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今穿古之小大夫-第1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四年春正月甲申,召故周王橚于蒙化,居之京师。燕兵连陷东阿、东平、汶上、兖州、济阳,东平吏目郑华,济阳教谕王省皆死之。
这是燕军走出北平地界,遇到的最激烈的抵抗!燕王的脸都黑了!
“王爷,这不难办,日后那样的人,咱们直接全家流放戍边,在卫所待几年,他们就知道厉害了。”纪纲在一边出声劝解燕王。
他不太懂这些,但是也知道这些人就跟癞蛤蟆爬脚面一样,不咬人它恶心人啊!
“王爷,纪纲说的极有道理,这些人就是闲着了,没吃过苦头,吃过了,他就知道,朝廷不给边塞给养,是个什么滋味儿了。”身为边军的徐忠,对那些人特别烦。
建文帝三年没有给过北平府这边的边军,一粒粮食,一件棉衣,一把刀,一根枪,都是燕王在供应啊!这样的皇帝,简直就是个昏君!
“好,以后不杀人了,就流放,让他们也去戌边,遇到战争,就让他们这些人,冲锋在前,撤退的时候,殿后!”
燕王行伍出身,对那些满口仁义道德,空口说白话的人最是反感。偏偏他们以为他们为皇帝尽忠了,瞧不起谋反的燕王,燕王一气之下,都给砍了脑袋。但是也给恶心坏了。
等到了后来,燕王也不杀人了,直接都流放,正好,边关缺人呢,让他们都给老朱家戍边去吧!
甲申,魏国公徐辉祖帅师援山东。燕兵陷沛县,知县颜伯玮、主薄唐子清、典史黄谦死之。
癸丑,薄徐州。
二月甲寅,都督何福及陈晖、平安军济宁,盛庸军淮上。
己卯,更定品官勋阶。
三月,燕兵攻宿州,平安追及于淝河,欲斩其将王真,不料早有燕军埋伏在此,王真乃是佯退,平安遇伏败绩,宿州陷。
此时文景辉正在培育土豆苗。如今北地薄田和垦荒后种植的都是土豆,这东西不挑地,还高产,解了北地的粮食问题,如今已经是主要种植物种之一了。
“王真没死?”武大派了人给文景辉送了口信,说的就是宿州的战事。
本应该被平安击杀的王真,并没有死。
“是,王真将军跟武擎苍将军,联手演了一出戏,将平安给坑了!”报信的小兵丁,一看就不大,不能上战场,就只能来回报个信儿什么的,别的他也干不了。
“那就好,那就好!”文景辉高兴坏了。
张玉没有死,王真也活得好好的,这证明,历史已经偏移了既定轨迹,他,是不是可以期待一下,明朝会走的更远?
夏四月丁卯,何福、平安败燕兵于小河,斩其将陈文。
甲戌,徐辉祖等败燕兵于齐眉山,斩其将李斌,燕兵惧,谋北归。会帝闻讹言,谓燕兵已北,召辉祖还,何福军亦孤。
庚辰,诸将及燕兵大战于灵璧,败绩,陈晖、平安、礼部侍郎陈性善、大理寺卿彭与明皆被执。
因为朝廷也知道了土豆高产,故而四月初,朝廷颁下诏令,以薄田种植土豆增产。
可惜,他们虽然亡羊补牢,却为时已晚。
别人晚了一步,他们是晚了整整一年啊!
“朝廷的那位,啧啧啧!”文景辉听说朝廷在大量收购土豆,以其种植薄田而高产,便撇了撇嘴。
“那咱们是卖,还是不卖?”土豆这东西,去年朝廷种植的少,不可能大力推广,因为没有种啊!
“卖!”文景辉一拍桌子:“高价卖出去,要多少,就卖多少!”
“可是,万一他们用这个充作军粮怎么办?”那不是资敌了吗?
“放心吧,他们想将土豆也充作军粮,晚了!”文景辉可是知道,这仗,今年必胜。
“那我们就卖给那些人!”崔远来了精神。
土豆这东西,在北地不稀罕,但是在朝廷那边下了诏令推广之后,就变成了香饽饽!
毕竟高产的东西,哪个家里有田地的不喜欢?尤其这东西占据的还是薄田,而不是肥田地!
“他们要多少,咱们就卖多少,实在不够了,就在北平府境内收土豆!”别人收,没人卖,但是要常青商会收购,肯定有人卖出家里多余的土豆。
五月癸未,杨文帅辽东兵赴济南,溃于直沾。
己丑,盛庸军溃于淮上,燕兵渡淮,趋扬州。
指挥王礼等叛降燕,御史王彬、指挥崇刚死之。
辛丑,燕兵至六合,诸军迎战,败绩。
壬寅,诏天下勤王,遣御史大夫练子宁、侍郎黄观、修撰王叔英分道徵兵。
这也就罢了,因为这个时候,建文帝诏谁不是诏呢,可他随后偏偏召齐泰、黄子澄还京!
第038章 众叛
这就不对了!
这俩人是他贬出京的,如今却荣耀而归,还带了他们征集来的三十万人马。
燕王得知之后,对建文帝已经没了发火的意思,因为对那个大侄子,太失望了!
太、失、望、了!
不止是燕王失望,几乎所有的宗室,都对出尔反尔的建文帝失望了。
就连驸马梅殷,都对建文帝失望了。
梅殷是谁?乃汝南侯梅思祖从子。
天性恭谨,能骑马射箭。
洪武十一年,娶朱元璋次女宁国公主,以驸马都尉封荣国公,任山东学政。
朱元璋共有十六位驸马都尉,他最喜爱的,却是梅殷。做了皇帝以后的朱元璋,非常重视文治,尝以梅殷为山东学政,还嘉奖梅殷“精通经史,堪为儒宗”。
梅殷深得明太祖信任,太祖遗诏称其“老成忠信,可托幼主。敢有违天者,汝讨之。”
靖难之役起,建文帝命殷充总兵官镇守淮安,募兵四十万,抵御朱棣。
夫妻二人恩爱甚深,宁国大长公主听说建文帝召了那俩祸害回来,立刻就给驸马写了信。
因为若不是黄子澄、齐泰他们怂恿,如今也不会闹到这步田地,结果事情还没了结,倒是把两个人又都召了回来!
明制,皇女称公主,皇姊妹称长公主,皇姑称大长公主。
宁国大长公主给梅驸马的信里,主要说了已逝的安庆大长公主的去世,都是因为驸马欧阳伦!
而这其中,还有先晋王、已经逝去的“晋恭王”朱棡的原因在内,他明明知道个中缘由,却闭口不说,眼睁睁的看着安庆大长公主被砍了头颅!
欧阳伦贩卖茶盐所得,却是半数归了东宫,当时的皇太孙,如今的建文帝!
所有的公主里,唯有宁国大长公主和安庆大长公主是嫡出的公主,马皇后的亲生女儿,就这姐俩儿。
宁国大长公主,这辈子最大的心结,就是妹妹安庆大长公主的逝去。
因为明明不是妹妹的错,却阴差阳错被父皇亲自下令处斩,洪武皇帝是父亲,她恨不了,也不能恨,但是欧阳伦,朱棡俩人却是罪该万死!
皇太孙,也不逞多让!
他现在是皇帝了,就这么出尔反尔,日后要是知道个中之事,她们这些公主驸马们,还有好下场吗?
给梅驸马的信里,通篇都是怨恨。
梅殷知道妻子的意思,别看说是公主,其实妻子宁国大长公主是个很贤惠的妻子,妹妹安庆大长公主的事情,也是梅殷心里的一根刺。
不管当时皇太孙有什么难言之隐,也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亲姑姑枉死,更何况还不是好死,而是被砍头啊!
还是他亲爷爷下的令!
“驸马,公主这?”副将进来,就看到梅殷拿着家书发呆。
“她还是放不下。”梅殷将家书看了又看,最后到底是烧毁了。
公主全篇都是怨恨之意,这封家书,绝对不能让人看到,因为这可是祸根啊!
“驸马,这也不怪公主,若是换了别人,也是忍不下的,更何况……太惨了。”副将算是梅殷的心腹,所以也知道点儿内情。
“你说,皇帝是什么意思?怎么能出尔反尔?他是天子,金口玉言啊!”梅殷对原来的皇太孙,还是很看好的,但是自从皇太孙登基成了建文帝,就越来越没有了以前的样子。
篡改太祖旧制,削藩,收拢兵权,忌讳臣子,亲近文臣,疏远武将!
对着他们这些驸马外戚们,也没了以往的亲近,逼死了自己的亲叔叔湘王,发落了好多亲王。
他变化太大,他们都快不认识了!
妻子虽然没有明说,但是字里行间,他都能看得出来,这是不希望他跟燕王为难。
燕王别看在造反,却对姐妹们不错,这几年一直私下里给各个姐妹们的家里送蔬菜、水果、柴碳、冰敬等。
不显山不露水,只谈亲情,不谈国事。
哪怕千万里之遥,也对燕王有着亲情。
一个是无情无义的皇帝侄儿,一个是有情有义的四哥,公主们自然跟四哥亲啦!
“那两位可是他的老师,皇上从小就是他们教导大的,自然跟他们亲近些。”
“哼!”梅殷一哼哼:“亲的连血亲都不认了,就听他们的了!”
除了梅殷外,其他的几个驸马,也都对建文帝亲文臣而疏武将,信外人而疑近亲而不满了。
如今的大长公主在世的不少,除了宁国大长公主外,尚且有汝宁大长公主,下嫁陆贤,吉安侯陆仲亨之子。
汝宁大长公主因为母不详,可见是个不受宠爱的公主,所以自幼崇佛,若不是公主之身,早出家了。
所以汝宁大长公主对朝廷之事并不怎么参与,而驸马也是个不谙世事的老实人。
这两口子在家里,聚到一起,对建文帝不口诛笔伐,但是也不赞成他的举动。
“公主,你说这算是怎么回事儿呢?”尽管不管事,可陆贤也知道什么是“金口玉言”。
“不管怎么回事,那都是朝廷的事情,四哥,他也是迫不得已。”拿人手短,吃人嘴短。
因为陆贤是次子,汝宁大长公主又不得宠,两口子的日子过的紧巴巴,还是燕王的人,时不时的给送来东西,甚至京中的管事看大长公主过的不太舒坦,进献了不少金银宝钞,给公主打赏下人用,省得大长公主连下人都赏不起。
这份情,汝宁大长公主记得,驸马也记得。
“唉!”这是汝宁大长公主夫妻俩的反应。
怀庆大长公主,明太祖朱元璋第六女,母为成穆贵妃孙氏。洪武十五年八月四日,下嫁王宁。婚礼后王宁升任后军都督府事。
算是有实权的一对。
“公主,你说皇上怎么能这样?”王宁对建文帝就不满的很。陆贤没有实权,所以硬不起来,可王宁有兵权,有官位,绝对的有底气。
“还能怎么样?当年他都敢亲眼看着安庆大长公主去赴死,还有什么他不敢干的?”怀庆大长公主因为有个好母妃,这脾气从小就大,建文帝对这位六姑姑也并不怎么亲近。
“公主,他这么做,宗室的人会怎么想他?这、这日后……?”这俩也是夫妻情深的主儿,尤其是王宁能得这么多实惠,多亏了这位公主在背后指指点点。
“日后?”怀庆大长公主一撇嘴:“日后还不知道能有多久呢!”
“公主的意思是?”王宁心里一跳。
“本宫看啊,四哥,恐怕不日就要来金陵了,那位大侄子,也不知道能不能继续坐在那龙椅上。”怀庆大长公主喝了一口香茶。
“公主,这话可不敢乱说!”这可是改朝换代的大事情。
“乱说?你看看这自从开战以来,朝廷可有大胜?东昌之战说是大胜,可自从四哥起兵靖难,愣是一员大将都没折损。朝廷呢?军饷、粮食、军械、物资,哪个不是被人劫的劫,抢的抢?要不就一把火烧光,如今那边连军粮都保证不了了,还拿什么力气跟四哥他们打啊?”怀庆大长公主放下茶杯,压低声音:“再看四哥那边,北平府至今安然无恙,听说那个土豆就是从四哥的封地上传出来的,还有水泥,那个什么混凝土。据说都是好东西,可惜,朝廷的那些文人们,就知道嫌弃名字不好听,结果怎么样?今年不也是种植土豆了么?”
“这倒也是。”土豆这事儿,成朝廷的一景了。
当初嫌弃人家名字不好听,又怕是燕王的诡计,所以小心翼翼的就种了那么一点,谁知道收成惊人啊!
如今缺粮,想到了这东西,又去北平府暗地里购买,谁知道人家常青商会的人,直接公开叫卖,谁买,给钱,就卖给谁!
比起朝廷的官员,私底下化妆去北平府买土豆种,倒是显得朝廷没肚量了。
但是今年才种下去,就算是一亩一万斤的出产,又能干什么用?
如今后悔也晚了,北地之所以能让燕军支撑三年之久,谁敢说,不是土豆的原因?
“不说这些实际上的东西,就是名声上来说,四哥起兵之初,就天降祥瑞,皇上一下圣旨,立刻就倒流香了!几次下旨都如此,谁敢说不是老天的示警?”怀庆大长公主说起这个就更觉得还是四哥最能耐,人家造反还能落个好名声。比起那个金銮殿上的建文帝,可要高明多了!
“那都是无稽之谈,只要想,多少祥瑞没有啊!”王宁不信这个,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你说了不算,本宫说了也不算,那薛少卿总不能说谎吧?他可是断案如神,自喻狄仁杰再世!回来还不是被那位给夺官去职,贬为庶民了么?”说起那个见到了倒流香的薛少卿,也是个倒霉的娃儿。
你说你见到了就见到了,偏偏回来在大殿上说的掷地有声,你说这不是给皇帝添堵呢么!
“还能真的是个……,那燕王岂不是……?”王宁一想到这里,就有些坐不住了。
他如今的权柄,还是洪武大帝他老人家留给他的,建文帝没收回去,不是对他另眼相看,而是还没来得及!
建文帝首先收回去的,就是藩王们手中的兵权。
第039章 亲离
大名大长公主,明太祖朱元璋第七女。洪武元年出生,洪武十五年七月二十四日,下嫁驸马李坚。
李坚的父亲李英曾任骁骑右卫指挥佥事,后因征战云南战死。李坚有才能,婚后担任前军都督府事。建文二年,担任左副将军征讨燕王朱棣。
其胜负相当,封滦城侯。
后在滹沱河之战,堕马被捉,在押送北平的路上,他的命运原本是死亡,不过因为某只小蝴蝶的关系,他成了“逃走”,回到了京城。
而历史上,公主则有一子,名李庄。后明成祖朱棣即位,因公主身份,其子幸免遇难。
但是如今,他们一家三口聚在一起。
“当初,皇上让你上战场,他是君,你是臣,君命不可违,你去了,四哥仁义,别人都死了,一起活捉着的也没放回来,就半路上放了你,你病了他还知道给你治好了再送回来,这就是亲哥哥!”大名大长公主因为母不详,和汝宁公主差不多,都是不愿意沾染朝政。
无奈的是,驸马不行,被建文帝派出去,打仗的时候,谁认识谁呀?
幸好是被活捉了,被人认出来了,燕王不动声色的给治病,然后放人,为了逼真,还多放了不少人出去,包括另一个被抓了的驸马胡观,一起跑了回来。
要是被抓的就驸马胡观一个,燕王放不放还两说,但是有了李坚在,燕王这才放了水,才有了驸马有命回来一家团聚。
虽然,从头到尾,燕王都没见驸马一面,更没跟他说一句话,连传一句话都没有!但是就是这样,驸马回来后,也丢了差事,就在家细心调养,美其名曰:养病!
其实,就是变相的剥夺了兵权和官职。
尽管驸马并不恋权,但是也对这种情况,跟建文帝有了芥蒂。
这是大名大长公主家的情况……。
福清大长公主,明太祖朱元璋第八女,生母乃是郑安妃。
公主于洪武十八年,下嫁张龙之子张麟为妻,有一子张克俊。
张麟没多少建树,但是他老子张龙,曾经是早年跟从朱元璋攻占常州、宁国、婺州、江州、武昌的人,最后被朱元璋授与花枪所千户。
攻下淮东,守卫海安。与张士诚在海口交战,活捉彭元帅。
此后进攻通州、升任威武卫指挥佥事。之后进兵山东、河南。洪武三年调守凤翔,改凤翔卫指挥。贺宗哲围城而无法攻下凤翔。
此后进攻凤州,跟随徐达攻入河州、兴元,招降守将刘思忠、并击退吴友仁攻击。
此后跟随李文忠进攻洮州。洪武十二年十一月,封凤翔侯,赐铁券。之后跟随傅发德征战云南,并攻破大理、鹤庆。此后跟随冯胜出金山,招降纳哈出,后与唐胜宗在平越、镇远、贵州屯田。
此后都匀动乱,其辅佐蓝玉平定。后以老疾请告,洪武三十年去世。
尽管他已经死了,却在朝中余威犹存!
也正因为如此,尽管张麟有才华,有能力,有治军之才,建文帝也从不重用他,宁愿只给他一个驸马都尉的名头,一点兵权都不让他沾。
“驸马,若是有可能,就多多给四哥一些方便吧。”福清大长公主在宫廷中生话这么多年,还没见过谁跟建文帝一样,出尔反尔,不自量力。
这样的皇帝,非大明之福!
“公主,你……。”尽管张麟跟这位福清大长公主,夫妻关系平平淡淡,但是这个时候,却是他们夫妻必须要共同面对。
“驸马,你看看皇帝。当年,他明明知道安庆大长公主的事情,却装聋作哑,看着……。如今,他出尔反尔,可见,他是个不重承诺的人,将来,谁知道他会不会因为什么,而对我们不利?你现在一点实权都没有,就一个空爵位,和驸马都尉的官职,还不是顾忌老爷子在军中的声望吗?若是日后他……,你怎么办?我们一家子怎么办?”
福清大长公主虽然生活安逸,却对驸马一直的郁郁寡欢清楚的很。
“这……。”哪个男人不想建功立业?
可是张麟也知道,建文帝对自己的忌讳,只因他父亲当年的丰功伟绩太盛,正好又赶上他没接班,就将他授予闲职,庸庸碌碌过一辈子。
“驸马,你我夫妻二人虽然并不情深似海,可也举案齐眉,本宫只想驸马过的好点……。”福清大长公主温柔的看着他的驸马张麟:“不要整日担惊受怕,为了保命而自污……。”
张麟为了让建文帝放心,整日里吟诗作对,流连风月,喝酒弹曲儿,即使建文帝多次试探,想授予实职,他都避而不接,就怕引起皇帝的猜忌。
“公主!”张麟握住福清大长公主的手。他一直以为,他跟公主只是父母之命而已,但是现在,他才知道,最懂他的,还是这个高贵的枕边人。
而此时的南康大长公主,却在府里唉声叹气不已。
南康大长公主,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一女。洪武二十一年下嫁胡观,东川侯胡海之子。
胡观是个真正的纨绔子弟,风流倜傥。因为犯了太多的过错,被罚没了俸禄和田产。一直到胡观尚公主,洪武大帝才给田如故。
胡观初在选中,帝命黄岩,徐宗实教之。大婚之前,督课益严,又为书数千言,引古义相戒劝。
胡观执弟子礼,甚恭。
他本来就生的英俊,倒是讨了太祖的欢心。
只是,胡观想着挣个战功,就去了前线,可是去了他就被捉了!
幸好李坚驸马跑的时候,带着胡观一起跑路了,不然如今的胡观,都不知道在哪儿呢!
不过回来之后,胡观更是放浪形骸,夜不归家了。连一点表面的样子都不乐意做了,这让南康大长公主对派驸马出征的建文帝更怨念了。
含山大长公主,母亲是高丽妃韩氏。洪武二十七年下嫁尹清。
建文元年,尹清掌后府都督事,因为尹清跟朱标太子的关系很好,对建文帝也很熟悉,故而没有被建文帝夺权。
“驸马,皇帝为什么要将那两个人召回来?”因为母亲是高丽人,所以含山大长公主说话有些别扭。
“公主,这不是我们能参与的事情。”尹清对这位有着异族血统的公主,温和的道。
“可是,我怕。”含山大长公主,虽然说是建文帝的姑姑,却与建文帝并没有多少交际。
“不怕。”尹清抱着公主,轻声哄着她。
皇帝的反复无常,让众人都不得安生。不过含山大长公主连门都很少出,他们夫妻俩,低调的几乎快成隐形人了。
只是这心里,他们对建文帝,也是失望至极。
永嘉大长公主,明太祖朱元璋之女,母惠妃郭氏。洪武二十二年,永嘉公主下嫁武定侯郭英之子郭镇。
武定侯郭英,是个狠人,也是个名人。
郭镇跟张麟可以说是难兄难弟了,谁让他们都有一个有名的老子,而被皇帝忌讳呢?
可是永嘉大长公主的母妃,乃是惠妃郭氏,她是谁?她是马皇后的义妹,脾气秉性十分柔和,她的父亲,乃是当时的滁阳王郭子兴。
郭子兴本来是看不上朱元璋的,所以嫁给了朱元璋他的义女马秀英,后来看朱元璋起来了,就有些后悔了,后来将自己的亲生女儿嫁给了朱元璋做妾。
这就是惠妃郭氏。
郭氏很争气,她生蜀王朱椿、代王朱桂、谷王朱橞、永嘉公主和汝阳公主。
所以永嘉大长公主很有底气,谁让她有三个兄弟呢!
“你说,这是个什么意思?削藩,削藩,削的四哥都造反三年了,还没平定,还削什么藩?”
“公主啊,皇帝犯了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