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今穿古之小大夫-第1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您拉着徒弟一些,再试试!”文景辉主动伸出小胳膊,让老头儿拉着。
  武大在一边,心里默默的希望老头儿“进不去”……。
  结果老头儿拉着小徒弟的小细胳膊半天,还是没进去!
  “怎么回事呀?”文景辉挠头了,武大能进去,师父却不能,难不成,空间就认两个人?
  “不能进去就算了。”武大在一边心情好好的出声:“你日后带着师父进去就是了。”
  进去了,他还可以把老头儿弄出来!可是老头儿自己却进不去空间里啊!这可太美好了!
  文景辉无法,只能如此。


第089章 酒
  文景辉回来就是回老家,武大回来可是坐镇一方的,文景辉准备好了药材,武大就带着人拉着药材去了大营报道。
  大营就是北平府原来的兵营,如今已经修缮一新,成了新的驻地。
  五月了,端午节。
  北地不流行吃粽子,他们流行的是吃蛋,什么蛋都行,不过文景辉前世是南方人,所以做了不少粽子,一连几年都是如此,所以北地也渐渐的流行吃粽子了。
  就是很有特色,糯米粽子配咸蛋!
  随着端午节的到来,还有来自朝廷的好消息!
  五月丁丑,除天下荒田未垦者额税。
  也就是说,今年到了年数的荒田而未有垦荒的,免除他们的税赋!
  这可是一件不常遇到的好事!
  大明的赋税不多,但是很少有免除的时候。
  文景辉如今也是国公了,他的田地可以免除所有赋税,但是他没要南京那边的水田,要的是老家这边的田地。
  岗子村所有的田地都是免赋税的田地了。
  而且这点田地其实并不多,文景辉名下可以占的是一万顷良田,免赋税。
  “今年多种些高粱,咱们也酿一些高粱酒,我听说这酒在关外卖的可贵了!”纪家舅妈拿了自家做的两只烧鸡,给文景辉送了来,顺便和他唠唠家常。
  “高粱酒?”文景辉对酒知道的不多,尤其是白酒,知道五根液,知道茅台老窖之类的,可对明朝的白酒,真心知道的少。
  “是啊是啊!有几个商队,都贩卖的是高粱酒呢。”纪家舅妈别看如今也算是家财万贯了,可老太太淳朴的很,现在依然每日下厨做饭,洗衣服,打扫房间和哄孙子们。
  “酿酒不一定需要粮食,用别的也一样。”文景辉笑了笑:“种植的粮食就不要浪费了,存着或者卖掉也行,就是别酿酒,那样浪费。”
  曾经何时?文景辉也想过酿酒,此时的白酒比起后世的也差不多了,就一点不好,用纯粮食酿造出来的酒是好喝,可太浪费粮食。
  这个时代粮食就跟硬通货一样,比任何东西都保值。
  “不用粮食酿酒,那用什么?”纪家舅妈不解了。
  “用果子,酿造的果子酒比粮食酿造的白酒好喝多了,还不上头,也不用浪费粮食。”果子什么的,这漫山遍野到处都是,可比粮食好弄多了。
  “用果子能酿酒?那太好了!”纪家舅妈高兴了:“那你想个办法,咱们酿酒卖给那些关外人,听说他们那里不产粮食,酿不了酒,你说多奇怪?酿不了酒,还喜欢喝酒,真是个怪地方。”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文景辉眼神闪了闪:“他们那里冬天冷,所以才会喜欢喝酒,只不过,不一定非要烈酒,什么酒不是酒呢?”
  “就是,什么酒不是酒呢!”纪家舅妈是个淳朴的乡下妇女,对此并未多想。
  文景辉送走了纪家舅妈后,自己拆了舅妈送来的烤鸡,用空间里的太阳能微波炉热了,就放在空间里,这样不会变凉。
  起身去了学堂,两个孩子该放学了。
  “爸爸!”见到文景辉,两个孩子都特别高兴。
  今天是来学堂报名的日子,文景辉没有跟来,让大的带着小的自己去,因为所有人都认识两个小的,也没什么大事,文景辉就在家里给病人看病开药和捣鼓药丸子了。
  “哎!”文景辉看着两个小大人一样的孩子,心里满满的幸福,他觉得这辈子他最值得的,是有了武擎苍这个爱人,和两个孩子。
  亲生不亲生的又有什么关系?到了他们这个份上,已经不太在乎这个了。
  日后修真了,别的不说,文景辉敢肯定,自己的生存年限会无限延长,不怕老无所依。
  再说他都是国公爷了,怕什么?
  李玉郎如今接替了他父亲的位子,做了学堂的山长,相当于后世的校长。
  “文先生。”李玉郎和所有的岗子村的人,都还是称呼文景辉为“先生”,而非“国公爷”。
  “玉郎啊!”文景辉看到这位青年才俊,有些惋惜的道:“真的不打算去考了?”
  尽管科举有些折磨人,但是科举之后可是一片坦途啊!
  “还是算了吧,玉郎无心朝堂。”李玉郎也许是小的时候见多了他父亲李永江的起起伏伏,对经济仕途并不感兴趣。
  “就算不当官,有了进士的身份,在学堂也是这些孩子们的目标嘛!”文景辉劝解道:“而且若是你能考个榜眼、探花之类的名头,咱们学堂可就出名了!有一位这样的山长,以后想要来咱们这里闹事的人可得考虑考虑了。”
  “先生说笑了,就算是现在,也没人敢来咱们这里惹是生非。”李玉郎温和一笑。
  如今的岗子村,别说县令大人,就是府尊大人也对这里照顾有加,出了两位国公,四位伯爷,好几个将军……。
  算了,不说了,说多了他还嫌累得慌……。
  李永江也得了个不大不小的爵位,是最小的子爵,还不是世袭的,但是这代表了燕王并没有忘记他的功劳。
  李永江带着老婆回去老家祭祖了,还没有回来,就把自己的事情都交代给了儿子。
  可喜的是,李玉郎是个很好的接班人,教导学生比他老爹都尽心。
  “我说的是日后。”文景辉偷偷的跟他道:“朝廷可能要迁都,北京如今都有行军都指挥使了。”
  他相信,以李玉郎的聪明才智,肯定能明白他的话。
  果然!李玉郎当下就瞪大了眼晴!
  “先生,这是真的吗?”
  迁都啊!金陵是什么地方?六朝古都龙兴地!当今才登基,这就要迁都?
  “我会骗你吗?”文景辉拉着两个孩子往回走:“你自己考虑考虑啊!”
  “多谢先生,我知道了。”李玉郎朝文景辉的背影鞠了一躬。
  先生这是提醒他呢!
  若是迁都是真的,那么北平府就会改成顺天府了,将来这怀柔县,可就是京城远郊。
  文武学堂如今就已经小有名气了,等到迁都之后,他一介白身,如何能坐镇学堂?担任山长之位?
  看来,的确是需要考个功名回来了。
  “爸爸,迁都的事情定下来了吗?”在家里吃到热乎乎的烤鸡,两个小家伙吃的满嘴油。
  不过小招财如今已经十岁了,是个半大的孩子了,对一些事情开始关心了。
  “是啊!其实早在咱们回来的时候,就已经着手准备了。但是朝廷上很多人都不想迁都。”
  “为什么?”小招财不太明白。
  “有人说劳民伤财。”文景辉给儿子和女儿一人一个鸡大腿,但是鸡翅他收起来了,晚上给武大吃。
  “也对,朝廷迁都不是个小事情。”小招财如今都读四书五行了,当然,药典也没落下。有些事情,小家伙都懂。
  “但是很多人都不明白陛下的苦心。”文景辉可是记得,那位永乐天子为何迁都。
  “什么苦心?”小家伙疑惑。
  “你猜?”文景辉笑了笑不说话,给孩子们布菜:“不许光顾着吃肉,也要吃青菜!”
  吃了晚饭,消了消食,然后烧水给两个孩子洗澡,等两个孩子做完了先生留下的作业,洗漱一番钻进了被窝,文景辉才跟他们分开。
  文景辉洗了澡后,前脚他进了空间里,武大就心有灵犀的后脚跟了进来。
  “给,烤鸡翅!舅妈家做的烤鸡,可好吃了!”文景辉心疼武大在兵营里清苦,每次都要送好多东西过去,除了吃喝就是被褥,要么就是帐篷。
  “大营里什么都不缺。”武大这话不是安慰文景辉,如今兵营里可跟以前大不相同了。
  “那你吃是不吃?”文景辉瞪眼,他都没给两个孩子吃,他敢不吃试试!
  “吃!”武大立刻开啃。
  “哼!”小大夫高兴了:“这还差不多。”
  “师父什么时候住进来?”武大比较关心此事。
  “师父说他再准备几日,就在后山的静室里闭关,让流云和飞雨不要去打扰他,然后就从静室的密道里出来,进空间里去炼丹。”
  文景辉想到张三丰,就有些想笑:“你说我们的运气怎么这么好呢?当初只是一个误会,后来演变成一场乌龙,最后竟然成真了!”
  “是你运气好。”他只是沾了小大夫的光而已。
  “对了,和你说一件事情!”文景辉想到今天纪家舅妈提到的事情,他总觉得不太对。
  “什么事?”武大放下了鸡翅骨头,擦了擦嘴巴,文景辉讲究卫生,连带着,武大都跟着讲究上了。
  “关外如今还平静么?”文景辉想到关外,这个好像他们那里也该平静了。
  “还可以。不过也差不多该有动静了。怎么了?”靖难都结束了,关外的那些也该闹腾了。
  “我今天听舅妈说,有走关外的商队,想要贩卖高粱酒,还是高价贩卖的那种。”
  “以往酒售往关外,的确是利润很高。”这是常识,武大不明白文景辉为什么这么问。
  “那是以往,现在他们大量要高粱酒,你好好想想,高粱酒,用的全都是粮食酿造的,若是百姓为了酿酒而以钱抵粮,一旦有什么事情发生,上哪里弄粮食去?”文景辉可是知道,有钱,不一定能买到粮食;而有粮食,你就一定能换到钱!


第090章 丹书铁券
  癸未,宥死罪以下,递减一等。
  武大上奏了军情和关于通商的注意,这是文景辉给例出来的各种注意,例如酒,不能贩卖!绝对不能贩卖!
  武大的奏疏刚到,当庭宣读的时候,文官们都莫名其妙,武将们也并非无所谓,因为武大的奏疏里提到最多的就是“浪费粮食”这四个字。
  “走买卖,人家想要什么,就卖什么,百货迎百客么!”几个文官都这么说。
  “可粮食酿酒,我大明还没到粮食泛滥成灾的地步!”几个武将持反对态度。
  虽然一时半会儿的想不明白,为什么武国公要限制边贸的货品,但是他们靖难的武将都是抱成团,无限支持武大,谁让靖难的时候,武大那是真财大气粗啊!顺带着,他们没少沾光。
  “好了好了!”永乐皇帝摸不清楚武大这是什么意思,也没私底下给他来个消息,只好先搁置此事:“让锦衣卫去彻查那些个商行,为什么要收酒!”
  “皇上,这还用查吗?关外的人就喜欢喝酒御寒啊!”
  “皇上说得对,真的需要查一查那些个商行,为什么别的买卖不和关外的人做,非要做倒卖烈酒的买卖?”
  “你怎么说话呢?”
  “你到底是大明的官员,还是外族的官员啊?”
  得!文臣和武将又争了起来。
  “好了!”永乐皇帝龙颜拉的老长:“朕让锦衣卫去办,你们不要吵了!”所有人闭嘴了。
  但是文官们却脸色不好,因为那些个商队,跟他们千丝万缕,别的东西都被常青商会把持着市场,唯有酒和铁等物品,没有被常青商会沾手。
  常青商会之所以没沾手,是因为他们根本就没酿酒的作坊,那个时候供应军队粮草还来不及呢,怎么可能用粮食酿酒?而铁等物品,在文景辉一开始的时候,就不许向关外输出了。
  可是文景辉忘记了,他不输出,不代表别人也跟他一样!
  “奏疏我递上去了,只是没回信。”晚上,武大终干得了个机会,回到了岗子村,和文景辉还有孩子们坐一起吃饭。
  “等着吧,义父早晚会明白过来的,吃这个,这个鹿肉我炖的,可好吃了。”文景辉给武大往跟前凑了凑盘子。
  养殖场那边养了几头小鹿,长大了后就宰了吃肉,大家都分了一些,他们家分到了最好的鹿腿儿,文景辉给做成了红烧鹿肉。
  “明天去看看师父。”这么久了,老头儿也该着急了吧?
  “嗯!”
  第二天,俩人先是送了孩子们去上学,然后转到两仪观,果然,张三丰正准备闭关。
  “恭送师祖!”张三丰闭关,流云和飞雨带着四个小道童,站在静室门口,和武大还有文景辉一起,恭敬的看着张三丰进了静室。
  送完了张三丰入静室闭关,文景辉交代两个师侄:“有什么事情,就去岗子村找师叔,我按时让人给你们送东西,衣服什么的,缺不缺?”
  “师叔,都够了,吃的喝的穿的带的都不少。”俩人以前觉得来伺候师祖是尽孝,所以毫无怨言的就来了,结果来了才知道,这哪里是伺候老头儿啊?这是来享福来了!
  冬天有青菜,夏天有冰块,就是武当山,这两年也才过上这样的日子啊!
  衣服一年四季都是十套八套的全新道服,连道冠都是成套配给,上面不说镶金嵌宝,可也是纯银镶嵌珍珠等物品,一看就特别名贵的那种,害的他们都不敢轻易戴,就怕弄坏了。
  吃的就不用说了,道家并不忌荤,鸡鸭鱼肉可劲儿吃,睡的高床暖枕,吃的鸡鸭鱼肉,可别提多舒服了。
  “要是有人敢来闹事……。”文景辉就怕师父一闭关,师侄俩不顶事,被人欺负到门口。
  “没人敢来!”俩人可肯定了。
  “小师叔,您也不想想,这是什么地方?您可是我们小师叔,师祖他老人家威名尚在,又是在您的地盘上,谁敢?”飞雨笑嘻嘻的道。
  文景辉想想也是,自己这个没有实权的国公不行,不是还有武大在呢么!
  武大拉着文景辉绕到了后山,避开了众人的眼界,接到了神出鬼没的张三丰。
  “师父,空间里我已经准备了不少的东西,您放心,在空间里是不会坏掉的,足够您老吃喝的。”文景辉怕把老头儿饿死在里面,老早就准备了不少吃食,还都是素菜。
  虽然道家不忌荤腥,可到了张三丰这个境界,吃素还是比吃荤腥要好许多。
  “知道知道了!”张三丰恨不得马上进去,可小徒弟就不让他进去。
  “还有衣服也都准备了,最简便的衣服,不是广袖长衫,不会让您老行动不便。”
  “嗯嗯嗯!”张三丰点头。
  “水的话,都是烧开了晾凉了的灵水,还有烧开了没晾凉的灵水,混在一起温度适中,您老直接喝就行。”
  “知道知道!”张三丰又点头。
  “睡觉的地方,可以在后殿的主殿里,师父您别进错了地方!”主卧室也就是寝殿,是文景辉和武大专用的,而其他地方的寝殷,张三丰老头儿随便住。
  “到底我什么时候能进去?”老头儿不高兴了。
  “好了好了,师父,咱们进去吧!”文景辉一看老头儿闹别扭了,也不废话了,带着老头儿进了空间。
  一进去,老头儿直奔后殿的丹房。
  “明天你就走了,药材还有什么不妥的?或者有没有或缺的?赶紧想好,我好给你补上。”文景辉转身就拉着武大出来了,他们俩还得回去呢。
  “都够用了。”武大顺手摘了些野花。
  文景辉看着有些不高兴:“你摘花干什么?”打算送哪个小狐狸精?
  当然,最后那句话,他没说出来,但是表情已经是那个意思了。
  武大也不知道是真没看出来,还是假装的!
  “给宝宝的,小姑娘喜欢。”
  文景辉噎了一下:“……!”
  庚寅,捕山东蝗。
  武大的奏疏,在朝堂上又一次被提了起来,这次非常受重视。
  丁酉,河南蝗,免今年夏税。
  永乐皇帝不知道怎么想的,派人抓了不少官员,抄了好几个商队的老巢,得了不少粮食,封了好几个酒坊!
  武将们终于明白武国公那封奏疏的意思了。
  山东和河南闹蝗灾,必定缺粮食,可这帮子人为了高价卖给关外蛮夷烈酒,竟然囤积粮食准备酿酒!
  是月,再论靖难功,封驸马都尉袁容等三人为侯,陈亨子懋等六人为伯,最主要的是,赐武国公和文国公,一人一块丹书铁券!
  为何会给丹书铁券?
  要不是武国公那一封奏疏,皇帝也不会派锦衣卫去查那些个商行,也就不知道外敌竟然打着让大明内耗的主意!
  文景辉接到丹书铁券的时候还有些发懵!
  “文国公?文国公?”来送丹书铁券和圣旨的是侯显,见到文景辉接了圣旨之后发呆,就喊了小大夫好几声。
  “啊‘户文景辉一回神,笑了笑:“那个,侯公公,问一个事儿行么?”
  “您问,只要奴婢知道的,肯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为什么要给这个丹书铁券?”文景辉至今为止,还是觉得这东西烫手。
  众所周知,明朝的丹书铁券,是历朝历代里,最不值钱的东西,而且还很有可能是催命的玩意儿!
  朱元璋跟发奖状似的发了一大堆丹书铁券,结果呢?他就是按照那东西的排序,宰了那些个开国功臣。
  可是他记得,永乐皇帝不是那样的人啊!
  “您有所不知……。”侯显多精明啊?他来之前,永乐皇帝特意跟他说,对文国公和武国公不必隐瞒什么,该说什么说什么。
  文景辉这才知道,原来山东和河南又闹了蝗灾,以前是想要朝廷的赈灾钱粮,如今却是真有其事,别的可以糊弄,蝗灾无法撒谎。
  “原来是这样……。”文景辉想了想:“麻烦您告诉皇上,向闹蝗灾的地方,输送一些鸡鸭鹅,这些家禽吃蝗虫,比人用手抓都厉害,另外,若是有可能,最好是让每一个村子都有些家禽。”
  “好,那,您可有什么好办法,能尽快让灾情缓解?您是不知道,这几日皇上都愁坏了。”侯显知道文国公是个有办法的人,他来之前,皇上也是让他问问文国公的意思
  “赈灾是赈灾,但是也不能总是赈灾,那样朝廷的压力太大。不如修路,以工代赈,赈灾一份,做工一份,这样,百姓会好过些,明年的粮种都能挣回来。””文景辉想了想,也就只有这个办法了。
  “修路?”侯显挠了挠头:“怎么……。”
  “不是修那种土路,而是和咱们北平府一样的水泥大道。”文景辉用肩膀顶了顶侯显:“怎么样?出去后,不习惯吧?外头没咱们北平府这么广阔平稳的水泥大道。”
  “您还别说,就连金陵都……,奴婢多嘴了。”侯显笑了笑。说实话,金陵城里是不错,可外头就不行了。但是北平府,无论是城内还是城外,都被修建了广阔的水泥大道,走起来那叫一个舒服!


第091章 以工代赈
  “水泥大道不是、呃,文国公可有计划?”侯显想说什么,但是顾及到来的时候,皇上的话,就没继续,反而问文景辉要计划。
  “有啊!”文景辉一摆手:“走,咱们去书房谈!”
  这里是岗子村的家中,如今家中就两大两小住着,武大还不时常着家,两个孩子,女孩住在西厢,男孩住在东厢,客房改在了二楼东屋,西屋就是书房。
  三楼一边是小丁小范原来的住处,一边是文景辉和武大的住处。
  书房一般都是一家的重中之重,文景辉能带着侯显进书房,已经表示出了对侯显的重视,这让侯显也十分感动。
  说起来,毕竟是个内宦,出去传旨搬赏什么的,人家看的是皇帝的面子,不是看他侯显!
  别说书房这种重地,就连正厅都很少上,最多在正堂喝一杯茶,领个红包就走了。
  “进来,书房有些乱,您别介意啊!”文景辉一进来就先自己跑去翻东西:“我记得我画过一个大图纸来着……。”
  “您慢着点儿!”侯显进来之后,就看到文国公到处翻东西,甚至还爬了个小梯子上到柜子上去翻那些卷起来的卷轴。
  “您也帮忙找找,那是一个挺大的卷轴!一人来高呢!”那是文景辉设计的一个全大明的公路地图。呈蜘蛛网形状,放大了比例,以北平府为中心,辐射全大明!
  “好,奴婢失礼了,您稳当些!”侯显将拂尘别在腰后,一挽袖子也跟着找了起来。
  俩人翻了一溜十三遭,还是侯显眼睛尖儿,在门后面的碧纱橱里看到了一人多高的一个巨大的卷轴。
  “就是它!”文景辉蹦跶下来,小梯子也不收了,直接解开卷轴,和侯显合力打开。
  打开之后,侯显倒吸了一口冷气!
  “这就是我设计的咱们大明的公路图!”文景辉指了指中间用五角星画出重点的所在地:“这里是北平府,如今染了绿色的就是已经修建出来的水泥大道,那些空白虚影的地方,是准备修建水泥大道的地方。这边红色的是联通各个省的,南七北六一十三省,都要贯通,将来不管哪里有了事情,无论是人还是物资都能快速到达;省以下是各个州府,用黄色的线画的虚影就是州府,州府往下就是县了,县再往下便是各个镇子,镇子下就是各村,我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