画在文人手中,那是雅趣,是艺术,到了艺师手中,就被人各种瞧不起,面上或许客客气气供着,背地里压根就不放在眼中。
    福城没什么娱乐消遣,连个戏班子都没有,这不利于人们的精神状态。抚一曲琴,唱一首曲,这能让大家放松心神,缓解人们长期积累的压力。百姓整天埋头干活,不知道未来究竟如何走向,一片茫然之中,必须要有点精神寄托,这才能以更饱满的精神,迎接不可知的未来。
    三日后,是华夏书院正式开学的日子,届时,第一批学生将首次入驻。为此,钟庆然接连忙了好些天,虽说统计各个学生选修科目的工作,不需要他出面,但怎么协调安排课时,暂时还不能假手他人,他得亲自盯着,书院万不能出岔子。
    “荷花,时间差不多了,快,带着麦穗,跟着你爹去书院参加考核,机灵点啊,你们的前程全在这上头,要是夫子不收,家里可没办法,让你们过上更好的生活。”
    “知道了,娘。”荷花又激动又紧张,她一个女娃子,还是刚脱奴籍的女孩,能进书院,这得是多大的福气?她要是不好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那可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为了这一天的到来,爹娘可是拉着他们姐弟,商量了好久,这才确定各自选报的科目,她一定不能辜负爹娘的期望。
    等荷花爹带着他们姐弟,到达书院时,那里早已是人声鼎沸。
    家长孩子的交谈声,吵得钟庆然脑门疼。简明宇示意,提前调过来的几个城卫,维持好秩序。
    钟庆然拿着一个小喇叭,站在台子上:“大家安静!家长们退到操场外,孩子按先来后到的顺序,排成五队,叫到名字的上前来。”
    钟庆然话一落,小操场上顿时鸦雀无声,仿佛一下子从菜市场来到静室,这个转变,快得让人以为走错了地方。
    钟庆然对此很满意,这里的孩子,明显比现代那些宝贝蛋,要容易教导,虽则失去一些灵活性,但光这一点就足以弥补。众志成城下,学生们的创新能力,未必就比现代学子低。
    “魏英。”
    听到夫子叫唤,一个看着才八九岁大的小子,颠颠跑上前,一双漆黑如深夜的眸子,直盯着前方瞧,看似落落大方,那双手搅着衣摆的动作,却出卖了他。
    钟庆然也不戳穿,面带笑意说道:“魏英是吧?”
    “城主先生,我就是。”
    “你想学武?”
    “嗯。”
    “为什么?”
    魏英顿时卡壳,愣了半晌才回道:“我喜欢城卫叔叔那威武的样子。”
    钟庆然没有再为难他,让人将魏英领到简明宇面前,剩下的事情由他负责。
    有了魏英示范之后,钟庆然便没再刻意控制,名单一批批出炉,学生们被各个夫子领走,很快,操场上只剩下学武那几个孩子,其余人全部被带进学舍。钟庆然负责教授绘画和识药制药,他名下也有好几人,男女都有。
    一般的科目,只要人不傻,基本都能有所成就,至少学成后,混个衣食无忧,想来问题不大。但有一些科目,若某方面有缺陷,便只能忍痛放弃,譬如身体素质不行,学武事倍功半,将有限的生命,耗费在做无用功上,实在是太过不值,还不如,当机立断,尝试其他感兴趣的事物。这一点,便需要先生来把控。
    正因为先生的职责重大,师德便显得尤为重要。钟庆然在选人方面极其重视,不光依凭福运珠进行筛选,还要查证这一年来他们的表现。
    吉庆坊就那么大,大家一起干活,谁什么性子,都一目了然,想要伪装,哪有那么容易?经过福运珠淘汰后,他们在品性上或许没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性格就没有缺陷,不是所有不为非作歹之人,都适合先生一职。上梁不正下梁歪,换在其他方面也是如此,由此可见,夫子好坏,对学生的影响有多么重要。
    钟庆然早在唱名前,就发现,有好多科目暂时都没人选,其中就包括他的绘画。将所有这些选修课罗列出来,钟庆然默然,这帮孩子太过务实,不,应该说是家长们,一切从实际出发。
    绘画并非没前途,只是在当前,城民认为性价比不高。学画除了要置办笔墨纸砚外,还得准备各种颜料,这可不是一般家庭能承受的,孩子们不选,再正常不过,反倒是琴和棋,有那么小猫两三只。棋盘棋子不用花钱,随便会点木工活,就能给自家孩子备下一份,琴吗,若不讲究音质,也很容易制作,这两样,只要做好一套器具,后续费用几乎没有,书画却不行,想要小有所成,耗费甚大。
    对于自己最擅长的绘画,没有收到一个学生,要说没有一点遗憾,那不可能,不过,钟庆然也并不强求,没人选报,他也乐得轻松。
    中医术另有人任教,钟庆然只负责炮制药材。药这个东西,关乎性命,没点天分之人,还是趁早放弃为好,钟庆然在这上头,要求格外严厉。要知道,有不少药材,外表看着很相似,实际上,药性可能截然不同,这要是将两种草药错认,这后果怕是没人能承担得起。
    只要药草辨认上不出差错,人又细心,即便脑子不甚灵活,都没太大问题。
    钟庆然拿出十种药材,其中六种经过炮制,剩余四种则是新采。他将样品摆放在桌上,很有耐心地教几个孩子如何区分,末了,给每人一份混杂的药草,让他们在限定时间内辨认。
    钟庆然并没有为难他们,这些药材不算太难区别。不过,饶是如此,仍然淘汰了两个学生。看着这两个眼泪都在眼眶中打转,一步三回头,迟迟不肯离去的孩子,钟庆然只能出言安慰他们。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制药上不行,没准,在其他方面有天分。
    面对硕果仅存的三个学生,钟庆然收起笑容,神情严肃地说道:“书院允许转换科目,你们要是明年放弃,我不会阻拦,但丑话说在前面,老师给你们一个忠告,要么不学,既然学了,至少得考个证出来,不然,这一年时间就白费了,你们再好好想想,不要急于做决定。”
    钟庆然退出药房,留下三个孩子面面相觑。对视一阵子后,三人开始小声议论。
    “常秋,不是该先生说啥就是啥吗,怎么还要我们自己做决定?”温云憨憨地摸着脑门,一脸不解。
    常秋没有立即作答,眯眼沉思好一会,才开口说道:“先生说得没错,不过,我想好了,我就学制药,一直学,学到能出师为止。”
    “那我也学。”温云当即附和。
    常秋翻了个白眼,算了,这小子太过憨实,跟着他一起学也好,省得被人给骗了,想清楚后,随即便将视线,转向静静立在一旁的荷花,那意思不言而喻。
    “我也跟着先生学。”荷花眼神异常坚定,她好不容易才过关,怎可轻言放弃?
    
    第130章
    
    这个年头,孩子听长辈的话听习惯了,要让他们自行思考并作出决定,难度相当大。钟庆然并不认为,他这么一席话,就能改变三个学生的心态。明知如此,他还这么做,不过是想在孩子们心中,埋下一棵名为放飞思想的种子,平时或许不显,蛰伏经年,一旦碰上合适的机会,便会生根发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千万别小看这么一个小小的举动,孩子们的行为处事,在亲近之人长期潜移默化之下,会逐渐向他们靠拢。而这个世界,无论哪里,都提倡尊师重道,先生在学生心目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他们一言一行,会对学生造成莫大影响,特别是在学生年幼时,这种影响更是非同一般。这也是为何,钟庆然会如此重视,启蒙先生品性的缘故,实在是性子养成之后,想要改变,又谈何容易?
    明知结果不会有任何变动,钟庆然依旧尊重唯三的学生,在外晃了一刻钟后,这才施施然返回药房。
    看到三个孩子各据一方,手拿已经分好的药草,一株株和桌上的样品进行比对,钟庆然眼中染满笑意,教这样的学生,可谓是再省心不过。
    钟庆然并没有因此,就以为万事皆在掌握之中,学生如此好学,不过是特例罢了,这种情况,也就只能在当前情形下,才有可能出现,等以后形成富裕阶层,这种状况立马会改变。而且不光是富人,即便稍有点余钱的平民百姓,也会出现偷奸耍滑之人。这种人,往往在小时候,就养成那般不讨喜的性子,没人逼着,压根不想做任何事。
    更重要的一点是,当进学在百姓眼中,不再高不可攀时,孩子们便不会如之前那般,珍惜学习的机会,部分学生敷衍了事,便会成为常态。
    对于将来可以预见的结果,钟庆然也无可奈何,这种状况,他压根没能力改变,一切都只能凭学生自觉。今日蹉跎时光,他日便会受到时光的蹉跎,如何选择,都是各人自己的造化。要是谁有那个福气,年少时被长辈宠着,年老时,被儿孙供着,那只能说明,这人必然有其可取之处,旁人羡慕不来。
    财富传承,对于家庭稳固极为重要,钟庆然作为福城城主,不可能去剥夺城民这个权力。祖辈攒下家当,子孙安享富贵,他们即便什么都不做,也能安稳度过一生,这便是大多数人,活在这世上,最大的追求。
    要是把这个途径给掐断,谁还愿意兢兢业业工作,勤勤恳恳过日子?反正,钟庆然做不到,明知一辈子攒下的家业,在他化作一抔黄土时,便瞬间化为乌有,他哪还能执着于挣钱一道?真要那样,赚到足够钱财,他就不再有动力,此后的日子,便是享受的时光。只要大多数人都持如此态度,必然会大大拖慢,福城发展的脚步。
    正因为人有各种欲望,社会才会不断进步,人们的日子才能越过越好。
    “你们这是都想好了?”钟庆然收拢思绪,眼神温和地看着面前三个学生。
    “是,先生。”
    “那好,今天没事了,你们先回去,傍晚时分,再过来领课表。”
    打发走三个孩子后,钟庆然回到文华院。那里是先生办公的地方,按照所授科目安排位置。钟庆然单独一间,他进屋时,书案上已经放了好几份名单,上面写了先生和所教授的学生,以及他们希望授课的时间。当然,这个时间定得很宽泛,具体课表,还得等所有学生,确定好选修科目后,再行确定。
    书院中学生不多,除了教授必修课的夫子之外,其他先生,顶多也就带十来个学生,甚至还有不少,负责教授,在福城暂且不太用得上技艺的老师,更是一个学生都没收到。对于这样的状况,钟庆然早有所料,他提前打过预防针,他们倒也没有失落,能轻松一年,未必不是好事。
    这里没有计算机,别看华夏书院,就这么不到一百个学生,但由于课程过杂,排课表也是相当麻烦的一件事,钟庆然忙活到半下午,才将这一切都搞定。
    自那日后,书院便走上正轨。
    钟庆竹管着福城杂货铺,平日里有伙计照管,需要他出面的时候不多。钟庆然看他如此悠哉,便让他负责,教授孩子们识字和棋艺,没事时,就坐镇文华院。书院里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交给他处理,他解决不了的,再由钟庆然接手。
    钟庆竹性格开朗,脾气又好,唯一的麻烦,就是坐不住。钟庆然自是知晓这一点,对于他每日里在书院中晃荡一事,睁一眼闭一眼,权当没看到,只要确定,他人在书院中就行。
    钟庆竹自己就是个大孩子,华夏书院内,目前年纪最大的学生,今年也才不过十二岁,孩子们倒是不怎么怂他。没过多久,钟庆竹便同活泼胆大的男学生,玩到了一块。
    钟庆然每每见到这样的情形,都是一笑而过。先生在学生眼中太过高大上,师生间,仿若中间隔了条鸿沟,不利于双方沟通,能有钟庆竹这样的夫子,做桥梁,有些教学问题便能迎刃而解,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书院问题一解决,钟庆然便不再多管。
    经过钟庆然上次出击之后,福城暂时没人骚扰,不过,瀚海州各个大部落,终归是个隐患,只要他们携手,福城便将再次陷落。毕竟部落内部争斗,总有平息的那一天,他们摄于福城的诡秘莫测,也只能是一时,最终矛头定会对向,还没站稳脚跟的福城。
    钟庆然不想如此被动,他连着琢磨了好些天,才拿定主意。
    “明宇,你觉得这个方案怎么样?”钟庆然将他的想法全盘托出,挂着一脸灿烂的笑容,懒洋洋地靠在椅背上,昭示着此刻,他的心情正如外头的太阳般,格外敞亮。
    简明宇沉吟许久,嘴角慢慢勾起,绽放出一抹温暖的笑意:“此法甚好,庆然,这么一来,他们怕是没精力顾及我们。”
    “你也这么认为?”钟庆然脸上笑意更甚,伴侣间意见相合,那是再好不过,“既然如此,那就趁热打铁,我们先去上房,和爷爷一起商讨一下,具体该如何实施。”
    结果,两人兴冲冲而至,却吃了个闭门羹,两老都不在家。经过这么一缓冲,钟庆然静下心来。这事需要好好筹谋,不急于一时,两人又回到房中,继续完善此一方案。
    钟老爷子和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哪里闲的住?有事没事,他就爱到自家地上转转,手痒了,还亲自下地。
    瀚海州气候与河湾村有很大不同,一年下来,老农们已经熟练掌握农时。有了钟老爷子这些经验丰富的老农在,农事上没出现多大麻烦,春耕进行得很顺利。目前,福城百姓将更多的时间,用在垦荒放牧上。粮食生产不能一蹴而就,且过于依赖天时,饲养牲畜,便成了一条获得食物的稳定渠道。
    当前开垦的荒地,已然赶不上春耕,索性多半都位于福城内测。那里有福城阻隔,可以建起一溜玻璃温室,只要福城不破,大棚便不会有损。
    瀚海州上别的不好说,至少不缺牧草,如今正是草木茂盛的时节,牲口草料到处都是。目前,房子建设已经告一段落,人手比较充足,加之大部分牲口,都可以放养,饲养成本较之种田来说,要低上不少,正符合眼下情况。
    因着没有众多方便快捷的机器,代替人工,玻璃生产速度,明显赶不上温室建造进度,成了最大的制约。
    钟庆然从边城带回的大量仆妇,虽然有超过半数都已经回归自由身,但剩余那些人,也足够照料一大片田地。
    钟家下人都属于奴籍,不能合法拥有土地,他们为钟家做事,钟家发给他们月银,并提供干活的仆从一日三餐。至于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