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抠门夫夫种田记-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女人果然并不死心,用脚轻轻踢了两个女孩儿一下,女孩儿们很有眼色的站起来,走到老阿婆身边伺候她用饭。“阿婆别急着拒绝啊,您看看我这两个女儿,最是贴心会伺候人的。”
  “我要是用人伺候,我家里就有几个丫头,带着路上使,不比现卖的好?”老阿婆手一挥,便把女孩儿们扒拉开。“我有那钱到了兴安县再买新的丫鬟都够了,用路上养着她们?滚开。”
  这阿婆一发话,和她坐在一桌吃饭的镖局的人,便立刻拉下了脸,朝那女人骂道:“我们镖局是护送人的,可不是给你们行方便做买卖的。要做生意,滚出我们镖局自己找地儿做去!”
  是了,大部分人都像这个阿婆一样,并不把丫鬟当人看,想抛弃就抛弃,需要的时候再买就是了……刘氏已经尽量控制自己不去看,但那些想法就是一个劲儿的往她脑子里钻。
  被老阿婆不客气的骂“滚开”,又几个大汉凶神恶煞的一吼,那女人脸色僵了僵,咬了咬牙。,朝两个女儿摆了摆手。两个女孩儿便利索的退回到她身后。女人撇了撇嘴,眼珠转了转,转过身又朝着沈慕他们这桌儿走来。
  这一家人虽然神秘,却看起来像是好说话的。一个老娘和一个汉子,老娘瞧着就是个脾气软的,汉子也是斯文温和的模样。
  况且这家人逃难还带着条狗,可见是心软重感情的。
  沈慕顿时如临大敌。
  他因为县城邻居的事儿,现在最烦也是最怕遇上这样的人了。和她们歪缠不起!
  “不好意思,我们也不需要!”不待那女人走近,沈慕连忙开口。
  女人脸上刚挂起的笑容又僵住了。
  刘氏抬起头,看了两个女孩儿一眼。
  她们神色麻木,并没有期盼被人买走,或者害怕被人买走的神色。
  自己当年是怎样的呢?刘氏已经想不起来了。
  “这……多少钱?”嘴先于脑子,刘氏反应过来时,自己已经问出声了。
  那女人严重迸发出惊喜的神色:“不贵不贵,一个只要二十两银子,您看,这样貌多周正,养大了还能伺候您儿子!”那女人神色暧昧的看了沈慕一眼。
  沈慕:……
  原来做一个汉子是这么麻烦的事情吗?为什么自从他扮成汉子之后,老有人打他的主意?他作为一个小哥儿的时候都没这么多人打过他的主意!@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娘,咱们现在赶路呢,不能带个累赘。您要是想要人伺候,咱们可以和那阿婆一样,到兴安县了再买。”沈慕低声劝道。他虽然不太明白,为什么刘氏忽然想要丫鬟了,但现在真的不是买丫鬟的好时机。
  ……再说了,他以前想过买个夫君,也在人市了解过价格。一个丫鬟二十两,是要抢钱吗?
  刘氏也明白过来了,她也不是真要买,就是一时触景生情想起自己小时候,多嘴问了一句。听到二十两,她就知道这女人在宰人。现在是灾年,最便宜的就是人命了。就是太平年,一个这样的丫鬟也就十两银子足够了。
  那女人见刘氏都开口问价格了,沈慕一开口,又没了下文,心里不免就有些着急:“这位小兄弟,你母亲想要个丫鬟伺候你都不肯给买,怎么这么不孝顺?”
  沈慕脑壳子疼,他现在是怕了这些中年妇女了,怎么一个比一个能歪缠。
  刘氏不好意思了,都是她长了口,才弄得现在的尴尬局面:“不是这样。大妹子,我就随便问问,再说你家女儿价钱也太贵了,我们买不起。”
  见那女人还要说话,沈慕抢在前头使出自己惯用的招数:“不是我不给我娘买丫鬟,是看不上你家的女儿,放在家里碍眼。到了兴安县我给我娘买两个漂亮的伺候,也要跟你汇报?你再扯我不孝,我也是不会买的。”
  刘氏拍了沈慕一下。这招虽然好用,但也太拉仇恨了。
  况且……这女人也就罢了,刘氏是同情这两个小女孩儿。也是因着她们,想起自己了。
  本来就够可怜了,还要被客人挑三拣四,心里得多不好受,她是经历过的。
  那女人先是被老阿婆说“滚开”,后又被沈慕抢白,一张脸涨得发紫,气冲冲的带着两个女孩儿回了自己的桌子,忍不住回身给了两个女孩儿几巴掌。
  “两个废物,一点儿用都没有!”
  两女孩儿捂着脸,哭都没哭,老老实实的站在女人身后。
  那女人的丈夫一双小眼睛,看了看沈慕,又看了看老阿婆,低下头继续吃粥。
  晚间,沈慕打了热水来,与刘氏一同洗漱。“娘今天怎么想着要买丫鬟了?”
  刘氏擦了脸,把布巾丢进水盆里:“没有,只是你知道,我原本也是丫鬟出身。看见那两个女孩儿,难免物伤其类,心里不舒服就随口问了。但是转念一想,这世上有多少和我一样的人?我能救得过来吗?都是各人的命罢了。”
  沈慕没想到是这样一个原因,倒有些后悔出言说“看不上”那两个女孩儿了。她们和县城的邻居,还是不一样的。
  县城的邻居是自己愿意做妾,而这两个女孩子则是没得选。
  不过也像刘氏说的一样,同情归同情,他们也不是救世主,这些可怜人,也不该他出头来救。
  沈慕出神的想着,手捏着布巾投在水里揉了两把,回过神时才发现,手上遮挡孕痣的脂粉被洗掉了:“呀!”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刘氏看了一眼:“没事儿,明早起来再涂便是了。”
  沈慕闷闷不乐。他的孕痣又大又红艳,要涂脂粉遮挡,每次都要挖一大坨脂粉才能挡住,所以他洗漱的时候都很小心,能不洗掉就不洗掉。
  毕竟脂粉也是很贵的啊!
  还当救世主、买丫鬟呢,自己买一盒脂粉都心疼。
  …………
  宋柏赶着马车,带着爹娘和一众下人往丰水县赶,但到了玉湖州地界,却被拦了下来。
  “你们上玉湖州干什么?”守城门的官兵不解的看着这一行人。这半个月以来,只有玉湖州的人往别处逃的,哪还有人带着大包小包往玉湖州去的?是怕不被抢吗?
  宋柏被拦下,也很意外。他之前回兴安县的时候还很正常啊。“我家小就在丰水县,回兴安县是探亲来的。”
  宋老爷夫夫在马车里嘀咕:“瞧瞧,咱们都成‘探亲’了,儿大不中留啊。”
  宋柏敏锐的发现了不对:“官爷,这玉湖州是发生了什么事儿吗?”
  “你还不知道呢吧,之前玉湖州已经连下了二十多天的大雨了。东边临海的堤坝被大水冲坏了,好些地方受了灾。如今难民作乱,玉湖州境内乱得很呢。难民从东边也往西边儿过来了,要不是咱们大老爷英明,那些难民都要入咱们毓秀州的地界了。你们带着这么多的行李,怕是不到丰水县,就要被抢光了。”那官兵看了看宋柏一行人。十几个仆人是不少,但他们带的东西也多,真遇上灾民,未必顾得上。
  宋柏心中一沉:“临海的堤坝被大水冲坏了?”
  “何止?听说有些临山的村子,山被大水冲垮,整个村子被埋的都有。”官兵看宋柏脸都白了,心里也有些同情他。“你要是真要回去,我也不拦你,但是你也别带这么些东西,保不住。”
  宋柏强迫自己头脑清醒下来,谢过了那守城门的士兵,回到了马车上和宋老爷夫夫把事情说了。
  他们二人在马车上也听了七七八八,此刻心里都有些不好受。特别是薛白,想想是因为自己半装病把儿子哄回来的,儿子的夫郎一个人,还带着个真生病的老娘,就是没遇上天灾,难民闹起来,一个独身的哥儿带着个病老娘,日子也难过啊。
  “爹,阿姆,我想先回去。”宋柏道:“我……我一刻也等不了了。那边乱,你们就别过去了,在这里找间客栈住着,我自己回去,把小慕和娘带出来。”
  “你一个人怎么行?这些下人你都带去,你自己的安全也要紧。咱们毓秀州还太平,我和你阿姆也不会有什么危险。”宋老爷冷静道:“别慌,按你说的,你夫郎是个聪明人,肯定会没事儿的。”
  宋柏却还是有些不放心自家父姆。虽说眼下只是玉湖州乱了,但毓秀州和玉湖州是紧挨着的,万一难民逃过来……
  可连薛白也推他:“我们真不需要人,我们自有保命的法子,你又不是不知道。你就带着人走吧。”薛白又把自己身上的银票都翻出来给宋柏:“东西就不给你带了,银子多带些。现在你可千万不能小气了,该花钱就花,命更重要,知道不?”
  宋老爷又下车,和十几个仆人说了情况,许诺回来后给涨工钱,让他们一定要尽心跟着少爷去把少夫郎给接回来。
  虽说下人原本就是卖身到他们家的,但干活尽心和不尽心就差的多了。
  宋柏沉着脸接过银票揣在怀里,把马车赶到没有人的偏僻地方,把马车上的马卸下来,带着十几个仆人改骑马入了玉湖州。
  宋老爷夫夫二人守着六辆没有了马的马车,瞅着四下没人,挥挥手,六辆马车就凭空消失在了原地,收入了空间。
  “走吧,我们找个客栈先住下,等着小猴子把夫郎接回来。”宋老爷揽着自家夫郎,慢悠悠的走在街上。
  “噗,”薛白忍不住笑了:“等儿夫郎来了,你可千万别挡着他叫小猴子,儿子能跟你急。”
  笑罢,又忍不住担忧:“也不知道小猴子能不能……”
  “别担心,小猴子回来才几天?就算加上他赶路的时间,满打满算才一个多月,一个多月能乱成什么样没那么快的。最多……就是受点儿苦吧,人肯定没事儿。”宋老爷安慰自己夫郎。
  宋柏原本也是这么想的。沈慕手里有钱,虽然村子里有很多糟心的人,但好人也不少。又有沈青山护着,沈慕顶多吃些苦,该不会有大的事情。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虽然沈慕吃苦他也很心疼,可只有要命在,受再多的苦,他都可以补偿他!
  他再也不抠门了,一定花最多的钱给沈慕过最好的日子,只要他好好的活着!
  沈家屯地势高,大水冲不到的,自家房子又是青砖大瓦房,安全得很,顶多是被村里人欺负一下,家里塞进些房子被雨冲塌了的村民,没有大的事儿……一路上,宋柏不停的在安慰自己。
  一定只是这样,不会更差了……
  可是自打进了玉湖州地界,还不到丰水县,宋柏的心就一沉再沉。
  街头破衣烂衫、无家可归的难民,破败的村庄…… 且越往东走,越严重。
  原本在西边儿,他们一行十几个汉子,又是骑快马,明显没什么行李,还无人来劫。可到了东边,竟然有人不要命的想抢了他们的马来吃。
  宋柏握着缰绳的手心全是汗。
  小慕,你可一定不能有事儿啊!
  从毓秀州到丰水县,五天的路程硬被宋柏压到了三天。
  进了丰水县地界,灾情更为严重。灾民易子而食的都有。宋柏忍住心下的恶心与惊惧,没有多做停留,快马往沈家屯赶。终于赶到,可是看着被泥沙淹没了大半的村子,宋柏整个人都傻了……
  仆人们跟着宋柏顶风冒雨风餐露宿了三日,原本心中多少有些怨言,可看着眼前的境况,谁也不敢说什么了。
  更多的是同情。
  毕竟看这样子,这村里的人怕是没救了。可看着东家的脸色,谁也不敢多说一句话,连劝都不敢劝。
  宋柏盯着那堆泥沙愣了半天,喉咙中才滚出几个嘶哑的字来:“……给我挖!”
  说完,他头一个跳下马,扑入了那堆泥沙之中。


第55章 雁失其偶; 不可独活
  “给我挖,我不相信; 这不可能!”宋柏双眼通红; 布满了血丝。几日来不眠不休的赶路; 他的精神、身体都几乎在崩溃的边缘。
  他不敢; 也不肯想象,沈慕会出事。
  宋柏跳下马带,头一个冲进村子; 扑入了泥沙之中。
  几个仆人互看了几眼; 也只能咬牙跟上了。
  他们来时并没有带什么工具; 只能找几根木棍探路。好在山洪暴发; 冲断了不少树木。手臂粗的树干随处可见,几人人手一根; 互相搀扶着往被泥沙淹没的村子里走。
  越往深处走; 宋柏渐渐冷静下来:他发现村子已经被人挖掘过了,甚至已经做了简单的清理。
  是了; 村子远远的看去; 只被埋了一半; 肯定会有村民幸免于难的。只是如今四周是死一般的寂静,幸存的人也不知道躲在了哪里。
  被草草清理过的村子路就好走了许多。宋柏好容易绕过断井颓垣; 走到他和沈慕的家。
  不亏是当年沈老大花了大价钱盖的青砖大瓦房; 还是相当结实的。旁边后盖的泥胚茅草屋已经塌得不像样子; 而正房只是屋顶碎了一部分。
  宋柏冲进院子; 房中并没有人。
  他心里一阵空落落的。说不上放心; 但也终于不是堵得难受了。
  “什么人?”宋柏听见几个守在门口的家丁问道。宋柏精神一振,大步走出了屋子。
  有人就好,有人就有希望,就能问出沈慕的下落。反正他是不会放弃的,活要见人,死……宋柏咬了咬牙,不许死,不能死,沈慕只能活着,必须活着!
  他们还没有正式成亲,还没有圆房,还没生十个八个孩子,自己还没有把全部家当都交给沈慕收着,他怎么舍得死?
  宋柏头一次理解了刘氏的感受。雁失其偶,不可独活……宋柏一路想着,已经走到了屋外。
  两个衣衫褴褛的人被家丁抓着,其中一个人抬头朝宋柏看来,有些不确定道:“小宋?”
  不怪他犹豫,如今宋柏和之前在村子里,真是完完全全两个样儿。在村里的宋柏虽然粗布旧衣,却干干净净十分英俊。而如今宋柏自兴安县回来,已经换上了他往日在家穿的好料子的衣服。可连日不眠不休的赶路却使得他狼狈非常,胡子拉碴,头发也被雨水打湿,成缕的贴在脸上。
  真的是有几分判若两人的样子了。
  “青石叔!林兄弟!”宋柏激动的上前两步,家丁也识相的把人放开。
  来人正是沈青石和沈青山的大儿子沈林。
  沈青山带着村里的青壮去临县服外役去了,村里杂七杂八的事情便由老村长来做主。但小事儿便罢了,但是村子遭了水灾这样的大事儿,老村长太过年迈,就是有心去管也无力而为。
  忽然而来的灾难和一代一代传下来的责任感使得沈青石、沈林、沈森三个年轻的汉子迅速成长了起来,担负起支撑村子的重任。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虽然这成长是被迫的。
  山体滑坡,村里有一部分人遇难。好在人数并不多,剩下的人也只能收起难过的心情,在沈青石的组织下收拾村里所剩的一切东西,躲到了山洞里。
  沈青石让人把村里所剩的所有粮食、衣物都收集到一起,大家集体生活,女人和哥儿们轮流做饭,汉子则在山头轮流盯梢。
  一来是随时注意山洞附近是否有危险,二来,他们也是在盼着沈青山和其他服役的人早日回来。沈青石就算再迅速成长,头一次没有兄长独立担事儿的他心中也是有些慌乱的。
  他算是老村长的老来子,也就大沈林这个侄儿五岁,以前凡事儿有爹有大哥,他也从未想过有一天需要自己站出来,支撑整个村子。
  而今天盯梢的人,在远远的看到有十几个人进了村子时,便立刻报知了沈青石。
  原以为是兄长归来,见到宋柏,沈青石心里一时也五味杂陈:“小宋啊,你这些日子上哪儿去了啊!”这一回来,还带了这老些人。
  “我……我阿姆来了信,我便回去了一趟。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村子怎么就成这样了?”
  “山上的土块儿被大雨给冲下来了,好在大家早有察觉,跑得快,大部分人都没事儿。”沈青石道:“我们如今都躲在山上的山洞里,就是你早前待过的那个山洞。刚才看见有人进村儿了,我这才下来看看,没想到是你。走,我们到山洞里说去,村里还是不安全,谁知道这山会不会再塌下来一块儿?”
  宋柏点了点头,招呼了一下家丁,跟着沈青石往山上去。“青石叔,小慕呢?我娘呢?他们和你们在一起吗?”
  沈青石脚步不停:“小慕不在村里。这事儿说来话也长,但你放心,小慕没事儿。”
  在沈青石心里,县里,那是多安全的地方,又没山,不会有山洪;有护城河和城墙,大水也淹不进,最安全不过了。
  可宋柏显然没有他那么乐观了,一听沈慕没有和大家一起在山洞里,顿时极了,伸手就拽住了沈青石的胳膊:“不在村里?为什么不在村里?他去哪儿了?”
  “慢点儿慢点儿,危险!”下过大雨的山路泥泞湿滑,沈青石好容易稳住脚步。“还有两步就到山洞了,进去说。你这一激动,再滑下去。”
  宋柏无法,也只得加快了脚步,跟着他进了山洞。
  山洞还是宋柏当初被沈慕救下来的老样子。只是当时宽宽敞敞的山洞,如今塞了大半个村子的人,显得极为拥挤。
  宋柏余光扫过山洞内的众人,便不忍的别开了眼。三五个人裹着一条破被子,山洞的中间点着几个火堆,架了四五口锅。里面煮着的是受潮发霉的粮食和一些瞧不出样子的野菜……哭闹的孩子,叹气的老人……还有一些紧闭双目躺着的人,也不知是病了还是太过疲惫……
  宋柏也在村里住了几个月了,虽然和大家还算不上熟,但村里有多少人口他是知道的。除去每户一个服徭役的壮劳力,如今山洞里的人只有村里的三分之二,那些没有在山洞里的人……八成是遇难了。
  而存活下来的人,也都眼神空洞麻木,不知道今后的日子该怎么过。
  进了山洞沈青石果然也没有废话。知道宋柏最担忧什么,把他走后的事儿一五一十的说了。
  连日下雨,堤坝被大水冲坏要征徭役,邻村的周壶儿起了坏心来偷钱。最后沈慕为了安全起见,搬去了县城暂住。
  “当初听小慕说,他们是在衙门附近租的房子,想来是安全的。”在沈青石心里,如果不是山洪暴发把村子淹了,日子也没到十分难过的地步。而沈慕在城里,也就没有遇到山洪的危险。
  只是他守在村子里,并不知道难民暴动的事儿,毕竟没有难民会来抢一个被山洪淹过的村子,也并没有什么可抢的。因此,灾后的一些村庄倒有些像这场灾难中的世外桃源了。
  宋柏听说沈慕搬到了县城住,心下稍安。但也只是稍安,毕竟他刚从县里来,自然知道县里境况并不乐观。
  沈青石还有些不好意思:“抱歉,你家房子是村里最好的,家里物什没怎么被砸坏,我们拿出来用了。实在是灾害之下存下的完整东西不多了。”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沈慕和宋柏有多抠,沈青石清楚得很。但为了让村里人活下去,他们也只能破门而入,拿了沈慕家还能用的东西。
  或者应该说,村里每一家,他们都翻过了。即便如此,也活得十分艰难。
  看到躲在山洞里的衣衫褴褛食不果腹的村民,宋柏心中五味杂陈。平常大家关系淡漠是一回事儿,如今生死关头,便是宋柏也有些不忍心了。毕竟,他其实有庞大的家产的,帮这些人一把,对他来说其实只是九牛一毛。
  可谁让宋柏是个一毛不拔的人呢。即便是九牛的一毛,也得下好大的决心。
  摸了摸怀里,是临别时阿姆塞给他的银子。宋柏的手指从五十两的银锭子滑到二十两的银锭子上,又滑回到五十两的银子上,最终咬牙掏出来塞给了沈青石。
  “青石叔,这些银子你拿着,看看能不能和邻村或者什么地方置换些东西,好好安置大家。”宋柏道,“别担心……总能挺过去的。”
  沈青石眼珠子都要惊掉了,五十两啊!
  他是知道宋柏有五十两的,毕竟当初祠堂那回事儿,宋柏口口声声说要花五十两自己盖祠堂,可是……宋柏居然这么大方?
  他是村子里和宋柏接触较多的人了,自然是知道宋柏和沈慕那就是天生的一对儿,抠门也抠到一处去了。如今宋柏却愿意拿五十两来帮村里人,沈青石拿着银子的手都颤抖了。
  山洞里的其他人也都看向这边,空洞的眼中又重新迸发出希望的光芒。
  宋柏嘴边浮起一丝苦笑。他也是刚刚才突破自我,狠咬了牙才舍得给的。
  这一遭,宋柏也算明白了。将心比心,也许在什么地方,沈慕也和这些村民一样,孤苦无依的蜷缩在什么地方等着他来带他回家。
  所以宋柏愿意花这些钱,他愿意多帮助别人,来给沈慕积德,来给自己积德。只求老天爷能让他早点把沈慕找回来。
  收拾了心情,宋柏没有在村里多留,带着家丁调转马头往县里赶去。可惜的是沈青石只知道沈慕搬去衙门附近,却并不知道沈慕具体搬去了哪门哪户。但宋柏有信心,只要活着,他一定能找到沈慕。
  …………
  夜里,沈慕睡在外间的小塌上,阿黄趴在里间刘氏床前的脚踏上。
  忽然阿黄从黑暗中站起身,哒哒哒的跑到房门口。
  又是这种声音!黑暗中,阿黄葡萄一样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