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摄政王的秘密-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想是为了开学以示隆重,李逸仅穿了一袭古礼的玉色深衣,行动间大带飘舞,十二幅下裳好似天衣散开,越发衬得他不似在人间。
赵珩脑中轰出那句“皎似明月,濯濯如莲”来,这传闻何曾有半点夸口。
李逸不说大小朝会参加了多少,他还曾受过外夷使臣朝拜呢,又怎会被这几十双眼睛瞪得不自在。
课还未正式开讲,上来就先师生对礼,这当口就让李逸挑出好些个行礼不正的,礼施不端的,甚而还有错礼的。
李逸头疼,看来这班小子还有得好教。
凡需纠正的都让李逸给指到了另一侧先罚立,他目光扫过,只见最末排有个穿牙白的少年礼行得极正,恰似鹤立鸡群。
李逸面露赞色,有心让他上来示范,便让助教去唤人来。
及至少年越行越近,李逸连呼吸都窒住了,手脚僵直差点忘了身处何处。
赵珩眼见李逸望他神色不对,他自登基来这等神情越见越多,是以只一眼便知这是紧张的。
年少的皇帝顿时也攥起了袍底下的右手,心跳骤快,他唯一能猜着的是李逸认出了自己,虽则他压根从没见过李逸。
赵珩这一紧张,落在同窗眼里倒是歪打正着,哪有学子被博士点名不紧张的。
助教按例先报上学生籍贯姓名,李逸才反应过来,这是赵深的母家子侄,外甥肖舅,本就不是什么稀奇事。
见李逸恍然大悟的表情,赵珩何等聪慧之人,只消片刻就想通了其中关卡,不禁再次确认了李逸和皇叔的过节远超其想象,只怕是到了老鼠见猫的程度。
想到这猫还捞过鼠儿两次,一回狱中,一回庙里,赵珩就觉得莞尔得不行。
果然来这泮宫比宫里有趣多了。
作者有话要说: 助教还真是古语。
这章可轻快了些?也不知这猫儿什么时候预备开吃~
小腹黑对大腹黑,要是将来小的知道老的耍了他,那画面……
进了学宫,回忆杀在望。
第二十五章
赵珩短短几日里又去了泮宫两回,韦徹还没叫苦,直殿监的掌印刘顺忠先就叫了起来。
“陛下呀,您要是再这么去法儿,杂家可就服侍不了您几日了!”
“伴伴何出此言?”
别看刘顺忠这个掌印在十二监里排名靠后,却是从小看顾着赵珩长大的老奴,皇帝突然就心野了,成日往宫外跑,他不能不担惊受怕,整日就怕被太后摄政王捉着,哪个也不能轻饶了他。
都是韦徹这銮仪卫给通的便利,看着再稳重到底还是个小子,竟勾着皇帝一起胡闹。
赵珩边换下学里的衣裳,边笑道:“伴伴不必忧心,朕自有分寸,必不叫你在太后跟前吃挂落。”
一时又换了肃容道:“朕去这泮宫其因有二,一是宫里请的大儒不能说不好,只是讲授的面太窄,对着朕一人,他们也多顾忌。
泮宫里,什么都能听些,博士助教俱是深有学问,且有郭祭酒在,颇有几位还敢说些不甚恭敬的话。”
刘顺忠一听就急了,也不对着赵珩,只拿韦徹问道:“可是有人言语冲撞了陛下?!”
“不过是些酸儒惯爱妄议历朝历代的国事,再有些君轻民重的话罢了。”韦徹很是不以为然。
赵珩点头,“正是要听些宫里听不到的真言才好。”
刘顺忠恭敬领受圣训,又道:“陛下说的其二呢?”
“同窗子弟们,很能看出些真实品性。朕日后亲政了,父皇的老臣要用,更要用朕自个栽培起来的新臣,哪个栋梁,哪个不堪,正该早些为日后筹谋。”
“竟还叫陛下给老奴说道。”刘顺忠顶着圆滚滚的身子跪低请罪,“陛下的大事要紧,老奴一定给您瞒严实了。”
赵珩挥手让他起来,“你尽力便好,朕也是能去一日是一日,摄政王那里必也瞒不过,也无需瞒,让皇叔知道了,朕仍是这几句话。皇叔这个人,从不迂腐,只要面上过得去就行。
只太后那儿……你若被捉着了,”赵珩顿了顿道:“今儿就去寻司礼监的掌司,刑名的事情就说朕说的,你若近日犯了错处,一概从轻。”
又转头对韦徹道:“让銮仪卫备个通传的,出了事你们第一时间叫朕知道。”
刘顺忠老泪纵横,皇帝是他从奶娃娃就看大的,他就知道陛下只是面上冷些,心里是个极念旧情的。
赵珩再去泮宫时,正遇上郭祭酒巡学,学宫吏跟在一旁叫住他问:“这个点儿,怎得才到学里?”
“弟子白显,这几日旧疾发作,今儿虽好些了,但到底耽搁了,这才赶到学里。”
学宫吏凑过去和郭慎小声说了几句,郭慎点点头道:“原你就是白显,身有不足,还能如此向学,该为诸弟子表率。”
赵珩为了方便走读和随时旷课编出来的一身病,倒叫郭祭酒认作了表率,他是个自三岁起就勤学苦读的好学生,心里觉得十分对不住先生,脸上就带出了些。
看在郭慎眼里那神情就越发孺子可教了。
赵珩是赶来听李逸讲礼的。
人之常情,他见了美人也心悦,而且李逸的礼讲得是真好,断无庸儒的陈腐之气,反而处处有启发深思。
这几日正在讲《儒行》一篇,赵珩因被郭慎问话耽搁了,踏进劝勤斋时,里头正在念:“儒有上不臣天子,下不事诸侯……”
赵珩才刚坐下,就有人起来发难李逸。
“先生,上不臣天子,下不事诸侯,这样的人怎可称儒?”
果然赶上好戏了,赵珩也很想听听李逸会怎么说。
他如今可不正是“不臣天子,不事诸侯”的模样,说这样的人不是儒,那是公然质疑李逸的教学资格。
身为前朝败寇,在这泮宫的讲台上大放厥词,早有诸王和新贵子弟看之不顺眼了。
李逸扫了一眼下头显是等着看好戏的小子们,不动如山。
“儒者,不臣,不仕。是为无君可侍。”
李逸此言一出,底下众皆哗然,宁王庶子赵壁头一个跳起来道:“尔敢胡言!诸位,还不把这乱臣贼子拿下!”
有人带头,这屋里坐的皆是十几岁血气方刚的少年,往日被规训得狠了,正无处造反,今儿就有个天大的机会,能将坛上的师长拉下,这等刺激直接把个小小劝勤斋烧得沸了起来。
眼看不少人冲动起来,沈二公子恨不得在心里默念一百遍“不可妄动”,以防自己跟着头脑发热,边念边转头紧盯赵珩的动向。
赵珩还在那发呆,他直觉李逸有话没说完,但他懒得管。
“无君可侍”,敢叫这话出口就该来个杖责,这是咒他死呢,还是说他不配为君?
且作壁上观吧。
不过顷刻,几个带头闹事的学生已经冲上了讲坛,赵璧仗着宗室的身份,来势如狼似虎,抄起讲台上的砚台,就向李逸砸去。
赵璧手还没落下,只觉一阵疾风扫过,他还没明白怎么回事,自个就腾空飞了起来,等摔下时一阵钻心剧痛,眼前骤黑,接着就不省人事了。
紧跟其后冲上讲坛的几个勋贵子弟都傻了眼,呆呆看着赵渊将穿着皂靴的脚收回衮龙袍底下。
第二十六章
这一脚踹得可着实够狠。
赵渊侧首对着吓缩在角落里的助教扔出几个字。
“拖出去,除名。”
那可是宁王庶子,好歹也是他亲侄儿啊,助教再一看这魔王脸色,腹诽都还没能想完,就点头如捣蒜了。
闹事的一众子弟吓得直觉后退,深恨这会儿没条地缝能往里钻。
“跪下!”
扑通通,所有立着的小子一律结结实实硬磕到地上。
赵渊冷目扫过助教,助教一个激灵,只觉从未如此心思清明,竟顿时领会了赵渊的意思,吊着嗓道:“学规五等,第一,关暇几月,不许出入;第二……”
“直接说第五等。”
助教咽了下喉头,稳住道:“可动夏楚,挞至流血。”
话音刚落,好几个子弟连跪都跪不稳了,这学宫里的教鞭抽起来可堪比大刑,当下只想求饶,可望着赵渊又实没有勇气开口。
“把课听完,再去领罚。”
言毕,赵渊大咧咧在下头坐了,这是要带头听李逸往下讲。
李逸目光随着赵渊,一时没能回神。
他人在讲台上,是早见了赵渊从窗外行来,因知李逸在讲课,肃王便只在那梧桐树下立了静听。
待到起了骚动,李逸全副神思都放到了应对学生身上,压根不知道赵渊什么时候进的屋。
如今风波过去,回想来,那砚台离他额角不过咫尺,眼看砸将下来,他却反常地没有躲,心底怎么就有那股子笃定,那股子久违的被他压得极深的恣意。
不管不顾,仿佛年少时,豁出去去信一人。
是从什么时候,他对赵渊明明嘴上还说着要告诫自己提防,心底却已开始依赖。
赵渊坐在底下,见李逸那双明眸不似往日清亮,竟似蒙着层雾地望着他,心下不可抑制翻涌如涛,顿时知了李逸对他的心防已大不如前。
他尚不及尝一尝这蜜般滋味,脑中弦已绷紧,赵珩可还在后头坐着,他在窗外就已瞥见了,皇帝可是将李逸那句“无君可侍”听得清清楚楚。
赵渊轻咳了一声,李逸回过神来,拿出他久经常朝处惊不变的本事,继续往下讲。
“儒者,不臣,不仕。指的是‘无君’的情形。
何为无君,其一,世有大乱,无君。
大成立国之前,天下兵乱,尔等刚刚亲历,这便是无君的世道。这样的时候,儒者可不臣,不仕。”
赵珩在下头托着腮听,皇叔今儿是发威了,那赵璧也确实不是个东西,要拿李逸可以,那也应该是他赵珩,君上臣下方名正言顺。
赵璧一个庶子无爵的,今日敢对着师长反了,日后就敢逆上!
且听听李逸怎么说,要是说的不好,待会儿皇叔要指责他这个国君不务正业,他也好拿李逸此事先来浑挡一阵。
国事先于家事嘛,他逃课是家事,李逸言犯天子,可是国事,理应处理在先。
赵珩正想得美,李逸已道:“其二,圣人亦云‘臣事君以忠’,故君子不事二主。
若儒者曾为人臣,入朝为仕,不幸遇到‘主’亡,则儒者再无其君可侍。
故《礼》言,世上有不臣天子,不事诸侯的儒。”
原先侍奉的君主已死,因抱持忠义,儒者再无君可侍。这便是无君可侍的第二种情形了。
“可都听清了?”
摄政王冷冷开口,跪着的一众小子忙嚇道:“弟子受教。”
赵珩在下头都有些想鼓掌了。不亏是前朝太孙,郭慎的亲授弟子,李逸此段解得甚妙。历来有不少大儒避解此段,宫中延请的那位也只说其一,未解其二。
似乎来泮宫又可再多加一个理由,皇帝想着,从某种程度来说,李逸反倒是他最好的引路人。
一个于他这个年纪,曾受过全套储君教育的人。见其所见,想其所想。
来教导皇帝的大儒再好,也弥补不了与赵珩年纪和身处之地的差异。帝国的顶峰望去河山大好,却也四面罡风凶厉异常。
摄政王是皇帝的依靠,皇帝也能从肃王身上学到很多,但若论老师,也许曾历经沉浮的李逸才是最合适的一个。
皇帝神游天外回来,就见摄政王正阴着脸望他。
赵珩再了解赵渊,此刻也不免有些提心吊胆,下了堂忙借口身体不适,匆匆回宫。
果然,肃王在思政殿外等着了。
赵珩把对刘顺忠说的理由又态度诚恳地讲了一遍,说到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的时候,颇有感而发。
“今日皇叔也见了,泮宫的博士们俱学有专精,时有新解,又敢于讲,不似宫里缩手缩脚。
李逸的礼讲得甚好,朕实在舍不得不听。”
“陛下真的爱听李逸讲学?”赵渊对此倒有些意外。
“皇叔可别把李逸弄宫里来,人都说了,不臣,不仕。朕如今有皇叔理着国事,不时去泮宫听课就好。”
可千万别弄巧成拙,赵渊要是一时兴起把人弄到他跟前,那还有什么意思。他还有好些个少年天子的苦烦,想要慢慢哄着李逸和他讲古排遣呢,只不好叫赵渊知道他的心思。
人都知道他身份了,怎么可能还会待他如弟子,对他说实话。
赵渊亦没想过把李逸弄宫里去,那他还怎么见着人,他整日想的是什么时候把人弄家去,别再在泮宫旁的宅子里住了。
皇帝对李逸观感还不错,这该算好事,但多少有些出了赵渊掌控,也许他该更抓紧些?
别等赵珩真的把李逸看成了半个师长,他再把人弄家去那般养起来,皇帝倒要不乐意了。
肃王来过泮宫后,本是每日里坐立不定的少年们,集体消停得就像打了霜的茄子——全蔫了。
在一片恭敬待师的寂静中,李逸发现,白显很爱听他的课。
白显的身子不好,隔三差五地请假,他的课却能做到大半不拉,远高于其他几门课的出席。在试着问过李逸一两次问题后,显见有越来越好问的趋势。
李逸这才出了劝勤斋,白显就追了出来,“先生,弟子有请教。”
看着那张几乎和记忆中一般无二的脸,李逸只默默掩下情绪。
赵珩如今装病是越发得心应手,边走边还无力地咳几声,不想引得李逸道:“今日怎得没见你那书童?”
白显这样的身子,身边没人跟着可不行。
赵珩一愣,这才发现韦徹竟然下了课没见人影。
弟子们上课,僮仆都是候在堂外的,李逸对白显的这个书童有印象,是因着觉得此人有些面熟,但细想来,异族人都长得差不多,他当太子时也见了不少西越使臣,有时还真分不清。
实在是韦徹剃了胡子,换了衣裳发型后,变化太大,李逸只与他见过一两面,哪里还记得住。
“我陪你去找找。”
“先生,哪里需要麻烦您。”赵珩心知不用,此时却不好硬推。
李逸陪着赵珩才转到劝勤斋后头的花园里,就见韦徹衣衫不甚齐整地出来,脸上还带着伤。
李逸虽觉惊诧,可比起赵珩的反应那是差远了。
赵珩的眼珠子都快掉出来,就这么个小小泮宫,谁敢欺他的銮仪卫?!韦徹又是什么身手?!
第二十七章
才出泮宫,韦徹就已跪地请罪。
赵珩不耐道:“跪什么跪,说,出了什么事?”
“不过是学里有几个小子顽劣,臣没能及时避开。”
这叫说得什么话,看着往日里张扬的韦徹一副低眉顺目的样子,赵珩气就不打一处来。
“是天下高手都聚到了这泮宫,还是你韦徹今儿病得手都提不起了?你乐意被人打,还得问问朕乐不乐意!”
韦徹不肯起来,只抬头道:“臣,不曾出手。”
赵珩闻言差点破口大骂,手都指出去了,见韦徹那双深眸在日头底下,烁金如琥珀,目光融融看着他,皇帝刹时明白了过来。
韦徹不肯还手,任人欺负,是因着他说到泮宫听讲是正事,要紧的事。为了不被人看出身手,暴露了皇帝的身份,韦徹不顾自个堂堂二品武官的身份,甘愿被群毛头小子痛打。
不还手,是韦徹习得非一般功夫,出手过招的若是高手也还罢了,换个普通人,只怕非死即残,便只得忍下挨揍。
赵珩长叹一声,亲自去扶韦徹,韦徹慌忙避开,当即就起了身。
“陛下……臣无事。”
野惯了的人,也有说话这样陪软的时候。
赵珩却不理,只问:“谁做的?”
韦徹见皇帝的脸色发青,再没瞒的心思,据实道:“前日挨了夏楚的那几个。”
赵珩皱眉,“这是什么缘故?”
“恨陛下没和他们一处闹事,虽没参与的学生多了去,可别家都惹不起,这几个小子憋着气,只好捡臣撒气。”
“是要捡朕撒气!不过是学里不好明着打架,只好专揍你这个下人,想叫我知道知道他们的厉害。你且看着,这事没完,日后指不定还有什么招等着。”
韦徹目光一寒,沉道:“陛下,哪个敢!”
赵珩冷哼,“让他们放马过来,朕近日亦不爽利,也想拿他们撒撒气!”
回了宫,刘顺忠边伺候皇帝换衣裳,边不停念叨各路神仙保佑,又问:“陛下,您去这泮宫是有多危险的事,怎得连韦大人都带了伤回来?可怎么是好!”
韦徹受伤,是皇帝这做主上的护不住他,赵珩被问得心烦,沉了脸,甩手自个扣了衣扣子,只问:“韦徹在哪间屋子上药?”
刘顺忠见赵珩恼了,再不敢多言,在前头躬身道:“老奴给陛下引路。”
韦徹正在偏殿暖阁里上药,门帘忽地被挑开,他反射性抓衣而起,见是皇帝,忙遮得更严些,自榻上就要起身。
赵珩见里头到处杵着人,随手挥退了,摁下伤患,坐到榻边道:“让朕瞧瞧。”
韦徹不肯。
赵珩瞪他,“拿开!”
韦徹只好松了手。
他上身精赤,麦色的肌肤上淤着大大小小的青红,肩头更是高起了寸许手掌大的肿痕。
皇帝心里烦躁,脸上也没遮掩。
韦徹忙道:“陛下,臣下次准能避开,再则臣皮糙肉厚得很,如今还是学里的事要紧。”
言下之意,皇帝该去泮宫的还是得去,他会尽量避开那些人,真避不开了,挨两下也没事。
赵珩不出声,转头走了。
夜里,龙床上挂着妆花缎的帐幔,赵珩躺在才入冬新晒的被褥里,不知不觉睡得热了。
梦里朦朦胧胧,有绸一般紧致光滑的皮肤贴来,却显出小麦的褐色,有琥珀一样的琉璃眼望来,却是对兽目,那似猫似虎的东西紧着腰肢向他逼近,他跃起就将那畜生压下……
早起,刘顺忠来伺候,赵珩状似无意对铺床的小宦道:“把褥子换了。”
这昨儿才新换的整套,刘顺忠一时未反应过来,随口道:“陛下睡得不舒坦?”
赵珩懒得搭理他,丢了擦脸的帕子往外间用膳。
刘顺忠这才见铺床的小宦对着他悄悄比划,原是粘上了陛下的些许宝贝。
老宦儿恍然大悟,陛下这是长成了啊,大喜的事啊。
刘顺忠咧着嘴往外间伺候去。
赵珩再往泮宫去时,留了心眼,课才上了一半,他借口不适溜出来,果见韦徹不在,忙往花园里头寻他。
只听那池子边上有声响,赵珩穿过假山,就见几个仆僮围着韦徹狠揍,嘴里喝:“狗东西,还敢来,不是叫你滚家去吗?”
赵珩大喊一声:“韦徹!”
见主家亲自寻来了,一群狗仗人势的东西忙惊得四散。
赵珩也不过去,转头就往劝勤斋飞奔。韦徹心道不好,也顾不得露身手了,一跃而出跟了上去。
刚巧放了堂,众家子弟从劝勤斋里三三两两出来,赵珩上去就踹飞两个,明明瘦瘦弱弱一少年,众人却觉来了个小版摄政王,连那出脚的姿势都不带换的。
才经过的事,已成了众人的心头阴霾,被赵珩对上的,本能想逃,逃了几步才想起来,不对啊,这又不是摄政王本尊,是个没用的病秧子呀。
几人这才重整旗鼓向赵珩围去。
李逸慢了一步行出劝勤斋,见的就是这副画面——
少年郎孤身被围,再无退路,面上却毫不见惧色,攥紧拳头,迎着众人而上!
这一刹,时空重叠,人事重叠,在这泮宫旧地,几度被李逸压下的回忆终不再受控,如滔天洪水,席卷而下。
广华二十七年初夏。
当朝太孙李逸求得天子特许,除在东宫从学外,也常至泮宫听讲。
李逸头回踏过泮池那日,碧空无云,大成殿前道道金光耀得人睁不开眼。
李逸一路行去,头一个见的不是郭祭酒,不是任何一位博士,而是立在殿前烈日下的乌发少年。
诺大的殿前广场上人来人往,这无异于衙门前的犯人站囚示众,这等惩罚何止是叫人颜面全无,简直是受不住的就得大病一场,即刻退学就此被断送。
士可杀不可辱。
这可是古代,京畿的泮宫里不是世家子弟,便是未来的国之栋梁,有哪个会被师长如此对待。
李逸心里惊诧不已,经过那少年时,便到底忍不住望去,却不想原本垂首立得笔直的少年忽然抬头,两个人撞个正着。
李逸从未见过这般眉目,山水相逢,眉山却非远山青黛,漆黑似万仞绝壁叫人却步;目水亦非秋水横波,倒似风暴未起前的深海,万丈波涛俱在底下。
李逸被少年望着,仿佛海崖峭壁下的一叶扁舟,被浪头抛得上下颠簸。
跟着的内侍眼见太孙神色不对,忙立出一步来,厉斥那少年道:“放肆!既见太孙殿下,还不跪礼?”
李逸只见少年垂头闭目,缓缓就要下跪,李逸忽就有种要命的直觉,这一跪他不能承,承了,失却的东西他受不起。
心念陡转间,李逸抢道:“免礼!”言毕,好似逃离似地大步行去,把个原本紧跟的内侍拉在后头老远。
直到李逸背影彻底消失在偏殿处,赵渊才收回目光,勾了勾嘴角,垂首重又立得笔直。
第二十八章
“课毕——”
助教站在坛侧一声长宣。
郭祭酒先在讲坛上立起身来,一屋子子弟稳坐不动,唯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