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今穿古之小大夫-第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菜店也是你开的?”
  “回大人,菜店不是学生的,是学生的家人武擎苍,和其亲舅舅家,同村里几家人合伙开的,租的地方是学生同窗白耀祖提供的闲置铺子,菜屋是纪家人提供的,跟学生,一点关系都没有。”文景辉也底气十足。
  “说得轻巧,谁不知道你收养了个无父无母的孩子,将菜店挂在了他的名下,你敢说你没有吗?”孟尹浩死咬文景辉不放,王福才可是调查了许久,还拿到了证据呢。
  听说他们备案的文书也是那么写的。
  “回大人,学生并没有利用无辜稚子,这菜店,可跟学生毫无关系啊!”文景辉说的可真切了,“学生只是在正月里帮了一把手,帮忙管了几天而已。”
  他知道自己卖菜的那几天是不会让人忘记的,幸好那几天开一个时辰的店,也的确是说了他们来帮忙的,因为武大经常来送菜,大家都知道这店里头也有武大的一份。


第044章 坑了一个
  “帮忙能帮忙到收钱的地步?”孟尹浩嗤笑,“那家菜店的人可真大方,真信任外人啊!”
  “这你就不懂了,钱财乃身外之物,我们岗子村的人,从来不小气,也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文景辉反击回去:“再说了,我也不是一个人啊?还有武擎苍也在场,他卖了多少货物,我才能收多少钱,难不成我多要钱,客人就给我吗?客人也不是傻的好吗?”
  文景辉这话说得门口听审的众人都对孟尹浩怒目注视,他们是老百姓不假,是没文化不假,可还知道个钱数,小大夫说得对,他们也不是傻子,这姓孟的将他们当傻子说,合着全县就他一个聪明人!
  “你们在衙门有备案,请大人查证!”孟尹浩一看自己犯了众怒,也不敢真的跟县城里的人对着干,这里头不少都是大户人家的采买下人,管家管事之类的存在,不好得罪人家只好另起话题,他现在有了人证,还需要物证钉死文景辉。
  “衙门里还有备案?”一般只有做大买卖的人家,才会将契约书在衙门里备案,方便查实查证和转移买卖手续等,唐大人挺好奇的,这个小小的菜店,也有这么大方的吗?要知道在衙门里备案的话,这税钱和费用可都不少呢。
  “有的大人。听书吏说,是因为店家要交税,说挣钱交税,天经地义,万没有赚了钱都揣自己兜儿,却一分税钱都不交的道理。”潘益民潘县令别的不好说,这一点他十分赞成,要知道光是去年的税钱,他这个怀柔县就多了一成!
  这一成哪里多出来的?还不是常青菜店吗?
  人家不偷不抢,不掖不藏,卖多少钱就交多少钱的税,因为冬季青菜的价格高,主动翻了三倍的税钱上交到衙门里,虽然青菜的税钱,其实按规制,少得可怜。
  毕竟夏日里青菜烂大街都不一定有人要呢。
  可那个时候的青菜,能跟冬天时候的青菜相提并论吗?
  翻了二十倍的价格都不止!
  “倒是个老实人。”虽然唐大人不喜欢铜臭味,却知道朝廷对税钱看得特别重,大明穷啊!
  能有这么老实的人主动纳税,还是纳的重税,不说多舒服,起码心情上就好了许多。
  科举完中了榜眼后,在翰林院待了三年的唐震唐大人,对朝廷上的事情,知道的比这里的人多多了。
  “请大人查证衙门的备案契约书!”孟尹浩看两位大人对常青菜店好像还挺欣赏,立刻心里敲了一下鼓,赶紧出言提醒。
  “让人去找找吧。”唐大人有些不高兴,被人打断了他跟县令的话,但是这里毕竟是县衙大堂,就算是不高兴,也不能露出来,正事要紧啊。
  “来人,去书吏那里找备案契约书!”潘县令也不高兴,他是知道文景辉的,这人是有病做买卖,却是帮扶的自己村子里的村民致富,文秀才那么清高的人,怎么会做买卖?而且他也听陈县丞说过的,根本就不是孟尹浩说的那样。
  这个人,简直莫名其妙的找麻烦!
  刘老二家的跪在地上半天没人叫起,她不经常跪地的,膝盖都疼了,也不敢吭声,这地方看起来不太好啊!
  因为她发现,不论是县令还是那个不认识的大人,看都没看她一眼,这跟表外甥说的不一样啊。
  “大人,门外有求见,说是来作证人的。”陈县丞走过来,在潘益民的身边小声道。
  “证人?”还有主动出来作证的人吗?
  “是谁的证人?”
  “是给文景辉文秀才作证的证人,好几个呢。”口气还挺自豪。
  “那就传上来吧,正好,物证也快到了。”唐大人一听,哎哟,还有这种事情,可见这个文秀才是得人心的,证人都自己来了,不用传唤,他下意识的忘记了,刘二家的也是证人呢。
  “传人证!”
  孟尹浩猛地转头看向王福才,怎么还有证人?他都不知道!
  王福才也挠头了,他就准备了这个刘老二家的,因为花钱就能让她作证人,还跟孟尹浩家有些关系,别人可不行,作伪证,是要判刑的啊!
  进来的人有三位,文景辉都认识。
  武大,纪纲和崔远。
  武大什么都没带,纪纲带着个钱袋子,崔远拿了两个账本。
  “草民武擎苍。”
  “草民纪纲。”
  “草民崔远。”
  “见过学政大人,见过县令大人,见过各位长辈。”三个人动作一致,倒有些意思。
  “不错,都起来回话吧。”唐大人就喜欢规矩的人,跟对刘二家的村妇不同。这位一高兴,直接叫起了。
  “谢大人!”三个很默契的起来了。
  刘二家的跪着不服气:“大人,民妇能起来了吧?”
  “不许说话!”孟尹浩气的只想跳脚!
  人家唐大人让谁起来就起来,没让你起来你就跪着,说什么话啊?这不是多余吗?
  他倒是自己站着不膝盖疼了,刘二家的公婆去世得早,跪地磕头的机会更少,干农活的时候,也不用跪地上才能干活。
  这么冷不丁的让她跪上这么久,她早就受不了了。
  堂上两位主审官根本就没搭理她。
  “你等前来,可为何事?”潘县令跟他们挺熟悉,说话自然和颜悦色许多。
  “大人,听说有人诽谤诬陷我们里长,我等村民是来作证的,常青菜店是我们几家合伙开的买卖,跟里正没有任何关系,他只是帮我们起草了契约而已。”纪纲天不怕地不怕,胆子大的出奇。
  一介草民,就敢在衙门的大堂上大声陈述,可见这位的胆量了。
  “哦?”
  “大人,草民可以作证,草民崔远,是花草村人。也是常青菜店的掌柜,这是本店账册,本店东家好几个,但是里头绝对没有文大夫。”崔远也鼓起勇气开口说话。
  刘老二家的是个村妇,头发长见识短,在村子里撒泼耍横惯了,到了县衙也不知道收敛,可崔远跟她不一样,知道这里可是县衙,座上的除了县令大人,可还有学政大人呢!
  一个不好,文大夫的秀才功名可就……
  “大人,草民武擎苍,纪家乃是草民母舅家,因舅舅不放心草民独自一人在这边生活,便举家搬迁过来照顾草民一二,草民与舅舅和几位同村,在冬日里用自家屋子做菜屋,烧了不少干柴炭火,才养出了青菜贩卖,纪家人赚取微薄利润,里面并没有文里长的名字,他只是负责给草民等人起草了契约书,请大人明鉴!”这可能是武大在人前说过的最多的话了。
  不过他真的是个老实人,平日里话少,如今话一说出来,很多人都信了他。
  这也是个苦娃子,武家的事情,大家多少也都知道些,尤其是武大还义务的养活了两个没任何关系的娃子。
  “大人,他们都是跟文景辉有关系的人,自然向着文景辉说话,他们的证词不可信!”孟尹浩急急的插嘴反驳,顺便鄙视的看了看三个人,尤其是崔远:“大人,崔远的人品有问题,他曾经偷盗!”
  “大人,学生可以身家性命担保,崔远,乃品行贵重之人!”文景辉是个护短的,尤其孟尹浩欺负的还不止他一个。
  “一个偷盗柜上钱财的人品行还贵重?”孟尹浩是不知道崔远的事情的细节,只是人云亦云,就拿来浑说。
  崔远怒目而视,要不是场合不对,他早跟孟尹浩吵起来了。
  “一个诬陷别人满嘴谎言的人,也配称为生员?”文景辉立刻反唇相讥。
  孟老二家都给崔远结了工钱,孰是孰非,大家不会看么?
  “他们都领你的工钱,自然向着你说话!”
  “我可没给他们钱,倒是这位,应该是你家亲戚吧?你用亲戚作证人,于法不合吧?”
  两个人唇枪舌剑,你来我往,谁也不让谁。
  “大人,证物到了。”因为跟白家有亲眷关系,陈县丞很懂规矩的避嫌了,让书吏拿了东西来面呈。
  至于刚才他出现,只能说,事先不知道自己岳家的小舅子也掺了股,现在知道了,自然避嫌。
  这话不管别人信不信,起码人家摆了个态度出来。
  “呈上来!”潘县令接过来,看都没看一眼,直接将东西递呈给了学政大人。
  唐大人接过来一看,上头的人名里,的确没有文景辉。
  “生员孟尹浩,本官问你,证人刘芒氏,跟你是什么关系?”唐大人没放下手里的东西,不动声色的看向孟尹浩。
  “回大人,和学生……是隔代姨表亲关系,已经出了五服。”一般而言,出了五服就可以通婚了,但是他们只是将将出了五服而已,要说远不远,说近也不近,勉强算是八竿子也能扒拉到的亲戚。
  “生员文景辉,本官问你,证人武擎苍,纪纲,崔远,以及常青菜店的股东们,和你是什么关系?”
  “回大人,他们跟学生,毫无任何血缘关系,只是我们暂时住在一处,等冻土开化后,本村会大兴土木,那些村民要盖房子。属时房子盖好了,他们便会搬出学生家,学生暂时算是他们的房东。”文景辉不好意思的摸了摸头。
  “因学生只有岐黄之术可拿得出手,但是都是乡里乡亲的,学生只收微簿医药费用,所以将屋子租出去收房租,也算是一点进项。”


第045章 又一个
  租房子这种说法,也是文景辉灵机一动想出来的,既然无法解释大家住一起的原因,干脆就说他们租房子,反正开春之后也的确会盖新房子。
  外人不明就理,听了他的话后,就会以为他的钱是来自房租,而不是青菜。
  “大人,这是本店账本,请大人过目,里面有本店分成的详情。”崔远奉上账本。
  一般的店铺,绝对不会这么干的!
  谁会随便让衙门看自己家账本啊?逃税漏税的不要太多。
  谁会主动呈上账本给官家细查啊?进出货的差价那么大!
  “呈上来!”唐大人更感兴趣了,这文秀才的村子里,倒是老实人多啊。
  呈上来,打开账本,上面记载的东西,一目了然,只是潘县令看中的,却是这记录的方式。
  而唐大人看重的,是上面的人名,拿来和契约书一一对照,一个都不差。
  “生员孟尹浩,你可还有别的证据吗?”唐大人看向孟尹浩,眼里带着不悦和厌烦。
  “大人,学生所言,句句属实!”孟浩然急了,这跟他想象的不一样,文景辉不是应该被学政大人讨厌吗?
  “这就是你的句句属实吗?”唐大人扬了扬手里的契约:“被告有十多名证人,且与自身毫无关联,你是原告却只有一名证人,连物证都没有……。”
  “大人,学生有物证!”咬咬牙,虽然会被人诟病,但是孟尹浩不得不使出杀手锏。
  “呈上来。”潘县令一愣神,唐大人眼神沉了许多。
  “请大人过目!”孟尹浩掏出一张纸,书吏下来接了过去,递给了潘县令。
  潘县令扫了一眼,眼睛微睁,便利索的呈给了唐大人。
  唐大人看了又看,再瞅瞅自己手里头的,两份摆到一起,示意书吏:“拿下去给生员文景辉看一眼。”
  文景辉接到东西一看,嘴角就轻微的勾了勾,放下物证后,开始了演说。
  “学政大人,县令大人,请容学生详说……。”文景辉先是将武大收留两个遗孤的事情说了一遍,说的时候简直是声情并茂,很多人都感动得哭了,这个时候,因为抗击蒙古人比较频繁,所以对兵卒,老百姓都不陌生。
  “原来武大是想用义子的名义参股,将来孩子大了也有一份家业,无奈孩子太小,便改成了武擎苍的名字,但是武大私下里,将三股一分为三,一份给义子胡博雅攒聘礼,一份给义女田薇攒嫁妆,一份捐给了村里,明年村里将起一座学堂,一座祠堂,一处旌善亭,一处申明亭,一座水磨坊,可以磨豆腐和各种米粮的地方。”文景辉这话一说出口,所有人都哗然了,岗子村的生活不错啊!!
  “武擎苍,果真如此吗?”唐大人头一次对武大说话,其实他看武大长得高大威猛,一看就是个莽夫,他还没怎么看得上眼,不过听文景辉这么一说,他觉得这人不错。
  “回大人,是的,草民就是这么打算的,而且草民还想着,这两个月若是有了余钱,就重新修一座石桥,替换九河镇上的那座浮木桥,造福一方父老乡亲。”这件事情武大已经开始着手准备了,正好今日当着众人的面说出来。
  “潘大人,治下民风鼎盛,不错,不错。”唐震没想到这个潘益民能将怀柔治理的如此出色,毕竟潘益民不是科班出身,而是从武转文,他还以为是上面的意思,结果这人还有些能力。
  “下官只是略尽绵薄之力,全赖王爷领导有方,万岁鸿福庇佑。”潘益民心里高兴,可脸上也没带着得意的笑,只是有些诚惶的朝上拱了拱手。
  先拉上燕王,再扯上皇帝,齐活!
  能得这位“不错”二字,下次吏部考核,他起码是个“优等”的评价,而且这是他头一年上任的考核,可比前一任一连好几年的“平等”好多了。
  要知道这位的能力不怎么样,却背后有着巨大的力量啊!
  东宫教谕的族叔,又是榜眼出身,同年好多个,不说遍布朝野,可依然能守望相助。比那个没根没底的小小县令,可要好多了。
  他倒是有个靠山,但是轻易不能露出来,更不能靠过去有所依仗,还要提供各种便捷……。
  “生员孟尹浩,你还有什么话说?”唐大人转头,收敛了那满脸的笑意,板着脸看着冒冷汗的孟尹浩。
  如今证据确凿,孟尹浩的证词不足以立威,也就是说,孟尹浩跟文景辉俩的官司,孟尹浩输了!
  “身为生员却只知道盯着商贾之事不放,孟尹浩,剥夺生员功名贬为庶生,待重新考过后,再给予生员名额,若考核不过,则永不复功名。”唐大人发了话,他就是管学政的,说剥夺孟尹浩的生员功名就剥夺了,但是事后还是要上书给礼部,说明事情原委。
  “大人!”孟尹浩脸色惨白,考上秀才是多么难的一件事情,要经历三关才能最后争得最低的功名在身,他现在都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日子,突然回到了从前,他承受不住啊!
  “大外甥,怎么回事儿?你不是说,一定能告倒文秀才的吗?怎么你自己倒是倒霉了?你快跟大姨说说的啊!”刘二家的再傻大胆,也知道没了秀才功名的严重性,立刻就乱了阵脚,不顾自己跪的腿软,伸手就拉扯孟尹浩。
  刘二家的贪财,孟尹浩给了她三两银子,就买了她来给作证人,而且刘二家的一直以为文景辉才是老板,自然乐意白拿钱。
  但是现在是怎么回事?文景辉跟常青菜店没一点关系!
  “民妇刘芒氏,擅作伪证,且藐视公堂,责四十大板,关押十日,以儆效尤!”潘县令直接丢下了法签,衙役们一拥而上,将刘芒氏拖下去行刑。
  “大人!大人!民妇我没……是孟家小子,让我这么说文秀才的!大人……大人……哎呦……!”刘芒氏被打了,大板子下下到肉,而且打板子是要把裤子脱了的,一个女子,被这么多人围观看了屁股……在这个礼教封建的时代,是一件非常严重的事情。
  “既然如此,孟尹浩,革除功名,永不录用。”前文说过,唐大人是个很干净的人,眼睛里揉不得沙子。
  他立刻就知道自己是被人给利用了!
  武大跟文景辉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笑意,而崔远则是看着突然瘫软在地上的孟尹浩,特别的解气!
  孟家不就是出了个秀才吗?
  就能颠倒黑白诬陷好人了!
  这下子看你们还怎么嚣张!
  “拉下去!拉下去!”潘县令不耐烦的挥了挥手,衙役们如狼似虎的上来,将孟尹浩拖了下去,一点都不温柔!
  “你们也都下去吧!”等到武大他们的时候,潘县令说话就特别的和颜悦色,“好好看着菜店,好好攒钱。”
  “是,大人。”崔远和武大他们跪地磕头起来转身就走,倒是纪纲临走前,拉着武大又给潘县令磕了个头:“县令大人,若是小民等起了石桥,请县令大人给石桥起名题字。”
  这是让潘县令露脸呢。
  “好,本县允了你,若是真起了石桥,本县肯定到场,题字留念!”潘益民哈哈大笑着点头。
  这小子有眼力见儿啊!
  “那小民等可就跟大人您说好了啊!”纪纲笑嘻嘻的转了个身,朝四周看热闹听审的百姓们拱手行礼:“到时候大家伙儿都去,俺们村儿摆流水席!”
  于是百姓们轰然叫好,武大不支声,看着自家表弟耍宝,反正对他来说,建桥是一定的,流水席什么的,摆就摆吧,舅舅家也没少赚钱,摆的起。
  “传原告王福才。”等武大他们下去了,站在百姓群里听审,就听潘县令不高兴的喊着原告。
  一般都是不高兴喊被告,如今却未过堂,就对原告有了意见,这可真是稀奇了。
  王福才很有底气的上来了,至于一直向他求救的孟尹浩,那是谁?他王大财主认识吗?
  “草民王福才,拜见学政大人,拜见县令大人。”王福才收起吊儿郎当的样子,规规矩矩的给两位大人磕头。
  而文景辉,依然静立如松竹,拱手施了一礼,姿势优美,如行云流水,他并没有说话,却给人他已经打过招呼的感觉。
  “王福才,你状告何人?何事?一一道来!”潘县令没有叫起,而是直接让王福才跪着陈述状纸。
  王福才心里一咯噔!
  他好歹也是怀柔县的乡绅富贵人,以往县令大人对他都挺高看一眼,并没有跪着回话的时候,现在却不叫起,让他跪着陈述。
  不过九十九步都走了,不差这一步!
  “禀大人,草民状告生员文景辉,买卖可怜流民为奴,行不义之举,不配成为生员!流民乃灾荒所迫不能安于家乡……”王福才说的大义凛然。
  可是文景辉听了只想笑,黄家人是流民不假,可是他们怎么成为的流民?
  真要说出来,王福才他敢闹到衙门里来吗?
  自古官官相护,可不是一句空话!
  且孔府乃圣人后裔,黄家人是什么?草根平民而已。
  刚坑完了一个,又来一个傻子……


第046章 坑死了
  “可有人证物证?”唐大人对文景辉的印象很好,王福才就不怎么样了,他下意识的觉得文景辉不会做这样的恶事,所以他都不用好脸色对着王福才了。
  区区一个商贾之人,竟然敢状告生员,刚才那个是诬陷,估计这个也差不多!
  什么时候,有着功名在身的生员,能被人这么欺负了?
  文人骨子里就有那种莫名其妙的清高,这种清高在每个读书人的身上体现不同,唐大人的清高就是有些护短,自古文武不和,他也没接触过武官,倒也不讨厌武人,但是自己治下的生员被个商贾诬告,那他肯定咽不下这口气啊!
  刚才能对孟尹浩剥除功名永不录用,现在已经打算让这个胆大妄为的商贾之人,去流放戍边了。
  “有,有苦主一家子!”王福才精神抖擞,尽管文景辉站着他跪着,他也有底气。
  文景辉倒是一愣,苦主一家子?
  那不是老黄一家吗?
  这个时候,书吏给县令大人和学政大人都上了一杯热茶,刚才的已经有些凉了。
  “带证人一家上堂!”潘县令掀开茶盖一愣神,随后就喝了一口茶水,润了润嗓子,便丢下一个法签,衙役就要去带证人。
  “大人,带一个就行了吧?全来?两个小的太小了……”王福才莫名其妙的拦了一拦。
  “既然你说苦主一家子都在,当然一家子都上堂了。”潘县令以看傻子的眼神看了看王福才。
  王福才闭上了嘴巴,但是心里却越来越忐忑,觉得事情好像有些不对劲。
  很快,老黄一家四口就到了。
  文景辉看到老黄他们出现的时候,脸色就不太好看了,眼中闪过许多情绪,愤怒,失望……
  站在外围的武大等人亦如是。
  只是他们现在进不去,不然这等忘恩负义之人,非得被他们几个活活打死不可。
  “草民黄力勤,携一家老小,给县令大人磕头了!”老黄带着婆娘孩子,给两位主审官磕了三个响头。
  文景辉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